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孝心傳承相關作文20篇

將孝心傳承 篇1

國小五年級作文 ,792字

俗話說的好:“百善孝為先。”孝順父母自古以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養老、敬老方面更是湧現出無數美麗動人的故事,有扇枕暖被的黃香,有綵衣娛親的老萊子,有捨身護父的潘綜,有鍋巴奉母的陳遺……也許,你會說這些故事離我們有點遠,今天我不妨向大家講一講我身邊的有關養老、敬老的故事!

我的太爺爺一向身體硬朗,可就在他老人家八十歲高齡的那年春天得了腦梗塞,雖經醫生竭力搶救,但因年歲已高還是落下了後遺症:意識模糊、半身不遂、發音困難。如此狀況,怎麼辦?太爺爺共有四個子女,其中有三個不在身邊,他們經過商量,認為應該請專人照顧太爺爺。而我的爺爺奶奶不忍心,他們認為再專業的人照顧也不如自己的子女照顧貼心。經過一番思想鬥爭,爺爺奶奶接下了照顧太爺爺的重任!

從此爺爺奶奶只有一個念頭:“只要太爺爺有一口氣在,就要讓他好好活著。”老人患病後,對飲食起居都有很高要求,爺爺奶奶便嚴格按照醫生的囑咐,一日三餐都要變著花樣為太爺爺做可口的飯菜。太爺爺年紀大了不好嚼東西,他們就把飯菜搗碎了再一口一口地餵給太爺爺吃,有時候太爺爺剛吃下去又吐出來,他們又耐心擦乾淨後再一口一口地喂,直到太爺爺吃好為止。

寒來暑往整整八年,爺爺奶奶悉心照顧太爺爺,任勞任怨,從不叫苦。每天天剛矇矇亮他們就起床做家務,太爺爺要起床時,他們給他穿衣服、洗臉、餵飯。在天氣好時還要推著坐在輪椅上的太爺爺到室外呼吸新鮮空氣,晚上為了讓太爺爺睡個安穩覺,他們還要輪番起床看兩三次。擔心太爺爺得褥瘡,每隔兩小時,他們還要給太爺爺翻一次身。太爺爺大小便失禁,他們經常為太爺爺洗澡擦身、換尿布,不管嚴寒酷暑,每天窗外的晾衣架上都掛滿許多尿布,這都是爺爺奶奶親手洗的,夏天還好,特別是冬天,爺爺奶奶的雙手經常凍裂。可他們從不言苦,他們說:“這是做晚輩的責任。”

如今太爺爺已去世,但爺爺奶奶的孝心已深深紮根在我心中,我要以他們為榜樣,將孝心傳承!

孝心傳承 篇2

國小三年級作文 ,555字

墨黑色的天空中懸掛著一輪明月,月光猶如一地水銀灑在昏暗狹窄的樓道里。透過一個泛著古銅色的鐵門,一位媽媽正一邊給年過七旬的婆婆洗腳,一邊聊著天。趴在床上的兒子躡手躡腳地爬起來,悄悄地躲在門後,注視著門裡的一切。媽媽那蒼白又泛著一絲紅潤的笑臉,在暗黃的燈光下顯得格外慈祥與美麗,彷彿童話裡那個溫柔善良的蓮花仙子。兒子慢慢地轉過身,進了衛生間……

媽媽給奶奶搓完腳,讓奶奶躺進被窩裡,留下一句溫暖的叮嚀。這時,只聽見樓道的另一側,傳來了一陣陣走也走不穩的腳步聲,同時還摻雜著水灑出來濺到地上的聲音。

媽媽循著聲音望去,啊!兒子纖弱的小手緊緊握著水盆的兩邊,用肚子向前頂著水盆,背往後彎,再將胸口抵著水盆的一側。儘管他彷彿已用了所有的力氣,但還是不能準確掌握平衡。就這樣,他步履蹣跚地一步一步,滿臉笑呵呵地走過來。水盆左右搖擺,水不斷潑灑,水花四濺,滴在衣服上、臉上、頭髮上……額頭上沁出豆大的汗珠,與四濺的水滴合為一體,分不清是汗還是水。

媽媽又驚又喜地盯著眼前這個彷彿從水裡撈出來似的人兒,伸手接過水盆。兒子仰起喜悅的笑臉,奶聲奶氣地說:“媽媽!洗腳!”一瞬間,媽媽一把摟住兒子,眼裡閃爍著幸福的淚花……

這個家,並不富有,但他們傳承著一件偉大的事—“孝”。我相信,孝的故事會在他們家一幕幕不斷上演……

弘揚孝道傳承美德 篇3

國小五年級作文 ,701字

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神州大地處處盛開的美景;古往今來,孝順父母的故事、佳話、美談縈繞於心、滋潤著我們的心田。

百善孝為先,真正懂得“孝”的人才是有正確人生觀的人。在父母的呵護下,我一點點“發芽”,一點點成長;我不是一出生就是天才,所謂的天賦也不是與生俱來,父母誘導我開卷有益,指引讓我飽讀詩書,培養我對音樂的興趣,讓我學習鋼琴,陶冶情操、開闊視野;父母更是身體力行教給了我做人的道理。

孝需要去領悟,去感受,才能真正理解、實踐。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個大年夜的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說笑、聊新年的打算、回憶起一些往事、趣事,一家人是那麼的和諧,其樂融融。這時爸爸給奶奶端上一盆熱洗腳水說:“媽媽我給您泡腳,您辛苦了!”,媽媽也湊過來給奶奶按摩,這就是孝道吧!親戚好友聚會,父母向老人家敬酒,祝福的話語是那麼的甜,從他們的臉上和眼神可見對老人誠心誠意的敬重。這些都感染著我,那樣的場面時時縈繞在我的腦海裡,我也想效仿爸爸媽媽孝順老人。

孝順父母不要等,不要抱著“等長大了,賺錢養活父母,現在什麼都不做”的想法。孝順父母要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父母沒日沒夜、廢寢忘食的工作,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家時,遞上拖鞋、端上一杯熱氣騰騰的茶;飯後為爸爸媽媽送上一杯水;回家了跟爸爸媽媽問好;離開家裡告訴爸爸媽媽去哪裡等等。孝敬父母不需要等長大,爸爸媽媽在慢慢地老去。

孟郊的詩句曰:“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父母的恩情是難以報答的,我們只有從小做起,自我獨立,分擔家務,傳承中華文化孝道之風。我要多學習一些孝文化,做一個孝順的好少年。

弘揚孝道,傳承美德,孝順是一盞明燈,將照亮我的路。

孝道傳承 篇4

話題作文 ,1686字

“百善孝為先,孝敬無底線”,這句話爸爸媽媽從小就講給我聽。並教育我,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做人的本分和道理,更是我們家世代相傳的家風。

