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的好壞相關作文20篇

共享的好壞 篇1

國一作文 ,687字

“共享”,這個詞相信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吧,共享單車、共享雨傘、共享汽車、共享籃球等等的共享資源隨處可見,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但它們也沒有做到十全十美。

“共享”的意思是一起分享,分享相當於是借,而這些共享資源只是在借的基礎上加了點費用。但它們又帶給了我們很多便利:走在大街上,到處都是一輛輛共享單車,在手機上下載一個APP,掃描二維碼就可以騎走;又或者,在公交站臺,下起了雨,而你又正好沒有帶傘,旁邊就有共享雨傘等待著沒帶傘的“馬大哈”;亦或者,在體育館,看著別人打籃球手有點癢,那何不去館邊的共享籃球處拿一個籃球來打呢……這只是一部分的好處,但看起來,這些共享資源還挺不錯的。

雖然他們帶來了不少便利,但有的人卻不守法地使用它們。前幾天,爆出一條新聞“某10歲男孩用父母手機解開了共享單車,在路上騎行時被卡車撞死亡”。我時常在想,這是誰的問題?男孩?父母?司機還是單車公司?男孩的錯嗎?雖然自己打開了車,但好像是父母的手機。父母的錯嗎?但如果卡車司機稍加註意應該不會撞上的。司機的錯嗎?雖然男孩被撞身亡,但如果單車公司讓未滿12歲的少年兒童騎不了車應該就沒事了吧。公司的錯嗎?雖然設計得不完善,但如果父母看住了孩子應該就沒這麼多事了吧。又扯回去了,這麼想也沒用,到底這是誰的錯?大家都有錯吧。

有人用共享資源違法,有人破壞共享資源;大街上到處是沒有車頭、沒有座位的共享單車;共享雨傘一天就少了十幾把……唉!

共享資源是大家的,請愛護共享資源!

共享資源帶給了大家便利,但我們在使用它們的時候,也得愛護!開發它們的公司也得努力完善它們,讓事故越來越少,做到真正惠民利民。

共享的好與壞 篇2

國一作文 ,796字

科技,在一點點改變著我們的生活。以前和現在,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科技越來越發達,如今,“共享”這個詞,在我們的身邊已經十分常見了。

共享單車,共享籃球,共享書店……這些可以共享的東西,給我們每個人都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使人們生活更加方便。但是,共享的東西給人們使用,難道沒有壞處嗎?

在沒有共享的東西以前,所有的一切都要靠人們自己去獲得,勤奮的地工作換回豐厚的報酬,才能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而現在呢?在共享的時代中,只要幾元錢,人們就能滿足自己的需求,讓人們逐漸養成了懶惰的習慣,滿足於現狀,不求進取。還有更大的缺點。以前,人們用自己辛辛苦苦掙來的血汗錢買到一樣昂貴的東西后,幾乎都會百般愛惜,每天清洗,精心打扮它。自從有了共享的東西后,變成什麼樣了呢?我想大多數人都會抱著這樣的心態:反正不是我的東西,壞了不關我的事。

人們使用完共享單車後,有時不按規定隨意亂停;有時弄髒了也視而不見;甚至還有些人殘暴地拆著共享單車的零件。那些破壞車子的人們,你們可否設身處地,如果別人暴力地拆著你的車子,你難道不會憤怒嗎?此時此刻,共享單車公司就是你們的心情啊!如果有人舉報車子損壞,公司便會馬上派人來維修,目的只想給人們帶來便利,讓人們過上舒適的生活,當然,他們也會從中獲取利益,達成雙贏。

共享籃球也有類似的情況:有些人不小心把球弄髒了,並不清理,而是不負責任地扔進籃球箱,重新租一個籃球。你們可否為後面的人考慮一下,如果他們拿到的是你們用過的髒籃球,少數好心人會清理,但如果是自私的人,就會又拿出一個新籃球,弄髒了依然不管。如此惡性迴圈,成何體統!人們只會變得更加自私!

