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的保護相關作文20篇
傳統文化的保護 篇1
記敘文 ,492字其實近幾年來我國對傳統文化的保護意識一直在不斷加強,由於科技的快速發展,電腦、手機的盛行,再加上很多外來文化的進入,我們自己本民族的文化一直在削弱,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在慢慢的消失。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2016年上映的電影《百鳥朝鳳》,這部電影從表層上看講的是嗩吶,但是從深層次來看,講的卻是對傳統文化應有的正確態度的探討。這也是吳天明導演的封箱之作,是他一直對藝術的追求造就了這樣一部偉大的電影。電影中有一句臺詞令我印象深刻“只有把嗩吶吹到骨頭縫兒的人,才能夠拼命把這活保住,傳下去。”吳天明導演用這部作品就是想喚醒人們對保護傳統文化的意識。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我們已經開始意識到了這一點,並且也已經採取了措施去保護我們的傳統文化。近年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詩詞大會》等節目的出現,就是傳統文化逐漸迴歸的一種體現,作為一箇中國人,我們不能天天在自己的手機裡放著英美的歌曲,不能一泡在圖書館就是去尋找什麼日韓的漫畫,更不能忍受我們的傳統節日端午節,被別的國家搶走,我們要行動起來。
就是從現在開始,品一杯香茗,細細地去閱讀、觀看、聆聽那些屬於我們自己的東西。
傳統文化的魅力 篇2
高二作文 ,683字中國傳統文化作為一個民族的“軟實力”,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傳統文化,是思想、道德、智慧的結晶。
傳統文化是人類前進的動力。北京故宮,敦煌莫高窟,秦皇陵兵馬俑……這些都是傳統文化的見證。如果沒有傳統文化承傳,就不會有走向世界的中國文化。
有時,我們的生命因為社會的進步而拉長。但更多時候,我們的生命因為有文化的薰陶而更有價值。傳統文化不僅讓我們看到了泱泱華夏的偉大,更讓我們看到了中華民族之魂。我們終日奔波勞碌,疲憊不堪,不免心靈的空虛。這時,你讀一讀唐詩,誦一誦宋詞,你看一看王羲之的書法,閱一閱唐伯虎的畫卷,你的精神會為之一爽,你的心靈會為一顫。汲取傳統文化的乳汁,使我們的思想昇華。
我們在經濟上講求“引進來”與“走出去”戰略,那麼,我們在文化上也同樣應該享有這樣的權利,履行這樣的義務。
傳統文化是我們偉大祖國的象徵,它的意義不言而喻,但它的偉大價值還在於走向世界,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這才能夠充分體現它的偉大,它的朝氣蓬勃。傳統文化並不會因“傳統”而過時。
“中法文化年”,“中俄文化年”、“中德文化節”,“中美文化節”,中國傳統文化香飄四海,溢滿五洲,這都是我國傳統文化走向世界的表現。沒有一位“老外”看了不發感慨,沒有一位外來遊客不被中國傳統文化而感動,這是中華民族的偉大靈魂所在。
歷史的進步並沒有讓遺留下的文化孤獨的停駐在歷史長河之中,而是攜著它,一步一步地跨越時代,跨越未來,站在現代社會的最前端,用傳統文化的內涵引領我們走向更富有厚重文化氣息的明天,為建設和諧世界做出更大的貢獻,以更加積極開放的胸襟擁抱世界。
留住傳統文化的根——春節 篇3
國一作文 ,953字大年初一是我最盼望的日子—春節。春節又叫做過年,是中華民族最隆重、最熱鬧的傳統節日。它不僅僅是一個節日,更是一個文化符號,有著獨特而深刻的意義。一為親人團聚,聯絡親情,禮儀往來;二則祭祀祖先,感念天地,緬懷先人;三是辭舊迎新,展望未來。春節的各種習俗承載著人們對自然萬物的感恩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在這個傳承了數千載的古老節日裡,我們是最快樂、最幸福的。
每到這個時候,一家人便團聚在一起,美美地吃著團圓飯。那香糯的年糕,敦厚的湯圓,紅通通的香腸,油亮亮的臘肉,勾動著我們的味蕾,牽引著人們的情思。這種中國獨有的美食,飽含了人們對年的深情。
每到這個時候,才是我心中真正的假期,真正的親人團聚。因為不管相隔多遠,親人們總是會及時趕回來,聚在一起熱熱鬧鬧的。大人們放下了手裡的工作,小孩們也放下了書本,全心的投入了春節的各種活動:貼春聯、祭祖、串門、放煙花……
每到這個時候,便是孩童時的我最樂呵的幾天了。穿著新衣,攥著壓歲錢,和小夥伴們一起開無憂無慮地到處跑,放著煙花,在噼噼叭叭的鞭炮聲中,歡快的笑聲四處飛揚……夜幕降臨,明亮的窗前,透出一家人圍在桌前,熱熱鬧鬧吃著飯,看著煙花的畫面,那種滿滿的幸福感是金錢不可替代的。
通常我們這些春節活動會持續到正月十五。有時候,我們會去放孔明燈。那大大小小的孔明燈,飄蕩在空中,隨著風起起伏伏,載著人們美好的願望與祝福,慢慢飛向高處。遠遠望去,與天上的繁星相映襯,熱鬧,明亮。
可是,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洋節洋文化流行起來,並且愈演愈熱了。看著那些商家貼出來的各種廣告,大街小巷的年輕人孩子們或提著南瓜燈,裝扮成女巫等怪模樣,或扮著堆滿笑容的聖誕老人分發糖果,或寫滿愛意的花式情人節表白……我有點疑惑了:這些歡樂的臉後面,到底有多少人真正理解這些節日的意義呢?商家也不過是為了更好的促銷罷了,大多數的人們也不過是跟風罷了。
與此同時,有的人還在嘆氣:這個年過得越來越沒意思了。我想說:沒意思的不是年本身,而是人們的思想。當人們盲目崇拜西方的同時,往往忽略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很多人未曾用心去感受,那些積澱了幾千年的傳統文化,仍紮根在我們的心底,流淌在我們的血脈中。讓我們重新拾起傳統文化的精髓,留住傳統文化的根。讓我們繼續弘揚傳統,將華夏文明繼續傳承!
