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朗讀者相關作文20篇

小小朗讀者 篇1

國小三年級作文 ,462字

以前,我一直以為朗讀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情。如果不是我對歷史以及古典文學非常感興趣,肯定不會報名參加暑期青少年經典誦讀班的活動。

活動一開始,阿姨就告訴我們要誦讀的是論語,我記得以前媽媽告訴過我,古代讀書人都認為半部論語能治天下,阿姨說,論語是一門學問。我覺得有點迷惑了,不是一門知識嗎?為什麼要說是一門學問呢?阿姨彷彿知道我在想什麼似的,接下來又告訴我們說,學問不僅僅是學習一門知識,更重要的是告訴了我們做人的道理。

阿姨給我們每個同學發了兩張紙,上面是論語的第一段。我們先自己讀一遍,阿姨再領我們讀一遍,讀完後,阿姨一字一句的給我們解釋,這樣,我們很容易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一開始就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樂呼。我平時做到了跟著老師用心學習,學過了就放在一邊,並沒有時習之。我讀後發現,內容與弟子規特別相似。阿姨告訴我們說,弟子規就是從論語中演變而來,它是清朝人編寫的。而論語是孔子的弟子根據孔子的言行所寫的。我發現通過誦讀,我對古代文學的興趣更濃了。以後我不僅要多參加類似的活動,自己在家也要經常誦讀,做一個小小的朗讀者。

我是小小朗讀者 篇2

國小四年級作文 ,586字

我有許多本領:繪畫、唱歌、書法和運動……在這裡面,我最喜歡唱歌了。

我從小就喜歡唱歌,常常跟著電視裡,手機裡的音樂哼唱。一年級的時候,媽媽幫我在少年宮報了名,學習唱歌,哪怕颳風下雨,我都會去少年宮上課,從不間斷。家裡、學校只要有我的地方就有我清脆歌聲,經過長久的練習,我進步了,同學們給了我一個外號“小百靈”。

記得今年暑假,媽媽幫我報了名參加歌唱比賽。我來到小小演唱會的等待區,我邊聽邊看邊等待,小演員們自信大方歌聲嘹亮,一點都不緊張。輪到我上臺了,我的心“怦怦”地跳個不停。我突然聽到臺下傳來“寶貝,寶貝,加油哦”!是媽媽的聲音。我清了清嗓子,然後勇敢走向歌臺,聽著人們熱情的掌聲,我默默地對自己說:“不要害怕,你是最棒的!”我冷靜地說:“我要給大家演唱一首歌,它叫《希望之歌》。”我唱了起來,美妙而婉轉的歌聲在空中迴盪,因為有了媽媽的陪伴,有了熱情觀眾的鼓勵,我忽然一點都不緊張了。

宣佈比賽結果了,本來已漸漸平靜的心又跳到了嗓子眼,我得了第一名!我高興得跳了起來。

怎麼樣?這就是我,一個活潑可愛的我,一個熱愛歌唱的我。來,請為我豎起大拇指吧!讓我帶著你們的鼓勵,踏上人生旅途,唱響希望之歌,我們的未來會更美好!

小小朗讀者湘湖行之感 篇3

國小三年級作文 ,469字

中國是禮儀之邦,崇尚"禮",今天參加小記者回繞著禮字展開?

話說活動真是豐富:先是參觀湘湖展覽館、孫氏宗祠,瞭解我們蕭山湘湖的歷史。再是以尋找寶藏為由,智力搶答為先,找到的,答對的我們朗讀內容一個信封,(那信封都是祕密,每個人還不一樣,原來是歌頌湘湖八景的詩歌)找到的,答對的才有資格換上古裝,上臺為大家表演,成為一個小小朗讀者!這個環節大家很配合,都默不作聲的找,找到了,像發現新大陸一樣,驚喜不已!都努力的回答老師提的各項問題,答對了,信心百倍的上臺表演,我就是答對問題才領到信封的,又在臺上拿著話筒高聲朗讀,?w湘湖八景之六,越城晚鐘》。

古人人生有四禮,為開筆禮、進階禮、感恩禮、狀元禮,開筆禮則是第一禮,今天第二個活動就是它,我們早早的穿好古代學生服,整整齊齊地站成四列,給我們敬愛的水晶老師行拜師禮,老師還給我們回禮,又滿心歡喜的等待水晶老師的點硃砂,每人額頭一顆紅圓點,意味著開智。接著還給我們準備了毛筆,在青瓷地磚上留下自己的"墨寶"?

小記者的活動永遠是寓教為樂的,給我們學禮,懂禮,守禮,爭做禮儀之幫的現代好少年!

小小朗讀者 篇4

國小三年級作文 ,318字

好久沒參加小記者活動了,今天要去參加湘湖的朗讀者,我太開心了!

一早來到湘湖的文化宗祠,古色古香的一個四合院,進大門就是戲臺,中間一個大院,最北面就是各種陳設,有許多名人字畫,趁著還未開始,老師提供了各式玩具,玩起了陀螺、跳繩、毽子,還參觀了湘湖的展覽館,瞭解名人及歷史!