記得我剛上一年級的時候,班隊課上,老師問我們:“誰能告訴我,你們家的家風是什麼?”同學們面面相視,默不作聲,都以為老師提錯了問題。只有我大膽的舉起了手,老師讓我回答。我站起來大聲答道:“百善孝為先,孝敬無底線,這是我家的家風。”我很流利的把這句話背了出來,老師表揚了我,當時我心裡像喝了蜜一樣甜。

接著老師又問我:“你說說,孝敬具體表現在哪些事上呢?”我想起爸爸媽媽每次去看望奶奶,外公外婆他們時,總會買甲魚,河蝦,營養品,有時還買新衣服。想起了這些,我馬上回答:“孝敬甲魚,河蝦,營養品,還有新衣服。”

頓時安靜的教室裡像炸開了鍋,同學們鬨堂大笑起來。我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身體一熱,臉一下子漲得通紅。小小的心臟好像跳到了喉嚨口,張著嘴嚥住了。恨不得一下子能鑽進地縫裡去,馬上消失。

老師嚴肅地叫大家安靜,然後用平靜的語氣對我們說:“我不明白你們為什麼要笑,如果你們覺得這樣孝敬長輩是一件好笑的事,只能說明你們的爸爸媽媽沒有教育你們孝敬。只不過你們現在還是孩子,這些物質上的孝敬,還不太實際。你們應該從日常生活中去敬孝心,還有要用優秀的成績去敬孝心。今天回家後,問問自己的爸爸媽媽,你們孝敬父母需要做些什麼?”

放學回家後,我忙把課堂上發生的一切說給爸爸聽,爸爸摸著我的頭,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孝敬不光是物質,還在精神上,孝敬父母有很多種,比如:你幫爸爸媽媽幹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吃飯的時候幫爸爸媽媽盛碗飯;爸爸媽媽累了,你幫著洗個腳敲個背;節日的時候,你做份禮物送給爸爸媽媽。只要你對爸爸媽媽擁有一顆真正感恩的心,孝敬在任何時間任何地方都能做到,孝敬就這麼簡單,明白了嗎?”我點點頭,想起了爸爸媽媽平時對長輩們的所作所為,不正是這樣嗎?特別是我媽媽,更是一位發自肺腑,用行動來孝敬父母的人。難怪奶奶老誇她說;“我的媳婦比女兒還親。”每當這個時候,媽媽總會拉著奶奶的手說:“您老是我家的寶,您健康長壽是我們做小輩的福氣,孝敬您是我應該的。”

爸爸媽媽還常常對我說,人不能忘本,對父母的養育之恩要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報答,要時時刻刻做到敬孝。我把爸爸媽媽的話銘記在心,也以他們作為我學習的榜樣。

爸爸很孝順奶奶,處處順著奶奶的心思做事,從來不頂撞,是個出了名的大孝子。有一次奶奶生病住院了,爸爸媽媽關了店門,日夜守候在醫院,同病房的人,羨慕的不得了。爸爸把我送到阿姨家借住,讓阿姨接我上下學。可我睡不慣阿姨家的床,心裡開始埋怨。打電話給爸爸媽媽,讓他們回家陪我,還在電話裡說了一句恨話:“你們不要我,為什麼要生下我?”說完掛了電話。兩個小時後,爸爸出現在我面前。只見他滿臉鬍子,頭髮又幹又亂,眼皮鼓鼓的,眼睛裡充滿了血絲,一副憔悴沒睡醒的樣子,我一下子心疼起爸爸來。心想:一定是這幾天為了奶奶的病,爸爸吃不香睡不著,才變成這樣的。爸爸沒有說什麼,只是靜靜地陪著我坐了一會兒,然後把我接回家。

晚上,爸爸給我講起他小時候的事。爸爸說:“小時候,我們家比別人家還要苦。因為你爺爺去世的早,靠你奶奶那麼瘦小的一個女人,要撫養我和你大伯長大,那是多麼不容易啊!所以你奶奶每天拼命幹活,起早貪黑,辛勤勞動,可換來的還是吃不飽,穿不暖的日子。有一次,我病得很嚴重,醫生說我是營養不良造成的。別人都以為我活不下去了,要死了。你奶奶急得沒辦法,瞞著我們偷偷去賣血。換回糖票買紅糖給我補身體,我才活了下來。”說著爸爸的聲音哽咽了,眼裡閃著淚光,爸爸很少落淚,這天晚上爸爸哭了,傷心地哭了。

第二天是星期六,我早早起了床,跟爸爸去醫院看望奶奶。看著有氣無力躺在病床上的奶奶,我“哇”一聲哭了出來。奶奶表情痛苦,無力地拉過我的手,輕輕地說:“囡囡,別哭,這幾天委屈你呀。”我忙搖頭,緊緊握著奶奶的手說:“奶奶,你快好起來,以後我要孝敬您和爸爸媽媽。”

“百善孝為先,孝敬無底線”,這是我家的家風。從爸爸媽媽的言傳身教,我受到了很好的教育,一定會將它傳承下去。

孝的傳承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1095字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為有這樣的傳統美德而感到驕傲與自豪。許許多多孝敬長輩的美德如春風一般感染著我,打動著我那純潔幼小的心靈。

記一年前,曾外祖母因摔倒股骨受傷急需手術。得知這個訊息,全家人的心揪得緊緊的。手術那天,一家人老老少少早早守候在手術室外。外公那飽經風霜的臉上寫滿了焦急,他一會兒看看時間,一會兒伸長脖子直盯著手術室的大門,一會兒使勁抽著煙……頓時,空氣彷彿凝固了一般。大家的心裡像十五隻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直到曾祖母被推出手術室時,我們懸著的心終於落了下來。

手術後,曾外祖母住院期間,外公、外婆每天輪流到醫院無微不至地照顧她。每日三餐一口一口地喂她;白天定時給她按摩、翻身;晚上給她擦洗身子,端尿壺……白天還好,可是晚上陪護的家屬只能趴在床邊打一下盹,有時整宿都沒合過眼。由於長時間睡眠不足,外公、外婆都有濃濃的黑眼圈,整個人也消瘦了不少。鄰居的李伯伯見了,心疼地對外婆說:“你們一家人都累壞了,請個護工幫忙吧!”外婆卻斬釘截鐵地說:“媽媽含辛茹苦地把子女拉扯大,現在她病了,我們應當儘儘孝道,再苦再累也要親自照顧她。”

三星期後,曾外祖母終於出院了,可還是走不了路,心情十分沮喪,經常嘮叨道:“我一大把年紀了,該走了,不要再拖累你們啦!”外公外婆聽了,總會和顏悅色地說:“媽媽,您那麼辛苦把我們拉扯大,現在我們照顧您是應該的。別想那麼難多了,把身體養好了比什麼都重要!”於是,外公、外婆仍然悉心照料她。每天早上六點多,外公就得騎車到街上買豬骨頭來燉湯,外婆把燉了兩三小時的湯倒出來再和大米、海蠣幹、胡蘿蔔等熬粥,有時加點面線、雞蛋和切碎的菜煮湯……一天六餐,除了注意飲食營養的均衡,還要變著花樣做吃的;一家人輪流陪老人聊天;天天給老人擦洗身子;定時做康復訓練……外公外婆忙得不可開交,但始終沒有半句怨言。漸漸地,曾外祖母的氣色越來越好。半年後,她終於能拄著柺杖走路了,久違的笑容又回到了曾外祖母的臉上。當左鄰右舍來向她道喜時,她總是語重心長地說:“要不是我那孝順的兒子和兒媳婦,哪有今天啊!”

