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糯米餈粑相關作文20篇

家鄉的糯米餈粑 篇1

國小六年級作文 ,589字

“家鄉的民風民俗”,當我耳朵邊響起這個熟悉的詞語後,我就情不自禁想起那讓我口水直流的家鄉美食—“糯米餈粑”。

許多地方都有做糯米餈粑的習俗,可是像我們家這樣做的卻很少。當大年初一早晨放鞭炮時,爺爺就在老家的大蒸籠裡開始煮糯米餈粑。到了下午,我們就用祖傳的石臼來舂糯米,把煮好的糯米放在石臼內。每每這時,我都會十分興奮,因為這個過程十分有趣,大家分工合作,男人們用祖傳的木棒來舂糯米,女人們則負責搓糯米,孩子們還可以在旁邊一邊觀看,一邊偷吃。舂糯米時兩人一起合作,不過,在舂糯米之前要攪糯米飯,這樣才能讓餈粑均勻、嫩滑。前面還不是最好玩的,做這個不僅要靠力量,還要靠合作,在舂米的過程中,一人摁住,一人往下舂,不斷迴圈—如果兩人在同一時間舂下去,就沒辦法完成這一道工序了。看著大家越來越吃力,氣喘吁吁的樣子,可好玩了!

做好的餈粑是粘稠的,要把它搓平,搓圓。一口咬下去會散發出獨特的香噴噴的糯米味兒,但事實上做好的餈粑裡除了花生油是沒有任何佐料的。餈粑的樣子呈扁圓形,像八月十五的月亮那樣,讓人看著口水直流。

除了可口的味道,這小小的餈粑還有很多寓意:在紅火紛飛之時煮糯米,寓意來年紅紅火火;在大年初一時大家分工合作做一件事,寓意來年家人和和睦睦;粘稠的餈粑寓意著家人的感情難捨難分,其圓形則寓意著家人團團圓圓。

這就是我們家的糯米餈粑,象徵著團圓的餈粑!

家鄉的糯米藕 篇2

國二作文 ,633字

一到春天,我便想起農曆三月初三家鄉的廟會和廟會上那誘人的藕攤。

每逢三月初三這一天,家鄉的人都會把遠的近的親戚帶到這裡來,這時,街上就熱鬧了起來。三月初三的街上到處都是攤點,有賣農具的,有賣服裝的,有賣布匹的,有賣家電的。吃的攤點就更多了,他們用各種好聽的音調編成順口溜招攬顧客。什麼臭湊豆腐,清蒸田藕……真是五花八門。我這人最喜歡吃,別的都吸引不了我,唯獨對藕攤上粘粘的藕情有獨鍾。

攤點上的藕分兩種:一種是不放填料煮的藕,一種是灌了糯米的糯米藕。煮藕的鍋特別大,鍋是放在一個大缸上面的,缸壁上有個大洞,從這裡可以把木柴放進去燒。最特別的就是那鍋蓋了,是用很多翠綠翠綠的荷葉編成的。用這樣的鍋蓋煮出來的藕,不但清香四溢,而且口感非常的好,這在自己家裡是無論如何也煮不出來的,尤其是糯米藕。

往年,看見藕攤,我總會迫不及待地走上前去,買上一段糯米藕,細細地咬一口,香香的,滑滑的;用手輕輕一拽便抽出好多長長的、軟軟的絲。糯米藕甜而不膩,既有芋頭的滑,又有山芋的粉,真是世間極品呀!吃的時候,嘴角兩邊會粘有黏糊糊的似漿糊樣的東西,雖然這樣,我還是會一口接著一口地咬著,直到吃得肚子飽飽的才肯閉口。

很可惜,今年的三月初三是星期二,我不能回家鄉了。放晚學後,我特意找到步行街一個煮藕的小攤,只見鍋裡煮著一大鍋藕,色彩粉紅,很是誘人。雖然沒有糯米藕,我還是買了一段藕,咬了一口,不覺有些疑惑,這是藕嗎?澀澀的,沒有家鄉藕的清甜、細膩,唉!怎麼就吃不出家鄉廟會上藕的味道呢?

家鄉的玉米 篇3

國一作文 ,704字

玉米在家鄉極常見,田裡隨處可見一排排衛兵似的排列整齊的玉米。

幾場春雨後,玉米漸長漸高,抽出長而寬的嫩葉;陣陣春風拂過,玉米那柔軟的嫩葉隨風搖擺,似乎在向我們招手;站在高坡上向前看,翻湧著的綠浪直鋪向天際。到六月末,七月初,玉米開始抽穗揚花了,約20天的花期之後,在層層綠衣的襁褓中形成了珍珠般的玉米粒,人們把它叫做青苞米,青苞米這時已經可以吃了,當你啃著剛出鍋的玉米棒子時,你會被那香甜可口的美味吸引,吃了這隻還想吃那隻。