終於到了九時一刻,我們小小朗讀者的主角們都到齊了,老師給我們分了任務,每人爭取拿到一個信封,讀熟信封內容,然後去換來古代的學生裝,上臺表演!我太幸運了,答對題目直接拿到信封的,在臺上展示了我的朗讀!接著老師教我們行拜師禮,給我們點硃砂,又給我們開筆禮,感覺自己穿越了古代,做了回古代學生,也學到了許多禮儀。

每次活動總有許多收穫,謝謝小記者老師讓我又成長了。

“小小朗讀者”讓我學會傳統禮節 篇5

國小三年級作文 ,1085字

6月9日,水晶老師帶著我們一行小記者來到了下孫文化村第二課堂活動基地參加“小朗讀者”活動,40多名蕭山日報的小記者完成了一次從文化素養到品格素養的成長之旅。

上午9點,我們在老師和工作人員的指導下開始第一個課題,尋找有關的朗誦內容——印有《湘湖詩詞》的一個小信封。當聽到“遊戲開始”時,我和爸爸媽媽一下子開始行動起來,從大廳找到會議室,再從廣場找到資料室,最後在博物館我一下子找到三個小信封,可把我給樂壞了。因為之前工作人員告訴我們,找不到信封的小朋友,就要回答問題;如果回答不出問題就不能領到服裝;領不到服裝就不能參加“小朗讀者”活動,所以我特別開心,因為我一下子找到了三個信封,當然還有二封自然給了別的小記者,算不算我助人為樂呢!

開心地領到了從來沒有見過的衣服和帽子,迫不切待地穿了上去,我的天啊!這是什麼衣服啊,這麼難穿,還特別難扣鈕釦。後來聽了爸爸媽媽的講述,才知道老底子人們都是這樣穿的呵!在爸爸媽媽幫我一起整理衣服的同時,我也一邊悄悄地揹著信封中的詩,一邊還模仿古代人們的樣子(走路、思考、作揖、致謝等動作),讓爸爸拍了不少照片,好開心好開心的。

真正開始進入主題了。大家全部換上古代人們穿的衣服,一個個“小調皮”一下子變身成了古代文質彬彬的私塾學童,我們整齊地排著佇列,安靜地等候那神聖特別的儀式。

開始是每個學童人手一紙,分6組,每組分別上禮堂臺階朗讀有關湘湖風景和人文的詩,大家都朗讀得有聲有色而且聲音特別大。接下來水晶老師教我們古代“開筆禮”儀式,40多名身穿古裝,化身古時的學童,由家長為其依次整理好衣冠。在正衣冠後行“拜師禮”儀式,先拜孔子,後拜水晶老師,水晶老師回禮,大家都畢恭畢敬地認真行禮。接下來在“硃砂啟痣”環節中,水晶老師鄭重地在每個學童們額頭正中用硃砂點了一個紅色的痣,意為“硃砂啟智”,希望學童們開啟智慧、目明心亮;隨後,學童們在老師的指導下端端正正地書寫“人”字,意為從此端正、明理、踏實地做一個有道德有文化的人。

這次別開生面的“小小朗讀者”活動,讓我感受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特別是其中的“開筆禮”,讓我體驗到上學求知是一個神聖的使命,在求學的路上我要知書明理,好讀書,讀好書,更要尊敬師長、孝順父母,做一個堂堂正正、頂天立地的人。

《朗讀者》觀後感 篇6

觀後感 ,1927字

《朗讀者》第一次的遇見,遇見第一次的朗讀者。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深銘者,非汝又孰。生命的歷程中,我已遇見過今後都不可再會遇見的人。無論我是否還記得他們,無論他們是否還記得我。

“生命原本悶有意義,在於你賦予它怎樣的價值”。第一次的遇見,最初給人的印象對以後的交際總是有影響的,不過是看何人何事,影響深淺罷了。亦如,他說你任何為人稱道的美麗,不及他第一次遇見你。

人言,杏花,煙雨,江南。終不及,駿馬,秋風,塞北。在那裡,長河落日,大漠孤煙,遇見一位早已不記得我的老者。

“人生,緣始於‘遇見’,情長於‘陪伴’”。

那是陪伴我的認識很多的,不知何時,它們隨著時光的流逝也慢慢消失,我向來是不畏懼這樣的陪伴逐漸少些的,但倘使要次次都發生在我的身上,那不免會有些落寞了。

愛到最美是陪伴。卻惜,無人會守一人愛到最美,因為沒有任何一個人,會常伴你一生。那樣,便有告別一詞了。

有人說,這一次的告別,是為了下一次的重逢。這話不錯,告別時的氣氛大都淒涼,“別時茫茫江浸月”算是應驗。

這是告別,亦作離別。更有甚者,喚於訣別。

已從書中看慣太多的生死,從未親生經歷的我對這些早已冷漠,知道爺爺的離開,在一個寒冷的冬天,那年我九歲。往後每個大雪紛飛的日子,再無他撐傘待我放學的身影。

他生前我從未意識到珍惜,每日都煩於他的嘮叨。我不知那時他的身體早已垮下,卻依舊堅強的站在我們面前,甚至穿著那件已經很多年的白襖在凜冽的冬夜寒風中去給別人家看門。長歌當哭,倘使我能夠相信真有所謂“在天之靈”,那自然可以得到最大的寬慰。

