江南大冰洞遊記相關作文20篇

江南大冰洞遊記 篇1

國小四年級作文 ,747字

江南也有大冰洞?不信,你來瞧瞧。帶著這個疑惑,我也想看看這江南大冰洞究竟是怎麼一回事。週日,媽媽休息,結伴了同學一家,一起去探祕江南大冰洞。再高溫度的炎熱天氣也帶不走我們的興致,一會兒就到達了目的地。

剛入等候室,一股寒冷之風迎面而來,想象著,這裡面和外面應該會是冰火兩重天吧!按工作人員的要求,我們穿上了大棉襖,套上了大棉褲,戴上了安全頭盔,往前方神聖的地方前進。通道的前方有一工作人員在那,檢查了我們的行裝及告訴我們一些注意事項,就開啟一扇厚厚的大門,這門咋這麼熟悉呢?想起來了,原來那個批發棒冰的地方,也是要進入這樣的一個門,進去拿許多棒冰出來的。

初入大冰洞,寒冷頃刻卷席了我,展現在我眼前的是冰雪蒼琅的景象,一片片透明閃亮的冰花、冰菇,一根根矗立在冰堆裡的冰柱,一串串倒掛在冰簷下的冰凌,配上五顏六色的燈光照射在冰面上,透過冰柱,美麗極了。在這炎炎夏日,竟能感受到如此涼爽與冰涼,實在感嘆人們對天然洞穴的改造以及科技的魅力。

漸漸地,走進冰洞深處,景色更加迷人、壯觀。冰的形狀也隨之千變萬化。走冰階,穿冰道,站冰崖。咦!那冰柱遠看怎麼像一位老者,神情並茂;眼前的這株冰菇多像一隻小水母,歡快暢遊;一排排直下的冰流,那是難得一見的冰瀑布。一手抓這冰扶手,踏著滑溜溜的冰階,觀賞著千姿百態的冰雪景觀。突然,我指著一處角落大聲叫:“爸爸媽媽!快看快看!”

爸爸媽媽還沒反應過來,我已經飛快地跑到角落去了,哈哈!是我最愛的小黃人耶!黃黃的,圓圓的,戴著一副大眼鏡,穿著牛仔揹帶褲,手裡握著一隻小熊和一根棒棒糖,哦!它是鮑勃。在這個大冰洞裡,總會給我大大小小的驚喜。

江南也有大冰洞,這次愉快的旅行,感嘆大自然對我們無私的饋贈,同時也感受到了現代科技技術的無窮魅力。

冰雪大世界遊記 篇2

國小四年級作文 ,429字

盼星星盼月亮,我終於來到哈爾濱最有名的景點—冰雪大世界。

剛踏進冰天雪地之中,覺得寒氣逼人,我不由得打了個寒戰,跟著腳下一滑,差點摔個大跟頭。

慢慢地,我能穩穩地踩在雪地上了。我十分興奮,顧不上看冰雕,直接拉著爸爸向遊樂區的雙人雪圈奔去。我們等了很久才排到一個圈,它像是一個橢圓形的輪胎,不過邊上有兩排扶手。我們躺在圈上,緊緊抓住扶手,雙腳使勁一蹬,雪圈就飛快地向下衝去。風從我耳邊呼呼吹過,失重的感覺讓我害怕地閉緊雙眼,大聲尖叫起來。突然,雪圈猛地撞在一個軟軟的雪堆上,停了下來。啊!終於結束了,真是太刺激了!我們忍不住坐了一次又一次,玩得不亦樂乎。

太陽漸漸西沉,冰雕裡的燈陸續亮起。各種冰雕在燈光下熠熠生輝—冰風鈴光彩奪目、中國四大名樓雄偉壯觀、歐式城堡精美華麗……真是太美了,就像身處在一個童話的世界。我們紛紛拍照留念,拍了一張又一張,怎麼也拍不夠。

夜幕已經完全降臨,而我們也該走了。再見了,冰雪大世界,明年我還會來看你的!