傳統文化的傳承 篇4
國小六年級作文 ,739字前不久,我和其他小記者看了一場木偶戲。
這場戲主要講薛仁貴三箭定天山的故事,因為全程都是說本地土話,實在聽不清楚,只能靠媽媽翻譯。不過也很開心,畢竟第一次看木偶戲,很新奇,想不到家鄉還有這麼有趣的藝術。
後來才知道,木偶戲是我們本土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非常了不起。不禁對木偶戲的演員們充滿了欽佩。
演出結束,我們找到演員們採訪。這些老藝人的年齡都已有70多了,他們自己說“快不能演了”。
老演員們告訴我們,玉林本地的木偶戲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從唐朝的時候就有了。天啊,原來是那麼久遠的了,太不可思議了。“今天演的《薛仁貴三箭定天山》,就是為你們警醒,這是我們本土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希望你們好好傳承下去!”
不過說是這樣說,老演員們感嘆說“要想傳承下去也是困難重重”,因為“現在的年輕人都喜歡去高檔次的電影廳看3D、5D電影,根本不願意來這,更別說傳承下來,到時候可能連會拿木偶的人也找不到……”,說到這兒,面前的這位老藝人眼裡有一絲絲亮光,他流淚了。
木偶戲雖結束,我耳邊卻動盪著那位老藝人的聲音,回想著老藝人說的話。真的,就連爸爸--電腦和手機幾乎成為他最重要的寶貝,有誰有興趣去關心那麼“落後”的東西呢?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何傳承下去,確實值得人們思量呀!老藝人們和我外公那輩人的興趣愛好,我們不可能只憑著學業單一地來傳承。要想跨過這一個門檻,必須要接好這一棒,告訴後代們,一代代傳承下去,這才可能永久地使它成為我們的驕傲。
就比如說我們的敦煌壁畫,日子是一年年地過去,可是,總有一天它終究會消失,那我們的後代,就只能在它沒有消失之前,儘量去把它拍成記錄片,放在文學館裡存放著,給後人們看……我們的木偶戲也不例外,當然少不了影音資料,但如果我們繼承了文化的傳承,它就不會消失!
關於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5
國一作文 ,852字蜀風蜀韻——老茶館
古街裡大青石鋪成的石徑彎曲幽深,石徑的邊緣與牆角的交界處覆蓋著一層綠苔;古街兩側分佈著宗祠、水井、水槽、晒穀壇,盡頭是一處幽靜的老茶館。
路是不平的青石板,坑坑窪窪的,昨夜的雨滴還靜靜躺在凹凼裡。輕輕推開木門,發出“吱——呀”一聲,地面揚起的塵灰頃刻消散。茶館幽暗,唯一的光線來源只是一處小小的窗。光線射在窗邊的幾把零散的藤椅上。
叫上一壺清茶。
精緻小巧的玻璃杯裡裝著幾片嫩綠的茶葉。熱水一倒入,隨著水蒸汽的消逝,茶葉上下飄動著;幾經周旋,有的垂直於杯底,有的橫浮在水面上。
時間悄悄流逝,茶香逐漸釋放出來,杯中的清水也呈現茶色。小小的唆一口,茶香縈繞在脣齒之中,久久不散。將茶水含在口中,細細打量這來自20世紀初的老茶館——曲折的廊道、縈迴的天井,方磚已被歲月侵蝕了,路面已經龜裂,紋路紛亂。
這時,蓋碗茶也端了上來,裡面放的是上等的花茶。一位身著漢服的女子走了過來,手上拿的是長嘴壺。壺嘴可達三尺六,為全銅打製。她把茶壺拿在手上,做著各種高難度動作。水柱臨空而降,瀉入茶碗,翻騰有聲;須臾之間,戛然而止,茶水恰與碗口齊平,碗外無一滴水珠,既是一門絕技,又是藝術的享受。長嘴壺不僅用於表演觀賞,沸水在經過長嘴時,降低了溫度,這樣最適合用來泡蓋碗茶。
那女子微微一笑,輕輕行了個禮,便抿起紅脣翩翩離開了。
蓋碗茶的茶蓋一般斜放在茶碗中。若要改變茶的濃淡,用茶蓋在水面輕輕一刮,使整碗茶水上下翻轉;輕刮則淡,重刮則濃。通過茶蓋改變茶的濃淡,這正是蓋碗茶的玄妙之處。
夕陽西下,茶館已成了一個獨立的空間,與外界的喧鬧隔絕了。人們在這裡沉穩雅緻,眉宇之間都體現出優雅。一方水土孕育了巴蜀的茶文化,她猶如蜀地的一顆沉默的心。閒暇時,品一品茶,感受傳統,傳承文化,讓我這樣的少年人也悄然沉醉。
黃昏的光灑入茶館,收音機中的川劇仍在悠揚,雅靜的生活從未被喧囂打亂……
傳統文化的考驗 篇6
高一作文 ,997字華夏之國,有著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幾千年孔孟之道,幾千年禮儀之邦。可是,隨著西方文化的到來,傳統文化漸漸被忽略。在開放的、全球化的現代社會中,我們的傳統文化該如何傳承?
