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棲古鎮相關作文20篇

塘棲古鎮遊感 篇1

國小六年級作文 ,802字

陽春三月,細雨霏霏,踩著略有苔蘚的青石板,環顧著四周古色古香的老式房屋,還有那聞名遐邇的京杭大運河和橫跨河上的廣濟橋,一幅中國“水墨畫”呈現在了我的眼前!這,就是位於杭州北郊的塘棲古鎮!

漫步於古鎮,空氣中瀰漫著陌生又熟悉的氣息,沁人心脾。運河兩岸的柳樹傾斜著身子,以河為鏡,梳理著新裝,以煥然一新的面貌迎接著南來北往的遊客;鳥兒歡快地撲騰著翅膀,在天空引吭高歌,唱著一曲歡迎詞;蝴蝶煽動著綵衣,也趕來加入這春的盛宴,為熱鬧的古鎮增添一份美麗!

我緩緩地踱步上橋,眼前一望無際的京杭大運河,時而平靜如水,時而微波盪漾,在夕陽餘輝的映照下,閃著金光……恍惚間,我似乎乘著歷史的長河,回到了那個久遠的時代,眼前出現了古代勞動人民奮力開挖運河的壯觀場景。在沒有先進裝置的年代,我們的先輩們那一剷剷、一鍬鍬,磨出了多少鮮血,汗水浸透了多少衣衫,才開挖出了這世界上里程最長的運河,為古代交通的便利作出了這麼大的貢獻!我不禁為我們不畏艱難、吃苦耐勞的先輩們豎起了大拇指!

繼續走到橋中央,回首一探這堅固質樸的七拱橋。據介紹,這座橋是古運河上僅存的一座七孔石拱橋,石欄板雖是素面,卻烙著深深的歷史痕跡。橋上共有64根望柱,四角望柱上雕刻著覆蓮,栩栩如生。廣濟橋溝通了運河兩岸,似長虹臥波,造型秀麗,成為歷史滄桑的真實見證,連同江南的富庶、繁盛,和著槳聲、船伕號子聲寫進了京杭大運河500年的興旺漕運史中。我再次為前人的智慧與力量所折服!

因為廣濟橋位於古鎮中央,所以走到橋頂,可以看到小鎮全貌。運河兩岸人來熙往,一排排的商鋪前各色本地特產玲琅滿目。勤勞的小鎮人早早就開門迎客,鋪前人頭攢動。此刻,叫賣聲、討價還加聲、歡笑聲充斥著狹小卻溫馨的小鎮。時不時迎面走來幾個孩童,手舉著糖畫、冰糖葫蘆,高興地舔了又舔……

欣賞著這幅祖國錦繡河山中的“水墨畫”一景,我為我生在這樣優秀的民族而自豪,我為我中華兒女的智慧與勤勞點贊!

塘棲古鎮 篇2

國一作文 ,807字

中秋節,難得一家能出去旅行。天氣不錯,雖說太陽正晴,可儼然是如冬季暖陽鋪蓋在身上的感覺,那慵懶的愜意,真好,正適合出遊的心境—遠離城市的喧囂,踏入一片心靈的淨土,享受一回六根清淨的境界。

“到了,到了!”我大喊著!是呀,見慣了高樓林立,誰人見得那白牆黑瓦,心頭不怦然一跳呢?亦是對歷史的敬仰吧!

塘棲遊—廣濟橋

在未去塘棲之前,就久聞大名了。廣濟橋俗稱長橋,佇立於京杭大運河之上,如長虹臥波,是古運河上僅存的一座七孔石拱橋,從橋下拾級而上,感覺像是在爬山,走到橋頂,可以看到古鎮的全貌。據說橋建於唐寶曆至林得年間。

駐足於廣濟橋之上,我久久地陶醉著,“這就是歷史呀!這就是歲月沉澱下來的文明啊!”我看到了!我看到了廣濟橋的滄海桑田,看到了當年江南之富庶、繁盛,亦看到了那和著槳聲的船伕!這是我們的驕傲呀!

塘棲遊—“下雨淋不著”

從三條半弄出來,沿著市新街繼續往南走,穿過八字橋,就到了市南街。街上的房子挑出一片黑瓦,形成走廊,這就是所謂的“廊簷頭”。舊時塘棲的廊簷基本上遍佈了全鎮除水北外的所有街道,其最大特色是夏天不用戴草帽、撐陽傘,下雨不用穿套鞋、撐雨傘。更絕的是,連不少橋上都蓋有頂棚。怪不得豐子愷曾在《塘棲》裡寫道:“塘棲鎮上落雨,淋勿著”。如今的塘棲,僅在市南街可依稀看到點滴昔日塘棲廊簷的影子了。

塘棲遊—塘棲小吃

來到塘棲古鎮,足能飽飽自己的口福,在塘棲,幾乎每隔幾家就是一個賣當地特色小吃的店鋪。

麥芽糖、臭豆腐、生煎包、細沙羊尾、蜂蜜青梅、各種糕點等等。提及糕點,塘棲的糕點可真能稱上一絕!老刀、朱一堂、法根,這些糕點店在塘棲當地也是頗有名氣的。綠豆糕,純綠豆打造;橘紅糕,讓老爸老媽想起了兒時的味道;麻酥糖,芝麻香啊……

一圈優哉遊哉地逛下來,嘴巴里含著麥芽糖,手裡拿著生煎包,一個吃貨在這裡找到了幸福。

塘棲古鎮,一個收穫歲月碩果的江南之地!

