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美食相關作文20篇

南京美食——小籠湯包 篇1

國小六年級作文 ,522字

說到家鄉南京,說到家鄉美味,我立馬會想到南京名震海內的特色小吃—小籠湯包。

小籠湯包皮薄餡大,似一個個又白又胖的小圓臉般,讓人忍不住咬上一口。一客小籠湯包通常有六個,六個排成一朵“梅花”,被底部棕色的蒸籠襯得越顯好看。每當一客客小籠湯包從廚房端出,首先與你打招呼的不是顏色,而是它的香味。肉的鮮香中摻和著蔥姜的香,讓人難以忘卻。

無論如何做,外表如何好看,對於食客來說,味道如何才是最重要的。別看小籠湯包個頭不大,吃法倒是大有講究。當一客小籠湯包擺在你的面前,你必須小心翼翼地提起它,好似拿著貴重物品般不能打碎。把誘人的“小胖子”慢慢移到事先準備好的盛有醋的碟子裡,沾上一點醋,再在小籠湯包上輕輕地咬上那麼一小口皮,裡面的內涵—湯汁傾巢而出。這時候可別發愣,要快、準地向小孔中吹一口氣,以免熱氣來“打擾”品嚐。然後千萬不要猶豫,一口“吻”上“小天窗”,喝掉裡面的湯汁,再立即把小籠湯包整個吞下肚,細細品嚐,細細回味,湯香、肉香、醋香、姜蔥香交織在一起,在舌尖上開了一場盛宴,在脣齒間迴盪,久久不肯散開。怪不得老南京人都說: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後喝湯呢!原來還有一番講究的呀!

以後你來南京,記得一定要嚐嚐小籠湯包哦!

舌尖上的南京美食 篇2

國小六年級作文 ,747字

“清明時節雨紛紛”,清明節的到來,美食也接踵而來而來,那就是青團。

青團既是南京的美食,也是清明的代表,讓我最難忘的美食當然就是青團了。

“青團來了!”隨著服務員的喊聲響起,我從門外三步化作兩步地跑到自己的座位上,服務員手拿抹布,提著蒸籠的拎帶,隨之映入眼簾的是十幾個青如松樹,猶如臺下石階的顏色,綠中雜著絲絲的黑。這十幾個青團,就如十幾個軟乎乎的胖娃娃般地端坐在木色的籠子中。

我忙用手抓起一個青團,青團表面附著一層薄薄的皮,我一把將它撕下,聞了聞,一股清香撲鼻而來,中間雜著一股股淡淡的艾草香味,讓人心曠神怡。

我輕咬了一下青團旁邊的麵皮,那麵皮黏黏的,才剛咬下就黏在了我的口腔之中,嘴裡似乎夾雜著草葉的清香,撲鼻而來。突然,什麼東西從這黏糊糊的青團裡流瀉出來,甜絲絲的,嘴裡夾著一顆顆沙粒般的小豆子,腦裡突然一亮,原來是紅豆!我細細品味著紅豆在嘴裡上下流動的感覺,像是條小蟲在嘴裡上下地爬著。我忙把剩下的青團一口嚥下,青團順著我的咽喉滑過,感覺身體裡充斥著、洋溢著一股股清甜的豆沙味、略帶苦澀的艾草味……

我吃完了青團,只見旁邊的叔叔也在狼吞虎嚥地吃著青團呢!只見他提起一個青團,將皮扯開,高高昂起頭,把一整個青團放入嘴中,低下頭來,還沒看那青團在嘴裡咬幾下就“咕嚕”一下滑進他的肚子。他吃完了還打個飽嗝,邊摸肚子邊說道:“真好吃!”一個阿姨進來了,問道:“你吃的青團是什麼餡的?”叔叔歪著頭想了想,然後疑惑地問:“什麼?什麼餡的?這青團,恐怕是沒有餡吧!”阿姨呵呵笑了,說道:“你可真是豬八戒吃人參果,不識其味啊!”看看他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樣子,我和阿姨摸著肚皮哈哈大笑,最後,叔叔也很有興致地笑了起來。

這就是南京美食—青團,下次,你也可以來南京一起享受吃青團的樂趣喲!

南京美食鹽水鴨 篇3

國小六年級作文 ,812字

南京有個美稱:石頭城。但在我眼裡,南京應該有另一個美稱:鴨子城。“沒有一隻鴨子可以活著走出南京。”這句話是再恰當不過了。

南京有桂花鴨、烤鴨、板鴨,其中最有名氣的,也是最有特色的,當然就是桂花鴨了!說到桂花鴨,它還有個傳說哩:在幾十年前,從外地用車運來的鴨子大都會死,然而,各位賣鴨子的小販是絕對不會讓自己的金錢“死”掉的。於是,他們拿著竹竿,買了一大批小鴨子,向南京趕。在四五月份時,小鴨子們出發了,到了8月,“人閒桂花落”的時節,鴨子們也長大了,到了南京城,人們就開始殺鴨、做鴨,所以叫做“桂花鴨”。

桂花鴨還有個名稱叫做鹽水鴨,因為它主要是由鹽水醃製而成。如果你想要吃瘦鴨子,就要去章雲板鴨店;如果你想要吃肥鴨子,就要去巴子烤鴨店。吃瘦的,可以當作小零食,和朋友聊天,在家裡看電視,都可以吃,因為它不膩的特點,你總是想一塊接一塊,不停地吃,根本停不下來。吃肥的,就要在正餐上食用了,一口飯,一口鴨肉,一口飯,一口鴨皮,真是享受呀!有些講究的人家還會將鴨肉和鴨皮中間一層的鴨油單獨挑出來,放進冰箱。等到積攢多了,就可以拿出來炒一盤菜,可比買的菜籽油香多了!