是的,外公、外婆用自己的行動默默踐行了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它已深深地烙在我心靈深處,這是一種孝的傳承。我會從她們手中接過“孝”的接力棒,把這種敬老愛老的美德發揚光大!

聽爸爸講家族孝道傳承 篇6

國小五年級作文 ,1212字

“爸爸,怎麼來理解孝德啊?你總是說‘百善孝為先’,孝是我們家最大的傳統美德,你給我講講唄”!上完國學孝道之後,一回到家我就急急地跑到爸爸面前說。

爸爸拉著我的手坐在我的身邊,和藹地說:“孝是中國文化的根核所在,是人倫道德的基礎,教化的起點。在你和姐姐很小的時候,我和媽媽就給你們灌輸了心生孝的思想,是因為我們家有尊崇孝道的傳統。”

隨著爸爸娓娓道來,我深深感受到一個以孝立家的中國家庭的厚重傳承。

我的曾祖父是國民黨的舊軍官,曾進入黃埔軍校學習,曾祖母是一位非常傳統的民國大家閨秀,在爺爺還很小的時候就過世了。子欲孝而親不待,爸爸說,孝不能僅僅限於物質的“孝養”,更要做到精神上的“孝敬”。曾祖母的精神一直在我們家傳承,從曾祖母傳給爺爺再傳給了爸爸後到姐姐和我。

曾祖母特別崇尚讀書。上世紀八十年代,臺灣的大爺爺第一次返鄉,到曾祖母墓前含淚回憶其母親病重彌留之際時,拉著他的手用貴州方言囑咐“要讀書”的情景。大爺爺說他將這三個字刻在自己的心裡,1949年他隻身來到臺灣,孤苦伶仃卻不忘讀書,考上了臺灣成功大學並留美獲得碩士。畢業後回臺灣開辦學校教書育人,其兒子獲得哥倫比亞大學碩士,在國外創業。

“要讀書”的祖訓是我們家每個人必須遵守的準則,是孝道里報答先祖的具體體現。我的爺爺在特殊年代,在老爺爺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困難情況下刻苦學習,立志報考醫學院(後因家境貧寒改報免費的東北師範大學就讀),叔爺也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畢業於江西醫學院,完成了爺爺“以醫天下人醫母親病殞之殤”的心願(爸爸語)。

爸爸一代也立志讀書。大伯畢業於廈門大學,後進修到博士學位,我爸爸也畢業於重慶大學。

我們家的祖訓“要讀書”是以孝德相傳,是中國傳統美德的魅力所在,所以能夠一直傳承下來。我的姐姐剛過17歲就考入東南大學,相信我也能。

曾祖母還有很多源於血緣親情的傳家祖訓:“家和萬事興”、“孝友之家有餘慶”、“人而無信不知其可”、“義德暢行,有道天下”、“天道酬勤”等等。我家就將祖訓大字裝裱在客廳牆上。家裡幾代人因對先人精神上的"孝敬"而獲益匪淺。

孔子把孝的內容歸納為“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孝德傳承數千年,立於德之首,相傳於父母言傳身教。岳母刺字“精忠報國”因孝而忠,成就一代民族英雄。

靜靜地聽著爸爸的講述,我能感受到爸爸大手拉著我的小手時的血脈相連,傳承在流淌,心兒在燃燒:我要用我的行動傳承家族孝道,報答父母,報效國家!

孝的傳承 篇7

國小六年級作文 ,936字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句話說得很有道理。

前些天,我在電視裡看到這樣一則廣告:一位剛剛下班的母親,顧不上自己勞累的身軀,又忙著給婆婆洗腳。她的五、六歲的兒子在門外看著,也學起母親來。他搖搖晃晃地端著一盆溫水,來到母親跟前,對母親說:“媽媽,洗腳。”這幅樸實的畫面,曾經牽動著許多人的心。是啊,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薪火相承,愛心傳遞。孝親的行為,也在我家悄悄地拉開了序幕……

今天是週末,我望著媽媽,她正在將水果以及家裡剛煮好的水餃裝在袋子裡……她是這樣的忙碌,卻又樂此不疲。我問媽媽:“你這是要去姥姥家嗎?”媽媽輕輕地撫摸著我的頭,溫和地說:“是啊,你怎麼知道呢?”我答道:“其實,我從記事起就發現,每逢週末,你總是像現在這樣忙碌著的。這麼多年來,我總是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小時候我不懂這是為什麼。如今我已經懂得你這樣做,是為了給姥姥姥爺盡點孝道的。我也一直想像你這樣,給他們盡孝道。這次,你可以帶我一起去嗎?”媽媽的臉上頓時露出會心的微笑,她說:“你能有這樣的想法挺好的,來,一起去吧!”

到了姥姥家,我高聲叫道:“姥姥、姥爺,你們好,我來了!”他們聽出了我的聲音,樂呵呵地說:“呦,我的寶貝外孫來了呀!”我開心地說:“嗯,我來陪陪你們。”我便在姥爺身旁坐下,看見姥姥只穿著一件單衣,這季節,雖說是陽春三月,卻還有幾分寒意。於是,我馬上走進另一間房間,取了一件厚衣裳,輕輕地為姥姥穿上,並對她說:“姥姥,記得防寒,這天氣還涼的很呢,小心著涼了。”姥爺見到這情景,笑道:“祥兒,真有孝心吶。”我臉上不禁泛起了紅暈。接著,我跟他們又是拉家常,又是談電視節目的……屋裡時常笑聲陣陣,這笑聲洋溢著整間房屋……

愛心無邊,愛的力量是無窮的……這是我們一個美好的願望。

將愛心傳遞 篇8

國小五年級作文 ,672字

暑假的一天,我跟著媽媽和表姐一家一起去鄉下看望和幫助那裡的貧困兒童。

到了鄉下,我和表姐先到其中一戶人家。走到他家門口,我發現他家的牆壁上沒刷漆,裸露出土磚的顏色;地板跟外面的路面一樣,灰溜溜的沒有鋪地磚;屋頂有漏洞。我想:要是遇到雨天和雪天,那可怎麼辦?他們家的電視機好奇怪,小小的,螢幕有色彩,後面還有一個大大的鼓包。我是第一次見這樣的電視機。

