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上的藝術相關作文20篇

指尖上的藝術 篇1

指尖上的藝術作文40 ,410字

我們不僅要熱愛生活,還有用心去感受生活,今天我十分高興,因為我要去捏陶瓷。

到了一家名叫陶瓷小鎮的店,我們繫好圍裙,信心十足的來到轉盤前,老師讓我們沾點水,踩一下開關,轉盤飛快的轉起來,老師指導我們用小拇指用力,由下往上一點點提高,然後用大拇指在中間扎一個洞,再用大拇指往兩邊拉,然後一隻手抱住陶泥,另一手把瓶口修整齊,在修邊時出了點差錯,我頓時驚慌起來,幸好老師給我及時修了修,我把缺口處補上了一朵漂亮的小花,我懸著的心才放下來。

接著我們又做了勺子,做勺子很簡單,把泥捏成長條,在長條一端用大拇指壓出一個低窪的槽,我把槽壓得很大,變成了湯勺,接著老師問我們,你們是在勺把上壓花兒?還是做成長頸鹿的樣子?我們異口同聲說要做長頸鹿,於是,老師教我們捏出了長頸鹿的頭,和勺把粘在了一起,老師說,等晾乾後再來塗色,之後就可以燒製了。

這一天我過得很充實,不僅做了陶瓷,還知道了,所有精緻的藝術品,都要在不斷的磨練中脫胎換骨。

指尖上的藝術 篇2

指尖上的藝術作文30 ,371字

今天不是太熱,我心情大好,出門逛逛,散散心。

回來途中,突然看到路邊有一群人,有啥熱鬧湊?去看看。我為了擠到前面,得罪了不少人,雖然我跟他們一一道歉,但還是看到有些人臉上的憤怒。好不容易擠到前面,看到的卻是一位老爺爺在捏彩泥,真掃興。我正準備離開,突然一隻手拿著一部手機從人堆裡插出來,說道:按照這個捏!這時我才看到老爺爺的廣告語:要媳婦捏媳婦,要老公捏老公,要啥捏啥,不滿意白送一個孫悟空。(櫃檯前面插著幾排精美的孫悟空彩泥小人兒)哼,我就看看你有啥能耐……

哇噻!捏的途中我常常聽到這樣的話。當然,我也不例外。就比如孔雀開屏吧:他不像普通的一樣,都是碧綠,他是五彩的。拿幾個彩條揉成一團,再對摺,就成一根羽毛了……就這樣一個又一個,一隻孔雀終於好了,人家都是畫的栩栩如生,他簡直是捏的栩栩如生,和照片上的一模一樣。這難道就是指尖上的藝術?

指尖上的藝術 篇3

國一作文 ,898字

剪紙是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最流行、最傳統的民間裝飾工藝品。

關於剪紙,有很悠久的歷史。在漢代,古人發明了造紙術,可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了類似剪紙的工藝並流傳了起來,那是人們通過鏤空雕刻的技法在一些薄片材料上製作工藝品;到了漢代,人們就用紙剪出簡單的花紋,到了唐代,剪紙有了很大發展,當時剪紙藝術水平已相當高超,到了宋代,剪紙藝術越發普及,開始有了以此為職業的人。

數千年間,剪紙藝術的文化底蘊沒有因為歲月的變遷而變淡,反而越發的濃郁。這不由得讓我對這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剪紙產生了敬畏之心,讓我對這個原本認為無聊透頂的東西產生了興趣。

一次作文課上,我們就在老師的指導下做起了剪紙。在看到教程後,我心想,這也太簡單了!不就是畫上再剪下來嗎?對我來說,Soeasy!我抄起筆,摺好彩紙就開始畫起來。可沒想到第一步就遇到了困難,那小狗老是畫的不滿意,不是腳長了就是紙不夠長了,每一次都畫成一個“四不像”。我氣的扔下筆就不幹了!心想:“哼!真無聊!不就是個破剪紙嗎?有什麼好玩兒的!”我無聊的向四周看看:同桌畫的和我的差不多,可她還在不屈不撓地修改著;後桌抓耳撓腮,可他也沒有一點放棄的意思;同學們更是忙的熱火朝天的。再想想自己,唉!這點小困難就要放棄了,我不禁羞愧地低下了頭。趕緊重新拾起了筆,不厭其煩地畫了起來。

終於畫好了,就開始剪起來。教室裡安靜極了,只聽見“沙沙沙”的刻紙聲,只看見滿地散落的紙屑。不知誰一嗓子劃破了這份寧靜:“我剪壞了!誰來幫幫我?”回答他的是一陣“哈哈哈”的大笑聲……真是有人歡喜有人愁啊!剪紙做好了,我把它貼在白色託紙上,可就是感覺太普通了點,於是我又在兩隻小狗之間刻了一個“吉”字。取名曰“狗年大吉”,寓意是今年大吉大利,和和美美!

