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是什麼相關作文20篇

書是什麼 篇1

國小六年級作文 ,498字

和書打的照面多了,便常常問自己:“書是什麼?你知道嗎?”

書是什麼,這誰能說得準呢?一千個人讀一本哈利波特,就有一千種不同的看法。小人有小人書,君子亦有君子書。

於我,書便是一條與世界相連的渠道,可以使被種種原因侷限著的人們見識到外面世界的繁華與不堪,和平與戰爭。作者借它向世界表達他的觀點,平日裡不得傾訴的想法在書中得以宣洩,讀者借它拓展自己的思維,增長自己的眼界。

於我,書便是一位學識淵博的老人,迷茫困惑的時候還有的依靠。人生的漫漫長途中總有黑夜與白晝的交替輪換,沮喪失意時總有這位閱歷豐富的老朋友為你指點迷津,助你度過難關。無論你成功與否,他永遠是你最真誠的朋友,用充滿智慧的文字為你出謀劃策。

於我,書便是一位兢兢業業導師,從弟子規到道德經,他都傾囊相授,毫不藏私。牙牙學語時,母親溫柔嗓音講述的人之本初,是揮之不去的懷念;少年志滿時,夫子蒼老古板的聲音是難以忘懷的語重心長;人間謀生時,桌邊微弱的燭光昭示了生活的不易。

書,是在時代的波濤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貴的貨物運送給一代又一代。

無論何時何地,書都是你的良師益友,可以給予你最溫暖而有力的擁抱,給你勇往直前的動力。

書是什麼 篇2

國小四年級作文 ,516字

書是什麼?一把鑰匙,一位老師,還是一雙翅膀……

知識就好像一片汪洋,而書籍則是一葉葉扁舟。有的人乘坐的只是一張紙,一個水花濺起,便消失在海中。有的人乘坐的是一本厚厚的書,與狂風暴雨做著拼搏,樹立起信念,在勇敢地前進,不屈地成長……

書是一把鑰匙。一天,我心想:恐龍滅絕到底是怎麼回事?人會發光嗎?有外星人嗎?這時,我隨手翻開了一本《十萬個為什麼》,裡面的內容使我大飽眼福。失蹤的飛機兩次出現,有人不會死,棺材會移動……我找到了一把通往知識大門的鑰匙,心中的謎題一下子便煙消雲散了。

書是一顆開心果。一次,朋友和我絕交了,我彷彿墜落到了崖底。這時,我想起了書。於是,我抓起一本《幽默故事》,裡面的笑話與故事讓我捧腹大笑。頓時,我的憂愁、煩惱便拋到了九霄雲外。看完之後,我心想:人嘛,總有悲歡離合。我們要放眼未來,不能再停留在昨天了。說不定比那一個朋友更好的人出現呢!

書還是一雙翅膀。一個下午,我無聊極了。於是,我拿起了《安徒生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使我浮想聯翩。《醜小鴨》還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不經歷風雨,怎麼能見彩虹?《安徒生童話》讓我張開了想象的翅膀。

同學們,愛書吧!讓它成為你生命中的一部分,讓它和你一起創造輝煌的明天!

書是什麼 篇3

國小四年級作文 ,643字

書是什麼?