秋天,玉米逐漸成熟了,一隻只金燦燦的棒子直挺挺地向人們顯示著那金色的希望,顯示著它的成熟和厚重。這時,家鄉人都在地裡忙著收玉米,這家割,那家扒,還有的用車往家拉。望著那充滿豐收喜悅的張張笑臉,你會感到他們收的不是玉米,而是黃金。沒幾天,家家戶戶的院子裡都堆起了金黃色的玉米山,在陽光下反射著燦爛耀眼的光芒,奪人眼球。

收穫玉米後,是一定要吃的。家鄉人常做的就是玉米粥、烤玉米棒子和煮玉米。

玉米粥的做法十分簡單,只要在鍋內放一些甜玉米粒和米粒,在倒水按下煮飯鍵就可以了。三十分鐘後,就會有一鍋色香味俱全的玉米粥,舀一碗,黃澄澄的玉米夾雜在白嫩的米粒間,若隱若現,讓你情不自禁地淌下一條條口水。喝一口玉米粥,似乎暖進了五臟六腑,甜到了心坎上。

烤玉米棒子則是孩子們熱愛的零食,農村裡調皮的孩子每到玉米成熟之際,總忍不住溜進田裡,趁大人不注意,掰下幾隻玉米,偷偷揣回家中,煮飯時用火鉗夾著放在灶火上烤,等到玉米棒子拷得金黃了,直接就啃,啃得滿嘴沾滿黑灰,彷彿山洞裡鑽出來的煤炭工人一般,咧開嘴一笑,惟露出潔白的牙齒,那香卻早已盡留心底了。

家鄉的玉米早已深埋家鄉人的心底,令人難以忘懷。

我愛家鄉的大米 篇4

國一作文 ,673字

我的家鄉—建湖,地處黃海之濱,背倚蘇北平原,素有“水鄉明珠”之稱,這裡是一方神奇的熱土,是一片迷人的水鄉!這裡土地肥沃,適宜糧、棉、油料、水果、蔬菜等各種作物生長,素有“魚米之鄉”之稱。

我家鄉物產十分豐富:建湖煙花全國享有盛名,森達皮鞋世界聞名。克勝、劍牌、建農牌農藥銷售觸角遍佈國內,永建牌脂肪酸、永昌牌山梨酸在國內外有較強的競爭優勢。農產品中的大米、藕粉圓子等都非常出名,其中最有名的是建湖大米。

我的家就住在建湖的草堰口,我是吃著這裡的米長大的。現在生活條件好了,有時父母也買點“泰國米”、“雲南貢米”等名貴米,說是要"改善"一下伙食,但它們煮成的飯和建湖米煮成的飯相比,色、香、味都有很差距,建湖大米是米中的上品。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湖大米在市場上已供不應求,許多商販在春耕時節就和農戶籤產銷合同。建湖大米如此受人青睞,是和它所處的地理環境分不開的。建湖地處黃海之濱,土質肥沃,適宜農作物生長,建湖大米中蛋白質、糖含量豐富,是較好的無公害綠色食品。

春耕時節,建湖人辛勤耕田、播種、插秧的。夏天,建湖人在烈日下護理稻苗。天道酬勤,隨著季節的更替,莊稼以獨有的方式回報護理它們的農民。夏天,田野上一片綠油油的,微風拂過,猶如碧波盪漾的海水,連綿起伏,給正在田野上勞動的人帶來清涼。秋天,秋風將稻穀的衣裳吹成了金黃色的禮服,田野上一片金燦燦的。在秋陽的映照下,金燦燦的穀穗把在田野中閒步的農民映得通紅、沐浴得如痴如醉。

我愛家鄉的大米,家鄉的大米是家鄉勤勞、勇敢、淳樸人民的辛勤勞動的結晶。我更愛家鄉的人民。

家鄉的玉米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653字

我是安徽小姑娘隨爸爸來象山石浦,就讀在石浦番頭小學,已經四年多了。

在石浦的幾年裡,每當玉米成熟時,爸爸都會買幾個玉米棒按老家的方法烤著。烤了十幾分鍾,就散發著濃濃的香氣。我聞到這股香氣,口水就止不住地往外流。烤熟之後,爸爸還是拿根竹籤,插在玉米底部,為了防止我的手燙傷。然後把玉米棒遞給我品嚐。我一邊吃著一邊說:“這裡的玉米最香,也比不上家鄉的玉米。”

老家有一塊一望無垠的玉米地,一棵棵玉米比我高多了。在老家時,我經常跟隨大人去玉米地玩耍,跟夥伴玩捉祕藏,跳格子,捉小蟲等。我在玉米地裡到處亂鑽,經常會迷失方向。心裡害怕我就會大聲哭泣。哭聲傳到媽媽那裡,她會立即順著哭聲來找。我一見到媽媽就撅起嘴巴破涕而笑。