的確,“共享”豐富了人們的生活,使人們出行更加便利,但是,它也是有壞處的,請不要再破壞公物了!

科技,使我們更加高階,更加聰明;共享,使我們的生活更加輕鬆,更加快捷。生活如此美好,讓我們爭做文明人,保護共享物品,不要破壞公物!

“共享”的好處與壞處 篇3

國一作文 ,858字

在這共充滿共享資源的世界中,共享資源無處不在。他往往會給我們很多便利,例如:騎共享單車、去共享書店等等,但他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產生了不少的安全隱患。共享資源到底是好的還是壞的,誰也不知道。

每個人發現事物的觀點不同,判斷的角度也不同。有的人說共享資源是好的,但也有人說她是壞的。我之前看到了許多關於共享資源的新聞:一小男孩騎共享單車被撞傷。這種事情在我們城市有很多,儘管交通法規裡說了未滿十二歲禁止騎共享單車在馬路上,但還是有人騎。每天我放學路上,對面是一所小學,我走了幾米遠就發現小學生在騎共享單車,不是一個兩個,是一群小學生。我眼睜睜的看見他們從學校旁邊的小賣部裡買完吃的迅速地騎著共享單車離開,我想制止他們又追不上。現在的小學生像天氣一樣難以預報,在某個城市的一角,肯定有小學生在大街上破解共享單車呢。有一次我看到一位三年級的小朋友騎著共享單車吃東西,後面有兩個警察追,真是“無知者無畏”。

“共享”的意義何在?他並不是沒有好處的。在我逛商場時,我無意中看到了一個放雨傘的架子,上面寫著“共享雨傘”四個字。他讓我想起了新聞上“共享雨傘帶回家”的故事,儘管可以拿,但我不拿。

今天是個陽光明媚的好日子,我感慨萬分的討論完了這個話題。共享單車是“不安全的”,也是“方便”的。我猜到了開頭但沒猜到結尾。

小時候我騎過共享單車,那時我還不懂事,但我自己也目睹了個個慘事的發生。在我家旁邊,有一個公交車站。曾經在車站裡開出了一輛新車,但沒開多久就撞上了一輛共享單車,車子的零件刮破了公交車的輪胎。公交“砰”的一聲,乘客們驚慌逃走。現在的城市公民太過於依賴兩個產品:一是電子類產品,二是共享資源。共享資源與每個人都產生了不可切斷的關係,也在逐漸改變著社會。

我小時候立志要改變社會。改變社會,從改變“共享”開始,得結束這個“共享時代”。共享單車暴露了幾個無法避免的問題:車胎變形、爆胎、剎車失靈等。這些問題是我作文的結果,也是對廣大民眾的建議,儘量少使用共享資源,先苦後甜,得付出努力才有回報。我要改變這個共享時代。

“共享”的好與壞 篇4

記敘文 ,891字

在這個資源逐漸減少的時代,為了珍惜資源,人們於是想出了“共享”這一詞。越來越多的共享資源正與我們每個人產生密切關聯,也在慢慢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理念。“共享”究竟是好還是壞?

共享單車

經常發愁堵車,擠地鐵的上班族可就解放嘍!路邊停著各式各樣的共享單車,只要輕鬆地拿出手機掃一掃,就可以騎走啦!且價格並不貴。既方便了大家,又保護了環境,不是一舉二得嗎?

過了一段時間,你會發現:咦?怎麼騎哪輛,哪輛是壞的呢?要麼龍頭上少了一個把手,要麼腳踏板沒了,要不連坐墊都沒有了……這還算好的,可以運到公司去修理,可那些已經有“主人”的共享單車呢?在小區裡的車篷裡,停著許許多多的共享單車,有的住在1樓的人家,甚至把共享單車搬進家裡!有的共享單車雖然停在馬路邊,但上面卻鎖了一把不大不小,正正好好的鎖!有的呢,上面連本來的鎖都沒有了,直接就可以騎!最讓我感到不可思議的是,新聞上說,有一個人家的自行車是黑色的,他的車型別人看著很眼熟,很像共享單車中的“OFO小黃車”的車型,於是就偷偷地在上面颳了幾下,發現它真正的顏色是黃色,並不是黑色,這讓大家都驚呆了,說明了那些人的素質多麼的低,為了佔些小便宜而做出那麼愚蠢的事情,真是“丟了西瓜撿了芝麻”啊!