塘棲古鎮一日遊 篇3

國小二年級作文 ,294字

今天是丁酉雞年的第一天,我和爸爸、媽媽、外公、外婆一起去餘杭區的塘棲古鎮遊玩。外公偷偷地告訴我,那邊正在舉辦賀新春、過大年的“年味節”哦!

到了塘棲古鎮,迎接我們的是優美的風景和熱鬧的人群。我們沿著河邊邊走邊看,看到了許多美麗的景色,有彎彎的小橋、清澈的河水、古色古香的房屋和建築……我想,這應該就是“小橋流水人家”的畫面吧!

然後我們又去逛了步行街,我覺得這裡和河坊街很像,都有琳琅滿目的掛件擺飾,都有各式各樣的美味小吃,唯一不同的是這裡還有塘棲的特產—茶糕。我們邊走邊看邊吃邊玩,不僅肚子飽飽的,還有買了好幾樣好玩的玩具呢!

遊玩結束,我們載著歡聲笑語,行駛在回家的路上。

寒假塘棲古鎮一日遊 篇4

國小六年級作文 ,565字

放寒假了,加上今天陽光明媚,媽媽就決定帶我、表哥、表弟、外公外婆趁著這個難得的好天氣出去遊玩。

我們坐著車,來到了塘棲古鎮,塘棲古鎮人真多啊!人山人海的一片!有些人簇擁在一起,聊著天,暖洋洋地晒著太陽;有些人舉著相機,拍照留念;更多的人拿著各種小吃,津津有味地品嚐著;小朋友們在廣場上嬉戲打鬧,十分開心!

過了廣濟橋,我看到一排排的小吃店坐落於此,一家連著一家,連綿不絕。我們足足轉了1個小時,才把這些小吃店給看了個遍。我數了一下,光是買臭豆腐的就有10家,賣糕點糖果類的也有10家左右,此外還有賣酒類的,賣冰糖葫蘆的,賣麥芽糖的,賣雞排魷魚的,賣冰糖雪梨的……。我口水直流三千尺,恨不得把這些都吃個遍。

我買了一個現成的糖葫蘆,糖葫蘆很好吃,甜中帶酸,回味無窮。而我表哥要了一個槍型的麥芽糖。只見老闆拿起勺子,盛了一勺燒好的糖汁,慢慢地倒在銅板上,漸漸形成了槍的外殼。又倒了一勺,做了槍的把手,用棒子畫出槍的形狀。最後用一根細長的木棍做了麥芽糖的手持杆,這樣就可以拿起來了。表哥捨不得吃,他讓老闆小心翼翼地裝進袋子裡,生怕破壞了這精美的“藝術品”。我表弟只有2歲,不能吃別的東西,所以買了一個椰子給他解“饞”,他可高興了,笑個不停。

下午2點左右,我們要回家了。這裡的景色和美食讓我流連忘返,我有些依依不捨,希望下次假期再來玩。

塘棲古鎮 篇5

國小四年級作文 ,482字

大家好,今天我為大家推薦的地方是塘棲古鎮。

塘棲物產豐富,是聞名遐邇的“魚米之鄉、花果之地、絲綢之府、枇杷之鄉”。我最愛塘棲枇杷和法根糕點。

每年春天,枇杷就掛滿了枝頭。到了春夏之交,枇杷要成熟了,果子又大又飽滿,皮兒薄薄的,晶瑩剔透,好像一碰就會破呢!而且,枇杷是潤喉降火的,所以喜歡吃枇杷的小夥伴可千萬別錯過喲。

塘棲的糕點更是一絕,其中最受歡迎的是法根糕點。法根糕點的分店很多,但在塘棲古鎮橋頭的那家據說最為正宗,他家店裡時時刻刻顧客都會爆滿。他家的桔紅糕、麻糖都很好吃,但我最喜歡他們家的桃酥:一把放進嘴裡,不用嚼,桃酥就會像巧克力一樣慢慢融化了,真好吃。

塘棲也有小孩子們可以玩的地方,就在古鎮中央有一大片地,鋪滿了形態各異的鵝卵石。有的鵝卵石像是美麗的蝴蝶,繞著孩子們飛來飛去;有的像一朵朵鮮花,向著藍天開放;還有的像一座微型山峰,峰尖陡峭。

塘棲的文化底蘊也很豐富,那裡有好幾個博物館,還有一個很大的圖書館。博物館裡介紹了塘棲的風俗和歷史,圖書館裡的書也是應有盡有,還有介紹塘棲的書呢。

塘棲既有美食,又有玩處,還有文化,這麼好的地方怎麼能夠錯過呢?

