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者的冥想相關作文20篇

旅行者的冥想 篇1

記敘文 ,791字

近年來,出現在各大網路媒體頻率最多的便是“共享”二字。但是,到底是“共”重要還是“享”為先呢?—題記

國慶回國的前一天我將從華盛頓報亭借來的共享圖書交還了回去。不禁感慨:什麼時候我們自己也能在這一方面做到事無鉅細。

由於晚上睡得較晚,第二天我和媽媽差點誤了回國的航班。急匆匆出了酒店,我剛想掃共享單車的二維碼,媽媽就指著不遠處停放的綠色能源車衝我擺了擺手。我一時沒反應過來。

“駕照還沒用過呢,這不趕時間嘛,帶你試試這‘共享轎車’!”我還沒張口,她又掏出手機打斷:“開車…別和我說話!我,我有點緊張的…”

坐在柔軟舒適的副駕駛座上,我轉頭看向窗外的景象。這次的出國之旅不僅讓我領略到了本土之外的別樣風景,更讓我看到了發展更為迅速的時代現象。

也許現今的“共享時代”只是社會和人類必要的改變自然化吧。

就在這時,媽媽的一個腳下不穩瞬間把我這個旅行者從自我冥想中拉了出來。

“前面的街道上都是到地的單車…”媽媽解釋道。我下車一瞧:果真在僻靜的小道上堆滿了亂停放的單車,使得我們根本無法越過這堆積如山。

我立馬掏出手機給當地共享單車的服務熱線打了電話,再大概表明了情況後又附上了地址和現場圖片。

媽媽同樣下車看向我,我指了指不遠處:“反映過了,等下會有負責人過來處理的。把轎車停到黃線後,我們走過去吧。”

候機大廳裡,鄰座的中年女人用完桌上的共享充電寶後隨意地丟放在一邊。一個稚嫩的女童聲響起:“媽媽,用過的東西不能亂放哦…”

我側眸,原來在當今這個社會中,這並不是單一現象。不禁沉思:這個“共享時代”到底是便利多過於催化人類缺點的暴露?發展的初衷可不要讓“享”的自私破壞了“共”的美好啊。

“回國以後再試試咱們的共享轎車…”我出聲打斷道:“別了,馬路殺手!還是用‘共享司機’吧!”“誰啊?”“滴滴出行。”媽媽衝我翻了個大白眼。

我苦笑,算了,還是我這個旅行者進行自我冥想吧。

兩個旅行者的啟示 篇2

國小五年級作文 ,706字

烈日下,沙漠中,兩個疲憊的旅行者,已經連續兩天滴水未進。這天,他們顫顫巍巍地取出唯一的小水壺,輕輕地搖了搖,裡面發出了輕微的、水晃動的聲音。兩個旅行者頓時發出了自己的感嘆,第一個旅行者水:“哎喲,太糟糕了,我們只剩下半壺水了,可是沙漠還有那麼大!”而另一個旅行者卻高興地說:“太棒吧,上天太仁慈了!我們還有半壺水,可以支撐著我們走出沙漠了!”

上面這個小故事,我相信大家一定聽過上百遍了,人們對它的常規理解是:第一個旅行者太悲觀了,我們要學習第二個旅行者樂觀的精神。可是你們有沒有想過,第一個旅行者也有我們值得學習人地方;第二個旅行者也有不好的地方呢?

今天,我們來說一說第一個旅行者的優點。他懂得自己現在所處的環境,所以用悲觀的精神來刺激自己,使自己想出辦法,擺脫困境。舉個例子,有一次,我和我們班的同學一起踢足球,眼見就要輸了,隊長激勵大家:“現在,我們要用悲觀的事實刺激自己,想出辦法對戰他們。”隊長的話很有效,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有的說最壞的結果不就是第二名嗎?有的說咱們該換換戰略方式,隊員們想出了許多辦法,最終齊心協力,戰勝對手。事實證明,只要擁有積極的行動力,內心的悲觀並不可怕。

