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月亮相關作文20篇

我眼中的月亮 篇1

國小六年級作文 ,621字

“彎彎的月兒像小船,小小的船兒兩頭尖,我在小小的船裡坐,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每當聽到這首兒歌時,我的腦海裡總會浮現出月亮那迷人的身影。

她是一位神奇的魔法師,每天悄悄變幻自己的身材是她的愛好。月中圓圓,月底彎彎。圓圓的月亮像荷葉,在漆黑的夜裡彷彿散發著花兒的香甜;彎彎的月亮像小船,帶我們遊玩在雲彩的樂園……它用不同的姿態向人們展示著它獨特的美!

她是一個美麗的南國少女,大方、調皮、害羞都是她的特點。瞧,她時而像個害羞的小女孩,一會兒躲進了雲裡;時而像個淘氣的小公主,一會兒又從雲中探出了可愛的小腦袋,彷彿在和我們捉迷藏;一朵薄得像輕紗一樣的浮雲飄過來,幾朵灰白色的薄薄的雲圍繞在她身邊,宛如仙女翩翩起舞,皎潔的月光給大地又披上了銀灰色的紗裙。每當深夜人靜時,走在靜寂的小路上,沒有路燈,也沒有一點兒光亮,這黑夜,像灑滿了黑油漆似的,伸手不見五指。在這樣的黑夜中,是否會讓你感到無助,迷茫?正當彷徨,不知該何去何從時,可不知為何,能看清前面的路了?抬頭一瞧,哦!原來是那皎潔的月光來為我們指引前進的方向。儘管月亮是靠太陽光才反射出那迷離的光亮,但她的無私奉獻還是讓我感動不已!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月兒最圓的時刻。回到老家,親戚朋友們全部圍坐在圓月下,賞月、聊天!這時候我才知道,那圓圓的、飽滿的月亮也象徵著家人的團圓!

這就是我眼中的月亮,迷人的月亮!它雖然沒有太陽般奪目的光芒,但是它的清輝依舊灑滿人間,在月光下,一切都顯得更美了!

我眼中的月亮 篇2

寫景作文 ,589字

秋日的夜晚,我們抬頭仰望星空,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那輪明月。

有一天晚上,爸爸非常嚴厲的批評我,我含淚爬上了床,可是,當我拉開窗簾看月亮,發現月亮上面有兩個大黑點,下面有個小黑點,這樣一看月亮,她好似一個溫柔的女孩子在對著我微笑,頓時,我的心情舒坦的許多。

還有一次,我有一個閱讀理解題不會的時候,急的我抓耳撓腮,可是,我回家時,躺在床上仰望星空,看著那月亮柔和的光,就好像一個溫柔的手撫摸著我,我的心立刻不煩躁了,靜下心來想一想,不一會兒就能想出了正確答案。

有時,我灰心喪氣的時候,我看著月亮,恍惚間看見的嫦娥的影子,它好似為我加油鼓氣,我立刻鼓起勇氣,幹勁十足。

在月亮旁邊,有一條“天河”。每年農曆七月初七,我躺在床上,閉眼靜聽,不一會兒,就能聽到牛郎和織女的談話聲。可是,不一會兒這聲音就沒有了,而是變成了王母娘娘的催促聲:“好啦!時間到了,牛郎趕緊回去吧,你們見面的時間到了!”每次聽到這裡,我都非常傷心。

每天晚上臨睡前,我都會想一些非常搞笑的事,常常會想一些跳躍性思維的一些關於月亮的事,比如,有一個大力士,他使勁一跳,因為力氣太大,把地球弄成了兩半,可他這一躍,跳上月球去了,見到了嫦娥……

月亮是一個小女孩,當你在努力時,那個小女孩用溫柔的光來鼓勵你,可當你在偷懶,上課不認真聽講時,她會發出微弱的光,憂傷地望著你,提醒你注意。

怎麼樣,我眼中的月亮夠神奇的吧!