所以當真正碰到一個生命中彼此將至關重要的人,從你的第一次遇見他開始,你所做的,就是珍惜他。

世人皆愛,你認真的樣子。

無人陪伴的日子,我會勇敢。所謂勇氣我學得來,但不知是用來做積極的事或反之。回首已走過的漫漫人生,最後悔的是用不該有的勇氣做一些無意義的事,也是沒有鼓起勇氣去做一些所謂大事。

敦煌莫高窟一詞第一次為我所見,是在幾年前的小學課本上,所謂偉大的祖先創造出的這樣美麗的名字,著實悅耳。此建築更是名不虛傳。將這一歷史名跡儲存並傳承下來的,任誰也不會想到是一位現已過花甲之年的老人,她叫樊錦勝。一眼望去,看得出他是常常微笑著的,態度很溫和。正是這位和藹的老人,傳承這一古蹟背後的勇氣,可想而知。

在沒有遇到更大的災難之前,你不會意識到現在的生活是有多麼美好。秋爸爸和秋媽媽這對高素質的人才夫妻。擁有了一對對可愛的雙胞胎---秋歌秋語。如若沒有查出雙兒都患有自閉症。他們一家人的生活該有多麼美好。然而災禍畢竟已至,所做的就只有勇於面對。他們做到了,即使秋歌又被查出了白血病。這依舊沒有打倒這個堅強的家庭。所幸他們終於挺了過去。秋爸說,“眼淚是沒有用的,他不能解決問題”。所以我們所做的,只有勇於面對。無論這困難有多強大,只要過得去,你就是成功者。

航海家翟墨是我最佩服的一個。他忘卻生命去完成一個本可以不用的冒險,而僅僅是出於愛好。我不知道他是鼓起了多大的勇氣才做了這樣一個決定。如果說這一點不重要,那麼面對海上的風浪,用針線親手縫上自己受傷的腳底板。任是我平生遇到過的何人何事,不及如此。

我目睹山區的環境,是始於兒時了。那時有一個轉到我們這邊學校的同窗。他的老家便在山區。我看過他居住的已經不能稱之為“房子”的照片。已與背後的大山融為一體,讓人分辨不出。但那裡的人艱苦樸實,那裡的孩子單純善良,他向我講的家鄉趣事,倒是引起我對那種生活的無限嚮往。任何提起所謂山區生活,多不免帶有一種瞧不起的心態作祟。孩子們的心中印象於支教的老師們,是何等的偉大。江一燕作為一位家喻戶曉的影視明星,卻放下架子去支教。這會讓人對她刮目相看。於她自身在期間享受到的快樂,自然也是不可言說。倘要尋求這對於將來的意義。大者對國家,小者對孩子,意義就在此吧。

倦鳥歸林,落葉歸根,魚翔淺底。我們最終,都會回到最初的地方。

每個人的小家都是幸福,無論破敗,無論貧寒,我們都愛它。

愈是長大,“想家”一詞就愈會體現於人心中。它所展現的,也不僅為一個字面上的文字。

大家即國家,每個人都是他的兒女。無論我們最終怎樣,都還在這個大家庭。家中陳設或繁華,或樸素,我們都深愛它,因為它是家。

家中的溫暖,存在於泛黃的燭光,破裂的牆壁,存在於清晨射在門前落花的第一縷陽光。

有如王耀慶朗讀中少年Pi一樣漂流的想法,他的家早已存在與野外。可以無拘無束,任憑狂風暴雨,只因為是在家中而無所顧慮。

有如作家樑曉聲一樣貧寒家境,在生活中的一切細節能體會人情冷暖世態炎涼,我卻在破舊的房子中擁有一個世界上最幸福的家庭。

想意無論至今以後我飛離你多遠,亦終會在垂死暮年,任何人再回到你身邊。

《朗讀者》觀後感 篇7

觀後感 ,745字

又是開場熟悉的音樂,同樣是那麼伶靈動耳的旋律。溫柔的燈光下出現一個和藹的舞臺。節目一開始彷彿就暗示人們這是一場心靈深處的旅程,那是青春、眼淚、過往以及世界上所有美好事物的交織,當它要來臨時,這一切都給我們以親切的徵兆。

我曾以為那些在舞臺上呼風喚雨,在電視裡顰蹙舉眉的影視明星多少都有些攀炎附勢,在群眾的眼前全副武裝,在自己的工作圈裡人前人後。也許是我太過於不堪,讓我不相信那些外部形象。我心裡的演員之所以能稱作演員。哪怕是在現實裡,他們也或許戴著面具,進行著自己最擅長的事情。

本期《朗讀者》中的一位嘉賓演員-姚晨。她一出場便讓我想起了那個武林客棧愛憎分明的郭芙蓉。記憶裡的印象猶如一股暖流,好像在記憶深處找到的一些欣慰吧。

她的朗誦是《阿長與山海經》,節目泠然的配樂奏起,她翻開了書本。幾站燈齊刷刷地對準了她。現場一片寧靜,猶如世界誕生前夕一般,神祕而充滿期待。也不知何時,她的話語出現,打破這好似延續不絕的靜謐。她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彷彿真的帶人坐入時光機,帶著些灰色,來到魯迅的故鄉,見到南牆邊的小鎮。看到穿長袍的故人,看到梳著長辮的魯迅,一起那個穿著素樸,滿臉褶皺的阿長。看到到阿長的好,聽到阿長的切切察察。最後不禁沉浸於此在“仁厚黑暗的地母呵,遠在你的懷裡永安她的魂靈”中,穆懷感傷。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只是在無數個獨一無二的長短面背後,我們都有一顆最初善良的心,猶如阿長。在演員姚晨傾情朗讀下,我真真切切地走進了一個世界,並總愛沉思每個人的得失,猶如多愁善感的黛玉。我喜歡揣測每一個人,經歷地多了。不免習慣成自然。其實那些所謂看透塵俗,患得患失的人。也不過是一個自以為是的阿長吧。