看看那博物館裡的剪紙,多麼的精美、細緻。線條那麼流暢優美,這肯定是練了數十年的結果啊!

剪紙——指尖上的藝術!

珍愛指尖下的藝術 篇4

國二作文 ,911字

輕輕地開啟一扇窗,靜靜地點燃一柱香,我與窗外清風一道,在繚繞中,欣賞你靜立的模樣。

看,你—右箏,靜靜地立在那兒從箏頭到箏尾,是那麼和諧流暢。檀木製成的面板上有許多縱橫交錯的細小紋理,顯露出一股自然融洽之味。21根長短不一,粗細不同的琴絃整齊有序地搭架在21個同樣排列得井然有序的雁柱上。融合在一起,像是渾然天成的藝術品、透出古色古香。

噢,於是,我帶著三分橫笛的悠揚,三分木琴的清亮,四分竹簫的婉轉,湊足十分的曼妙,來輕輕地把你彈奏。

於是,你的佳音妙語隨著那風兒一起飄出窗子,敲在瓦片上,瓦片奏出清脆的音符;飛到樹葉間,樹葉淌出歡快的旋律;落入池塘中,池塘跳躍出美妙的樂章,—古箏,你傾瀉出的旋律原來是如此多情呢!

品味著你的聲音,耳邊縈繞著的是美妙的旋律,一絲,一縷,細細,淡淡,悠悠。

突然,手指加大了彈奏的力量,指尖加快了舞動的速度,於是又是一段不同於上的豪邁之歌。歌中有“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瀟灑,有“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樂觀。那份不羈,那份灑脫,那份豪氣,那份凌雲壯志,又是令人何等敬畏啊!

一股輕輕的微風嫋嫋而來,送來一股香味,夾雜著泥土的清香,樹木的淡香,花兒的馨香,—只有自然之味才能如此地迷人吧—那,這,又該是你的氣息否耶?

我似乎有些明白了,原來,你的音色是那樣清潤秀美、壯闊多變呢!高音時你清越明亮,中音時你柔和雅緻,低音時你渾厚低沉;你既有《寒鴉戲水》的典雅抒情,又有《霸王卸甲》的氣勢磅礴;既有清新流暢,充滿江南氣息的《高山流水》,又有鏗鏘有力,充滿戰鬥力量的《戰颱風》—你集天地之精華,吸日月之靈氣於一身,你包含了如此多的文化精髓呢!那一首首名曲,凝聚了多少文人的情思,那是我們探右的一條條脈絡呀!

可如今,經濟的巨輪碾翻了質樸的右箏。偶見一架古箏,靜靜地立在那兒,像是在無言地訴說—那在古箏身上發生過的多少風情演繹,多少踟躕徘徊,都隨風訴說,又隨風逝去。

我在桅子花下悲泣,在菩提樹旁祈禱:儘管時代時刻在發展、在前進,但請珍愛古箏,珍愛這指尖下的藝術。或許這樣,會多一份感動,多一份回憶。

綻放在石雕上的藝術 篇5

國小六年級作文 ,550字

生活中藝術無處不在,一幅引人入勝的國畫,一篇妙筆生花的文章,一張獨具匠心的書法作品……這都是別出心裁的藝術品,“蘿蔔白菜各有所愛”,我最喜歡的就是擺在我書桌前的一件巧奪天工的工藝品—石雕馬,它是我從老家惠安帶回來的。

這匹馬昂首挺胸,仰天長嘶,一副威風凜凜的樣子。一雙銅鈴般的眼睛炯炯有神,神采奕奕。強壯的身軀好像拳擊隊員一樣結實,兩隻小三角形般的耳朵,機敏地豎立著,彷彿時刻保持警惕的殺手,在隨時聆聽著周圍的動靜。它的前蹄騰空而起,後蹄微微彎曲,緊緊地抓住地面,擺出一副飛馳的狀態,真是霸氣十足。馬的頸項上有一排棕褐色的鬢毛,呈現出飄逸的形狀,宛如一道閃電。長長的尾巴飛在空中,使這匹馬馳騁起來的樣子更加威武、耀眼。

我靜靜地看著,好像眺望著草原,駿馬正從一望無際的草原疾馳而來。一碧千里的綠海里,霎時間充滿了生機。馬兒越跑越快,迎著一陣一陣拂面般的清風。忽然,草原上又出現了一群羊,奇特的蒙古包。被太陽照得生機勃勃的小草,一個又一個沐浴在陽光中……我看著馬兒,陽光正灑在它的馬鬢上,照耀著它矯健的身姿。它彷彿也感受到了,感受到了它從來沒感受過的景象,陽光照耀下的翠色慾流的草原。

我被這精緻的石雕馬吸引了,它象徵著勇往直前,當我經歷挫折,它給我帶來了面對困難的勇氣,我喜歡這件藝術品!

