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年味相關作文20篇

失落的年味 篇1

國一作文 ,1072字

在大春節的舞臺上,煙花齊放,熱情高漲;歡聚一堂,舉杯祝福。新年的到來,送去了往年的塵埃,接待著新的開始,人們定下新的目標和挑戰,為此奮鬥著。每當過年,妙不可言的年味總勾引著我通往新年的光明大路上。可正當過年時,我又暗自思忖:年味究竟是什麼呢?是“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的安詳喜悅嗎?是“萬炮齊鳴震九天,金龍綵鳳舞翩然”的熱鬧輝煌嗎?也許,這些都是。可為什麼年味離我們漸行漸遠了呢?我百思不得其解。知道短暫的春節結束,我知道了答案。

由於科技時代的到來,無論是幼兒還是老人,都換上了智慧手機。每逢佳節,許多人便成了“低頭族”,兩隻眼睛炯炯有神地盯著手機螢幕,比往常的注意力更集中,眼睛睜的更大。軟體不斷開發,微信紅包的到來令我們歡呼雀躍。每個紅包的傳送,令我們激動萬分。使我們成為了遊隼,一發現目標,瞬間鎖定,一觸即發,眼疾手快,手到擒來。發紅包的持續時間甚是長久,在除夕夜裡,可從傍晚持續作戰到凌晨。在這一段時間裡,由於精神過於集中,所以在這段時間裡發生了什麼,什麼也不知道。因此,“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萬炮齊鳴震九天,金龍綵鳳舞翩然”的年味就因此失落了。我們全都駐足痴望於手機,沉浸於手機的世界裡。

不知同仁是否看過這樣一張圖片,圖片上是一位老奶奶與他都在玩手機的親人,下面寫著:終於盼到孫子回來了!不知何緣故,大家都擠在一間房裡,房裡只有一張床。老奶奶年壽有90多歲了,神情恍惚,不知所措的坐在床上,呆呆的望著他們。而其他人則目不轉睛的盯著手機螢幕,目無旁人。這豈是歡聚一堂?這將老奶奶的期盼與尊嚴放在何處?難道將它丟棄在那塊小小的床位上嗎?親人難得一次相聚,可這讓老奶奶不與孤單毫無二致嗎?最令人寒心的是圖片下的一串字,長久的期盼不知經過了多少歲月和艱辛,如果這場年是老天爺贈予老奶奶長久深情期盼親人回家的禮物,那麼親人的舉動是否做到了仁至義盡呢?

今年,最濃郁的年味誕生在圖書館。一大早,圖書館裡就已坐無虛席。前來借閱的人們來來往往,絡繹不絕。據圖書館負責人介紹,假期裡無論是人流量還是借閱量都比平時高出兩三倍。圖書館裡書韻飄香,人文昌端,成了我市最濃郁的年味。

前段時間,我看過一篇新聞,上面報道說:某國在春節假期裡身穿唐裝,向人們演繹著唐朝風光!我覺得,這才是一場有意義的年!為什麼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要由外國去傳遞呢?我們應該行動起來,只為過一場有意思的年,將失落的年味拾於我們身邊!

失落的滋味 篇2

國小四年級作文 ,543字

失落的滋味想必大家都嘗過,一定不好受。但是人生就是這樣,每天都會有失落髮生,而就是一次普通的失落,卻讓我永遠地記在心間。

在有一次數學考試的時候,我因為自認為良好,便沒有複習。可是到考試的時候,我傻眼了—因為有些題目我雖然在書本上看過,可是都忘記了!這可怎麼辦啊?我一邊寫會的題,一邊思考著這個“嚴肅”的問題!於是沒辦法的我只好亂寫一通。

考試完了我立馬拉到一個好朋友跟她對答案,可是天不隨人願!十二道題裡我只對了五道!不過沒關係,只要我打到七十分以上,媽媽就不會打我了!抱著這種心理,我原本沉重的步伐開始輕鬆起來了;原本懸著的心也放下來了!我的腳跳了起來,小手在身邊不停擺動,小臉上堆滿了笑容。

第二天來到了,我充滿了期待,因為就要發試卷了!我聽著老師讀試卷的聲音,心裡忐忑不安,當老師唸完九十分的以後,八十分的以後仍然沒有到我!七十分的讀完了!六十分的了!終於,老師在六十分的區域叫到了我:“劉雨萱,六十三分。”老師的聲音一直在我的耳邊迴盪,我連我是如何拿到試卷的都不知道了!

在回家的路上我哭了,並不是因為我害怕回家以後媽媽的“竹筍炒肉”,而是我的自信心在干擾我。在那一天回家的路上,我突然鼻子一酸就哭出來了。後來我才知道,那一天其實是失落感在我的心裡干擾我的眼睛……

失去的年味 篇3

國二作文 ,783字

常常聽老一輩們說,現在過年的氣氛越來越淡了,就比如這爆竹聲,也是漸漸聽不到了,我一想也是,最近的幾次新年好像都沒有我小時候過得熱鬧,無論是我們家還是別人家,感覺年味都消失了許多,真是有些奇怪。

我想啊想,雖說這煙花爆竹是為了環境而燃放得越來越少了,但是過年講究的是一種氣氛,它不單單只是煙花爆竹所能帶來的,那麼,究竟是什麼讓我們的新春佳節逐漸失去了這一份年味呢?

回想起小時候,那時候對環境的管理還沒有現在這麼嚴,除夕晚上我最喜歡的就是要爺爺帶我去放煙花了,各種型別的煙花在空中綻放,爺爺爽朗的笑聲也在這煙花中淹沒了。多麼難得的畫面啊!這是不是就是所謂的年味呢?我想這大概是的吧!

