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語文的故事相關作文20篇

我和語文的故事 篇1

國一作文 ,918字

什麼是語文?

這個問題的答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見解吧。

語文,僅僅是攜著音韻美的古詩嗎?是乏味的古文嗎?是記事的散文嗎?

是,亦或不是。

語文是語言,是文字,上下五千年流傳下來的,可不只是經典。

一開始的語文叫國文,教書育人唯有先生,夫子。

學生多半身著中山裝,與先生對答詩詞。

我開始學人生中第一個拼音,第一個字時,還不明白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學語文?後來才懂得:

學習語文不僅是對知識,對文化的理解與運用,還有對傳統文化的傳承。

語文還是我成長最好的老師,教會我如何表達,如何寫字,甚至寫流利通順的文章來。

小時候的我,從不懂怎樣寫出一篇好文。

多讀書,多積累,爭分奪秒的與時間賽跑;從開始學會運用好詞好句;到最後可以流利的寫出一篇記敘文;到現在甚至可以參加作文競賽。我知道我有時比賈島還鑽研,為了一個詞甚至是一個字反覆推敲,別人都說我瘋了,只有我知道,寫好每一個詞是多難,多難。

如果你正與朋友走在大街上閒聊,他們都在對詩歌賦,這時你詩興大發,信手拈來,好一個“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你的朋友一定對你心生敬意;但你若半句對不出,甚至不知所云,豈不是弄巧成拙?

現在,很多外國友人都來中國學習中文,這是為什麼?

中文早已經在全世界普及,我們更要抓緊學好語文,善用語文,尊重語文啊!

前幾個月還在貼吧裡看到一篇帖子,講我們學語文是為了什麼?那發帖人也是幽默:“難道上街買菜也要對首詩?”這篇帖子遭到我們班很多人的轉載,都說以後早已不需要學語文。再想想:我們學習古詩,古文,並不是為了上街買菜。

中華經典文化的傳承,為的還不是記住華夏五千年走過的風風雨雨,歷經滄桑?我們的祖國衰敗之後,又在別的國手下被統治了多久?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沒有銘記歷史的結果。

噢,這整整5000年光陰啊!豈可輕易說放棄?

如果連自己的母語,古人留下來的字都學不好,不但影響了以後對於文學的鑑賞能力,更不為一個流淌著黃河血脈的華夏兒女!

這並不簡單,也並非難如登天。

語文是我的良師益友,雖然以後不知上街買菜還用不用得到古文吧,即便不用,我也能夠驕傲地向全世界宣佈:我是一箇中國人,我們的文字,最美,最迷人!

我和語文的故事啊,從出生開始,便不會停止了。

我和語文的故事 篇2

國三作文 ,1030字

《紅樓夢》是所有書中我的最愛。

初次讀《紅樓夢》,才小學一、二年級,是一簡讀本,薄薄的,不過幾十頁,字印得很開,還被拼音佔去了很大部分。那時讀,只覺得很雜很亂很深奧,讀起來很累,讀後也不明不白,感覺遠沒有其他故事書好看。

再讀它是在四年級。一次我無意間從抽屜裡翻出了幾本很古樸的連環畫版的《紅樓夢》,媽媽說,那是外公收藏的。雖說這書的年紀不小,但因保護得好,倒也還算平整。書的每一頁都被圖佔去了大部分的空間,下面只簡簡單單地註上兩三行字,因為圖多字少,看起來輕鬆,有趣得多,十幾本共一百二十回的《紅樓夢》,內容總算被我完整地讀了下來。那時,特別喜歡多愁善感、才華橫溢又貌若天仙的林黛玉,前八十回寫她的多,便多看了好幾遍。那時的我,從不願把此書理解成是描寫一個家族由興到衰的過程,只固執地認為,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襯托寶玉和黛玉悽美的愛情故事。

之後,我便無可救藥地愛上了《紅樓夢》。每每上網看《百家講壇》,必定首先搜尋有關《紅樓夢》的系列,劉心武、周汝昌等紅學專家的解讀聽了幾遍了,但每每得空再上網時,重溫舊“夢”,仍然看得興趣盎然。通過聽專家的講解,我愈發地瞭解了《紅樓夢》,瞭解了書中形形色色的人物,也因此愈發地覺得《紅樓夢》是中國古代小說的巔峰之作,似乎每一個字都是一個迷,每句話都是一種暗示,每個情節都是一個鋪墊。我不再死板地認為這只是部“古版言情”小說,而覺得這是道有趣的、但也許永遠都解不破的數學題,熱愛它的人,在解題中就會發現無窮的樂趣,即使無法得出所有的正確答案,卻也能回味無窮,可謂“答案誠可貴,過程價更高”。

