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的魅力相關作文20篇

古詩詞的魅力 篇1

國小五年級作文 ,671字

近幾年,《中國詩詞大會》可謂是一檔家喻戶曉的節目,掀起了全民學習古詩詞的高潮。今年寒假,我也和家人認真地觀看了《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選手們個個滿腹詩書、出口成章,再加上絢麗的舞臺、幽遠的配樂,我感覺身心都被陶醉了,讓我充分領略了詩詞的魅力,更加激發了我對古詩詞的熱愛和嚮往。

通過觀看,我認識了很多大詩人呢!比如“詩仙”李白、“詩聖”杜甫、“北宋四大家”之一的蘇軾以及“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等等,他們讓我學到了最美的語言,也讓我從詩詞的字裡行間中感受到他們深厚的家國情懷。現在,學習古詩詞已經成為我生活和學習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春天,我會想到“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夏天,我會吟誦“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瑟瑟秋風吹起,我會朗誦“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冬天,我會背誦“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學習遇到困難想退縮時,我會用一句“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勉勵自己;與外地姥姥家的小夥伴分別時,我用“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安慰她……

每一首古詩詞,詩人都彷彿為我們展開一幅美麗的畫卷,娓娓道來一個動聽的故事,這就是古詩詞的魅力吧!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我要向著這個目標努力!加油!

古詩詞的魅力 篇2

高一作文 ,720字

古往今來,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詩詞是中國的象徵,更是中國的瑰寶。

學習中國詩詞,領略神韻古風。

中國詩詞歷史悠久,歷朝歷代文人墨客酷愛詩詞,他們用詩詞表達自己的情感,抒發自己的喜悅、悲憤,懷才不遇的複雜感情。因為前輩們的詩詞時而似清泉,委婉舒心,就讓我們在這短短几句話中身臨其境;時而似驚濤,豪邁奔放,就讓我們鬥志昂揚;時而似田園,寧靜恬淡,就讓我們的迴歸本真。詩詞中的韻味十足。因此,我們在詩詞中領略中國古風,體會詩詞之魅。

弘揚中國詩詞,傳承中華文化。

因為有本國的文化,中國才有民族之魂,才能立足於世界的東方,巍然挺立。所以傳承中華文化,賞詩詞,揚詩詞;學詩詞成為我們的重任。不光是我們學習,只要是中國人就要做到贊它,護它,揚它,正如“廣告語”中夾雜著“變形”的詩詞,其實這也是弘揚的一種方法。同樣也表現出中國的智慧所在。

我們共同的文化就是我們共同的財富。弘揚文化可以增強我們的自信,畢竟,國強則民富,國泰則民安。

築牢文化,賞詩詞之美。

學與不學不在於它的有用無用,難於不難。不因為現在的考試和選專業而懷疑我們對詩詞對文化的一種熱愛。壓力大要學,生活中不常用它,也要學,這是一種自己內在修養的體現。欣賞詩詞之美,可以提高自己的愉悅心情,增加自信,增加氣質,有利於營造一個和諧、健康、正能量的氛圍。更是一種愛國的表現。少年對中國文化的傳承十分必要,正所謂“少年強,則國強。”

學習詩詞,弘揚詩詞,築牢詩詞都需要我們樹立良好的內心世界,讓這些成為我們意識裡的一部分。支援各類文化節目,宣傳並積極參與文化活動。

詩詞之魅,古人樹立。詩詞之魂,我們傳承。

古代詩詞的魅力 篇3

國二作文 ,886字

有人愛看感人淚下的小說,有人喜愛纏綿悱惻的歌曲,有人鍾情閒來獨坐碧溪上的垂釣,有人痴迷於更快、更高、更強的體育,而我,卻唯獨迷戀中國古典文化的瑰寶—唐詩、宋詞、元曲。

正當我對生活一籌莫展的時候,婉約、優雅的她正翩地向我走來,她就是唐詩。

我之前是一個不喜歡看書的人,每次看到書,腦袋恨不得要火山爆發,但去年夏天讓我改變了這一觀念。

那天偶得閒暇,我無聲靜坐,拿出了那本《唐詩三百首》,靜下心來看,無意中發現了詩歌的樂趣,就這樣我背會了《詠鵝》,那綠水、白鵝、紅掌與藍天的明麗畫面,深刻在我的腦海裡,與唐詩同行的路上,我看到了“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春,欣賞了“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蓮花別樣紅”的夏,領略了“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感悟了“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冬。在路上,我被“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的友情所感動,被”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的思鄉之情所動融,被”一片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忠家“的愛國情而默默致敬。