我們走進屋裡,見到主人,和他們聊天,才知道他家有四個孩子,有三個女兒,最小的是男孩,跟我一樣,馬上要升上二年級了。雖然他們家很窮,家徒四壁,但那牆上貼著很多獎狀,非常顯眼。聽說大姐學習非常好,常常得年段第一,本來已經考上了縣裡最好的中學,但因沒錢,最終不得不上了鄉里的中學。我忽然感覺好難受,卻暗暗告訴自己從現在開始要珍惜幸福的生活,努力學習。

隨後,我們又來到第二戶人家。那家有一個六年級的哥哥,六個月就沒有了媽媽,所以只要別人提到他媽媽,他就會非常生氣。他爸爸到很遠的地方打工,很少回家,他從小就跟著年邁的爺爺奶奶生活。因為生活貧困,缺乏營養,他長得矮小,跟三年級的孩子差不多高。他很不喜歡說話,我們跟他交流時他只是“嗯嗯嗯”地回答,眼裡似乎還含著淚花。我和表姐趕緊把禮物送給他,並對他說:“哥哥,我們有空還會來看你,希望你能天天快樂。”哥哥聽到我們這麼一說,更為感動了,但只是默默地低下頭。當我們要離開時,他朝我們微笑,招手說再見。

一天的活動,讓我感受到鄉下貧困人家的不容易,我感覺自己和他們比實在太幸福了,今後要珍惜自己幸福的生活。

孝心愛心美德傳承演講稿 篇9

演講稿 ,1242字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們播音的主題是《孝心愛心,美德傳承》。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孫中山先生講:“講倫理道德,國家才能長治久安。孝是無所不適的道德,不能沒有孝。”毛澤東同志說:“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該給予總結,繼承這一珍貴的遺產。”毛主席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在他回到闊別32年的故鄉韶山後,宴請毛禹珠老人,並特別敬上一杯酒。老人說:“主席敬酒,豈敢豈敢!”主席接著說:“敬老尊賢,應該應該。”偉大領袖的以身作則為世人留下了傳世佳話。

孝老愛親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做人的根本。古代名將張良下邳橋為老人三納履的故事,見證了敬老積德,助老受益的規律。當代也不乏敬老使人受益的例子。一家大公司招聘職員的一道考題就是: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嗎?同等條件下優先錄用那些予以肯定回答的人。這家企業把善待父母、尊敬長者和敬業精神聯絡起來了。細想起來,這是很有道理的,如果一個連父母都不能善待的人,能善待他人,勤勉敬業嗎?這也就是“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能千古傳頌的原因。

人們常說:母愛如水,滋潤生長;父愛如山,遮風擋雨。我覺得,父母對我們的愛就像一杯咖啡,靜靜地向周圍瀰漫特殊的芳香,它的味道稍帶苦澀,而它的糖份卻積存在杯底,只有喝到最後,才能品出它那香甜的滋味。仔細回想,夏天那一盤甘爽的西瓜,冬天那一杯溫熱的牛奶,學習時那一句關心的問候,玩耍時那一聲小心的叮嚀……父母總是在暗處默默地做我們成長的基石,多少苦累,卻從未說過一次。對於如此莫大的恩情,我們怎能不給予回報呢?古語道:百善孝為先,孝是人們與生俱來的品質。只不過,有些人的孝心被生活的飛塵所掩蓋了。可是在我們同學中,不孝敬父母之事時常發生,有些同學厭煩父母的嘮叨,常常與父母頂嘴,殊不知,那些嘮叨滿載著父母的愛;有些同學從未關懷過父母,把父母當成自己的金庫,殊不知,愛不是無底洞;有些同學視父母的愛為理所當然,殊不知,父母也需要愛……這樣的事時常發生,不由得令人心憂。

烏鴉反哺,羔羊跪乳,值得我們每個同學深思。孝心,並非是長大後才有的責任,也並非是用金錢就能彌補。孝心的終極含義,就是愛。孝心其實很簡單,比如,為家裡清掃一次房間;為母親倒一杯水;為父親捶一次背……這是多麼簡單,可是同樣是這些小事,卻能讓父母感動很久很久。孝不需要山珍海味,同樣也不需要千萬豪宅,也許你的孝心不豪華,只是一次優秀的作業,一張100分的試卷。但是,我相信,父母一定會接受它,因為,這裡滿載著真誠的愛!這才是給予父母最好的禮物!當然,我們要孝敬的不僅僅是父母,還有關心、疼愛我們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人。對於他們我們同樣也要敬孝心,講孝道。正如孟子所說:“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意思是說愛別人的人,別人也永遠愛他;尊敬別人的人,別人也永遠尊敬他。

同學們,讓我們從現在做起,讓我們一起努力,共同建築心中永恆的愛的神殿,讓父母,長輩們沐浴最溫暖的愛的陽光!

我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孝文化要傳承演講稿 篇10

演講稿 ,1335字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高一十一班的管元妮。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孝文化要傳承”。

想必大家坐公交車的時候,都會聽到和看到一條公益廣告:夢娃醒太陽笑中國夢多美妙國是家善作魂勤為本儉養德誠立身孝當先和為貴。今天,我們一起來談一談這個“孝”字的深刻內蘊。

前些天,踏著學雷鋒月的春風,我和小夥伴們去了敬老院。我們被分到了七樓的一個房間,裡面有一位盡力撐著身體的老爺爺,睡眼惺忪。我問:“爺爺好,您剛睡醒嗎?”然而,他並沒有應答一聲,這時氣氛有些尷尬,我沒有放棄我又搭話:“爺爺,您家是哪兒的?”這時老人望著遠方,說:“家?我哪還有家啊。”我不知道他為什麼這麼說,也不知道他經歷了什麼,但那時我多麼希望自己可以是他的家人,能夠陪伴他。敬老院,再好的房間,再可口的飯菜,也不如一個知心人陪他們說說知心話。

說到這裡我想到了我們的老人—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記得上個漫長而又愜意的暑假,原本我只打算在姥姥家住兩三天,可是在她再三挽留下,這一住啊就是一個多周。白天烈日高懸,我們就一人拿一個小板凳,到村口大樹下乘涼。姥姥總愛拉著我的手,叫著我的乳名,為我講述著小時候的故事,她的眼中不時閃過自豪,笑容盪漾開來。像一個老農面對豐收的農田,像一個漁民提著沉甸甸的漁網。那時,我是多麼地慶幸還能和姥姥享受著這份恬適,又是多麼地希望時光可以慢一點,再慢一點。

