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包湯圓相關作文20篇

元宵包湯圓 篇1

國小五年級作文 ,818字

元宵節要到了,我和阿婆阿爹一起包湯圓。

阿爹拿出一包糯米粉,阿婆拿出一個大盆子,阿爹把粉倒進去就開始加水和麵。我也學著阿爹的樣子不斷捶打麵糰,直到它更結實、更有彈性。和完了面,接下來該準備餡了。餡分為兩種,甜餡兒和鹹餡兒。甜餡兒是黑芝麻餡兒的,阿婆還在裡面加上了糖醃的冬瓜條、適量的桂花糖、熬香的豬油,還沒下鍋煮就有一股濃濃的香味;鹹餡兒是豬肉餡兒,阿婆將豬肉末加上剁碎的蘿蔔絲攪拌在一起,淋上橄欖油,油光光、香噴噴的,讓人垂涎三尺。

該怎麼包呢?阿婆讓我自己開動腦筋。我掐了一小塊麵糰,用大拇指插進去,捏成一個碗形,然後舀了一勺豬肉餡放在裡面,哈!可以封口了!我用力一捏,結果餡漏了出來,只能重包了。我學著阿婆的樣子,雙手將麵糰來回傳遞、揉捏,只覺得手中的麵糰漸漸柔韌,然後左手托住麵糰,右手拇指和其他四指分開壓住麵糰,左手不斷旋轉麵糰,右手五指不斷輕輕揉捏,不一會兒,麵糰就變成了一個雪白粉嫩的“白玉碗”。加入準備好的餡兒,又要封口了,我在阿婆的指點下,一邊旋轉“白玉碗”,一邊用我的“虎口”不斷收緊“碗口”,只見“碗口”越來越小越來越小,最後全部封住,“白玉碗”變成一個圓滾滾的小球兒,只留下了一個小尖頭,我輕輕一點,將小尖頭壓進球身。看!一隻精美的湯圓就包好了!我用這個方法又包了好多隻,阿爹阿婆直誇我心靈手巧呢!

湯圓都包好了,就等著下鍋了。“撲通撲通”,阿爹把包好的湯圓丟下了鍋。過了一會兒,香噴噴的湯圓就出鍋嘍!

我迫不及待地跑到廚房,給自己盛了一碗,大大小小的湯圓像精靈一樣誘人,我趕緊趁熱吃,剛咬開一小口,濃濃的汁兒就迫不及待地流出來,甜的香糯絲滑,鹹的鮮美可口,我一連吃了好幾個!阿爹說,吃一個叫一定如意、吃兩個叫好事成雙、吃三個是桃園結義、四個是四季平安、五個是五經魁首、六個是六六大順、七個是七俠五義、八個是來年大發、九個是天長地久,十個,當然是十全十美了。哈哈,無論吃幾個都可以討個好彩頭,真是應了新年的景兒!

元宵包湯圓 篇2

國小四年級作文 ,683字

農曆正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佳節元宵節。按習俗,這一天,人們要用鬧花燈、放煙花、吃湯圓等活動來慶祝節日。

為慶祝元宵節,奶奶特地從超市買來糯米粉和肉,準備自己包湯圓。下午,奶奶開始包湯圓。她先用熱水把糯米粉揉成一個粉團,然後搓成細長的圓條,再用刀切成一個個小粉團。接著,奶奶拿起一個小粉團,用大拇指一按,按出一個小洞,再把事先調好的肉餡放進洞裡,一搓就成了一個白嫩光滑的湯圓。

我在旁邊看奶奶包湯圓,覺得很簡單很好玩,就想自己也來包幾個湯圓。徵得奶奶同意,我也學著包。拿起一個小粉團揉了一下,用大拇指在粉團上用力一按,粉團破裂了。奶奶叫我按她的方法再做,第二次成功了。我把肉餡放進去,像奶奶一樣,輕輕地搓,奶奶的湯圓搓的圓圓的,我搓來搓去還是扁扁的,最後搓的把肉餡都露出來了。我生氣的說:“奶奶,這個粉團欺負我!”奶奶大笑說:“自己沒手藝還怪粉團,不要灰心,多做幾個,慢慢地就會熟練的。”在奶奶的指導下,我又做了幾個,比第一個好多了,但和奶奶比,相差還是很遠。