當我對唐詩情有獨鍾時,古典文化的又一瑰寶—宋詞也迎面向我走來,與她邂逅,我一見傾心。

宋詞,一種擺脫了絕句律詩束縛的新文體。那個風雨飄搖的王朝,孕育出了千百詞人,獨樹一幟。“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是豪放派詞人蘇軾描繪的雄奇之景。”楊柳岸,曉風殘月“是婉約派柳永勾勒的悽清之景。”塞下秋風來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是邊疆戍守的范仲淹展示的蕭瑟之景。戀上宋詞,我認識了”莫道不消魂,簾轉西風,人與黃花瘦“的李清照,崇拜上了”壯士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岳飛。

正當我對宋詞愛不釋手時,我又與元曲不期而遇,並結為好友。

元曲,是一個具有鮮明特色的文學式樣,迷上元曲,我瞭解了《竇娥冤》、《梧桐雨》、《漢宮秋》、《趙氏孤兒》四大長篇悲劇,但最讓我著迷的就是短章精品—小令。你看,馬致遠的一首《天淨沙。秋思》勾起多少遠方遊子的思念。白樸一句“從來好事天生險,自古先苦後甜。“又是多麼的淺白直率、詼諧而淳樸!

唐詩、宋詞、元曲的魅力,穿越千年歷史,撥動我的心絃,讓我今生永愛戀!

詩詞的魅力 篇4

中考作文 ,737字

近日,我竟喜愛起了古詩詞。簡練的一排字裡竟飽含著風情萬種,叫我忍不住去探索著古人內心波濤起伏的情感。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簡簡單單的一句詩,蘊含著詩人對梅花深切的喜愛。梅花竟在寒冬盛放,毫不隱藏它剛毅的性格,如此堅強,叫人敬佩,自愧不如。“一聲聲,一更更,窗外芭蕉窗裡燈,此時無限情。”芭蕉在古人眼裡,無疑是最能煽動人類各種愁情的植物了。尤以雨打芭蕉之景為甚,像極了那情人絮語,離人眼淚,叫人心生惆悵,惆悵萬千。“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詩人引用“比目”和“鴛鴦”,傳達著他對浪漫愛情的追求,對能與愛人雙宿雙棲,好似連體嬰的渴望!那種只要能和心愛的人廝守一起,死也心甘情願的心境,竟叫人心生悲涼。“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詩中借園中葵春茂秋敗的景象,比喻人少時的美好和老時的淒涼;用河水東流不復返表達:時間從不會為一個人停止。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年少不努力,待到白了少年頭,只能空悲切!“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寫出了深秋時節的傍晚,一輪血紅的太陽墜下,落日殘照,牽引詩人惆悵、感傷的心絃,“西下”,“昏鴉”一道點明時間已到傍晚,深秋又是離人歸家的季節,卻仍有“斷腸人在天涯”,這如何教無家可歸的人不引起痛斷愁腸之感?

簡練的詩詞凝聚著古人的智慧,好的詩詞,反覆吟誦,總能從中領悟到不一樣的風情。這大概就是詩詞獨特的魅力,它能帶你領略這大千世界,帶你領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中竹頑強的生命力,帶你欣賞“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蓮花;帶你感受“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中春天的勃勃生機……

讀詩,悟詩,品詩,真是一件令人身心愉悅的事情,一種享受。它的魅力,無法言喻,無處可在。

我感受到了詩詞的魅力 篇5

國一作文 ,749字

自堯舜禹到元明清,中華這化源遠流長,唐詩宋詞元曲,每一首詩都使人陶醉,每一首詞都令人激昂,每一頁曲都讓人傷感,我想這便是詩詞的魅力。

打小,我便喜歡讀各種名樣的詩詞,有那因為在每首詩詞中都有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像那“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的野生可愛小白鵝,它悠閒地在水面上遊動著,鮮紅的腳掌拂動著清澈的湖水,漾起層層水波。令人興奮不已!