小時候的除夕夜,我是放煙花度過的,我開心,家裡也都開心。

現在呢?嗯,我明白了,我們都在各自點著自己的手機呢!和以前一樣,都是我開心,家人也都開心,可是這份開心卻不同,以前的開心是大家一起其樂融融,現在則是各自顧各自的了。

我想,這就是年味逐漸失去的原因吧!

於是這次過年,我們都約好了一個時間段,大家都不準碰手機,而是一起坐下聊聊天。

我知道這是找回年味的最好方法,但是它帶給我的感覺實在是太難受了,手機一直在我兜裡振動,大量的紅包和資訊在裡頭流過,坐不到一會兒,我就不自覺的把手機掏了出來,正當我準備看時,一隻大手將我的手機奪過,爸爸拿著手機,義正言辭的道:“說好了的,要堅持!”我只得作罷。

離開了手機我先是感到了不自在,但是到後來,我開始和家裡人聊起天來,也看了看春晚老頭學開車的小品,笑聲,難得的所有人的一致的笑聲終於又重新在屋內盪漾,我彷彿是回到了小時候,只有小時候,我才有這種感覺呢!

我想,這算是找回了年味吧!

後來聽爺爺說,好幾年了,今年是年味最濃的一次,我暗自得意,覺得爺爺說的在理,我心想下次我也要這也樣做,把失去的年味永遠的找回來!

漸漸消失的年味 篇4

國一作文 ,609字

又是一個年,在以前的農村,由於只種田,到了臘月,大家就空閒了,從小年就開始進入過年的狀態,開始囤積年貨,家家戶戶都貼起了春聯,小孩們放了假天天互相玩耍,大人們到處串門,都沒有做事了,這狀態一直要持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

可現在只從大年三十放假到初七,時間少了很多,而且由於現在的生活壓力大,都不能完全沉浸在過年的喜慶中,也沒有以前那麼快樂了。

現在,大家的生活條件也都比以前好了不少,每天也能吃的了魚肉,在三十晚上的年夜飯和平時吃的並沒有許多差別,大家就感受不到過年時的特殊。

對了,過年還有一個主角,那就是爆竹。爆竹有許多種,有直衝雲霄的禮花和沖天炮。有適合小孩戲耍的摔炮和擦炮,大家為了驅趕年獸,還會買那種好大一卷的鞭炮,在除夕午夜,每家每戶都點燃鞭炮,非常熱鬧。可在今年,公安局一直禁令,告訴我們不能放鞭炮了,否則罰款三千元,有些地方還得拘留。可我們大家怎麼會照做?大家也照樣放,民警也要過年,我想他們也不想讓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在這戛然而止了吧,後來他們發現有人放鞭炮也只是提醒了一下,果然。雖然我們還是放了鞭炮但是這禁令至少擺在那裡,說不定哪年就真的不能放鞭炮了。

還有小孩的壓歲錢,以前,物資貧乏,大人們給小孩的壓歲錢,小孩高興得不得了,可現在的小孩有吃有穿,大人們還給他們壓歲錢,小孩會覺得理所應當,不給還不高興,而且大人們認為給得錢越多越好,這壓歲錢就變了味。

總之,年味在各方面與以前都有不同,越來越淡了。

曾經消失的年味 篇5

高二作文 ,1025字

建築工地的塔吊停止了擺動,民工大包小包煽情回家了,急匆匆從大幅廣告牌下走過。在年的催促下,蓋大樓的他們已經不能把心安下,早已飛向自己的小家。情意濃濃,年韻悠悠。

對我來說年味越來越淡,而記憶中的年味,卻總有一種散不盡的肉香。過年是一場文化大餐,那陣陣鞭炮聲,那香燭繚繞的供桌,那放鞭炮的頑童……年味醇香,回味無窮。

全村的年味,就像燉肉的老湯,香氣慢慢彌散。除夕臨近,鄉情親情在發酵,在瀰漫,距離站滿了思念,在外的遊子,不管是滿載而歸,還是行囊空空,能平安回家比什麼都好。親人從千里迢迢風塵僕僕趕回家來,把酒問冷暖舉家慶團聚,圖的就是那種氣氛,那種年味,那種永恆不變的家的情結,各家各戶歡聲笑語,熱氣騰騰。所有過年習俗都井然有序的進行著,春聯、年畫被端端正正貼上了,大紅燈籠高好高掛起,財神爺,灶王爺被恭恭敬敬搬上供桌……。做年糕,包餃子,全家老少齊動手,都融入在濃濃的年味裡面。除夕夜的團圓飯,全家坐在一起,其樂融融的吃著喝著。已不單單是一桌飯,而是一桌團圓,一桌親情。

時過境遷,現在的除夕,從一大早,耳邊就會想起此起彼伏的鞭炮聲。過年的喜悅一下湧上心頭。夜晚的煙花更是美妙絕倫,綻放時如滿天星宿,照亮了神州大地。無數條簡訊首先插了翅膀,第一時間為親人朋友送去了暖暖的祝福。晚上的一頓年夜飯,可謂是大團圓,親戚們都從百忙中趕了回來。雖然現在每一天都像在過年一樣,吃得好、穿得好,但這種閤家團圓的熱烈氣氛是平時都不能感受到的。浸泡在親人和朋友溫暖的關心和問候中,這種年味,真是幸福!晚飯後,人們習慣性地坐在客廳裡,談論著近來的房價,談論著新時代的高新技術,談論著現在富庶的生活,談論著當前各種富民政策。人們說著,笑著,平時忙碌的煩惱、工作的壓力,早就飛到九霄雲外去了!當然不可或缺的,總是每年的春節聯歡晚會。電視機早就換過幾代了,超大的液晶螢幕,超清楚的電視畫面,不能不說日新月異的高新技術為我們的年增色不少。晚上八點整,隨著中央電視臺轉播大廳舞臺帷幕的緩緩拉開,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幾位風姿綽約的節目主持人。歌舞、魔術、雜技接踵而至,令我們歎為觀止。最激動時刻的莫過於我們踏著新年的鐘聲,帶著對未來的展望,昂首步入了新的一年。