傍晚,奶奶開始煮湯圓。她先把水燒開,然後把湯圓一個一個放進鍋裡。我看到湯圓一開始都沉在鍋底,煮了一會兒,湯圓一個個往上浮。奶奶告訴我,當湯圓浮在水面時,表示已經煮熟了。在奶奶盛湯圓時,我已經口水直流,迫不及待地想品嚐了。太好吃了,我一口氣吃了五個!當吃到自己包的湯圓時,覺得特別鮮美。

晚上,爸爸帶我去小區觀花燈、猜燈謎、放煙花,玩的特別高興。我喜歡元宵節,喜歡跟奶奶學包湯圓,爭取明年元宵節包的湯圓接近奶奶的水平。想著可以吃到自己包的湯圓,心裡美滋滋的。

元宵的湯圓 篇3

國小五年級作文 ,551字

在元宵節我的家鄉幾乎家家都做湯圓。寧波湯圓是出了名的。每逢有人問起我家鄉有名的傳統小吃是什麼,我會自豪地說:“湯圓。”

湯圓是用黑芝麻、豬油做餡,加入少許白糖,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形。煮好的湯圓圓溜溜的,在清水裡翻滾,沉浮,猶如一個個小精靈在追逐嬉戲,宛如一個個喝飽了牛奶的孩子,又像剛洗過澡的嬰兒,又圓又胖,又白又滑,那撲鼻的香味,饞得人直流口水。細看煮熟的湯圓,晶瑩透明,稍帶褐色,裹在裡面的烏黑的芝麻流了出來,讓人恨不得立刻想咬一口。

寧波湯圓的特點是軟、糯、甜、香,我在成都吃的湯圓沒有寧波湯圓糯,一到元宵節,奶奶煮了一大鍋湯圓,家人圍在一起,說說笑笑,在一陣陣熱氣中,大家有說不完的溫暖和甜蜜。小孩子一咬湯圓,香噴噴的黑芝麻就從嘴裡流了出來,弄得滿嘴都是黑芝麻。瞧著他那“虎樣”,全家人都開心地笑了起來。

這種食品最早出現在宋代,詩人周必大寫過一首《元宵煮浮圓子》詩:“今夕是何夕?團圓事事同,湯官尋舊味,灶婢詫新功。星燦烏雲裡,珠浮濁水中。歲時編雜詠,附此說家風。”這浮圓子即指湯圓,詩人借這首詩流露出他盼望全國人民一起團聚,“湯圓”與“團圓”字音相近,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託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湯圓象徵著闔家幸福,一家人團團圓圓,我愛家鄉的湯圓!

元宵的湯圓 篇4

國小五年級作文 ,608字

家鄉寧波是魚米之鄉,是很幸運的,有數不盡的水產品,看不完的古鎮美景。然而最負盛名、老少鹹知的,倒是一樣風味小食——湯圓。

寧波的湯圓用黑芝麻,豬油做餡,用糯米粉包裹,香味濃郁,用小火煮的內外都軟時,輕輕咬一口含在嘴裡,會有糯米的絲絲甜味,裡面的芝麻餡兒流出來,順勺子而下,香味因加了豬油而更加醇厚,入口甜而不膩。

寧波人在春節、元宵節,乃至冬至夜、小年夜都有吃湯圓的習俗,足見寧波人對湯圓的鐘愛。湯圓還有浮元子一說,湯圓在鍋裡煮時又浮又沉,著實可愛,像戲水的孩子故意逗人。《元宵煮浮圓子》中寫道“今夕是何夕?團圓事事同。”可見,“湯圓”一詞是取團圓之意。想到從前每一年元宵節,外婆總會操辦一頓團圓飯,最後端上來的準保是一大碗的湯圓。一人吃上幾個,這個節日才算節日。

