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得雲開見月明相關作文20篇

捨得雲開見月明 篇1

高三作文 ,796字

大千世界,人生百志,選擇太多,失去太多,悲苦太多,誘惑太多。

人生需要捨得,有舍才有得。在面臨人生選擇時,只有懂得捨得,才能贏得人生的燦爛輝煌,才能收穫人生的條條碩果。

因為捨得,山泉傾瀉而下,捨棄了安逸閒適,選擇了一路向前奔向大海,最終得到了自由。也好似李白才氣橫縱,文思如黃河之水,濤濤不絕。卻也有勇氣捨得,懂得捨得,甘願捨棄功名利祿的黃金枷鎖,從而悠閒自在。我們有時也應該像李白一樣,捨去一樣東西其實也會得到一樣東西,捨得雲開才能見月明。

因為捨得,蒼松傲對蒼穹,告別了肥田美水,選擇了在山巔上默默紮根,最終得到了文人名士的敬仰。如同魯迅,棄醫從文,以筆為刀,割下了國人思想中的毒瘤,振臂高呼喚醒民眾麻木的精神。因為捨得,魯迅成為了中國文壇上一位以筆代刀的戰士,一位扛起民主科學大旗的勇士。正是果斷捨得,讓魯迅獲得了非凡的人生。當然,我們的人生也正是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裡,因為捨得,我們的人生才得以見到光明。

因為捨得,寒梅擇時綻放,捨棄了舒適溫暖,選擇了在嚴冬中凌寒綻放,最終得到了世人給予的美名。捨得,其實是一種生命的抉擇,是一種心靈的深蕩,更是一種人格的昇華。我國著名書法大師,書法鑑賞家啟功先生是一位智者。他懂得捨得,一生不慕名,不逐利,面對榮譽、名利,一直推辭如同“閒雲野鶴”,可正是因為他不計較個人名利,只追求心性的修養,他充滿人生樂趣,一生恬淡。這就是捨得帶給我們的寬慰,有舍才有得,捨得雲開你才能見到月明。

行走在人生的軌道上,而舍與得則伴隨軌道兩旁兩者少一方則後患無窮。生活中的很多時候,都需要我們懂得索取,同時也要學會放棄。兩者如膠似漆,恰似伴侶,伴隨一生。

所以,讓我們學會捨得,懂得放棄,捨得虛名、慾望、權勢、金錢,那麼人間就會多一份真情、多一份安逸,也多一份和諧。捨得如同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倘使你捨去一點,便也有得到一些。所以捨得不是失去,而是擁有別樣的收穫。

守得雲開見月明 篇2

國二作文 ,885字

我,是這艘三桅船上的一隻普通海鷗。兩個月前,這艘龐然大物從西班牙的馬拉加港駛出。離開碼頭的那一瞬,我看見船上的人們泣不成聲地向岸邊的家眷揮著手。或許他們一輩子都無法再看到西班牙的落日了。而我也從那時起,不起眼的盤旋在這艘船的上空。

羅盤上的指標,指著W的字樣,一路向西。

我輕輕滑翔下來,落到甲板上。“大副,看好主帆!水手們,去統計一下倉庫裡食物還夠多久!”一位留著整潔而密集的胡碴,戴著高帽子的人,目光堅毅地看向西方的落日餘暉,用手擋住耀眼的光芒,應該是位船長。旁邊站著一位學者。“學士,地圖上顯示還有多遠?”“這裡是大西洋中部,我們正處在西經70度,北緯35度的區域,預計還有兩個多月才能到達。”學者嚴肅的說。“這樣的話,我們只剩一個半月的物資了……”船長捋了下鬍子,眼角的皺紋映出淡淡殘陽。

一個個日夜過去了,我忘情地飛著,不知疲倦。不久,電閃雷鳴,風暴來了。我趕緊“咕咕”叫了兩聲,一頭猛鑽進地下室。水手們守護著最後的物資,而這是他們未來幾日的生命之源。隔著幾層木板,我仍清晰聽見船長在風暴中大喊:“調整船頭,調整船頭!別怕風吹雨打,一路向西!”石塊碰撞著船艙,發出“咚咚”的震天響聲,“前進!前進!”風雨中,船長的呼號宛如一把插入風暴的利劍,彷彿一劑強心劑,我們順利的衝過了暗礁,奇蹟發生了!