我眼中的月季花 篇3

國小五年級作文 ,563字

門前那株月季花在春風中綻出了新芽,它的勃勃生機如磁石般吸引了我的目光。

我學完鋼琴課回家,又望見了那株月季,心想:今天下午難得的放鬆,可以去好好看看它。

我爬下石臺,走近那株月季,月季的枝幹上有許多鋒利的小刺,很容易刺傷手。在那些刺的旁邊,已經綻出了一些好像竹筍似的小芽,這些小芽是紅色的,芽尖上有點嫩綠。我小心地用手去觸控它,感覺有一絲油嫩,像新生兒的面板。聞一聞,帶有一點清新的味道。從整棵月季來看,頂部的嫩芽比較多,而那些接近地面上的枝幹,那上面嫩芽又少又小。原來他們是在爭奪高處的陽光吧?我正在想著,遠處爸爸正叫我回家,我才不舍地離開了那株月季。

我又爬上了石臺,回頭一看,那耀眼的陽光正照在大地上,也照在那株月季上,我彷彿看見那株月季正在拼命的吸收陽光。忽然一個想法閃過我的心頭:是啊!在春天裡,月季在拼命地吸收水分與陽光,世間一切植物也都在努力吸收水分與陽光。為的是在夏天能開出一片豔麗的花朵,為了那些花,月季早在初春就早早開始努力了。人也是如此,成功不就像一朵花嗎,只有在豆蔻年華之季就開始向著成功奮鬥,才可能在未來摘得成功的果實。

不必等到風平浪靜,我們就該乘風破浪去趕海;不必等到陽光明媚,我們在春寒料峭中就該去播種;不必等到萬事俱備,我們恰逢東風就該去出征,不必等到老態龍鍾,我們就該一腔熱血去搏人生。

我心中的月亮 篇4

國二作文 ,933字

月,在夜的襯托下,明亮的讓人心醉。明星圍繞著的月,更有著一種說不出的魅力。我猜想,這也是古人吟詩作畫都喜歡帶上月的原因吧。

李白,無疑是我見過的對月感情最深厚的一位了。他就十分的愛寫月,自斟自飲時,他“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在夜不能寐,思鄉心切時,他“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獨處深宮時,望見宮女生活的悽苦,不禁吟出了“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夜遊秋浦時,望著動人的夜景,又作下了“淥水淨素月,月明白鷺飛”。

但在文學史上,不僅僅是李白,別的詩人也十分愛月。自古以來,月亮一直是思鄉,思人等各種傷感的代名詞。盛唐山水田園派第一人孟浩然在羈旅漂泊時有感而發,寫下了“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的名句。與李白齊名的杜甫在安史之亂時因思鄉而發出“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的感慨。李商隱在思念妻子時寫道“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在各大詩人的筆上,月亮獨領風騷幾千年。

在我心中,月亮,無疑是這人世間最美的珍品。我喜歡“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的那份寧靜;喜歡“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的那份清新雅緻;喜歡“江天一色天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的壯麗美景。但我還是最喜歡東坡居士的“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在他的筆下,月兒是最人格化的了。別的詩人無非是通過寫月來抒發自己的情感,唯有他用月道出了人生的真諦。

皎潔的月兒在初一時初綻容顏,到了初二便含羞帶臊地露出了她的纖細的身子,就像那不施粉黛,如清水芙蓉般的林黛玉般真實。等十五那天便真正展露出了她圓潤的身軀,那麼飽滿,那麼明亮,讓人一時移不開雙眼。月滿固然美麗,但她的殘缺也別有一番風韻。每到夜晚,她的出現,也給我們睹物思人的契機。

月,也許在別人心中她不是最美的,不是最好的。但在我眼裡,她是獨一無二的。無物可以取代她的位置。除她之外,無物可以把幽暗的天裝的明亮,無物能讓人寄託如此濃厚的思想之情。這樣的月,怎能不讓人歡喜,讓人沉醉?