誰還記得街頭稀罕的技藝?
誰還懷念著兒時那麥芽糖稀吹出的糖人?誰還懷念著兒時那彩繪的惟妙惟肖的泥人?誰還懷念著兒時那精巧細緻的剪紙?誰還懷念著……十年了,僅僅十年,那麼多那麼多的技藝從我們眼睛裡、心裡淡出了,甚至再沒有出現。失了傳承的技藝該如何找回?兒時的記憶難道只能成為回憶?民間工藝的傳承該如何繼續?
誰還記得地方的精魂——戲曲?
誰還哼著“為救李郎離家園”的黃梅小調?誰還唱著“惜別離,惜別離”的越劇小生?誰還唱著“冰輪海島初轉騰”的京劇國粹?地方戲曲意韻悠長,現在卻被我們肆意地嘲笑。我們聽著通俗易懂的流行歌曲,卻沒有人再哼唱那迷人的曲調。
誰還記得那文學的經典——四大名著?
誰還愛著那悲金悼玉的《紅樓夢》?誰還愛著有一百零八個好漢的《水滸傳》?誰還愛著壯志豪情的《三國演義》?誰還記得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取得真經的《西遊記》?四大名著每一本都是經典,而現在的我們捧著手機,津津有味地看著玄幻、穿越的虛構小說,卻鄙夷文學最傳統的魅力。
對了,又有多少人記得道德呢?
“中國式過馬路”的不停上演;亂丟垃圾、隨地吐物的現象不斷出現;好心扶人反倒被人誣陷、坑騙;農民工好心讓座反倒被城裡人看不起……泱泱華夏之國,堂堂禮儀之邦,過了幾千年之後,人們的道德底線卻在不停瓦解,人人平等的觀念被財富的等級取代,我們的文明該怎樣停止後退?
現代化、全球化的浪潮襲來,中國的傳統文化底蘊深厚卻難穩腳跟。有那麼多的人崇洋媚外,那麼多的人追求著新鮮感,享受著西方節日帶來的愉悅,然後遺忘了中華的文明。中華文明漸漸成為水中的浮萍,浮在西方文化的水裡,再沒了根基。
看來,氣急敗壞的中華文化將會給中國人一次考驗,不知有多少人能挺過去。
孔孟之道,禮儀之教,美德之義,該如何讓它們代代傳承下去,該如何讓它們重新充滿生機與活力?
人們啊,反思吧。我們的傳統,我們的文化,華夏的禮儀,華夏的文明,該如何繼續?我們中國人,該如何經受傳統文化的考驗啊!
傳統文化的復辟 篇7
高二作文 ,908字在華夏文明悠悠的五千年曆史長河中,各民族文化之間相互碰撞磨合產生了耀眼的光輝。如今這抹餘輝仍照?d這中華的土地。
傳統文化有好亦有壞,我們應該批判繼承並復興。
我們今天所享有的文化,是世界各民族人民創造的,也是人類史上世世代代傳承積累來的,我們都是傳統文化的傳承者,都有義務傳承並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是在長期歷史發展中形成並保留在現實生活中的,它延續在社會生活的個個層面。例如∶傳統習俗、傳統建築、傳統文藝、傳統思想等。我國很多地區都保持著元宵節看花燈吃湯圓、端午節賽龍舟吃粽子、中秋節賞月吃月餅等習俗,這些傳統節日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也體現了古時人們的精神追求。許多像蘇州園林、故宮這些傳統建築保留到今天,不僅為我們展示了古代傳統建築的獨特美,還為我們展示了古人的智慧,更為我們留下了一筆無價之寶。以古代文學、傳統戲曲、傳統繪畫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藝,不僅具有悠久的歷史還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內涵。
這類優秀的傳統文化,在今天仍以強大的生命力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對待這種文化我們不應該繼承並大力發揚嗎?