看了這次節目,我更喜愛姚晨了。喜愛她精湛的影視,喜愛她袒露靈魂的朗讀,喜愛她真誠潔白的內心。

《朗讀者》觀後感 篇8

觀後感 ,758字

在老師的強烈要求下,我迫於無奈地觀看了一檔我毫無興趣的節目—《朗讀者》。

作為一個寧可躺著無所事事,也絕不願意在課外手沾書籍的“厭學者”,我本實在不懂得,一檔只有朗讀的節目,會有什麼精彩的看點,哪些地方,會惹人眼球。而當我真正走入它的時候,毫不誇張的說,我徹底被它吸引了。

正是朗讀者,將書籍的底蘊與魅力放在了一個聚光點上,讓那些書籍中難以言會的一切都像蠟燭般在驟時間明亮起來。本期朗讀者來請來了一位我十分喜愛的明星嘉賓。TFBOYS-王源。作為一個年少成名的高一學生,年紀輕輕便走出了世界,享受舞臺的燈光和無數粉絲的追捧。這又是多少少男少女夢寐以求而不能及的呢。然而節目中的他卻表明,一切的一切,都絕不是這樣。一個人的能力與名聲越大,他所承受光鮮的同時,也決然少不了質疑和否定。一個16歲正值意氣風發的少年,卻承受著同齡人絕不能及的關注,也許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這並非是一件十全十美的好事。那些不堪入目的文字和那些刺人入骨的言語,無異於是一座山的壓力。然而他,16歲的王源,並沒有洩氣或停滯不前。面對那些糟心的種種,他選擇了坦然。正如他的朗讀裡:這世上大多數人都清楚別人該怎麼過活,而對自己卻一無所知。在他去聯合國發言時,他看見自己座位前的名牌上豎立著“China”,臉上露出陽光般的笑容。那種真實,燦爛,灑在了每個人的心裡。在這個和我同齡的人氣偶像身上,在他的朗讀裡,在他溫柔靈動的聲音中,我看到了他一顆紅彤彤,赤裸裸的心。那種能讓冰雪融化的力量。

或許這就是朗讀者的魅力,在朗讀裡,溫柔而又透徹的剖析每一個我們所熟識的明星,或者說是偶像。在某些靈魂清澈的池裡,他們或許和我們一樣,並不因為自己備受矚目,而忘記了生活,在他們身上,依然能透過《朗讀者》,找到人性的光輝,拾取我們都不捨得丟棄的最初的美好。

《朗讀者》觀後感 篇9

觀後感 ,573字

終於有幸跟媽媽看《朗讀者》。收穫很多。

因為我是寫完作業才跟著媽媽看。正好看到董卿阿姨採訪王石。我記下來了這句話:生命本身是沒有意義的,我們有了追求,有了比較,有了競爭。我們賦予它有了意義。真的意義,就在於做的過程中!

我記得看過畢淑敏老師也寫過這樣一句話:人的一生,其實和周圍的花草樹木是一樣的,一定說它有意義,就是人賦予的!我們能成為人,能享受這世間的一切陽光雨露,風雨人生,一定要活得有意義。

司馬遷說過:“人固有一死,有的輕於鴻毛,有的重於泰山”。我們該如何走過屬於我們的一生呢?是啊,如果說:“我們生活的每一天都要意義,我們的心中有一個目標,那麼我的日子一定會過得有聲有色”。

在我們的學校裡,同學們參加了各自喜歡的特色活動,因為是自己報的志願,所以,活動起來也是有聲有色、操場上的足球隊的同學們生龍活虎的奔跑,碰撞了,跌倒了,流血了,沒有一個同學抱怨。舞蹈教室的同學們隨著悠揚的曲子翩翩起舞,還是一個個精靈,用舞姿來表達對母校,對老師們的熱愛。樂器班的同學在老師的指揮下,一首首曲子從音樂教師傳出,迴盪在整個校園的上空,抒發著對老師,對祖國的愛!每個活動室的同學們都希望在短暫的時間內有所收穫。

我們愛我們的父母,愛我們的老師同學,愛我們的家鄉,更愛我們的祖國。

活著,要通過努力,來實現自己的理想。這樣就是生命賦予我們的真實的意義!