只是到現在,湯圓很普遍了。到一處地方,隨處可見湯圓的影子,甚至還寫有寧波湯圓的字樣,有時興致勃勃地買來一嘗,味道卻相差甚遠,於是總不免懷念外婆或者別的一些上了年紀的長者親手包的湯圓。舌尖之上,不僅追求的是正宗的味道,更注重的是一份永遠有溫度的記憶。

“愛元宵三五風光,月色嬋娟,燈火輝煌。”湯圓從古至今都頗讓人讚美,它融入了詩意,融入了祝福,融入了親情。唯其如此,我們才覺得愈發覺得它好,一代代地,沿襲著“佳節又湯圓”的風俗。

元宵品湯圓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346字

每年正月十五,是元宵節,這一天我可以吃上我最喜愛的湯圓。

早晨,外婆給我煮了一碗熱乎乎的湯圓,裝在保溫桶裡,讓我帶到學校和同學們分享,想想就讓我激動不已。

到了吃湯圓的時候,我迫不及待地開啟保溫桶的蓋子,一股香噴噴的湯圓味撲鼻而來。

白白的,圓溜溜的湯圓呈現在我的眼前。我趕快拿起筷子夾了一個湯圓放進了自己的嘴裡,輕輕一咬,裡面的黑芝麻餡就流了出來,味道甜甜的,夾雜著純正的糯米香,味道好極了。

教室裡充滿著歡聲笑語,有些男生狼吞虎嚥地把湯圓全吃完了,傻傻地坐在那邊看著同桌的女生正細嚼慢嚥地吃著湯圓,樣子好可愛。同桌好像看出了他的心思,立刻從桶中夾出了一些湯圓給了他,他又樂呵呵地吃起了湯圓。

今年的元宵節,很有意義,我們既學會了分享湯圓,也學會了分享快樂,讓我更加期待明年的元宵節了!

元宵佳節包湯圓嘍——記第一次包湯圓 篇6

國小三年級作文 ,496字

在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樣多。在那成百上千的星星中那顆最亮的“北斗星”就是親自包湯圓了。

在2017年的元宵節,我和媽媽去超市裡買湯圓,但是到超市後,媽媽並沒有伸手去拿袋裝的湯圓,而是拿了一包糯米粉和一包豆沙餡。

“媽媽,你這是要幹什麼呀?”我非常不解。“猜猜看”,媽媽調皮地說道。“做湯圓!”我想了一會兒,興奮地叫道。“對了!”媽媽微笑著點了點頭。這可把我高興壞了,因為我還沒有動手包過湯圓呢!

回到家後,媽媽好像也和我一樣興奮。於是,我們不敢浪費一秒,就開始了“工作”。

媽媽把糯米粉倒進碗裡,再倒一些水進去,攪一攪,揉一揉,揉成團狀放在碗裡。這樣準備工作就算做好了,接下來的工作就要交給我了。

我先把糯米麵團和豆沙餡料分別揉成小球,再把揉好的糯米球弄成碗狀,然後把豆沙球放進去,揉一揉,儘量揉的圓一些,這樣美味的湯圓就做好了。

晚上,吃著自己親手包的湯圓,心裡美的不得了。

原來,只有自己親手摘下的果實最好吃。

元宵節包湯圓 篇7

國小六年級作文 ,854字

團團圓圓鬧元宵,街上凜冽的寒風還是抵擋不住孩子們的熱情,街上各式各樣的兔子燈像夜空中的星星,有在地上拉的,有在手中提著的;有圓形的,有兔子模樣的;有點著蠟燭的,有絢爛彩燈的,五光十色,眼花繚亂。