當今社會,封建迷信、封建禮教這些落後的腐朽的傳統文化也憑藉一定的影響力影響著社會。不過,這種影響力不是正面的影響,而是以一種負面的不健康的影響力阻礙著社會。有的人在這些封建思想中深受其害,例如受封建迷信的影響發生的天安門自焚慘案,這不僅使一條鮮紅的生命變得慘白,更使一個家庭家破人亡。於此,對社會的影響就可想而知了。
面對這樣阻礙社會的傳統文化我們還應該繼承和發揚嗎?不,當然不。就是我們不能消除落後的傳統文化的影響,我們也應該儘量自覺抵制這類不良文化的影響。
因此,對待傳統文化我們應該秉持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態度,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傳統文化繼承其優秀部分,並充分利用併發揮其積極作用。傳統文化也應與時俱進,做到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繼承。是故,我們應在批判繼承的過程中不斷推陳出新、革故鼎新,大力發展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於自身,我們應該在認識文化的發展歷程中,理解傳承傳統文化的現實意義,大力發展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成為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者和復辟者。
傳統文化的影響深遠 篇8
高二作文 ,986字中國乃上下五千年歷史,是歷史長河上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而中華傳統文化卻始終影響著當今的中國及中國人。
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成果的根本創作力,是民族歷史上的道德傳承,各種文化思想,精神觀念的形態總體。
中華傳統文化歷史悠遠,是以老子孔子為代表的道德文化為主體,中國約5000年曆史中延續不斷的政治、經濟、思想、藝術等各類物質和非物質文化的總和。
傳統文化是我們生活中息息相關的。融入我們生活的、我們享受它而不自如的東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提到尊老,就不得不說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對於尊老文化的發展一直延續下來,經過不斷的完善已經形成了較為成熟的思想體系,其在外受強制性禮制的規範,在內則是成為了人們潛移默化納定俗成的道德行為,在尊老文化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中華武術也是傳統文化之一,它也具有深刻文化內涵,講求禮、苦、超越。是中華民族在長期生活實踐中和人類自身對肢體的認識過程中,形成一種文化現象,也是一種特殊的極具價值的體育運動方式。習中華武術講究剛柔並濟,內外兼修,想畢我們從小就深有受意吧!在武打動作片中的對打環節,主角的正義勇敢等正是我們兒時所效仿的。是中國人民長期積累起來的一宗寶貴的文化遺產。
智慧的中國人在五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文化底蘊、飲食審美、民族性格特點等因素影響下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國飲食文化。中國飲食以素食為主,重視藥膳和講補:講究“色、香、味”俱全,四川的“辣”便可得知地處盆地多雨,加大了患風溼性疾病的發病率,而“辣”卻能防止及通身抗溼的微妙作用。還講究菜餚的色彩搭配,古典但不失親情的大桌飯菜也是突顯了中華民族的個性與傳統,更是中華民族傳統禮儀的凸顯方式。在食源的開發方面有獨特見解的創造、積累,並影響周邊國家和世界物質的財富及精神財富,值得向全世界推薦。
可小小的紅色編織狀的中國結卻凝聚著那深深的文化。中國結是一種中國特有的手工編織工藝品,它身上所顯示的情致與智慧如一絲一縷被編入了這中華古老的文明中。它是原曲舊石器時代的縫衣打結,後演變今日的裝飾手藝。象徵著團結,幸福平安,特別是在民間,它精緻的做工深受大眾的喜愛。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侃侃而談不知聊到幾時,其中的魅力,影響卻是不可棄的瑰寶。
保護傳統文化 篇9
高三作文 ,974字中國,一個正在崛起的泱泱大國,孕育著各種各樣的文化。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也許匠人的傳統工藝讓你拍案叫絕,也許古村的三坊七巷讓你記憶深刻,也許民間的獨特藝術讓你不由驚歎……但隨著現代化的發展,有一些文化卻在無聲無息地消失,所以,我們要保護我們的傳統文化,別讓我們的寶貴文化消失。
方言,幾乎每個不同地方都存在著不同的方言。有研究者說:方言是語言的活化石,承載了一個地方從古至今的人文地理、風俗民情,保留了一個地方几乎所有的歷史文化性資訊,是不可恢復的歷史記憶,是不能再生的文化基因。但隨著普通話的普及,方言在我們身邊卻漸漸消失。語言的消亡速度遠遠超出人們的想象,有報告指出,平均每兩個星期就會有一種語言消失,並且無聲無息。
方言,本來是人人都會,或者大部人會,而現在漸漸變成了少數人專有。必須承認,推廣普通話的重要性與必要性無需多說,普通話作為官方語言在維護社會協調執行和增進溝通理解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不過,普通話日益強大的另一面,卻是方言的逐漸消失,這不是我們期待的結果。
汪涵說過:“普通話可以讓你走得更遠,可以讓你走得更方便,但是方言,可以讓你不要忘記你從哪裡出發,普通話讓你交流及其順暢,而方言可以讓你感到無限的溫暖。”我們應該努力保護和拯救正在消失的方言,培養方言保護意識。在不影響社會交際的情況下,社會、公眾應多營造方言氛圍,讓人們受到更多的方言薰染。
歷史留下的活化石除了方言,還有地名。地名不僅承載了大量的個體記憶和情感,也承載著傳統文化和城市的歷史密碼,眾多獨特的地名也是歷史留下的活化石,是寶貴的文化遺產。只有留住這些富有底蘊的地名,才能留住鄉愁。但現在,地名也在逐漸消失。據統計,自1986年以來,我國約6萬個鄉鎮,40多萬個建制村名稱消失,至於消失的街道更是數不勝數。在老地名消失的同時,一些稀奇古怪的地名,例如“楓丹白露”“阿彌陀佛大酒店”等新地名不斷湧現。一個個生拼硬造的怪名洋名抹去了很多富有豐富內涵的老地名。
馮驥才說過:“城市是有生命的,地名便是這歷史命運的容器。”我們應珍惜那些有文化積澱的老地名,精心設計有文化有內涵的新地名,持續發展地名文化,傳統文化才能血脈相承,城市才會有溫度和厚度。
中華民族多樣的文化需要我們的傳承與保護,別讓我們的寶貴文化消失!傳承與保護文化印記人人有責,共同行動吧!