說到底,悲觀是一種遠見,鼠目寸光的人不可能悲觀。積極的悲觀主義,看透了事物的本質,猜中了最壞的結果,但依然保持清醒,勇往直前。在實際情況中,面對任何事物都可以是樂觀和悲觀,但沒有絕對的樂觀者和悲觀者。很多事情不容我們像第二個旅行者那樣樂觀,遇到這種情況,我們要做一個積極的悲觀者,做最壞的打算,然後積極地做好真實的自己,想出辦法,戰勝困難。

我想做環遊世界的旅行者 篇3

國小五年級作文 ,675字

我喜歡冒險,喜歡新知,喜歡各色美輪美奐的建築,我想成為一個環遊世界的旅行家。旅行家,顧名思義就是以旅行為職業的人,為了完成內心的夢想,懷揣著對自然的熱愛,通過旅行發現自我,怡情養性,感受世間百態。古人云“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可見旅行對我們的重要。明代徐霞客登臨黃山後讚歎:“薄海內外,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假使徐霞客沒有體驗過黃山的壯美,又如何能吟誦出如此被世人稱讚的佳句?

愛上旅行,應該是拜父母所賜。從記事起,父母幾乎每年都帶我做一次遠行,而我也在一次又一次旅行的目的地,體驗到了這個美麗、自然、而多維的世界。

在北京,我第一次感受到中國的雄偉。站在故宮的大和殿前,瞬間覺得自己是那麼的渺小,那長長的紅牆,閃閃的綠瓦,高高的金鼎和那寬寬的護城河水,無不顯露出這座宮殿當年的氣勢。置身在九千多間房屋群落,一時恍如隔世,猶如莊周夢蝶,分不清是我穿越回了歷史,還是歷史穿越來了現在。

在巴黎,我第一次體驗到了法國的浪漫。除了舉世矚目的埃菲爾鐵塔、巴黎聖母院、盧浮宮,百年建築視窗的小花,城市廣場悠閒的咖啡館,琳琅滿目的玻璃櫥窗……才是這座城市的精髓。漫步在數百年石板路鋪就的大街上,你會發現,任何讚美的語言都是空洞的。

在布達佩斯,我第一次體驗了匈牙利的多彩。哥特式的建築、明麗的色彩、栩栩如生的壁畫、巧奪天工的設計……我尋找到了聞所未聞的東西。

正如諸葛亮《誡子書》中講到的,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旅行的途中會讓你遠離城市的喧囂,感受純淨的內心,你會發現另一個維度的世界。為了自己的夢想,讓我們從現在起出發前行吧!

做文明的旅行者 篇4

國小三年級作文 ,758字

我的家鄉坐落在美麗的古城青州,說起青州的旅遊景點,那可是數不勝數,聲名遠揚。我最喜歡的地方就是家鄉的雲門山,每到寒暑假,爸爸總帶我去爬雲門山。

正月十五那天,我們又去爬雲門山,那天人特別多,還有不少慕名而來的外地遊客。每走幾步,就能發現一些隨手丟掉的衛生紙、飲料瓶和食品袋。儘管每隔一段路就有一個垃圾筒,但是人們的自覺性還是有些差,不僅將垃圾隨手亂丟,還將祈福的紅絲帶繫到高處,折斷了一些樹枝;石壁上人們不講文明,亂寫亂畫的現象也隨處可見。我彷彿聽到了大山的哭泣聲,土地公公的嘆息聲,祈福樹的呻吟聲,石壁的憤怒聲……各種不滿的聲音縈繞耳際。

作為家鄉的小主人,我覺得有義務保護好雲門山的優美環境。一個想法突然從腦子裡冒了出來,我從爸爸揹包裡找來一個比較大的塑料袋,趁著和遊客們一起登山的機會,一看到人們手中的垃圾,我就趕忙跑過去,一邊伸出手中的垃圾袋,一邊上前勸道:“叔叔,請把您的垃圾放進這個塑料袋裡吧。”“小朋友,姐姐這裡有個垃圾袋,你把垃圾扔在裡面吧!”……我看到有些叔叔、阿姨往袋子裡扔垃圾時有點不好意思。就這樣,我邊爬山邊收集人們手中的垃圾,每到一個垃圾筒,再把塑料袋子裡的垃圾倒掉。雖然帶著垃圾袋爬山,走起路來有點累,但看到我經過的地方,地上的垃圾減少了,我的心裡甭提有多高興了,我覺得我特別有成就感。途中,一位外地遊客被我的行為深深感動了,一個勁地朝我豎起大拇指,他覺得青州孩子的素質特別高。我覺得要想把青州的整體形象提上去,青州人的素質首先得提上去,自己先做到不亂扔垃圾,這樣才能帶動周圍的人保護好環境。