由於缺少維生素,船員們有一半以上得了壞血病,他們痛苦地呻吟著,叫喊著,他們戰鬥著,為了生命,為了探索,但無濟於事。船長含淚包裹著將士的屍體,殘陽最後一次照在了他們的身上。

那個勝利的下午,我依舊在高空飛翔著。艱苦單調的生活早已使我百無聊賴。忽然,一隻海鷗從我眼前飛過,隨之而來的是一群我一模一樣的海鷗。“陸地!”水手和我一併叫道。我開心的望向甲板,一遍又一遍呼喊著“我們到了!”

我落在船長肩上,與他一起踩在沙灘上,踩在這片從沒有人來到的土地上。我繼續歡喜地叫著,船長把羅盤放在沙子中,在胸前畫了個十字,感激地笑了。百餘個船員,現在只剩不到20個,他們也在感激著上帝,激動地笑著。而羅盤,它仍舊忠誠地指向西。

經歷風雨和滄桑,守得雲開見月明,這就是我和哥倫布的故事。

守得雲開見月明 篇3

國二作文 ,950字

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方能彈奏出世間的絕唱。

——泰戈爾

摩擦,是現實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種現象,更是世界進步的交響曲!

一粒沙子落入蚌肉之間,蚌在深海里低低的哭泣,沙子和蚌肉的不斷摩擦,在經年累月後磨礪出溫潤賽玉的珍珠;一根琴絃磨皮了撫琴人的手指,鮮血斑斑滲出,琴絃和手指的不斷摩擦,日久天長譜就世間最動人的東西;一片陰雲遮住了月亮的清輝,陰雲和月亮摩擦,片刻之後又流淌出另一番“別時圓”。

我們既然睜開眼睛享受風的清涼,就不要抱怨夾雜在風中的細沙,就不要被摩擦生產的阻力所牽絆,我們應該以最昂揚的姿態去迎接挑戰,守得雲開見月明!

大唐飛歌飛出的是李白的飄逸,杜甫的沉鬱,王維的清秀,岑參的蒼遠,可是回望歷史的長河,我們仍不能忘記曾身處陰暗的張繼。那一年他名落孫山,那一次他心灰意冷,那一晚他孤舟途中,月亮悄悄地落下,烏鴉清啼江邊的楓樹,與漁船上的燈光對晚愁眠,姑蘇城外的寒山寺啊,把鐘聲悠悠地傳送到江邊的客船,從此歷史上留下了絕無僅有的楓橋夜泊歌者的吟唱。千年之後人們記住了這位登科未第的張繼,而又有幾人記住了那耀極一時的狀元們呢?在人生的摩擦中,張繼用自己的真情與才學開啟了一扇門,他守得雲開見月明,最終收穫人生豐碩的果實!

在不斷摩擦的經濟全球化中,我們中國走出了10%的經濟增長奇蹟,走出了“深圳速度”,走出了“東方明珠”的驕傲,更是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經濟體。

有了摩擦,才有中國高鐵的快速發展;有了摩擦,才有了中國“天宮一號”和“神舟八號”的成功對接;有了摩擦,才有了利比亞動盪大撤員,中國讚譽不斷;有了摩擦,中國才能克服重重阻力,成為騰飛的巨龍,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珍珠會回味曾經的暗無天日;琴絃會心疼手指的層層老繭;明日亦會感謝陰雲的縷縷叨嘮。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會守得雲卷舒,看見彼岸花開。

又是雲開月明時,我認真體悟著這“摩擦”的力量,以最堅毅的信心和力量去感受靈魂舞蹈如花之綽約,人生輝煌如霞之爛漫!

朋友,摩擦是成功路上的“紙老虎”,更是世界進步的進行曲,如果沒有摩擦,世界將會怎樣?

