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與遠方相關作文20篇

手機與遠方 篇1

國三作文 ,737字

獨自一人癱坐在書房的木桶上,散漫的視線從白的發晃的天花板不知不覺偏到窗邊。俯視著車水馬龍的街道看著熙熙攘攘的人群,來去匆匆,卻彷彿都不知要去哪兒,去做什麼。

就像我一樣。

轉過頭,撇向那張張鋪滿各個桌角的白卷……只剩三天便開學的念頭,便在腦海裡不斷地咆哮著,迫使我正視它。可手中的筆卻再也無力提起,心中只剩下無限的枯燥與煩悶。

然而,就在捧起一旁的手機的那一刻,目光因此聚焦起來,將我拉進可另外一個新奇的世界,一個讓人留戀忘返的世界。

……

幾小時又幾小時,幾天又幾天的揮霍,它便猶如那嬌豔的罌粟,帶著致命的毒素,讓我沉溺其中,不停地侵蝕著我的大腦,我的光陰,我的一切!

一切都發生的如此自然,而淪陷也就在自然中爆發,過度的沉醉使時光驟去,白天頃刻間便轉向晝夜。應接不暇的新奇使內心的尋求與渴望不斷被激發,無法自拔。

可每當從熬夜的清晨被叫醒,從迷糊的發呆被驚醒,心底越發的空虛:我做了什麼?我要去做什麼?!

呆愣地依舊癱坐在書桌前,眼前觸及的依舊是那一空不染的,沒有一個空被填滿,只有一部手機還擺在上面。面對這個來自於人類的商科技產品,從開始的激動到疑惑,從興奮不已到不知所措,最後開始猶豫、掙扎。可它就像一張不斷收緊的蛛網,將我牢牢網住,無法掙脫,也無法逃離,最終將被拉進無盡的深淵。

如絲般的縷縷陽光透進微掩的窗,灑在我微昂的臉頰上,彷彿從深淵被光明喚醒,猛然驚醒。窗外,依舊是那天來去匆匆的人群,但卻忽然發覺每一個人的臉上都帶著堅定的神采。

我與他們不一樣。

現在才發覺,他們並非流浪,而是在奔赴自己的遠方。

而我呢?只有我在岐路上迷失了方向,只顧沿途的芬芳,卻忘卻了前方的光芒。

不知不覺,又攥緊手中的筆,揚帆起航,只希望一切能重回正道,朝向自己的遠方,風雨兼程!

詩與遠方 篇2

抒情作文 ,662字

人生百態,世態炎涼你我生於塵世,被世俗所牽絆,為生活所困擾。默默佇立於花叢間,猛然體會到,生活不僅是眼前的苟且,還有詩與遠方。

高曉鬆,2011年5月17日因危險駕駛罪被判處拘役6個月。他在,《高曉鬆184天監獄實錄》中寫道“生活不僅是眼前的苟且,還有詩與遠方”。詩與遠方可以泛指個人的高尚情操與個人內心的理想。

東晉田園詩人陶淵明在二十歲時開始了遊宦生涯,以謀生路。於義熙元年陶淵明最後一次出仕。後程氏妹卒於武昌,陶淵明藉此家解印辭官,正式歸隱。“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他厭惡官場的險惡、人性的泯滅,於是“守拙歸田園”。他看淡了名與利,不苟且於眼下的生活,看到了詩與遠方,於是給後人留下了一個遠離紅塵的隱士形象。

面對眼前的痛苦磨難,我們在日後終將淡然釋懷。就如小時候我們總會為了一些考試時的分數而去想方設法的抄襲作弊,而現在在我們看來的確很是可笑。在漸行漸遠的生活中,必須有喜怒哀樂才能使人生更有意義。有的人說社會黑暗,有的人說社會很美好,這一切都源自心定。生活總會給我們開一個又一個的玩笑,當我們被生活欺騙的時候,我們要想到自己不僅只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美好。

人們的確是應該腳踏實地、活在當下,但其與憧憬美好的未來並不矛盾。雲淡風輕,自在安然。人生路上,別人只是匆匆過客,而我們才是真正的主角。我們如果經常羨慕別人,那就會活在別人的陰影下,我們不應該忘了自己為什麼而出發。

閒望水中月,輕撫素古琴。遊山繪書畫,靜觀世流年。迴歸自然,探尋本心,忘掉浮華,沉澱心性。淡然自若,怡然芬芳,追尋詩與遠方,如此甚好。

手機與碎片化 篇3

手機與碎片化作文10 ,969字

自從有了智慧手機,我們的生活就開始漸漸的碎片化。智慧手機上的各種軟體,如微信、QQ、淘寶,它們雖然能給我們提供便利,也逐漸讓我們的工作碎片化。

微信、QQ:雖然好處多多,讓遠在天邊的人相互聯絡,卻讓我們的交流也變成了一句句的隻字片語,古代,人們用信鴿來傳信,傳一封信很不容易,後來,人們通過郵寄來傳遞資訊,人們就很珍惜這樣的機會,會好好的構思。現在有了微信,好端端的一封信,就被拆成了一個個的對話方塊,零零碎碎的資訊,再也沒有了以前的一篇篇優美的文章。微信讓我們的交流變成了碎片化。

淘寶:以前我們每次出去購物,都去超市,因為有一段距離,也需要一些時間,所以我們每次去之前,我們都會列出購物清單並做好計劃,以免來回奔波。現在有了網購,我們就變成了一次次的網上下單購物,不需要再列購物清單,忘記了也不要緊,再定下一個訂單就行,這樣,一個清單變成了無數個小訂單。淘寶外賣讓我們的購物變成了碎片化。

