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所屬相關作文20篇

物之所處,心之所屬 篇1

國一作文 ,643字

感激是人們心中的橋樑,感激是人們生活的良師。感激是寒冷中的溫暖,感激是冬天中的陽光。沒有感激,或許人們看到的世界是灰色的。但我慶幸,因為我學會了感激。

那麼,朋友,你學會感激了嗎?

感激春雨,因為它不顧自己的消逝,前赴後繼地降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它滋潤了大地,喚醒了萬物。“春來遍地桃花水,不辯仙源何處尋”。不用問,這仙源是天上而來的。它擁有聞一多先生所寫的紅燭精神“將你的脂膏不急地流向人間,培出慰藉的花兒,結成快樂的果子。”因此,山坡蓋上了綠被子,樹木戴上了綠冠頭。它們都用再生的生命感謝了春雨。而我也從中學會了感激春雨。

感激陽光,因為它給予人們以希望,以活力。是成功的彼岸,是希望的象徵。它擁有人們所向往的熱情與朝氣。試問在黎明前你最希望看到的是什麼?是陽光,因為它的出現,預示著新的開始。對於過去,人們再執著,再留戀也沒用。所以,他們更注重著未來,憧憬著陽光。願用熱情的心譜寫將來,以表達對陽光的感謝。而我也從中學會了感激陽光。

當秋風掃過的時候,搖曳在樹上的葉子飄了下來。或許這時有人會感嘆:“這就是‘自古逢秋悲寂寥’的原因吧!”但他們錯了,“落紅不是無情物”它們雖是無情地下落,但為的卻是“化作春泥更護花”。“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不正是落葉一生的寫照嗎?我被它們的精神所震撼了,而我也從中學會了感激落葉。

或許,還有更多的是我學會感激的源泉,在生命的路途,是感激點綴出路途的色彩。相信吧!學會了感激,就是學會了看世界。

那麼,朋友,你學會感激了嗎?

心之所屬 篇2

國二作文 ,848字

“劃去,劃去,再劃去。”一陣聲音在我心裡蕩過。一片一片記憶的碎片在腦海裡閃爍,在劃去那一瞬間消失,燃盡。

這五個重要的人分別在我一生的每一個瞬間中閃著光芒,他們陪伴著稚嫩的我逐漸長成一個知信、有情義的人。最為重要的,也是我最難割捨的兩個人,她們是我的母親以及最好的閨蜜蘇傑欣。

我的母親,從小伴著我。人人總說母親愛打罵孩子、批評孩子。但這種感覺我從未體會過,在我的腦海裡,只有她陪伴我玩樂的時光,那是快樂的,是美麗的。到了初中,母親對我的要求雖然更加嚴格,但也不會對我完全禁錮。在平常的日子裡,她仍照樣陪我玩,有時,我不禁去問她:“媽媽,你對我的養育方式是怎樣的啊?”

“放養啊!不然怎麼養。”母親幽默地說道。每一次都是同樣的回答,一如既往的放養,辛苦的卻是她自己,永遠只有她自己,我不曾想過,如果失去了母親是什麼樣的。幼稚而天真的我相信神話中的長生不老,卻不常想人類正常的生老病死。有時,在夢中,我總會看到母親一動不動的躺在我面前。伸手摸去,卻是一層空氣,摸不透,也猜不透。也正如我看不透母親的心。在那一刻,我忍不下心,劃去了我最好的朋友,心裡也含著一股淚水。要是沒有母親,我便不會認識蘇傑欣,在我的心目中她與母親的地位不相上下。為什麼?在下筆寫名前,我從未想過她是如此重要,如此難以割捨的。是蘇傑欣讓我在孤獨與黑暗中看見光明,即使在陰暗的裂縫中也能看到希望。