待得雲開見明月 篇4

國一作文 ,915字

守候夢想,這是一種信念,也是一種精神。就像有的人想當明星,風光無限;有的人想當律師,伸張正義;有的人想當百萬富翁,衣食無憂,身家百萬,一生享受;還有人想當地質勘探家,探索世界的奧祕;或是想要權利與地位,這是人之常情。我們不是神佛,不用四大皆空,不用心如止水。我們擁有激情,擁有活力,追求多姿多彩的生活是我們的權力。

因此,我們每一個人,都擁有許多與眾不同的夢想,我們就好比一個個追夢者,在璀璨的星空下,張開雙臂,奮力奔跑,追著前方一個個不同夢想的影子。這條路坎坷不平,時而小心翼翼,小步小步向前邁;時而深一腳,淺一腳,跌跌撞撞地走;時而低頭握拳,卯足勁向前奔跑,但最終目的只有一個—奔向心中那塊神聖的聖地,或是推開夢想殿堂的大門,迎接屬於勝利的陽關,享受勝利光芒的照耀。

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到達自己心中桃花源般的聖地,這一路走下來是何等的艱辛。於是他們便平庸度過一生。難道他們沒有追逐夢想的信念嗎?不!他們也有夢想與信念!並曾經執著地追尋過,這是失敗了罷。

於是,隨著環境的變化,四季輪迴,生活的牽絆,使他們不在等候,也不在守候。世間的人情冷暖,不過是人走茶涼,也讓他們的心靈逐漸起了一層繭,多了一分謹慎,一分穩重,一分防備,缺少了一分激情,一分堅毅,一份勇敢。他們可能把夢想拋棄,亦或是把夢想與遺憾深深地埋藏在心底,或讓下一代幫自己完成未能完成的夢,這些結局都是令人傷心、遺憾的。

有些夢想,也許是因為自身的因素或是環境的因素而留下永生的遺憾,要像蒙迪罗伯特那樣靜靜的守候自己的夢想,不懼生活的阻撓,相信自己,總有一天會成功!

藍天,也許就代表著夢想,似乎看不見,只要相信它在那裡,它就一定在那裡。

很多時候,覺得自己被夢想拋棄,實際上,是我們把它拋棄,我們沒有像蒙迪罗伯特一樣,安靜而執著的守候著它,還沒“守得雲開見明月”,就不耐煩的走開了。其實,很多時候,守候夢想就像曇花一現一樣,數十年如一日的用心栽培,為的就是有朝一日片刻的盛放。

用全部的生命念力,守著自己的信念,守著自己的夢想,在希望與失望中成長,讓一生更加完美。

執著的汗水,澆灌出夢想之花,也要靜靜的守候著它美麗的綻放。

守得本真見月明 篇5

國三作文 ,1037字

喜歡“本真”二字,因為這兩個字都極巧妙。本是本意,是月照清泉的一點澄澈;真是初心,是深巷映雪的一抹純淨。在人生的旅途中,堅守住自己最初的夢想,不被外界所打擾,才能歷覽途中的明月清風。

守本真之心,靜品逸世之悠然。

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在經歷了世俗的揉弄之後,希望遠離汙濁的官場,避世而居。然而,又有幾人能夠做到?李白雖“仰天大笑出門去, 我輩豈是蓬蒿人。”但仍心在俗世; 蘇曼殊縱使剃髮為僧,卻依然飲酒吃肉,不能脫離世俗。相比之下,林逋獨坐小園,梅妻鶴子相伴,任憑外界對他嗤之以鼻, 他依然心如磐石 ,不陷入汙濁的官場, 只是靜品香茗,悠然於世。楊絳一生筆耕不輟,無名無位活到老,在世間獨享歡樂。守本真之初心,就是一種“看庭前花開花落,隨天際雲捲雲舒”的悠然。

守本真之心,靜享個性之灑脫。

曹子建在《蟬賦》中寫道:” 實淡泊而寡慾兮,獨怡樂而長吟。”堅守本真,就是如蟬般堅守自己的樂趣。嵇康與阮籍掙脫名利場的誘惑,不顧世人眼光, 縱飲于山水之中;唐寅不顧世人看法,一句“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驚豔了明朝的山水;張愛玲不顧他人評價,豔麗的旗袍成一代傳奇。誠如一位作家所言:誰守得住自己的個性,誰才是真正的贏家。”我們只有堅守住自己最初的夢想,堅守住自己的個性,才能不愧於自己。

守本真之心,靜付復興之努力。

“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國,你是什麼,中國便是什麼;你有光明,中國便不黑暗。”誠哉斯言,新時代的青年當以實現中國夢為航標,砥礪前行。君不見化名為王京,“神祕失蹤”十七年的王淦昌,為了國家核武器事業,拼搏於西北風沙中;君不見“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的焦裕祿,為幫助人民擺脫貧困日夜工作;君不見為了祖國種子科研事業的鐘揚,在高原上潛心研究…… 正是因為他們懷著對祖園的熱愛,抱著富強國家的願望,他們才能堅守那份火熾熱的本真之心,挑起復興重擔。