玉米豐收的時候就更好玩了。我們除每天都能吃到烤得香噴噴的玉米外,玉米鬚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樂趣。首先把須從玉米上拔下來,洗淨晒上幾天太陽,便可以玩了。玩什麼呢?先把玉米鬚打個結,再把須像梳頭髮似的疏順,編成一條條小辮子,然後把辮子編成一個個精美的圖案,有胖胖娃娃的臉,有小貓的頭,還有金黃的假髮等,最後掛在家裡的牆上當裝飾品。我們家鄉的每個小女孩都有幾件這樣的藝術品,有空都互相欣賞為此自豪。男孩子呢就沒這種雅興,而是把玉米鬚紮成團,弄成一個球,拿棍子在地上撥來撥塵土飛揚,像在玩激烈的曲棍球比賽似的。他們整天玩得滿頭大汗,面紅耳赤,也不覺得累。有時我們女生在邊上給他們加油打氣。大家樂此不疲。

現在我離故鄉已有五年了,雖然我在象山石浦也認識了許多同學,但是我這個小遊子會時常想起在故鄉時的情景。

家鄉的涼米線 篇6

國小六年級作文 ,534字

我的家鄉有很多美食,如聞名遐邇的過橋米線,非常受歡迎的千層餅,還有聞名的喜洲粑粑和涼米線等。其中,我最喜愛的美食要數涼米線了,它製作簡單、食用爽口,非常受歡迎。

涼米線很好吃,酸甜酸甜的,夾一柱放入口中,那口感柔而細膩,好像棉花糖那樣,咬入嘴裡馬上融化了似的。每逢星期二,整條街上便擠滿了買涼米線的人們。那人真是水洩不通,要排很久的隊才能吃上一碗美味的涼米線呢!

涼米線的做工很簡單,先把粗米線放入溫水中浸泡幾個小時,然後在加入桃醋、醬油、蘿蔔絲和各種調料,就可以做成一碗涼米線了。不過,怎麼加入調料,自己家做的就是沒有街上賣的好吃,我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大概是街上人多,吃起來比較香的緣故吧!

每逢街天,我無論何時何地,都要吃上一碗涼米線才心滿意足,要不然呀,整個人就像丟了魂似的,心裡總是留下遺憾。有一次,我們去趕集的街上,吃涼米線的隊伍人山人海,我帶著妹妹衝到隊伍後邊排起了隊,舅媽等得東走走西走走,最後排了近兩個小時的隊,我們才吃上一碗涼米線!舅媽呢,也微笑著說:“我看下次還是不要來趕集了,每次一來,都把我等得一個頭兩個大啦!”

怎麼樣!我們家鄉的美食還很多,你們想吃嗎?想吃的話來我的家鄉做客吧!保證讓你們流連忘返,越吃越想吃。趕快來吧,我在這裡等著你哦!

我愛家鄉的玉米 篇7

國小五年級作文 ,684字

不少人都愛外在的美,我卻更愛內在的充實的美。家鄉的玉米就具有這種品格,所以我最愛玉米。

在我的家鄉,從春到秋滿山遍野都是玉米的身影,我家園子東側也種了許多玉米,在母親的精心管理下,長得十分蔥鬱,綠油油的,十分誘人。

夏日裡,太陽炙烤著大地,它們也好像感到了太陽的火熱,但它們豪無懼色,只是用它們那一隻只小手護住自己的要害,長得更蔥鬱了。有時吹來一陣風,它們好像一群綠衣少女一樣舞蹈著,擺動著自己的腰肢,時而點頭,時而彎腰,一直等風停止給它們伴奏,它們才歇息。由於它們這樣堅持鍛鍊,身體更加強壯了,個子也長高了。穿的衣服也由綠變成墨綠色,不知什麼時候,頭上還紮了幾支小辮子。這是因為它們已經長大了,知道打扮自己了。

日子一天天地過去了,天空逐漸高起來,它們也好像感到了風中的微涼,有的已經性急地穿上了似乎是早已準備好的黃綠相間的秋裝,於是大家紛紛效仿,玉米們大都換上了這種打扮。但是沒過多久,它們就又都換上了流行色——一身金裝,更可貴的是,它們沒有忘記滋養過它們的大地和培養它們成長的人們,特地準備了一份豐富的禮品,卻又像怕別人看見,祕密地把這些禮品用衣服嚴嚴實實地包了一層又一層。這確實是一分貴重的禮品——是把它們一生中最寶貴的東西奉獻了出來。

“開花空道勝於草,結實何曾濟得民。”這是唐人郭震的《米囊花》詩中的兩句,是啊,米囊花確實比玉米嫵媚動人,可玉米結實濟民的品格,不也是一種美的體現嗎?

美,不應該只停留在外表,像玉米這樣:應該注重內在的充實,才是真正的美。做人,就應該做那樣的人呀!