童年的時光是值得我們懷戀的,每一分一秒,在時間的沙漏裡緩緩落下,散成一地。如今,我們分道揚鑣,朝著自己的夢想勇往直前,又何曾再去回首,看一看我們曾經的過往,每一滴的快樂早已化為淚水在小學畢業那天流盡了,友情也在那天留下了縫隙與隔閡。劃去的那一秒,是從未感受過的心痛,腦子裡一片混亂,腦海裡飛速地閃出以前的畫面,眼淚雖然止住了,但心卻在流血。不停的想:原來還是那麼重要,還是忘不掉,就算分別了也無法忘懷,我抬頭,不禁笑了笑,咬咬嘴脣,劃出了一道傷疤。

五個重要的人離開身邊,五顆星星失去了光芒,腦海中六人的微笑,只剩下一個,那就是……

不錯過心之所向 篇3

高二作文 ,788字

有些人的生活像一泓清泉,細水長流,有些人的生活像一身錦繡。華而不實;還有一些人,他們只知道一味地盲目奔跑,錯過了途中的一切,最終也沒能獲得自已想要的格調。

20世紀著名的好萊塢女星海蒂拉瑪,風姿綽約,美豔脫俗,男女都為之心動,但她卻在聲名鵲起時悄然隱去,潛心研究無線電。有人質疑好她,她全然不顧,心想著科研,雲淡風輕的一句“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引起軒然大波。重要的不是在別人心中你應該的樣子,而是你自己心之所存,心之所往。生活中形形色色的艱難迎面而來,若你仍然堅持自我,努力追求那個遠方,最後的精彩也將屬於你,屬於千帆過後的赤子之心。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春賞繁櫻,夏觀夜星”他追求那種寧靜恬淡的生活,在自己的小居室中寫作,親近自然,過著自己想要的那種生活。不沉醉浮華人世,滾滾紅塵,川端康成活出了自己。從古至今,想要擺脫糜爛生活現狀的人有很多,大多數人都想通過虛空的榮耀和華服掩蓋自己精神生活的乾涸,殊不知,這樣的做法只是自欺欺人,讓你在渾渾噩噩中忘卻初心,迷失自我。

偵探小說家柯南道爾也說:“我的一生就是力求不要在平庸中虛度光陰”人生如此長,何不在美好的年華勇敢地追尋你的夢想,握住每一次機會向著理想進一步向前。

面對雙手雙腳的缺失,尼克胡哲用春天般的笑容相迎,不悲觀,不氣餒。他立志成為一名演說家,用已的話語敲開苦難者的心房。經歷無數困難,他成功了,他以樂觀從容的態度鑄就了人生的輝煌。出於對夢想的執著追求,他用一顆堅強的內心決不向死神妥協,他不願苟活於世,於是他書寫了自己的傳奇,擁有了精神人生。

王小波說:“我希望自己是一顆星星,如果我會發光,就不必害怕黑暗。如果我自己那樣美好,那麼一切恐懼就可以煙消雲散。”是的,能把握住人生的只有你自己,能不懈追夢最終圓夢的也只有你自己。

不被困難嚇怕,不為誘惑迷失,堅持你的內心,心之所向終會得到。

心之所向 篇4

高一作文 ,945字

古有孔夫子一生貧寒,周遊列國,終成萬世師表;亦有李煜居高位,貪圖享樂,終成亡國之君。今有馬雲,家境貧寒,高考屢次落榜,仍心懷理想,躍居中國首富;亦有柯達沉浸於昔日膠捲巨頭地位,沒能順應時代洪流,終致破產。人行走於這個大千世界,重要的不是身之所處,而是心之所向。

在海外工作近二十年,當國家需要他時,他放棄了優厚的工資待遇,放棄了全球最為發達的實驗室,放棄了美國國籍,毅然歸國。他正如他的姓名所言,施一公,一心為公。在這裡,他不再擁有在國外時響亮的名號,但他可以步步努力,被評為院士;在這裡,他不再有得心應手的裝置用於科研,但他可以一手打造全新的實驗室。對於他而言,無論身處何地,只要能夠投身科研,只要能夠報效祖國,他便已心滿意足。