記得在某本書上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句話:“除了腳印,什麼也不留;除了攝影,什麼也不取。”我覺得這就是對文明出行的最好詮釋。

只有文明出行,才能受到他人的尊重。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做一個文明的旅行者吧!

孤獨的旅行者 篇5

國三作文 ,1469字

他是一個旅行者。

現在,他正在愛琴海邊的咖啡館的藤椅上,半醉在咖啡豆的濃濃醇香裡,等待著第一縷跳出海面的金色陽光。他無所謂地瞥了一眼手腕上的防水錶,哦,只有九分鐘了。

這時,陸陸續續地來了一些遊客。準確地說是來了一對一對的遊客,他夾在中間顯得有點不知所措。太陽快出來吧,看完就走。他在心裡尷尬地催促著。終於,海與天的交際處輕盈地飛出了一抹晨曦。緊接著,太陽一點一點,一點一點地爬了上來。他都沒怎麼設計畫面,甚至沒來得及仔細看一眼,“咔嚓”,摁下快門,呼呼離去。

回到鐘點房,心滿意足地回顧這些日子的匆忙記憶,一張照片出現得有點猝不及防—半升的太陽為背景,一個身材纖細的女士和一個健壯的男士緊緊將對方擁在自己的懷中。因為是背光,所以只能印出兩個人的大略曲線,整幅畫面讓他猛然發現一個很現實的問題:他是一個孤獨的旅行者!

就在那一剎那,他哭了。也就在那一剎那,他決定去尋找自己的幸福,尋找她。似乎怕被人聽到一樣,他小心翼翼地問自己:這,也算得上是一個夢想嗎?他自嘲似的搖搖頭:夢想這東西,不分大小。

他馬上清理好行裝,向著太陽升起的方向,羞怯而又堅定地大步前進。

現在,他來到了中東地區。他認為,旅途中的所有都有它獨特的美,所以他沒有繞過這片混亂的土地。

他緊握著攝像機,佝僂著背,走一步退三步地前進著。一路上,塵土飛揚,硝煙瀰漫,子彈從耳邊呼呼而過,頭頂上有炮彈的轟響……他早已灰頭土臉。

“嘭!”“嘭—”正當他迅速轉移到一個殘破不堪的建築物裡的路上時,一顆比TNT還強烈的炸彈在幾十米開外的地方被引爆,發出一聲巨響。他完全來不及做任何保護措施,就這樣生硬地接受了這一聲巨響。他慘叫一聲,抱著攝像機倒在了地上。怎麼回事?我剛才不是叫了一聲嗎,怎麼什麼也沒聽到?他慌忙做起來,把一隻手放在聲帶處,歇斯底里地吼了一聲。手感覺到了強烈的震動,可耳朵好像睡著了,對外界的刺激完全不“感冒”。他聾了。瞬間,絕望撕咬著他。他像一顆戰爭中的灰塵,沉重地落在了地上,一動不動。他聽不見槍的射擊聲,聽不見炮的粉碎聲。他的世界安靜了。

如果不是攝像機閃著紅光對他大叫:“我要沒電了!我要沒電了!”恐怕他就會因此而慢慢死去。他伸手將攝像機往自己身邊拽,電源,相簿,他一張一張,仔仔細細地察看每一張充滿回憶的相片,希望能帶著美麗的回憶去見上帝。又出現了—以半升的太陽為背景,身材纖細的女子和強壯的男子深情相擁,還隱約看得到女子右手手指上閃閃發光的戒指。他想到了她。對不起了上帝先生,恐怕現在我還不能去見您。他的眼裡噙著淚,眼角猛地抽動。她還在等我……她還在等我!