當然,共享單車嚴禁12週歲以下的兒童騎,卻還有不少未滿12週歲的兒童在騎,十分危險。摔了一跤的還不算嚴重,有的甚至慘死在共享單車的手中,十分可憐。

現在上海已經停止增加共享單車,共享單車的數量開始越來越少。

共享雨傘

共享雨傘一般都放置在地鐵站中,一些匆匆忙忙,沒有帶雨傘的人們,再也不用擔心外面的滂沱大雨,租一把共享雨傘,就不用變成溼淋淋的“落湯雞”。並且你租的雨傘可以在其他站歸還。

共享汽車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買車,我們很難呼吸到新鮮空氣了,每個人家都理所當然的買了汽車。現在推出了“共享汽車”,在路上,你時不時就能看見一輛小巧玲瓏,上面印著綠色花紋的汽車,我猜這個綠色是在呼籲大家保護環境。沒有買車的人家也可以十分方便的出行。

……

舉了上面幾條列子,我發現共享的事物有好也有壞,它們方便了我們的生活,還使我們的生活變得綠色,變得豐富多彩……

共享的好處 篇5

國二作文 ,705字

隨著科技的進步,時代的進步,生活中見的最多的應該就是所謂的“共享”物件了。問過生活中很多人,他們都覺得“共享”這個詞是個寶。的確不錯,共享物件是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方便,到底是哪些方面呢?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吧!

馬路邊隨處可見的就是“共享單車”了。只要用手機掃一掃,便可騎單車了。他的構造很簡單,只要用手機掃一掃二維碼,並把密碼輸入到共享單車後輪的密碼鎖上,就可以開鎖了。這個設計給我們帶來很大方便,你如果覺得走路去某個地方太遠,就可使用共享單車去那裡了。這樣既不會讓你覺得累,又可以節省時間,這不是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嗎?可以說,這就是傳說中的“懶人神器”呀!

超市入口處,你是否見過共享儲存櫃呢?這個共享物件的使用方法就更加簡便了,你只需按下“取票”鍵,就會從出票口打印出一張票來,同時也會彈出一個空櫃子讓你存放貴重物品或其他物件,再關上櫃子,等購物好後再把票放在掃描視窗一掃,便會開啟櫃子,你就可以取出物件了。這樣,在超市這個擁有擁擠的人群的地方購物是不是特別有安全感,再也不怕小偷來偷東西了?

甚至,現在還出現了“共享汽車”!其實,這個共享汽車和普通汽車是有很大區別的。普通的汽車都是靠“喝”油的,而這個共享汽車卻是靠“吃”電的。對,你沒聽錯,它就是靠充電的,它和電瓶車是一個原理,它們都是有電瓶的。這就是共享汽車與眾不同的特點,它比共享單車還省力,它操作時連腳都不用動,只需要控制方向就行了。是不是超級方便呢?有沒有心動啊?

共享是個寶,人人都想要。

科技越來越發達,人們的生活也越來越舒適,也逐漸改變著人們對生活的理解,這難道不是極好的嗎?作為新時代的學生,我們不應該更加的努力,讓我們的未來更加光明嗎?