遊塘棲古鎮 篇6

國小六年級作文 ,756字

5月1日是中國傳統的節日——勞動節,學校從4月28日到5月2日放假,我特別開心,因為有一個小長假的時間可以遊玩,邊遊邊玩,可以學到更多的課本上學不到的東西。於是,在晴朗的週六早晨,我和爸爸媽媽、外婆一起攜手塘棲古鎮一日遊。

進入塘棲古鎮,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一條綠蔭環繞的長廊,道路兩旁種滿了大樹,它們為大家遮住刺眼的陽光,送來陣陣清涼。

順著長廊,我們走過一座拱橋,橋上人可多了,雖然沒有西湖邊的人多,但也走不快,爸爸在來這裡前搜了百度,說這裡值得一去的地方有三:一、古鎮小街,二、倉糧博物館,三、御碑碼頭,我們首先去博物館,在通往博物館的小路上,有很多小店,賣塘棲有名的食品或是用品,媽媽和外婆愛吃藕粉,於是,我們買了那裡手工製作的藕粉,媽媽付錢時,店員告知我們沖泡藕粉的注意事項,我認真的聽著,他們表示最重要的是:先要用冷水,然後再用熱水。哈哈,我又獲得了一個小知識,真好!

走著走著,便來到了博物館,這裡需要購買門票進入,因為我還是兒童,身高1。5米以下,因此僅需半價票,雖然如此,但我還是希望快快長大,能為辛苦的爸爸媽媽分擔一些。外婆喜歡拍拍自然風景,所以就沒有去博物館,我和爸爸媽媽在博物館裡參觀糧倉,我們看到了很多國外的糧倉,有美國、英國、加拿大,還有瑞士和德國;看到了古代的糧倉,唐代,隋朝、宋代、明代,還有清代等。它們各有各的特色,真是讓我增長了不少見識。

參觀完後,經過一家竹編小店,我看中了一雙精美、別緻的竹編拖鞋和一個小巧的竹籃,便把它們買了下來,雙雙帶回家。之後,我們還吃了當地的特色菜“塘棲板鴨”味道還不錯。

最後,我們開著車,觀賞著沿路的風景悠哉悠哉的結束了一天的行程。雖然只有一天,但我們都玩得很高興,因為我們在一起,這就足夠了。

古鎮塘棲 篇7

國三作文 ,1275字

說起塘棲,有一個笑話。因為習慣了講家鄉話,人們口中的“塘棲”一直以來被冒名的“塘xī”所替代,就連我這個語文佼佼者都未能識破,說來真是慚愧。記得第一次去塘棲,是為了看病。本要回去了,但抵擋不住水北街美食的誘惑,又正趕上肚子有點兒餓,所以便去看看……

我的天哪!這傳說中的塘棲,簡直和電視劇中的拍攝場景一模一樣!尤其它像極了北京古建築的衚衕。古老的青石板,靜謐的小弄堂,廊簷下的美人靠……如此之地,都不需導遊成片大論地給你做介紹,從意識中,見聞中,自然地便能感受到塘棲的特色——古老而現代。這種感覺是單純的、美好的,不混雜任何一點兒雜質。

一、廣濟橋

站在水北街,面對著廣濟橋,猶如年少的我在敬仰以為德高望重的老學者。廣濟橋,南北向橫跨於京杭大運河上,如長虹臥波,是古運河上僅存的一座七孔石拱橋,也是大運河上儲存至今規模最大的薄墩聯拱石橋。從橋下拾級而上,感覺像是在爬山。走到橋頂,可以看到古鎮的全貌。

石欄板素面,欄板兩端為捲雲紋抱鼓石,共有望柱64根,四角望柱上刻覆蓮。廣濟長橋勢如長虹,造型秀麗,歷經500餘年仍雄踞京杭大運河之上,成為歷史滄桑的真實見證,連同江南的富庶、繁盛,和著槳聲、船伕號子聲寫進了京杭大運河500年的興旺漕運史中。

廣濟橋是塘棲的驕傲,有人稱它為塘棲的龍鼻,高峻挺拔。以前,這裡的民間還有“走橋”的民俗。每年正月十五元宵節,除了吃元宵、迎花燈、猜燈謎外,還有走橋祈福的說法。走橋是江南的一個民俗。據說元宵晚上走的橋越多,得到的福分就越多。所以到了當天晚上,人們成群結隊,提著花燈,在河邊、橋上游走,遠看去,十分壯觀。

