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鏡燒紙實驗相關作文20篇

凸透鏡燒紙實驗 篇1

敘事作文 ,566字

今天我們進行了一次有趣的實驗。科學老師告訴我們,你們能不用打火機就能把紙燒著嗎?我們聽了以後很驚訝:不用火就能把物體點燃,這簡直是不可能也是不可思議的。何老師笑眯眯的說,這件事有可能發生。

不一會兒,老師從辦公室裡拿來了一件實驗道具—一個不同尋常的鏡子。這個鏡子和普通的鏡子很不一樣。普通的鏡子鏡面是平的,而這個鏡子鏡面卻往外凸。這是什麼?我們驚訝地問。老師告訴我們:“心是一種特殊的光學原件—凸透鏡。”他告訴我們,不用其他東西,就用這個就能把紙點著。我們半信半疑。

只見老師拿出來一張比較薄的紙,然後將凸透鏡放到陽光底下。只見紙得上面出現了一個又小又亮的光斑。老師慢慢調整了幾下,只見這個光斑更小更亮了,老師告訴我們:這其實就是太陽光的焦點,是可以把紙燒透的。

我們稍微等了幾分鐘,只見紙冒出了青煙,我們大叫道:“原來不用火,真的可以把紙張燒透,這是為什麼呢?這是什麼原因?難道是違法的科學定理的嗎?老師嘿嘿一笑,對我們說這其實是一個非常簡單的科學道理,因為凸透鏡對光又會聚作用,如果把太陽光看成視平行光的話,會得到一個焦點,這個焦點溫度很高,一定會把紙燒透的。

我們聽了之後恍然大悟,頓時感到科學的奇妙。我們在日後的生活中,一定要多研究科學,多研究科學道理,爭取讓自己的知識更充實。將來當一個小小科學家!

凸透鏡實驗 篇2

國小六年級作文 ,611字

“叮叮叮……”下課了,同學們蜂擁般地跑出了教室。幾個男孩子圍成了一團。

我十分好奇,便跑上前看個究竟,只見他們幾個拿了一張紙和一個放大鏡,神祕兮兮的。張安琪跟我一樣,也不知道男生在搞什麼鬼,於是我們倆一起湊過去。

只見男生舉著放大鏡,對著太陽,上下調整著距離,直到太陽光透過鏡面聚成一個耀眼的小亮點落在紙上。經過幾分鐘耐心的等待,神奇的事發生了,紙居然點燃了,我們不禁一齊驚呼起來。

好端端的一張紙,怎麼突然間就著火了呢?我思考了許久,依舊沒有想出個所以然來。我問了一下張安琪:“你知道這是什麼原理嗎?”張安琪顯然也不知道,她只說:“我以前還看見人家用這種方法把火柴點著的,至於原理,你可以上網查查。”

放學了,我帶著疑惑的心情迫不及待地開啟電腦。哦!原來是凸透鏡聚光的原理。陽光透過凸透鏡將熱量聚集到一個小點,據說溫度可以達到幾百度甚至更高,從而使得紙燃燒起來。

我不禁感嘆,好厲害的放大鏡,好神奇的科學!

科學是偉大的,但偉大從來不是從天而降的,它來自於日常生活中的細心的觀察、反覆思考以及動手實踐。你看愛迪生、愛因斯坦、牛頓……古今中外,多少科學家都是通過無數次實驗才知道了這個世上許多原本不為人知的奧祕。目前是這麼離奇,心裡是這麼蕪雜。我常想在紛擾中尋出一點閒靜來,然而委實不容易。

神奇的紙杯燒水實驗 篇3

國小四年級作文 ,679字

“哇!真的熱了,好燙!”我們班傳來一陣驚歎聲。咦?這是在幹什麼呀?哈哈,你不知道吧。那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原來,我們在做一個實驗。叫紙杯燒水。老師話音剛落,同學們就紛紛議論起來。有的說,肯定不能,紙杯一碰到火,不就會有一個破洞了嗎?有的說,應該可以吧。而我呢?我想,肯定不能呀!紙杯的下面會被火燒出洞,水就會從洞裡流出來的。等同學們都發表完自己的意見,老師拿出了做實驗要用的材料,分別是一個有條紋的紙杯、一個打火機和一根蠟燭。