本真之心,力量之大,可以知矣。當你漫步于田間, 你是否會低頭看看那柔弱的小草,碧綠與盎然是它的本真,誓要用自己的一星淺綠獻給大地。

人生的道路曲折而漫長,我們走來走去, 如若能堅守自己的本真之心,不為外物所打擾,方能欣賞途中的山明水秀,在月影幢幢時,細數幾重煙火。

撥開雨霧見月明 篇6

高考作文 ,753字

天再高又怎樣,踮起腳尖就更接近陽光。每個人都應有隻屬於自己的夢想,它不分好壞貴賤。

沒有夢想的人,就像散亂在天空中的蒲公英,不知何去何從;沒有追求的青春便如同一盤散沙,風一吹就散落於無形之中;沒有追求的人生只能是碌碌無為,怪不得生活總在給你乏味的明天。

在這充滿誘惑的社會中,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一輩子風光。那些看起來光鮮照人,遙不可及的人物,他們的背後深藏了多少淚水是不為人知的,他們不止一次地穿越造物主用荊棘織就的牢牆,只有近乎偏執地相信追求的力量,相信盛大荒蕪的背後是黃昏渲染的玫瑰園,甚至不去理會羈勞的風塵與累累的傷痕,才能撥開雲霧見月明,不是嗎?

追求,讓夢想的種子開成繁花,即便人生繪上了苦難的底色,夢想的光耀也不曾被遮蓋。一代才女林徽因擲筆一問:“這算什麼生活?”從此她和樑思成一起深入艱難跋涉的求索,開始對夢的執著追求。十年長路,她的追求換來了大佛寺重回故里的清淚,讓日本羞愧,讓民族自豪。夢想的光耀就此撥開民族的恥辱,有如人間四月天一樹一樹的花開。

人生,有通天大道的平直,也有羊腸小路的迂迴;有大江東去的豪邁,也有小橋流水的優雅。盧梭說:“磨難,對於弱者是走向死亡的墳墓,而對於強者卻是生髮壯志的泥土。”我們在追夢的途中,無處不受打擊,但命運無法讓我們跪地求饒,就算流淌鮮血,我們仍舊向前進,追求夢想不停歇。

時光易逝,殊不知我們揮霍的不是青春,而是用往後的人生在賭。超級演說家的冠軍劉媛媛曾說過:“她的這個故事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是‘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如是,用我們的青春編織一段追夢的故事,來撥開雲霧見月明。

撥開雲霧見光明 篇7

高二作文 ,1190字

我曾見過大海旁一望無際的藍天,也在雲霧以上的山頂見過東方太陽冉冉升起,甚至是整個城市還沒睡醒的清晨。而我從未對井岡山似霧非霧、似雲非雲的天如此印象深刻過。它壓抑著,彷彿是要我們親手撥開雲霧才能見光明似的。

恍惚憶起曾學過的歷史,八十多年前的中國工農紅軍也正被這樣一片霧靄沉沉的天壓迫著,戰鬥方針出錯,多次戰略失誤,反圍剿失敗……曾經,這天暗到伸手不見五指,所以他們四處碰壁,幾經絕望。但是!來到井岡山後被迷霧籠罩著的天,卻在冥冥中帶給他們一絲希望——或許看不清的迷霧背後是光明呢?於是他們試著思考創新,利用複雜的地形,與當地農民緊密配合,他們出奇制勝!