於是,大家的生活就都離不開手機,人們就天天盯著手機或者電腦螢幕,在網路中生活和交友,娛樂。

但這種碎片化的生活,不僅使我們的視力下降,身體素質下降,還造成了其他的很多方面的汙染:

空氣汙染:大量的外賣人員每天開著電動車行駛在路上,排放大量的尾氣;人們浪費的東西越來越多,垃圾成堆,造成了很多空氣汙染。

水源汙染和土地汙染:包裝也對水源和土地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目前,環保局指責三家大的外賣公司對環境造成大量的汙染,比如,沒有提供一次性筷子、過度包裝等等,現在的包裝一般都是用的塑料袋,要150萬年都還不能被融解,一次性筷子的過度浪費也是對木材的術大浪費。

人員的浪費:網路上的資訊,很多不能確認是真實的可信的,比如衣服,實際穿著跟網上圖片並不一定是一樣的,而且評論現在也很多是虛假的,如果購買後,覺得不合適,又進行退貨;同樣,如果買好的東西,漏了一樣,那麼就需要重新再下一下定單,也是浪費了人力。

這樣做,不僅浪費人力,這種碎片化的購買,如果不合適,又進行退貨,又造成了一種浪費。買好的東西,漏了一樣,那麼就需要重新再下一下定單,又浪費了人力……

所以,我們應該放下手機,儘量遠離這種碎片化的生活:少用淘寶,少定外賣,少在網上買衣服……多出去走走,去接觸大自然,多去菜場超市走走,用環保袋去購物;多自己動手做飯,可以學到一項技能,也有益身體健康。

手機與碎片化生活 篇4

手機與碎片化生活作文 ,469字

“碎片化”意指完整的東西被分割成了諸多零塊。我們的生活,其實也在悄然無息中被分割了。

週末的早晨,陽光灑進窗戶,睜開眼第一件事便是開啟手機,看看微信,刷刷朋友圈。看完手機後,刷牙、洗漱、吃過早飯便帶上手機拿起書包出門了。

用手機開啟共享單車軟體,快速地掃上一輛車,順便回覆、點贊幾條朋友圈,便騎去了地鐵站。坐地鐵的同時,不忘蹭一下WIFI,看幾條新聞過渡一下。

來到了補課班,姑且放下手機,認真聽課。上完課,用手機將作業拍下,再次乘坐地鐵回家。吃了午飯,看看微信訂閱號中的文章,時而感慨時而發呆。看完文章,邊聽著手機裡的美妙歌曲,邊做作業,很是愜意。

吃過晚飯,開啟手機看看明天的天氣,再看會兒電子書,用手機定好鬧鐘,便早早地上床睡覺了。

回顧這看似充實的一天,我深刻體會到:其實手機並沒有真正給我帶來什麼,反而,使我的生活在碎片化中被消磨了。手機上看的大多都是娛樂資訊,對我的學習、生活並無太多幫助。隨身攜帶一本課外讀物或英語單詞本,比把碎片的時間浪費在手機上要明智許多,也能更好地提高學習效率。

合理地使用手機,使碎片化生活綻放光芒!

手機與碎片化生活 篇5

手機與碎片化生活作文 ,631字

現在科技十分發達,從沒有手機,到智慧手機;從黑白電視,到藍光電視;從笨重的大計算機,到現在輕便的膝上型電腦;從全靠人力,到人工智慧。這些都已經做到了,越來越方便,也給我們帶來了不少“麻煩”。

手機,這種科技的產物,原來是想讓人們的通訊更便捷,但對於那些打騷擾電話,甚至是詐騙電話的人,他只是個工具,利用這種“工具”給他人帶來不便。

手機裡的騷擾電話真多,真煩!有一回,我在廚房幫媽媽燒菜,媽媽正準備燒我愛吃的青椒炒蛋。媽媽剛把油倒進鍋裡,手機的電話鈴聲突然響了,媽媽放下鍋鏟,拿起電話:“喂,你是哪位?”媽媽聽了五秒後回答:“對不起,我從不炒股,再見!”這時,鍋裡的油已經向外濺起來了,於是媽媽馬上把打好的雞蛋倒進鍋裡。可電話又來了,媽媽又拿起電話:“喂,有什麼事?”媽媽明顯不耐煩了,接聽了十多秒鐘後,媽媽說:“對不起,我不考慮買房子。”我在邊上都呵呵了,媽媽每天都會接到不少房產中介的推銷電話。這時鍋底的蛋液已經粘鍋了,媽媽趕緊翻炒,卻發現底部的雞蛋已經糊了。“哎呀,這怎麼辦呀!”媽媽既生氣,又無奈的說道。過了一會兒,媽媽把切好的青椒倒進鍋裡,媽媽說:“這會可終於沒有電話了。”可說曹操,曹操到,電話鈴聲又響了,媽媽火了,拿起電話就喊:“喂,什麼事?”這次媽媽耐心的聽著對方嘮叨了大約一分鐘後,媽媽說:“這個培訓班我考慮下吧。”電話結束通話了,可菜卻徹底糊了。

我們離不開手機,可手機也讓我們的生活變成了碎片,讓我們都管理好手機,讓手機成為人們真正的幫手。

手機與碎片化的生活 篇6

手機與碎片化的生活作 ,732字

每天我們都有數不清的事情要做,比如:學生每天都需要做作業,看書,上課;父親或是母親需要工作,教孩子,為孩子操心;科學家每天需要思考,實驗,計算;老師需要上課,管理課堂,教育學生。