我眼中的歲月 篇5

國二作文 ,654字

韶華似夢,流年似水。

我眼中對的歲月,依然還在那輕淺地回放著。

我是一個自私又殘忍的人,或許如此,你才會離我而去。不,從未得到過,哪來失去?

“再見,再也不見”“我沒想到你是這麼自私的人”那些像一雙真實的手,可怕地給你揭開現實的話語,讓我無法忘記。我沒有挽留,因為,沒臉了。

那天我們吵架了。原本定好國慶兩人一起去吃美食,你卻沒有經過我同意就帶上一個陌生人—你的侄女。我心中已經頓時有了很多不滿,好心情突然被碾壓擊碎。到了地方,小孩沒有禮貌地先吃了,我很氣憤,於是到另一張桌子吃東西。不過一會兒,你拉著侄女對我說:“我們散了吧!”頭也不回地走了。淚水模糊了我的視線,再也看不清眼前的路。

許多時候,會很不習慣一個人,一個人回家,一個人看恐怖片,一個人吃飯。不悔夢歸處,只恨太匆匆。思念總是無聲的傷痛,但我無法後悔,已沒資格後悔了。曾經都回不去了,還記得,我因為比賽輸掉了信心大降,是你鼓勵我;不要低頭,別讓自己的皇冠掉下來。幸福就是一瞬間能給予你溫暖的話語。

時光從指尖溜走,年華漸老,但那遙不可及的相思在心中卻總是這般的歷久彌新。好幾年前,我還沒搬來這小區,也不知道X這個人。但總是那麼巧,鄰居之間的拜訪確是友誼的開始。

回過頭來,我並不明白我們為何會走到這步。曾經那麼親密,那麼溫柔,而又那麼一去不復返。吵架後,她說的每句話我都沒回,不知該如何開口。那天晚上,月黑風高,天空陰沉得可怕,淚水從眼睛邊緣浮上來。我眼中的的歲月,永停留在那一剎那,而你,是否早已忘卻?

願你衣襟帶花,願我歲月風平。

我眼中的諸葛亮 篇6

國三作文 ,789字

諸葛亮可謂是神機妙算,智謀通天。但他畢竟也只是一個人,但大家似乎將他神化到了一個不可到達的高度。我們真的應該真真切切的認識他。

諸葛亮憑藉他的智謀和膽識幫助劉備完成了三國鼎立,功不可沒,為蜀國的發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創造了無盡的傳奇,充分地體現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他還發明瞭許多機械,可謂是鬼斧神工。如諸葛連弩和木牛流馬等充分體現了他的才智是極高的。他七擒孟獲又充分體現了他的仁愛。他善於用兵,任用賢能,重視人才又體現了他的心慮深遠,不得不說他是我心中最崇拜的人之一。

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雖然他被神化了,但卻始終實實在在是一個人,我第一次對他產生質疑是在他揮淚斬馬謖時,既然他已經知道街亭是一個如此重要的地方而且馬謖又不能守,為什麼又同意讓馬謖去呢?最後竟還流著淚殺了他。既然諸葛亮真的如此愛惜這個人才,他就應該堅持不讓馬謖去。對於街亭失守後亡羊補牢地殺死了馬謖我也是不看好的,雖然不知他到底是什麼動機,但這個事卻動搖了我心中諸葛亮神一般的地位。

其次就是對蜀國影響最大的一次—火燒連營。一把大火燒盡了一切也燒去了一條仁君的生命。既然諸葛亮神機妙算那麼也必定應該與劉備同行,這樣也許歷史將會被改寫,而他只是留守了國內。而他佈下的八陣圖則是這次失敗的最讓我疑惑的地方,據說諸葛亮做了最壞的打算,我卻認為比起亡羊補牢,讓失敗不發生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認為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敗筆,一筆劃斷了蜀國的未來。

最後,先帝去世後諸葛亮打著討賊的旗號六出岐山,勞民傷財又無結果,最終命喪五丈原,為他閃著金光透著灰芒的一生劃上了句號。以他的才智和自己國家的優勢完全可以採用勞兵之計拖垮魏國,自己養精蓄銳最後一舉出擊。但他沒有,這是他人生的最後一次失敗!