從物質上講,它不過是由一些印有文字紙張疊覆而成的整體罷了。

但從精神角度來看的話,它則如許多偉人說的那樣: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

“書是巨大的力量。”——列寧

“書籍是偉大的天才留給人類的遺產。”——愛迪生

是的書就像一雙可以打破次元的眼睛一般,帶你領略古今中外五彩斑斕的世界。

在一個寧靜祥和的夜晚,如果能左手捧一本書,藉助交接的月光,細細的品讀書中的文字,就如同與一位知心好友談心,能解開心中的疑惑,讓人心曠神怡。

在一天下午,我被爸媽“無情”地拋棄在了家裡,更讓人懊惱的是:留下來陪伴我的卻是如山的作業。

正當我奮筆疾書之時,桌子角落的一樣東西吸引了我因過於興奮而發紅的眼球——-一本《三國演義》!此時就如一股溼潤的海風拂過我心中那乾旱的沙漠,滋潤了我的心田。我如獲至寶,小手一揮,作業就被我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開啟這本《三國演義》,就如同進入了一個新的世界:黃沙漫天,烽煙四起,兵荒馬亂……。我漫步在這戰亂的年代。看見了劉關張三人在桃園舉杯對天,共誓結義的情誼;看見了呂布以一己之力力戰三英的力魄;看見了曹操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遠大抱負;看見了張飛大戰長阪坡的,一聲怒吼驚退百萬軍隊的匹夫之勇;看到了諸葛亮用千人嚇退司馬懿十萬人的神機妙算。

我遨遊在書的世界中,感受不到時間的流逝,也感受不到俗世中的壓力,有的只是在書中世界中的心曠神怡。

書,也是一個世界。

書是什麼 篇4

國小五年級作文 ,374字

書,好似一串閃閃發亮的珍珠,裡面飽含著喜怒哀樂。也好似一塊強力的磁石,深深地吸引著我。

小的時候,姐姐總是如飢似渴地捧著書,貪婪地吸取著裡面的知識。像是隻飢餓的猴子見到了豐富的晚餐,高興地手舞足蹈。但我就不一樣了,沒耐性,看書也只是囫圇吞棗,什麼都沒學著。於是媽媽開始培養我對書的興趣,漸漸地,我養成了讀書的習慣。

在家中,我常常書不離手。一般的讀書順序是先“吃些清涼可口的開胃小菜”,《意林》、《小學生滿分作文》之類的都是我的最愛。之後會來盤“主菜”--中外名著,“吃”了這麼,怎麼能省“飯後甜點”呢?《十萬個為什麼》最合適不過了。

我愛讀書,正如高爾基說的“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為我打開了知識殿堂,讀書讓我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它把自己“肚子”中的知識毫無保留地都給了我,它早已成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更是我從小到大最忠誠的朋友、夥伴。

書是什麼 篇5

國三作文 ,930字

倒上一盞清茶,翻開一本好書,溼潤的霧氣與油墨香味便溢滿了整個屋子。

小時候,書是文字堆砌而成的城堡,上演著一幕幕美妙的童話。我的書架中總有一隅是用來擺放童話和寓言的。大人們常說,書是開啟智慧之門的鑰匙,年幼的我啃不動那些深奧的文學鉅著,只好選擇讀故事書。孩子對書的喜愛總是直接而表面——哪本書封面好看就選哪本書,慶幸的是這些書籍內容也不差。小時候的啟蒙書就如同浩瀚的星辰,在我空洞的內心世界裡留下了熠熠星光。每晚睡覺前,媽媽會煮碗熱牛奶給我喝。我的兩隻瘦小的手,既要握住光滑的瓷碗,又要捧著厚重的故事書,有點兒應付不過來。偶爾看到入迷之處,手一滑,一灘牛奶立即潑到了書上,米黃色的紙張被漸染成透白透白的顏色。我顧不得心疼牛奶,而是趕緊一連抽出好幾張面紙一下子覆在書上,企圖挽救它。童年的無數個夜晚,是伴著這些夾雜著奶香味的書度過的。

小學、初中的時候,書是字詞拼湊的舊時歲月,讀書則是一場與古代先賢的隔空對話。文字是傳奇的,它們在歷經千年光陰後還是保持著當年的生命力。當我撫過那一本《史記》的時候,我彷彿能感受到作者司馬遷在夜裡編撰它時身旁燭火的餘溫;當我細讀這一本《朝花夕拾》的時候,我似乎能體會到魯迅對過去的感懷和對未來的希冀。我的讀書故事,更是與書相關的所有人的故事。每當我心情煩躁,就會翻一翻《巴黎聖母院》,卡西莫多在逆境中的堅強與善良讓我心底湧出一股暖流,讓我重新平靜下來。讀書,就是這樣一次次的自我修煉。