可是自從有了手機軟體,雖然有人只是下載用來打電話的,但大多數都是因為手機上的遊戲及聊天軟體才買手機的,因此有了“低頭族”,對手機軟體我可以說是又愛又恨,比如:微信,愛在可以不用和同學打電話,就可以輕輕鬆鬆和他們聊天,恨在一和同學聊天就停不下來。學生因為微信,學習成績一落千丈;父親母親因為微信,工作效率差到不可理喻;科學家因為微信,計算時少了個公式,使科學發展越來越慢;老師因為微信,對於學生不管不顧。手機軟體使我們的生活被碎片化。

還有大量的騷擾電話,學生因為騷擾電話看書被打斷;父親母親因為騷擾電話工作被打斷;科學家因為騷擾電話思考被打斷;老師因為騷擾電話學習的氛圍被打斷。騷擾電話也使我們的生活被碎片化。

當然最重要的就是因為手機的發明,馬丁库帕給人類可以聊天的手機,雖然那時的手機裡沒有軟體,可是卻給了後人加強的基礎,因此學生戴上了眼鏡;父親母親看東西需要把眼睛眯起來;科學家做實驗會失敗;老師批作業時會批錯。

雖然大家看了上文都以為是手機的錯誤,可我卻認為是我們自身的錯誤,因為我們沉迷於遊戲,我們不懂得休息,我們不肯合理的安排生活。若是我們能約束好自己,是不是文中提到的問題在生活中出現的概率會大大的減少呢?

現在如果我們開始將我們的手機的技能慢慢減少,慢慢將對手機的迷戀減少,慢慢多將手機的依賴減少,慢慢將生活離手機遠一點,我們的生活便會更加美好。我們的生活會從碎片變成一面完好無損的玻璃。我們的生活會從隨時隨地都會被打擾變成每天可以自由自在的做自己的事。

你的詩意與遠方 篇7

高二作文 ,1261字

千百年來,你是華夏大地上最為詩意的那抹流光。你盛開在唐詩宋詞的淡煙疏雨中,你縈繞在無數文人墨客的心扉裡。最亮麗的風景在你的明眸中流轉,最動人的傳說於你演繹……

你,西湖,美得令人心醉。

載一畫舫,隨幾尾透紅的鯉魚,漸漸靠近你。此時陽春三月,木漿劃過你那澄明如鏡的湖面,波光粼粼,攪碎了一湖春水,不禁詩情滿腔。我望著你笑,彷彿看見時光的另一頭,一個人泛舟閒遊湖上,感慨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千百年了,你守著你的詩情畫意,讓人們沉醉於你,也希望千百年後,又是一番遊人盛景。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白堤與蘇堤,如兩條綠帶,從唐宋的春光中綿亙蜿蜒而來,在今日的春光中熠熠生輝,又在明日的春光裡更加美麗而富有生機。它們從歷史中走來,又向未來走去,延伸向無際的遠方。

你擁有許多動人的傳說,亦有許多令人難忘的風景:三潭印月、雷峰塔影、斷橋遺夢……我撐著遮陽傘與許多年前那手執油紙傘的倩影,一道在石板路上且吟且徐行,穿過牡丹園到花港觀魚。時光的風輕柔地從遠處飄來,吹拂臉上,頭頂陽光正好。你的明媚,鐫刻在一代代人心中,也願你的美走向未來更遠的遠方。

曲折迴廊,小軒窗,四處風景各不同。漫步你花開繽紛的湖畔,感嘆於你的美。千百年的時光啊,悠悠地漫長地流過,你一直在那裡,從不曾走遠。你似乎沒有變過,又好像在一刻不停地變化著。你一直堅守著你的詩情畫意,你又一直展望著更加美好的未來。你的詩意與你的遠方,也是每一個愛你的人永遠的守望。

西湖龍井,令人讀其名便脣齒留香,更不用說細品時那回味綿長的滋味了。以你的靈氣涵養的茶葉,望著你那顧盼生姿的明眸,融入了溫潤清香、最為甘醇的氣息與品質,融入了和而不同、融通四方的風骨與精神。千百年前,它隨著商賈與駝鈴在絲綢之路上一路向前;千百年後,它亦在新絲路上與漫天黃沙一道歡舞。千百年間,它將異域的靈魂縈牽到你那充滿詩意的秀麗江南,讓你擁有了更多來自遠方的牽掛。你堅守著你的美,亦對那遠方,是充滿欣喜與期望的吧。

盪舟西湖,漫步蘇堤,徜徉白堤,怎不憶古思今感從中來。而今的白堤,並非白刺史主持修築的白公堤,而是他筆下的“綠楊陰裡白沙堤”。任時光流過千餘年,王朝更迭何其紛繁,人們始終沒有忘卻兩位心繫百姓、造福一方的官員,樂意用最美的景緻緬懷傳頌,把兩堤當作其亙古的豐碑,並請他們代言這舉世無雙的青山碧水。在嶽王廟前,還跪著兩個知名宋人,卻任由如織遊客指斥唾棄……以人為鑑明得失,以史為鑑知興替,流連忘返的我們收穫的又何止是如畫的風景。

你的詩意,千百年來有無數佳作爭相讚美歌頌,未來,還將呈現出更多的精彩。也不再只是古典詩詞,你亦走進了散文、流行歌曲……你的美麗,將傳統與現代交融,G20峰會的一場西湖盛宴,讓你驚豔了世界。你的遠方,正向著無窮之遠不斷延伸、永無際線!