首先,老師拿起打火機,按了上面的打火閥按鈕,火就從噴頭處躥了出來,好像春天裡的小花,從地裡探出頭。接著,老師拿起紙杯從飲水機那裡接了點涼水,走回講臺,並把紙杯放在蠟燭上。蠟燭就如同吃起了棒棒糖一樣,用它的“舌頭”舔著杯子(作者注:這裡的舌頭是指火焰)。過了一分鐘,杯底變黑了!接著,黑點越來越大,可是紙杯還沒有破洞。大概五分鐘過去了,我發現,水裡冒出了珍珠般的水珠和乳白色的霧氣。老師把火熄滅後,讓我們去摸摸水,感受水的溫度。可是,我們班沒有一個人敢去摸,只有我自告奮勇的想去探個究竟。我慢慢地伸出食指,小心翼翼地探進了水。可一秒鐘還沒到,我一聳肩,立馬把手指縮了回來,大聲叫道“啊,好燙!”。

奇怪了,水都被燒開了額,為什麼紙杯還沒破呢?原來,紙杯的燃點是183°C,而水的沸點是100°C。有了水的保護,紙杯就不會被火給燒出一個大破洞啦!

通過這個實驗,我發現科學好神奇!大家一定要多觀察生活中的小細節,多思考為什麼,好好學習科學哦!

紙杯燒水實驗 篇4

國小三年級作文 ,740字

紙杯能燒水,你們信嗎?一開始,我也不信,但今天的實驗結果不由得讓我大吃一驚,相信紙杯真的能燒水。

老師拿出兩個水杯和一根蠟燭,還有一個紅紅的打火機。她把蠟燭點燃,將打火機打出的火苗燒了燒蠟燭的“屁股”,然後想將蠟燭固定在桌子上,可它的“屁股”太滑了,不聽話地滑走了。

老師決定給它一個“教訓”,又用打火機燒了一下蠟燭的屁股,這下,蠟燭老老實實地坐在了桌子上一動不動。老師把裝有水的水杯放在了火苗上方,“呼”火苗竄了起來。火越燒越大,水杯底部從白花花變成了烏漆嘛黑的了。同學們都圍著紙杯觀察了起來。

我想:水杯啊水杯,你的“屁股”被燒疼了吧,看你還敢不敢“不聽”老師的命令了。

一開始,杯子裡的水還是涼水。過了一會兒,杯底冒出了許多泡泡,泡泡也越來越多了。一顆顆透明的泡泡像一顆顆晶瑩的珍珠,在杯底呆一會兒就慢慢向上爬,爬著爬著就消失了。又過了一會,老師把火苗熄滅了,端著水杯,笑嘻嘻地說:“同學們,誰來摸一下紙杯裡的水?”

所有同學都迫不及待地去摸了一下,有的同學說:“很燙”,有的同學說:“還好”!但讓我捧腹大笑的是陳喬志,他連水都沒碰就說:“啊!燙,燙!”頓時,同學笑得合不攏嘴。這表演的成分也太大了吧!

我疑惑地問:“老師,為什麼杯子底部沒被燒破呢?”老師鎮定地說:“紙杯把從火那裡得到的熱量傳給了水,裡面的水溫就升高,紙杯就不會被燒爛。”哦!原來是這樣啊!

這真是一次有趣的實驗!