馬石莊教授說過:“青少年活在未來,中年人活在現在,老年人活在過去。”我們有大把的時光來規劃未來,並且為之奮鬥不止。可是我們還能陪伴家人多少個春夏秋冬呢?更何況現在很多同學都住宿,陪伴家人的時間更是少之又少。我們的父母雖說不到花甲之年,但是朋友們,細心一點,我們就會發現爸爸媽媽和前幾年不一樣了,銀絲多了,皺紋多了,嘮叨也多了,我們要知道,他們所做的都是為了我們有更好的生活。咿呀學語時的驕傲,蹣跚學步時的攙扶,逐漸離家時的牽掛。人生最美夕陽紅,世間最美老年花。很多同學說,我們身為高中生,學業繁重,沒有那麼多條件去盡孝,但其實不然!我們可以在空閒的時候,給家人打電話問聲好,大休的時候,幫疲倦的奶奶捶捶背,聽孤單的爺爺講講那過去的故事,為年邁的手腳不再麻利的他們做一次可口的飯菜。或許他們跟不上我們的潮流,或許他們有一些耳背,但同學們,請俯下身來,耐心地傾聽他們的話,他們的曾經,他們年少的夢……就算在校園中我們一樣可以盡孝。大方得體的舉止、誠實守信的品質、文明自律的行為、節儉樸素的生活……這點點滴滴都在向父母表明,爸爸媽媽,我長大了!我已經成長為一名優秀的青年!在學習上珍惜每一分每一秒,認真投入,全力以赴,我們將會用最優秀的成績,向我們的親人宣告:爸爸媽媽,請您相信,我們能擔起未來的重擔!努力學習,健康成長,就是我們最好的盡孝!

“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孝”是無法重現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與生命交接處的鏈條,一旦斷裂,永無連線。有一些事情,也許我們現在還無法懂得,但當我們懂得的時候已不再年輕。同學們,趁我們青春年少,年華正好,我們要傳承孝道,及時盡孝,用自己的努力撐起未來家庭的重任,用自己的拼搏擔起中華民族的未來。孝文化,要傳承!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傳承祖訓做孝順好少年 篇11

國二作文 ,725字

據說,“百善孝為先”這一句出自清代人《圍爐夜話》的文章之中。它道出了做人的根本道理,以至於成為中華民族的根本共識,成為家風家規首要選擇,我們家雖不是名人之家,如果要說也有什麼家風家訓,那也一定是從祖輩傳承下來的那句話:百善孝為先。

從小爸爸媽媽就教我要有孝心,要尊老愛幼,他們自己也在身體力行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道。我們家原先住在一個人煙稀少的大山上,我們家是個大家庭,爺爺奶奶和我們住在一起,打我知事起,一直其樂融融,從沒有發生不愉快的事情,即使後來因為環境條件問題我和爸爸媽媽搬到現在居住的地方,但我們全家人的新心時刻是連在一起的。前些年,我爺爺突發中風,癱瘓在床,我爸爸媽媽一直堅持輪流照看病重的爺爺,為他餵飯喂水,擦洗身體,每逢雙休,我也回老家為爺爺盡心盡孝,給他喂水,陪他講故事,直到去年我爺爺去世為止。爺爺去世後,我和我爸媽在靈堂長跪不起,為他祈禱,願他在天堂走好。我爸媽常覺得他們有對不起爺爺的地方,為了生計,也為了我讀書方便,爸媽不得不經常打工,不可能二十四小時守在爺爺的身邊,他們的內心一直充滿遺憾,可這也是萬般無奈的事情,正因為這樣,我才感覺到我爸媽對我爺爺的孝心該有多重啊!

爺爺在世時,經常為我們講述我太公是怎麼教育後代講孝道的,看到爸媽對爺爺的孝心,在潛移默化中我明白了我該怎麼做一個孝順的孩子。

爸爸常對我說,孝敬長輩無底線,就是說對長輩盡孝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沒有終點,只有起點。自己盡力,少遺憾就夠了。

“百善孝為先”,“孝敬無底線”,我要牢牢記住這幾句話,把它作為我們的家風家訓,從小做一個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在這裡,我要把這幾句話和我家的故事告訴朋友們,讓他們和我一樣,做一個孝順的好少年。

讓孝傳承下去 篇12

國三作文 ,1565字

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人的第一品德。孔子雖貴為三千學子之師,但他在建立私學的時候,把孝放在教學首位。幾千年來,這一美德陶冶了世世代代的中華子孫,像“子路背米孝雙親”等故事,至今還廣為流傳。

子路是春秋時期的魯國人,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他的家裡比較貧寒,常常以野菜充飢。子路認為自己年輕吃點野菜沒關係,可父母年齡大了,長期吃野菜會營養不良。於是子路踏上了百里買米之路。年復一年,寒來暑往,子路依然堅持到百里之外買米,揹回來孝敬父母,從沒間歇過。百里買米,豈是容易!冬天,子路要翻過雪山,走過冰面。有時雙腳都凍僵了,子路也從不間歇。夏天,子路背米跋涉,天氣非常的炎熱,但他只有一個想法,買米讓雙親吃,不要懼勞累。子路的母親勸他不要為了自己這樣,自己年齡大了,什麼都可以吃。子路卻認為正因為自己的父母老了,才必須吃精細一些的飯食。自己這麼做,是值得的。

多年以後,子路的父母過世。子路儘管此時已經有了高官厚祿,卻時常不開心,甚至嘆息不已。別人為子路奇怪,問他為什麼不高興?子路說:“我的父母不在了,再好的生活他們也無法享受了,我這個做兒子的心中難受啊!”

從古代到今天,孝這個優秀的品德仍在傳承著。就比如說:孟佩傑與臥病在床的養母不離不棄的事例。不得不說,孟佩傑是一個堅強且有責任心的女孩。孟佩傑的養母因病而常年臥床不起,喪失勞動能力。家中的鉅額欠款只能有養父承擔,而三年前,養父卻因不堪生活壓力而出走。這下,家庭的重擔全壓在了幼小的孟佩傑身上。但她並沒有退卻,而是扛下了這一切。每天天不亮她就開始做家務,侍奉養母。而且沒有鍋臺高的佩傑就站在凳子上為養母做飯,摔下來也從不喊痛……

而今的我們是怎樣做的呢?很多同學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父母為我們準備好了一切。而偶有一次照顧不周,我們就會耍態度,只知道索取,不懂得付出。父母總有老的一天,我們應以古人為榜樣,以孝為先,培養生活的能力。平時要孝敬父母,當父母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就應扛起家庭的重擔讓父母放心。所以大家必須要從小將孝為百善之首這個理念記在心中。而且即使父母能夠自理,我們也要為他們分憂,用自己微小的幫助給予父母精神上莫大的慰藉,這是一種多麼神聖的責任啊!