我愛家鄉的玉米 篇8

國小三年級作文 ,340字

我的家鄉在一個偏僻的農村,我愛家鄉的玉米。

春天,農民伯伯在地裡播下玉米種子。細雨如絲,玉米像新生的筍尖貪婪地吮吸春天的甘露。苗兒漸漸長高,抽出了長長的嫩葉。風兒輕輕地吹呀吹,長葉輕輕地擺呀擺!彷彿向人們招手,站在高處放眼望去,玉米地像一片綠色的海洋。

夏天,玉米長高了,就像整齊的方隊,橫豎成行,微風吹來,綠葉翩翩起舞。這時,玉米棒從玉米杆和葉之間悄悄地鑽出來,露出秀髮,就像一個個撒嬌的嬰兒,依偎在媽媽的懷抱,看起來特別惹人愛。玉米漸漸長熟了,人們迫不及待地把玉米掰回家,脫掉它身上的層層綠裝,放在鍋裡煮,芳香撲鼻,撈起來吃,又香又甜,越吃越愛吃。

秋天正是收穫玉米的季節,玉米棒想一個個老爺爺,留著棕色的鬍鬚,咧開嘴笑,向人們展示飽滿的果實。

我愛家鄉,更愛家鄉的玉米。

糯米餈粑 篇9

國小六年級作文 ,460字

雖然餈粑在我們這兒不是很出名,但我還是喜歡吃。

本來的餈粑是長方形的,但每個地方的做法不一樣,我們這兒竟做成了小小的,扁扁的原型!它的兩面是金黃色的,也有的上面散落著紅紅的糖漿,拉出了甜甜的糖絲兒,裡頭是雪白的、黏糊糊的糯米麵,像一個個精緻的小原型枕頭,別提多好看了!

餈粑的做法十分簡單,只要把開水倒入裝有糯米粉的大碗裡,然後把它和成雪白的糯米麵,在把它捏成薄薄的一下片,放入鍋裡煎至兩面金黃就大功告成了!

個人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去加鹽或者糖。對於我這個頂級吃貨來說,不僅要會吃,還要會做,這樣想什麼時候吃,就什麼時候吃。有時,我還會撒上一些蔥花上去,那樣會更加有食慾。

吃又香又甜的餈粑時,感覺非常好,人都要飄起來了。我吃餈粑是喜歡先把外層的糖舔掉一點兒,然後再慢慢地、一點點地啃。你們知道我為什麼要把外層的糖舔掉一點嗎?那是因為如果不舔的話,那餈粑可就太甜了!要把牙給甜掉了!

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那你知道吃餈粑是為了紀念誰嗎?是楚國的伍子胥,他把城牆的城基做為熟糯米麵。讓荒年受飢的老百姓有了充飢的實物。

那美味的糯米餈 篇10

國小五年級作文 ,667字

我們都知道糯米餈在世界美食中的地位,那可是“美食之雪”。在順德,比起雙皮奶、乳鴿,我更愛吃那讚不絕口的——糯米餈。

糯米餈,首先要放入米、水、麵粉……用手搓出大個糰子,再用木錘使勁地捶打,讓糯米餈更加粘稠,這樣吃起來才會更加帶勁。然後,把它放到鍋裡煮,把水煮到“咕嚕咕嚕”地響,等到水蒸氣上升,泡泡浮出水面時,再關掉火。等到自然涼後,再放在冰箱裡,調節適合的溫度冷藏,三十分鐘,再撒些粉,就可以吃了。

做好的糯米餈就像一座潔白的雪山,下滿了寂寞的雪,呈現出一個三角形,軟滑無比。我總是喜歡把自己想象成雪山上的小人,躺在舒適的大床上,安靜地享受著那一場突然的大雪。我總是捨不得踩在雪上,生怕一不小心就會淪陷下去。只是,面對著這像松鼠的尾巴一樣鬆軟的,完全沒有任何的缺點的糯米餈,你又怎能抵擋住這美麗的誘惑呢?

那股米香,總讓我神志不清,完全沉浸在了自我的世界裡,快樂地遨遊著,彷彿一下子從人生黑暗的低谷走向光明的頂尖。閉著眼睛,聞著這包含了麥香、米香、谷香的純正味道,似乎回不到現實的世界。

真是口水直流三千尺,嘀嘀嗒嗒往下流。輕輕咬上一口吧,滿嘴都是白色的小“鬍鬚”。這入口即化的糯米餈啊!我靜靜地感受著這一層一層地升級著的美味,口中乳白色的糯米餈彷彿正發著光,讓我獲得了許多的優越感和滿足感,就像人生到達了巔峰。這簡直是無法形容的美味,讓我一度懷疑,也許還沒出現能形容它美味的詞語呢。

糯米餈,我的最愛!

家鄉的餈粑 篇11

國三作文 ,835字

談起家鄉,便不由得想起家鄉的餈粑。小時候,最喜歡過年了,不僅僅是有新衣服可穿,煙花可看,更為重要是有餈粑可吃。

每到過年,咱們鄉下家家戶戶都開始忙碌起來。這家打餈粑,還沒打的近親鄉鄰就都去幫忙了,等到自己打了,打過了的又會來幫忙了。小時候,最喜歡站在旁邊,看大人們打餈粑。那時節,打餈粑的場景是我最愛看的,打餈粑的聲音是我最愛聽的。