在南京,鹽水鴨作為家庭菜時,也是很講究的。總是小孩吃鴨腿,老人吃鴨頭,父母一輩吃鴨肉。鴨腿是鴨子身上的“活肉”,極其細軟,還能咬成絲,鴨頭上的腦子十分有味道,頭上的肉有的結實,有的十分軟糯可口,組合起來有著味蕾的高階體驗。而鴨身肉,沒什麼特點,但它一定可以保證你吃到足,吃到飽,吃得滿意。

從外地來的遊客,給家人帶回去的一定不是雨花石,不是小籠包,而一定是一隻真空包裝的鴨子。到國慶節這樣的假期時,鴨子店門口總排著長隊,本地人總是說:“老闆!斬個前脯帶走!”而外地人也會說:“老闆!五隻真空鹽水鴨!”只有在嘗過南京鴨子的鮮美之後,才會出手如此闊氣,一下子就帶走五隻鴨子吧!

每當我在外地吃到鴨子時,總會冒出這樣的一句話:“這裡的鴨子不正宗,我回南京要多吃一點!”

南京美食鹽水鴨 篇4

國小六年級作文 ,594字

南京有許多美味的佳餚:鹽水鴨、鴨血粉絲、小籠包……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鹽水鴨了,因為它的肉質鮮嫩,聞起來就讓人回味無窮。

鹽水鴨又稱“桂花鴨”,為什麼叫“桂花鴨”呢?相傳從前有一位農民,每年五六月份的時候就會帶著鴨子去賣。但是路程遙遠,到達目的地—南京的時候,已經是桂花飄香的季節,而原來的小鴨子也變成了大鴨子,身上瀰漫著桂花的香氣,吃起來的時候也有一種桂花香。所以,人們又稱它為“桂花鴨”。

那桂花鴨又是怎麼製作的呢?首先要準備的材料有:鴨子一隻、蔥、油、鹽、花椒……第一步:將花椒、鹽、蔥等配料炒一下,做成調料,均勻塗抹在鴨子身上。第二步:製作白滷水。第三步:洗去調料,將鴨子放到白滷水中。第四步:浸泡4-5個小時後擺盤。哇!好香的味道,桂花鴨聞起來這麼香,味道又如何呢?

今天,老師就為我們帶來了一盒桂花鴨。我接過一塊鹽水鴨,輕輕地咬一口,嗯!鹽水鴨的鴨肉玉白,吃起來滑潤適口,頓時,讓我回味無窮。只吃一口,一點都不過癮。我又把剩下的鹽水鴨全部放在嘴裡,哇!嘴裡湧起桂花的香氣,芳香四溢。全部吃了還是不過癮,眼巴巴地看著剩下的鹽水鴨,好想全部吃掉,一個都不剩。

關於鹽水鴨,還有一個傳說呢:朱元璋在農曆八月十五時立下了“吃月餅,殺鴨子”的口號,從此中秋的時候,不僅要吃月餅,還要吃鴨子。

我愛家鄉的鹽水鴨,因為它的味道好,看相也好。你們看了,是不是垂涎三尺,口水直流啦?

寫南京美食的作文 篇5

國小六年級作文 ,552字

南京,我的家鄉,一座擁有悠久歷史的古城,名勝古蹟數不勝數。特產、小吃比比皆是:鴨血粉絲、湯包、鹽水鴨、牛肉鍋貼、“秦淮八絕”……今天,我來介紹一種特產中的大哥大—鹽水鴨。

鹽水鴨也叫“桂花鴨”,這名字還有一個來歷呢!相傳,附近的鴨農喜歡把鴨子趕到南京來賣,一般在4、5月份出發,到了南京,正是桂花飄香之際,而鴨子已經從小變大,精神飽滿,肉質緊實,鴨農見了,笑著說:“這鴨子是桂花飄香時送來的,就叫桂花鴨吧!”從此,“桂花鴨”的美名便流傳開來。

別看鹽水鴨便宜,但做起來可不容易:先將花椒、鹽等配料炒香,均勻塗抹在鴨身上,放入冰箱5-6小時。等待的過程中也不能閒著,要將八角、花椒、鹽、香葉、糖加入香油炒香,放入水中,不停攪拌,製成鹽水鴨的關鍵配料—白滷水。然後將鴨子取出洗淨放入白滷水中浸泡4小時,等香味慢慢出來,取出,切刀裝盤後,這道製作時間前後近一小時,皮白肉緊、飄香十里的鹽水鴨就可以上桌了。

剛做好的鹽水鴨,帶著一股鹽香,夾起一塊,肉有輕微抖動。放入嘴中,先是一股鹹味。但接著,咀嚼幾下,一股清香代替了濃鹹,肉肥而不膩。越咀嚼,味越好,吞下肚時,脣齒之間似乎還殘留著清香,忍不住再吃第二塊、第三塊……

鹽水鴨,既是一道美食,也是一個南京的標誌,更是一個南京人對家鄉的回憶。

南京美食 篇6

國小五年級作文 ,436字

桂花酒釀糯米小元宵

在這次暑假期間,我們去南京的奇芳閣品嚐了當地有名的桂花酒釀糯米小元宵。

桂花酒釀糯米小元宵的味道極為美味,是老南京地道的傳統甜品。這道美食是用大粒赤豆與美味的小元宵在一起煮到酥爛,後用藕粉勾芡,手工打製的酒香混合著桂花蜜的香氣,江南氣息撲面而來!小元宵的表面再撒上現採摘的桂花,更令人食慾大增!