父母是給予我們生命的人,父母之恩大過天。父母給予我們的不僅僅只有愛,還有他們的心血。又豈是一個孝字能回報的了?所以,同學們我們雖然不能將父母的恩情全部報答,但我們必須要付出自己全部的心血與愛來孝敬他們。

可是,儘管父母給予了我們這麼多愛,為我們付出了這麼多。不孝順、不尊敬父母的事情還是時有發生。就拿我們中學生來說吧,我們正處在一個特殊的時期—青春期。在這個時候的我們會變得易怒、易頂撞父母,時常打著“逆反心理”的旗號去跟父母頂嘴,說父母是“老頑固、跟不上潮流”等等。雖然說在心理現象來說這是正常的,但如果按中華民族的傳統來說,這就是極其錯誤的了。

我們表面上與父母爭個上下高低,實則心裡都明白自己這樣做是不對的,但礙於一個所謂的“面子”問題,無法向父母訴說自己最真實的情感。所以,我倡議:將所謂的“面子”拋開,真正做到去孝順父母。即使父母有的時候出現了錯誤,也不要立刻糾正他們,要去尊敬父母。如果你做到了這兩點,你才會發現孝敬與尊敬父母,主動承認自己的錯誤。不是丟失了尊嚴,而是拋掉了包袱,消除了你與父母之間的隔閡,反而收穫了更多的快樂與愛。

正如一句古語所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如果我們現在沒有好好地孝順父母,而是與他們爭吵、頂嘴。到最後我們就會發現當我們懂事了,想做一個真真正正的孝子的時候,父母已老去。等到那時,我們收穫的只能是因沒有孝順父母而留下的無盡的悔恨與遺憾。

作為新一代的中學生,我們要讓孝這一中華傳統美德,猶如星星之火代代傳承下去,生生不息,發揚光大!

小行動傳達大孝心 篇13

小行動傳達大孝心作文 ,1105字

許久,我們習慣性的依賴著父母和親人,卻極少真正的去了解這些至親至愛的人。日出在我們的生活中成為習慣,我們便也覺得它的存在是必然。只有在陰雨連綿的日子裡,我們才會去想念那至關重要的太陽,親人也是如此,只有遇到問題的時候,才會想起家這一座避風的港灣,而平日裡卻難以去關心。

作為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我們每一個人當然知道有“孝”這一傳統美德,可太多的時候“孝”僅是被掛在嘴邊,而沒有深入到心裡,當然還有重要的原因,便是我們同樣也繼承了古時人們委婉,含蓄的特點。許許多多關心的話語難以脫口而出。但既然一件事情有了對它的對錯的評判標準,那麼也就必然有了通向正確方向的不同途徑。

這是一個天氣格外美麗的下午,爺爺奶奶為了他們的兒孫準備了一天的晚餐,也許飯菜是簡單的質樸的,但它也是最好吃的。我心裡這樣暗想著,一陣風掃過門前的一片樹林,開飯的聲音隨之而來。奶奶為我們每一個人盛起了一碗飯,她獨自一人在高溫下熬了許久的骨頭湯來,我迫不及待的端起來嚐了一口,頓時我的味蕾似乎被許許多多鹽的顆粒撞擊得毫無知覺。我遊離了自己的目光,望了望父親,父親狼吞虎嚥的樣子如像是在說:這湯好喝!我又看向母親,看母親如平常一樣慢條斯理的吃著。只是爺爺用責怪的眼光看著奶奶,略帶憂慮的說道:“這太湯太鹹了”。奶奶連忙嚐了一口,恍然大悟道:“肯定是在海帶放多了,我怎麼就忘記了海帶是鹽水泡的,哎,太閒了,你們就倒掉去吃飯吧”。過了半晌,仍沒有人動,每個人都默不作聲的吃著飯裡有些鹹的湯,沒有人抱怨,這是爺爺在不住的責怪奶奶,責怪著。話裡好像透著一種悲傷:“好不容易在一起吃個飯,竟然……”

奶奶看著我們的樣子,最後笑了起來,他說我們傻里傻氣的,湯鹹了也不知道說。門前的小樹逐漸長成了大樹,就像此時的我們由年幼的孩子長成了小大人的模樣,我想這便是“孝”的一種吧。

在一個不經意間,我瞥見一首詩:

長相思,山一程

清纳蘭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浩浩蕩蕩的軍隊一路跋山涉水,夜深了,”我”卻覺得故園沒有風雪交加的聲音。雖身在遠方,雖一封家書數月才能到達,但滿心的思念是抑不住。如今,雖與家人之間聯絡的方式五花八門,但一聲簡單的問候反而少了,或許是工作繁忙,或許是你在外沒有任何起色,或許……種種或許都在阻礙著我們與家人的聯絡。種種或許如火一般無情的燒斷了孝的長絲,但無論怎樣,父母從來都不是盼望著我們大富大貴,出人頭地,他們真正盼望的僅僅是我們能平平安安的過上簡單的生活,報一聲平安也不是一種孝的傳承嗎?

雖然陽光也早已成為尋常,但是隻要我們的心存感激,它便會永存。

用家書傳遞孝心 篇14

用家書傳遞孝心作文7 ,685字

一個人,是需要有孝心的,古代也有不少以孝而聞名的人。有孝心的人往往名流千古,而無孝心的人則是遺臭萬年。而我現在所在的地方—孝感,不也是以孝命名,並且以孝文化來面對遊客的嗎?由此可見“孝心”無論是在五千年前還是五千年後再人們心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品德之一。而在交通訊息不發達的古代,人們在與長輩分局兩地的情況下,往往都是用家書來傳遞孝心。古代有句千古名句“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書信是古代人們傳遞資訊的主要工具,則有飛鴿傳書,驛站這些都是與書信有關。書信不只是何時慢慢走進人們的生活,並佔據著重要地位。而對於分居兩地的親人來講,距離是他們永遠無法跨過的溝,交通不發達成為無法打破的阻礙,在這時人們只是用書信來傳遞孝心。家書成為表達對方思想感情的唯一途徑。通過家書人們知道了許多原本無法指的東西,例如“孝心”。一封家書有著許多人們意想不到的作用,一封家書可以使人們感受到親人們的關懷;在犯錯時,一封家書可以勸誡你回頭是岸;在絕望時,一封家書猶如一盞明燈指引著你不斷前行。傅雷就是用書信來教導遠在外國求學的兒子。就是傅雷所寫的一封封家書,才使這個世界多了一本《傅雷家書》。人們就是用家書傳遞著孝心。

可現在,人們走進了科技時代。一個個電子產品逐漸取代歷史悠久的家書。家書離我們越來越遠。逢年過節,收到的永遠只能是一條群發簡訊,我們透過螢幕看著裡面的字眼,感覺不到任何情緒。我們心中的家書失去了原本的意義,更感覺不到裡面的孝心。手機簡訊是無法取代家書,手機簡訊無法傳遞孝心,只有用書信來傳遞孝心。