人們總說年味淡了,年味淡了。其實年味依舊。無論是古是今,是貧是富,人們對過去的思考、總結,對新一年的和平幸福、對親人團聚的企盼並沒有變,變得只是年的形式,變的只是社會和時代。

年味從遠古,緩緩流至今。那種味道,不曾改變。

消失的年味 篇6

國三作文 ,742字

年味,顧名思義,過年的味道。年味可能是一家人的團圓飯,可能是大年三十夜的煙花,可能是春節一聲新春快樂,可能是人們四處拜年的喜慶氣氛……

在以前,人們會在家吃年夜飯,寓意團團圓圓,會在家貼春聯,貼倒福,寓意福到了。餐桌上常常放著鮮香四溢的魚,寓意年年有餘。晚上坐在一起看春晚,談天說地,在樓下,隨著新年的鐘聲敲響,興趣盎然的燃放煙花。大年初一,人們買好禮物,裝好紅包,走街串坊,相繼去長輩家中拜年,給晚輩發下紅包,希望紅包能驅趕年獸。小鎮裡,熱熱鬧鬧,人山人海。大城市裡,馬路上塞滿了汽車,、塞滿了回家過年的思鄉人。

現在與以前可不是一回事了!

科技的進步日新月異,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現在人人手中塞個手機。現在過年人們會經常在飯店吃年夜飯,人們充當低頭族。長輩們沒人陪他們說話,在熱熱鬧鬧的年夜飯前,明明坐滿了人,但是卻勝似無人。人們現在需要的不是面對面聊天,卻只滿足於QQ、微信上的談天說地。看春晚的人逐漸遞減,更多的人卻是喜歡在手機上看電視劇看得痛哭流涕。去年除了滿足於送禮送紅包的形式以外,很難再做到其他的。晚上叫上三五個朋友出門吃夜宵,醉醺醺的在那以為就是快樂。

現在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學習中國文化,而作為中國人的我們卻把老祖宗傳下來的文化給丟失了。也許真的會想象有一天,弘揚中國文化的不是中國人而是外國人!許多的中國年輕人甚至更喜歡過西方的傳統節日,推崇西方文化與思想,能夠輕輕鬆鬆背出伏爾泰、培根、雨果的名字,出生年月。去不知道老子和李耳是一個人。

年味就在我們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中喪失了,所以我們應該努力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不要讓年味只是一個形式,更多的:他們是中國的傳統,是中國歷史上下5000年的記載與見證,他們經歷了無數個風雨飄搖的年代,流傳至今。因此,我們要付諸行動。

消失的年味 篇7

國一作文 ,661字

隨著日曆上的一頁頁紙逐漸撕去,年,也一步步向我們走來。

大年三十的暖陽照耀著大地,陽光灑在身上,很暖和。我在這一天,高高興興地去老家過年。一路上看見許多小孩提著袋子,穿梭在一戶戶人家裡。這是家鄉的習俗—討糖。不過和萬聖節的不同,他們這是送恭喜。這種習俗只在除夕和初一。在除夕前段時間,大部分人家去超市或銀行。買這天要發給孩子的東西,有的發糖,有的發錢。要是勤快的話,一天能弄到四五百元和幾大袋糖果。這樣一年的零花錢和糖果就不用愁了。有的厲害的小孩可以在這一天攢夠明年的學費。

可是人數卻比去年少了很多,因為大多數小孩都坐在家裡拿著手機玩遊戲。

到了老家,大家都慵懶的躺在沙發上,有的看手機,有的看電視,只有外婆在一個人包餃子。不應該是這樣啊!在去年,這個時候弟弟妹妹應該是去放炮,可他們卻坐在那裡無動於衷。我過了好一會才想起來—平江禁炮。這無疑是對愛炮的熊孩子們的一種打擊。一旦不能放炮,過年的氣氛就全沒了。

這時,正在看手機的小姨大喊一聲:“有紅包!”一聽到這句話,原本死氣沉沉的大家一下子滿血復活,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起手機。接下來就是問:“在那個群?”

吃飯時,家人們沒有碰杯,每個人都拿著自己心愛的手機,低著頭,桌上美味可口的飯菜瞅都不瞅一眼。我無意中看了一下手機,QQ群裡的同學們都在“積極踴躍”的發言:“作業太多了,根本做不完啊!”“作業怎麼多,這年還怎麼過?”……

過年本來是一件快樂的事,可是許多因素泯滅了大家對過年的感情。這年也就變得越來越不重要了。

消失的年味,該怎麼找回來?

消失的年味 篇8

國二作文 ,741字

年,是中國傳統文化之一,在一年的最後一天,我們要守歲、放煙花、吃年夜飯、貼對聯、貼門神……

年的由來是緣於中國古時候一頭叫“年”的怪獸,“年”非常怕鞭炮聲和紅色,那時候人們為了防止“年”入侵,就家家戶戶放鞭炮、貼對聯、貼門神用來保護自己,因此,過年的習俗也就一代代傳下來。

剪紙是一種民間藝術。剪紙可以剪成不同形狀,不同寓意,有的用來辟邪、有的代表團圓、有的代表幸福安寧……在爸爸媽媽那一代,甚至是爺爺奶奶那一代,剪紙隨處可見隨著時間的流逝科技的發達,民間藝術已經很少了。在家中貼剪紙的實在少之又少。