共享時代的好壞 篇6

國一作文 ,781字

如今,在城市的每一個角落,似乎都能看見“共享”這兩個字,“共享”已然成為了一個城市不可或缺的部分。都說世上沒有一樣東西是完美的,那麼共享時代是否有利有弊呢?答案是顯然是肯定的。

當共享理念的橫空出世,越來越多共享的東西如雨後春筍般層出不窮的冒出來,也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更多的便利,比如當你在街上逛街購物,手裡拎著東西走的又累又疲憊時沒關係,租輛共享單車,此時能幫你減輕很多負擔;當你與朋友一起聊天,突發奇想想來場激動人心的籃球賽,身邊沒帶籃球時沒關係,租個共享籃球,一切問題迎刃而解;當你在街頭散步,突然想來次深入人心的書海遨遊時沒關係,去共享書店,它能幫你解決問題……共享時代的好處簡直數不勝數,但是共享資源的出現真的一切都是完美的嗎?那些道德修養低下的國民真的不會搞破壞嗎?

記得在上半年,我無意中看到這樣一則新聞,一位二十歲出頭的男子與同伴一同把十輛用鐵鏈拴在一起的共享單車扔入小河中,扔完之後還一陣狂笑。試問,這樣的人最後會受到懲罰嗎?希望是有的。因為像這種浪費共享資源的人如果不去懲罰而光靠指責和吐槽估計以後他們會更猖狂的吧!

除此之外還有這麼幾種人,他們有的將社會資源佔為己有私自加鎖、有的亂停亂放故意損壞、更有甚者纂改車上二維碼,如果每個人都變成這樣,不去愛護的話,那麼共享資源會慢慢的流失甚至不復存在。共享資源的出現給人們提供了各種便利、改變了人們生活理念以及環保的同時也讓人們養成了一種習慣—丟三落四。似乎在每個場合,比如應聘、畢業考等都會碰到忘帶證件之類的情況,可能在他們眼中,所有事物都能共享,從而出門就變的很隨意,只帶上必不可少的手機和鑰匙,這也是共享帶來的不利影響吧!

凡事有利必有弊,首先在這個共享時代希望我們能正確利用身邊的共享資源,其次希望能發揮出它們的極致,讓利大於弊,最後希望能把弊縮小縮小再縮小,最終變為“零”。

共享時代的好?壞? 篇7

記敘文 ,742字

共享的時代已來臨,所有的東西,代步工具,休息站點等都已漸漸來臨。共享時代是所有人都喜歡嗎?

現在的所有人,都漸漸用起了智慧手機,既然有智慧手機了,那麼智慧的用途就大了。開始與手機扯上關係,掃碼。於是乎,越來越多的掃碼到了越來越多的地方。而這時,政府為了保護環境開始啟用共享單車,而考慮到如果有些人貪婪,就可能吧共享單車佔為己有。於是用了越來越方便的,掃碼付費受到了許多人的贊同。

起初時,一些人看到這路旁的車子,總會好奇的瞥上一眼,卻並沒有很多人去用。於是,共享單車就“銷聲覓跡”了。這時,環境又變壞,越來越多的人買車,車子的廢氣使環境慘不忍睹。政府就開始大量地製造共享單車,併發出通告。許多人又開始了“瞥眼行動”,但是更多的人開始使用共享單車。共享單車方便且便宜,一次只用一元,讓更多的人喜歡共享單車。有些人每次出行都用共享單車,認為方便,便宜。坐計程車貴,公交車慢,於是就用共享單車代步,還不用破壞環境。越來越多的人使用它!

可是,這樣真的好嗎?是所有人都喜歡嗎?

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共享單車的。比如計程車司機,計程車司機幾乎所有人都用一個軟體—“滴滴司機”。用了這個軟體以後,打車更方便,司機也不用漫無目地跑車了。可是,共享單車的出現,讓司機可愁了。那麼多人都去用共享單車,但是,只有很少或很急的人打出租車了,這可如何是好?司機們很無奈,但是卻並沒有什麼辦法。司機們在這種壓力下,紛紛辭職,成為了無業遊民。那麼多的人辭職,讓社會的壓力越大,是共享單車的錯嗎?