大西北遊記 篇3

寫景作文 ,678字

記憶中那次獨特的旅行,讓我深深地愛上了祖國的大西北。那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有著粗獷的山川,有著奔騰的河流,有著強勁的北風,更有著一群淳樸善良的人民。

祖國的大江南北風景迥異,森林繁盛的西雙版納,風和日麗的江南水鄉,秀美婉約的蘇州園林,奇幻卓絕的張家界……這些地方都給人們帶來一種清新、閒適的感覺,使人的心情得到放鬆。然而廣闊無垠的大西北又是另一番迥然不同的風格。它以自己的雄渾和壯麗向人們展示著大自然這個造物主賦予的奔放和豪邁。當你踏入這片土地,連綿不絕的山峰、荒蕪的戈壁灘、古老的黑山岩畫都在訴說著它們獨有的魅力和風韻。

來到大西北,最震撼我的是當地的文化和民俗風情。每吟一句陝北民歌,都帶著悲愴的韻味;每唱一次粗獷的信天游,整個肺腑都充斥著豪邁;每看到一幅比劃,都被隱藏在其中的厚重歷史所感動。正是這些在我們看來最流於民間的歌曲、繪畫才能代表西北風情,才能給人們帶來身臨其境的感受。在課本上,我們會學過很多描繪西北風情的詩句,如“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可能就是因為這些景色遠離我們的生活,才籠罩了一層神祕莫測的面紗。

來到大西北,除了接受文化的薰陶,我也領略到了一群可愛的人。生活在西北地區的人們,天生性格中帶有一股豪爽和好客的熱情。他們中間有的是祖輩生活在這裡的人們,也有從中國各地遷徙到這裡的人們,但是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的夢—建設大西北。是他們的辛勤勞作、艱苦創業,抹去這片土地的荒涼,把它建設成祖國的糧倉。奉獻了自己,豐富了西北的景色,這群人才是大西北最美麗的景色,也是我這次旅行最有意義的地方。

雪落在江南大地 篇4

高一作文 ,759字

南國的冬也無非是這樣幾片“細如鵝毛的雪花”在空中打轉著飄落,緊接著在地面聚成厚厚的一層,或是寄居在枯乾的枝杈上,將冬日裡休憩的樹木重重包裹,除了縱橫交錯的水網,江南是皚皚的一片。

人們對於江南的喜愛,無非就是乘著江南獨有的烏篷船穿梭在密佈的水道之中,飽覽水鄉多彩景緻,江南的春夏,青山綠水,花鳥柳綠,自然引得遊人紛沓而至;而秋冬時節,江南的風景就在略顯淒涼,人跡甚為蓼落,如此這般又襯托出江南的古樸,無意間露出水鄉素有的優雅靜謐。

在落雪之時,我可以靜靜地躺在一葉扁舟之上,不必去理會船的航向,只是隨遇而安,水流極緩,正如我此時的心情,抬頭望著濛濛的天空,彷彿感受到了一幅平淡的水墨油畫,空白的宣紙上抹著淡墨,這幅現卻是用你的思想來塗寫。失意的張繼題上了“月落鳥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黯淡的柳永悲涼地留下了“楊柳岸,曉風殘月”灰色的影給了他們灰色的筆,而我的感觸大抵只能如此。

遙看著天空中有雨雪墜落,靜靜地。世界彷彿都只有一個個瞬間,每一秒短暫的停滯都是一幅別樣的畫,我從畫中來,只為了離開平淡的的一卷。卻在為知為覺中悄然下夢,江南的夢總有一種朦朧、不經意意留下始料末及的浪漫,即命名夢境太過迷濛,卻無法放下那份江南情緣,是夢不是夢,是愛,不是愛……

船行著,前方是江南的長橋,長橋之上堆滿著白雪,掩蓋了青石橋面,不禁使人憶起了江南斷橋,我踱步於斷橋之上,看著一端的她,雪淋溼了所有的思念,想為她遮住頭頂的那片雲天,卻又怕她一心只為親暱這片雲煙,我止步橋畔回蛑細看,只瞥見她丁香空結的愁怨,江南的雨煙是那麼迷濛,我尋覓其間,卻又消逝不見,只留下輕取紙傘的情緣。江南的雪如此純潔,我藉著東南的雪來勾勒她的畫卷,卻始終憶不出她的容顏,畫中只剩下擦肩而過飄過的雪花的驚豔……

雪落在江南大地,勾起那一份對江南的思念!