星光下的朗讀者 篇10

國小四年級作文 ,429字

今天,我們牛通社的小記者來到外文書店,開展了“藍色WE來,星空下的朗讀者”的活動。每位小記者都準備了一本關於環保的圖書準備和大家分享。

活動開始了,我們也都化身為了一位位星空下的朗讀者,來用聲音呼籲大家一定要關注生態環境,加入環保行動。雖然我們的嘴邊經常掛著“環保”兩字,可卻一直沒有多少人行動過。如今,霧霾越來越嚴重,它已經破壞了地球母親的外貌。廢水越來越多,它已深深勒進了地球母親的血脈。垃圾也隨處可見,它已穩穩刺進了地球母親的心臟。

小記者們一一朗讀著手中的環保書籍,呼籲人們別在破壞養育我們的地球母親了,如果不珍惜現在的一切,那這美好的環境一定會早早的離開我們。到那時,我們的地球會傷痕累累,而我們也將無家可歸。

最後我呼籲大家:為了我們一個共同的地球,讓我們每個人多開始保護環境吧;做到不亂扔垃圾,少開私家車,多種花草樹木,避免使用塑料袋等等。我相信大家一起努力,地球媽媽會越來越美麗健康!

今天是“地球熄燈一小時”活動,我和爸爸回到家也把燈關了。

《朗讀者》觀後感 篇11

國小五年級作文 ,471字

這次品綜課,老師給我們看了一個節目《朗讀者》。這是董卿阿姨自己花多年時間製作的節目。

第一期的主題詞是“遇見”。這次我遇見了朗讀的魅力。

不管是創業人、無國界醫生、世界小姐還是話劇演員、相戀二十多年的夫妻,他們都愛朗讀,都是朗讀者。他們從不同角度,帶給我們不同的感受。

濮存昕朗讀是因為他心懷感恩,感恩改變他命運的榮大夫。他讀文章的時候,雙手捧著書,來回有韻律地走著。當讀到高潮部分時,他一隻手揮起來,好像表達自己對榮大夫說不盡地感恩。《宗月大師》這篇文章是老舍先生感恩宗月大師給他學費,而我感恩的人是小嬋老師,是她教會我朗讀,並與我一起堅持已有30多天。

柳傳志朗讀是因為他慶幸自己兒子終於成家,四十多歲終於找到配偶。

蔣勵朗讀是因為她很同情剛出生的嬰兒,希望阿富汗不再被攻擊,希望孩子都好好地活著。

周小林朗讀是因為他深愛他的妻子,希望給妻子最好的一切,種出最美麗的花。

這幾周我也堅持朗讀課文,不知不覺也漸漸成為了朗讀者。我會沉浸在朗讀的喜怒哀樂中,享受朗讀帶給我的體驗。看了《朗讀者》後,我才明白這就是朗讀的魅力,遇見朗讀,遇見魅力。

看《朗讀者》有感 篇12

觀後感 ,533字

董卿阿姨是我最喜歡的主持人。她主持的《朗讀者》我每期必看。

父親節前夕,我看到了這樣印象深刻的一個爺爺—魏世傑老爺爺。他是中國的核彈專家。現在退休在家。我敬仰的不僅是他的學識,更敬重的是他的為人。他是一個頂天立地的合格的丈夫,父親。

他退休以後,回到了青島。一家四口人。這是怎樣的四口人啊。妻子精神分裂,女兒精神分裂,兒子智力殘疾。70多歲的爺爺本該享受天倫之樂。他每天不辭辛苦的照顧著家人,沒一句怨言。

爺爺說:“照顧親人是應盡的責任,沒有什麼可以抱怨的。”爺爺還說:“痛苦像一個硬幣的正反面,你怎麼來看待這樣的苦難,要學會排解自己的苦悶,寫作是爺爺的最愛。”

小說中的爺爺把自己的家庭寫的很幸福,兒女都已經過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苦難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事情。如何戰勝苦難。這就要學會正確的調節自己的心情。有段時間,因為自己的身體的原因,我都覺得活著沒有希望。這樣的痛苦不僅給我,和我的家人都帶到了生活的深淵中,媽媽爸爸想方設法的安慰我,我沒有覺得是幸福,一直想:為什麼得病的是我?為什麼我這樣倒黴?……

現在看來,正如托爾斯泰說過的: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我們要堅信:風雨過後,總會有彩虹出現,只要不灰心,生活一定會善待我們的。

我是朗讀者 篇13

國二作文 ,859字

我打文學走過,那煙雨濛濛裡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

—題記

我喜歡那翻開書本,大聲朗讀的聲音。

在一個旖旎美好的上午,在一個夕陽無限的黃昏,一堂案木,一杯清茗,一本小書,一溪浮雲,讀著詩歌,抑或美文,便感人生美妙,吞盡人間真情。這些的方塊字啊,你們為我的人生添加了多少璀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我讀著李白的詩,雄渾健美,鏗鏘有力,這是來自唐代的發聲。

他做官不仕,卻“仰天大笑出門去”,他的樂觀令我敬佩。他並不孤獨,“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是很好的例子;他並不悲歡,我尤其喜歡他的“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他笑看人生,遊走四方,像個俠客,英姿颯爽。因為他懂得,“我輩豈是蓬蒿人”。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剛讀完青蓮的豪邁,這回讀什麼呢?宋詞吧。翻開一本宋詞,不禁看到“李清照”三個大字。這是一個多麼柔情卻又剛強的女子!