你守著古意,望向現代。

你守著詩情,望向創新。

你守著歷史,望向明天。

你的守望,是最令人感動的深情。

你的守望,是最溫暖人心的力量。

你的守望,是最絢爛執著的夢想……

西湖,我願陪你一起守望,守望著你的詩意與遠方!

輪椅與遠方 篇8

國三作文 ,787字

在初中的書本上見過不少身殘志堅的人物,直到進來高中我才算真正親眼目睹了這樣的人。

我是一個健忘的人,一次晚自習下課後落下了東西在教室,我就又跑回去拿。也正因為這樣,才讓我這顆因為整天忙於瑣事而無暇顧及周圍人和事的心經歷了一次久違的感動。

他是一個殘疾人,準確的說他是一個嚴重殘疾的人。他的身體比較胖,圓鼓鼓的臉使他那幽黑的眼珠深陷。他缺少了我們站立所需要的腿,他只能在輪椅上生活。我不認識他,但我看得出,殘疾的他沒有絲毫的頹廢。不然他也不會在學校裡堅持這。對於坐在輪椅上的人來說,上下樓梯簡直是他們的噩夢。他總是最後離開學校,也許是害怕擁擠?也許是擔心歧視?他下樓梯的過程絕對是個艱辛的過程,他需要一個成年人和一張椅子的幫助才能順利下完樓梯。他一手扶著輪椅,一手拿著凳子,一旁的成年人謹慎地扶著他,他用一隻手撐著凳子,彷彿咬著牙吃力地用他僅剩的一條腿站著,把凳子放在下一級臺階,接著坐在凳子上,有多少級臺階他就得重複多少回這個動作。

他每天都是這樣下樓梯的。我每次看到那樓梯間的輪椅,就知道是他,除了他還有誰呢?我同情他的不幸,又覺得他很幸運。不幸的是他身體上的殘缺,幸運的是他沒有自暴自棄,行動如此艱難,他竟然堅持讀書。

上帝給他氣關閉了一扇門,相信也肯定為他打開了另一扇窗。他除了是最晚離開教學樓的,也是最早進教學樓的。我偶爾看見他在教室外走廊上注視這遠方,沒有人知道他在想什麼……

他所擁有的正是我們需要的,沒有人知道他求學之路有多困難,他如一棵陡崖上的勁鬆,環境惡劣卻依然努力向上,他的這股韌性就是他的養料,希望三年之後的高考中他能帶給我們驚喜。

我們的人生也像是坐在一張輪椅上,在這激烈的充滿競爭的社會我們舉步維艱,在人生的樓梯也會有進退兩難的時候。他給我們證明了即使是坐在輪椅上,也要有一顆遠航的心,也能乘風破浪。我想對他說,也對所有年輕人說:“向上吧!少年!”

夢想與遠方 篇9

高三作文 ,913字

“我不去想我能否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這是汪國真的詩人情懷;

“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事。”這是民國文人林語堂的擔當;

“過去是傳奇,現在是詩篇,而心已在未來。”這是“賓士”的成長與夢想;

少年的我也有少年的夢想。看著1960年物理年會的照片,我有了我的遠方。那是最盛大的一次物理年會,居里夫人,愛因斯坦,波耳,洛倫茨等一大堆“物理方程”和“物理單位”集合。那是有魔力的遠方,我固執的想追尋他們的腳印。

我買了幾本關於科學實驗的書,學做物理實驗。改變一張A4紙的結構,用它托起一桶水,我感受到了材料力學的偉大;用凸透鏡點火感受到了光學的神奇;電磁場實驗更是領略了電磁學的神祕。這一切讓我享受到了無比的快樂,渴望更快的成長。但我的天分似乎並不高,我開始擔心遠方。那裡會有成功嗎?

幸好,我找到了榜樣。遠方有氣勢如虹的斯蒂芬庫裡。那瘦小的,曾沒有大學球隊收留的庫裡。

正如紐約時報所說:“庫裡的這段成為最有價值球員的旅程是不斷打‘預言家臉’的旅程。”

預言家們直言“他天分太差,就算能打上球,也走不遠。”可心懷夢想的庫裡,甘願擔當失敗的風險,拼上青春,加上汗水,迎著困難,一路向前。庫裡如今已是NBA歷史上最優秀得分手了,這名組織後衛帶領勇士隊正在改變籃球。

因為選擇遠方,所以樂於擔當。遊歷過所有“燦爛的天堂”勞伯恩湯博也是如此。他出身一個農民家庭,因貧輟學,每天忙於農活,只有晚上才有空閒。於是,他晚上用廢汽車的玻璃磨鏡片,再拆下零件組裝好。他用這個自制的望遠鏡觀看星空,繪製星圖。他選擇了遠方,只顧風雨兼程。終於,美國天文臺發現了這位年輕人,邀請他工作。勞伯恩湯博走進了遠方,他發現了“冥王星”,成為了天文學家中耀眼的存在之一。他擔當生活的重擔,腳踏實地,一步步走近夢想,走向遠方。

湯博彌留之際,自豪而滿足,他說“我曾遊歷過所有最燦爛的天堂。”