放大鏡點火實驗 篇5

國小六年級作文 ,809字

陽光,明晃晃地照射在神奇的放大鏡上,早就聽說放大鏡能點燃火苗,這一耳聞,難探真假,待我經過實驗證實後,方可定論。

我迫不及待地叫來表姐,與我一同證實,隨後,我們找來放大鏡和幾片樹葉,把它放在陽光下,由此,便開啟了我們的實驗之旅。

姐姐閃動著她明亮的眸子,問:“這樣,真能點火?”“一試便知”,我神祕地應到。

我把一些幹樹葉放在陽光下,找來一個直徑6釐米的放大鏡,把放大鏡放在樹葉的上方30釐米處,使放大鏡一面對著陽光,一面對著樹葉,樹葉被照得一片通亮。

我的目光如磁鐵一樣被樹葉吸引了,而姐姐也把眼睛瞪得如銅鈴,似乎都不敢呼吸,生怕放過一個微小的細節。

好奇,期待之感,驛動著我的小心臟。—可真如書中所說嗎?懸!

我們的緊張之心提到了嗓子眼。一分鐘過去後,樹葉沒有動靜;兩分鐘過去後,樹葉仍紋絲不動。樹葉怎麼還沒有動靜呢?難道存心想阻攔我瞭解真相?

時間,隨我們的猜測一同流逝。

這一現象使我們迷惑不解,書中不是說放大鏡在陽光下能夠點燃物體嗎?莫非書中也有誤?

我們深感困惑,於是再次翻開書籍,仔細回顧,“呀!原來我們的實驗步驟錯了!”姐姐驚嚷到,放大鏡是在陽光下側面對準樹葉,並且要把光聚整合一點。

我們再次“揚帆起航”,用放大鏡側著對準樹葉,開始實驗!陽光被聚成了一個小點。

我們的目光又一次被樹葉吸引。兩分鐘過去後,樹葉仍是完好無損;三分鐘過去後,樹葉的中間竟升起嫋嫋黑煙,“呀!看來有戲!”我激動地說,我們的目光依舊是緊緊鎖定著樹葉。再持續一分鐘後,“耶,火燃起來了!”我們驚呼到,火苗竟從樹葉的中間燃起來了,那火苗猶如一朵燦爛的金菊花,小巧玲瓏地綻放著。我和表姐一同嚷到:“成功了!”我們懷著激動的心情證實了:“放大鏡具有強烈的聚光作用,所以在陽光下,放大鏡吸取了足夠多的陽光,可以利用聚光將樹葉點燃。”

放大鏡可點燃樹葉,那火苗在陽光下燦爛地燃燒著,也將我追求科學、探索科學的心照得豁亮豁亮的。

再生紙實驗 篇6

國小六年級作文 ,356字

今天的科學課上,老師讓我們做了再生紙實驗。

做這個實驗時,我們需要準備這些材料:一個量杯、一根攪拌棒、一條毛巾、一杯水和若干張餐巾紙。看著這些實驗材料,我覺得就像看著我的軍隊,它們隨時準備著出發。

實驗開始了。首先,量杯大將一口喝了一大半杯水,餐巾紙士兵們也變成了碎片,一個接著一個跳了進去。只見,餐巾紙碎片們浮在水面上,就像剛下鍋的餃子。接著,攪拌棒跳進去輕輕地、飛快地轉動著,一直到餐巾紙變成紙漿。我聞了一聞,有一股淡淡的紙味。然後,我把紙漿從量杯裡倒了出來,紙漿安靜地躺在毛巾上。我們用毛巾把紙漿蓋上,用力擠幹水。它們好像在說:“躺下可真舒服呀!”最後,我們把溼漉漉的毛巾打開了,將毛巾拿到陽光下晒乾,就成了一張凹凸不平的再生紙。

看著這一張凹凸不平的再生紙,我們都開心極了。這次實驗可真是既神奇又有趣呀!