指尖上的幸福 篇6

高一作文 ,954字

天,似乎有一盆墨水傾倒在上面,陰沉沉的。突如其來的大雨漫過了街道,漫過了馬路,漫過了學校。不斷增長的積水,浸溼了我的鞋子和褲管。鞋中的水似乎發酵了,黏乎乎的,怪難受的。鞋子溼成這樣了,真討厭。一想到我等會兒還要看到那個苛刻的她,陰霾的臉立刻變成欲雨的天。不管那麼多了,我跟著大家一起早讀。

我注意到,這時,她進了教室。平常乾淨利索的她,今天頭髮粘在兩頰旁,身上衣服的顏色一塊深一塊淺,手臂上也濺滿了大大小小透明的水滴。她肯定也被淋溼了吧。可我對她沒有絲毫的同情。

她頭髮也沒捋一下,就走到同學的座位旁,時不時彎下腰,低下頭。我以為她是在撿地上的廢紙,趕緊檢查了一下我的四周,確信沒有後我才繼續讀書。

她,踩著高跟鞋,慢慢向我走來了。

她俯下身,輕聲溫柔地問我:“鞋子、褲子溼了嗎?”我愣了愣。平常時不時就要挑我錯的她,怎麼變這麼溫柔了?我慢慢地點點頭,又搖搖頭。她蹲下身,摸了摸我的褲子:“呀!怎麼這麼溼!你先去我辦公室吧,我幫你想想辦法。”觸及她的手,冰冷。心中似有一絲溫暖,微微漾開。

說罷,我隨她一起出了教室。

來到辦公室剛坐下,她就急匆匆地跑進來,像頭小鹿似的。她的手裡拿著一隻小電吹風。也許剛剛跑過,她的頭髮更加凌亂了。她二話不說,就幫我脫下一隻鞋,蹲在地上,細心地烘乾著。

她深色的眸子裡流露出溫柔,纖細的手指撐開鞋子讓熱風往鞋子裡灌,烏黑的頭髮披散在肩上,微風襲來,有幾縷輕輕地飄了起來。她是那麼的認真,那麼的專注,不時停下來摸摸鞋子幹了沒有。如此細緻,一如她平時教學的風格。過了許久,她才站起來,捶捶腿,又繼續幫我吹另一隻鞋子。

驀然,我覺得她身上有一種母性的光輝,在悄然綻放。心底有一股暖流湧出,湧進五臟六腑,湧進血液,湧進眼眶。即使眼前一片模糊,心中的眼睛還是窺探到了指間的幸福。

我定定地,目不轉睛地望著她。此刻,她不再是那個苛刻的、討人厭的她,她是一個能夠溫暖我的她。心裡對她所有的不滿和偏見都已散去,只剩下了那指尖上的幸福充盈著我小小的心。

終於,她吹好了。她笑著把鞋子遞給我,說:“快穿上吧,免得著涼。”鞋子遞給我的那一刻,暖暖的,她的手指雖冷,但是有一股炙熱的溫暖。難道這就是幸福?她這才捋了捋她那凌亂的黑髮。

幸福也許就藏在鞋子中間,也許就藏在她的指間。

哦,這指尖上的幸福!

指尖上的眼睛 篇7

國二作文 ,738字

幸福是什麼?有人說幸福是父母無微不至的愛;有人說幸福是帶家人去旅遊;有人說幸福是在比賽時獲得獎狀……但是通過“指尖上的眼睛”的遊戲,讓我更瞭解了另一種是幸福。

今天作文課上老師讓我們玩“指尖上的眼睛”的遊戲,遊戲規則是:一個人矇住眼睛,另一個人在那個人手上放個東西,那個被矇住眼睛的人用觸控的方法,猜出那個東西是什麼。

第一個上場的就是我,我既有些緊張,又有些期待。老師先用圍巾矇住我的眼睛,然後放一個冰冰涼涼的東西在我的手掌上。我一摸圓圓的、硬硬的,心想:這是什麼呀?搖搖它,感覺似乎裡面有一個東西在動,是什麼呢?是棗子?不像。是……各種各樣答案從我腦海裡冒出來,但又被我一個個排除掉了。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了,我還是不確定。我心想:管它三七二十一,隨便猜一個類似圓形類東西,沒準就對了呢!於是我大聲說:“球”。

同學們一聽鬨堂大笑,老師及時的公佈了答案—是個“核桃”,我心想:哎!沒有眼睛可真不方便呀!