二、水北街

走過長橋(廣濟橋),水北街向你展示她的美。各類小吃、蜜餞、糖果……真的是讓吃貨們飽了口福,開了眼界。看店老闆嫻熟的手法,在原本煮飯的電飯煲裡裝上一大鍋黏黏的麥芽糖漿,從裡頭用兩根筷子似的木棒撈起一大塊來,接著不停地繞啊繞啊,似乎繞出了一種甜甜的味道,是塘棲的歷史,是古鎮的氣息。接過繞繞糖,走在這條剛剛經歷一場綿綿細雨洗禮的小道上。看著迎面走來的孩子們,邊打鬧,邊追跑,手中也拿著和我一樣的繞繞糖。這一種與眾不同的糖,充滿純真笑聲的糖,不只是在新年才有的吃,只要到水北來,你一定不會錯過。

一路走過,“百年匯昌”這家老店口擁滿了人,不想到,大夥兒都是來嘗一口蜜餞的。想必,定好吃。卻沒想到——匯昌的蜜餞原來是供奉給皇上吃的。天哪!這小小的古鎮裡到底還藏著多少的驚天祕密,還有多少我未曾嘗過的天下美食,還有多少的俗世奇人!

雲裡霧裡,我這個外鄉人也模模糊糊的聽懂了塘棲人民對古鎮的依戀;雨裡湖裡,船伕勤奮不已;情裡愛裡,我也不知不覺融入這裡——一個夢幻般的老地方。

我走了,該回去了。塘棲,我們明年不見不散……

遊西塘古鎮 篇8

國小三年級作文 ,359字

我去過很多地方遊玩,但最令我難忘的是西塘古鎮。

西塘古鎮位於浙江省嘉善縣,它是江南水鄉六大名鎮之一。今年國慶,我隨家人來到了這美麗的西塘遊玩。

走進西塘的大門,映入我眼簾的是古色古香的建築物。這些建築物依水而建,十分美麗。池塘邊到處瀰漫著荷花的清香,我一邊駐足賞荷,一邊想著描寫荷花的詩詞,這美景就像一幅小橋流水的水墨畫展現在眼前。

沿著窄窄的石板路一直走,石板路兩旁種著茂盛的樹木,盛開著燦爛的桃花,令人賞心悅目。到了小鎮裡面,那裡有各種地方特色的美味小吃,臭豆腐、香腸、雙皮奶、豬蹄,還有我最喜歡吃的麥芽糖。再往裡面走,你就會看到琳琅滿目的商品,精緻的工藝品,栩栩如生的手工小玩意。這裡價廉物美,真是購物的天堂。

夜幕降臨,我們告別了西塘古鎮。然而,小鎮的繁榮和祥和,小鎮人們的善良和微笑,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裡。

遊西塘古鎮 篇9

國小二年級作文 ,326字

昨天,天空不作美,下著幾滴小雨。我和爸爸、媽媽去西塘古鎮遊玩。那裡是典型的江南小鎮,有白牆黑瓦、小橋流水,還有石板路,都很古老。

我們一進去,河流兩旁店鋪林立,有賣芡實糕的、花生糖的、花環的、臭豆腐……,琳琅滿目。走著走著,我們看到了一個“瓦當展覽館”,裡面有圓形的瓦片、方形的瓦片,上面有各種圖案,花、鳥、魚、蟲一應俱全,還給我們展示了瓦片的製作過程,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用火燒製。一路上媽媽還給我買了漂亮的花環、可口的芡實糕、酥脆的花生糖。有一些遊客坐著烏篷船在河面上穿行,船槳劃出的波紋在水面盪漾,景色美麗極了。

煙雨江南美在古老的民間氣息、美在獨特的建築風格、美在小橋流水、美在溫潤的氣候……。

有機會我還要去各地看一看,領略祖國大好河山的美。

古鎮西塘 篇10

國小五年級作文 ,626字

西塘,一個古色古香的小鎮,它獨特的風韻不知傾倒了多少遊人看客。那裡有青石板鋪成的小路、不勝列舉的拱形石橋,還有清澈見底的河流……百聞不如一見,走,讓我們去一睹西塘那迷人的景色吧!

進入西塘,撲入眼簾的是一座古老的石橋—“五福橋”。顧名思義,“五福橋”象徵著五種福氣,你想知道嗎?告訴你吧,所謂“五福”就是福、禧、壽、祿、善、終。據說,只要走過這座石橋,並且不回頭,就能把這“五福”帶回家。五福橋兩邊有石級,向上斜,中間很平坦,橋的下面沒有橋墩,只有一個方形的橋孔,以供船隻通過。從遠處眺望五福橋,好似一個大大的梯形。

穿過一條狹窄的小巷,便來到了“醉園”。那裡的景色果然名不虛傳。有人說:“沒有到過長城的人,不算到過北京;沒有看見過兵馬俑的人,不算到過西安。”那麼,沒有來過醉園的人,算到過西塘嗎?來到醉園,走過一條彎彎曲曲的長廊,一片青翠的竹子、一池清澈的水、一群自由自在的金魚、數不勝數的花草樹木,組成了一幅自然、和諧的風景畫。就說那一池金魚吧。你瞧!他們有的正爭先恐後地搶奪食物,有的三五成群地嬉戲著,有的你追我趕,嘴裡還時不時地吐著一串串酷似珍珠的泡泡。

西塘的旅遊景點不計其數:百年銀杏、聖堂、西園、朱宅、倪宅、送子來鳳橋、張正根雕藝術館……那裡的每一個景點都獨具特色,真是說也說不盡,道也道不完啊!