仙人洞遊記 篇5

國二作文 ,1223字

正月初七,我到長壽鎮小舅家玩。小舅剛好來了位一起在北京工作的同事,於是他便帶我和客人遊覽當地尚未開發的仙人洞。

仙人洞位於鍾祥市長壽鎮汪灣村北部王家大山的山腰上。山上樹林蔥綠。如果不仔細看,很難發現被綠樹掩映著的洞口。據長者們說:仙人洞得名於一個古老的傳說。相傳很久以前,有一位好奇心強的人想探險。他點燃一根蠟燭,並背了一箱蠟燭備用,他一直向洞中的深處走。不知不覺最後一根蠟燭也用完了,洞中頓時漆黑一片,並傳來鬼的嗚嗚聲。那人毛骨悚然,驚恐萬分。忽然,一腳踩空,他“啊”地一聲直墜洞底。正在這時,不知從哪兒冒出來一雙大手托住了他,把他放到剛才站的位置上,並遞給他一根火把。那人感激地舉火把看時,那雙大手消失了,洞裡一片寂靜。那個人出來後便把這個洞稱之為仙人洞。

我們騎著摩托車來到了山下的桔園,向桔園主人借了一隻手電筒就沿著一條山道尋跡而上。由於仙人洞還沒開發,來此遊覽探險的人不多,路邊長滿了荊棘。我們時不時就被一些利刺給“揪”住了,好一會兒才到了洞口。那洞口直徑有一米多,四周有些似板凳一樣的石塊,似乎是仙人給遊人提供的。

洞內是一道斜坡,我們坐在地上用腳伸探著,慢慢下去。到了下面,腳下踩著的都是亂石塊。回頭看洞口,頭頂上10多米高的地方只看到淡淡的亮光。我們四周都是黑漆漆的一片,洞裡陰森森的讓人想起《西遊記》中的妖精洞。小舅帶著我們在洞裡摸索著前行。洞中的一處有水,用手觸控,真是前所未有的涼!一條像魚的石頭倒垂於水面,約四五十釐米,如一條躍出水面的鯉魚,顯得可愛。

我們向左拐。一塊大石頭酷似觀音坐像。我們不禁虔誠地撫摸著它。再向前走,一道天梯矗立在眼前,大約有6米多高吧!分為兩層,我爬上了第一層,那兒僅容得下一個人站著,再也沒有其它空間了。那第二層的階梯就更難爬了,向上仰望,全是黑。小舅打著手電讓我們一個個小心的踩著只有10釐米寬的自然形成的石梯。石梯上有水非常滑,如果一不小心兩腳就會踩空,我們用手拉住繩子往上爬。繩子不知道是誰探險時留下的,我們都不敢用力,怕它突然斷掉。我們都捏了一把汗,好不容易爬了上去。

來到上面,又有一個約六七十釐米高的洞。我們鑽了進去。裡面有一人那麼高,我剛站直身子,頭差點撞到一塊石頭上。我將手電一照,只見那塊石頭很像“駱駝”。這個洞也並沒有多大,一頭“駱駝”幾乎就佔了整個洞的了。這就是駱駝洞。駱駝洞裡還有一個小洞,洞口直徑大約有四、五十釐米。進去後,也沒有一人高,站起來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忽然,我在已微弱的手電光中不經意地看見了一條蟒蛇,嚇得我們趕緊後退。

俗話說得好:上去容易,下來難。到了天梯上用燈照著“懸崖”,真讓人不敢想呀!我拉著繩子用腳慢慢地試探著,一步步挪動著。下面黑漆漆的,好像深不可測。我相信走一步,再走一步就能成功,信念幫助我到了下面。站在平穩的地上,心裡頓時舒坦多了。

仙人洞洞中有洞,共有大小洞5個。但由於受到剛才一嚇,加上手電的電量不足,我們只好帶著點遺憾,爬出了洞口。

大縱湖遊記 篇6

國小六年級作文 ,540字

星期天的早晨,我作為鹽城晚報小記者與大記者一起去風景如畫、鳥語花香的大縱湖採風。

一路上,我們個個興高采烈,有的想象大縱湖的美麗風景,有的討論著那裡會有著怎樣的事物。在一片討論聲中我們不知不覺來到了大縱湖景區的門口

剛一進門,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白色,那是一群白鴿,它們像主人迎接客人一樣迎接我們。我們也很熱情,爭先恐後地去商店買來鴿食“獎勵”它們。