這一碗小小的甜品,做法極為複雜:先將水煮開,放入剛做好的小元宵,煮到浮起,撈出元宵放入冷開水中防止黏連。再放入三大勺釀好的桂花酒,加入少量水,煮開。然後將兩勺煮好的赤豆放進去,煮開。再放入兩勺桂花糖和一勺白糖,攪勻。最後可以用少量的生粉或藕粉勾出薄芡,煮開便可裝碗。最後再往碗裡撒上少許幹桂花和鮮桂花,一碗美味的桂花酒釀糯米小元宵便可以開吃了!

煮熟的糯米小元宵可謂是色、香、味俱全,咬一口甜甜的,酸酸的,入口即化。而桂花酒則是恰到好處,深深一聞,濃濃的桂花香飄入鼻腔,令人陶醉。

桂花酒釀糯米小元宵這道美食至今令我回味悠長,下次放假我一定要再去品嚐!

迎新春憶江南品美食 篇7

國小四年級作文 ,811字

放假了!過新年了!咦!實驗一小張燈結綵,喜氣洋洋的好不熱鬧。這是在搞什麼有意義的活動呢?原來,我們正在舉辦一個重大的活動呢!迎新春,憶江南,做遊戲,品美食。怎麼樣,聽著不一般吧?不過,美食可沒這麼好品嚐的,還要玩玩爸媽小時候的遊戲哦,這些個小遊戲可讓我們大開眼界。

遊戲的品種多種多樣,應有盡有,每一處都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我首先來到人比較少的寫春聯的地方,這可難不倒我,我可是一名書法愛好者。我握著毛筆認真的書寫,一筆一頓一勾,工整流暢,評委老師給我蓋上了可以去換美食的章,心裡美滋滋的。哇!那邊一排紅燈籠,這是什麼遊戲呢?原來是猜燈謎,這對從小愛猜燈謎的我來說就是小菜一碟。“看看是綠的,開啟是紅的,吃吃是甜的,吐出是黑的。”哈哈!這不就是大西瓜嘛!這個章來的可真容易,我離美食又近一步了。可好景不長,生為餘姚人,家鄉話講的並不利索,這個講餘姚話的環節真正難倒了我們啊。沒辦法,只能硬著頭皮抽,開啟紙條一看,“好了”,這算什麼呀,好了就是好了呀,可急死我了。忽然想到平時爸爸回家總問媽媽飯好了沒,媽媽總回答:“好浪在。”對啊,那就是“好浪在”,哈哈!我又得到了一個美食章嘍!還有好多有趣的遊戲等著我呢,滾鐵環、跳格子、扔沙包、唱姚劇……

四個章就可以換美食,我拿著蓋滿了章的小本子衝進了美食街。撲鼻而來的香味,熙熙攘攘的人群,哎呀!吃什麼好呢,看著都很好吃的樣子。有白白糯糯的年糕餃,有裹著綠色外衣的粽子,亮晶晶的糖葫蘆,蓬鬆香甜的棉花糖……咦?那邊怎麼排那麼長隊伍,是什麼好東西呢!原來是糖畫啊!這可是真正的手藝人啊,你看他做的魚活靈活現,畫的龍栩栩如生,更別說一些小動物了,各個都形象逼真,怪不得受到了同學們的青睞呢!除了這些還有好多民間美食呢,樑弄大糕、陸埠內糕、嘉興粽子、陸埠豆酥糖、紫菜包飯、糯米餈粑……

這次的活動不僅讓我們玩到了爸爸媽媽小時候玩過的遊戲,還吃到了地方特色小吃,真是好玩又好吃,豐富又精彩!

北京美食故事 篇8

國小五年級作文 ,555字

北京是我國的首都,可提到北京,我最先想到的就是美食!

一大早,我們刷完牙,洗完臉,坐上計程車,去吃早飯!

你可能會問:”酒店有早飯,幹嘛要出去呢?”

如果你在酒店吃早飯,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路邊上小吃攤的早飯花樣更多,更美味!比如甜豆漿、肉包子、煎餅等好多好吃的,中式西式,簡直是多得數不清!

中午時分,我們來到了烤鴨店,這可是我做夢都想的地方!

烤鴨來了!鴨肉汁多肉嫩,金黃色的脆皮,發“黑”的甜麵醬,再配上白花花的麵餅,綠油油的黃瓜條,把它們一卷,香啊!媽媽說:“你吃烤鴨就像餓狼撲向羊群。一會兒把碗打翻,一會兒把醬濺得到處都是。”哈哈!

晚飯時間到了,吃什麼呢?那就涮羊肉吧!

北京健宮醫院附近有一家叫“老五四季涮肉”的店,那裡的鍋很有特色,是銅做的,水濺上去會發出“滋滋”的響聲,鍋頂上有個蓋子,可以開啟,從裡放木炭,通過蓋子開口的大小來控制炭火的大小!

他們的羊肉是我覺得口感最好的。水燒開了,夾一片鮮紅的羊肉進湯裡涮一下就撈起來,羊肉頓裡變白,打起了卷兒。蘸點店裡特調的芝麻醬,夠味兒!吃完真是讓人流連忘返!