無論是身處海外名校,在眾多專家的幫助下搞科研,還是在國內簡陋的實驗室內獨自鑽研,施一公都可以成功,只因他心之所向。倘若他一直沉浸在昔日的風光,埋怨著當下簡陋的環境,那麼到現在,我國的生命科學研究仍舊遠遠地落後在別國。在堅定的信念下,身邊的一切困難只不過是過眼雲煙。堅定的心之所向戰勝了環境的簡陋,促使他走向成功。

牧羊少年聖地亞哥,無論他是趕著羊群尋找水源草場,還是被騙得身無分文行走於異國他鄉,無論是他擦拭著水晶杯積攢著錢財,還是跟隨著商隊行走於一望無際的沙漠。他終究是應著天命一步一步走近金字塔,一步一步走向寶藏,一步一步實現自己的理想,只因他深知,作為一個牧羊人,一個探險家,他應該四海為家,身置何處不應該成為阻礙他的因素,身處何處對於他來說並不重要,心之所向才為他提供了強大的動力。他相信凡是自己想得到什麼,整個宇宙都會合力幫助他,然而能阻止他的,只有他自己。堅定的信念,強大的意志,沖淡了身邊的艱難險阻,促使他一步步走向成功。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我們身置何處,而是我們將前往何處。輪椅上的霍金把思想放飛於宇宙,終成一代偉人;監獄中的安迪,心懷希望,嚮往自由,最終洗淨重生,奔向海洋;囚禁二十六年的曼德拉,沒有被牢籠所束縛,一心想著給無數同胞帶來自由,九十餘載的光輝歲月譜寫處自由讚歌。身之所處即使再艱難,在強大的希望、信念面前也是那樣的微不足道。

堅定自己的信念與目標,堅持一路走下去,你會發現我們身之所處已不再重要,強大的心之所向正將我們引向成功。

心之所向助力遠航 篇5

高一作文 ,766字

吸引力是一種興趣。頭頂“清北學霸”光環的遊戲女主播石悅,一度站在輿論的風口浪頭。放棄吃香的建築行業而選擇褒貶不一的電競行為,是興趣使她無懼輿論的槍林彈寸,是那股強大的吸引力讓她一往無前、義無反顧,沒人能輕易持為她的人生下判決書。無獨有偶,北大學子陸步軒賣豬肉的決絕,劉偉在鋼琴鍵上按下的堅毅,他們興趣為槳,終駛向成功的彼岸。

吸引力是一種理想。梁啟超說:“鄭和之後,再無鄭和。”我想,正是鄭和身上獨一無二的對理想的執著造就了他傳奇似的人生。鄭和是一位虔誠的伊斯蘭教信徒,同所有的穆斯林一樣,聖城麥加是他理想的歸宿。他從小便開始學習航海知識,在其他同齡孩子還在玩耍逗樂時,他沉浸在理想的世界。而最終,在七下西洋之後,他終於來到了嚮往的麥加。與鄭和一樣的,還有“紅學痴儒”周汝昌;有音樂巨匠貝多芬,他們忠於理想,併為之踏實奮鬥。

吸引力是一種情懷。血沃中原勁草肥,寒凝大地春華髮。魯迅棄醫從文,辣手著文,引領他人生方向的,不是簡單的興趣,不是單純的理想,而是比兩者更為動人,更為高尚的情懷。舉世渾濁,唯他獨醒,他用不到一米五的個子扛起整個時代的悲哀。“吾行尚已遠,孑然失其侶。”他孤身一人,像一匹行走在荒原的狼,可關乎民族大義的吸引力,讓這位精神巨人朝著救國救民的曙光奔去。

視之當下,異化的吸引力卻大行其道,讓人們背道而馳,與高貴的靈魂南轅北轍。在興趣上,興而失恆,孩子三兩天便換一個興趣班,面面俱到的興趣讓吸引力綿軟無力,在理想上,商業的巨大利益幾近吞噬價值關懷。“替身”“摳像演出”司空見尼,而失去理想的個體,又談何情懷?