今年暑假,我終於如願以償得到了一本原版《紅樓夢》,我興奮地捧著它,一字一字地讀了許多天,偶有感觸,便興致勃勃地在QQ空間發表了一篇《我眼中的紅樓夢》的感言。其中我寫到:現在的我,不再喜歡那尖酸刻薄、多疑愛哭的林黛玉,而是溫柔賢淑、待人和氣且比起相貌和詩情絕不遜於林黛玉的薛寶釵。沒想到這招惹了另一位紅迷—我的一位同學的“抗議”。在“爭吵”中,我們不斷從書中尋找證據來支援自己的觀點。她說林黛玉“出淤泥而不染”,還敢於追求真愛,我說黛玉小心眼不容人;她說寶釵城府太深,陰險狡詐,我說寶釵以誠待人,人見人愛……我們在QQ空間中你來我往,她發了N條評論,我亦作了N條的回覆,這場沒有勝負的網上“辯論”,使我原本刻板單調的暑假生活變得充實和豐富多彩!

《紅樓夢》伴隨著我漸漸長大,我對其理解的不斷變化與深入,在好見證著我的成長。

我和語文的故事 篇3

國三作文 ,658字

打小時候起,我就是個愛閱讀的孩子。記得那時候,我滿腦子充滿著藍天、白雲與碧海。因為,我喜歡在綠草坪中打滾,喜歡在小河中與魚兒們嬉戲,喜歡在花叢中撲捕蝴蝶。然而,我最喜歡的,卻是呆在家中看書。因為,在閱讀的過程中,我發現了語文的美。

記憶中,我最最喜歡的是童話故事書。常常,我總是不知不覺地深陷在童話的王國裡:愛撒謊的比諾曹,楚楚動人的美人魚,虛偽的國王,都深深地打動著我的心。我覺得,書本里的一切,都是那麼的美妙。

隨著年齡的增長,一本本名著成為了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朋友。駱駝祥子從一個勤勞、樸實的拉車伕,變成一個吃喝嫖賭的廢人,我知道了舊時代吃人社會的黑暗,也知道了老舍那渴望幸福的無限追求;閱讀《童年》,我瞭解了阿廖沙悲慘的童年生活:父親的去世,外祖父的吝嗇、貪婪、專橫與殘暴,但我也瞭解了高爾基對冷酷無情命運的抗爭;閱讀《昆蟲記》,我領略了法布林對昆蟲的喜愛,也領略了大自然的奧祕……

上了初中,我更愛閱讀了。因為,我在閱讀中發現了語文的美有著更為深刻的內涵。學習說明文,我欣賞到了蘇州園林的圖畫美,盧溝橋的曲線美;學習散文,我品味到了朱自清的愛父之情,魯迅的愛國之情;學習唐詩宋詞,我發現美是陶淵明“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的詩意與恬靜,美是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胸襟和抱負,美是李清照“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的憂愁和傷感。總之,學習語文,彷彿置身於一幅巨大的畫卷中,我滿懷欣喜地領略到了各種各樣的美。

我堅信,語文學習過程中有著各種各樣的美。然而,這種美,只屬於善於發現的人。

我和語文的故事 篇4

國小六年級作文 ,662字

語文是一場春雨,滋潤我們乾燥的心田;語文是一輪太陽,照亮我們暗淡的生活:語文是一縷清風,輕拂我們柔弱的臉龐。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中,語文佔據著不可撼動的位置。博大精深的文化,連外國人都讚歎不已,說起我和語文的故事,倒真有不少呢!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班的男生老愛欺負一個胖乎乎的女同學。一開始時,我不予理睬,總覺得不參與欺負人的事,就保護了自己。直到有一次,我看見一個“好學生”,也對胖乎乎的女同學指手劃腳,隨責罵,我不禁想起《明日香,生日快樂》中的一句話:“人生不會總是晴天,時不時總會下一場傾盆大雨。而下雨時,不是指著被淋成落湯雞的人哈哈大笑,要有為他撐起一把傘的胸襟。因為都是人,不應該更加珍愛嗎?”

想起這段話,心裡總是泛起一陣陣微波,感到羞愧和懺悔。我們總認為不參與欺負人的事,就保護了自己,可到最後誰不是遍體鱗傷呢?