在老師的催促聲中我們繼續前行,我們參觀了蘇北最長的長廊。長廊的出口連線一個廟的口,門口矗立著兩位門神,他們左手握拳,右手拿著武器,雙目炯炯有神。走了一段曲折蜿蜒的小路後,一個高25米的慈眉善目的佛像出現在面前,我們發出驚噓聲,真是惟妙惟肖!聽導遊說這廟裡有一千多個小佛像,我們覺得很驚奇,便快速跑進去,無數個小佛像讓我眼花繚亂,“哇,真的!”我不禁感慨。

出來之後,我們來到荷花池塘,挨挨擠擠的荷葉鋪滿了整個池塘,池塘邊豎立著一座大鐘,據說通過敲鐘可以解除人的煩惱。其實我們都知道那是一種心裡暗示,但我們還是忍不住敲了幾下之後才依依不捨地離去了。

接著我們又來到了童心島,同學們有的玩蹺蹺板,有的盪鞦韆,有的走獨木橋……個個都玩得不亦樂乎。

今天的遊玩,我們領略了家鄉的優美風景,體驗了家鄉的變化。一天的採風下來,我們的收穫沉甸甸!

大縱湖遊記作文 篇7

國小五年級作文 ,3544字

【篇一:大縱湖遊記作文】

秋天到了,天高雲淡。星期天,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一起到大縱湖遊玩。

一路上,我們呼吸著鄉村綠色的空氣,談笑風生。到了目的地,我們首先來到了大縱湖畔,極目遠眺,大縱湖如一塊晶瑩剔透的水晶,與天相連、相通。近看,湖水碧清,水波盪漾,不時有魚兒在跳躍,雖是秋天,但綠色植物鋪滿了景區,大縱湖真是一個水綠世界,景色美不勝收。

看到這,我們每個人都迫不及待地要去湖中。船在碧波之上,櫓聲咿呀、漁歌陣陣。蘆葦蕩煙波浩渺,景色秀麗。我站在晃晃悠悠的小船上,放眼遠望,一人多高的蘆葦一片連一片,如同一道天然屏障。想當年就是在這河流縱橫、蘆葦叢生的綠色世界裡,留下了新四軍和革命群眾的足跡,流傳著許多動人故事。

後來我們還去了蘆葦迷宮、水上長廊、曲橋、亭閣、寶塔、游泳池、龍興寺等十多處景點。時間過得真快,到了該回校的時間了,我們都戀戀不捨地離開了大縱湖。

大縱湖以浩蕩的蘆葦、寬闊的水域和茂密的綠化構築成我們鹽阜水鄉大自然綠色生態景區。使我們融溶其間、流連忘返。我愛大縱湖!

【篇二:大縱湖遊記作文】

星期天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懷著興奮的心情來到了大縱湖旅遊度假區。

沿著路向前,只見前方停泊著一條巨大的用蘆草編成的草船,草船底下是一片清澈見底的湖泊。湖泊裡還有成群結隊、五彩斑斕的小魚正在快樂地遊動。

從草船走下,繼續向前,只見一個開闊的湖面,在陽光照耀下銀光萬點,湖岸四面綠樹相擁,環境十分怡人。

繞過湖,老師帶領我們繼續向前行進,我們又陸續參觀了水車、柳堡村等。突然我看見前方隱隱約約有一座塔,塔的四周蘆葦茂密,空氣清新,野鳥翔集。塔的前方有一座九曲橋,九曲橋上還有一個水上觀音正端坐在蓮花寶座上。

過了九曲橋便來到了塔下,聽老師說這叫興湖塔。興湖塔真高呀,我數了數,呀,有七層呢。我們幾個同學興奮地順著樓梯爬上了塔頂。透過窗子往下看。只見底下一大片曲曲折折的蘆蕩迷宮盡收眼底。聽說這個蘆蕩迷宮有33個岔口,66條水道,稱為迷宮真是名不虛傳。

最後我們懷著戀戀不捨的心情離開了大縱湖,這次大縱湖之遊真是讓人難以忘懷。

【篇三:大縱湖遊記作文】

星期日天氣晴朗,我和同學們一起去了大縱湖旅遊。

大縱湖可真美,我們先在老師的帶領下瀏覽了一圈。四處綠草幽深,鳥語聲聲。古蘆船、五麻子酒坊、書香門弟、漁耕人家、鄉村電影院、小牛豆腐坊、柳堡村讓人感覺新鮮有趣,充滿了鄉土樂趣。