吸引力,是人生正途上的指南針,是人生少數派而堅毅的一劑強心劑。指引每個人前進的大大小小的吸引力,終將匯成一股關於國家、民族、未來的吸引力,浩浩蕩蕩,奔流不息。

心之所向 篇6

高三作文 ,744字

“一個人至少擁有一個夢想,有一個理由去堅強。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哪裡都是在流浪。”特行卓立如三毛,一個高挑身子,披著長髮,攜了書和筆漫遊世界的奇女子。她不依常規,卻又踏踏實實地生活,即使孤獨,也未曾放緩追趕理想的腳步。她流浪,卻不曾空虛。道路坎坷,她總能帶著對塵世的憐憫提筆,字裡行間溢滿了悲情的美麗。她用自己漫長而短暫的一生印證了那句—“夢想,可以天花亂墜;理想,是我們一步一個腳印踩出來的道路。”

心有所往,何不放開步子,大膽追隨?

年輕的日子裡總有夢想相伴左右,而真正能夠維持年輕的,是熱忱,是面對理想矢志不渝地追趕。歲月悠悠,衰微只及肌膚;熱忱拋卻,頹唐必至靈魂。幸運的是,人人都懷揣理想;不幸的是,這些理想大都在現實的極力打壓下化作觸不可及的飄渺。顯然,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在垂老之際,感慨著那段緊隨理想、肆意張揚的舊時光。

有夢,就去追吧,放開步子去追。

與其日復一日地重複著三點一線的生活,不如趁這大把時光,拋開枯燥,卸下枷鎖,為了那始終燃燒於心間的烈火,奮力一搏。生活,從來不是人們放棄理想的藉口。相反的,它承載著無數人的夢,無所謂高低,也無需掩飾,只等著人們的靠近與追逐。生活的盡頭,是理想的明燈,人們在徒步前行的漫漫長途中,歷經坎坷,飽嘗苦楚,唯有心間蔓延的信念之火似野草瘋長,迸發出生生不息的綠意。

誰言白日做不得夢?心有所念,即便白日,也可以夢人所夢,想人所想。

所謂理想,不同於“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的無私情懷,也不同於技有所長、夜無所夢的安於現狀,它出自人們內心深處最誠摯的慾望,卻又讓人們觸而不得。理想的意義不在於它能否實現,而在於人們不顧一切地努力與追隨。縱然失敗,縱然遲暮,也要執著一如既往。

凡心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葦以航。

心之所安一路風景 篇7

高二作文 ,919字

中國發展歷史長河中,前有女媧伏羲氏,後有《上下五千年》,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古代的文學著作實屬經典,成為了我們現代人無法跨越的高峰,猶如唐詩一般,後世再難寫出如唐朝詩人李白杜甫般博大精深的詩作,曾有人說道:“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我認為這詩雖為激勵後人,但是,唐朝文學高峰已難跨越。亞歷山大擔心父親打勝仗害怕偉大的父親將天下征服,自己卻無用武之地。在這裡,面對諸多疑慮擔憂,我想說的是心之所安,一路風景。

心之所安,一路風景。魯迅曾將《史記》評價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如此偉大的一本書,卻是司馬遷在坐牢時寫出來的,面對散發著鐵臭味的牢房,整日不見陽光,與老鼠蟑螂作伴,他沒有絕望,而是以一股不同於常人的毅力,堅強的活下來,面對宮刑的屈辱,他沒有妄自菲薄。的確,他與其他人不一樣,換做其他人只怕早已欲死不生。司馬遷,用一顆安然的心,接受著世界的慘烈變故,用一顆平靜的心,面對這監牢的嚴刑峻法,用一顆堅毅的心,面對這世間的口舌紛爭。於是,我便明白了,心中安然,多大的困難也會過去。