我默默地想,默默地站在正義的一邊,雖然總被視為異類,但心裡卻盪漾著一種滿足。

這就是中國文學的力量,從一本書中感悟到的,往往受益一生。中國文學教我們尊重弱者,教我們樂觀面對挫折,教我們勤奮學習,教我們不負大好時光……而最重要的,它教我們如何在一本書中汲取知識,也將知識傳播下去。

路遙曾說過:“精神再獨立的人,有時候也需要找到一種依附,一種歸宿。從某種意義上說,文學就是人類情感的依附,情感的歸宿。”同學們,讓我們把中文學好,把中國的瑰寶一中國文化一代一代傳下去,將中國語言帶向全世界。

我和語文的故事 篇5

國小三年級作文 ,453字

在語文課上,老師提出問題,我總是不積極舉手回答問題。而在一次課堂上,我的思想發生了轉變,舉手積極了,因為我學到這樣一句話“語文是我的靈魂”,單單一句,就讓我覺得語文很重要。

“丁零零,丁零零”,上課了,語文老師走進了教室,我們正在學一篇課文。我們剛學到一半,老師提出了一道難題,讓同學們回答。教室裡鴉雀無聲,只有幾隻小手顫抖著舉了起來。

我眼珠轉來轉去地想著題目,噌的一下把手舉了起來,別的同學看到我自信地把手舉起之後,放下了手,聽我的答案。老師看了看坐在下面的同學,叫出了我的名字,我馬上站起來,流暢地說出了正確答案。

我們讀了幾遍課文,老師又出了一道題,班級又沒了聲音,也沒了舉起的手。我猶豫了一下,然後快速地把手舉了起來。老師的目光轉移到我身上,也猶豫了一會兒,叫出了我的名字,我斷斷續續地說出了答案。老師欣慰的目光望著我,對我伸出了大拇指。美妙的語文課堂,讓我忘記自己,忘記膽怯,陶醉其中。

語文多重要啊!我要學好語文,讓語文的芳香灑落世界各地。

我和語文的故事 篇6

國小四年級作文 ,647字

說起我和語文的故事,那可就長了。

自小我就被母親灌輸了許多關於語文的知識。小時候,我常被母親摟在懷裡,聽母親念《唐詩300首》給我聽。一開始好奇的我總是被書上的字所吸引。忍不住伸手想去摸,母親也總是不厭其煩的把我的手放好。後來不知是我被母親的朗誦吸引了,還是迷上了語文,聽著聽著,書上的那些字,彷彿一下子就活了過來,做各種調皮的動作,總逗的(得)我開懷大笑……

後來,我上了小學。再也沒聽過母親朗誦了。不過,小學階段我和語文的故事就是另一篇章了。

我小學階段共有三位語文老師。

我第一位語文老師為人很親切也很嚴厲。她的教學方式很獨特,在她的引導下,我這個“語文小樹苗”長大了不少。可是後來,我轉校了。新老師的教學方式很單一,古板,滿足不了我對知識的渴望,使我對語文失去了興趣。我仍然還是照常努力,可是失去了興趣,再努力又有什麼用呢?我就像退了毛的鳳凰失去了光澤,一艘在黑暗中航行的輪船失去了方向,我頹廢了好幾年,這是我至今語文生涯裡最黑暗的一段時光。

再後來,我遇到了我的小學第三位語文老師。她宛如黑暗裡的一座燈塔,指引我走出了黑暗。她打開了我心頭的霧霾,我的心窩裡再次灑滿了陽光。我重拾了對語文的興趣。雖然她只陪了我一個學年,但我卻進步了許多,因為她讓我重新找回了對語文的興趣。

現在我告別了我的恩師,告別了我的小學時光,告別了過去。我即將開始嶄新的初中生活。在這裡,我遇到了新的語文老師,即將開始新的語文生活。我和語文的故事還在繼續。

我與語文的故事作文400字 篇7

國小五年級作文 ,1380字

【篇一:我與語文的故事】

語文是一條潔淨的小河,為我洗去心靈的汙點。記得有一次,爸爸要帶我去捐款,我斷然拒絕。我不想用我的零花錢去為一個白血病兒童捐錢,我的零花錢是用來買東西的。不久,我學習了《永生的眼睛》這篇課文,我突然明白,不管什麼東西,只要用它做出有意義的事,它才能擁有真正的價值。回想起捐錢的事,我似乎明白了什麼。當天下午,我和爸爸一起到了醫院,把我的零用錢捐了出去。雖然錢捐的不多,但是我心裡卻比吃了蜜還甜。

語文是一束燦爛的陽光,讓我擁有無限的力量。有一次,我被通知參加學校舉行的演講比賽,心裡異常緊張,練習也不認真。一天,我無意間翻開了書,《花的勇氣》這篇課文映入眼簾,讀著課文,我被花的勇氣感染了,突然勇氣倍增。那次,我以自信有力的聲音贏得了學校演講比賽的一等獎。