年輕時的她狂放,“沉醉不知歸路”。她追求生活,享受生活,“應是綠肥紅瘦”浮現在我眼前。可惜,戰爭爆發,丈夫參軍,她孤身一人變得傷感和惆悵。“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相思腸斷,催人淚下,“怎一個‘愁’字了得”!她寂寞,她傷感,她無奈。這是一個怎樣多情的女子!但,她也不乏壯辭:“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也正是一個這樣的女子,兵臨城下絕不投降,慷慨就義。她是個奇女子。讀她的詞,我感到心酸和悲涼。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讀夠了古典文學,現在來讀讀現代文學吧。讀著讀著,海子的詩映入我的眼簾。

他是一個詩人,一個穿梭在大街小巷的詩人。鏗鏘鐵軌聲中,他離開了這個世界,但他的心卻留了下來。“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句詩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上。與其說他寫的是詩,倒不如說他自己本身就是一首詩。這首詩蘊味無窮,它讓我明白,其實,世界很大,我們很小。

輕輕合上手中的書本,飲盡青瓷小盞中的清茗,這一刻墨色生香。遠方傳來悠揚的笛聲,餘音繞樑。我是朗讀者,我讀遍古今,讀遍歷史,讀遍人文。我讀,我夢,我思,我在。(公眾號:涵城語文)

我是朗讀者 篇14

國三作文 ,847字

你用一個個簡單動作速寫著你的愛。

—題記

在一段漫長的時光裡,你都是我心中又敬又畏的存在。我習慣了您的嚴厲,習慣了您的不苟言笑,也習慣了您對我的放養。

那個晚上的雨下得轟轟烈烈,“隆隆”雷聲擊中了大家心底最不安的地方。頓時,教室炸開了鍋,大家紛紛找督修老師藉手機打電話,我也不例外。

我撥出了爸爸的電話。在等待的過程中,我不安地搓手背,害怕電話接通了卻是一句冰冷的拒絕。在一陣嘈雜的忙音過後,電話終於接通了。我小心翼翼地道出了我的請求。爸爸思量了片刻後,淡淡地說了句:“好”。

我的憂慮那一刻頓時煙消雲散。我甚至還有些許想要歡呼雀躍的意味。

鬧鐘上的指標終於指到了九點十分。同學們都像剛出籠的鳥兒一般,興致沖沖地往外走。我往門外探了探,這雨勢愈發得大了起來。我沒有帶傘,於是我尋了一個有傘的同學,一塊兒結伴往校門口走去。

當我們嬉笑著往校門口走去時,一道熟悉又嚴厲的聲音響徹在我的耳畔。咦,是我聽錯了嗎?我不是叫爸爸在後度等我嗎?此時,一道熟悉的身影闖入我的視線,很快證實了我的猜想。

雨中的爸爸像一個超人般降臨了。他的到來解決了我的燃眉之急,我正愁和同學們在校門口分手後怎麼走。爸爸看見我,大步流星地走了過來。我的心田此刻有一股暖流緩緩湧上。這個時候的爸爸不像平時那般嚴肅,他攬著我的肩,對我噓寒問暖。

就是這麼一個個簡單的舉動,讓我化身為一個朗讀者,解讀著爸爸的肢體語言背後隱藏的愛。細心的我發現,爸爸把傘微微地歪向了我這邊,似乎不著痕跡。頃刻間,我覺得這歪過來的不僅僅是傘,還是爸爸十四年來對我不曾言說的愛。看著那隻握著傘柄的大手,回眸我一眼望見了他眼底的斑斑血絲,從中我還讀出了爸爸辛苦支撐起這個家的無怨無悔。可這份陪伴了我14年的愛,我竟然發現得如此後知後覺。

終於讀懂了父親,雖然有些晚。

我望著爸爸,忍不住大聲對他說:“我愛你,爸爸……”

此後,我願意繼續做這份感情的朗讀者。從此,在每一天,每個日日夜夜,“我愛你”成了我們父女心中心照不宣的祕密。(公眾號:涵城語文)

我是朗讀者 篇15

國三作文 ,821字

時光不老,我們不散。

—題記

你好似陰霾中的一束陽光,猶如大海中的一隻白帆,更像煙雨中曼妙的舞者……初見你,便怦然心動。與你的故事,溫柔了歲月,驚豔了時光。而我,就是那守護回憶的朗讀者。

一見如故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當眾多學長學姐在為離別而黯然神傷時,我認識了你。華美璀璨的閃光燈下,你身著一襲煙碧色的窄袖襦裙,長髮如墨,正撫弄一把古琴,輕吟著這首驪歌,告訴著我們又是一年畢業季。

歲月靜好,我們的邂逅就此開始。認識你的那天,天氣很好,人很多,很熱鬧。在我眼裡,你彷彿是古畫中走出的仙女。“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見面,我們就成了好朋友。

相知相惜

午後的暖陽斜照入教室,在那個靠窗的座位上,你輕輕翻動著書本,細緻地圈點勾畫著,恬靜溫雅正如你的性格。

課間,我們手拉手一起去洗手間;體育測試,我們相互鼓勵,為彼此加油吶喊;晚自習結束後,我們一起去超市,買各種小零食一起分享……校園的每個角落,都有我們形影不離的足跡。與你在一起的時光,美好而短暫。

我們曾在星空下,對著城市最大的一棵榕樹許下願望;曾在自己參演的話劇結束後,留下約定;曾在夏季的午後“離家出走”……和你一起度過的時光,很快樂,它將永遠被回憶珍藏。