待我微微長大了L,知識面也廣了,便不再讀這兒戲般的小詩了,而是讀那“大莫沙如雪,燕山月似鉤的”雄世景色,讀那“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本深”的家國情懷,讀那“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的誓死報國的雄心壯志,每每讀到這些詩詞,歷史彷彿在我眼前流動著,唐朝由盛轉衰許多人流離失所,戰場上,將士們用手握寶劍,身披凱甲,誓死護國,血染大地,無數的屍骸遍佈戰場。我的心隨之動容,我的感情隨之變動,我的思想隨之成熟,我看到了戰爭的殘酷,感受到了和平生活的來之不易。

讀了這麼多的詩詞,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南唐後主李煜寫的詞“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表現了他因家國滅亡的愁苦,景物描寫,渲染了一個悲京的氣氛,我彷彿看見了寧靜祥和的夜空中,高高地懸掛著一輪

明月,在月光的映照下,深院中的梧桐樹是那樣的寂寞,他,隻身一人,輕輕地走上了西樓,微微抬起頭,欣賞著美麗的夜空,心中卻是五味雜陳,國家滅亡了,我愁啊!愁啊”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當我讀完它時,心靜了,腦中卻滿是悲傷的情景,我想他是多麼的不幸,而我們,遠離了戰

爭,又是那麼的幸福,難道我們就能甘於平凡,安逸享樂嗎?不,生於憂

患死於安樂,我們要奮發向上,衝破重重困難,到達成功的彼岸。

有人說,世界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是啊,詩詞陶治了我的情操,我想,這正展現了詩詞的魅力吧!

我感受到了詩詞的魅力 篇6

國二作文 ,907字

詩詞,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積澱,是古往今來無數人的精神財富,是往昔文人騷客的情思寄託。輕輕吟誦,便不覺沉醉於此。

從詩詞中,我感受到了蘇軾的魅力。“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在這首耳熟能詳的詞中,又是否能夠想到,在那個丙辰年中秋的夜晚,漂泊他鄉的詩人無法見到自己的親人,便只能對酒尋樂,以詩詞來寄託他的相思之情呢?

從詩詞中,我感受到了李煜的魅力。“剪不斷,理還亂”短短六個字,便將自己身陷囹圄的困窘,對往昔歲月的懷念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身為階下囚,儘管好似過著瀟灑的生活,但亡國之痛又怎是一個君王所能釋忘的,便只能寓情於詩,將自己的愁緒情思放入,來為後世所吟誦了……

從詩詞中,我感受到了李清照的魅力。“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人至中年,孀居在家,望著那“風住塵香花已盡”的暮春景象,想起與丈夫共度的日子,不禁淚流滿面,物是人非,作為”千古第一才女“的她也只能將自己的情思放入詩詞中,用來寄存她無處安放的思緒了。

從詩詞中,我感受到了毛澤東的魅力。”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寥寥數筆,就把自己的感慨抒發了出來。數十年的崢嶸歲月,已憶不起往昔的點滴,在解放戰爭勝利之時,心中的那份喜悅無處安放,想起自己所欣賞的”詩鬼“李賀,將欣喜融入了詩詞,更現其藝術魅力。

最讓我魂牽夢繞的乃盛唐”詩仙“李白了。他沒有李?”菡萏香銷翠葉殘“的柔情,沒有杜牧”商女不知亡國恨“的憂患,有的是他那”隨君直到夜郎西"的友情,有的是他那“欲上青天攬明月”的豪情。“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是他那常見的豪情,這句詩詞也無時無刻不在激勵著我,在人生的漫漫長路上,乘風破浪,不畏前程之艱難,在人生的路途中越走越遠!