我愛北京,我也愛北京的美食。如果有感興趣的同學隨時可以來問我哦!

南京特色美食 篇9

國小五年級作文 ,607字

家鄉的美食各種各樣,我的家鄉南京可是個美食聖地。談起家鄉的美食,有鴨血粉絲湯、蟹黃湯包、蒜泥小龍蝦、赤豆小元宵、還有大閘蟹……其中,我最喜歡蟹黃湯包,因為它裡面的汁水甜甜的,鮮鮮的美味極了。

坐在小吃店裡,我必點蟹黃湯包。每次等待時間不長,只有10分鐘左右,但是我仍然猴急猴急的,禁不住站在廚房門口向裡面看去。只見一個個湯包排列整齊,像準備打仗的士兵;廚師們個個動作嫻熟,速度非常快。不一會兒,湯包就上桌了。

“吃湯包嘍!”我開心地喊著。吃第一個我太急了,一口咬下去,“啊,燙死了!”我又夾了一隻,“呲溜”一聲掉進了碗裡,噴了我滿臉的醋……後來我小心翼翼地提起了它,慢慢地把它放在碗裡,在上面開了一個小口子,讓它把熱氣散去,接著把湯汁吸出來,再把湯包吃掉。啊,美味極了!

有一次我又來到了小吃店,看見了幾個外國人在吃湯包,他們的樣子搞笑極了。有的太饞了,滾燙的就往嘴裡送,最後不停地大喘氣;有的湯包沒夾好掉進碗裡,醋像頑皮的小娃娃,向著他們的臉飛去;還有的一夾,夾破了皮,裡面美味的汁水全都流光了。

吃這個湯包必須動用幾個器官,鼻子、牙齒和嘴脣。我有一個口訣: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後喝湯。

南京的美食又多又好,不管是做美食還是吃美食,都凝聚著家鄉人民的智慧。我太喜歡南京美食了!

攜手共進創造美麗南京 篇10

國二作文 ,814字

南京,一個繁華的城市,有蔥蘢的樹木整齊的排在馬路兩邊,為城市多增添了一份美麗,這就是綠化的功勞。有了綠化,可以讓城市更加美麗迷人,更富有生機。

五一小長假,因為呆在家裡無聊,突然心血來潮,纏著爸爸媽媽陪我到玄武湖公園踏青。在去玄武湖的路上,路過雞鳴寺,寺的牆面上是一大片的爬山虎組成的綠色瀑布,下面還點綴了不知名的花色的小花,十分漂亮。看著這美麗的景象,我的心情也跟著舒暢起來,不覺的加快了步伐,朝著玄武湖的大門走去。剛進玄武湖,就看到了在路兩旁鬱鬱蔥蔥的參天大樹,遠看就幾個守門的“衛士”一樣。

春風輕輕吹過我的臉頰,我似乎聞到了一股清香恬淡的味道。順著香味仔細搜尋,原來是櫻花樹啊!一棵棵,一片片,就像一朵朵白色的雲彩。在不遠處的一個花案例,朵朵花兒都在朝我張開了笑臉。有的花兒正含苞待放,有的花兒才剛剛開放,隨著風伸著腦袋,好奇的大量這美麗的世界。花兒們有的紅的似火,有的白的如雪,有的粉的像霞。這些花像一個個美豔動人的少女一樣迷人。一陣風兒吹過,花瓣飄落下來,那是她們乘著風翩翩起舞,美麗極了!

在朝著火車站的方向,我看見了十幾棵筆直的松樹排排地站著,好似一個個士兵站在那裡一樣,又好象是導遊們在為遊客們介紹迷人的風景。樹下有儀態彎彎曲曲的木板小路,走在樹下往上看,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在陽光的照耀下,就好像是一塊藍色的絲綢上繡上了一根根錯落有致的絲線,十分吸引人。站在這如畫的風景裡,大口地呼吸著新鮮的空氣,心中的煩悶一掃而光,真是舒服極了。

爬上城牆,放眼望去,波光粼粼的玄武湖唄大片的綠環繞著,一片欣欣向榮,生機勃勃的景象。而這一切,都是城市綠化的功績。但是如果沒有了綠化,城市將黯然沒有光彩,正是因為有了這些綠化,才讓城市更美、更好!為了這個美麗的城市,讓我們每個人都保護我們身邊的植物,為城市的綠化工作多添一份力,這樣,我相信,總有一天,南京會變得更加美麗迷人!

讓我們攜手共進,從現在做起,美化我們的城市吧!

南塘老街尋美食 篇11

國小六年級作文 ,738字

這個有著豐富飲食、藝術、又與中國文化有著千絲萬縷聯絡的地方;這個有著許多古代美食,傳奇特色的地方,它就是——寧波南塘老街。或許有些東西在我們的腦海中早已淡忘,今天我要帶著你去那裡尋找三件寧波地道的美食。

臭豆腐

提起臭豆腐就不得不說說咱寧波三臭:一是臭冬瓜,二是臭莧菜,三就是這臭豆腐。這臭烘烘的氣味,老遠就能聞到。聞著這別緻的氣味,我找到了賣臭豆腐的店鋪。不一會兒兩盤熱騰騰的豆腐便已經端在我的手上了。金黃色的皮,嫩嫩的豆腐,拌一些米醋和辣醬,只不過幾分鐘功夫,兩盤就已經下肚了!那味道哪是一個“香”字了得!