我開始明白了:其實,最好的風景總在路上。在追尋夢想的路上,我們學會擔當,不斷成長。走向遠方的旅程中,美好的風景一直陪伴,這就是燦爛的天堂。

冬日的下午,雪花快樂地飛揚,我走過花園,去學校的圖書館。伸出手,接住一朵雪花,我的心飛揚起來。我想我正在遊歷燦爛的天堂。

詩與遠方 篇10

高三作文 ,724字

在如今這個繁華喧鬧的世界,詩可以撫去人心靈的浮躁與雜念,指引著我們走向遠方。

今年春節期間播出的“中國詩詞大會”成為眾多觀眾喜愛的節目,其收視率節節攀升。

詩能淨化人的心靈,能讓你心無雜念地去領略另一種情懷,似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般閒適。那時的社會也有官場、有人情世故,但他卻能擁有常人所沒有的遠見和胸懷,寧願這樣歸隱也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汙。即使窮困潦倒、比起心為行役,他寧願放棄官職與厚祿,而選擇詩與遠方,從而成就了他世外桃源的詩意人生。

詩不僅能讓你領略別樣情懷,亦能讓人崇尚美德。

劉禹錫在《陋室銘》中寫到:“斯是陋室,唯吾德馨。”他即使貧窮,但不以為憂,反而是心境恬淡。在物質上竟無要求,只要精神富足就心滿意足,這便是詩歌賦予人的崇高美德。

遠離詩歌的人,一味的追逐物質,絲毫不注重內在的美德。有一名日本運動員就是這樣一個低俗的人:在記者訪談會上竟將記者價值近幾萬元的攝像機順手牽羊。幾萬元對於身價過億的運動員來說,並不算什麼,但他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事情,完全取決於他毫不注重美德的培養,冠軍與盜賊僅一步之差。

若我們能像劉禹錫一樣注重於精神美德的修養,諸如此類的事情還會發生嗎?

學詩能我們讓養成勤奮刻苦的優秀品質。“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不僅讀書是這樣,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應勤奮、不怕吃苦。

在“中國詩詞大會”奪冠的武亦姝能迅速成為“網紅”被大家關注,便體現了這一點,她用了一年的時間將所有的詩詞學了一遍,卻未奪得第一次的冠軍。但她並沒有放棄,仍然堅持不懈,第二年她成功了。她被人關注是應該的,因為她值得我們關注。

若我們擁有詩帶給我們的不追逐名利、注重品德修養,能夠艱苦耐勞,我們定能走向遙遠的遠方,並且越走越遠。

手機與生活 篇11

國小六年級作文 ,593字

當今科技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中手機的使用率越來越高。

你看,爸爸媽媽早晨醒來的第一件事開手機。一般情況下是這樣的對話:“老公,快,快幫我看看,我昨天的支付寶運動賺了多少錢,我再看看,你的賺了多少錢?”反正一醒來的對話一定是關於手機的話題,怪不得人們都說手機是家庭的第一殺手呢!

吃過早飯,因為我的假期,所以他們的生活節奏似乎慢下來了。坐下來又拿起來了各自的手機。對門的王奶奶敲開了我家的們,對我媽媽說:“丫頭啊,幫我交點電費,水費,燃氣費吧。”媽媽一貫是樂於助人的,這些小事不在話下,於是,用她的手機很麻利的幫助了王奶奶足不出戶就完成了繳費的任務。奶奶道謝之餘,自言自語的說:“我老了,跟不上形勢了,手機的事兒一點不會”邊說邊走回了自己的家去。

姥姥電話打過來,讓和我們一家去她們那吃飯,我和爸爸媽媽收拾利落就出門了。我們到市場上買了些水果,蔬菜,都是姥姥愛吃的,只見媽媽又拿出手機,對著一個二維碼一頓掃,很快,付款的問題又解決了,看來,對門王奶奶真是老了,這些手機上先進的東西,她不會懂了。

手機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媽媽的一個同事在拼多多上買商品,需要媽媽幫助砍價,一會的功夫,阿姨發朋友圈,砍價成功,一個拉桿箱一分沒花,成功拿下……

看來,先進的智慧手機會越來越對人們的生活有幫助,要是能對人們都進行一下手機知識的普及,使它的操作更為方便,手機會是所有人生活中的親密“朋友”。

詩與遠方 篇12

高二作文 ,700字

“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那是年少的直往,是風華正茂的少年;“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未嘗過那愁苦的滋味,卻能體味它的分量之重;“取次花叢懶回顧”,雖未品盡一生,卻是想讚美那份成熟;“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詩人的落寞、黯淡與春光的明媚……而這一夜他又是如何度過的呢?我年紀尚小,卻從詩裡感受了不少,或是不會經歷的,或是還未經歷的。

在詩中有景有情,有時更是景語皆情語。領略了北國風光和那湖心亭的大雪;大漠的孤煙與落日;關不住的滿園春色,欣欣然的喜悅;秋水,共長天一色。可謂是一幅青天碧水,水天相連的景色吶,而這些又是詩人以怎樣的心境所寫的呢?那些詞句中飽含的深情與真意引起了的強烈共鳴又慰藉了多少人們的心靈,足以讓人們體會世間的萬般柔情。

遠方

讀過萬卷也需行過萬里。

我想去許多地方,去西藏觸控那兒連綿的雪峰,淨化心靈,祛除心靈的汙濁;去沙漠仰望一望無垠的星空,傾聽星星的呼喚;去南極瞧一隻只呆頭呆腦的企鵝和快快晶瑩剔透的冰塊兒;去海南聞椰子的馨香,追趕海浪;還要去法國的首都,那個羅曼蒂克的地方—巴黎,駐足在埃菲爾鐵塔下,徘徊在夜晚泛著金光的盧浮宮前,也去法國的亞眠、南錫裡的小村莊去過流浪藝人的生活;去馬爾地夫周圍潛水區,親眼瞧瞧五顏六色的海綿和可愛的無脊椎動物。天南海北都要留下我的足跡。

更要去布拉格那個頻頻在電影裡出現的背景,去日本感覺不一樣的花開與花落還有富士山,去故宮前體味那份莊嚴……去不同的地方,與不同的人接觸,體驗不同的生活……

走在世間,心靈難免會蒙塵,以詩與遠方來自省,並常寫字與自己談心。

肉體和靈魂至少有一個要在路上。願此生如此。

手機與我 篇13

國小六年級作文 ,518字

唉!手機,我與你是敵是友啊?你知道嗎?我們全家都對你情仇交加啊!