未完待續

我們從同一個小學畢業,一起過完了初中,迎來了又一個畢業。熟悉的旋律再次響起,同樣的歌和詞,不一樣的人在吟唱,也有了不一樣的韻味。

在我們只顧玩樂的日子裡,我們沒想到,有一天我們會天各一方;在我們不斷抱怨老師留的作業太多的時光裡,我們沒想到,以後再也聽不到老師的嘮叨。你即將去北方了。我們曾約定笑著揮手作別,誰料最後卻是相擁著流淚,離別的話語也在那一刻顯得那樣蒼白無力。

那天黃昏,夕陽西下,街角的轉口,不捨和留戀鋪滿了天空。我們約定再見,定會再見!我們的故事沒有完結,還將待續……

在我們的故事裡,我永遠都是是朗讀者。那跌宕起伏的劇情,我會繪聲繪色將它描述,永遠銘記。(公眾號:涵城語文)

讀《朗讀者》有感 篇16

讀後感 ,518字

最近,許多人都在談論《朗讀者》這個節目。它激發了我對讀書的興趣,我非常喜歡它。但今天,我要介紹的是一本名為《朗讀者》的圖書。

可能你會說,我為什麼要讀這本書,這個節目不已經播出了嗎?開始我也這樣認為。但讀了這本書,我彷彿站在了另一個高度來觀看這個節目。與節目對比,訪談部分和文字部分擴充了因節目時間限制而被剪掉的精彩片段,還增加了朗讀者小傳和許多照片。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AR技術,它讓這本書變成了可移動的電視,將閱讀與朗讀完美結合,使人身臨其境。

在這本書中,我認識了永遠有趣、永遠熱淚盈眶的大翻譯家許淵衝先生,中國航天第一人楊利偉先生,聲音的雕刻大師喬榛先生,諜戰小說之父麥家先生,聯想集團董事長柳傳志先生。雖然它不像其它的文學作品,有許多跌宕起伏的情節,但它仍能帶給我們許多奇妙的感覺。

中國文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主席鐵凝曾這樣評價《朗讀者》:《朗讀者》中出現的文字,很多是經過漫長時間檢驗的名篇佳作;即使是出於今人之手的篇章,此前也多已在讀者間廣為流傳。它們中有相當一部分,都當得起‘經典’二字……它能夠跨越年齡和代際的鴻溝、陪伴一代又一代人成長,在情感體驗和文化記憶的代代傳承之中,把種種高貴和美好的品質傳遞給無盡的後來人。

朗讀者故鄉觀後感 篇17

觀後感 ,697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首膾炙人口的詩出自我國唐代詩人李白之手。每每讀完這首詩,我都不禁浮想聯翩。

窗外月光明亮,猶如霜花一樣潔白。抬起頭看著月亮,低下頭卻又深深思念自己的故鄉,這樣的心境,也許每個在外漂泊的人都曾經歷過吧。今天老師和我們一起觀看了一期《朗讀者》節目,節目主題正是“故鄉”。

一提到故鄉,我的心立馬就變得開闊起來了,記憶中的人和事一下子變得鮮活起來。故鄉遠嗎?不,他不遠。故鄉近嗎?不,他也不近。故鄉,其實就在我們的心裡。正如節目開始時主持人董卿老師所說的那樣:“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那是一份想念。“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那是一份親近。“當有一天我們走得太久,走得太遠,故鄉,就像是媽媽綴釦子的針線,穿透了我的心胸。”本期節目出場的第一位嘉賓是白巖鬆,他來自於內蒙古呼倫貝爾大草原。他談起自己的故鄉時是這樣說的:“我在故鄉生活了17年才離開家上大學,後來我在北京生活了33年,可是即便是這樣,當有人問起,我是來自於哪裡的時候,我的回答還是,我來自內蒙。”

可能就是這樣吧,故鄉有一種魔力,於我也如此,我是從山上下來的,我的故鄉在青山,雖然我只在那裡生活了三年,但當有人問我來自於哪裡?我仍會回答:“我來自青山。”在我模糊的記憶裡,青山山清水秀,十分美麗。在我兩三歲的時候,我們一家才在上店蓋了房子搬過來居住,雖然我在鎮上生活的時間比在青山生活的時間多得多,但我知道,我永遠都是青山上下來的人,我的故鄉就在青山。

我默默告訴自己,以後無論我會到哪裡,在做什麼,我決不會忘記我的故鄉,我會一直記得那句話:“走得再遠,也別忘了當初從哪兒出發!”

朗讀者觀後感 篇18

觀後感 ,635字

“眼淚”是《朗讀者》第六季的主題詞,導演陸川、演員斯琴高娃、賴敏和丁一舟等人的故事都令人感到悲傷。其中令我落淚的卻是斯琴高娃的故事。

斯琴高娃講述了自己從母親那兒學來的堅強,她說:“我的這一生當中,除了在拍戲時,為了需要哭過,在生活中,我幾乎是不哭的。”聽到這兒,我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氣,她在生活中竟然從來都沒有哭過,那她該有多堅強啊!而我在生活中幾乎每個月都會哭一次。在她朗讀賈平凹的《寫給母親》時,我流下了熱淚,她讀得彷彿使我身臨其境,不禁想起了外公走的那天。