終於到自家打餈粑了,把糯米晒乾了,洗淨了,上了氣蒸。蒸到九層熟的時候起鍋,兩個大人提起甑把,疾步走進院落,兜頭倒進一個巨大的石臼裡。爸爸和叔叔舉起手腕粗的棗木大棍“呼兒嘿喲”地打起來。因為糯米很黏,所以每打一下就會由我媽媽把木棍的糯米給“擰”下來。這打餈粑很有講究,要求“快、準、穩、狠”四字,手中的木棍下去要快,收起也要快……如此這般,叔叔和爸爸早已是雙頰通紅、大汗淋漓。這時,糯米被打成粘乎乎的一個大團團,然後爸爸和叔叔用木棍把米團架起來,擱上已撒好麵粉的案板,分成大小不一的小團。剛做好的餈粑是軟的,從木模裡拿出來後,手腕一抖,餈粑在空中轉了幾個圈,圓圓地落在晒席上,再蓋上被單,等溫度降下來就好了,或者手粘蜂蜜或茶油,先搓坨,後用手或木板壓,做得光滑漂亮。小餈粑做好後,由心靈手巧的媽媽再做幾個大的。小則三五斤,大則十多斤,這叫“破籠粑”,象徵“五穀豐登”,又顯示了農家人的熱情好客。

忙了一整天,看著那些還不能吃的餈粑,可急壞了我這隻饞貓。幸好奶奶看了出來,敲了敲我的小腦袋說:“就你饞!”然後拿了個餈粑帶我去了火坑旁。她用火鉗架在火坑上後,又小心翼翼地把餈粑放上去烤,過了一會兒再翻個面,烤熟後的粑粑變得更白更胖了,不一會兒,香味瀰漫整個屋子。奶奶把餈粑拿起來去碗櫃給我包了點酸菜遞給我,早已迫不及待的我奪了過來,隨即咬了一口,這次的香味在我口中瀰漫開來,香香的,焦焦的,脆脆的,還酸酸的。因為粑粑很黏,還總愛粘牙,所以要嚼很久,嚼完後還很享受地舔舔嘴脣,回味剛才的美味。

現在,我彷彿又看見大人們在打餈粑,而我站在一旁……

家鄉的餈粑 篇12

國小五年級作文 ,754字

伴隨著爆竹聲和五彩繽紛的煙花,我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春節。

家人已經忙著準備年夜飯了,爺爺、父親和大伯在屋子裡準備飯菜,母親和奶奶正在擺放餐具,我和哥哥負責剪窗花,貼對聯。

夜幕降臨,每家每戶燈火通明,張燈結綵,洋溢著歡樂的氣氛,我家也不例外,開飯了,我們全家人都圍坐在一起,爺爺端上來許多美味佳餚,其中有我最愛吃的餈粑,也是俗話說的“打粑粑”。

爺爺知道我最愛吃,年前特意多做了些,那糯米的特有味道,叫我垂涎三尺,爺爺總是催我多吃幾塊,望著可口的餈粑,熟悉的年味兒也就在脣齒間盪漾開來!

爺爺告訴我,每逢過年的時候,鄉親們都會多買些糯米,把糯米用溫水泡上一天一夜,然後用竹篩把水瀝乾,瀝乾的過程中,還會沾上竹篩的清香味,然後放在木桶裡蒸上1-2小時,接著把蒸熟的糯米飯倒進石器深盆裡,叫上幾個青壯年男士,用特製的木棒“嘿哈,嘿哈”地打起了餈粑來,趁熱時越用力打,打的頻率越快,味道越好,打好後,用竹簸箕倒出來,這時已經是大大的糯米糰了,稍微涼會,然後盛一碗涼開水,手沾上涼開水後,開始把大大的糯米糰分成一個個碗口粗的糯米糰,表面用水抹光滑,中間用“一點紅”點上---象徵著紅紅火火,做好後完全冷卻後,就變成“打粑粑”了。過年或者來客人了,就拿出來吃,用水煮軟加點紅糖,那特有的味道美極了,還有用油炸過後,也是美味可口,回味無窮。

餈粑也是父親和大伯小時候最愛吃的”點心”了,父親小時候,家裡還比較窮,有這個餈粑可謂是天下美食了,鬆脆酥軟的麵皮配上甜蜜的糖汁,一口咬下去,滿嘴流油,每次說起,父親的嘴角總會浮現出孩童一般的笑容。

餈粑,是一份記憶,也是故鄉的特產,更是過春節濃濃的年味。

家鄉的餈粑 篇13

國小六年級作文 ,944字

家鄉,是無數人魂牽夢縈的地方。家鄉的餈粑,更是讓我念念不忘。

記得與它初相識,是在故鄉的外婆家。

童年的早晨,愜意地坐在杏樹下,外婆笑盈盈地端上一盤餈粑。煎得金黃的餈粑躺在透亮的瓷盤裡,夾起一塊,咬去外面金黃酥脆的殼,再觸到裡面柔軟勁道的心,一種獨屬於水田中的稻香在口中氤氳,微甜餘後的清香,伴隨著微微粘牙的糯感,在口腔中久久揮之不去。十月的杏透熟,香甜的滋味瀰漫在空氣中,溼潤的陽光透過葉的間隙灑下斑斑點點的光影。樹下,久逢的祖孫倆人一邊吃著餈粑,一邊聊得熱火朝天,外婆告訴我隔壁的小貓又下了一窩仔,我可以領一隻;我呢,則告訴外婆我係上了紅領巾……