在大年三十那天按照習俗,家家戶戶都應該放鞭炮,煙花。我望著被夜色籠罩天空,僅有幾朵美麗的花在空中綻放著,美麗過後,只剩下幾縷煙升上夜空,逐漸煙消雲散。

年夜飯,過年時在外地工作的人不管身在何方,距離家鄉多遠,總會趕回來吃一頓年夜飯。年夜飯又稱團圓飯,寓意一家人團團圓圓。但我們吃年夜飯時根本沒有熱鬧的氣氛,反而冷冷清清的,大家一門心思低頭玩著手機,大家雖然在一起,但心卻在手機上。

吃過晚飯,走在大街小巷中,夜色幾乎籠罩全部,街上冷冷清清,沒有過年時的喧鬧,也不是街火通明,剩下的只有呼呼的涼風,吹得我髮絲飛舞。

坐在火爐旁,看著春節聯歡晚會。我們要守歲到12點,才會有紅包發,為了紅包我們抑制睏意,不讓自己睡著,但聽著電視裡的歌聲不知不覺睡著了……不知過了多久一陣霹靂啪啦的鞭炮聲使我驚醒過來,電視裡面主持人說著:“新年的鐘聲已經敲響,新的一年已經到來……”

第二天清晨,走出家門,看著地上紅豔豔的鞭炮碎片,有點不敢相信舊的一年已經離去,新的一年已經開始,一切都是那麼不可思議。

年復一年,日復一日,隨著時間的流逝,許多年過去了年味漸漸消失。所以然我們從現在開始,傳承中華文化。

遺失的年味 篇9

國三作文 ,897字

記憶中的年味是那麼淳樸,而今卻體味不到。一陣風過,心不禁沉淪。

—題記

“上菜了!”隨著媽媽的一句話,一盤熱騰騰的糖醋排骨就上了桌,我們早以在飯桌前坐好。桌子上一盤盤好菜冒著熱氣,環繞在我們身邊,好似神仙下凡那周圍的一團團的仙氣。

“乾杯”所有人拿起杯子,聊起對來年的期盼,到處是一片歡樂的景象。電視裡的主持人聊著節目,提醒大家這難得的團聚。而殊不知坐在電視前的已吃完團圓飯的我們,卻早已被手機拉遠了距離,每個人的手上都“暗藏洶湧”。

窗前煙花沖天而上,在這夜幕中留下一抹鮮豔的色彩。家中,手機顯然佔據了主場:搶紅包、玩遊戲……彷彿那東西才是過年的意義。我忽然想起曾經過年的那一幕幕:在家門口放鞭炮,聽著噼裡啪啦的聲音咯咯地笑;一家人邊看春晚,邊聊著去年的點滴、明年的希冀……

這時,媽媽停下來,細細感慨:“想當年,我們過年那叫一個熱鬧,每家每戶去拜年。大人在前面走,後面跟著好幾個小孩。每到一戶人家,別人就發糖—有的大方的就隨手從糖袋裡抓一把,有的捨不得的就每人數兩粒。現在想想,真的是另外的一番風味呢!”

聽罷,我望了望茶几上那一堆堆沒人動過的糖果,心好像被揪了一下。環顧周圍,發現早已沒有了曾經的年味:現在人們只是看著自己的各自的手機,親人間一句話也不說。

窗外菸花依舊美麗,而我卻再無心欣賞。那漸漸消失的年味啊!你什麼時候回來?

想起小時候,總盼著過年。因為那時就可以拿到一個鼓鼓的紅包,就可以隨意出去玩,父母就可以放下工作陪我們。真是應了那句老話“大人盼著種田,孩子盼著過年”。

隨著年齡的增長,前兩點越來越平常,而陪伴卻越來越少……漸漸對過年也沒什麼期盼了,過年也慢慢成了一種形式。飯桌上的客套話把親人間的距離愈拉愈遠。

電茶几下早已沒了溫度,心也愈發沉重。過年原本是一位朝氣蓬勃,欣欣向榮的小姑娘,她何時變成了一個黯淡無光的婦人了呢?

自古以來,有多少文人墨客讚歎年的“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而現在人們過年只是在手機紅包中尋找樂趣,沒有溝通,沒有寒暄。

人們曾經對年的期盼,是因為年是親情的流瀉。年的那一份熱情與純真到底去了哪裡呢?

從未消失的年味 篇10

國三作文 ,777字

年味,是一聲聲鞭炮點燃時的響聲;年味,是一陣陣家人歡聚一堂時的歡聲笑語;年味,亦是一句句收紅包前的祝福……

除夕那天,當每個孩子穿上自己年前精心挑選的新衣時,臉上露出喜悅的神情。年味從此開始……

大人們從下午就忙個不停。有的人洗著菜,有的人拿著鏟子,握著鍋,嫻熟地炒著年夜飯,有的人提著刀,一刀一刀地剁著魚兒,有的人不停地從廚房端著剛煮好的飯菜放到飯桌上,一盤接一盤的……

菜上齊了,等長輩先動筷後,我們幾個小孩就紛紛衝向了自己愛吃的菜。吃了會兒,我們便匆匆撤了,只剩大人們在飯桌邊上邊聊邊吃了。但那兒總能傳來一陣陣歡笑聲。

飯後沒一會兒,頑皮的堂弟拉著我出門買鞭炮,街上的行人一個個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遇見熟人,我們也會互道“新年好”。

回到家時,已到了親朋好友登門拜訪的時間了。家中一片熱鬧,五光十色的燈光令家中多增添了一份年味。

隨著陣陣炮竹聲的響起,家中又更加熱鬧了。我們在家門口揮舞著仙女棒,放著小煙花。大人們則在一旁滿臉歡喜地看著我們玩耍。

鞭炮燃盡。我搬出桌子,拿出撲克牌,招呼大家來玩21點。邊玩牌邊看春晚。太奶奶和奶奶也一齊圍在桌前,等著我發牌,我唰唰幾下便發好了牌。我緊張得看著我的牌,誒……我拍桌而起,洋洋得意地說:“誒,我贏了!錢來!”弟弟們都十分不捨他們的一塊錢,太奶奶和奶奶亦是如此。其實這只是圖個好玩,圖個熱鬧,也不玩大的。我悠哉悠哉地收著剛到手的錢,又立馬發著牌。一輪又一輪後,午夜的鐘聲響起,新的一年到來了……