長大了,書是資料、工具、素材……時間變緊了,完完整整看完一本書的機會少了,自己總是將頭埋在作業與參考書中。一次放學,我將書包丟在椅子上,望著凌亂的書桌心煩不已。我動起手來收拾桌子和書櫥,剛碰到書櫥,手指便蹭了一層灰,我恍然發覺,真的很久沒有讀書了。檯燈的光照在一排排書上,從《百家姓》到《百科全書》,從《鋼鐵是怎樣練成的》到《最後的驕傲》。往昔的讀書日子像放電影一樣浮現在眼前,使我竟有些悵然若失。我突然產生一種讀書的衝動,一隻手隨即拿下了一本未讀完的書。

我倒上了一盞清茶,翻開了這本書,津津有味地讀了起來。檯燈的光照在嫋嫋升起的水霧上,讓時光沉澱了下來,讓人醉倒在油墨勾勒的文字裡。

讀書是什麼 篇6

國小三年級作文 ,341字

現在很多家長都對孩子說:“讀書是你的任務。”可我對這一點很不贊同,讀書不是任務,而是一種修養。

有些孩子就被家長這樣的誤導了,他們把讀書當做成任務,沒有用心去體會書,總是那麼寥寥草草地看上一遍就結束了,不知道什麼知識,只是知道簡介罷了。書裡的各種字句,字眼,詞語,成語都沒有折磨清楚。

修養就大大不同了,將讀書看成一種修身養性的過程,完全是在放鬆狀態。去品味一字一句,彷彿面前擺著一盤美味佳餚,每吃一口都有不同的感受,而且更是一種享受。像書裡的每詞每句都看懂,看明白,能在現實生活中靈活運用。

這樣很舒坦,還能學會很多知識,不是像任務一樣的去完成它,那樣反而會讓心情變得更煩躁。所以掌握好真正的讀書方法,知道讀書到底是什麼?才能做到真正的好讀書,讀好書。

幸福是什麼 篇7

國小四年級作文 ,594字

幸福是什麼?我努力地搜尋著答案,想象著幸福的經過,我想幸福是母愛,幸福是鼓勵,幸福是友誼,幸福更是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幸福是母愛,是媽媽為我做的一碗牛丸面,是媽媽在我渴的時候遞上一杯白開水,幸福還是媽媽無論颳風下雨,還是嚴寒酷暑,都堅持騎車載我去上學,更是在我放學回家時桌上便有一桌香噴噴、熱氣騰騰的飯菜……

幸福是鼓勵。是老師在我考試考得不理想的時候,和顏悅色地對我說:“別灰心,小小的挫折算什麼,人的一生磨難多著呢!面對困難,拿出勇氣,‘不經一番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這些話使我信心倍足!幸福是老師的表揚,讓我心裡甜絲絲的……

幸福是友誼,是同學借我的一支筆,一個橡皮,讓我心中很感激;是與朋友會在綠綠的草坪上開心地談天說地,高興地在公園裡蹦蹦跳跳,幸福還是與小夥伴們一起開心,在我難過的時候給我的安慰……

幸福是在放學的路上,扶起一位跌倒的小姑娘,拍乾淨她身上塵土的時候;幸福是幫一位迷路的小朋友找到媽媽,看到他眉開眼笑的時候;幸福還是為集體做出了貢獻,為班級做出努力,而看到同學們開開心心學習的時候……

總之,幸福無處不在,離我們非常近,近得觸手可及,很可能就在你家,在樓道,在馬路上,在學校,在教室……我們要讓身邊的人幸福,給他們幸福,給別人的幸福越多,自己的幸福就越多,這不就是智慧的女兒所說的:“幸福要靠勞動,就是要儘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是什麼成就了愛因斯坦——讀《愛因斯坦傳》有感 篇8

讀後感 ,551字

是什麼成就了愛因斯坦?提起這個問題,若是一年前剛剛讀過第一遍的我,必然會說,是他對物理長久以來的熱愛,對生活的好奇心,以及堅持不懈的品質成就了他。而這次,重讀《愛因斯坦傳》,卻又發現了一個答案—強烈的人道主義與責任感。