這些片斷便成為了我對家鄉最美的回憶。

外婆的園子裡有著無限趣味。

田地裡的果蔬摘下就可以吃,狗尾草叢生在路兩側,撓著人癢癢,碧綠的韭菜鑲嵌在微微乾裂的土地上。清晨或午後,外婆的那一盤餈粑必不可少,味蕾也儲存了那份獨特的味覺體驗。

後來,我無奈與父母南下,告別家鄉,來到合肥求學。於是,只能將與餈粑重逢的希望寄於一次次的旅行中,卻總失意而歸。雲南的餈粑上淋著蜜汁,內裡多一分粘稠少一分筋道,多一分甜膩少一分青澀;北京的餈粑生硬冰冷,苦澀難耐,絲毫體驗不到軟糯的彈性。在一次次尋覓的過程中,希望一絲絲地飄散,耳邊又傳來噩耗:外婆的腿受了重創,目前還不能走路。即便回到故鄉,也難以品嚐到外婆的手藝了。

在一次次奔跑向前中,我錯過了餈粑,離開了家鄉,何時才能和它,和我最愛的外婆再次重逢呢?

終於,外婆痊癒後我迎來了暑假,擠著綠皮火車哐當哐當顛簸回了家鄉。滿頭銀絲的外婆掛著笑容又回到了我的視野裡,她端上瓷盤,裡面方方正正地排列著我思念已久的餈粑,外表金黃的顆粒裡包裹綿沙糖,樣貌依舊。我小心翼翼地撥開金黃色的外皮,挑起一點白色的心,輕輕的抿入口中,似曾相識的香甜在口中彌散開來,迴盪著稻香的味道。那一剎那,味蕾似千軍萬馬般奔騰,浩浩蕩蕩地壓過舌尖,一種熟悉而溫暖的感覺在血液裡激盪。我倚在笑吟吟的外婆懷裡,任幸福的感覺充盈口腔,留香在脣齒間;任憑不變的溫暖沁人心脾,朦朧在淚花裡……

為了你,千千萬萬遍。這不僅僅是?追風箏的人?裡的動人佳句,更是無數遊子尋覓家鄉,歷經坎坷的心聲啊!

家鄉的米糕 篇14

國小四年級作文 ,522字

食物的誕生,有賴於一方水土,有一千雙手,就有一千種味道。

水稻在建德耕種歷史悠久,我最愛吃的米糕便是以稻米成就了它的“江湖傳奇。”

乾潭自古有農曆七月十五吃米糕的習俗,一塊小小的米糕,承載著乾潭人對祖先的懷念、對家鄉味道的尊敬。

首先,製作高水。先備好自家釀的米酒、稀粥、麥麩、甜酒藥加水一起放入容器中,讓它自然發酵。大約12小時後將發酵好的的原料用紗布進行過濾,過濾好的液體就叫做高水。選用上好的稻米,沖洗、浸泡十二小時,加高水打磨。製造業的發達,很多人已經選用機器磨漿,遵循自然味道的老爺爺老奶奶們還是堅持用石磨。將浸泡好的米粒加入石磨中央的小孔中,邊磨邊加入製作好的高水,這樣磨出來的米漿是最細幼的。磨好後,加入適中的白糖。想得到酸甜適中的米糕,必須把握好發酵的程序。在35度左右的溫度中,將米漿醞釀一整夜,米漿自然發酵,在表面形成豐富的氣泡,看上去要滿出盛放的容器時,就代表發酵成功了。

最後,將發酵了的米漿倒入蒸籠中進行蒸制,高溫蒸騰20分鐘,蒸熟起鍋,米糕表面光滑清亮,放涼切塊,內部充盈著橫堅相連的氣孔。咬上一口,微酸清甜,口感爽韌,有著農鬱的稻米清香。

米糕,對乾潭人來說,是家鄉的味道,它儲存著童年的記憶,儲存著對先人的思念。

家鄉的米粉 篇15

國小三年級作文 ,511字

來到我的家鄉湘鄉,不論在大街還是小巷,你抬眼便能看見一家家大大小小賣米粉吃米粉的店鋪。說起湘鄉米粉,可是色香味俱全,光是看看就能讓人垂涎三尺!

“泡碗米粉!”走進任何一家米粉店,只要你這麼跟老闆一說,老闆都會熱情地招呼你就座。然後很麻利地把一些鹽、雞精、薑末、香蔥各抓一些放在碗底,再用一勺熱騰騰的筒子骨湯一衝,米粉底湯就做好了。再在另一口沸騰的鍋裡放入一把新鮮的米粉,等水一開,就趕快撈出來,放入湯中。這時候,就該你決定放什麼“罩子”了,有木耳肉絲、辣椒牛肉,有爆炒腰花、小炒豬肝等等。不用等上三分鐘,一碗熱氣騰騰的米粉就擺在你面前了,香氣撲鼻而來,讓人禁不住深吸一口氣,忍不住誇讚道:“好香啊!”先攪拌著,再喝上一口湯,又熱又鮮,再把一筷子米粉捲入口中,啊!真是沒有人不誇讚它的美味!