《難忘今宵》響起了……這一天,我們也折騰夠了,收拾著便去睡了。

在床上躺著,外面的煙花爆竹聲不斷。而我,早已開始想象第二天個個親戚登門拜訪時的熱鬧非凡的場景了。

春晚的主持人趙忠祥老師曾說,只要還有一個人看春晚,春晚就一定會播。所以只要有一個還在過新年,年味就一定不會消失。

年味從未消失,只不過需要細細體會。

消失的年味 篇11

國一作文 ,322字
D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天氣霧濛濛的,到處充斥著汽車尾氣的味道,樹上掛著的別緻的樹燈淹沒在乾冷的空氣中。我竭力想找回之前那種濃濃的飯香味與糖瓜甜甜的味道。罷了罷了,現在彷彿空氣凝固在了一起,只有無情的空氣清新劑的味兒了。我期盼著年獸,你在哪兒啊?

漸漸地,濃濃的年味像一縷青煙,吹上了飄渺的空中,到了“另一個地方”……過年如美麗的煙花,稍縱即逝,悄然綻放在我幻想的夢景……

伴著寒冷的天氣,我沉沉地睡去,想起當時放鞭炮的情景,貼窗花的情景,老爺爺在其樂融融地講著當年的老事。突然電視中新年倒計時的鐘聲響起,我猛地驚醒,所有人都在歡呼沸騰?唯留下一個含著鄉情的我……

我醒了,但濃濃的年味卻沉沉睡去……

消失的年味 篇12

國二作文 ,670字

過年了,可是年卻逐漸沒有了年的味道。

以前,過年有一種濃濃的年味,過年是一種期盼,在老家的父母早已站在村口翹首盼望著從遠方歸來的孩子,那時,沒有簡訊,沒有電話,只有筆下草草寫下的幾封信,傳達著對家鄉的思戀,回家路上,太多的可能性又往往超過預料,因此,家鄉的父母也總是不知遠在他鄉的孩子何時歸來,為此,等待便成了最好的方式。孩子回來了,年夜飯也就基本開始了,孩子回來了,年夜飯自然是含糊不了的,平常不肯吃的大魚大肉,現在全拿了上來,各種美好的韻味也逐漸散發出來了,年年有“魚”“雞”祥如意……一道道美味的菜餚,寄託著父母對孩子的思戀。

反觀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庭逐漸失去了年的味道,年味逐漸消失在我們的感受中,年的味道淡了。父母不用再翹首期盼子女的歸來了,一個電話,幾條訊息,便都能瞭解清楚了,書信這種聯絡親情的方式也逐漸被我們淡忘了,盼望便在通訊發達的現代被扼殺了,現在的年夜飯逐漸變得敷衍了,變成了一種形式,雖然那大魚大肉不減,甚至有增,但那種對過年的尊重與期盼卻蕩然無存,年的味道逐漸消失在了我們的記憶中,留下的只是一些儀式罷了。

生活在城市裡,自從禁止放煙花之後,人們為數不多的慶祝新年的方式便又少了一個,以前過年時,人們會在新年到來那一刻一起大喊:新年快樂,可是現在卻是冷清的,過年前一分鐘,主持人倒數5秒後大叫:新年快樂,卻沒有一個人跟著一起喊,而是選擇以圍觀的態度去看待過年這件事情,年逐漸被人們所淡忘了。

到了現在,年卻逐漸消失在了我們的記憶當中。

消失的年味 篇13

國一作文 ,476字

年前,聽說要過年,我像以前以往一樣興奮卻絲毫沒有料到,今年的春節如此平淡無味。

大年初一的凌晨,媽媽忘帶了給別人的壓歲錢,車開的不遠,可爸爸不想拐回去,因為媽媽向來很慢,一個來回可能會拖很長時間。他們互相埋怨,發生了矛盾,一路上沒有以前的歡歌笑語,卻是一片寂寞。

到了老家,地上沒有了放完鞭炮的紅紙片,而是一片空曠,進了屋子,才稍暖一些。

不久,親戚們陸續都來了,熱鬧幾分,收完壓歲錢,大家都聊起天來,哪裡顧得了小孩?前幾年也是如此,但至少有弟弟妹妹,可以一起玩。可今年,他們為手機遊戲而沉迷,只有我和弟弟兩個沒有手機玩的小孩兒在那傻站著。

我希望有人玩,不喜歡孤獨,便一次又一次找弟弟玩,他卻總把我的玩笑當真,鬧了矛盾,壞脾氣又過一層。

下午我們去臺前玩,我和弟弟打架,爸爸媽媽因為我們兩個鬧的不和。晚上,我們倆人又是因為誰跟媽媽睡而大吵一通。每一次,我都要受委屈,都要受到不公。

因為武漢的事情,整個春節親戚們都被隔離,老家的各個路口也封了,我們去哪兒,都是抄小路,不敢多留,到了姥爺家,扣了頭,收了壓歲錢就走。

今天回濮陽的路上,又是一老套。

消失的年味 篇14

高三作文 ,1063字

年還是照樣過,但是總感覺相比原來年味越來越淡,這消失的年味去哪了呢?