油贊子

沒錯,第二樣隆重推出油贊子。因為外形極像麻繩,所以又稱“麻花”。寧波人吃油贊子的歷史至今已有100多年了,一般是純手工製作,不過也有為加快產量而用機器代替人工的,味道自然不如純手工的。瞧!南塘老街的各個攤位都擠滿了人,真可謂車水馬龍。許多慕名而來的人都來到這兒吃正宗的油贊子。它香甜、可口、鬆脆且金光閃閃。不僅讓人飽了眼福,還讓人們體驗到了寧波最經典的味道。

這最後一件美味可不能輕易讓你們知道。它像畫不是畫,可這畫卻能吃。

糖畫

這最後一件美食,我先賣個關子:它像畫不是畫,可這畫卻能吃。哈哈,沒錯,它就是糖畫。顧名思義,就是用糖畫畫。它可比油贊子的歷史還悠久,大約有100-200年的歷史呢。把糖漿倒在石板上,畫出龍、鳳、十二生肖、人、魚、花朵等圖案,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在陽光下,金燦燦的,真讓人不捨得吃。

現在許多特色小吃都不像以前那樣風風火火了,國家非文化物質遺產的保護正走著下坡路,這可能比國際社交還要棘手。而南塘老街恰恰讓寧波傳統和甬上飲食文化得到了很好的發揚。讓我們一起約上爸媽,攜帶好友,尋找寧波這些地道的美食吧!

美食天堂——南塘老街 篇12

國小三年級作文 ,583字

週末,爸爸媽媽帶我去南塘老街品嚐美食。來到老街,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門牌上的四個大字—南塘老街,這幾個字剛勁有力,又非常美觀。門牌兩側掛著一串串燈籠,為老街增加了幾分歡樂的氣息。

遠遠望去,那兒有許多人在圍觀,我也上去湊個熱鬧,走近一瞧,原來是店家在做麻餈。只見工作人員先將煮好的糯米和洗好的艾草一起放入石盆,一個年輕力壯的小夥子揮舞著錘子使勁敲打著,另一個人跟著節奏翻面,同時還要在間隔中加水,他們配合得相當默契。原來打糯米不光是力氣活,更是技巧活呀!不一會兒,白花花的糯米像變魔術一樣,成了綠油油的了。接著他們把綠麵糰擀薄,切成一塊一塊的,在上面撒上松花粉,麻餈就做成了。我早已垂涎欲滴了,趕緊買了一塊塞進嘴裡,滑溜溜,軟綿綿,混合著糯米的香甜。吃完後,嘴巴里還散發著艾草和松花粉的香味,令人回味無窮呀!

哇,好熱鬧呀!原來是老師傅在用麥芽糖作畫。我看著師傅用靈巧的雙手,拿著裝滿糖汁的勺子,在畫板上駕輕就熟地畫出了一隻美麗的蝴蝶。那蝴蝶振翅欲飛,栩栩如生。抬起頭,我又看見了一把“鋒利的寶劍”,一匹“高大的馬”,一個“挺著大肚子的豬八戒”……看著這些令人羨慕的糖畫,我不禁讚歎道:“高手就在民間呀!”

沿著石磚鋪成的小路往前走,各具特色的店鋪林立兩旁,有些店鋪前還排起了長龍似的隊伍。我在心裡默默地告訴自己:這裡就是美食天堂,我一定要吃遍這兒的美食!

遊南塘街,品美食 篇13

國小四年級作文 ,627字

聽說在寧波三市那邊新建了一個南塘街。於是,我拉著爸爸媽媽還有好多的家裡人一同前往。

一進南塘街,我就驚呆了——好一個古色古香的地方呀!兩旁所以的建築的顏色都漆成黑、白、灰三種顏色,而且排列順序是按以前老寧波衚衕的特色的,不論這裡建築還是美食,都流露著一種濃濃的寧波風格。

看看兩旁的餐飲店:趙大有、老寧波湯糰店吳記面結、湧上外婆橋、老寧波豆酥糖—都是按我們寧波的傳統美食而開設的。我被這些美食的香味吸引了,長這麼大,除了湯圓,我還沒嘗過別的寧波美食呢!我跑進一家賣湯圓的店,一會兒就狼吞虎嚥地把一碗湯圓一掃光。唉!不要說,在這兒吃的湯圓可比超市裡賣的好吃多了。“這可是真正的寧波湯圓呢!”太太笑呵呵地對我說。我又跑進吳記面結,“面結”,我常聽大人說過,卻從沒在家裡吃到過呢,這回,我可得好好品嚐一番了。我夾起一個面結,慢慢放入口中—嗯,真好吃!裡面的肉可新鮮了,皮子也很好吃,那麼吃起來的感覺就可想而知了。吃了一碗湯圓和麵結,肚子已經飽飽了,可這時媽媽說:“南塘的有贊子可好吃了,我要買!”唉,我親愛的老媽呀,你這不是在為難我的肚子嗎,好吃的東西我怎能放過呢。哇塞,買油贊子的人好多呀!排隊的人像一條長龍一樣。好不容易等到了,卻只能限購兩斤,真是的。不過,看在它好吃的份上,還是值得的。

終於撐破了肚皮,要回家了。我戀戀不捨地看了南塘街,想想那裡的美食,意猶未盡呢。沒來過這裡的人,你們有機會可要來看看喲!

蒼南美食 篇14

國小六年級作文 ,593字

馬站煎包

說起煎包,大家一定並不陌生吧!可是大街小巷中有那麼多形形色色的煎包,哪一樣才是最正宗的呢?