如今愛因斯坦可謂是家喻戶曉,他被人們譽為“唯一可以與艾薩克牛頓比肩的人”,但是,除了他著名的相對論以外,人們記住的,更多的是是他在二戰期間為了和平主義,民主和國際間的理解而相互工作,為猶太人的悲慘命運而請願;是他在美國氫彈研製成功後,不惜頂著被取消美國公民身份,甚至被驅逐出境的威脅下,仍然堅持反對核軍備競賽……這些,僅僅靠堅持,熱愛和好奇心是做不到的,而這其中體現的,恰恰是這位偉大的科學家身上強烈的人道主義與責任感。

人道主義與責任感,這難道不是愛因斯坦為之而偉大的原因嗎?儘管是廣義相對論使他獲得了1921年的諾貝爾物理獎,但卻是人道主義與責任感鑄就了他在人們心中“聖人”的形象。假如說熱愛,好奇心和堅持把愛因斯坦推向了人生高度的巔峰,那麼,人道主義與責任感就拓寬了他生命的寬度。

當然,對物理的熱愛,對生活的好奇心,以及堅持不懈的品質同樣對愛因斯坦來說很重要,但是,也不可否認,是他身上體現的強烈的人道主義與責任感為他的名字上又籠上一層人性的光輝。

夢想是什麼 篇9

寫人作文 ,1389字

每當看見廣場裡那麼多朋友穿著輪滑鞋自由“飛翔”時,陳春的心裡都渴望著有一天,他也可以和小夥伴們一樣,擁有一雙屬於自己的輪滑鞋,在地上自由的穿梭滑行。

回家後,陳春終於鼓起勇氣對媽媽說:“媽媽,我想要一雙輪滑鞋,想和大家一樣在廣場上自由滑行”,小春的眼裡滿是渴望,刺痛了母親疲憊的心。

母親抬起疲倦的面容,笑著對小春說:“媽媽折一個信封掙六分錢,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湊夠一雙輪滑鞋,如果小春和媽媽一起努力,一定可以快點攢夠錢買到鞋子的。”

陳春開心的笑了,馬上坐下來陪媽媽折信封,他折的很快,一雙小手很靈活,三下兩下就摺好了一個,陳春的心裡滿是期待,他每折一個信封,就好像離他的輪滑鞋更近了一步,媽媽若有所思的看著小春的腿,眼裡氤氳著現實的影子,不忍心打碎小春心裡的夢。

以後的每天,小春不停的折信封,就連廣場也不去玩了,每天放了學就陪媽媽折信封,他每天做夢都夢到自己在廣場上和大家一起滑行,終於,這天媽媽打工回來,拿著一雙輪滑鞋,遞給了小春。

小春拿著鞋子好像珍寶一樣的撫摸著,卻發現,這雙鞋子有些舊了。媽媽解釋說:“這款鞋子實在太貴了,我們賺的錢還不夠,所以媽媽就在店裡買了個二手的,希望小春不要嫌棄。”

小春興奮地笑了,他並不介意鞋子新舊,他認真地給鞋子彈掉灰塵,打上蠟,眼裡滿是期待,閃爍著幸福的光芒。

終於,小春穿著輪滑鞋去了廣場,他小心翼翼的穿梭著,卻發現自己跛腳的那條腿怎麼也使不上勁,根本支撐不起來自己的身體,他開始左右晃動,身體失去了平衡,突然,狠狠地摔在了地上。

他還是不行,他還是做不到像個正常人一樣。

還來不及悲傷,陳春突然就被幾個大人圍住了,他們是輪滑鞋店的店長和員工,陳春見過他們無數次。為首的店長指著小春的輪滑鞋說道:“不好意思,我們輪滑店最近連連失竊,丟了許多價格昂貴的輪滑鞋鞋,請問這雙鞋是你在哪兒買的?”

小春順著望去,店面的櫥窗裡,很多鞋架確實都空了,他從地上爬起來:“你們我當成小偷了?這雙鞋是我和媽媽一起賺錢買的。”

“是嗎?那請你拿出發票,或者能證明的一些手續證明一下。”

“這是媽媽從店裡買的二手貨,哪裡會有發票啊。”

“孩子,別開玩笑了,這款輪滑鞋可是最新限量款,剛上市沒幾天,哪來的二手貨?”