記憶中的年特別熱鬧,感覺在過年的時候整個城市都沸騰了起來,家家戶戶都提前好久開始置備年貨,買各種各樣好吃的乾貨、零食、飲料在家裡儲備好。我們家每年都會有特別多的客人來家裡,經常是一批走了又來另外一批。

在我小的時候,過年了,大人們一起聚集在大客廳喝喝茶、吃吃點心、聊聊天,或者湊齊幾桌打麻將,房子裡只聽見他們的打麻將哐哐哐的聲音。在過年的時候,許多平日裡見不到的哥哥姐姐在過年都會來家中玩,我們經常是到處瘋跑,上山下山玩得不亦樂乎。當然最受歡迎的活動還是放煙花啦,各式各樣的煙花我都玩過:沖天炮、摔炮、震響天……和哥哥姐姐玩煙花都是一大袋一大袋地玩,每天都在歡聲笑語中度過。

我最喜歡的活動就是大年三十晚上的守歲,一屋子的親戚朋友坐在一起烤火、看春晚。一般到了晚上的11點,我就會和哥哥們一起央求廚藝好的姑姑給我們弄夜宵吃。幾個人一人抱著一碗麵的情景,現在回想起來嘴角也會不自覺上揚……

感覺在記憶中,以前過年有許許多多可以幹又好玩的事。不知道怎麼回事,現在過年越來越乏味,過年的感覺越來越淡。

就好比這次回家過年。大年三十到大年初五中最熱鬧的時候恐怕只是一起吃的那頓年夜飯了。吃完飯後,大家都不約而同地掏出一臺手機獨自地玩著,連我弟弟都沉迷於網路遊戲中。

偌大的客廳裡,只有電視機中的主持人在熱情洋溢地唱著獨角戲,坐在客廳的人依舊不少,可也沒有一起聊天、吵鬧的熱鬧氛圍。唯一讓我感受到過年的地方竟是大型超市,似乎只有超市裡那一排排琳琅滿目的年貨和熟悉的歌曲才可以喚醒我對過年的興趣。

今年過年,索性連走親訪友都簡化了,對大多數親朋好友的問候僅僅停留在群發的訊息上,冷漠、麻木。小時候的樂趣消失得無影無蹤,活潑好動的弟弟也懶得出去玩煙花。有些童年的玩伴、爸爸媽媽的朋友甚至幾年都沒有見面。感覺今年就是渾渾噩噩地過了個年,什麼深刻的影響也沒有,相當於騰出幾天時間看手機、吃東西。

這消失的年味去哪了呢?

我想了許久,一直在記憶中搜尋……小時候的年味一直在大家的歡聲笑語中玩耍,可後來它跑到了大家的手機裡,化作一隻小惡魔誤導著別人,告訴每個人手機的魔力;它轉而跑到乏味的電視節目中串一串,向大家招手;後來它跑到絢爛的煙花中,轉瞬即逝……之後,我便不知道年味去哪了。

消失的年味,我該到哪裡去尋找你?是手機裡嗎?是電視機裡嗎?是人們記憶的深處啊。

迷失的年味 篇15

國二作文 ,563字

故鄉的清晨,濃霧似一層薄薄的細紗,一出門便撲在臉上。耕夫正扛著鋤頭向地裡走去,漸漸迷失在濃霧中,迷失在了人們的眼中,我的心似乎也迷失於其間……

小時,故鄉就像一處聖地,寄寓著我美好的情感和記憶。每每到了過年,父母便常帶著我早早回到故鄉,到了二十九,家人們必定會全部到期,圍著桌子,熱熱鬧鬧地吃著團圓飯,聊著天,扯著閒談,好不熱鬧。孩子們也都走出家門,聚在一起互相撩打,放著煙花爆竹。到了晚上,總會放一卷鞭炮,孩子們便捂住耳朵,一臉驚恐,卻帶著掩飾不住的喜悅。到了後半夜,外婆也總會煮一鍋水餃,喚著我們來吃。一個個水餃猶如一個個銀元寶,晶瑩剔透,讓人忍不住一口吞下。整個年都在歡聲笑語中度過。濃濃的年味,至今難忘。

如今,過年最重要的便是無憂無慮地玩了,但卻不是在外玩,而是在家中與兄弟姐妹拿著手機玩著電子遊戲,而大人們總是坐在麻將桌前,一坐便是數十個小時。只留著外婆一人坐在門前,望著雪白的雪花,一朵朵飄下,其渾濁的眼中,映照著。歡聲笑語消失了,老屋也失去了原有的歡騰,年味也在這雪花中迷失了。

濃霧久久未散,老屋也漸漸被其遮住了,我們的車開進濃霧中,迷失於其間,似乎也望不到了……

春節似乎變了味,年味也因此忘了回家,迷失在這濃霧中……

即將消失的年味 篇16

國二作文 ,1097字

年味……

那似乎是一個很熟悉很熟悉的詞彙了。每年春節,總會聽人提起它。我停下手中在剝的瓜子,抬起頭,問姥姥:“姥姥,年味……是什麼?”

姥姥躺在院子裡的老人椅上,微眯著那雙昏黃的眼睛,扶了一把用了好多年的金絲老花眼鏡,似乎極力在看清什麼。她蒼老而佈滿褶皺的臉上,開始一圈一圈地盪漾出幸福,脣角帶著一抹笑意:“年味啊……那是過年的時候,閤家團聚的幸福氣氛……”

過年的氣氛……

我不懂。過年似乎沒什麼好玩的。只是在大人的極力鼓動下,才勉強扯著笑。說到過年,似乎唯一令人期待的,只剩下壓歲錢和寒假。

姥姥似乎看清了什麼,臉上洋溢的幸福逐漸淡去,脣角的弧度被壓了下去:“和你們這些小孩子說了也不懂,畢竟,你們從未體會過那種感受……你們現在天天都有魚有肉,水果、零食,超市裡也天天都是應有盡有。”

我的好奇心被勾起來了。我問:“姥姥,那你們以前的年味……是什麼樣子的啊?”