我,感受到了,詩詞的魅力……

詩詞的魅力 篇7

國小五年級作文 ,701字

中國古典詩詞是優美的、是智慧的,是有生命力的。

爸爸的書架上有很多書籍,我在翻找喜愛的書籍時,發現了一本《給孩子的古詩詞》。今年暑假,我在這本書作為我的暑期課外讀物,選擇這本書是因為我認為古詩詞中蘊含了我們國家優秀的傳統文化,蓄積了古代詩人的所有靈性、智慧、品格、襟抱和修養。

這本書的作者是葉嘉瑩,是一位研究古詩詞的專家,書中共收錄作品二百一十八首,其中包括一百七十七首詩和四十四首詞,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這裡面的一些詩歌我以前也讀過幾首,比如說《春曉》、《回鄉偶書》等等。通過閱讀,我發現了一些好的詩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另外在讀古詩的時候,我發現有很多字的讀音平常都沒有注意,比如,飲酒二十首中“而無車馬喧”的“車馬”要讀ju馬;還有“飛鳥相與還”的“還”要讀huan;“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見”讀xian;過故人莊的“青山郭外斜”的“斜”念xia,還有很多字的詩中讀音和現在讀音都是有區別的。

在讀了詩詞的過程中,我發現了一個道理,只要是有感覺。有感情,有修養的人,就一定能夠讀出詩詞中所蘊含的真誠的,充滿興發感動之力的生命,這種生命是生生不息的,是有靈魂的,是可以傳承的。

我還發現了《給孩子的古詩詞》是個系列叢書,其他系列還有對散文、地理、歷史等知識的介紹,我決定要把這些書一本本的認真讀一讀,一定會增加的自己的知識,增長自己的見識的。

請相信古詩詞的力量 篇8

國三作文 ,988字

古詩詞是中國傳統文化之獨特魅力的代表,有“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輕柔浪漫;有“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的勃勃生機;有“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雄偉壯觀。——這些美妙的樂章,一句句,一行行,讀來朗朗上口,意味深長,令人蕩氣迴腸。

《中國詩詞大會》是中央電視臺最新播出的一檔全民參與的節目,節目場面震撼,陣容壯觀。大會參與人數之多,參與者年齡跨度之大,參與者來自各行各業,足見古詩詞的迷人魅力。

節目主持人董卿及邀請的嘉賓酈波教授、蒙曼教授和王立群教授無不博學多才,賞析解說,旁徵博引,語言生動詼諧。節目以“賞中華詩詞,錄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為基本宗旨,通過對詩詞知識的重溫、賞析,帶動全民感受詩詞的美和趣,可是說是一場場美妙的視覺盛宴,更是一頓頓豐富的文化大餐,帶給人心靈的洗滌與震撼。

榮登《中國詩詞大會》的冠軍寶座的是來自上海復旦附中的武亦姝。這位女孩只有16歲,掌握積累的詩詞達二千首,把陸游當做“男神”的00後萌妹子,每一次比賽都以漢服造型登場,她歷經三輪比拼,終摘桂冠。她在臺上流露出來的自信以及行雲流水般的答題速度,特別是“飛花令”環節,武亦姝才思敏捷,滔滔不絕,令對手心服口服。她一路勢如破竹,戰勝了彭敏、陳更等五位實力超群的選手。

觀看《中國詩詞大會》,不少觀眾感嘆,武亦姝在臺上的傑出表現,來自於古典詩詞的魅力,來自於她對古詩詞的熱愛,對傳統文化的熱愛,來自於她的勤奮好學以及持之以恆的精神。

看了《中國詩詞大會》我情不自禁地愛上了古詩詞,愛上了李白、杜甫、王維、杜牧、孟浩然;愛上了蘇軾、李清照、辛棄疾、晏殊、柳永——讀他們的詩詞作品,就彷彿看見他們一個個爭先恐後地向我走來,和我暢談他們的理想志趣、悲歡離合、喜怒哀樂。

古詩詞呈現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文字之美、音律之美、意境之美,她還如傳統文化的“母乳”不斷地滋潤著我們的生命和心靈,她也猶如撲面而來的陣陣清風,一點點喚醒潛藏在我們血脈中的傳統文化基因,讓我們擺脫低階趣味和粗鄙惡俗,這就是詩詞的魅力,這就是詩詞的力量,讓古詩詞走進我們的生活,美化我們的生活!