其中柳堡村還曾是電影《柳堡的故事》的拍攝基地呢。在柳堡村裡有一個大型的塑像。中間的就是隊長李進,左邊的是金蓮二妹子,右邊的就是小牛弟弟了。看著他們,彷彿還能聽到他們在講述當年柳堡的故事。

出了柳堡,我們又順著湖邊一道長廊漫步。湖岸邊一路上有不少形狀各異的石頭。每塊石頭上都刻著一個動人的故事,在其中的一塊石頭上我看到了王祥臥冰求鯉的字樣。聽老師說,王祥是一個孝子,有一年冬天,寒冬臘月,大雪紛飛,他生病的老母親卻想吃鯉魚,其實這麼冷的天,哪裡能捉到魚呢,魚兒都躲在厚厚的冰層下。可是王祥卻不放棄,他想:我可以用體溫使冰塊溶化啊!他脫掉衣服,臥在冰上,刺骨的寒冰冷得他牙關打顫,全身顫抖,但他仍然強忍著、忍著……突然間,他身體下的冰塊裂開了,兩條鯉魚跳了上來。王祥大喜,抱著鯉魚飛奔回家,煮魚湯給後母吃。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作為兒女,要全心全意,儘自己的能力孝敬父母。

接著我們來到了興湖塔。興湖塔有七層,每一層都供有一個佛像。關於它還有一個傳說故事呢。在很久很久以前,這裡有一條大蟒蛇,它打一個呼嚕,就可以地動山搖,呼吸一下就可以房屋倒塌。有一天,一位神仙託夢給當地的百姓,告訴他們只要建一座七層的寶塔就可以把大蟒蛇壓住。不料,這夢卻被大蟒蛇知道了,大蟒蛇嚇得趕緊逃跑,卻在半路上被一隻魚刺傷了,可它還是繼續逃跑,終於死在了半路上。站在塔頂,整個蘆蕩迷宮盡收眼底,湖面波光粼粼、閃閃發亮、湖中一道道蘆葦綠意盎然,美不勝收。

啊,今天玩得可真高興吧。大縱湖風景優美讓人不枉此行,難怪人們都紛紛慕名而來。等到來年春暖花開,我還要再來一次大縱湖。

【篇四:大縱湖遊記作文】

金風送爽,在桂子飄香的季節,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了聞名遐,嚮往已久的大縱湖風景區。

一來到大縱湖,我就被眼前迷人的景象吸引住了。大縱湖內有許多景點,比如說蘆蕩迷宮、興湖塔、柳堡村等。

大縱湖水域寬廣,一望無際,波光粼粼。岸邊蘆葦茂密,每至深秋先民們就會熱火朝天地收割金黃的蘆葦,久而久之形成了錯綜複雜的水道,極似八卦陣,入其境難辨方向。如今,這裡擁有140905平方米,有許多死道、活道、連環道、33個岔口。66條水道的蘆蕩迷宮成了大縱湖景區一道靚麗的風景。這座水上迷宮以其水道多而長,蘆葦密而盛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總部確認為“中國之最”。

接著我們又來到了大縱湖邊的興湖塔下。此塔共有七層,每一層都供有菩薩的塑像。以前,這座塔叫鎮湖塔,之後因為一個傳說故事而改名。傳說以前這裡有一條蟒蛇,天上的神仙知道後,就準備降伏此蛇,於是便對當地的老百姓們說:“一定要建一座七層的塔才可鎮住這個蛇妖。”恰好被躲在暗處的蟒蛇聽見了,它嚇得慌忙向湖中逃竄。沒想就在逃生的路上被一條長著刺的魚刺傷,因失血過多死在了湖中。從此,當地的老百姓便將這片湖叫做蟒蛇湖,又在湖邊建了一座塔叫做鎮湖塔。後來的湖邊的老百姓希望年年豐收,年年都有好年成,便又將塔改名為興湖塔。站在塔下,我們仰頭望去,塔真高啊。拾階攀登,因為樓梯窄小,爬起來很吃力。不過當我們爬到樓頂時,向下俯看。啊,真是滿眼風光盡在眼底,那迷宮似的蘆葦蕩環環繞繞,層層疊疊,鑲嵌在銀鏡般的湖水中,真像迷宮啊。