他重生了,是她給了他第二次生命。

他踉蹌地站起來,和著鼻涕與淚,一把抹去沮喪的塵土重振旗鼓。

他向前,向前,向前。大雨沖刷了他的軟弱,露出了堅忍的、煥然一新的身體;陽光蒸發了他埋怨的汗水,留下他自信的目光;狂風捲走了他的猶豫與彷徨,儲存了他的果敢與沉穩……她在等著我!

他向前,向前,向前。海浪拍擊著他的雙腳,他寫下了他平生第一封情書;樹蔭幫他抵擋了烈日的侵蝕,他錄下了第一段說給她聽的情話;可口的小蛋糕融化了他的心,他嘗試著烹製一份笨拙而甜美的早點……

他不確定她會喜歡這些,就算這一切暫時與她毫不相干,但,她一定存在,在某個地方。

不知不覺,又回到了愛琴海。他詫異地一望。黃昏,已然變了一個人的他,在半落的夕陽中,一個美麗而又溫暖的身影向他走來,莞爾一笑:“你好。”

……

你永遠不知道夢想的“她”何時會以何等美麗的姿態,與你相遇。但我們一直走在,追尋的路上。

什麼是行者的基因 篇6

高三作文 ,903字

“言必行,行必果”,這是聖賢的回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這是先民的實踐。“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是理想情懷的回聲。

所謂行者重在一個“行”字,心嚮往之,身體力行,從一而終。所謂基因,就是中華兒女五千年來生生不息的精魂。

二十年前,一位年輕人從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出發,背起行囊隻身前往北京,這位年輕人叫雷軍。

二十年後的今天,我們為了對理想的忠誠實踐,來到了這裡,證明我們生命的價值。我們都應在內心為自己鼓掌,對自己的勇毅投以敬畏並祝福。

我不由得想起了這座城市的口號,“勇立潮頭,敢為人先”我想起了這個國家的憂患意識:“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這便是行者的基因。

回望千年,歷史早已給行者清晰的註解,一生只寫一本書的司馬遷;一生只走一條路的玄奘法師;一生嘗草採草的草民李時珍;汨羅江畔屈原不屈的靈魂;長江岸邊詩仙傲岸的風帆。行者的英姿風流千古。

與此相反,那些彷徨者,該是多麼讓人嘆惋。渭水直鉤姜子牙,碧水浩渺,終究等到發盡白啊。寒江獨釣蓑笠翁,人鳥絕滅,可曾獲得一尾青睞呢?“陋室空堂,曾經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何嘗不是曹雪芹的哀怨?“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除了英雄惜英雄的時空勾連,又何嘗不是項王個人悲劇的寫實,“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無奈啊,烏江也聽罷了項王的悲歌“時不利兮騅不逝”呀!

有實用主義者的不屑,“千年的英雄與我何干”,有成功學信徒的竊喜“我知道成功的又一法門”,而就在我們身旁,就有這些被我們稱為“學霸”、“學神”的人,放下“985”、“211”的名校光環,掙脫世俗利益考量的羈絆,從容面對從頭再來的痛苦,呼應著內心最懇切的呼喚。“何不委心任去留,胡為乎惶惶欲何之?”我想起了廈門大學貼吧的一首長詩“真正的夢想,死亡又怎可將它阻擋?”“究竟是人言可畏還是你的夢想柔弱的不值一提?”

我們都有行者的基因,讓行者的基因去表達,讓行者的印記撐起我們的精氣神,讓我們在千年的史冊上劃定行者的座標,讓我們從今天出發,向著無愧於心的方向!