節日中的傳統文化 篇10
國一作文 ,1591字我國的歷史悠久,自古流傳下來的文化也是博大精深,在各個傳統的節日當中就可以體現出它的豐富內涵。
春節,可以說它是我國最重要的一個傳統節日,一提到她大家就會想到一個字“新”—新年,新衣,新錢,新的事。她是新的一年的開始,“一年之計在於春”自然這個辭舊迎新的節日就叫“春節”。春節是一個閤家團圓的節日,在這一天裡,在外上學的、工作的親人全都要趕回家中,包餃子吃團圓飯,然後在起談天說地,在一起看電視,過通宵,然後在新年鐘聲敲響之際放鞭炮,其樂融融共渡幸福時刻。為什麼人們一到春節就要這樣做呢?這就是古代傳統文化造就的了。新年的第一頓飯就是吃餃子,大家看看餃子的形狀是不是很像古代的元寶呢?我們的古人心思細巧,把麵皮裡包上餡捏成元寶形狀,寓意新的一年財源滾滾,幸福安康。當然也少不了掛燈籠,貼對聯和福字,還有放鞭炮,這都是為了驅趕年獸,當然這只是傳說,福字的貼法也不同,有人正貼,有人倒貼,正貼福字解釋成福正了,倒貼福字解釋成福到了。想想是不是很有講究?這紅紅火火的新春景象正是傳統文化的真實寫照。
正月十五是一年之中第一次月圓的日子,一提到她大家就會想起一種食品“湯圓”,在這一天里人們都要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湯圓,那幸福就從湯圓的香濃中流露出來了。民間流傳著“過了十五才過了年”的說法,我想古人也許是想借用這小小湯圓給春節畫一個圓滿句號,也可能是暗示在新的一年每個人都能取得圓滿。想想是不是很有學問?原來古人對這外慧內秀的小湯圓有種寄予啊!。
清明節,一提起她人們就會想到一個字“祭”,自然會有種肅穆的感覺,同時也有一種溫暖撲面而來,每年四月五日前後是春天真正到來的時節,告別了冷酷蕭索冬天的大地又迎來了新的生機。在北方的清明節裡,小草吐出了新芽,樹枝也柔軟起來,金黃的迎春花盛開著,美麗極了,而在這一天,人們要去掃墓祭奠死去的親人和祖先,我想古人把清時節安排在生機盎然的時節裡是對逝者的尊重,同時也是暗示後人要不斷進取,煥發勃勃生機。想想是不是很有門道?原來古人對這個節日有種寄託啊!
端午節,一提到她人們就會想起一種食物“粽子”,自然就會想起一個人屈原,他是春秋時楚國著名的詩人,他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他創造了離騷體對後世影響極大。他一心想報效楚國,但受小人誣陷,被流放邊疆,被流放的屈原仍然思念祖國,滿腔的愛國熱情無處寄託最終投汩羅江自盡了。在屈原投江後悲慟的人們為了不讓魚兒吃掉屈原的屍體,就把糯米糰扔入江中,慢慢地就變成了我們現在吃的粽子的傳統習俗了。而人們在江中划船扔粽子的行為,慢慢地就衍變成了現在賽龍舟。在屈原的作品中無處不體現出自身高貴純潔的美好追求與人格修養。所以古人為了紀念他就將他投江的那天農曆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想想是不是很有來歷?原來古人對這個節日有種追念啊!
中秋節,一提起她人們自然會想起一個字“圓”,月圓,人圓,事事圓。這一天當然少不了吃月餅,一家人坐在一起吃著香甜的月餅,品茶,賞月,聊天,那情景真是美輪美奐啊。可誰知道古人為什麼定農曆的八月十五為中秋呢?原來自古皇帝就有“春朝日,秋祭月”的規矩,秋就要拜月,而八月正是秋天的中間一個月,十五又是月圓之日,所以皇帝選擇這一天來拜月,後來文人,大夫也紛紛效仿。而“秋”又有莊稼成熟之意,農作物在秋天成熟,收穫,百姓們也因此期盼中秋的來臨。還有傳說嫦娥奔月也是這一天,所以八月十五就定為中秋節了。吃月餅代表月圓人團圓。古人從正月十五的湯圓到八月十五的月餅,想想是不是很有文章?原來中秋節體現更大的圓滿啊!
這些都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每一個節日都離不開兩個字“團圓”,在團圓的背後自然體現了一種親情。在傳統節日文化中,我們可以尋找到我們人類祖先戰勝自然,得以生存和發展的勇敢,經驗和智慧,同時也能體會到人類對於自然力量的敬畏尊重以及對古人美好品格的推崇。我們要將這些傳統節日世世代代傳承下去。
春節的傳統文化 篇11
國小三年級作文 ,524字大年三十是一年的最後一天,是大人們的忙碌,小孩子最盼望的一天。大人們一大早起床,忙碌著弄好吃的東西,和佈置家居。
吃過中午飯,大家分工合作,首先最要緊的是貼春聯、貼門神,使家裡變得喜氣洋的。這才有過春節的氣氛。接下來奶奶用一早準備好的祭品祭拜祖先、祭灶;祭灶聽說是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古時候,差不多家家戶戶灶間都沒有“灶王爺”神位,人們稱這尊神為“灶君司命”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為一家的保護神受到崇拜。
到了吃年夜飯的時候,是家裡團團圓圓的一次飯局。現在的年夜飯,有些人喜歡在大酒店、大飯店裡訂年夜飯,也成了一種時尚與奢侈的享受。
吃過年夜飯以後,媽媽為我準備好“大吉水”洗澡;洗完澡後,穿上新衣服、新鞋子、新襪子。然後大人們要給小孩子們派紅包;我把紅包放在枕頭下面,作為“壓歲錢”。
從年初一開始,大人帶著小孩到長輩和親朋好友家拜年。大家互道“恭喜發財”“新年快樂”“身體健康”等吉祥的話語。
到了夜晚,放煙花、爆竹,這也是春節的傳統習俗。聽說原來只是單純的紅紙加火藥,但現在花樣可多了。像禮花“火箭”、“糖裡先生等等。這都是最喜歡的。
春節簡直太棒了,又可以穿新衣服、拿紅包、又有好吃的、好玩的。要是每天都過春節,那該我好啊!