回到家中,溫暖柔和的燈光,從電視傳出的聲音和熱氣騰騰的廚房。在外公外婆的熱情召喚下,我二話不說地進了廚房。“元宵節就要吃湯圓,這樣才是團團圓圓。”外婆語重心長的說道。從前每年元宵節都是吃著外公、外婆、爺爺、奶奶做的湯圓,今年我也要來“大展身手”了。

我期望地看著眼前的麵糰,已經迫不及待地問外婆做的方法了。只見外婆熟練地揪起一小團麵糰,在手掌裡搓成圓形,再將麵糰按扁至不薄不厚,看著這一連串的動作,我急忙喊道:“慢點,慢點,外婆等我一下!”外婆看見我手忙腳亂的樣子,笑著說:“沒事兒,慢慢來,熟能生巧嘛!”我學著外婆的樣子開始將餡兒放在麵糰中心,有菜肉餡、有豆沙餡、有棗泥餡、還有芝麻餡的,我挑起一大勺我最愛吃的棗泥餡,這時外婆卻攔住了我,“瞧你這個小饞貓,太黑心了,放這麼多餡兒,這湯圓可包不起來了呀!”外婆拍怕我說道,一聽,我不好意思地漲紅了臉。

不一會兒,湯圓就在我和外婆的有說有笑中包好了,放在大籮筐裡,白白嫩嫩的,像一個個小棉球。但我包的湯圓和外婆包的還是天差地別的,看著我噘著嘴的樣子,外公、外婆都笑出了聲。最後就是給湯圓“泡溫泉”啦,心急的我,一直時不時地問:“好了沒,好了沒?”在一旁的外公指了指鍋子說:“等湯圓從鍋底浮出水面了,就好了。”

在耐心的等待下,湯圓新鮮出爐了,一大家子圍坐在桌旁,陣陣糯米香撲鼻而來,湯圓散發的熱氣將我的眼鏡弄糊了,大家都滿足地吃著湯圓。

那一碗湯圓不僅溫暖了身體,更溫暖了心裡。不一樣味道的湯圓,一樣“味道”的“元宵”。

包湯圓 篇8

國小四年級作文 ,612字

中午,張老師興沖沖地走進教室說:“比賽馬上要開始了,你們去洗一下手!”老師的話音剛落,我們就飛快地衝出了教室。洗完手,我們直奔四樓多功能教室。啊!好多班級已經開始了,我們也趕快加入到比賽之中。邱老師負責和麵,張老師給我們做示範。只見她先將一小塊糯米糰壓成扁扁的圓片,然後將黑芝麻餡放在中間,最後將它包住,放在手裡滾來滾去。不一會兒,一個圓滾滾的湯圓就完成了。周偉勝看完後滿不在乎地說:“呀!這麼簡單,我也會,以前媽媽也教我包過。”說完,便拿過一塊糯米糰做了起來。可看起來簡單做起來難,他把餡兒往裡一放,用力一捏,裡面的餡漏了出來。他有點洩氣,張老師鼓勵他說:“別洩氣!一個會比一個好。我捏第一個的時候還不如你呢!”聽了張老師的話,我們做得更起勁了。一個、兩個……一會兒我們每人就做了十幾個。這時張老師提議道:“能不能捏一些造型出來,比一比哪個有創意!”聽了她的話我們更來勁了。不一會兒,一個個精美的湯圓呈現在我們眼前:威武的小白獅、可愛的小綿羊、甜甜的冰激凌、胖乎乎的雪人……一個個有模有樣的。張老師不由地掏出了手機拍了起來,我們得意極了!

正在這時,來了一大群人,有一位叔叔還扛了個攝像機。噢!原來電視臺和報社的人來了。最後,我作為班級代表和大家一起跟著施校長把愛心湯圓送給了學校附近生活困難的孤寡老人。

不知不覺,包湯圓活動在歡聲笑語中結束了。真希望明年的元宵節趕快到來!