古來賢者皆寂寞,唯有“行者”留其名。

旅行中的美 篇7

國二作文 ,707字

深秋十月,迎面吹來了涼爽的微風,我要去旅行啦!在這次旅行活動中,我滿載而歸,收穫不少。

友情美

在車上,我和幾個同學說說笑笑。當下了車後,真正的走在路上時,才感覺到什麼是累。五里的路,開始覺得還好,時間長了,就苦不堪言。我走在路上,迷迷糊糊地一不小心差點摔了一跤。這時一雙有力的手把我扶了起來,回頭一看原來是陳子豪。他對我和善地一笑,問道:“沒事吧?還能不能堅持?”我點了點頭,心中湧起了一股暖流,感到不那麼累了,繼續行走著。一會兒我口乾想喝水,可我的水又喝完了,該怎麼辦呢?身後的陸盛彷彿知道了什麼,拿出一瓶水給我。我感激地衝他一笑。在留影時,我、陳子豪、陸盛臉上的笑容是掩蓋不住的。那一刻我收穫了我友情。

風景美

走在路上,我們看見了一片湖。遠遠地看見了,水是那麼的綠,旁邊的綠林是那麼的茂盛,天是那麼的藍。置身其中,讓人心曠神怡。近看,水變的更綠了,天空變的更湛藍了。遠處的山和水連在了一起,漁民們駕著漁船行駛在湖面上。構成了一幅田園風光風景圖。它是那麼的美!我醉啦。

精神美

“來,我們下車,遠足開始!”老師說道。此時,我們早已下車,在路走著,五里的路說也不遠,但在我這個從未進行遠足的人來說,像是比取經路還長,才走了一半,就已經氣喘吁吁汗流浹背了。“唉,這也太遠了吧!”我感嘆道。可隊伍又不會停下,沒辦法,只好撐著了,誰叫我平常不常鍛鍊呢,早知道就要加強鍛鍊了。當我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到達目的地,早已累筋疲力盡,但在同時,我也學會了堅持。

這次遠足雖無比艱辛,但讓我獲益匪淺。我收穫了最美好的友情,欣賞了最美麗的風景,開闊了視野,還明白了一種堅持的精神。總之,這次遠足讓我感悟了很多,我還會參加這種活動足。

旅行者 篇8

高一作文 ,848字

你看過了夜的巴黎,你看過了下雪的北京。你熟記了地圖上每一段你最愛的光明,這就是旅行的意義。

—題記

很多人都說,人生是一段終將走到終點的旅程。我們總是在不停地行走。我骨子裡也是個不安定的人,心靈總是不停,尋尋覓覓,夢想成為一個紅塵旅者。

但我認為,旅行是一種精神力,一種心態。

自由是旅行的信仰。渴望自由的人總是不甘被束縛。當你被束縛得越緊,就越想掙扎開。進入高中後,我感到一座座大山的壓力。有時置身於教室裡,手裡的筆不停,心裡卻想逃。雙眼望著窗外,想象自己衝出了這個小小的教室,在綠茵的草地上奔跑著,抬頭是遙遠的藍天白雲,低頭是清香的如茵綠草,遠處天地之交如此分明,感嘆自己此時才真正睜開了眼,一呼一吸都如此順暢,感受不到任何阻礙與堵塞,這即是自由啊!然而夢驚醒,我還坐在教室這個狹小的空間裡,執著筆。同桌在十分認真地整理筆記,隔著兩三排的地方有人在小聲討論,或許在私語。我悵然,此時也就明白了《進巨》中的艾倫盈著淚花的金眸是為了什麼。

隨性是旅行的靈魂。我一直很憧憬“隨性”這個詞,卻也明白隨性不屬於現在的自己。隨性,多美好的詞彙,可能是美人起遲梳洗罷,臨窗聽風,神情慵懶;可能是少年策馬奔騰郊外,細聽鳥語,心情悵然;可能是女孩倚門回首,再把青梅嗅;也可能就是一場該走就走的旅行。走吧!去哪兒,幹什麼,什麼時候回來,要跟誰交代一下?這些都不需要管。興起,即行。偶爾任性一次,一切隨性。我也多想如此,但理智告訴我不能。可也要謝謝我的理智,現在走不是一個好選擇。總要把美好的事留到美好的時間去做啊!