吹紙實驗 篇7

國小六年級作文 ,742字

今天的作文課上,洪老師和我們一起做了一項吹紙實驗。

洪老師拿出了她準備好的材料—兩張白紙!就這兩張從文印室拿來的紙,有什麼特別之處呢?正當我們疑惑不解時,洪老師叫上了一個同學,把那2張紙放到她手上,叫她拿好,且保持紙處於平行狀態,然後又神祕兮兮地問了我們一個問題:“如果在中間從上往下吹氣,你們覺得紙會怎樣?”“當然會自動向兩邊去啦!”有同學已迫不及待、不假思索地回答了。而我卻有與眾不同的答案,覺得應該向內動。這不,隨後也有和我一樣想法的了,同學們開始分為兩派七嘴八舌地爭論了起來。

洪老師終於發話了,又叫上了一個同學,叫他吹氣,這位同學深吸一大口氣,對著兩張紙吹,大家瞪大了雙眼,只見那兩張紙像突然有了磁力似的,吸到一塊兒去了。“向外派”的同學不服氣,叫嚷著讓洪老師再換個人吹氣。於是,洪老師便請了“向外派”的成員重新試一次。結果,吹氣後那兩張紙在眾目睽睽下又靠到了一起,這回“向外派”的成員們心服口服了。

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同學們都十分好奇,有人說紙有貓膩,有的人說是和火車黃線不許站人的差不多意思,我還是覺得可能是冷熱空氣的原因。這時,洪老師變身科學老師,揭曉了答案—當一股強氣流通過兩張紙片時,紙片中間的空氣會被排擠掉。那麼兩邊的空氣就會自動過去頂替,於是,中間的某一塊沒有空氣的地方就回產生了吸力,而旁邊兩張薄如蟬翼的紙片就自然會被吸過去了呀!原來是這樣啊,回家再試試的,同學們意猶未盡地想著答案,再看看桌上的白紙,若有所思……

一堂有趣的實驗課,用實踐給了我們啟發:有時候,我們不可以靠感覺來判定事物會如何,實驗過才能出真知。有的科學家為了證實一個理論,每天要做上百次實驗。這節實驗課,讓我懂得—真理,需要實驗,沒有實驗,沒有真理。

有趣的燒紙船實驗 篇8

國小三年級作文 ,649字

星期天,昨晚作業後,我在家裡非常無聊,就去找媽媽陪我玩。玩點什麼好呢?媽媽想了想說:“我們來玩燒紙船的實驗吧。”“好的。”我欣喜若狂。

不一會兒,媽媽像變魔術一樣,變出了一個打火機,一根蠟燭,一杯水,兩艘摺好的小船。媽媽問道:“要是用蠟燭區燒這艘紙船會怎麼樣?”我不假思索地說:“肯定會燒成灰燼。”媽媽將紙船放到火苗上,果然,紙船一碰到小火苗,就燒了起來,火越燒越旺,幾秒鐘後,白色的紙船就化成了一團灰。

接著,媽媽拿起了另一艘紙船,笑嘻嘻地看著我。“要是在這艘紙船裡放一些水會怎麼樣呢?”我猶豫了一會兒說:“可能還是會被燒掉。”媽媽神祕地說:“讓我們拭目以待吧!”媽媽先讓我在紙船裡裝滿了水,接著把紙船輕輕地放置到火苗上方。火苗就像舞蹈家一樣,在紙船底部舞來舞去,我目不轉睛地看著,心砰砰直跳,真擔心紙船又被燒掉了。可是,過了一會兒只見紙船裡的水咕嚕咕嚕冒泡了,升起了一縷縷白煙,水竟然燒開了。半分鐘過去了,紙船依舊沒有動靜,最後,除了船底黑黑的,其餘部分毫髮無損。“真是太神奇了!”我自言自語道。

這是為什麼呢?媽媽告訴我:“原來水吸收了熱量,紙船沒有達到可燃燒的溫度,紙船就不會燒起來了。“我聽了之後恍然大悟。

一個小小的實驗竟然還藏著著著麼深奧的科學道理,真是太有趣了。

一次有趣的鏡子實驗 篇9

國小四年級作文 ,554字

這一堂課,老師一手提著袋子,一手抱著一個方方的,厚厚的,用報紙包住的東西進了教室。我隱隱約約地感覺到是塊大方磚,可沒那麼重呀,又感覺是塊木板,可又沒那麼輕呀。這東西到底是什麼東西呢?大家都很好奇。