小春被他們堵得說不出話了,眼裡滿是委屈,說著眼淚就要流出來了,他們雖然窮,可是媽媽從小就教育他要做一個正直的孩子,絕對不可以偷東西。

這時,媽媽出現了,母親其實很擔心小春,所以一直躲在角落裡看著小春,她輕輕地走到小春身邊,俯腰小聲說了一句:“小春,對不起”,伸手撕掉了這款輪滑鞋的商標。

陳春突然恍然大悟,原來這雙鞋並不是最新款的輪滑鞋,是媽媽用一雙巧手給一雙普通的輪滑鞋粘上了商標,竟然達到了以假亂真的程度,是媽媽的手太巧,騙到了所有人,想想也是,他們靠折幾張信封得來的錢怎麼可能夠買一雙限量版的輪滑鞋呢!

身後的店主羞愧了,竟有些手足無措,店主露出了一臉虛偽的笑容:“想想也是,你們這麼窮,怎麼有膽量偷竊呢,是我們誤會了!”

小春一臉厭惡的盯著店主和他身旁的夥計,剛要開口反駁,卻被媽媽阻攔了,媽媽輕輕起身扶起小春,他居然可以穿著輪滑鞋站起來了,接著他一用力居然可以滑行了,小春笑了,開心地笑了,久違的夢終於實現了。

遠處,一位母親攙著一個穿著輪滑鞋跛腳的男孩,越走越遠,感動了所有人,也羞愧了所有人,一種苦澀的幸福,瞬間交織在心頭。

幸福是什麼 篇10

國小五年級作文 ,814字

幸福是什麼?是擁有健康;是擁有金錢;是擁有許許多多的朋友……人們的回答五花八門,而我覺得,幸福是能擁有一個完整的家庭,擁有父親、母親那無可取代的愛。

為什麼要這麼說呢?因為並不是所有孩子都是生活在“溫室”裡的“花朵”,在生活中也有不少“單翼天使”,他們生活在單親家庭之中,缺少著父愛或母愛。

我的一位朋友,她就是因為父母要離婚,所以才離家出走,來到了我家。她告訴了我她的父親是怎樣徹夜不歸的,母親是怎樣夜不歸宿的……當她的父母都不在家的時候,她只能自己做飯吃,就算她受了傷也不告訴父母。可當我把她送回家時,我才真真正正體會到了那種絕望與痛苦的滋味。

客廳中多了幾個陌生人,空氣中除了香菸的味道,還瀰漫一股讓人恐懼的貪婪氣息。左邊是朋友的父親及她父親在外面找到的年輕漂亮的另一半,右邊則是她的母親、繼父和一個5歲的小女孩。小女孩眨巴著眼睛四處張望著,好像她才是這個家的主人。爭吵,除了爭吵之外我沒有聽到任何別的聲音。他們一會爭奪房子,一會討論傢俱該歸誰……

終於,他們還是吵了起來。“哼!我們家的事不需要別人來管!”“你才是那個最錯的人!”他們就這樣你一言我一語地爭論著。接著是東西被打碎的聲音,一片片的碎片散落在地上,就像這個破碎的家一樣無法重回原樣了。最後,朋友的父親揚起手來打了她的母親一巴掌,朋友的父親臉上除了憤怒還有一點點的興奮,她的母親捂著臉在男人的身邊痛苦。我呆若木雞的和朋友站在門口,心裡在想:這就是人的本性嗎?如果當初知道現在會這樣,就不應該讓朋友來到這個世界上,讓她承受痛苦。難道這真的無法挽回了嗎?儘管我只是一個無關緊要的外人,但我也在害怕啊!

朋友說她習慣了在家裡被當成“空氣”的感覺;習慣整天看見父母爭吵的樣子;習慣了一個人……

也許,對於父母來說,離婚是一種解脫,可以重新獲得自由的令牌,當一個孩子知道自己的父母要離婚時,那個孩子有可能會放棄生命。所以,我認為這就是幸福,這就是一直藏在我們身邊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