家鄉的米粉店,攤位都不算大,但從早到晚,人們絡繹不絕。有的逛街走累了來一碗,有的三三兩兩結伴來吃,有的吃飽了還想給家裡人帶一碗打包回家,有時候深夜十一二點還有人吆三喝四來吃米粉的呢!米粉真是我們湘鄉人最喜愛的一種特色小吃了!

家鄉的米粉雖然不是名羹佳餚,也不是山珍海味,但那種獨特的香味就這樣飄在人們的生活裡,讓人離不開,也忘不了!

家鄉的特產玉米 篇16

國小四年級作文 ,636字

“一棵小樹不太高,小孩爬到半中腰。身穿層層小綠襖,頭上戴著紅纓帽。”你猜,這是什麼呢?對啦,這就是我的家鄉通渭的特產—人見人愛的玉米,也叫“苞谷”。

春天到了,萬物從夢中驚醒。農民伯伯也開始忙著播種玉米啦。他們小心翼翼地把玉米種子播撒到土裡,再把土蓋上。幾次滲地雨下過,玉米苗像吹氣似的長起來。他們剛長出來的葉子是綠油油的,顯得那麼嬌嫩可愛!過了一段時間,小葉子逐漸拉長變尖,顏色也變成翠綠色的了。

玉米在春末夏初開的花令人陶醉。玉米的花長在莖上,莖和葉柄之間,吐出了一串淡黃色的花蕾,開了花,好像害羞的小姑娘一樣。

炎熱的夏天正是各種鮮嫩的玉米紛紛上市的時候,有紫色的玉米,有白色的玉米,也有黃色的玉米……人們走在大街上,耳邊總是傳來一陣陣吆喝聲:“賣玉米嘍,又香又甜的玉米,不甜不要錢……”無論賣的是生的還是煮熟的玉米棒,都會被一搶而光。每年的這個時候,我總是能吃上媽媽親手為我們煮的玉米。又香又甜的玉米我能一下子吃兩三棒呢!

秋風吹過,五穀飄香,這正是收穫的季節。你看,玉米樂開了懷,向人們展示著那飽滿的果實,它們就像一個個守護田地的衛士,挺拔高大,十分強壯。金秋八月,一個個玉米棒子被農民伯伯摘了下來,剝好玉米後捆起來晒在屋頂上或者樹上。晒乾的玉米可以用來磨玉米麵,也可以加工成小顆粒用來熬粥。

寒冷的冬天,我們可以砍下玉米秸稈來取火做飯,可以粉碎當做飼料,還可以……反正,它的用處可多啦!

這就是我家鄉的特產--玉米。我愛我的家鄉,我更愛家鄉的玉米!

家鄉的米豆腐 篇17

國小五年級作文 ,829字

家鄉的米豆腐呈橢圓形,沒洗時像捉魚兒似的一樣滑,一不留神就會從從手中跑掉,可要小心哦!所謂好吃的東西,外表也會好看,所以讓人喜愛。然而,米豆腐卻恰恰例外。

米豆腐個頭不大,兩個大拇指便可圍攏。其外表,有許多凹凸不平的小坑,有的有鍋巴,底面是一個平面,這便是在蒸籠裡形成的;其外部,用菜刀切時,較硬,切除的呈灰白色,時而嵌些斑點;其味,讓你回味無窮,浮想翩翩,彷彿到了世外桃源。

切出的米豆腐大多是長條形的,這切法也大有講究。切太厚不容易熟,切太薄了要在鍋裡融化;切太大又夾不上來,總是跌落。必須切得厚薄適當,才能讓吃者吃得津津有味。

在還沒入鍋之前,它散發出一種味——近似於泥巴,但還是能嗅到。

至於味嘛,呃,這個,我先得從米豆腐的配方說起。它的主要食材是米、地灰中的鹼與水。灰與水大家都知道是無味的,米就更不用說。它的材料裡沒有鹽,所以,沒放香料,是嘗不出它的味的。

要是與西紅柿拌在一起煮好後盛進碗裡,你便早已被那酸味勾入了夢鄉,暢遊在美食的世界。嘗一口,還沒張開嘴,香味已經湧入鼻尖,直衝舌頭,讓你欲罷不能;接著,猛嘗一口,嗯,這味道,難以用語言形容。酸味擠滿口腔,讓你沉醉於不可自拔的境界,那食味,保準你三天三夜忘不了。

剛出爐的米豆腐要是與酸辣子相拌,那味道就飄進你的鼻子。香氣在你的身旁縈繞,向你的嗅覺發出挑戰。嘴裡、心裡、手裡,恨不得猛虎撲食,把它吃得乾乾淨淨。一秒不能解決它,它便會讓你飄飄然的進入仙境,你躺在白雲上,身旁,一碗又一碗美味米豆腐……