“吾鄉吾愛自多情,秀水斜塘載輟耕。五百年來文物阜,吳根越角早馳名。”這就是西塘,一個廊棚長長、古弄深深、小船悠悠的江南水鄉小鎮。

遊西塘古鎮 篇11

敘事作文 ,345字

在七月的最後一週裡,爸爸開著車,帶著我、我的姥姥和奶奶、我的媽媽一起去寧波遊玩。從寧波迴天津的時候,我們路過嘉興,媽媽說我們可以去嘉興玩一天。於是,我們到了嘉興,在西塘古鎮景區裡找了一個賓館住了下來。

在西塘古鎮的這一天裡,我們去了裡面的酒吧,我們還去了陸氏餛飩,我還幫手裡拿著東西的店老闆開了門。我們還吃了嘉興菜,我們還逛了逛小店,我還打了槍。我們還看了西塘古鎮的雨景、日出、夜景、雨後的景色等等。

以上的景色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西塘古鎮的夜景了。每當夜幕降臨,西塘古鎮就變成燈的海洋,光的世界。晚上,五光十色的燈光同時亮起,非常鮮豔,讓人感覺像在仙境裡一樣。這些燈使西塘古鎮非常漂亮,紅紅火火的。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就到了晚上九點了,我們回到酒店洗漱睡覺,明天還要早起去另一座城市呢。

遊古鎮西塘 篇12

國小四年級作文 ,519字

早晨,烈日當空,當太陽才露出半個笑臉時,我們全家就踏上了古鎮西塘一日遊的路途。

導遊帶領我們剛踏入古鎮,我們就看見鎮口聳立著兩棵蒼翠挺拔的銀杏樹,一左一右,顯得生機勃勃,也形成了天然的絕配。據說它們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它們是古鎮歷史的見證人,也是古鎮的兩個守門神。

孩子們對鄉村的石板路、彈子路充滿好奇,不時的這裡走走,那裡摸摸。因為對於走慣了柏油馬路的城裡人來說,走這樣的小路可真是別有一番情趣。

古鎮的小河就像搖籃,搖啊,搖啊。我們乘著小木船順流前進,被清涼的微風吹著,舒服極了。向遠眺望,只見一座座石板橋橫跨兩岸,有五福橋、烏龍橋等。每一座橋上都流傳著一個故事,導遊給我們講了這些故事,聽完後,我不禁感嘆:“西塘不僅景色美不勝收,還有這麼多動人的故事!”小河西岸是明清時期的木板房,它們將被當做古鎮的象徵儲存下來。

彎彎曲曲的小弄堂就像樹杈一樣散佈在這古老的小鎮上,最使我難忘的是那一眼望不到盡頭的石皮弄,最狹窄的地方竟然連我這樣的孩子都只能側著身子才能過去。這狹窄的弄堂一定有一個不同尋常的來歷吧!

夕陽的餘暉灑滿大地,我們懷著依依不捨的心情離開了古鎮西塘踏上了回家的路,下次有機會我還要再來西塘遊玩!

古鎮西塘 篇13

國小五年級作文 ,504字

西塘古鎮位於浙江省嘉善縣,離上海不算遠,很早就聽過西塘古鎮的大名了,但我卻沒有機會去,這不正好放暑假了,我和樓下的叔叔便一起去了西塘。

樓下的叔叔是嘉善人,十分熟悉路,下了車,我和叔叔順著一條小弄堂,走到了西塘古鎮的門口,買好門票,我們便進去了,一股古鎮的氣息撲面而來,河的兩邊不像其他古鎮,它是有廊棚的,總長近千米,所以遊客遊玩時即便下雨也不要緊。

接著,我們又來到一條小弄堂,原來這就是石皮弄,這是遊人必經之路,這條弄堂十分有名。去了古鎮,當然不能忘了買些當地的特產,當地的特產當屬芡實糕,十分好吃,十分的甜。

西塘古鎮裡還有許多景點,比如鈕釦博物館,倪宅,護國隋糧王廟等等,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張正根雕藝術館,藝術館裡有上百件展品,其中二十餘件獲世界吉尼斯認證,為世界之最。各種根雕令我大飽眼福,其中有一個作品叫震撼的獅子根雕令我印象深刻,栩栩如生。

西塘也有許多小吃,最出名的當屬管老太臭豆腐,超級好吃,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看著古色古香,再品著臭豆腐,簡直是絕配啊!還有就是螺絲了,這裡的螺絲全部出自河道里,下去輕輕一撈就可抓到大把大把的螺絲,味道十分美妙。

這次遊玩令我印象深刻,啊,古鎮西塘!

