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世奇人讀後感相關作文20篇

《俗世奇人》讀後感 篇1

讀後感 ,547字

暑假裡我讀了一本馮驥才先生寫的《俗世奇人》,裡面有各種身懷絕技的奇人妙事,每個人都有一個外號,比如有力大無窮的張大力、有刷牆絕活的粉刷匠刷子李、手藝高超的泥人張等等。讀起來非常有趣,我很喜歡這本書。

我最喜歡裡面的刷子李,他的刷牆功夫超好。他每次刷牆的時候都要穿一件黑色的衣服,他的牆壁刷的非常勻稱,刷完後粉末一點兒也沒有掉在地上,更沒有掉在黑衣服上,可見他的功夫是多麼的高超。他有一個小徒弟名叫曹小三,對師傅的絕活是半信半疑。每次和師傅刷牆的時候只關注師傅身上有沒有沾上粉末—終於有一日,在刷牆的時候,他發現了師傅的褲子上有一處很醒目的白點,心想是不是師傅剛才刷牆時不小心沾上的呢,原來是師傅抽菸的時候不小心把褲子燒了一個小洞,他那潔白的襯褲露了出來,看上去就像是刷牆的粉漿掉在了身上。師傅教導曹小三要好好學習本領,不要把心思放錯了地方。

通過這件事讓我明白了做事情要專一,不能三心二意。刷子李能有這樣的絕活和他勤勞的練習是分不開的,正所謂天才不是天生的,是靠後天加倍的努力和汗水換來的。想到自己每天都是極不情願的去練習書法和刷子李比起來我很慚愧,刷子李的故事讓我改變了我對練習書法的態度,想要寫的一首漂亮的書法,我必須踏踏實實的練習基本功,每天堅持練習,一定也能練就一手好書法。

《俗世奇人》讀後感 篇2

讀後感 ,673字

暑假裡,我讀了一本有趣的書,書名叫作《俗世奇人》。這本書是由一篇篇的小故事組成的,讀起來妙趣橫生、不捨放手!現在,我就把我讀了之後的感受寫下來。

這本書的作者是馮驥才先生,他是通過邊回憶,邊記錄的方式寫下這本有關各種天津奇人故事的一本書。他把這本書裡所有人物的性格、動作寫得惟妙惟肖,比如在“酒婆”這一章節,他把酒婆的外貌特徵寫得十分生動:衣衫破爛賽叫花子;頭髮亂、臉色黯。還有她喝酒後那種灑脫的動作"上搖下襬、左歪右斜;悠悠旋轉樂陶陶,風擺荷葉一般;逢到雨天,雨點淋身,便賽張慢慢旋動的大傘了"看看,馮驥才先生的語句是多麼的具有表現力、將人物的神態是描寫得多麼的生動啊!這個人物立刻就像活了一樣站在我面前。

我最喜歡的故事還是得數“狗不理”那一章了,他把狗不理包子寫得好像真的就擺在你眼前一樣,咬一口,噴香流油,寫得我口水直流了三千尺,已經迫不急待地想要買一個來嚐嚐了。“狗不理”包子除了包子有名,還有“狗不理”這個店名也很有名。據說,當時“狗不理”包子店並沒有店名,但是包子做得好,生意也好,狗子就是這個包子店的老闆,他每天都太忙了,在做生意的時候忙得沒有時間理人,久而久之別人就有了“狗子賣包子不理人”的說法,於是就得了這個店名“狗不理”。又因為這個名字是罵名,很稀奇,便有了更多的生意上門。直到現在,“狗不理”包子的名氣一直沒有下降,好吃的包子流傳至今。

這本書裡的奇人個個都有有趣的故事,還有馮驥才老先生親手繪出的畫,通俗易懂。這本書讓我瞭解了天津市井民間的小故事,還學習了作者描寫人物時的細緻生動,值得一讀!

俗世奇人讀後感 篇3

讀後感 ,533字

《俗世奇人》寫的是清末民初天津衛的一些奇人怪事,小說通過一個個小故事的形式,把奇人們的故事寫得活靈活現、躍然紙上,不禁令人拍案叫絕。

這是一本講俗世的書,裡面講的都是一些俗世的事,比如連書中主人公們的名字都很“俗氣”,有很喜歡喝酒的酒婆,有特別會刷牆的刷子李,有力大無邊的張大力等等。雖然,喝酒、刷牆、力氣大等,這些都離我們生活非常的貼近,但是作者卻把這些俗事寫的如此引人入勝,真是令人佩服!

這是一本講“奇人”的書,其中有一個故事名叫《蘇七塊》,講的是一個叫蘇金散的大夫,他定下看病的規矩,病人要把七塊銀元放在他眼前,他才肯出手看病。眾人因此送給他一個綽號:蘇七塊,暗地裡嘲笑他眼裡只有錢,私下貶他只值七塊銀元。話說,有一回蘇七塊和華大夫正在打牌,車伕張四受傷找蘇七塊看病,因為拿不出七塊錢被拒,華大夫便偷偷借了時,主動免了他的藥費。最後,蘇七塊將看病收的七塊銀元悄悄地還給了華大夫,並說:您別以為我這人心地不善,只是我立的規矩不能改。一個醫術高超、醫德高尚的蘇七塊形象立馬樹立了起來,讓七塊銀元給張四,蘇七塊就飛也似得把張四的病看好了,在張四無錢付藥費人印象深刻。