我喜歡的傳統文化——象棋 篇12
國小五年級作文 ,415字我們中國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從古至今,有許多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如皮影、剪紙、象棋、書法、國畫、糖人……,要說最喜歡的,那要數象棋了!
象棋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據史書記載,從戰國的時候就開始流行了。
記得去年的一個週末,爸爸第一次教我下象棋我就物件棋產生了深厚的興趣。爸爸教我基本的走法:馬走日字,象走田,車走直路,炮翻山。從此以後,我就經常纏著爸爸和我下象棋。每次下棋的時候,我就覺得我們像在戰場上一樣,我們就像軍師一樣,要掌握全域性,每走一步棋都要瞻前顧後,因為走錯一步,將可能被“將軍”,那可就全軍覆沒了。雖然現在和爸爸下象棋我還沒有贏過,但我也不氣餒,相信總有一天,我會贏過爸爸的。
雖然我贏不過爸爸,但在和同學下象棋的時候,我可算是“高手”了。有一次在綠園玩的時候,我看到有兩個我們實驗學校的學生在下象棋,看著看著,我就加入了他們的行列。我就和他們下了兩局,沒想到,我還贏了呢!哈哈!
同學們,你們喜歡的傳統文化是什麼?
致消逝的傳統文化 篇13
高二作文 ,733字那日讀書,讀到人燕同居,喃語繞樑,不免想起被取締了的院落平舍,一陣心悸。燕子已無樑可依,無簷可入,隨之一起消亡的,是千年的傳統文化。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照古時人”,然而,多少古人篤行的傳統,今天卻杳無了。
在音樂未誕生前,蟲鳴文化是古人生活的重要構件。可以想象,十月蟋蟀入床底,秋風蕭颯,曠野清朗,只聽得沉沉蟲鳴,何其歡樂!但伴著汽車喇叭和人間爭吵,蟲鳴文化只留下絕唱和輓歌。
消逝的文化又何止蟲鳴?我們身處一個極其悲哀的時代,先輩留給現代人的人文資源,精神功課,在一代代傳承中被修篡,甚至摧毀。“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是青年才俊王勃的不羈心境,如今的少年,誰又能在旱地拔蔥般豎起的建築後尋找出地平線上的落霞?
更為甚者,是傳統佳節。前幾日正是重陽,古人稱之“登高”。登高眺遠,抒懷酬志,放牧視野,文人們爭相潑墨,百姓們邀友約醉。王勃,陳子昂,李白,崔顥,從滕王閣吟到幽州臺,從天姥山念及黃鶴樓,傳統的登高節,真是個懷遠的好主題!恍然醒之,我們如今,何處適於登高遊目?百米高塔?直聳雲霄的觀光梯?—充斥著冰冷的金屬味,散發著人人浮躁的氣息……
我們睥睨天下,肆意規劃任何慾望的海拔;我們走了很遠很遠,卻忘了為何出發。那些值得我們虔誠的傳統,只剩下一個遙遠的背影。
一個民族傲然屹立的底氣,是需要歷史的積澱和文化的底蘊的,但現代人太過冒犯,實在不仁不義。古老的傳統文化,天然的邏輯,被破壞;那個天光明澈、風物燦爛的世界,漸行漸遠……無數傳統文化消逝了,消逝中,似乎只剩下強大的人類!
我們要回首駐留,向消逝的傳統致敬,並盈淚挽留。
我們已損失慘重,就請喚醒我們的感官心靈,贖回我們的傳統,重建我們的原配世界。
衷心致敬於消逝的傳統文化!
我眼中的傳統文化 篇14
國二作文 ,1145字中國,擁有著五千多年的悠久歷史和燦爛的傳統文化,它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散發出獨特的東方美。現在,就跟著我走進我眼中的傳統文化。
唐詩之風
使中國聞名於世界的原因有許多,其中之一就是中國是詩的國度,在唐朝掀起了一股“詩風”,使唐詩成為中國詩的鼎盛時期。在這期間湧現了一大批傑出的詩人,如:“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魔”白居易等等。他們的詩中喜怒哀樂、酸甜苦辣皆有,例如:“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一句中讀出了李白對王昌齡的想念之情和滿滿的祝福;“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一句中看出劉禹錫的豁達向上。這些詩句流傳下來,被世人誦讀,也時常脫口而出,面對與朋友的分別會用“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來安慰彼此;每當重陽節來臨,人們總是情不自禁地吟出這句“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唐詩給生活帶來了不一樣的風采,使其改變了我們的生活。這是我眼中的傳統文化—唐詩,獨特而燦爛。
春聯之美
春聯,顧名思義,就是春節的對聯。每當過年,鞭炮聲四處響起,此時,家家戶戶都會掛上春聯。春聯一般分為上聯、下聯、橫批三部分,且顏色是中國吉祥紅,把春聯貼在門口,就是希望在新的一年裡,能夠平平安安、好運相隨。常見的春聯,如:上聯:春滿人間百花吐豔,下聯:福臨小院四季常安,橫批:歡度春節;上聯,喜滋滋迎新年,下聯:笑盈盈辭日歲,橫批:喜迎新春等等。春聯要求要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華語言獨特的獨特形式。每每看到春聯都感覺特別美,為什麼?因為看到春聯就如同看見人們對新的一年滿滿的祝福、希望和美好的憧憬、嚮往。這是我眼中的傳統文化—春聯,美好而真誠。
書法之韻
先說說我國的文房四寶:筆、墨、紙、硯,談到這四樣寶,就不得不提起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之一:書法。相信大家對“書法”並不陌生。書法即是文字的書寫藝術。世人常用“顏筋柳骨”來形容著名書法家顏真卿和柳公權的書法風格。在這與大家分享一個小故事。小時候的米芾經常與先生學寫字,可很長時間後,他的字並無明顯長進。有一天一個秀才來到當地,米芾想跟他學寫字,秀才說:“可以,但你得買我的宣紙,五兩一張。”米芾嚇了一大跳,最後狠心掏出五兩銀子。三天過後,秀才叫米芾寫一字給他看,寫後發現大有長進。原來米芾拿到這麼貴的紙怕浪費,便仔細研究字的結構。而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了書法,甚至有許多外國友人也加入了寫書法的行列。由此可見,書法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這就是我眼中的傳統文化—書法,雋秀而有力。
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還有很多,在我眼中,它們如同瑰寶般珍貴。在漫漫歷史長河中,祖先留下的優秀傳統文化是給我們無價的禮物。作為青少年的我們,要成為其弘揚者、傳播者,共築我們的美好精神家園!