心之所安,一路風景。就像一隻誤入山谷的蝴蝶,莫言在這風景中歡快的飛起來,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的他,開了一場新聞釋出會便銷聲匿跡,沉心創作新作品。曾經生活的貧困,工作的不順暢都已過去,那個時候無論是什麼風浪,莫言都帶著一顆平靜安然的心,現如今,出人頭地的他也沒有驕奢縱享,依然用一顆平靜的心來面對一切,俗話說: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心之所安,一路風景。舉世聞名的鋼琴王子—朗朗。曾經,他並沒有想過要當藝術家,他也沒有想過走藝術這條道路,畢竟這是一條未知而又狹窄的路,在辛酸汗水都成為過去式,當他成為舉世聞名的人時,他也絲毫不敢鬆懈,每日就是練琴,幾乎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面對名利與金錢時,他卻出乎意料的平靜,彷彿那並不是他想要的。平靜安然才是他成就了今天的光輝,別人怎會明白。

平靜與安然的心態若能保持,那麼不管走到哪裡都會是迷人的風景。太急於趨近功名,反而會弄巧成拙,無論是生活、學習、事業,只要保持一顆平靜安然的心,一切都會好起來。

沒有夢想,何必遠方,但心之所安,必然擁有迷人的風景!

人心之所在,思想之高度? 篇8

國三作文 ,965字

都說人與機器最大的不同在於人是有心,有思想的生物。正因為有思想,人才創造了機器,換句話而言,人類可以說是機器,人工智慧的父母。但現如今有很多人擔心人工智慧會與自己一樣有思想,學會去思考。對此,蘋果公司總裁庫克認為,比起人工智慧會思考這一點他更害怕人類會像計算機一樣失去了價值觀和同情心。我想,人最可怕的莫過於忘了心之所在,忘了思考。

不難看出他的擔心是有原因的,回看當今社會,人們的行為有很多都過於冷漠。問路時,別人的愛搭不理;窘迫時,別人的冷眼旁觀;犯錯時,別人的嬉笑嘲諷。試問,這些人的心在何處,同情心在何處,思想的高度又在哪裡,看著街上的人一個個形僵就木,真的宛若一個個機器人在這滾滾紅塵中奔波。更明顯的就還如手機問題—“低頭族”。

“低頭族”們的眼中只有手機,飯桌上常常可以看到他們低頭的身影。人與人本可面對面交流,卻選擇了手機。或許有人會反駁說手機也能拉近人心啊。遠在他鄉還可以與親朋好友通訊,同樣,手機也能拉遠彼此的距離。當別人想與你親近時,你低頭。這在別人眼中,你就想個機器,只做著玩手機這一件事,旁若無人,心無外物,感受一下自己的溫度,與他人接觸時是不是溫暖的,再摸一下人工智慧是不是冷冰冰的。本質上就是人心之所在,但現在它可能要打個問號了。我曾看到過這樣一番景象:那是一個寒冬裡,一個衣著單薄的老人在乞討,在拾荒,來往匆忙的人沒有一個停下來關心一下這位老人,用現在的話說,他那時內心的陰影面積已經不知幾千平方米。庫克的擔心由此可見一斑。

再論思想層面,價值觀層面。我們都很清楚的校園暴力和網路議論的風潮。“校園暴力”一詞想必不會陌生。而罪犯是那不正確的觀念,施暴者以暴力為樂趣,享受著施暴的快感。受害者沒有意識去反抗,造就這些的莫不是正確的思想觀念。思想層面上的高度及意識在哪裡?除卻校園,網路上也存在著這樣的“思想缺乏患者”,他們喜歡一味地跟風而缺少自己的思考,看到別人去批判某某,他們也去批判,他們沒有自主判斷的能力,他們的思想高度在哪?

此類種種,皆在指出人極有可能成為“計算機”般的存在,正如庫克所擔心的一樣,人類失去了價值觀和同情心,罔顧後果,該當如何?我不由得想問人心之所在呢?思想之高度呢?然而,要想改變這一切,我們是不是要從自身開始,自查一下,避免成為像庫克口中那樣的“人工智慧”呢?