那天下午,天陰沉沉的,正在陪我寫作業的媽媽突然被外婆喊去,我頓時有了一種不祥的預感,忙緊跟著媽媽,懷著忐忑的心情走到了外公的房間,不大的臥室裡,擠滿了人,他們的神情中都充滿了悲傷,臉上掛著淚水,群中的我也顯得格外渺小……我努力的往前擠著,好不容易擠到外公床邊,只見外公的眼睛直直地看著天花板,任憑外婆跟媽媽怎麼呼喚他,他都毫無反應。我緊緊攥住外公的手,心裡說不出的情緒,悲傷、著急、更多的是無助,我的眼淚也早已劃過臉頰,止不住的往外淌著……那是我哭得最傷心的一次,面對親人的離世,我第一次感到無助,感到十分的渺小。從那天起,我便立誓,我一定要成為一名醫生,好好的研究這種病,這也算得上是完成外公的遺願,完成我的夢想吧!我不想再讓更多的人為這種病而感到痛苦或死亡,也不希望看到他們的家人為此而感到傷心。

漸漸的,這淚便化作了勇氣,化作了一種力量,也化成了一絲動力,催使我努力學習,為成為一名優秀的醫生而奮鬥。

朗讀者觀後感 篇19

觀後感 ,541字

朗讀是一件人人都會做的平凡事,對於小學生來說朗讀恨不得天天必做,對朗讀無比反感,但今天我在《朗讀者》節目聽到這段朗讀時潸然淚下。

朗讀者是斯琴高娃,她扮演的孝莊太后已是家喻戶曉。她讀的是賈平凹獻給母親的一篇散文,聲情並茂,句句動人心絃,微微顫抖的聲音卻堅強有力,當我聽到“我在地上,她在地下。”一句心靈一震,想起了那一幕。

那時我還小,那天的事已很模糊,記得是我做錯了事,母親罰我面壁思過。我不高興,一心想著玩兒,便開始鬧。踢壞了小板凳,弄翻了花瓶,踩髒了沙發……躲在衛生間裡大哭大鬧,突然我聽見了幾聲抽泣是母親在哭,我不知怎的,心痛了,一下衝出來,緊緊的摟著她,莫名的樂了……記憶的長河中這段已是記不清了,也很少回憶它,如今竟因看一個節目,聽一段朗讀,喚起了那段兒時的記憶。現在撥開母親的黑髮,那一根根銀絲閃爍的歲月光芒,有幾根是那時添的呢!去問那已逝的光陰吧,我也猜不到啦!時間啊,慢下你的腳步,讓我再多看幾眼母親那年輕的容顏;記憶啊,慢下你的流逝,讓我再多回想一下母親那燦爛的笑臉…………淚花在我心頭綻放。那是一朵堅強的花,一朵充滿愛的花,一朵永不枯萎的花。

晶瑩的淚花裡有多少講不完的故事呢?母親坐在陽臺上讀著海子的詩,讓她靜靜地讀下去吧!我願做她永遠的聽眾。

我是朗讀者 篇20

國二作文 ,839字

家中有書房,裡面雖沒有如蘭的奇珍異草,也沒有價值不菲的昂貴香水,卻是家中最為芬芳撲鼻的地方。因為這裡,有數百本厚重的書本,書本的卷頁散發出幽幽的芳香,是書香讓狹窄的天地充滿詩意,是書香讓沉悶的空間充滿溫暖。我願大聲朗讀,讀出生命中最清澈的歡唱。

書香縷縷,書中百頁成章;雲端朵朵,浮雲七彩成錦。

年少,天真。童年時,我喜歡林海英的《城年舊事》,破酒罈、小弄堂、楊柳煙雨是屬於英子的京味童年。書中英子滾過草坪,幫過惠州母女相認,學過駱駝咀嚼。兒童的天真美好,盡在小姑娘身上展現。我讀它體會到了那個年代的安之若素,我讀它明白了英子的小時光,我讀它懂得了今生的童年之想,謂之天真。

年少,懵懂。偶然間,翻開一本小冊子,遇見了他——泰戈爾。朗讀他,我會不由自主地大聲念道“生如夏花之絢爛,死於秋葉之靜美。”我彷彿看見夏日鮮花盡情綻放的笑靨和秋天無悔的面容。花開只一季,生命短暫,我們不能僅僅固守生命的厚禮,而是應盡情綻放。而花意闌珊時,要“化作春泥更護花”,那是另一種生命的開始。花落葉枯,不是結束,而是它們的涅??!泰戈爾不就是這樣的人格嗎?他永不哭泣的樂觀。我讀他明白,人生的車馬總要向前走。我們又怎能錯過了哪些簡單而又詩意的美麗?

年少,成長。愛上了蔡崇達的《皮囊》。書中的阿太沉穩而又堅強,她似一塊石頭,外面看似淡定不亂,內在卻有豐富的情感。她常說:“肉體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伺候的”。她明白,水生火熱的亂世中唯有剛強,唯有使用這皮囊下的肉體,才能獲得一份安寧。她能屈能伸,早已看破世間紅塵,所以她的心中有了一把丈量人生的尺。因為經歷,因為這把尺,生命有了靈魂的長度。阿太不是聖哲,但他卻悟出了人生的真諦。我讀《皮囊》,讓稚嫩的生命得以真正的成長。

我是朗讀者,我讀一本本書,一句句話。在輕聲細語、大聲誦讀中,感覺到是它們,讓我的生命,執筆間,滿是美好。(微信公眾號:涵城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