語文是一杯甘甜的美酒,讓我忍不住去閱讀她,品賞她。有一次,我正無事可幹,就不由自主地端起語文書看了起來。爸爸叫我吃飯我也沒有聽到,直到天黑肚子“咕咕地”向我提抗議時,我才想起了還沒有吃飯。

我愛語文,語文是我精神的源泉。我愛語文,語文是我生活的動力。

【篇二:我與語文的故事】

在我的記憶中,媽媽是我的第一位啟蒙老師。

在我小時候,我快要上幼兒園了,媽媽就給我買了一個小小的書包,一個鉛筆盒還有一支筆,媽媽先教我拿筆的姿勢,但是我怎麼學也學不會,媽媽見我急了就耐心的握著我的手教我寫字。這還是我第一次接觸語文呢!

過了一個月左右,我開始上幼兒園了,上語文課的時候老師教我們寫字,但是,有的小朋友連筆都不會拿,然後老師就耐心的握著小朋友的手,教他們寫字。時間一天天過去了,不會拿筆的小朋友也學會拿筆了。

老師教我們拿筆的方式和我母親教我拿筆的方式多麼的相似,從那之後我就深深的喜歡上了語文這門課程。

後來,我上了小學,我學會背誦一首首古詩,朗讀一篇篇文章,在《靜夜思》中的後兩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兩句讀出了李白想念家鄉的情感。《詠柳》中的“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我讀出了柳樹的優美。我還學了一個孤兒院的故事,裡面講了一個小男孩為一個小女孩輸血的故事,我讀了以後我被小男孩的勇敢打動了。

這就是我和語文的故事。

【篇三:我與語文的故事作文】

漢語是我國的國語,語文也當然是中國人必不可少的一門學問,語文不僅僅是用來說話的工具,也是心靈溝通和情感交流的橋樑。

蘇步青說過,語文是學習的工具,是基礎。我從小就愛讀書,很小的時候,就每天聽媽媽拿著故事書給我講故事,從我認字開始,我就和語文結下了深厚的情緣,在語文的殿堂裡,在浩瀚的書海中,我一面收穫知識,一面收穫快樂。‘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從孟郊的詩中,我瞭解了母愛的偉大,"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在李白的詩中,我看到了友誼的珍貴。在老師的帶領下,我知道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國語言的神奇多變,見識了講臺上一個個國學小博士的博學多才,令人驚歎!我愛語文,愛學語文,語文成了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語文的讀和寫是分不開的,方方正正的漢字,代表著中國人做人的標準,凝聚著中國人的聰明與智慧,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部分,我們一定要練好書法,俗話說,字如其人,看一個人做事認不認真,只要看他寫的字就瞭解的差不多,所以,認真寫字很重要。

我愛語文,因為它蘊含著無窮的知識力量,生活有多廣闊,語文就有多廣闊。

我與語文的故事 篇8

國一作文 ,954字

有時候在想,語文究竟是什麼,難道僅僅只是幾首詩、幾篇文章、幾本書這樣簡單嗎?恐怕並非如此。

早晨天剛亮,霧還沒有消散,巷子裡已經灑滿柔黃的燈光,幾家早點鋪前圍了並不多的人群,我看見他們彼此微笑點頭,打著招呼。陌生人之間的溫暖驅走了冬日的寒風,真好。我在心裡默默地想。

中午去上課,南環路上的銀杏真是好看極了,黃澄澄的一片,地上鋪滿了落葉,放佛一片天然的地毯鋪在這裡,真是雅緻。有時興致來了,會將一兩片銀杏葉夾在本子裡,為秋天匆匆地到來又匆匆地離去留個紀念。我很貪心,甚至想將四季都留住,想將它們一一珍藏在自己的本子裡。而後才發現,美景那麼多,美好的時光那麼多,可愛的人那麼多,既然無法留下,那就努力去記住吧。

當城市披上了夜的紗衣後,這一切就又不同了。川流不息的馬路上車燈一閃而過,遠遠地看,放佛一串珍珠連在了一起,發出璀璨耀眼的光芒。高樓這時也發出光亮,那一扇扇亮燈的窗戶後面定也藏著一個個五彩斑斕的夢,使夜晚這位戴著面紗的女子更顯神祕。

這便是我在生活中發現的美。當然也是因與語文結緣而獲得的美。

其實我對於語文的理解,可能算是很淺。我認為她能讓我明白,什麼是好與壞,什麼是是與非,什麼是善與惡,什麼是美與醜。而這世界上千千萬萬的東西,有生命的,沒有生命的,都有一面能觸發我們的思考,讓我們在漫漫人生路中有自己的判斷,不被他人所左右。而至於作品,最重要的在於它有沒有向讀者傳達它的思想,有沒有描繪出它眼中的世界。更重要的,作者是否懷著一顆誠摯的心。