西塘古鎮 篇14

國小三年級作文 ,361字

今天天氣晴朗,陽光普照,是出行遊玩的好日子!我和媽媽還有辣媽一起去西塘遊玩!

到了西塘,我感覺西塘是個美麗的水鄉古鎮,這座古鎮有許多中國傳統文化!我們走過了西塘有名的廊橋,站在廊橋上可以看到西塘的全景。媽媽跟我說:西塘自古以來就有“吳根越角”之稱。西塘以橋多,弄多而聞名。人們沿河建築房屋,依水而居

那裡還有許多特色小吃,五花八門,看的我眼花繚亂不知道買什麼吃好!之後我們去參觀了西塘的倪宅,倪宅是上海市副市長倪天增的故居,倪宅裡面有很多的房間,最吸引的還是倪宅裡的廚房,古時候的廚房是大灶頭,在爐子下面不斷的加柴才可以煮飯燒菜,我還是第一次看到呢!我們還去看了木雕,晚飯過後還去做了烏篷船,坐著小船嘴裡嚼著麥芽糖,沿著小河欣賞沿途的風景,夜遊西塘也別有一番風味!

西塘真是一個美麗的千年古鎮!

遊安豐古鎮 篇15

國小五年級作文 ,521字

安豐古鎮,就像鑲在安豐的一顆明珠,她樸素而又美麗,沒錯,今天我就要到這座古鎮去一睹它的風采!

來到古鎮,只見地面是用一塊塊石板鋪成的,頗有歷史風味。我循著石板往前走,不禁被它怔住了:這裡人來人往,人流如潮,道路被擠得水洩不通,恐怕就連一粒塵埃也不能鑽出來吧!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終於出來了。當我出來時,看到了一座座古老的房子,我不禁歡呼起來,快馬加鞭,終於站在了一座古代陶藝品前。

只見,這座房子是用一塊塊磚頭砌成的,就連那牆壁也是用磚頭一塊塊壘成的。我走進去,這裡就像一個小型的博物館,有著不同年代的陶瓷,我被古人的這種巧奪天工的技術給深深折服。

又看到了一座擁有幾十年歷史的大樓—鮑氏大樓。那大樓的古樸讓我不由得想要進去看看,走進大樓,那樸素的工藝,令我更加期待樓上的景色,這座大樓,有著幾十個大大小小的房間,雖然已經沒有人住在這裡,但依然還能看到當年這座大樓的輝煌。

一路上,我還看到了許許多多的古玩店、紀念館等等。

我又來到了一座廣場,這裡是人們品茶論道、休閒跳舞的好地方。上面有座高高的戲臺,逢到節日的時候,這裡會舉行一個文藝活動,到那時,這裡將會變成水洩不通的文藝廣場。

我愛這個地方,它的古樸和美麗,讓我深深愛著它。

又見古鎮 篇16

國三作文 ,609字

夜晚,月光輕柔地透過雲層,但月光與燈紅酒綠的道路比起來,是如此微弱……

走在寬敞的道路上,五彩的招牌不停地閃爍著,心中不免自主地失望著,這裡怎麼會變成這樣?來來往往的人眼色平淡、空虛,街邊開滿了酒吧,傳來一陣又一陣雜亂無章的樂曲。突然,一幢華麗的房子出現在眼前,與這裡格格不入,進進出出的都是身著華服的人……

追隨著光,我回憶起了童年的時光……

走過一座年久失修的石拱橋,走進這座小鎮,迎面撲來陣陣的柳香、花香,令人不由自主地喜歡上這裡。

路上的青石臺階上已長滿了青苔,它歷經了歷史的風霜,流露出一絲滄桑。路旁的民居古樸自然,植物與房子融為一體,別有一番大自然的氣息。偶遇在小河旁洗衣的少女,親切地向我微笑。她臉上的微笑親和、自然,是如此純淨。

追隨著光,我走進了小巷,逐步沉了進去。它如此長,令人無法辨清來路,但無人去尋來路,只是領略它的神祕。

漸漸地,雨下了起來,正如古鎮的寧靜那般祥和,溼潤著人的心田。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雨後,花朵上沾滿了露珠,帶來一絲芳草和花的氣息。整個古鎮,在紅霞的照耀下,如此美麗迷人,如同一幅江南的水墨畫……

漸漸地,我身邊的光散去,看見遠處那美麗的樓房前,門前的服務員僵硬地笑著,那麼勉強,那麼不自然。

痴想許多年後,我右手輕端茶杯,左手輕托杯底,看著窗外,人們把高樓拆毀,把馬路變窄,鏟去石青,鋪上青石板,一切重歸原景,不知這一不現實的夢,能否圓滿,帶回這畫中的情與意?