下一個上場的同學是羅藝芹。老師給了她一個小皮球放在她手上,這時她把東西拿起,一下用手搖一搖,一下放到鼻子下聞一聞,再放到耳朵邊仔細的聽一聽,最後還是面露難色宣佈答案說是:“氣球”。教室裡頓時又是一陣鬨堂大笑,這次還是由老師公佈答案是:“小皮球”。

接連著又換了幾個同學上去玩,結果沒有一個同學能在矇住眼睛的情況下準確的猜出物品。

這個遊戲讓我才知道,眼睛看似是極平凡的,誰都有眼睛是吧?可是它對於我們來說竟是如此重要。實際上我們身邊還有很多盲人,他們什麼都看不見。我看過一本叫《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作者是海倫。凱勒,這本書就是她的親身經歷,原來有眼睛的人,是最幸福的。

“指尖上的眼睛”讓我感受到我們擁有幸福竟是如此簡單,所以我們要珍惜現在擁有的幸福!

指尖上滑潤的愛 篇8

國二作文 ,804字

我的人生如四季,春光燦爛,夏日暴雷,金秋累累,白雪皚皚!我的性格如天上的雲朵;孩子的臉,說變就變!而,我的父母卻不因我煩人的性格而惱火;耐心的教導我,磨練我……在我的清晰腦海裡,精髓去留在了我的記憶中,重要的卻還是那一次—

下著細雨濛濛,雨雪猶如小結冰慢慢地降臨。天氣漸漸寒冷了,哈口氣,白色的小絨團從嘴角尖冒了出來,當時,我已安適地坐在沙發上目不轉睛地看著彩色電視。時間從我眼前流走。媽媽不知不覺地為我披上了毛衣,說:“穿上吧,不然著涼了會感冒的,快點兒。”我看著媽媽的眼神,倔強地說:“不穿,這是在家裡,有烤火爐,不會感冒的。”媽媽憤怒的眼睛瞪著我,無可奈何,只有回到臥室。好像身旁有一雙黑色的雙眼久久地盯著我。我心裡感到恐懼,心尖上像刺傷了一把利銳的鋒刀,插上了一支附有劇毒的毒箭,狠狠地割下了一個傷口,彷彿心痛萬已;奮血而流。我覺得自己做得有一點過分。我輕輕的披上毛衣,拿了一張毛毯,悄無聲息地踏進了媽媽的房間,輕輕地為他蓋上。媽媽彷彿早已醒了,看到了一切,只不過還迷戀在朦朧中。看著媽媽安適地眼睛,我也放心了;放下了一顆沉甸甸的心。一顆輕聲款語送耳,濃情美意照拂,人心就溫柔。

母親對我的愛猶如狂波湧瀾,母親對我的愛猶如驚濤駭浪,母親對我的愛猶如滔滔江水……用回報來感恩於她。這一件事還不足以感謝她,用實際行動來證明!在今後還要更加用愛來表達!我對母親的愛如此膚淺,淺薄,就好如一隻有效的蒼蠅嗡嗡地飛!

最後,我在紙條上寫了一段話:

“媽媽,我才知道您濃意的深情,是我的過錯,不應該發那麼大的火,我該體諒您的深心與汗水,是我的不對,我會愛來彌補過錯!”淡淡的輕描,筆尖上已沒有油,是應該補填了!

感恩,如沁人心脾的甘泉。暢飲甘泉,我們的內心變得澄清而又明亮。

感恩,如燻人欲醉的海風,感受海風,我們的內心班的純淨而又寬敞。

感恩,如令人心折的白雪。領略白雪,我們的內心變得安靜而又和平。

舌尖上的微感動 篇9

國三作文 ,777字

太陽把光芒灑向人間,將溫度傳遞到葉梢;葉子把那份溫暖化為養料,把能量傳遞給花朵;花朵將那動力化為恣意的美麗,將豐碩傳遞給果實;果實心滿意足地墜入泥土,把希望傳遞給明天……食物傳遞的就是一份煙火嫋嫋而不絕的美好。

從前只是被舌尖上的中國裡那醉人的色彩吸引,鹽漬的醉蟹,一條好久才製成的火腿,鮮亮的顏色彷彿讓人們隔著大熒幕都能聞到香氣。但是深入其中才知道,美好的背後都有一個被手藝人傳承的故事。