第一次包湯圓 篇9

國小三年級作文 ,500字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人們在這個節日裡點彩燈、放煙花,當然,最最不能少的就是吃湯圓了。湯圓代表著團圓,吃了湯圓一家人就會團團圓圓。

今天是元宵節的頭一天 ,彭城晚報小記者組織包湯圓活動,活動地點設在華美商廈四樓。我早早的起來床,吃完早飯,我和奶奶就乘坐公交車直奔活動地點,經過打聽,活動室是在四樓遊樂場。到那以後第一組報名的人已經滿了,只能等第二組了。

半個小時以後,輪到我們了。開始包湯圓了,只見面板上的那麵糰細細的,滑滑的白如雪,還有那花生芝麻做的香噴噴的元宵餡。接下來我開始捏元宵了,我從一大坨面中分出了一個小麵糰,搓了搓,接著一隻手拖著麵糰,然後邊捏邊轉,不一會兒,一個湯圓殼做好了,接著填入一個餡慢慢地把口封住收緊,可是一看這隻元宵又長又扁,於是我慢慢放在手裡揉一揉,我終於做成了一個光滑圓潤沒有“皺紋”的湯圓。我掌握了技巧,越做越美觀,一口氣連續做了六七個又白又圓的湯圓。看著自己的“作品”,我心裡別提有多高興了。

半個小時一轉眼就過去了,我用保險盒提著自己親手做的湯圓跟著奶奶高高興興地回家了。從這次活動中我明白了:“做事要自己做,不要依賴父母。因為只有自己動手,才能豐衣足食。”

包湯圓 篇10

國小五年級作文 ,825字

正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按照中國傳統民俗,元宵節這天除了看花燈、猜燈謎,還要閤家團聚吃元宵,包湯圓。寓意著新的一年一家人團圓甜蜜,我今天要講的主角就是“湯圓”哦。

不少人認為湯圓就是元宵,雖然它們在外形和材料上差別不大,其實不然,湯圓和元宵實際上是兩種東西。元宵是北方的做法,是用籮筐滾出來的;湯圓則是南方的做法,是自己包的,類似於包餃子。

今年的元宵節,我的奶奶從南方趕來,由於奶奶是南方人,會做湯圓,又帶來了原材料,我的心裡便萌發出一個要自己親手包湯圓的想法。我已經11歲了,是個半大不小的人了,又有專業“老師”教,於是便強烈地提出了要自己包湯圓的要求。

看,熱氣騰騰的廚房裡,有一個瘦小的身影在忙碌著,這個人影,就是我。

我剛進廚房的時候,被廚房的陣勢嚇住了—玻璃上白茫茫一片,抽油煙機大伯呼呼的喘著粗氣,這裡的“主人”我的奶奶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慈祥地對我說:“還不適應吧,慢慢就習慣了。”接下來,這位唯一的廚師長便開始教我包湯圓。

首先我拿出奶奶從南方帶來的糯米粉,倒上一杯溫開水,攪拌均勻後捏成了團狀形,然後拿出擀麵杖大叔,在湯圓的半成品小弟身上擀了起來,湯圓的半成品小弟大聲喊叫起來:“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呀?!”做完這步之後,我又拿出奶奶已經炒制好的黑芝麻餡料,開始了手工包制。我將黑芝麻餡料放入湯圓皮中,加入適當的溫水,像包餃子那樣,把口捏住,然後像玩橡皮泥似的在手心裡搓成圓球,趁人不備,我還偷偷地把一塊巧克力包了進去,哈哈,看誰能吃到這個特殊的湯圓。完成這一道工序之後,我把和奶奶一起包好的湯圓放入早已燒開的水中,大約十分鐘之後,湯圓就煮熟了。

湯圓上桌嘍,雖然外形不太好看,但吃起來還是甜滋滋的。大概是獎勵我的辛勤勞動吧,那個包著巧克力的湯圓居然被我自己吃到了,這就是元宵節的意義吧,看著一家人像那湯圓一樣團團圓圓地圍坐在一起品嚐著自己的勞動成果,我的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