傳統文化在當代的生存與發展 篇15
國三作文 ,793字故宮就在眼前,可是總是有一種違和的感覺,讓自己覺得眼前的不是古建築,而是仿古建築。為什麼呢?因為遊客對建築的破壞,導致了國家對它們的保護,所以才會有隨處可見的鐵柵欄,而這充滿金屬質感的鐵柵欄正與古風古色的故宮建築群相沖,充滿了不協調的違和感。
現在古建築絕大多數成了旅遊景點,人山人海,喧鬧不已,沒了那些宮殿的莊重與威嚴,留下的只有世俗與傷痕。它們如今在當代的尊嚴全無,淪落為人類觀賞之物,被鐵網所保護,儼如動物園的一隻戲猴一般,只得苟延殘喘。
我突然又想起幾天前,在頤和園發生的種種。
當時,我走進園中的轉角處,正被擁擠的人流所煩之時,看見一個孩子在隨地大小便。對此,我只想說,這個孩子的父母大概並不懂尊重傳統文化。更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為人父母連最基本的社會道德都沒有遵守。
我感受到了傳統文化漸漸沒落的氣息。
但是!絕不可以!中華傳統文化是我國自古以來的文化精髓,精神支柱,絕不可沒落。即使是出現了這小小的危機,也要引以為重,不能積小成患。
所以文化在當代的生存與發展已成為一個重要的問題。
讓人們感染傳統文化的氣息,並受其影響,並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完成了的事。這需要大量機構組織有效的活動,使人們真正地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只不過要真正做到使傳統文化在當代得到繼承發展,更要全面的全民普及。而且更為重要的是提高公民素質,它決定了古建築的生存能力。近年來,我國公民的普遍素質都提升較快,但還是有缺陷。普遍素質提升得越快,就越能使傳統文化保留得愈加完整美觀。
其次,我們要讓更多的外國友人關注我們的傳統文化,使國外對中華傳統文化引起注意,並使世界也熱愛上它,這樣會使它更易生存與發展在如今的社會裡。
最後,對於這次研學發表一些看法:雖然伙食較差,但我們一起吃的開心;雖然車程長,旅途累,但我們團結一致,毫無怨言;這一次研學我們收穫到的並不只是知識,不只是傳統文化的薰陶!更是思想的啟迪。
我身邊的中國傳統文化 篇16
國小六年級作文 ,798字我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古國,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唐詩、宋詞、文房四寶、瓷器,還有很多像春節、端午、中秋等具有中國特色的傳統節日,這些都是中國文化的向徵和代表。書法是也是我國的傳統文化之一,我身邊有很多同學和好朋友都在學習書法,看著他們一個個字寫都得很漂亮,心裡非常羨慕,也暗下決心要練得一手好字。
暑假媽媽給我報了個書法班,走進教室,牆上到處掛滿了一幅幅書法,有的字蒼勁有力,有的字行雲流水,有的字端莊秀麗,滿屋子的墨香,彷彿置身於一個書法的世界。歐陽老師是我的書法老師,開始上課了,歐陽老師找來了毛筆和宣紙,讓我在紙上畫圈圈,我很好奇,畫圈和書法有什麼關係呢?一個上午過去了,我一個字也沒學會,這就是我的第一堂書法課。第二天,歐陽老師開始讓我畫豎線和橫線,半個小時過去了,我實在憋不住了,對歐陽老師說:“老師,我是來學書法的,為什麼一直讓我畫這些呢?”歐陽老師微笑著說:“你之前沒有接觸過書法,讓你畫圈,畫直線,是讓你學會運筆,把毛筆控制好。”哦,原來是這樣,我明白了。
第三天,歐陽老師終於開始教我學寫字了,第一個字是寫漢字“一”,剛開始寫的時候我非常緊張,手還不停得抖,我深深的吸了一口氣,按照老師教我的要領,落筆時稍重再寫橫最後收筆,“一”字就出來,可仔細一看怎麼寫得不直呢,像一條毛毛蟲,老師說:“沒關係,慢慢練習”,於是我就繼續練,一張紙、兩張紙、三張紙……,直到第五張紙,我終於把“一”字練好了,真是“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雖然書法很難寫,可只要你專心、刻苦,就沒有練不好的。經過一個暑假的學習,我的書法大有進步,字比以前好看多了。
“一手好字,受益一生”,學習書法既是弘揚我們的傳統文化,也可以把字練好,還可以修身養性,陶冶情操。最重要的是,我覺得它可以磨練人的意志,通過學習書法,我懂得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要有恆心、有毅力,學習書法雖然很苦但也樂趣無窮啊!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 篇17
國小三年級作文 ,590字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
屈原是我國偉大的歷史詩人,相傳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每年的端午節,外婆都會帶我包粽子,我最喜歡吃白米粽。那天一大早外婆買了很多的粽子葉,我用水把粽葉刷洗乾淨,然後在水盆裡泡一個小時後,放鍋里加一點油再用慢火煮半小時,粽葉準備好了。用清水把糯米浸泡半小時。等一切準備就緒,我們就開始包粽子了。
先把粽子葉子對摺成圓錐桶,再倒入糯米,然後順著圓錐桶的邊緣把多餘的葉子裹起來,再用繩子把粽子寄緊,不一會兒,我們就把糯米全部包成了粽子。
“上鍋煮粽子嘍!”我大聲喊起來,外婆把粽子一個個放進鍋裡,用水煮半個小時,帶著粽葉香氣的粽子就出鍋了,清香四溢。我開啟粽葉,把粽子放進白糖碗裡,沾著白糖吃,可甜可香了,我一口氣可以吃好幾個粽子呢!