迷人的大縱湖風光讓我們流連忘返,徜徉其中,如果有下次機會,我還願意到大縱湖去。

【篇五:大縱湖遊記作文】

一個晴朗的星期日,我們師生一行坐著大巴來到了慕名已久的水鄉—大縱湖旅遊度區。

一進入景區,只見前方停泊著一條巨大的用蘆草編成的草船。聽老師講,它叫古蘆船。登上船,我情不自禁地用手撫摸著船幫上的一根根古蘆葦,站在古蘆船上向下俯視,是一汪清澈見底的淺水,一隊隊、一群群,青的、紅的、黃的……五彩繽紛的小魚正在自由地穿梭,在水中形成一條條蜿蜒流動的綵帶。陳舊泛黃的蘆葦彷彿在訴說著大縱湖悠久的歷史,我彷彿看到了當年大縱湖的先民們臨湖而居,用勤勞的雙手將兩岸的蘆葦編造成一件件精美的工藝品,看到了人們早出晚歸,在碧波盪漾的大縱湖上撒網捕魚。

下了船繼續向縱深行進,一個開闊的水面躍入眼簾。好一個碧波萬傾的湖面,彷彿是一面銀鏡不慎落到了人間,想必這就是聞名遐邇的大縱湖吧。臨湖而立,清風徐徐吹拂著我的長髮,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啊,大縱湖,我終於來了!

本以為,這就是我見到的大縱湖最美的丰姿,但老師卻告訴我,大縱湖最美、最動人心魄的是蘆蕩迷宮。

於是我們懷著期待繼續向前行進,終於來到了“蘆蕩迷宮”。站在湖邊,放眼望去,那蘆葦蕩一眼望不到邊。現在已是深秋,枯黃的蘆葦葉與湖水顏色相間,一陣風吹過,蘆葦隨風飄動,在向人們點頭問好!遠處,天連著水,水連著天,水天一色,正如王勃筆下的“秋水共長天一色”。現在我終於體會到這句詩的含義了!更令人奇怪的是:迷宮裡有33個岔口,66條水道,有死道、活道、連環道……聽老師講:當年,日本鬼子掃蕩來到這裡,鄉親們坐上小船,鑽進蘆葦蕩裡,巧妙地和敵人作鬥爭,日本鬼子再凶殘,再狡猾,也只能束手就擒。

離開了蘆蕩迷宮,我們來到了九曲橋,在九曲橋的盡頭有一座鍍金觀音像,只見她神態安詳,手拿仙瓶,腳踩蓮花。我走到菩薩像前,雙手合攏,默默地向菩薩祈求一件事,什麼事呢?當然不能告訴你們嘍!因為聽說許出來的願是不能和別人說的,只有菩薩能知道。

過了九曲橋,再向前走,就到了興湖塔下,站在塔下抬頭仰望。塔好高啊,我數了數,一共有七層。在塔裡我們拾階而上,在窄小的塔梯上我們遇到了已經參觀過的其他班的同學,他們要往下,我們要往上,真是狹路相逢。我們只好側著身子,貼著牆壁走。塔梯大概是鐵板做的,無數的人踏過鐵板,在空曠的塔裡發出“咣咣”的聲音,匯成洪大的聲流。

終於到了塔頂,其實塔頂什麼都沒有,正要失望之時,突然透過窗戶,看到了一道絕美的風光。呀!剛才瀏覽過的蘆蕩迷宮盡收眼底,一道道綠色的蘆葦構成的曲線交錯迴旋,如蛇盤龍臥鑲嵌在銀光閃閃的湖水中,綠白相間,煞是好看!真是一座天然的迷宮,我終於明白為什麼老師說大縱湖最美、最動人心魄的是蘆蕩迷宮了!我真是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如果不是登到這最高處,是根本不會看見這麼美的風景,根本不能體會蘆蕩迷宮的精妙之處。真是無限風光在塔頂!

最後我們還玩了水車、鑽迷圈、盪鞦韆……

不過,最令我難忘的還是蘆蕩迷宮。你認為呢?