不停是旅行的執念。永不停息,永不放棄,我們永遠在路上。我覺得這正是我們所需要的。不管多苦多累,執念總使你不想放棄—去走!別停!每一個旅行者,都堅守這樣的奧義。生活不止,故事未完,我們不停。即使你跨越山河大海,你看過許多風景,只要你不停,我堅信更美好的一定在前方。

旅行,是旅途,更是心態。嚮往自由、隨性與不停,這也是我—一個夢想成為旅行者的人所為之努力奮鬥的。

深夜的冥想 篇9

記敘文 ,807字

夜,漸漸地深了,窩在沙發中冥想著的我,被一個問題給困擾了。時光飛逝,潮流如波濤般此起彼伏,最新的應該就是“共享”二字了吧?

這“共享”二字,好似改變了什麼,也暴露了什麼。

為了解開困擾而決定尋找正解的我,緩步於街沿。深夜,一切都是那麼靜悄悄的,城市褪去了繁華的外衣,露出了它的真實的本性。街上,橙黃色的影子伴隨著說笑聲時不時掠過,想必那正是時下著名的“共享單車”吧?

望著單車上的人馳去的背影,心中有種說不出的喜悅,共享單車,幾乎隨處可見,方便,深受各種人的喜愛。

或許,“共享”改變了人們對於“各人擁有”和“一起擁有”的想法和看法吧?越來越多的人接受、肯定這種“共享”的做法。

轉過身來繼續向前走著的我,在一家麵館的門口,停下腳步,愣住了。

吸引我的並非牛肉麵的香味,而是門口那根電線杆。

瘦而高的電線杆,灰色的表面上綁了一隻很矚目的、熒光綠色的鎖,將它與一輛共享單車,死死的鎖在了一起。

“共享單車”,在那一刻失去了它的意義,成為了各人的私有物品。

更令我震驚的是,旁邊竟還有一輛少了輪胎的共享單車。

我的目光久久的停留在那兩輛無法再“共享”的“共享單車”上,心中有種說不出的悲憤。牛肉麵的香味陣陣傳來,我感到飢餓,卻又吃不下任何食物,離去了。

或許,“共享”暴露了人們貪婪、自私的內心吧?並非每一個人都能從“共享單車”中學到些什麼、改變些什麼。

我回到家中,窩在沙發中繼續冥想,我好似得到了正解。

“共享”是創新的,它給正義帶來方便,也給貪婪帶來機會。事物都有兩面性,這是肯定的,我們所能做的是減少負面影響,讓“共享時代”更好的發展,若是這樣,人心便能更團結,人會變得更友善,如此美好的社會,能到達嗎?什麼時候達到呢?

一番苦思冥想後,我靈光一閃,得到了正解:

人心齊、泰山移,要靠每一個人的努力才能達到最高境界的社會。

世界是由社會構成的,有了美好的社會就有美好的世界。

美好的世界,不正是我們所追求的嗎?

當一名旅行者 篇10

議論文 ,418字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喜愛的職業,也許,有的人想要當一名飛行員,有的則夢想著成為一位老闆,而我自己喜愛的職業則是當一個自由自在的旅行者。

如果是在炎熱的夏天,那麼,作為一名旅行者,到江南的一些小村莊去旅行也算得一個不錯的主意。北方有北方的美,南方也有南方特有的秀氣,一種充滿柔情的美。南方風景怡人,有綠色的山,碧藍的海,歡唱的鳥兒,可口的海鮮。

又或者是到農村的果園去走一走,與大自然親密接觸,近距離地欣賞花兒的美貌,靜心地聆聽一下蟲鳥的歌唱,自由地品嚐親手採摘的新鮮可口的水果,這也是一種難得的體驗。又或者是到獨具鄉村特色的小巷去,深入農村深處,親身感受一下不一樣的風土人情,體會一下鄉村人特有的那種質樸,那種不為城市喧囂所感染的純真。與此同時,我們還可以嘗一嘗當地特有的小吃,實在令人開心!

我喜愛的職業就是當一名旅行者,到各地旅行,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地過著一種簡簡單單的生活,遊覽各地美景,品嚐各地美食,體驗各地風情,那該是多麼愜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