要是幹炒,那更有味了。人間美味,天下無雙,世間僅有啊!它的氣息席捲而來,瞬間讓你慾壑難填。垂涎欲滴只是一般,食不甘味只是普通,它會讓你茶不思飯不想的思念它,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永存你的記憶中。它的味道會隨著空氣緩緩滑入你的腸胃,刺激你的味覺,接著,肚子咕咕叫。一口還沒吞下,另一口早已塞滿了嘴。

這便是家鄉的米豆腐,色香味俱全的家鄉美食。

我最喜歡吃的零食——糯米餈冰棍 篇18

國小四年級作文 ,428字

在眾多食品中,小零食是最受歡迎的食品。連大人們都非常喜歡,就更別說我們這些小朋友了,可以說小零食就是我們的至愛。

而眾多小零食中,我最喜歡吃的就是糯米餈冰棍了。因為它的特點很多,而且還很美味,所以不止讓我一個人深愛著它!

瞧!我面前就有一根糯米餈冰棍,它身穿一件淡藍色的外衣,正中間有一個小人,正拿著一套餐具,面前就放著一個糯米餈冰棍。看來這個小人和我一樣,深愛著糯米餈冰棍。

我把糯米餈的包裝轉過來,背面寫著配料:白砂糖、麵粉等……這個包裝的頂端設計有齒形的邊沿,易於我們剝開,製造商可真是心思細密啊!

我再也忍不住它的誘惑了,迫不及待的開啟它的包裝袋,出現在眼前的是一塊扁圓扁圓的冰塊,別看它是塊冰塊,其實它又柔又軟的。因為它的外面只是裹著一層冰霜,裡面卻是柔軟的糯米糰。我輕輕地咬了一口,一陣冰涼瞬間冰爽我的嘴巴,又冰又軟,嚼起來特有彈性,真的太好吃了!

啊!糯米餈小冰棍,你也太小了吧?怎麼能滿足得了我這個小饞鬼喲!

家鄉的特產——湖頭米粉 篇19

國小四年級作文 ,476字

我的家鄉在美麗的安溪,那裡有鐵觀音、豆乾和柿餅等特產,但我最愛的還是家鄉的湖頭米粉。

在1682年時,清聖祖玄燁因平定“三藩之亂”又逢29歲生日舉辦宴會邀請了李光地,李光地突然想到用湖頭泉水做米粉口感柔韌細膩,不如把它晒乾作為貢品帶上朝去,結果受到皇帝的喜愛。湖頭米粉因此廣為人知。

湖頭米粉的製作分為六個步驟。1、磨米:要挑選好的大米,放入水缸中泡10小時,再把米倒入磨米機中,磨成米漿。2、壓幹:將磨好的米漿放入特製的袋子裡,壓成塊狀。3、揉米團:把塊狀團放入攪拌機中揉碎成粉末狀,再交給粉末捏成一個個粉?團。4、攪拌:將粉?團放入蒸籠煮半小時左右,再將粉?團放入攪拌機中攪拌,裝入竹擔中冷卻。5、蒸煮:冷卻後再將粉團放入壓出機中,壓出一條條的米粉絲。6、風乾:將米粉絲團一塊一塊地放在架子上風乾。

米粉的做法有很多種,但我最愛的還是炒米粉。因為裡面放了蝦仁、香菇、肉醬、胡蘿蔔、包菜等,味道美極了!每次想起都讓人垂涎三尺。

這就是我最喜歡的家鄉特產——湖頭米粉,如果你到安溪來,一定要嘗一下喔!

家鄉的米豆腐 篇20

國小四年級作文 ,429字

說起美食,讓我常常想到家鄉的米豆腐。

鐵蛋的父親是個潮汕人,一直在潮汕那兒賣米豆腐,因為人太少,生意不好,便搬到貴州來做生意。一天不到,店裡便坐滿了人,在貴州他們是第一家賣米豆腐的,大夥都過去嚐嚐鮮,我也趕去了。

開始我沒吃出什麼味,可越吃香味越濃,一碗完了,我伸手要第二碗,第二碗完了,我就有點醉意了。外公說這裡邊放了一種叫“透瓶香”的酒料。

鐵蛋的父親也不小氣,他把米豆腐的祕方給說了出去。先把米用手打成糯米狀,用麵皮包一層,放到鍋裡煮透,再拿一個碗往裡頭倒牛油、水、香油、麻油、泡上肉骨湯,最後滴上幾滴“透瓶香”。

雖然公佈了"祕笈”,很多人卻做不出那個味兒。

後來鐵蛋的父親去世了,由鐵蛋來接管這個店了,他往裡頭加了點羊肉、豬油,來的人更多了,我也常拉著外公去那吃。鐵蛋也常常給我們留著位置,怕人太多,我們吃不到。

鐵蛋的米豆腐至今都還有好多人前去品嚐。真想回家鄉再吃一次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