鶴山大雁山遊記 篇8

國三作文 ,1767字

“旅行第一站,大雁山。”導遊如是說。

大雁……山……雁陣在記憶的天空排開,但見“人”南飛。

大雁,是北方的大雁。是西伯利亞的寒潮洶湧,將大雁送到南洋之濱,是北太平洋的暖流不息,又將大雁重送故土,可大雁的影子始終投射在北方的土地,未曾改變。只有四季分明的溫帶大陸才能孕育大雁這果敢堅毅的行者,只有秋去冬來的飛翔才能煉就她揹負春天的翅膀。是大雁的起飛才振落了第一片秋葉,是大雁的喘息消融了第一朵冰花,大雁是季節的先知嗎?不,它是春天的聖徒,是背井離鄉的朝聖者。

遷徒,註定了大雁生一生的奔波。南飛,只求春的裙襬一撫征塵;北迴,繞樹三匝,只棲北國的雪松。執著地仰慕著春的美貌,深摯地眷戀著北國的故鄉,這是大雁自身蘊涵的不可調和的矛盾。雁陣只能年復一年地穿行於無垠的孤寂,重複著生命深處流淌千載的宿命,在南北萬里間來來回回、往往復復、徘徘徊徊……

我敬佩大雁。千百年來的奔波勞頓,都不能阻止它們南北遷徒—即使只是為了滿足內心情感的需求,甚至僅僅為了完成一個代代相傳的使命。那與飛翔同在的生命,那追求永春的族人,孤獨地堅守著先祖的遺志,一年又一年在重霄之上,循著遠古的航道,覽盡塵世。我更羨慕大雁—它們至少有所堅守。能夠有生生世世的代價去維護些什麼,也不失為一種幸福,生命中有一件如此重要的事,真是上天莫大的恩賜,這恐怕就是大雁能將這種苦行代代相傳,最終熔鑄進靈魂化為本能的原因吧?

大雁是北方的大雁,然而“大雁山”,一個北國風光的名字,竟赫然鐫刻在嶺南水鄉。雁陣在記憶的天空鋪展遐想,人南飛而不歸。

當我藉著鋁合金的巨翼掠過天山之巔,作別盤旋在山麓的雁群,頭腦中閃過它們飛越天山雪峰的無數猜想,我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這一去竟可能成永別!再也不能透過蕭蕭落葉目送秋雁南去,再也不能守住瑟瑟雪飄中企盼雁回春歸—身在南國,不可能有那樣的機會了:大雁戀家,飛至南方便毅然再起歸程;冬雪貪寒,只肯蝸居北方,絕不南下;最令人痛心的是,那蒼翠的樹葉死守了整個秋冬,卻常常在一個早春夜晚,落盡一樹繁華,只留下光禿禿的枝條直插我心—異地啊!

當我面對大雁山,歡愉的遊絲一掠而過,憤怒的洪流洶湧而至,進而是漫無邊際的湛藍的憂鬱。大雁山,一個何其親切的名字,而雁,你為何要做一隻離群的孤雁,為何要做一個雁門的叛徒—你又何苦飛得這麼南,又何苦客死他鄉呢?望著滿山常青的林木,得到的回答只有山的沉默。或許只有親自入山一探,才得以求解吧?

不借外力徒步登山,用我汗流浹背的身體去貼近這千年前同樣勞累的生命。那小路可曾是它們的脈管?山間時起時歇的風就是其間的躍動,那山林搖曳想必是呼吸間起伏的胸膛。我走在山間,似乎走進了自己的生命,當山崗帶走燥熱聽一谷鳴蟬震耳欲聾,也不能擾動心中的寧靜。就這樣攀過極陡的車道,繞過迂迴的山路,終於看到我最想一見的雁平湖。

我執著地認為,這湖是由那雁的眼化成,我一定要親自站在湖邊,得到我想要的答案。然而我忽略了這是一隻穿越千年的眼,一隻渾濁的老眼。我看不透。但我依然可以看到環湖而植的花樹,看到繁花嫩果間鳳蝶竟逐,還看到那潤玉般的湖只是純粹地綠著,絲毫不見倒影—即使面對如此愜意的景緻,它也只是愣愣地盯著天空。這一眼望斷萬年,直至眼成穿,骨化石。是渴望重歸藍天吧?是想再飛回北方嗎?還是想待到東風微寒時乘風歸去?可它再也飛不起來了,它的身體已經歸屬了大地—我願相信,望著天空久了,就能看到天堂,北冥之上的天堂。