姥姥又笑了起來:“以前啊……那可有意思了。你姥爺會從外地趕回來,然後帶好多好多的稀奇玩意兒。我嘛,就會以前給他和你的姨媽、媽媽,做好看的大紅新衣裳。我們全村人會一起殺豬祭祖,攢了一年的錢就去買一些年貨。平日裡吃不到的乾果、蜜餞,就會在大年夜那天擺上餐桌。後來啊,生活好一點兒了,我們還會放煙花,還會一起剪窗花、寫春聯。你姥爺的字寫得可好了,掛在門上特有面子。”

我沒說話,不忍心打斷一個老太太的回憶。她的回憶,是那麼的美好。

“也不記得是從哪一年起了,買了電視機,也開始有了春晚。我們就一起看。”姥姥笑了。她似乎變得年輕了,周圍似乎圍繞著親人,他們一起吃年夜飯、看春晚。

“而現在……”她欲言又止,沒再說下去。

沒有人看春晚了,也開始有人春節加班而不回家了。團圓?那依舊是一個不可能的期望。沒人再拜年了,只不過是一句不含感情“新年快樂”就草草了事了。乾果、蜜餞也開始天天有了,魚、肉似乎每天都擺在餐桌上。每天垃圾桶裡總會有很多的食物殘渣,倒它們的人連眉頭也不皺一下。年味?於今天而言,真的是一個很遙遠的名詞。

今年的年味……

我想,我會努力讓它變濃的。

消失的年味 篇17

國小六年級作文 ,959字

又到了春節臨近的日子,看著電視裡熱鬧的過年氣氛,我卻怎麼都難以感受到到身邊過年的氣息。我想,我大概快記不清過年的味道了。

自我記事起,年味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闔家團聚的溫情與快樂。除夕夜我們全家上下扶老攜幼,舉辦熱鬧的家庭聚餐。大家暢所欲言,談笑風生,品嚐著“家”的味道,每個人心中都充滿著暖洋洋的喜悅。等到晚上八點鐘,全家人就聚在一起收看春節聯歡晚會,但總是看到一半,我就會提前睡去,等我再次醒來的時候已經是凌晨時分,此時爸爸媽媽會拉著睡眼朦朧的我,帶著一大箱的煙花爆竹,去樓下迎接新年的到來。我會小心翼翼地點燃著煙花,向天空中放去,望著月朗星稀的夜空裡綻放出一朵朵絢爛的花朵,此時城中各處的煙花都在天空中交織著,那炫麗的景色甚至比天上的星星還要奪目、璀璨。也就是在家人們的歡笑聲和鞭炮的噼裡啪啦聲中,我迎來了新的一年又一年。

隨著我一年年的長大,如今的春節,在我的感受中,年味卻消失的越來越快。我努力尋找仍然保留著的那些年味——我看到過年,人們還是會在門口貼上大紅春聯以示喜慶,但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網上購買廉價的春聯印刷品,而沒有去嘗試一下真正的書寫春聯;我走在大街上,馬路旁邊的路燈上都掛滿了中國傳統的裝飾,然而只是裝飾漂亮,但氣氛依然黯淡,車來車往中只是偶爾傳來幾聲汽車的鳴笛聲,但街上行人匆匆,大家似乎都急著趕路,不再帶著微笑而駐足;我再也看不到那些熱鬧的集市,因為電子購物的方式已經取代了集市採購年貨的途徑,也讓大家失去了囤積年貨準備過年的熱鬧氛圍。於是我開始回憶——我回憶中的大街小巷,張燈結綵,家家門前貼滿大紅春聯,掛滿了一串串鞭炮,如同長滿了一串串火紅的花;我回憶中的大街小巷還少不了各式各樣的叫賣聲,家家戶戶的臉上都洋溢著喜悅,這是對即將迎來的新的一年的憧憬與期盼……

如今的除夕夜晚,煙花已經不能夠再出現在我們的城市上空。出於環保,我再也無法到樓下點燃那多彩的煙花爆竹,只能在腦海裡想著那些炫麗的場景和鞭炮的聲響,年味越來越少了。我想著那些盛開的煙花,可惜如今的它們已經只能出現在電視螢幕中,而隨之而來的人造喜慶也讓我感到了大家對年味的敷衍。我想,難道在現代的生活節奏中,年味就真的就要消失嗎?

消失的年味 篇18

國三作文 ,673字

除夕夜,我蜷縮在火箱裡,捧著一堆零食,百無聊賴地看著春晚。家裡寂靜地有些可怕,爺爺、奶奶和爸爸在打牌,媽媽在玩手機,姐姐在寫作業,只有電視裡的音樂聲和打牌的吵鬧聲混雜著充滿了房子。

我下去走走,街道上空無一人,籠罩在黑夜下的除夕夜一片死寂,令我沒有一點過年的興奮感,周圍也沒有一絲過年的熱鬧氛圍。一片悽清,滿目蕭瑟,同是過年,怎麼現在與以前的差距那麼大呢?

從前沒有手機,大家都圍坐在火箱邊,邊嗑瓜子邊看春晚,還總有七大姑八大姨來盤問各種問題。現在想來那煩人的問題何嘗不是一種年味呢?春晚也不如以前有趣。就拿小品來說,以前的小品只要好笑就行,現在必須要聯絡經濟、政治,還得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思想層面是提升了,但也遠不如原來有趣了。同時對文化也沒有那麼重視了。往年的春晚總要講講本年生肖有關的典故和故事,今年的春晚豬的元素很少。彷彿春節就只是一場從除夕舉辦到初一的大型活動,而缺少了辭舊迎新的思想和意義。

令春節年味盡失的因素還有禁燃鞭炮。到了十二點,不再有煙花盡放、天空絢彩的壯觀景象;也不再有全家出來放炮娛樂的其樂融融的氛圍。有的只是一片黑暗的天空與寂靜的夜晚。政府說放鞭炮有太多汙染,但汽車尾氣和工廠廢氣的汙染更大,為什麼不去限制汽車出行、限制工廠廢氣而來禁這小小的鞭炮?全國都在保護環境,我們當然要出力。但可否限制大型煙花,而允許放放小的甩炮與小型煙花呢?