手機啊手機!你怎麼會有那麼多的種類啊?蘋果、三星、小米、華為、OPPO……按系統又分為兩大類:蘋果手機和安卓手機。

唉!手機,我到底與你是敵是友啊?有一次,我因為英語手機上的作業沒做完,就拿著老媽的手機一路小跑進廁所,做著做著,我忽然手一滑,手機來了個後空翻360度加轉體180度優美的“跳水”,只聽見一聲“撲通”,低頭一看,我的個發克!手機掉進了糞坑!我當時腦子裡打了無數個亂碼,心緊得像熱鍋上的螞蟻—Oh,MyGoodness!我的上帝!我把老媽最疼愛的蘋果6S給掉進無比骯髒的糞坑!我下意識地用一隻手把蘋果6S從糞坑裡撈了出來……後話就不說了……

唉!手機,我與你是敵是友啊?你的肚子裡有許多軟體—第五人格、迷你世界、快看、微信、QQ……全家人都愛不釋手。老媽一回家就躺在床上玩起微信來;爺爺正在看股票;奶奶正開心地跟某位親戚聊電話;就連我跟我弟也搶著玩平板—我為了玩迷你世界和第五人格,我弟為了看他的那兩隻熊貓(寶寶巴士)。最後我弟贏了,因為老媽把我的平板拿去播放寶寶巴士給我弟看。

唉!手機,我與你是敵是友?你可以回答我嗎?

書與遠方 篇14

國二作文 ,778字

書,我所欲也,遠方,亦我所欲也。—題記

是什麼時候愛上讀書的呢?是什麼時候愛上旅行的呢?是故事為我插上想象的翅膀的那一刻嗎?是我毅然背起小行囊的那一刻嗎?不,是當我真正到了玉門關感受“春風不度“的那一刻;是我真正到達西湖領略“亂花漸欲迷人眼”的那一刻;是我真正到太行感受“雪滿山”的那一刻。

少時的我只滿足於書中奇妙的世界,認為“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可當我腦子一熱真正到了內蒙古,才體會到書中再精彩的描寫也抵不過這大千世界片刻的芳華。晚上,我們裹著厚厚的軍大衣坐在蒙古包外看流星,它們一朵朵地劃過天空,那明豔的光像是把夜幕劃出了一道口子。突然,有個小女孩天真地問導遊:“叔叔,是不是因為流星揹負的東西太多,太重,才會墜落得那樣快?“導遊叔叔想了一會兒回答說:“也許你的想法更美些”而那個小女孩就是我。

因為那次的衝動,以致於我現在每從書中翻到一個地方,都忍不住想來一場說走就走地旅行。我想採一朵布邊拉宮紅瓦上的雪花,想掬一捧孤村小橋旁的流水,想在江南古鎮陰雨的小巷裡頂一把油紙傘,甚至想塞北呼嘯的寒風中大喊一句:“即使世界這麼大,我也一定能走完。“

可你若不讀書,面對再美的西湖也吟不出“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千古名句。

不到沙漠,那裡的景象就永遠只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不去塞北,那裡的雪也就只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去了大昭寺八廓街才知道,有一種信仰,叫一生朝拜;去了賽里木湖才知道,“知乎”超多的推薦並沒有打破它的寧靜;去了青海貴德才知道,黃河也可以這麼清澈;去了伊犁才知道,不用出國,就能邂逅普羅旺斯的紫色浪漫;去了阿爾山才知道,阿爾山不是山,卻美過任何一座山;去了瀘沽湖才知道,女兒國是真的存在。

古代先賢很早就說過:"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啊,路漫漫其修遠兮,我一定會上下求索!

堅持信念,夢與遠方 篇15

高二作文 ,717字

沒有信念的付出,彷彿在順流而下,即使有所進步,但卻是做無用功;沒有堅持的努力,彷彿是像猴子一般,最後什麼都沒有,只有堅持信念,並不斷努力、付出,最終才能實現夢與遠方。

堅持自己的信念,樹立正確的目標。樹立正確的目標是實現夢與遠方的基石。古代范進中舉,他從小立志樹立遠大目標,併為之不懈努力,最終中舉。但是因為來的太突然而得了失心瘋,還好最終正常了,正是因為他從小有遠大的目標,併為之努力,才有了最後的中榜。誠然,現代中國女排十七連冠,多麼令人驕傲的數字,在這背後是一個個中國運動員無數汗水積累起來,並不斷超越實現的。樹立目標這樣不斷迴圈上升的過程,我們也應樹立正確目標,堅持信念,為之努力實現。

堅持自己的信念,成就夢想。每個人都應為之不懈地努力,但只有堅持下去才能真正實現夢想。中國華為總裁任正非,立志要做領先世界的通訊行業,不必因為技術而受制於人,多年耕耘終換來碩果累累,最終華為不僅做到了中國第一,更是將5G技術做到了世界領先!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因為自己理念不被社會看好,而屢遭碰壁,他便下定決心自己創業,然而創業之路並不容易,經過幾次失敗,他並沒有放棄,而是繼續前行,繼續堅持,最終創造了網購的新潮流。

堅持自己的信念,到達遠方其實並不遙遠,只要堅持終將會獲得成功。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經過幾十年的埋頭大幹,解決了中國乃至世界的糧食問題,使億萬人民不再受苦,最終獲得了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

堅持信念,樹立目標,實現夢想方能到達遠方。如果沒有目標,就像沒有帆的船,隨風在海上漂泊,沒有夢想,彷彿沒有靈魂的軀殼,沒有任何意義,沒有目標,夢想如何到達遠方?,沒有堅持的目標、夢想的信念,何來遠方?