我最喜歡過端午節了,因為我愛吃粽子!
中國的傳統文化——春節 篇18
國小三年級作文 ,442字中國的傳統節日很多,如:端午節、中秋節、清明節……下面,我就來跟大家說一說春節吧!
相傳有個叫“年”的怪獸,每到除夕,它就要去村莊裡吃人,後來,人們發現“年”害怕紅色的東西,就在除夕的時候掛對聯,剪窗花,穿紅衣服,年逃之夭夭,從此以後,便有了春節。
看,大街上掛滿了燈籠,欄杆上還有彩旗呢!超市裡人山人海,大家都爭著購買年貨,我和媽媽也在超市裡買了準備到外婆家去拜年的禮品便去了外婆家,到了外婆家,我便聞到了一股香味,我不盡嚥了咽口水,開啟門一看,呀!外婆正在煮水餃,已經有一鍋了,因為過年人多,所以還要包點水餃,我想幫外婆一起包,就拿起了一片餃子皮,學者外婆的樣子先用筷子夾了一點肉餡,把肉餡放進餃子皮中,接著,把餃子皮對摺,再把皮的頂上翻幾下,一個餃子就做好了,看看外婆的,做的很好看,再看看我的,做成了一個奇形怪狀的水餃,一點也不像,晚上,我們吃著香噴噴的餃子,看著美麗的煙花,掛著對聯,這就讓我們知道,新的一年到來了。
春節是一個讓人難忘的節日,也是傳統節日中最受歡迎的節日。
中國的傳統文化春節 篇19
國小三年級作文 ,597字生活中的傳統文化多種多樣:家家戶戶慶團圓的中秋節,端午節,還有登高望遠的九九重陽節。今天,我就說說春節吧!
每年春節家家戶戶不僅要貼窗花,都要放鞭炮!這是為什麼呢?原來,從前有個叫年的怪獸,每年大年三十就來到村子裡來危害村民。村民大驚失色,嚇得魂飛魄散,卻什麼辦法也沒有,只有躲一天是一天,因為年它可以吃掉村子裡所有人,搞得村子裡人心惶惶。有一年,這個叫年的怪獸又來了,天漸漸黑了,村民嚇得逃到了山林裡,可是有一位大膽的老人點起火堆,火熊熊燒起,火堆就要滅時,突然一個小孩找到竹節扔進火堆,當年要吃人時,突然火堆發出噼裡啪啦的聲音,年嚇得狼狽得逃走了。年雖然不來了,但人們怕它來,就這樣,過年放鞭炮的習俗就這樣形成了。
春節的時候,旱晨爸爸用膠水把春聯貼到大門上面和兩邊,上面貼橫批。姐姐把福字倒貼在門口,就是預示著福的倒來。
晚上,放完鞭炮,該吃年夜飯了,媽媽從廚房間裡端出我喜歡吃的魚肉,魚肉表示年年有餘,除了魚,還有紅燒排骨,糖醋里脊,可樂雞翅,豐盛的年夜飯開始了,我們一邊吃飯,一邊舉杯彼此祝福。開始發紅包了,奶奶說“只要你們好好學習,除了紅包還有別的獎勵,發完了壓歲錢,我們準時開啟電視機,看春節聯歡晚會,那美妙的歌曲使人陶醉,那精彩的相聲小品,使人鬨堂大笑……
我愛過春節,這就是美好的春節習俗,如果每天都這樣,那簡直是太棒了!我要努力學習,希望每年學習都棒棒的,每年都更上一層樓。
中國的傳統文化——剪紙 篇20
國小三年級作文 ,336字中國的傳統文化可多啦,如舞龍、捏泥人、皮影戲。今天我要介紹的是—剪紙。
從古至今,剪紙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剪紙的種類也很多,如窗花、喜花、鞋花、剪紙團花等,每次過節過年,人們都要剪一些“福”、“喜”來表示慶祝。
課堂上,老師也給我們欣賞了許多的剪紙,有金蛇狂舞、神龍擺尾、醉八仙。
先說,“鴛鴦戲水”吧,只見有兩隻鴛鴦梳著整齊的羽毛,在平靜的湖上照著“鏡子”呢,湖面上還有花藤在幫她梳理頭髮呢,湖水下的水草再給它們撓腳心呢,真有意思。
最有趣的是,“猛虎下山”,只見一隻凶猛的老虎翹起尾巴豎直汗毛,好像有什麼把它給惹怒了。
“年年有餘”也很有意思,只見一個小孩抱著一條大鯉魚腰也沒有彎,還樂呵呵的笑著,也不忘拿著一支荷花。
剪紙藝術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