大雁終究還是北方的大雁。身在雁山之巔,紀元塔上,縱然望不到盤旋在天山山麓的雁群,但我心釋然:雁陣依舊可以在記憶的天空秋去春來,人望而卻步“人”北歸。

終於看清了大雁山的全貌:大雁伸展雙翅,伏在西江江畔,一欲飲盡滄桑,這該是北冥鯤鵬的全裔,

翼若蔽野之霞,它該是北雁的嫡傳,在彌留之際仍保持著飛翔的姿勢,回家的姿勢。我多想也有一對強勁的翅膀,完成大雁未了的心願,把它們的故事帶回北方老家,讓千年之後的雁兒知道,雁們不曾出過叛徒。我還要把充滿遐想的大雁山介紹給我那些依然守著春歸雁回的朋友,告訴他們,還要擔心雁陣中少了一隻雁,因為有一種牽掛可以相系千年,有一種思念可以飛越重山,那雁總是會回來的。

因為我近於偏執地相信自己,雖身處南國,卻終為北雁。

黃仙洞遊記 篇9

國二作文 ,636字

今年暑假,我們一家坐車到鍾祥黃仙洞去遊玩。

出發的時候,我們帶了許多面包,準備在路上吃。走著走著,路越來越曲折,幾乎是九十度的急轉彎,七拐八彎的路讓我們心驚膽戰。調皮的弟弟竟在車上唱起了歌:“這裡的山路十八彎,這裡的水路九連環……”弟弟的歌聲把我們逗樂了,我也不害怕了。一路上,伴著歡聲笑語很快就到了目的地。

下了車,我們步行到黃仙洞。剛進洞,弟弟就大聲叫道:“姐姐快看—那裡有棵大白菜!”我順著他的手指一看:原來是一塊形狀怪異的大石頭,還真的挺像棵大白菜呢!我們邊走邊看邊猜摸:這像什麼,那像什麼,弟弟就一個勁兒地說他的:“嗯,這個像曲奇餅乾,那個像土豆,旁邊的那個像香蕉……”弟弟的比喻全是吃的,他可真是個名副其實的小吃貨喲!

轉了好幾個彎,我們來到了“百步梯”。這“百步梯”還真是陡,石壁幾乎與地面垂直,不太清晰的石階曲曲折折地嵌在石壁上,叫人望而生畏!我們決定登上這“百步梯”,跟隨遊人,爸爸打前鋒,我和弟弟在中間,媽媽斷後。與其說是走,不如說是“爬”。我和弟弟邊爬邊數步數,哈,終於到頂啦!我數的是三百四十一步,弟弟數的是三百五十六步。我倆爭論不休,身後的一位姐姐說數的是三百二十步,大家都在議論到底有多少步,最終沒有一個統一的結果。

我們探到出口,眼前一亮。周圍是一大片草地,蔚藍的天空下有許多山羊在草地上覓食。草地上開著一些不知名兒的花,真是美不勝收!

這次遊黃仙洞,我們不但看到了洞裡奇觀,而且體會了大自然的美麗與神奇,我們真有點捨不得離開呢!

多倫大草原遊記 篇10

國小五年級作文 ,508字

7月5日六凌晨三點半,我和同學們經過了漫長的車程,終於到了傳說中的大草原。早上一張開雙眼,一束金燦燦的光芒一下子映入眼簾。強烈的陽光一下子使我微微眯起雙眼,也使我不禁讚歎大草原上野性十足的太陽。

走出蒙古包,遼闊的大草原在太陽的照射下優美而又壯麗,它情不自禁地散發出一種我從未見過的生機勃勃。這種氣息野性十足,它盡情綻放自己的魅力,好像要得到所有人的讚賞。它也不知不覺驅走了我濃濃的睡意。

在這之前,我也曾看過內蒙古大草原的照片,但也不覺得像這樣令我震撼。站在真正的大草原上,環視四周,發夢境一般的景象向我奔來。湛藍的天空上飄浮著朵朵絲綢般的白雲,輕輕地遊蕩著,俯視著整個大草原。遠處,牛羊成群,還有一群群悠閒的馬兒。它們從容沐浴著從天空中瀉下的陽光,享受著整個屬於他們的大草原。時不時地,還有三五個蒙古包的牧民牽著馬兒,趕著羊群,一切都顯得那麼愜意。

俯首細看,一束束小草有高有低,一陣陣風吹得它們直搖擺,好像一群嬉戲的小精靈。頑固的蒼耳不一會兒就爬滿了我的鞋子和褲腳。調皮的蚱蜢在草間飛來飛去,一下子就消失了,它們此起彼伏,令人應接不暇……

這次大草原之旅雖然已經結束了,但它是我人生道路上的永遠美好的一次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