詩與遠方 篇16

高三作文 ,983字

民國老課本里有這樣一段話:“三隻牛吃草,一隻羊也吃草,一隻羊不吃草,它看著花。”——引子

有人曾說:“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我深以為然。

就像德國哲學家康德所說:“在我心中這世界上有兩種事物是最為美麗的,一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一是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則。”誠然,我們身旁充盈著太多能夠使人“美好”的事物,以致於我們深陷其間。且不說這是一個物慾橫流的世界,但是大多數人的日常行為,便足矣悲哀了。

從前的車馬很遠,路途漫漫,人們一旦分別,便只能寄情書信。行路的人步履安緩,才能見得“霜葉紅於二月花”。現在的科技發展,交通便利,人們一旦分別,便是頃刻間千里。行路的人神色匆忙,只望得高樓林立,鋼筋水泥。

其實你的頭頂就有耿耿星河,你的腳下就是萬里江山。只要你想,不論你身在何方,抬頭就能望見璀璨,低頭就可窺見瑰麗。只可惜你的心中有遠方,但你的靈魂裡卻沒有詩。我們大多數人都太像那食草的牛羊,只顧得貪婪的吞嚥,以保腹中飢轆,而不曾瞥見近在咫尺的花朵,走近一賞。足下遍地都是青草,而花僅僅一朵。

我們哀嘆著紙質書籍的沒落,卻仍舊捧著手機愉悅地重新整理著朋友圈和微博;我們讚美著他人遒勁的書法,揮斥方遒,卻搖搖頭提筆忘字;我們感慨著傳統文化的興衰,卻依然讀著情節單一的網路小說,喜笑顏開。

羅丹曾這樣說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我們不是看不到美,而是美在我們身旁,我們卻不願留意。攝影師肖全曾多次攬獲國際性獎項,他的攝影作品給人以極強的視覺衝擊和心理感受。對於攝影,他這樣講:“我只是比別人多看了一點兒,多等了一會兒。”有許多攝影師急功近利只想“吃草”,無心“看花”,過度使用影象處理技術,被人拆穿好不狼狽。而肖全卻在能夠“吃草”的前提下,堅守著“看花”,那麼受人尊敬也自然是水到渠成了。

我們為什麼需要人文素養?因為這種情懷會紮根在我們的血液之中,告訴我們如何處世,而不僅僅是學會飲食起居。我們在滿足溫飽的同時,應當望望前路,惦念著詩和遠方。

我眼中的詩與遠方 篇17

中考作文 ,754字

一落清居,一片幽林,一人一筆一書,人生不過如此。

春有花開,夏有蟬鳴,秋有清風,冬有枯葉。我眼中的詩與遠方,是遇見。遇見一人;是戲觀,戲觀一生。

詩,不過是人間百態;遠方,不過是行走在未來。

人間百態,人、事、物;人間百感,喜、喪、怒;人間百情,家、友、戀。我眼中的詩是“酒肉朱門臭,路有凍死骨。”的物態炎涼,卻亦是“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的勇氣與信心。古詩,是中國文化的獨有特色;詩道,是中華文化的傳承之美。詩,是美於意境,是“醜”於現實,是憂於社會,是興於國家。反影我國古代社會的詩詞歌賦,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的百姓之悲;是“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與“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個人憂愁。看出我國大好河山,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雄壯之巔。是“天階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的溫柔之鄉……

行走未來,是展望明天,完成今天,回憶昨天。遠方不遠,路在腳下。未來又有何妨?是自己的路。遠方是夢,未來是現在。你以前有想過今天的自己是怎樣。過去的未來是現在,現在的未來將要來,時光匆匆,不知不覺,人生之旅已有了十幾年的行程。

詩與遠方在我眼中,是佛曰:美哉!我說:美妙。詩與遠方是碰撞的情意,思維的火花,詩與遠方又或是詩與當下。握住一支筆,翻開一本書,望著一片林,生在一幽居。生活不一定要繁雜、要財富五斗,它可以簡單,樸素,美好。

放下工作,放下手機,放下憂慮,去吸一吸新鮮空氣,逐一逐田野,追一追春蝶,踏一踏清水,或這便是我眼中的詩與遠方。

詩與遠方一直都在 篇18

國三作文 ,798字

人生如詩,不過是首、頷、頸、尾四聯。若人生真能如古代詩人寫的詩一般自然、優美、順暢,那麼人生也能和詩一樣達到一種至高的境界。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出自杜甫的《望嶽》。不只寫出了作者想要登上高山的目地,也寫出了詩人對未來的遠大的志向。雖然杜甫生在戰爭年代,但他依然能立下“一覽眾山小”的志向,真可謂有鬥志雄心。杜甫有許多詩都是表達憂國憂民以及思鄉之情,可以看出他對祖國、人民、親人的情感,因此得到“詩聖”之稱。