其中有一次講了一對做麵條的陝北老夫婦,住在黃土溝溝的窯洞裡,不會做別的,就會做一手面條。為了製作地道而又筋道的麵條,他們常常深夜輪班去翻、晾。一個特寫鏡頭讓我看到了老人臉上的皺紋,如春風吹皺了一汪水,瞬間讓我覺得一碗麵原來也有故事,原來也有滄桑。如今,麵條多在現代化的大工廠裡製作,美觀,效率高。而手工麵條費時,費力,利潤低。但是老人不以為然:“機器做的麵條有啥味道?”為了留住這份手藝,老人的子女就算有再大的事也要回家幫二老揉麵團。正是因為有這份兒匠人精神在裡面,我們才可以品嚐到那麼多有歷史底蘊的美味啊!

那次回老家,鄉親送了我們一袋子野菜,蔫蔫的沒有生氣。可是媽媽將這袋野菜視若珍寶,在廚房裡忙忙活活,端上來一盤蒸菜,拌上蒜泥和香油,嚐起來有一種別樣的清香。媽媽看著這菜的眼神兒,流淌著溫柔的光,將它的歷史娓娓道來。小時候村子裡的人只有紅薯啃,“無鮮肥滋味之享”。姥姥就常常下地挖野菜,給飢餓的兒女嚐個新鮮。姥姥去世已是許多年,但媽媽仍然記得貧乏的年代姥姥做的家鄉吃食。時至今日我才能品嚐到從姥姥或者更早的前輩那裡流傳下來的食物,感受到親情隨血緣流傳下來的美好。

誰說食物就沒有情感和溫度呢?只要大家用心去體會,你一定能品出其中與眾不同的味道。焦黃的炸豆腐,鮮紅的湯底,酸甜的招牌鯉魚,亦或是一碗平淡的麵條。傳遞一份脣齒飄香直抵舌尖,傳遞一份美好直達心間。

舌尖上的微感動 篇10

國三作文 ,777字

太陽把光芒灑向人間,將溫度傳遞到葉梢;葉子把那份溫暖化為養料,把能量傳遞給花朵;花朵將那動力化為恣意的美麗,將豐碩傳遞給果實;果實心滿意足地墜入泥土,把希望傳遞給明天……食物傳遞的就是一份煙火嫋嫋而不絕的美好。

從前只是被舌尖上的中國裡那醉人的色彩吸引,鹽漬的醉蟹,一條好久才製成的火腿,鮮亮的顏色彷彿讓人們隔著大熒幕都能聞到香氣。但是深入其中才知道,美好的背後都有一個被手藝人傳承的故事。

其中有一次講了一對做麵條的陝北老夫婦,住在黃土溝溝的窯洞裡,不會做別的,就會做一手面條。為了製作地道而又筋道的麵條,他們常常深夜輪班去翻、晾。一個特寫鏡頭讓我看到了老人臉上的皺紋,如春風吹皺了一汪水,瞬間讓我覺得一碗麵原來也有故事,原來也有滄桑。如今,麵條多在現代化的大工廠裡製作,美觀,效率高。而手工麵條費時,費力,利潤低。但是老人不以為然:“機器做的麵條有啥味道?”為了留住這份手藝,老人的子女就算有再大的事也要回家幫二老揉麵團。正是因為有這份兒匠人精神在裡面,我們才可以品嚐到那麼多有歷史底蘊的美味啊!

那次回老家,鄉親送了我們一袋子野菜,蔫蔫的沒有生氣。可是媽媽將這袋野菜視若珍寶,在廚房裡忙忙活活,端上來一盤蒸菜,拌上蒜泥和香油,嚐起來有一種別樣的清香。媽媽看著這菜的眼神兒,流淌著溫柔的光,將它的歷史娓娓道來。小時候村子裡的人只有紅薯啃,“無鮮肥滋味之享”。姥姥就常常下地挖野菜,給飢餓的兒女嚐個新鮮。姥姥去世已是許多年,但媽媽仍然記得貧乏的年代姥姥做的家鄉吃食。時至今日我才能品嚐到從姥姥或者更早的前輩那裡流傳下來的食物,感受到親情隨血緣流傳下來的美好。

誰說食物就沒有情感和溫度呢?只要大家用心去體會,你一定能品出其中與眾不同的味道。焦黃的炸豆腐,鮮紅的湯底,酸甜的招牌鯉魚,亦或是一碗平淡的麵條。傳遞一份脣齒飄香直抵舌尖,傳遞一份美好直達心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