也不是。說是共享單車的錯,卻並不是。共享單車的初衷是保護環境,讓人更方便。但是,似乎所有的司機卻認為這是共享單車的錯,這又能怪誰呢?

同樣的事情發生在其他職業上,這是誰的錯?共享時代的來臨,到底是對?是錯?

這樣的“共享”是好是壞 篇8

國三作文 ,890字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更新,迎來的是全新的科技時代,更多共享資源出現在人們的眼球,這又迎來了全新的共享時代,這樣的“共享”究竟是好是好壞呢?

我的答案是肯定的。

在街邊,隨時隨地便可看到共享單車,只要拿出手機掃下二維碼,便可騎走,十分方便。因為共享單車數量多,分部地區廣,又可以隨時停放,所以可供急用。有一天,我走在上學的路上,看到一年輕人,好像是上班快要遲到,步行又太慢,也沒有帶交通工具,忽然,他靈機一動,從口袋中拿出手機,掃下二維碼,便哼著小曲,走了。由此可見,共享單車為我們提供了便利,這樣的“共享”自然是好的。

共享不僅能為我們提供便利,還能為我們增強體質,抗疾病呢。

週末在家裡無聊,沒事幹,怎麼辦?走,去騎共享單車去。在週末,與其呆在家裡等待“發黴”,還不如出去運動,共享單車就是不錯的選擇。騎車不但能低碳環保,還能增強體質,這樣的共享當然是好的。

共享不但能提供便利,增強體質,而且價格親民。

在工作日,騎單車一小時內不過只要1元錢,而在週末就是免費,這樣下來,就算你一個星期上班下班騎車,再加上週末出去轉兩圈,花費的錢也不過是10元錢,還沒有幾個燒餅的錢多呢。這樣的“共享”肯定是好的。

不光是共享單車,還有共享書店,裡面只要辦一張借書證,就能一次借不超過15本的書,並且可以給你一個月的時間看完,你只需在這一個月的時間內把書還掉就可以了,當然,如果你想在這裡看書,自然可以,這裡很安靜。共享籃球也是一個很不錯的活動,那裡有籃球場,雖然不大,卻夠你玩的了,籃球也會為你提供好,你可以在那裡盡情揮灑汗水;還有共享冰箱,在一些小區裡,你便可以看到那些冰箱,居民可以把吃不掉的食物入在冰箱裡,也可以從裡面拿走食物,這樣既可以解除你買多了吃不掉扔又怕浪的麻煩,又可以解你飢餓之苦。

你們說,這樣的“共享”怎麼會不好呢?

共享資源給人類帶來的好處簡直數不勝數,它給我們帶來了便利,共享時代正在來臨,我相信,之後會有越來越多的共享資源,為人類造福利!

共享時代,共享的美好社會 篇9

國二作文 ,876字

很久很久之前,小鎮上每家每戶的門都是敞開的,放進了光,透進了亮,人們都是鮮活的,小鎮也是快樂的。到後來,一扇扇門漸漸關上了,光被隔絕,亮也被阻礙,屋裡一片沉沉死氣,小鎮也是死寂的。突然有一天,有誰敲響了每家每戶的門,人們開啟門,看見的卻是鄰家熟悉又陌生的臉,他們好像明白了什麼,心照不宣地笑了起來,小鎮又充滿了快活的空氣。但,那個敲門的人是誰呢?

還記得小時候,經常聽奶奶講起她兒時的事兒:“那個時候啊,大家都很窮,整個村子只有幾口水井,廁所也是公用的。後來哪家富裕一些,買了臺電視機,全村人都跑到他家裡去瞧呢!”想起這些,奶奶笑開了眼。想必,那個時候的生活,雖然清貧,但也是快樂的。

然而,隨著科技越來越發展,經濟條件也越來越好,生活中這樣能“共享”物品的機會卻越來越少了。平日裡,鄰里之間也是大門緊閉,各過各的生活,連說話交流也是少之又少。社會已經分成了一個個小個體,各自在軌道中執行。