我想世上沒有所謂的神人,人就是人,我們要以客觀的角度去審度人生,在不同角度對不同人物進行不同模式的分析,找到自己在人生中的立場!

我眼中的諸葛亮 篇7

國三作文 ,470字

徐庶一句:“諸葛孔明者臥龍也。”開始了劉備的三顧茅廬。“臥龍出山天下驚”,三國的局勢因這一人再次變幻莫測。

運籌帷幄之間,決勝千里之外。諸葛亮本可在山林裡隱伏終生,心盤天下大事,身若山中臥龍,做個悠閒自在的隱士。然而或許就是內心對對手的追尋,對證明自己的渴望,還有對自己心中完美大計的實踐,讓臥龍騰天,南北震顫。

既在其位,便謀其政。諸葛亮日夜操勞,調率三軍,坐觀天象,指點江山。他從容鎮定,獨守孤城淡然撫琴瑟;他賞罰分明,嚴整軍紀揮淚斬馬謖;他“智情”雙全,七擒七縱孟獲攏人心;他鞠躬盡瘁,討賊興復苦撐孤蜀。

諸葛亮已經傾其所有,終其一生,無奈獨木難支迴天無力。曾經“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的藍圖,竟還是隨著劉、關、張的死化作南柯一夢。諸葛亮無愧“智聖”之尊名,算盡天下,卻算不過命運;看破人世,卻看不破自己。三氣周瑜卻勝不過司馬懿,一代臥龍最終還是鱗甲落盡,遁入大地。飲淚作別,唯負孔明這一生大志(智)。

“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諸葛亮離的是蜀地,別的卻是這臥龍一世的英明。對於一個已經為事業燃其一生的人,我們能表達的只有尊敬。

我眼中的諸葛亮 篇8

國三作文 ,386字

頭戴綸巾,手執羽扇,泰然自若地坐在城樓上焚香調琴,不動一兵一卒,使司馬大軍退兵,一場空城計,使諸葛孔明的形象在我心中幾乎被神化。

幼時從父親的口中,我知道諸葛亮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可不戰而屈人之兵。草廬中可三分天下,三天內即可草船借箭,談笑風生間亦能嚇退敵軍。從小耳濡目染他的各種英雄事蹟,使我認為,諸葛亮,是最為足智多謀的。

可後來我知道,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劉阿斗樂不思蜀,蜀國逐漸覆滅了。但他的智慧,永遠最令我欽佩。

諸葛亮並非只是軍事家,《前出師表》,《後出師表》,諸葛亮在文學方面也名垂千古。木流牛馬,孔明燈,他更是一個發明家。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但有人認為他並非一個好伯樂,剛愎自用,團隊意識差,這是蜀國失敗的原因之一,可是,人無完人,諸葛亮並非聖人,有缺點也是情理之中,即使他非一個好伯樂,但他的確為一匹千里馬。

我眼中的諸葛亮 篇9

寫人作文 ,573字

諸葛孔明者,臥龍也。諸葛亮,一個家喻戶曉的人物,三國時期政治,軍事家,往往被人們視為神人,上曉天機,下通地理,但在我眼中,也不過是個凡人,帶有悲劇色彩的平凡者。

為什麼他號臥龍?從《隆中對》便可看出大半,他為人低調,潛伏于山野之中,但心懷大志,通曉天下事,具有深不可測的才智。可他也會為自己“做廣告”,進行自我推銷,自比於管仲,樂毅,使徐庶崔鈞等人為他宣傳,以至名聲可以遠揚。至於近處,隆中的農夫都吟唱他所寫的詩、歌詞等,也創造了一個接地氣的形象,比起龐統的四處奔波求職,他的外表低調,內則使明君欲得其才的方式更為精明。只有這樣,才會篩選出真正需要他、又求賢若渴、有道德,還能完全發揮他才幹的君主,還不至於到了東吳或魏國,像他哥哥一樣受排擠。