可是,天哪能輕易由人力改變?兵力物資的懸殊又哪能那麼被輕易彌補?不過,他們每一個人都有要撥開這片雲霧見光明的鬥志,憑一己之力不行,於是他們所有人加在一起,大家都有必勝的信念和隨時準備犧牲的決心。在博物館,我瞭解到這樣的史實:一位士兵用自己的身體堵住敵人的槍口,壯烈犧牲;另一位士兵在戰鬥過程中,把敵人打出來的腸子塞回去繼續戰鬥,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十幾歲的小軍醫巧妙地將敵人引向懸崖,抱住一名國民黨軍官跳下山崖,犧牲;一位不願透露我方訊息的戰士被割去舌頭,用腳蘸著自己鮮血寫上“革命萬歲”後犧牲……正是這樣一次又一次壯烈的犧牲才換來了來之不易的勝利,我的眼前好像浮現出當年工農紅軍在槍林彈雨中游擊的模樣。

不知不覺中,我的心底出現了一種極少有過的複合了堅毅信念和剛烈決心的情緒,想起上回出現類似的情緒還是在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時,幾年前讀過的書情節或已忘卻,但我仍記得那些全身心投入革命事業的勇氣,為了革命可以犧牲一切的精神;記得在我合上書的那一刻,我的身體像是被注入了一種力量的情形。現在,這股力量慢慢滲透進了我的骨髓裡,讓我往後在面對所有的困難時多了一份堅毅和決心。

在井岡山的這幾天,我們在博物館參觀烈士們的遺物,在碑林瞭解他們的生平,重新踏上紅軍路,感受當年紅軍長征的不易。我好像有點明白緬懷革命先烈活動的意義了,我們如今幸運地生活在和平年代,沒有戰火硝煙、爾虞我詐,也不必面對生死作出抉擇。但是,在慢慢了解那個逐漸遠離的時代的過程中,我們仍感受到了他們不顧敵人威脅或誘惑守口如瓶的氣魄,感受到了他們為了革命事業拋頭顱灑熱血的勇毅,感受到了他們為了革命而做出的所有的無私奉獻……即便我們所知道的只是整場革命的一小部分,但我們領悟到了“革命”這二字的沉重份量,領悟到了革命烈士、革命精神的豐富內涵。我們從他們那兒得到了勇氣,雖不多,卻有著莫大的力量,足以支撐我們度過人生中一個又一個難關。

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知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我看見了,迷霧後面是光明。

捨不得說再見 篇8

國三作文 ,781字

當指尖又一次從日曆上輕輕劃過,我不禁惆悵地想:“倒計時只剩20天了嗎?真的要說再見了嗎?”

揮手之間,三年的時光從指尖匆匆逝去,在奮戰中考的畢業季,告別只好輕描淡寫,先壓在彼此心裡,但每個人心底其實都深深地捨不得說再見。

走在校園小道上,看著母校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是那麼熟悉,那麼親切,這幾年,校園發生了很多變化,環境更加優雅了,文化氛圍更加濃厚了,同學間更加親密了,想到不久就要離開令人魂牽夢繞的母校,心裡有萬般不捨。

教學樓裡的有我每天走過的足跡,教室裡迴盪著朗朗的讀書聲,操場上有我們往日嬉戲打鬧的身影。望著那一株株高大的木棉樹,那綠油油的的草坪,那花兒開得正燦爛的花壇,景物依舊,昔日的故事宛在昨日。

回憶起在學校走過的日子,我品嚐了生活、學習上的酸甜苦辣,如今這些回憶釀成了一杯讓人慾罷不能的醇香的美酒,酒香醉人!感謝那些我們付出辛勤汗水的老師,因為有了你們,才使我一次次地超越自我,克服困難,讓我明白了“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道理;感謝陪我一起苦讀的同窗好友,因為有了你們,才讓我收穫了學習的樂趣,生活變得多姿多彩,讓我懂得了“海記憶體知已,天涯若比鄰”的深意;感謝那些為母校無私奉獻的熱心校友,因為有了你們,才讓我們有了更好的學習環境,學得更有效率,也讓我領會到“人生在於奉獻”的崇高精神!未來的路,也許遙遠,也許曲折,但有母校給予我的正能量,我會堅強、勇敢、大膽對面對未知的艱難和困苦。

在校園裡經歷過的點點滴滴會成為我們日後回憶時綻放在夜空的燦爛煙花,花開短暫,卻在我們的生命中留下永恆的美麗記憶!我心中最純淨、最美好的回憶都留在了這裡—我最親愛的母校!