雖然世界在不斷改變,但我們仍不能忘記傳統,我們應用家書來傳遞孝心。

孝心用家書傳遞 篇15

孝心用家書傳遞作文8 ,819字

“明月幾時有,但願共嬋娟”一句表團圓的市局能否是那最深處的心勇氣思念的情?人生有太多的悲歡離合,總有那麼一個人值得你去思念。

眼中泛起點點晶瑩的淚,心住著思念的人—父親。父親時常在外地打工,等到春節時才會回來,但總是父親與我們團員沒過幾天就走了,我們家與父親團聚的日子過得很快,像飄散著的雲煙,一概如往。爸爸出去後,我們會給爸爸發一條問候的簡訊,問候的簡訊包含了我們這一家對爸爸的關心真切。

一封家書傳遞著孝心,我們愛著爸爸,爸爸也在外牽掛著我們。記得有一次,我生病了,不能上學了,是一個晚上沒有注意保暖而導致感冒發燒,母親擔心極了,害怕誤了我的學習,但更關心我的身體,母親急忙的將我送到醫院去。她一直陪伴著我,照顧著我。讓我不要害怕打針,讓我按時吃藥。但不知怎麼父親也知道了這件事,在我生病的這段日子裡,他總是發簡訊我,簡訊的內容雖然只有幾句話,但卻充滿了對我的關心,這段日子裡雖然生病的我身體確實是有些不舒服的,但看到爸爸的簡訊,心卻暖暖的,我也會回覆爸爸的簡訊,讓爸爸不要為我擔心,簡訊傳遞給爸爸總有那麼幾句關心的話,爸爸您不要擔心我了,我很好,有媽媽照顧我,爸爸您在那邊過得還好嗎?千萬要注意身體多多休息。爸爸看到我給他發的簡訊,時常笑呵呵的對別人說,我的女兒長大了,知道關心我這個父親,女兒真是孝順……

是啊,一條簡訊包含了我們與父親的對話,也包含我們的關愛,也不知道有多少條簡訊在我們與父親傳遞著。

簡訊表關心,春節時,父親終於又可以與我們團聚了,我們都高興的在家中等候著,但到了吃團圓飯時爸爸還未回來,我們都擔心極了,可是爸爸的電話也打不通,這可怎麼辦了,我靈機一動,化消極為樂觀,我想爸爸一定是有什麼事耽誤了回家,二來爸爸身邊環境肯定很吵,聽不見電話鈴聲,所以只好發簡訊給爸爸,不久爸爸終於有了回覆,他說他有事,忙不過來,但終究是會回來的,這一次簡訊表達了我們對父親的關心,也安慰了我們的心。

一封家書表孝心。

深入孝精神,傳承孝文化 篇16

深入孝精神,傳承孝文 ,767字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孝文化已在中華民族傳承千年。又有三省吾身之說,那麼我們身上是否具有“孝”這一優良品質呢?事不能拖,話不能多。孝的精神不可幾日速成。而是要發自內心的去實行。

我的故鄉雲夢自古出了一個大孝子—黃香。他冬天為父母暖被,夏天為父母驅蚊。幾十年來一直如此,他的孝心不是三分鐘熱度,而是伴隨著一顆堅守的真心。無獨有偶,董永也有著賣身葬父的感人故事。父母賜予了我們生命,所以他們是比生命還要尊貴的人。

隨著時間的流逝,社會的發展。孝的文化一直在流傳,可是卻被人們漸漸忘卻於無形之中。可能有的人會覺得每天和父母待在一起,即是孝的表達。正所謂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但其實不然。陪在父母身邊的人是比那些常年不回家,只寄錢的人看似要好很多。可是他們的孝心真的存在嗎?沒錯,你是每天在父母身邊,可是你對他們好嗎?是有人常年不回家,可是他們卻每天心繫父母啊!

曾聽說過一個故事,一個小女孩兒跟她的媽媽爭吵之後賭氣摔門而出,漫無目的的她在街上走了一天,又累又餓,忽然他走到了一家賣面的門口,可是口袋裡卻沒有一分錢,這是老闆娘看到她,親切的喚她進來。聽過女孩兒發生的事後,煮了一碗麵給她吃,女孩兒吃完了後非常感激這位老闆娘,可是老闆娘卻不太領情的說:我與你不認識,並且就之煮了一碗麵給你吃,你就感激成這樣,那你的媽媽給你做了不知道多少次飯,可是你有感激的過她嗎?聽完老闆娘的話,小女孩兒恍然大悟,立馬跑回來家,發現早已做好飯的媽媽正焦急的等待著她。

可能孝一直都存在每個人的心中,可是卻被人拋之於腦後。並不是我們不善,而是我們不懂得如何去孝,孝文化,對於我們也已是耳熟能詳。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它真正的走進心底,讓它去彌補之前我們欠下父母的愛吧!

等孝精神深入我們的骨髓中,之後才是發揚和傳承。要相信中華民族的文化魅力所散發的光芒不可阻擋!

共享文化,傳承心態 篇17

國一作文 ,998字

當我再一次穿上土布衣裳,一抹懷念的微笑就浮現在臉上,它將過客的思念在此刻喚醒。每每穿上那暖暖的土布衣裳,心中就有一種暖暖的期待。

幼年時,我身上圍的圍兜,穿的衣裳,睡覺時的被單都是奶奶用織布機一線一線織出來的。各式各樣的花色和整齊劃一的紋理就像奶奶對我無微不至的關愛,穿在身上暖洋洋的,留下一種質樸的香氣。每個寂靜的夜晚,我都在織布機啪嗒啪嗒的聲音中進入夢鄉。月光如鏡,這匹布偶爾送來樹木與河水的呼吸。

曾經每家每戶都有的土布,現在已經很少很少了。常聽奶奶提起,在他們那個年代,過的都是男耕女織的生活。婦女們常常會聚到一起,討論誰織的布精緻,誰搭配的色彩更美觀……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婦女們常常以此為樂,用織布機拼湊著簡單、幸福的生活。現在從父母輩口中,也很少再聽到關於土布的一些事了,偶爾提起,一抹懷念的微笑就浮現在他們臉上。那份光彩,已經被歲月隱沒了。

再次與土布邂逅,已是過了好些年了,在小鎮上的一家布店。布店在小巷的拐彎處,很少有人問津。在大堆繽紛色彩的布里,幾捆青色的土布靜靜躺在其間,顯得格外醒目。細膩的情感向外翻湧,使我情不自禁地走向它。

樸素清新的色調,撫摸時略帶粗糙的質感,帶我聽到織布時發出的迴圈往復的聲音。我注視著它,就像注視著久別重逢的朋友。時而有幾個外國遊客來到店內,買走幾匹土布,他們說,他們喜歡傳統的手工藝製品,更熱愛中國的傳統文化。我向店長打聽,店長說這些土布都是一些收藏家喜歡買的了,已經很難再進到貨了。