然而真正的悲劇在於,雖然他與劉備“互相選擇”,劉備“自稱”漢室之後,敬佩他,又能任用他,但這仍不能阻擋大勢所趨。劉備,一個編草鞋出身的,說他是騙子也不為過,與高祖劉邦倒真有幾分相似。論才能、政治能力、統率力、陰謀詭計、名望人手,都無法與曹操抗衡,諸葛亮即使能縱觀天下全域性,有著完美的計劃,可這就像一局賠率失衡的賭局,輸贏早已預定……

諸葛亮身上,反映著人算終不勝天算的宿命。他一心要發揮才智,奈何像劉備這樣的君主,給他的擔子實在太重,已經違背了天下大勢,他不敗,誰敗?識時務者為俊傑,可惜了一代良才!

我眼中的諸葛亮 篇10

國二作文 ,1109字

諸葛亮,字孔明,三國時陽都人,卓越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的大名可謂聞名天下,劉備“三顧茅廬”和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故事更是家喻戶曉。

諸葛亮被歷代人所稱頌,原因有很多。他是一個上知天文,下曉地理的學識淵博的俊傑。他精通政治,綜觀天下,所以才會在隆中被劉備諮詢時作出“天下三分”的英明論斷;他足智多謀,瞭解別人的性格,所以才會有“草船借箭”、“空城計”的故事流芳百世;他心胸開闊,明知周瑜是嫉妒他的才能而專找他的麻煩,但為了東吳和西蜀兩國的友好,他從不計較;他公私分明,內外同法,陟罰臧否,不曾異同,贏得了將士們的愛戴和尊重;他從不偏私,曾揮淚斬馬謖;他自出山輔佐劉備興復漢室以來,就一直對劉備對蜀國忠心耿耿,鞠躬盡瘁;他為劉備外平戰亂,內修政理,從未有過一絲鬆懈。在他40歲之際,還親自帶兵伐魏、伐魏前還滿懷深情地向蜀後主上書,提醒劉禪要廣開言路,賞罰分明,親賢遠佞,治理好國家。諸葛亮可謂一片丹心昭日月,一生無私獻蜀國啊!

我們每個人都應學習諸葛亮這種為國盡心盡力,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不論年齡、種族、宗教、信仰的不同或文化的多少,都應時時刻刻想著為國家服務,為民族服務。

諸葛亮確實不愧為一代忠臣,一世良相。但是,我個人認為諸葛亮也有不可取之處。在劉備三顧茅廬之前,諸葛亮只想“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平平凡凡、安安靜靜地度過自己的一生。沒想過要平定亂世,沒想過要解救百姓於戰亂的水火,這就不免太狹隘,太自私了。不但如此,他還非要劉備委自枉屈,三顧草廬,才肯與之見面,看來,諸葛亮是太耍大牌了。

對於我們這一代人,面對社會嚴峻的竟爭,決不能隱居“山中”;不能懷抱利器而不去施展,不能消極等待別人來拜訪自己,發現自己,而要學會主動出擊,自己推薦自己,自己發展自己。我們現在要努力學好本領,將來只要祖國一聲召喚,我們就應該隨時隨地站出來為國家作貢獻。我們的能力知識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國家給的,人民給的。為國家效力,為人民辦事,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或許有些人有這樣的想法,管他什麼國家,我只要自己過得寧靜,過得舒適就對了。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沒有國家的繁榮富強,哪來個人的寧靜幸福?我們生是國家的人,死是國家的鬼,我們就是為了能為國家儘自己的一份力量,添上自己的色彩而出生,而來這世上走一回的。

俗話說得好,“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有點瑕疵的玉才是好玉,人不可能十全十美。任何一個人都有優劣兩面性。就像事情一樣,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有美的一面,也有醜的一面;有善的一面,也有惡的一面。所以,我們對於人或事,應從多方面去認識、評價。要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偉哉,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