老師神神祕祕地說:“今天我們做個小實驗,讓我先請出主角。”說著,她從口袋拿出今天的主角—一個橙色的小玩偶,接著,老師才打開了報紙包,開啟一層,還有一層……打開了第七層紙包,“神祕之物”終於現身了—是兩塊鏡子,接著,老師笑著說:“今天我們做的這個實驗,用這兩面鏡子照這個小玩偶,然後告訴我你看到了多少個玩偶。”我一想:肯定是五個了。

我們按個子高矮排隊做實驗,我排第六個,我很好奇:到底有多少個玩偶?老師到底在搞什麼名堂?看到第一個同學一會看看左邊的鏡子,一會看看右邊的鏡子,還不停地調整角度,我的好奇感更強烈了。終於輪到我了,我迫不及待地兩手握住鏡子,眼睛睜得大大的,朝鏡子裡看去,我先看到六個,隨著鏡子的角度地調整,玩偶的數量也越來越多,看我的眼睛都看花了。

等到大家都回到座位上,老師問我們:“你們看到幾個?”“13個”“不對,是26個”“不對,不對,是無數個”……老師最終宣佈,答案都正確。“因為鏡子的角度不同,所以造成的影像數目就會不一樣。”我們恍然大悟。

今天這個實驗真有趣。

有趣的實驗紙託水杯 篇10

國小四年級作文 ,760字

“咦?這能行嗎?”我疑惑地輕聲嘀咕著,“一張薄薄的紙竟然能托住水?”

週五下午,林老師讓我們去一個小實驗,用一個水杯裝滿水,再拿一張紙蓋住紙杯,最後把紙杯倒過來,看看紙杯的水是否能被紙托住。說幹就幹,一回到家,我把實驗步驟詳細地講給媽媽聽,請媽媽和我一起合作,動手試試看。

我們首先找來了一個紙杯,裝滿了水,小心翼翼地把紙蓋住紙杯。“媽媽,你覺得能行嗎?”在倒扣紙杯前,我問了媽媽很多遍,一直不敢去把紙杯倒過來,生怕不成功。“沒關係,試試看。”媽媽微笑著鼓勵我。

“一、二、三。”我快速把水杯倒了過來。“哇。成功啦!”我興奮地大叫起來,簡直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紙居然托住了水杯。可好景不長,“咕嚕咕嚕。”原來,不到兩秒鐘,紙杯的水就流了下來,紙也掉了,我的高興勁兒也一下子消失得無影無蹤了。看來這次實驗還是失敗了。唉,我嘆了口氣,垂頭喪氣地站在那兒。

“寶貝,沒事,我們再來試一試。”媽媽輕身地安慰我。“要不,這一回我來試一試?”媽媽摸摸我的頭。“好吧!”我不情願地點了點頭。

媽媽把紙杯裝滿了水,拿出紙蓋住紙杯。我瞪大眼睛,仔細看著媽媽的一舉一動。“咦?跟我剛才的步驟一模一樣,這能成功嗎?”站在一旁的我暗暗地想,“估計這回媽媽也不行。”

只見媽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紙杯倒了過來。“一、二、三……”我驚呆了,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在我們的眼前,過去十幾秒後,紙還是穩穩地托住紙杯。“成功啦!成功啦!”我高興地拍手叫好。

奇怪了,薄薄的紙居然真的托住裝滿水的紙杯。這是什麼原理呢?我跟著媽媽上網仔細地查找了資料。原來這是大氣壓在作怪。當紙杯灌滿水後,杯中的氣壓低於杯外的大氣壓,杯外的大氣壓就壓住了紙,水就流不出來了。“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們用心觀察,就會發現很多有趣的事情。”媽媽笑著對我說。我若有所思地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