心之所向,路之所向 篇9

話題作文 ,861字

我們不是陶淵明,沒有他的隱逸與閒適。寫不出“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的佳句,可我們自當像他那樣明白:“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我們置身何處,而是我們將前往何處。”

一直欽佩這個如水的女子—李清照。她是中國詩壇史上唯一一個有著巨大影響力的女詩人。我記得她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也能想象她低吟“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與趙明誠的生死離別該是讓她痛苦萬分吧!該就此放棄?不,她自是個不一樣的女子。雖然身處的是能讓人斷腸的時節,腦中的是能讓人心死的記憶,而她卻走上了中國文學的巔峰,成為了詩壇傳奇。

而越王勾踐在吳國受盡屈辱後,回國臥薪嚐膽十年終破了吳國,一雪前恥。在經過了那樣的屈辱後,他走向復國的道路,這該是歷史的必然吧!

而我們呢?置身何處?又將前往何處?

是不是覺得讀書很辛苦很辛苦?

讀書讀得很辛苦。因為經常要熬夜看書,要看著一個不知所云的題目幾十分鐘。很多時候看著老師眉飛色舞地講題,而自己卻一直茫然茫然再茫然,最後只能搖搖頭,無奈地嘆一句青春期經典語錄:想做最好的自己,卻總是力不從心。哎!讀書真苦!可我們又是否該放棄?當然不!我們這麼辛苦,是在幹什麼?堅持熬夜不能一覺睡到大天亮,分分秒秒刷題晚餐吃包子,這樣想得到什麼結果?不就是我們明白,現在這樣努力未來才能更有希望嗎?我們不是向著我們心中已定的路在努力前行嗎?

做人做得很辛苦。總是感嘆人間冷暖,世態炎涼,青春是道明媚的憂傷。哎!沒有人懂我,沒有人關心我,怎麼人都是這個樣子阿,這麼自私。哼,我才不喜歡她呢!哼,煩死了!有著這麼多的煩惱,不禁感嘆:哎!做人真難!可是聽過一句話啊!“青春看似荒唐,但誰都不會投降。”

親愛的,你必須明白,這就是我們要經歷的,我們都不能選擇不經歷。如果沒有這段青春,我們的人生並不會是完整的。我們這樣的經歷正是我們通向未來的人生路的一部分。我們現在經歷的是為了我們走向更完美更成熟的那條路。

不要在意身處何處,我們要做的只是聽聽心裡的那個聲音,記得我們要到達的那個地方。

向著心之所向,走向我們路之所向。

心之所向 篇10

國三作文 ,544字

那是一個清晨,火紅的太陽發出黎明的曙光,而我卻聽到了海擊打岩石的聲音。

再次抱起了我想觀望大海的心願,心中不禁有絲絲海風吹起。我又回想起那時我在海邊度過的那一個星期時光,又令我幾度夢迴大海。每當我在筆墨中看到“大海”時,它寬闊的胸懷,總會在我腦海裡若隱若現。

從小,我對大海就有一種莫名的喜愛與嚮往。那一年我這個小小的願望終於實現了,我和爸爸媽媽去往了山東日照。我看到大海的那一秒,我的心似乎找到了歸宿。用心傾聽大海的聲音,它彷彿在說:孩子,你終於來了。我們找了靠海的旅店,早已心急如焚的我穿著泳褲就直奔海邊了,我第一次走在柔軟的沙子上,那感覺就像踩了棉花糖一般,輕飄飄的,捨不得這酥軟的感覺,因為它著實讓人著迷。細膩的沙子又似乎在我的腳底蠕動,似觸電一般的麻木而刺激。

我終於踏著浪花,淺淺的海水剛剛淹沒腳掌,冰冰的滋味沁人心脾,此起彼伏的浪波有序打來,我感到我自己似乎踏入了仙境……

日後幾天,我天天如故,每天浸泡在大海的懷抱。去品嚐大海所給予的美食,但這終不是長久之計,我該離開了。臨走時我告訴大海:我還會回來的…

我渴望在海邊居住,對大海傾吐我的煩惱,大海迴應波濤洶湧的浪聲,在海邊散步,心靜自然寬闊無比,且又那麼清淨美好。

自打那次從海邊歸來,在海邊居住就成了我日日嚮往的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