吾獨醉古鎮夕陽 篇17

散文 ,688字

踏上回家的公交,道路兩旁已泛著淡淡的桂香,槐樹間若有若無的花影在風中搖曳著。我已疲憊至極。

在我前座的是一位巍峨的老人,穿著藍色的襯衫,頭髮梳得很光滑,臉上葉很乾淨,只是多了皺紋。我聽見了他的喃喃自語:“這樣的房子啊,不多了。”放眼望去只是一抹黑色的古屋罷了,但又有江南水鄉的韻味,臨近河邊又有一筆霧,為這幅畫添上了一抹淡淡的惆悵。

幾天後,我揹著包拜訪了這個古鎮。

一路走去,我發現這的房子牆壁是灰色的,屋簷下都吊著一大捆樹枝,大概是生火用的吧。想到這,心中便掠過一絲惆悵與欣喜。那炊煙裊裊的生活,那遠離喧囂的生活,那熱烈而平靜的生活恰恰就應了陶淵明的喜好,也應了我的喜好。

真是個好天氣。已到傍晚,夕陽的光仍隱隱約約地閃爍著,發出一圈一圈的光暈,是那麼迷人。我遠遠仰視著它,沒有中午的耀眼也沒有早晨的暗淡,像一盞明燈孤立在黑暗洶湧的大海里。

即使有這樣一束光芒,也可能是高貴的絕望。

因為人們都忘了那青石板的小路,那田間的高歌,那湖面的漣漪,都忘了那黑瓦灰牆,都忘了那炊煙升起的時刻,都忘了雨滴沿著屋簷滑落的時刻,什麼都忘了……

我望著這夕陽,無奈一笑。

也願世人能夠想起老子,想起他的無為作風,可在現在看來,在世人眼中看來,這只是一個笑話罷了。

夕陽已落,一位老人拿出了煤油燈掛在門外,當做路燈。我望著那暗淡的撲朔迷離的燈光,彷彿是將我帶進了心中的聖地,似桃花源似大道實行時似燈光出現時……

我呢喃道:“吾,獨醉古鎮夕陽!”

不要忘了平靜而熱烈地生活,平淡而充實地生活,低調而快樂的生活,就青蔥夕陽落下時,燈光出現後開始吧。

在這個複雜的世界中,像夕陽一樣,簡單就好……

古鎮風光 篇18

國小五年級作文 ,604字

千燈位於崑山的東南方向,有著2500多年曆史,而說起千燈,便想到那個歷史悠久的古鎮—千燈。

進入古鎮,首先看到的是那古老的石板街,石板街旁邊有許多小店,店內的商品琳琅滿目,令人目不暇接。沿著石板街往南走,便是顧炎武故居了,它原佔地6畝,後因改建擴大了54畝,總共是60畝,裡面包含著亭林祠堂、故居和顧園三個區域,為千燈明清宅之首。

繼續尋找景點,從另一條石板街走去是延福寺,它有1500多年曆史,寺內有兩株千年銀杏,它枝繁葉茂,生機勃勃。走進延福寺是天王殿,殿內正對門口坐著一尊彌勒佛,兩邊的四大天王造像是由香樟木雕刻而成的,它們威猛莊嚴,香氣盈空,韋馱持劍,立於彌勒佛像反面,正對北門,神勇威武。在秦峰塔下的玉佛殿中,躺著一座用緬甸玉精雕細琢而成的巨大臥佛,佛像長8。9米,高2。45米,總寬1。5米,重約有30噸,栩栩如生而有靈氣,玉佛全身,鑲嵌著1500多粒紅、藍、紫晶寶石和翡翠,衣紋和蓮花臺由24K黃金餾金而成,整座佛像顯得華麗端莊,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延福寺裡的秦峰塔也是個好去處。秦峰塔是一座閣樓式方塔,磚木結構,四面七層,底層有副階,通高39。98米,佔地面積87。8平方米,它是由鐵葫蘆做塔頂,下焊八角環,每角立一隻銅小鳥,再下嵌四片銅耳形片,每角簷下陣風吹過,銅鈴叮噹,頓時令人心曠神怡。

千燈古鎮是崑山的旅遊勝地,這裡的每一條道路、每一座建築,都是古代勞動人民辛勤的結晶。

古鎮悠悠醉我心 篇19

國二作文 ,880字

剛來樟木頭,是在一個細雨綿綿的日子。江南的濛濛煙雨絕妙地施展開,嶺南的歷史與民俗便盪漾在這煙雨柔情裡。

嶺南的雨彷彿一個柔媚的女子,風情萬種地俯瞰著這幽幽古鎮,雨中的樟木頭是神祕而迷人的,宛若一位身披輕紗的女子。她那質樸的美,不經意間便叫人沉醉。樟木頭鎮是毫不張揚的,很乖巧地等著你去用心慢慢感受那恰到好處的半晦半明。

林則徐銷煙炮臺依然,只是上面走過的是來來往往的遊客。門前的木棉花似是不受季節影響,正值金秋卻開得絢爛,但又絲毫不讓人覺得突兀,暖暖的橘色,籠照著這座日新月異的小鎮,記錄著樟木頭的一個個腳印。