“那最遠最冷的一顆星,內心裡深處依然有著熾熱的火焰,從不停息。即使這世間一切的喧譁都終將過去,詩篇依然會流傳下來。當然,好有一顆孤獨與傲岸的詩心。”

我曾有一個像扁舟的夢,也曾因迷失方向而停滯無法前行。就在那時,我邂逅了語文,從此她便如同我的摯友,在我不如意時安慰我,在我得意輕狂時警醒我。她教會我發現美,教會我溫柔待人。同時也將我的心變得柔然細膩,如同這冬日裡的暖陽給人帶來無窮的安然與舒適。

我很幸運,語文伴我成長。也因語文,我結緣了許多可愛的人:總是鼓勵我,引導我的語文老師;與我一起在逐夢路上的同學夥伴;還有因相同志趣愛好匆匆見過幾面的書友筆友……

無論未來會怎樣,我都將全力以赴,走在開滿鮮花的道路上去追逐夢想。正如夢的開始,與語文的邂逅一樣。

我學語文的故事 篇9

國小五年級作文 ,499字

語文,內容豐富;語文,變幻莫測;語文,令我著迷。在我記憶的深處,語文,瀰漫著淡淡的墨香。

記得在幼兒園大班的時候,我開始學習書法。當我練習到一定程度時,老師開始讓我在宣紙上寫作品。一開始,一切都還算順利,可是到了後來,也許是我被前幾次的勝利衝昏了頭腦,也許是老師和媽媽的讚美讓我變得有些飄飄然,又或許是過多的自信令我信任自己的能力有些過分,對於寫作品,開始疏忽起來,像少寫或多寫一個字啦,不慎將宣紙甩在磨點啦,都是家常便飯。

一個陰雨連綿的下午,我獨自一個人在家裡寫作品:故人西辭黃鶴樓……寫著寫著,我越來越沒耐心,“辭”的一撇寫成了橫,“鶴”少了一點,“煙”又寫歪了……錯誤像洪水一樣接踵而至,我心煩意亂,乾脆推開宣紙,一屁股坐下來看書至於寫作品的事……管他呢!我看了一會兒書,目光忽然落在一段話上,它說,書法形態優美,生動形象,是學習語文重要的輔助……讀者,我心中湧起一股對書法和語文的熱情。我坐了回去,歡樂一張宣紙,認真地寫著一個又一個字,我完全陶醉在古詩的韻味,語言的生動以及清新的墨香之中。從此,對於和語文有關的事情,我都懷著滿滿的熱情去對待,去享受,因為我真切地感受到語文的迷人和多彩!

我與語文的故事 篇10

國小五年級作文 ,648字

語文就像一道彩虹,五彩繽紛,劃過我的心田;語文就像一本醫書,醫治我們的愚病毒;語文就是我們的良師益友,時刻陪伴左右,為我們開闢出一條正確的道路。而我與語文的故事,從一年級就開始了……

在那個秋高氣爽的九月,我步入一年級,開始了小學時光。那時,我年少無知,認為所有的科目都很簡單,我通過努力學習,得到了人生第一個一百分。

懷著激動、忐忑的心情,我上二年級了,學習的擔子又重了一些,這時我最大的敵人也逐漸成了型,那就是—粗心。但我渾然不覺,每次考試,我都是大錯不犯,小錯不斷。可我仍是毫不在意,認為自己不過是發揮失常,只要認真學習就好了,一點都不擔心。

可就在三年級時,我因為粗心寫錯了一個句子與100分失之交臂,媽媽嚴厲的批評了我,認為我不應該錯的,老師也對我一頓說教,那時我第一次為我的學業放聲大哭。

後來,我上語文課簡直度日如年!認為是它拖了後腿,讓我的總成績下降了,我的敵人—粗心,卻在肆意培養著“軍隊”。

轉眼間,我已來到五年級,學業擔子越來越重,我仍然粗心,直至期中考試後,媽媽找我談心。她說:“你要知道,語文真的很重要,因為高考時,數學、英語考滿分的人比比皆是,但語文想考滿分卻是相當不容易的,數理化固然重要,但語文更不能忽略,我們不能輕視任何一門科目。”

聽了這番話,我才恍然大悟,也發現了語文的妙處,如諧音成語、諧音對聯、諧音歇後語等等。現如今,我學習語文的動力十足,也時時刻刻意識到了語文的樂趣所在。

語文,你是國學的精粹,你是國學的經典,你讓我又愛又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