答案當然是馬站煎包。

踏上馬站的土地,一股濃郁的鄉鎮氣味撲面而來,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川流不息,馬站煎包便從這裡誕生。正宗的馬站煎包外形金黃脆香,油潤光滑,使人食慾大增;氣味異香撲鼻,妙不可言,使人垂涎三尺;其味油而不膩,脆中帶甜,更是讓人回味無窮。

在寒冷的冬天,買一個熱乎乎的馬站煎包,輕輕咬上一口,只覺一股奇特的味道在你的口中迴盪。肉香,菜香與脆皮香等融為一體,合力刺激你的味蕾,你只感到一股暖流從身上經過,之後便沉浸其中了。

礬山肉燕

礬山,一聽這名字便知道,這裡就是明礬的生產地了。但,這裡出名的卻不僅僅是明礬,更出名的那便是礬山肉燕了。

據說,這個肉燕是在一次掃墓設宴時被一個誤會創造出來的。那裡,一個隨行廚師吩咐另一個廚師搗魚丸,可另一個廚師卻將其“搗魚丸”錯聽成“搗肉丸”,於是剔精肉搗醬和粉,且壓平至薄如麵皮,切絲兒煮熟。出鍋後色質晶瑩,形如飛燕,因此得名“肉燕”。

肉燕因特有的“肉包肉”形式,讓燕皮成為決定礬山肉燕正宗與否的決定性因素。上好的燕皮須用豬後腿的精肉,配上精製蕃薯粉,精細手工打磨而成。這樣的燕皮做出的肉燕顆粒飽滿、晶瑩剔透、口感軟嫩、韌而有勁,如再用上蔥頭爆炸過的肉餡,味道則更香。

這兩種身處蒼南的特色美食,各有各的特點,各有各的風味,值得一嘗!

贛南美食 篇15

國小六年級作文 ,745字

“56個民族,56朵花”。每個民族都有不同的風俗習慣,都有不同的特色民居,特色飲食,這就應了一句話“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說起贛南美食,就屬艾米果和擂茶了。

擂茶的別名又叫三生湯,它是一個白髮老婦獻出的家傳祕方。由於擂茶具有生津止渴,清涼解毒,滋陰祛溼,消痰化氣,健脾養胃,預防中暑的功效,從此擂茶便廣泛流於民間。

在贛南地區流傳著這樣一首歌:“走東家,串西家,喝擂茶,打哈哈,來來往往結親家”,由此可見,客家人以擂茶作為重要的待客禮俗。擂茶是將茶混雜各種作料搗碎食用的奇特飲茶習俗。每當有客人來訪,好客的主人便操起竹筒勺子或者是木製勺子,吧噠吧噠,給客人盛上一大碗,雙手恭敬地遞到客人手上。芳香四溢的熱氣,饞得客人直流口水。不懂山裡面山規的客人接第一碗擂茶後,都會迫不及待地喝了起來。可是,客人剛剛喝下去一點,眼尖手快的女主人就會操起勺子給你重新添滿。因此,喝起來就沒完沒了。按照當地的習俗,如果說你喝完手裡的這一碗就不想喝了,那你就別把手上這碗擂茶再喝下去,讓它留在碗內,等到臨走離開主人家時,再一口氣喝完,然後告辭。

艾米果是江西贛南一種常見的漢族小吃,此點表皮光滑,色澤翠綠,清香撲鼻,甘中帶苦,質柔有韌性,食而不膩。特別在清明時節,田野里長滿野艾葉時,大人牽著小孩出去採摘野艾葉,回來全家人一起做艾米果,吃也熱鬧,做也熱鬧,很能營造出家庭和睦的氛圍。因艾米果為圓形,故又取團圓之意。因為大多數在清明時節制作,在部分地區也有清明果的叫法。

艾米果形狀有些像餃子,但味卻截然不同。這小小的點心透著股清香,看上去到更像一件精美的玉器,吃在嘴裡更是清香滑糯。那氣味是春天的甜腥氣。

這就是我們贛南的特色美食。

美麗的南京 篇16

國小五年級作文 ,910字

早就聽說南京是一座古老又美麗的城市,心裡特別想去看看,終於,在寒假的第二天我的願望實現了。

那一天,天氣很好,陽光明媚,我懷著激動的心情跟著爸爸媽媽去了我向往已久的南京。抵達南京以後,我們正式開始了這次的南京之旅。由於時間倉促,我們一共遊覽了三個景點。

最先去的是中山陵,聽爸爸說中山陵是孫中山先生的陵寢,我們隨著遊覽車緩緩來到中山陵腳下。前來遊覽的遊客有很多,有的是跟隨旅遊團來的,有的則是向我們一樣,一家人一起出遊的。站在山腳下舉目四望,只見臺階,不見平臺。我們只好與其他人一步一個臺階地往上攀登。登上頂層,放眼望去,我驚奇地發現,目之所見,只見平臺,不見臺階。轉過身去,映入眼簾的是孫中山先生的雕像。雕像四周擺滿了鮮花,左右兩側各放了一個牌子,上面分別寫著“肅靜”和“致敬”。我被這種莊嚴肅穆的氣氛所感染,發自肺腑地向孫中山先生的雕像深深地鞠了一躬。

從中山陵離開後,接著我們又去了夫子廟。去過南京的人都說,去南京一定要去夫子廟才算不虛此行,足以見得夫子廟的受歡迎程度了。果不其然,一進夫子廟的大門就是倍受遊客追捧的美食一條街。從街上走過,各種食物香氣撲鼻,路邊還有賣各種旅遊紀念品的小攤,我一邊吃著臭豆腐,一邊尋找心儀的紀念品,最終我挑選了一塊南京的雨花石帶了回來。