走進古詩詞的世界 篇9

國二作文 ,632字

賀知章說過:“少小離家老大回。”誰都會回到那個陪伴你的地方—故鄉。無論腳步走多遠,在腦海中,只有故鄉始終相伴在心間。

緣始於相見,情長與陪伴。走進“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漫步在桃林中,不時飄來一陣花香,傳來一陣悅耳的歌聲。桃樹舒展著嫩綠的樹葉,開出一朵朵白裡透紅的小花,遠遠望去彷彿一片粉霞,把故鄉打扮得異常美麗,走近一聞,一股清香撲鼻而來,沁人心脾。

跟隨著風的腳步走過池塘,連綿無盡與天相接的荷葉一片碧綠。與太陽相交輝映的荷花格外紅豔。青蛙前來問好,魚兒跳出龍門。“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多少人曾在你生命中來了,又走。多少歲月滄桑了你的容顏,可故鄉一直陪伴。

瓜果飄香,來到果樹林。“一株梨樹園中長,每逢春來開滿花。”朝陽下碧綠的草叢中,一顆顆一串串像胖乎乎小頑童,咧著小嘴歡笑。月光下,大文學家東坡居士發出了祈求,“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在明月的陪伴下,親人雖相隔千里,但默然相伴。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時間逐漸逝去,故鄉卻從未老去。朱生豪說過“我願意捨棄一切,以想念你終此一生。”我的故鄉,我永遠不會忘記白雪瀰漫的情景。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美景令我陶醉。雪花像美麗的五色蝴蝶似舞如醉,像吹落的蒲公英似飄如飛,輕輕盈盈,無愧是大地的傑作。

獨在遙遠異鄉的王維發出“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的鄉音,故鄉永遠在心頭召喚他的遊子。

故鄉,有你的陪伴,我不曾孤單。在我失散的童年裡,有你陪伴,我亦晴天。

我與古詩詞的不解之緣 篇10

國一作文 ,987字

我從小就與古詩結下了緣。

小時候,爸爸總會教我和妹妹背唐詩。那時我們還很小,每晚睡前,他把我和妹妹抱在身上,悠悠地念著古詩,我們就坐在爸爸的肚皮上,聽著他一字一句地念,我們一字一句地學,把他的肚皮當鼓,“動次打次”“動次打次”為自己的詩加些背景節奏。有時候,是和老爸一起躺在床上,他說:“床前明月光,”我說:“疑是地上霜。”他說:“葡萄美酒夜光杯,”妹妹說:“欲飲琵琶馬上催。”我們相互搶答著,然後迷迷糊糊地入了夢。

那時,記憶最深的是白居易寫的《賦得古原草送別》,當然,那時我並不知道它叫什麼,只知道這首詩被普通話不太標準的老爸讀得酷像粵語,那句“萋萋滿bái情”至今還回蕩在腦海裡。我和老妹一直把它當作我們的“驕傲”,好像會讀它就等於會說廣東話一樣,我們曾“討論”過很久,最後一致認為這是首“粵語詩”。直到後來在小學語文課本上學到,才恍然大悟,這哪是什麼“粵語詩”,明明是首滿懷愁緒的“思鄉詩”。

可惜後來長大了,因為學業和其它原因,也就漸漸將小時候那份對詩詞獨特的熱愛給淡忘了。

然而上了六年級,時光讓我們又一次相遇。那天我在書城閒逛,無意中翻到了一本詩詞集,上面有李清照的《如夢令》,有李煜的《虞美人》,有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有“天接雲濤連曉霧”的磅礴氣概,也有“一曲新詞酒一杯”的柔情似水。這些或委婉或瀟灑的詩詞,重新點燃了我對古詩詞那快要熄滅的熱情的火苗。

再後來,我愛上了運動,愛上了邊運動邊背詩。喜歡在打乒乓球時背李白的詩,那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在我氣餒時為我加油打氣;喜歡在打羽毛球時背蘇軾的詞,“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浪人”總莫名使我信心滿滿,鬥志昂揚;喜歡在跑步時背李清照的詞,“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些悽婉幽美的詞,就像動聽的音樂一般,伴著我跑完全程;喜歡在仰臥起坐時背李煜的詞,“無言獨上西樓”“春花秋月何時了”它們像一幅幅畫卷,在做最痛苦的運動時,帶我瀏覽了歷史長河。

這麼多年積累下來的古詩詞,還使我愛上了“飛花令”,愛上了中國五千年悠久文化。平常在家,時不時會和妹妹隨口來兩句,比如上次對帶“花”的古詩,她說:“桃花潭水深千尺。”我說:“春江花朝秋月夜。”她說:“落花時節又逢君。”……雖然每次都難分勝負,我們卻總是百玩不厭。

我與古詩詞的不解之緣,這輩子都不會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