站在人生的第一道分水嶺上,何去何從?難以確定。面對即將告別的母校,捨不得說再見!唯有把握餘下不多的日子,用青春的熱血去拼搏,讓這些奮鬥的時光成為以後回憶時熱淚盈眶的感動……

撥開雲霧見晴天 篇9

國二作文 ,883字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高考的倒計時已快撕完了。感受高三師哥師姐們緊張而又激烈的學習氛圍,我覺得自己還沒有做好迎接高考的準備,就要成為三年級的學生了。

告別了高一時那天真、愚拙的想法,以及那時的新鮮和衝勁兒,高二的我們似乎多了一分成熟,但也多了一些焦慮和無奈。不再像一年級時那樣整天想家,我基本上已經習慣了這種三點一線的生活,每天都這個樣子,要是哪一天這種生活一下子改變了,我就不知道這一天該怎麼度過。

世界太大,人生又太短。雖然我不知道這樣的生活會有什麼樣的結果,但是我每天還是在希望中度過。有時候,我也會在某一次考試之後變得失望。雖然一次的失敗不代表什麼,但是自己明白該怎樣去做,但有時候,接連的挫折不能不使人懊惱。我知道“天生我材必有用”,也知道自己並不比別人笨,但結果仍然令人傷心。

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的增加,再加上學習上的不順心,同學之間的隔閡,或許有人就會對一些言語特別敏感,也有些人從審美角度來評價人。這樣一來,人與人之間似乎缺少了童年那種真誠與純真,取而代之的是令人不悅的那種虛偽。

或許我們許多人都有這樣或者那樣的困惑,這些困惑成了我們前進路上的絆腳石,太多的道路我們也都懂得,再多再多的言語也不用多說,相信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祕密,都有自己解決問題的良策。只不過實施起來不太順利,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挫折。人生沒有平坦的路,也沒有牢固的車,我們要靠自己去不斷摸索。困惑太多,煩惱太多,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生活真是太艱難,讓我們都難以對待。

人生不過百十年,到現在我們才度過十幾個春秋。眼前的這些問題只不過是小草一棵,等待我們的將是黑雲一朵朵。如果現在的這些小問題解決不了,以後的那些就更不必說。不要總以為自己是不幸的,其實大家都一樣,有的或許還不如自己。我們要相信自己,用不著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困惑,甚至痛哭流涕,人生本來就充滿坎坷,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人生如果一帆風順,那麼這樣的一生註定是空白的一生、失敗的一生。

只要我們努力,就能撥開我們心頭的雲霧,就會重見萬里晴空;只要我們努力,一個個問題就會迎刃而解,我們的人生也會因此更快樂。

捨不得離開你 篇10

高一作文 ,642字

他直直地站在河邊。小雨、雨點拍打在已陪伴他十餘年的河上。架在河流上的木橋承載著前來遊山玩水的人們,打著各色雨傘的人們紛紛稱讚這裡秀麗山河,猶如仙境。然後,或丟掉手中菸頭,在建好的河心島上,隨手留下一些垃圾,驚訝於雨越下越大,趕忙鑽入車裡,汽車吐出黑色煙氣,走了。

他站在那兒,痴痴地看著那條河,任由雨珠傾下,任由遊人從他身邊經過,不解於他的作為。

“以前的河……”他在想“那是一條小河,它顫顫巍巍地穿過了這個村莊,曲折,也很瘦小。河道兩邊種的都是農田,彷彿小河的存在生來就是為了恩澤土地,河旁的收成總是最好的。”他微微一笑,勾起了回憶。河水是那麼清澈,那麼通透,那麼幹淨……儘管總有兩三個頑童在河邊嬉戲,小河也不會發怒,清澈依然,那是一條純粹的河。它願滋養土地,願頑童與它嬉戲。

他曾經感受過河的靈魂,現在不能了,再也不能了。當一條小河被無情地拓寬,當大壩建起,當田地被觀賞臺取而代之……他就明白“當初的河,不在了。”

河流將人們負載在它身上的苦痛,一股腦兒地返還給了人們,河流變得暴躁,變得沉默寡言,他只將黑色給了人們,讓傷害過的人們視這深深的河流為禁地。它討厭橋架在它的身上,更討厭人們站在橋上俯視著它,品頭論足……他想。

冷雨將他喚醒,他看著眼前深不見底的大河,無法遏制地想念那條曾經恩澤一方水土的小河。

如果在快速發展與迴歸鄉土之間,在經濟效益與鄉土文化之間,在俯視與嬉戲之間,他必然要做出一個選擇。該選擇什麼?他說不清,他無法選擇,只能在紛紛碎雨中默默地轉身,離開這條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