最後,我們去遊覽了南京的母親河——秦淮河。爸爸給我們買了票,我興沖沖地登上了“泊秦淮3號”遊船。秦淮河的水清澈見底,彷彿能看清水底的游魚和沙石。遊船在橋洞中來回穿梭著,聽爸爸說我們一共要經過時十七座古橋,每經過一座橋時,廣播裡都會仔細地為我們介紹它們承載著的厚重的歷史。秦淮河兩岸風景秀麗,樓臺高閣,雕樑畫棟,十里珠簾,甲於天下。

爸爸笑著告訴我說,夜間的秦淮河更加美麗迷人,因為到了晚上兩岸的霓虹閃爍,秦淮河上古典美與現代感交融,顯得愈加成熟動人。可惜的是,我們當天下午便要回程,只能帶著些許遺憾離開這座古城。爸爸彷彿看穿了我的心思,答應我下次一定會再帶我來一睹古秦淮夜間的美景,領略一番“煙籠寒水月籠沙”的獨特風韻。

遇見南京的美 篇17

國二作文 ,1038字

南京,簡稱寧,又名金陵,是四大古都之一,也是中國文明的發祥地。在南京大大小小的巷子中,有許多賣烤鴨的店鋪,從早晨八點開始,一些有名的老字號店鋪,門口便排起長長的游龍了,於是南京又獲得了“鴨都”的美譽。

夜晚的秦淮河,是最美麗的。河兩旁的黛瓦粉牆上、河中央的畫舫遊船上無不掛著火紅的燈籠,橘紅色的燈光,一朵一朵在秦淮河上閃爍迷離,一縷縷紅暈印染著河水,耳畔傳來杜牧的名句“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這時,有一條刻著龍頭花紋的畫舫從遠處駛過,引得遊人紛紛駐足橋頭,翹首觀望。遊船過處,激起無數水花,像朵朵綻放的紅蓮。

喧囂了一夜後的秦淮河,在白天終於恢復了平靜,她彷彿是一位淑女,水波微微晃動,陽光透過那高大挺拔的梧桐樹葉,斑斑駁駁地落在那碧綠般綢緞似的水上,緩緩遊動,濃得化不開。

在秦淮河畔,有一所江南貢院,那是古代科舉考試選拔官員的地方。大門兩側有八個大字“明經取士、為國舉賢”,金光閃閃。一進大門,便看見一個銅製的大鑼,好像在為你報喜呢,因為古代只有考上狀元的人,才可以敲鑼打鼓地通報喜訊。官員的考試十分複雜,從鄉試到會試,最後是殿試,每一次考試都在一個狹小的號舍中進行。由於路途遙遠,考生要待在小小的號舍中九天八夜。著名的文學家吳敬梓十幾歲便參加考試,屢試不中,心灰意冷,但卻創下了千古名篇《儒林外史》,不知算不算是一種嘲諷呢?

秦淮河畔還有一家頗具南京特色的菜館---南京大牌檔。在這裡隨處可見穿著民國服裝的店員小妹,穿梭於桌臺之間的古代堂倌。他們在通報有幾位客官吃飯時,總會用吉祥語:如一心一意、兩全其美、三陽開泰等等。“南京大牌檔,留住老味道”,不錯的,在這裡,你會品嚐到諸多南京特色小吃,有清燉獅子頭,它是用酒紅色的圓形仿木製的飯缽盛著粉嫩嫩的、膩膩的、軟軟的獅子頭,點綴上幾片翠綠色的油菜葉,便成功了,還有民國美玲粥、招牌鹽水鴨、酒釀醉青梅、江米扣肉、蝦籽拌麵等等,只聽名字,就會讓人垂涎三尺,大家想不想也來大飽口福呢?

南京的美,不僅在於自然風光的美,更是在於她那蘊含無數輝煌歷史的美,和她那飽受著敵人摧殘而堅強不屈的美。

南京按照她自己的節奏發展著,在接觸中,你會不知不覺愛上這座城市,愛上這一花一草,一文一人,當你臨走時,你的依依不捨,才讓你明白,你真的愛上這個城市。

遇見南京的美,感受南京的風情,南京——我們有緣再見。

詩意的京劇與美食 篇18

高一作文 ,1320字

親愛的朋友:

你好!我的先師孔子曾經說過:有朋出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很高興你們能來到這片神奇的土地,更讓我感到榮幸的是能在這裡向你介紹我的祖國——中國。

我的祖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古國,在我們的吃喝玩樂中,承載著悠閒浪漫的詩意生活,以及博大精深的民族文明。

首先,我很想向你介紹京劇,京劇是我的祖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被視為中國的國粹。我知道,在你們的民族,也有這樣的文化樣式,如歌劇,芭蕾舞等,代表著你們特有的文化方式。但在我們的國家,京劇作為中國戲曲的代表,至今已經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了,它博採眾長,發揚了中國戲曲載歌載舞的特點!京劇中的唱腔是最富有詩意,最吸引人的,而我最喜歡的是《西廂記》中:“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這句唱詞怡情怡景,不僅語句優美,還承載著人類所共有的悲歡離合的情感。而類似的唱詞,在京劇中比比皆是,真的希望你也能喜歡!

京劇是我那具有詩意的祖國的戲曲藝術中的瑰寶!