店內有一臺織布機,彷彿是許久未曾用過的了,覆蓋上了一層薄薄的灰塵,我情不自禁地走向它,童年所有的記憶在此刻被喚醒。當我再一次坐上織布機,那是一種怎樣熟悉而又陌生的感覺。我拿起木梭,雙腳輕輕放在木質的踏板上,踩動它,發出無序或有序的聲韻之美。光滑的木梭,穿引著素色的絲線,在時光的長河裡穿梭、往復,混著木質的清香和塵土的踏實感,我聞到了一種叫做年月的香氣。我循著記憶,把時光拼湊,木質的清香,淡淡的,有著沁人心脾的安定力量。

我清晰地看到我的手跡與奶奶的手紋重合,連線起幾代人的青蔥歲月。青春的花紋在絲線的交錯中漸變,填補著失落的時光之衣,也連線起文化的橋樑。手紋在此刻重合,我體會到了祖輩的樂觀、堅強,以及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憧憬。

直到現在,我依然會把那匹承載著我童年所有回憶的土布拿出來,驕傲地向別人介紹:這就是土布!這份情愫,在此,我願與你共享。

一碗餃子傳孝心 篇18

國小四年級作文 ,747字

孝,在文字海洋裡是一個毫不起眼的字,勾起了我的歉意:媽媽一直如天使般無微不至地照顧著我,但我卻有時不聽話,惹她生氣。重陽節到了,我準備用一碗餃子表達我的一片真誠的孝心。

我興奮地拿出早已準備好的一疊餃子皮,一盆餃子餡,一小碗清水,還有一層鋪上保鮮袋的冷凍抽屜,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我準備開工啦!在包“心意餃”之前,我認認真真地把手洗得乾乾淨淨,這樣包出來的餃子才衛生可口嘛!好嘍,開始包餃子啦!我先拿起一張圓溜溜、滑滑的餃子皮,正反兩面看了看,按照以前的經驗,我選擇了麵粉較少的一面。然後,我用筷子小心翼翼地夾了一團餡,均勻地把它們放在皮兒中間,那花花綠綠的餡放在雪白雪白的餃子皮兒中央,就如一朵晶瑩高雅的白蓮花,非常獨特好看。可是就在這時,一個小問題出現了:餡放多了,要在平時,我一定滿不在乎,繼續做下一道工程了,但在今天,我毫不猶豫地、仔細地把多餘的餡挑掉了。因為,我心中想的,是讓媽媽吃上一頓完美的餃子,就算做不到完美,我也要竭力做得比以往更好!接著,我用手指在清水裡一蘸,在皮兒的邊上“畫”了一圈。下面,我抓住餃子皮兒的一邊,準確無誤地朝皮兒的另一邊按了按,又把邊緣部分“加固”了一遍,以免“露餡”了。也許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在驅使著我,我做得一點兒也不累,卻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幸福感,我知道,這就是孝敬長輩時的樂趣。就在這時,一個新的想法“蹦”進了我的腦海裡。我拿起餃子,把餃子邊上的一小塊抓起,重疊在另一塊餃子邊上,再重複做幾次,這個小巧玲瓏的餃子就會“站”啦!後來,我又陸陸續續地包了許多餃子,當我看到整整一抽屜白白胖胖的餃子在對我“微笑”時,我十分高興。

當我端上一碗熱氣騰騰的餃子時,我很欣喜,因為我為媽媽做了一件力所能及的事;當我看到媽媽開心地品嚐時,我心中又湧起了一股內疚……

孝順的傳承 篇19

國小五年級作文 ,342字

隔壁有位老公公,一大把年紀了,估計有八十多歲,白花花的鬍子。每天早晨,他都要挑著三大籮筐菜去賣。聽說,他兒子拋棄了他,不願意孝敬他,還動不動找老公公要錢,不給就摔家裡的東西。那媳婦也一樣,對老公公橫挑鼻子豎挑眼,總是罵個不停。

那天,我看到老公公,滿臉的青腫。兒子領著媳婦來了,對著老公公伸出了手,意思很清楚:給錢。老公公顫抖地遞上五十元:“這是今天賺的,就這麼多了。”兒子眼睛一瞪:“這點錢,打發乞丐,誰要。”說著,就是一腳,把老公公的菜攤都踢翻了。

後來,兒子的兒子出生了,到了上學的年齡。有一天,看到爸爸對爺爺拳打腳踢,十分不高興:“爸爸,你再這樣對爺爺,我以後也這樣對你。”爸爸立刻領悟到,原來孝順也是可以傳承的。

我們都應該孝敬自己的父母,他們為我們付出了一輩子,太辛苦了。

傳承愛的心家風永不斷 篇20

國一作文 ,820字

“國有國法,校有校規,家有家規”,是人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可問到“家規是什麼,你家有家規嗎”可能很多人會迷茫。好的家訓、家規、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後代的希望對後代的鞭策,也同樣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民族之風!

法國著名作家雨果曾言道:“人生是花,而愛是花蜜。”愛心如一眼清泉,伴隨布穀的啼唱潺潺流動;愛心又似一盞明燈,為你在黑暗的遠方點亮一抹光明;愛心又是一爐煤炭,在寒冷的冬天溫暖身心……每個人都是愛的使者。愛他人,愛社會,不需要轟轟烈烈的偉大舉動,只是要從小事做起,力所能及的幫助他人。

就比如說我們學生吧,每個班級都會成立各種假日小隊,組織開展一系列公益實踐活動“探訪孤寡老人,擦洗公共自行車,在醫院做引導……”而愛心也就體現在這些尋常小事上,這就是愛心的傳遞,一次次感動,一股股暖流會聚整合強大的正能量!

再來說說我自己吧,年初,我的媽媽在偶然的一次機會下參加了“夕陽入畫—定格最美幸福晚年”的公益活動,從那以後,她只要有空餘時間就會積極參加。漸漸的,在媽媽的影響下我也加入其中。讓我記憶猶新的是前不久的那次活動。天空不作美,大雨不斷,又似乎在歡迎著我們的到來。原本窄小的鄉間道路在雨水的沖刷下,路面變得溼滑,這讓我們的拍攝程序更是緩慢。志願者們不怕苦,不怕累。一次次拿起相機,一遍遍挑選角度,只想為老人留下這一刻的美好。領取時間未到,老人們就興沖沖的走來。想必此刻他們心中是如此興奮,如此期待,如此歡愉。當拿到沖印好的相片,他們猶如孩子般的露出了天真爛漫的笑容,豎起大拇指連聲誇讚。此刻我們的內心也是如此高興,惡劣的天氣也渾然不是問題了。

“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多數情況下,我們幫助他人只是舉手之勞卻總能贏得周圍人讚許的目光。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我們要從點滴做起,樂於奉獻,我們要用感恩的心和平凡的善舉,傳遞社會正能量,成為一個真正有愛心的人!

良好的家風能讓我們成為更優秀的自我,收穫更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