不過,近兩年,卻有一個全新理念悄悄進入人們的視野和生活—那就是“共享”。幾乎一夜之間,大街小巷出現了共享單車。人們欣然接受了這個新事物,共享單車逐漸成了人們首選的代步工具,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在悄然發生著轉變。

一天,我補課回家,在停共享單車時,看見一個阿姨正在仔細地擦拭著車上濺到的泥漿。那天剛下過雨,我想她可能是不小心騎到了水坑裡,但她卻沒有對此視若無睹,而是選擇了還車前把車清理乾淨,給下一位“共享者”一個好的享受。這個舉動深深觸動了我,我彷彿一下看見社會中的一個個小個體又開始緊密聯絡到了一起。

確實,新聞中常看到有被人為破壞的共享單車,我想,這只是其中不好的一小部分,事實上,有更多的人,因為這個是共享的而更加珍視,更加愛惜。

回家的路上,小區的共享籃球場中,少年們奔跑追逐的身影,歡聲笑語穿透了陰沉的天空,我的心情也更明朗。

有一天,一位神祕的來訪者敲響了小鎮上每家每戶的門。就是它,是“共享”!它讓人們重新打開了門,陽光照亮了每戶人家,小鎮又充滿快活的氣息。

“共享”讓我們又緊密聯絡到一起,構成了一個美好的社會,創造一個美麗的時代!

共享的生活,到底好不好? 篇10

國一作文 ,895字

在現今十分現代化的城市裡,小明走在繁華熱鬧的街道上,忽然,他想起上週從圖書館裡借的書還沒有還。那本書正在他的隨身小包中,被遺忘了好久。去圖書館的路很遠,小明環顧四周,發現在他的身後正停著一輛“共享單車”,所謂“共享單車”就是一輛屬於大家每個人的自行車,每個人都可以騎他,只需要用手機掃一下車上的二維碼圖示,就可以騎走。車的收費在手機中自動按時間計算,用完往路邊一停便可走人,等待這輛車再與別人共享,十分方便。此時,在無數共享單車中,有一輛“雪中送炭”地停在了小明身後。小明歡天喜地的掏出手機掃了車上的二維碼。隨著“咔嗒”的開鎖聲,小明跨上車,飛快地騎向圖書館。小明不知道,在他背後的一家鳳凰牌自行車店裡,老闆正用無奈的目光望著他騎車遠去的背影。自從發明了“共享單車”這種方式以來,店中門可羅雀,雖老闆進了最新潮,最耐用,最輕便的自行車和零件,但收益卻仍一天比一天差。他曾看著以前來修車買配件的老顧客走到他店門前,但卻轉身騎走了“共享單車”,看都不看他的店一眼。老闆很無奈,誰叫世人想出了這麼個“好點子”呢?他想再過幾周自己可關門閉店,收拾收拾回老家找活了。

上面的故事中,小明可能是我,也可能是你。在都市中有太多像小明一樣想的人。的確,現在社會上發明出越來越多可以“共享”的事和物,共享單車只是一個例子,還有共享書店、共享汽車、共享籃球等等,他們給我們帶來了方便和省錢,只要動動手機就可以騎車看書,拿走一把雨傘,打一會兒籃球。這對現代人來說,不是極好的一種生活方式嗎?這些共享的東西,更是促進人與人之間友好的方式,讓我們謙讓、誠信,懂得分享,讓社會和諧。

但是共享的生活也一定會帶來副作用,許多老字號,因為“共享”的產生而倒閉關門。共享顛覆了人們“自己的東西最好”的理念,讓人們覺得不一定自己擁有才是最好。從而導致商品銷量越來越少,一把傘,千百個人輪流用的現象,商人們都叫苦:一個蘋果十人吭,我們還怎麼活?

當然也有一部分人覺得共用的東西不衛生,用的人多了,容易發生爭搶等。“共享生活”越來越普遍,所有事物都有兩面性,那他到底是弊大於利還是利大於弊,我們不得而知,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