在你們那,也許華麗的服裝是歌劇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在我們這,京劇不僅一樣有各種各樣華美的傳統服飾,還具有你們的戲曲所沒有的,非常有韻味的“臉譜”。“臉譜”在舞臺上,是人們心中的理念與視覺的觀感的詩意化統一,是一種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特殊化妝方式。中國作家祖慰曾經說過:“臉譜能反映人物的千種情愫,萬種心曲。”在我們的京劇中,人們是可以根據臉譜來辨別這個京劇演員所扮演的角色的。

在我的家鄉,如果說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京劇是我們獨有韻味的詩意的娛樂方式,那麼,那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足以讓你真正感知到我們詩意的生活。

讓我感到自豪的是,我們許多美食不僅可口,而且還與我們獨有的傳統節日結合在了一起,每一個節日背後的美食,都有詩意化的美好的寓意。像元宵節吃的湯圓,作為中華美食,它的背後就蘊藏著團團圓圓的寓意!“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的浪漫,是隻有在吃完了甜甜圓圓的湯圓之後才能感悟到的。你們吃著湯圓的時候,一定要小心,也許會湧出“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的惆悵喔!

在我們這裡,與湯圓一樣代表團圓的美食還有月餅!每年的八月十五中秋節,懷著“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願望的人們,會聚集在一起品嚐香甜可口的月餅,欣賞那懸於空中的滿月;而那些離家的人,會在“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的詩句裡,望月而憂傷。親愛的朋友,離家的你們,望著地球上唯一的月亮,是否也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的懷想?嘗一口月餅吧,再飲一口清茶,我想,“多情自古傷離別”的情愫應是人類共有的情感吧!

親愛的朋友,能把傷感化成詩歌,吃到嘴裡,留在心上的美食,你在其他地方吃到過嗎?(請容忍一下我小小的傲嬌!)

也許我孤陋寡聞,你們的家鄉也一定有類似的美食,說來聽聽吧,我也很想品嚐!

很高興能向你們介紹我們具有詩意的京劇和美食。我也由衷地希望你們能喜歡她們。

謝謝啦!

美麗的南京 篇19

國小四年級作文 ,507字

我們中國地大物博,物產豐富,每個城市的風景都很秀麗,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六朝古都——南京。喜歡它的清泉、陡峭長城和熱情的人。

一、珍珠泉

南京有一處泉,這處泉十分的神奇,它就是珍珠泉。你來到南京,一定要到珍珠泉去看看!珍珠泉的泉水可清了,裡面的魚,水草,小蝦……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泉水往上湧的時候,就會形成水泡,那一串串的水泡在太陽的照射下,不正像一串串晶瑩剔透的珍珠嗎?這些珍珠有時聚在一起,有時分散開來,有時排成一條整齊的隊伍,有時又一顆珍珠獨自成隊。

二、萬米長城

看過了漂亮的景點,也該活動一下筋骨了。沿著珍珠泉,往前走了一會兒,就來到了萬米長城。你千萬別認為萬米長城會很輕鬆,我可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爬了一小半!還好,這裡的工作人員很貼心,在中間做了鐵欄杆,可以攀附著攀登萬米長城。一小時後,終於登上可至高點!山下的風景一覽無餘,綠色的一大片衝進了我的雙眸,瞬間感覺神清氣爽。

三、人美

走在南京城的任一角落,總能碰到熱情的南京人,他們熱心地向我們介紹當地的特色景觀,併為我們指路。

山水人難忘,也有離別時。南京一遊,深藏我心。美麗的南京,我愛你!

雲南的特色美食 篇20

國小六年級作文 ,660字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在我們這個注重飲食的國家,東南西北每個地方都能找到各具特色的民俗美食。當然,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人人各有所好。但在眾多美味佳餚中,雲南民俗食物卻“獨樹一枝”。

雲南人以食蟲為特色,在北方人看來,雲南人吃蟲子不乾淨!不好吃!其實不是的。在眾多蟲子中,有不少含有營養豐富的蛋白質,而且在少數民族中布朗族喜吃蟬醬,據說有清熱解毒、去痛化腫的作用。吃蟲時只需簡單的步驟就可把蟲子清洗乾淨,可以解決不衛生的問題。傣鄉的昆蟲宴,遐邇聞名,一派蟲香。據說,不同的昆蟲菜具有不同的風味,比如蟋蟀有生菜味兒:黃蜂卵有杏仁味兒;螞蟻有核桃味兒,蠅蛆有奶油味兒,蠶蛹有肥肉香味兒……法國食客特別鍾愛蟈蟈,說蟈蟈味美勝過魚子醬。這麼看來,蟲子還是挺美味的,沒那麼可怕呀。但是算起來最好吃的,並不是蟲子而是過橋米線,為什麼叫過橋米線呢?原來還是有個傳說呢:在清朝時期,有一位秀才為求安靜,在雲南的一處湖心小島上苦讀書,他的三餐都要他的妻子過橋送過來,因為路遠,每次飯菜都變涼了。在一次送飯的路上,妻子因為勞累而在橋邊暈倒了,待秀才將妻子喚醒時,兩人發現妻子拿過來分著放的雞湯與米線還是熱乎的。原來是雞湯上一層層厚厚的油阻止了熱量流失。從此,妻子如法炮製,秀才也更加用心,考上了狀元。因此後人用這種方法做出的美食叫過橋米線。

我國美食聞名天下,種類繁多,不僅有我介紹的這幾種美味,還有更多有特色的民俗食物在全國各地等著我們去認知、探索、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