若年味繼續減少,那麼新年可能就只是象徵新年來到,沒有太大意義,甚至以後會漸漸淡去呢?守護年味,不僅能讓過年更熱鬧,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種傳承,是我們中國人的一份沉重的責任。

尋找消失的年味 篇19

高一作文 ,1461字

“鶯啼燕語報新年”,又是一個熱熱鬧鬧的春節來臨了。然而,雖有山珍海味的盛宴,有滿天禮花的絢麗,但總感覺少了一份傳統的年味了。於是,我與夥伴們在家長的支援下,開展了尋找那些逝去年味的活動。

搡年糕搡出暖暖意

年糕,寓意“年年高”,據說舊時的年糕是純手工做的,故特別香淳撲鼻。為了一睹搡年糕的過程,我與夥伴們,乘著公交車,千里迢迢地趕到紹興安昌古鎮來探祕究竟。

我們找到了打糕師傅——江爺爺。江爺爺熱情地接待了我們,知道我們的目的後,笑眯眯地和我們講著關於年糕的來歷,我們饒有興趣地聽著。最後江爺爺帶我們去後院參觀搡年糕的現場。

我們推門而入,只見裡面熱氣騰騰,一股誘人的年糕香味迎面撲來。我們貪婪地吸了一著。定眼看,只見灶臺的大鍋上放著木質蒸桶。一個絡腮鬍子的中年人吆喝了一聲“出面板”了。於是,這個人把蒸桶“砰”地倒在石臼中。接著,其中一個人擼起一個榔頭樣的工具(江爺爺介紹那叫舂頭)用力搡下去另一個用浸過水的手快速地將粘在舂頭上的粉括一下,然後接著搡,他們的動作配合是那樣默契,猶如在表演絕妙的藝術。

大概半個小時左右,年糕搡好了,江爺爺給我們每人一個“年糕折頭”,我們張嘴就咬,啊,好香!年味,就是這樣暖暖的。

包粽子包上濃濃香

包粽子,也是春節的必須專案。曾經,除夕前幾天,幾乎家家戶戶包粽子,那粽葉的清香,瀰漫在村裡的每一個角落。只可惜,現在包粽子的人越來越少,人們喜歡去超市購買快捷的五芳齋。

今天,我們在奶奶的指導下,感受了包粽子的年味。我們事先將棕子葉浸泡在水裡,又將糯米分開淘洗,淘洗乾淨後,用醬油拌在一塊兒。就準備去拿粽子葉包,這時,奶奶來了,連忙制止我們,說:“這粽子葉要多泡一會兒,這樣吧,明天我教你們包粽子,怎麼樣?”“好!”我們高興的一蹦三尺高。

第二天,我們早早的起了床,等待著奶奶。不一會兒,奶奶就來了,只見她一手拿粽子葉把它捲成一個類似三角形的形狀,然後將沾過醬汁的糯米放在裡面,在塞上一塊肉,最後用細線包了起來。我們一個個學著奶奶的樣子,可就是包不好。奶奶,細心的教導我們。最後,一個小小的粽子出現在了我的手中。

望著這個小棕子,聞著濃濃的棕香,我不禁笑了起來,自己又找回來了一份年味。

寫對聯抒發美美情

過年,家家有著貼春聯的習俗,那是一種美好願望與情感的抒發,我家也不例外。

瞧,爺爺奶奶正準備去買春聯呢!這時,爸爸拉住了他們,說:“爸,媽,這一年不用去買春聯了。”

“為啥?”爺爺問道。

“你那孫子不是在學毛筆字了嗎,讓他寫吧!”我聞聲而來,拍著胸脯說:“爺爺奶奶,別擔心,我一定會把春聯寫得漂漂亮亮的!”

“好,老爺子,既然你孫子都這麼說了,走,買紅紙去!”奶奶說完便和爺爺一起往超市走去。我也不敢怠慢,在家裡一筆一畫地練習毛筆字。每一個字都寫得認認真真的。不一會兒,爺爺奶奶就把紅紙買回來了。我拿起筆在兩張紅紙上寫上了“歲歲年豐添美滿,家家幸福慶團圓。”這十四個大字。爺爺奶奶高興極了,笑得滿臉的皺紋像綻放的菊花。

大紅的春聯貼在兩扇大門正中。年的味兒,更濃了!

那些日漸逝去的年味,蘊涵著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它等待著我們去繼承,去發揚!

我嚐到了失去的滋味 篇20

國小五年級作文 ,381字

我是個心狠手辣的人,但我也是一個喜歡動物的人。

其實我也不懂我自己。不懂我自己為什麼要在放學回家的花花草草裡捕抓些小蟲回家,不懂自己為什麼要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去折磨它們,玩弄它們。

曾經,對於我來說,那些小蟲子的生命根本不值得一提,在我眼中,它們甚至都算不上是一個生命。

因為從不會為任何一個小蟲子生命的終止而感到心痛或是愧疚,只會像作息時玩似的在地上挖一些墳地,把它們埋進去,算是為它們找到了一個安身之所。

直到那一天,一隻唯一與我朝夕相處了一年多的小烏龜失蹤了,那時候我心急如焚,一種十分陌生的感覺指示我去尋找它。

我不顧一切地滿世界跑,只為尋找到一點點它曾經存留過的足跡,以為某處被打亂的草地便是她走過留下的痕跡。

氣喘吁吁地停留在某個轉角的路口,眼中不爭氣得淚珠奪眶而出,不明液體在臉頰流淌,是淚還是汗?我都不明白自己這是怎麼了,是一種揪心的痛,痛徹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