樸實的客家人便是在這座嶺南古鎮世世繁衍,行走在鋪滿綠石塊的小巷中,不時傳來那純樸的山歌,訴說著豐收的喜悅……客家圍屋內,無論是老人,小孩都是其樂融融,每座圍屋相隔十分近,人們經常會在一起分享快樂的事,大家都是不拘小節的。

秋風吹奏著婉轉動聽的曲子,低吟著屬於自己的故事,嶺南的文化在這裡徜徉著。鮮豔的流蘇隨風飄揚,雄厚的鑼鼓聲,構成了樟木頭渾然一體的風光—舞麒麟,本地的男青年盡情舞動著麒麟,他們賦予了麒麟生命。只見他們時而腰挎麒麟頭,做麒麟狀;時而舐腳,滾動,翻騰,採青等動作表現喜怒哀樂。看著富有特色的麒麟舞,彷彿全身都充滿了靈性。而它那紅如火焰的毛彷彿在下一秒便會飛向青天。麒麟是樟木頭人民的守護神,是樟木頭人民精神的凝聚,那威武,輕盈靈動的舞姿,大氣磅礴,威風凜凜的場面吸引著四方賓朋,它是和諧的神!

夕陽下,映著餘暉的烈士墓莊嚴肅穆,靜靜的矗立在烈士河,當年勇敢的革命先烈為了民族的安寧而“拋頭顱,灑熱血”,用寶貴的生命去捍衛民族的尊嚴。過路的行人默默地憑弔著這些為國獻身的烈士。偶有烏鴉幾聲悲鳴,大概它們也在寄託著一份懷古之情吧。這有幾分蒼涼的景色,為這樟木頭帶來一種凝重,雄厚的古樸之美。

靜默的圍屋,暖橘色的木棉花,雄渾悲壯的烈士墓碑在時間的衝擊下沉澱著。這個帶有濃郁嶺南風味的客家古鎮,像壺陳年的老酒,在時間的流逝中顯得越發的醇厚。

一個細雨綿綿的日子,古老的小巷,雲煙氳氳,一杯香茗,淡雅的氣息縈繞不散,我的心醉了。

梔子般的古鎮 篇20

國三作文 ,907字

經過一路顛簸的我們順利地到達了目的地—古鎮朱家角。幽幽的空氣中似帶著一種殊香,將一身的舟車勞頓消於無形。天剛剛下過雨,溼溼的水氣令我們聞到了古鎮的味道—淡淡的,平易近人卻又神祕地讓人尋不到蹤跡。有如潔白的梔子,偷偷在夜裡綻放,神祕而美麗……

踏著蜿蜒的石板路我們一路尋訪著古人留下的點點痕跡,吱吱呀呀地輕輕踩著滑滑的薄石板我們走過一座又一座的橋,臺階低低的,坡度緩緩的,讓人能細細地觀賞橋兩旁的美景—我似看到了一位溫婉的江南女子,有點消瘦的清麗臉龐上修眉入鬃,動人的杏眼,小巧的鼻子和薄薄的脣……江南在我的眼裡是水氣繚繞的,吳儂軟語輕輕搖曳在路旁屋邊,江南的人們似總是可以洞穿人們的心事,聰慧而內斂的。今天我在朱家角的底蘊中看到—它是最獨特的,沒有任何寒酸的味道,它吸收了江南素來的優點,也採納了上海這個國際大都市的優點—大方得體卻又不失古樸。

我可以看到在舊舊的烏蓬船上的老船工嘴裡銜個菸斗,神態自若地用單手慢慢搖著槳。槳在清澈的水中劃出一道道淺淺漣漪……散開,散開,最後消失—如暗夜中的梔子,撐開無瑕的潔白花瓣靜靜地將香氣從周身開始一點點蘊開來,有點頹敗卻有著致命的吸引力。小姐的閨房中我又好像看見了她羞澀地低下頭,用兩手擺弄著肩上的幾縷頭髮,驀然回首就看到了她那望穿秋水的眼睛,也許她不是傾國傾城,但一定蘊涵著江南女子的靈秀。

朱家角的小吃也是一種吸引—首先是脆脆的鍋巴,熱乎乎地,捧在手中,一小塊一小塊地掰下塞到嘴裡,油炸的味道將米的香糯發揮到了極致;然而是塞進了糯米的蜜汁蓮藕,咬下一口甜而不膩又藕斷絲連,宛如梔子的香味,能讓人品味很久;接著是竹葉裹的肉,用手指將肉抵出來,入味的肉帶著竹葉的清香,化開;最後是醬黃豆,在醬汁裡煮得酥酥的黃豆配以嫩筍乾,讓人情不自禁想一顆接一顆地吃。

身旁的老頭老太們輕聲笑著,挽著手前行。那一瞬間,我明白了什麼叫做“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千年之前,滄海桑田,千年之後,桑田滄海。世事輪迴,這種執著卻留了下來。

踏上歸途,我的心好似留在了那裡,梔子般的古鎮,我對你說聲—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