“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出自李白的《將進酒》。李白又稱“詩仙”,寫有許多關於酒的詩,可見李白對酒情有獨鍾,認為飲者就算和聖賢比都略勝一籌。李白的詩多為灑脫,表現出李白的豪爽性格,以及對人生的曠達態度,沒有愧對“詩仙”的稱號。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出自《長恨哥》,詩人表達了對唐玄宗的不負責任的反對,真實的寫下了當時的社會情景。這首詩的作者是“詩魔”——白居易。白居易的詩多半淺顯易懂,並寫出了社會真實的內容。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出自龔自珍的《已亥雜詩》,寫出了作者雖然辭官離京,卻依然關心國家的情感,表達了龔自珍的愛國之情。

還有很多詩都是賦有深意的,他們一直都在我們身邊,只是看我們會不會去尋找它,品味它。人生如詩,如果我們的人生真的能如杜甫的詩一般有遠大的志向,如李白的詩一般灑脫,如白居易的詩一般真實,如龔自珍的詩一般愛國……那麼我們的人生將擁有屬於自已的光芒,將無比精彩,但如果你不去尋找它,那這些在你身邊的詩將會毫無意義,所以,請你們記住。詩與遠方一直都在。

手機與生活 篇19

國小四年級作文 ,611字

提到手機,大家都會說這是個好東西,打電話、發微信、上網、玩遊戲……沒有一樣是手機做不到的。手機固然好,但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如果手機成為了你生活中時刻不離手的必須品,那可要留心了,因為手機也是有危害的。

大家有沒有發現,自從有了智慧手機後,公交車上都是“低頭族”,發微信的發微信,刷微博的刷微博,玩遊戲的玩遊戲,看視訊的看視訊……只有一些老爺爺、老奶奶才會一起聊聊天,看看窗外的風景什麼的。自從有了智慧手機後,就是在外面散步時,也總能看見等紅燈的司機在看手機,騎電瓶車的人在看手機,甚至連走路的人都在看手機。自從有了智慧手機後,大人們吃完飯都盯著手機看,小孩子也在一旁玩Ipad。家裡沒有聊天的聲音,只有微信裡的語音聲,遊戲裡的打鬥聲……

難道,手機真的有那麼好嗎?

手機對我們學生來講,是會傷害視力的,也會影響學習。我們可以用手機查查資料,但最好還是問老師和爸爸媽媽。這樣既能學到知識,又能保護視力,一舉兩得。手機對大人來說,確實是個便捷的東西。有了智慧手機後,生活方便多了,隨時隨地可以溝通、查資料,買東西也不用帶錢包了。但很多大人一直把手機捧在手上,即使開車走路也不放過它,這就是非常危險的事了,看看新聞,因為手機引起的交通事故還少嗎?

所以,用手機也要有個度,這是對自己的健康和對自己及他人的安全負責。

詩與遠方 篇20

國小五年級作文 ,917字

河邊的青草地,已經齊刷刷地長出新嫩油綠的小草,一根根拔地而起,上面佈滿了露珠,緩緩從上方滑下。許多五顏六色的不知名的小花,點綴著綠色的草地,遠處看,就像五彩繽紛的鑽石鑲嵌在綠色的手鐲上。

岸邊的柔柳,鳥兒在這綠色的迷宮中迷了路,許多貪玩的傢伙不小心將自己綁在了柳枝上,知趣的大人們撩撥著柳枝,垂到湖面上泛起了一圈圈的漣漪。

“草鋪橫野六七裡,笛弄春風三四聲”。小河畔,一陣清揚悅耳的笛聲在濃綠的草地上掠過,那麼歡快,那麼柔美,那麼悠揚。莫非這就是一千多年前呂岩走進的那幅鄉村畫卷?

不知什麼時候,田野裡的油菜花開了,遠遠望去,就是花的海洋,一層接著一層。走近了,你才發現一片片花瓣竟如此飽滿,一株上有許多朵,每朵的圓錐形花瓣都是純黃色的,空隙雖多,但又不是很稀疏,給人一種很舒服的感覺。

就在這片金色的花海里,一個扎著紅頭繩的小女孩正在追蝴蝶,辮子抖動著,一點一點將花粉採集。顫動的劉海,使她在花海中格外醒目。蝴蝶撲閃著翅膀,停在了一朵油菜花上。恍惚之間,我彷彿穿越到宋朝,闖進了那道籬笆。看到了楊萬里曾看到的那個童年——“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春去夏來,池塘裡的荷花競相開放。一朵朵裡粉外紅,偶爾有一些保護著蓮子的黑色蓮蓬。池塘邊,兩個小娃坐在船中,撐著小艇,影子因為船激起的微波而浮拂不定。玩累了,他們誤入荷塘,你看,他們左顧右盼,前瞻後顧,在確保無人之下,小心翼翼地採下一朵朵蓮花,一個個蓮蓬。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楊萬里筆下的童年已然成了我心頭的夢想。我也是水鄉的孩子啊,卻只能在古詩中感受“小娃撐小艇,偷採白蓮回”的那份竊喜。

落日熔金,晚霞染紅天際。牧童牽著韁繩,起身回家了。牧童騎在牛身上,四周的樹木上有許多蛐蛐在鳴叫。隨手摺下一小根竹子,趕著牛,橫穿過大河,回到家中。

倦鳥歸林,暮雲合壁,“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臥月明”這便是詩中的童年。放牧,吹笛,捉蝶,採蓮,撐船舶,捕蟬,臥月……這便是我羨慕的詩與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