在《俗世奇人》中,每個故事都很精彩。如果說俗世真有奇人的話,那麼《俗世奇人》也真算是一本奇書了。

《俗世奇人》讀後感 篇4

國小四年級作文 ,47字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我們只有腳踏實地、堅持不懈,努力達成自己的目標,實現不平凡的傳奇人生。

《俗世奇人》讀後感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1663字

生活是平凡的,卻是不平凡的。在《俗世奇人》這本書中,作者講述了一位位有著跟普通老百姓不一樣的地方,謂之奇人。

在天津衛這個地方,舉凡中國大災難,無不首當其衝,因而生出了各樣空前絕後的人物,既在顯耀上層,也在市井民間,粉刷匠“刷子李”幹完活,身上不粘一個白點。“泥人張”從鞋底扣下一塊泥巴,一手吃飯,單手就可以把泥人捏得栩栩如生、活靈活現,治病從來都是信手拈來,臨場發揮的“神醫王十八”等等。“碼頭上的人不搶活不成,一搶就生出各樣空前絕後的人物”,文中的這句話,就是對奇人最好的描述。

開篇的“蘇七塊”蘇金散看病前必收七塊銀圓。有一次,三輪車伕張四請求先欠著,幫他接上胳膊,但蘇金散坐視不理,還是跟人一起打牌,出了名心善的牙醫華大夫藉著去撒尿的藉口,把錢偷偷的給張四。但在故事結尾,待人走光,蘇金散攔住正要走的華大夫,把前面那堆銀圓取出七塊給了華大夫。從中可以看出,其實不是蘇金散不心善,求財心切,而是他自己定的規矩不能亂。他若亂了這個規矩,他的話別人是不會聽的,在天津衛這個混亂的環境中無法生存,他也是在為自己謀生。

第十一個故事,給我們栩栩如生展現了一個“認牙不認人”的華大夫,初讀這個故事的時候,我一直覺得這個華大夫記性不太好,剛在他的診所治過牙,過一天就忘了。而當讀到最後,他認出了搶首飾的傢伙,他不是通過看面貌,是看到那傢伙的虎牙,就是他治的,而他治這顆牙的那天,就是便牙偵探說的那天,他再看一看那個傢伙的面貌,果然和便衣偵探形容的一模一樣。通過華大夫的發現,終於抓住了這個劫匪。這個時候,我再想一想,就發現不是華大夫記憶不好,而是他把所有心思都放在牙上,提高效率,增加自己的能力。

再談談能說會道的好嘴“楊巴”。楊巴本名楊八,跟楊七一起在天津衛這一帶賣茶湯。有一次,李鴻章來天津衛,地方的府縣道臺費盡心思:究竟拿什麼才能把“中堂”大人哄開心。京城豪門,山珍海味不新鮮,新鮮的反倒是地方風味小吃,可是天津衛的小吃太粗太土。幸虧知府原是地面上走街竄巷的人物,便舉薦出“楊家茶湯”。李中堂正要嚐嚐,目光一落碗中,就把碗給砸了,當官的都不知道李中堂為什麼發怒。楊巴腦筋一轉,就知道中堂大人肯定不知道浮在碗上的是碎芝麻,以為是髒東西。他趕緊磕下頭來,叫道“中堂大人息怒,小人不知道大人不喜歡吃碎芝麻”。中堂大人也順坡下了,沒吃茶湯,反而賞銀百兩。從這個故事中我看出,手藝人在處世方略上順時應變,像同行的競爭,惡勢力的橫行霸道、官吏們的仗勢欺人,常常威脅著他們的生存。如楊七和楊八,本以為給李中堂進獻茶湯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但是當時楊八如果實話實說,可能科會招來禍水,機靈的楊巴不愧是逢場作戲的好手,他揣著明白裝糊塗,“大人不記小人過,饒了小人這一次,今後一定痛改前非”這個絕妙的回答,既讓李中堂明白,又給足了中堂大人面子。但這又是多麼無奈的回答,明明是中堂大人的錯,卻要搶著加在自己身上,明明自己無錯,卻又搶著求恕罪。這種機靈是以犧牲自己的人格為代價的。此刻作者之前寫過“泥人張”為代表的手藝人那張孤高、耿介、自尊的人格蕩然無在,有的只是生存空間遭遇擠壓之後的人格扭曲,有的只是面對生存困境的順時應變。楊巴這個人是個異數,他沒有什麼硬碰硬的絕活,全靠一張嘴,卻成了楊氏茶湯的“頂樑柱”。並不是說作者文筆不好,前後矛盾,而是借楊巴這個人物點出了作者之前故事中未涉及的手藝人生存困難這個命題。結尾,作者特意強調說李中堂並沒有喝茶湯啊!似乎在提示我們,茶湯的出現與楊七的手藝毫無關係,這又重複了作者之前說的一句話:“天津衛是做買賣的地界兒,誰有錢誰橫,官兒也怵三分,手藝人除外。”手藝人靠手吃飯,求誰?怵誰?作者通過楊巴的故事告訴我們手藝人也不例外,手藝人不是萬能的,手藝人也要去“求誰”“怵誰”。這再一道出手藝人生存現實的無奈,這種思考比“泥人張”故事中手藝人人格之獨立,要深刻許多,現實許多。

在這時代,有才華的人不怕遇到伯樂,只怕才華比不上別人。隨著社會的進步,物競天澤、強者生存、弱者淘汰,這不算殘酷,只是一個事實而已。

《俗世奇人》讀後感 篇6

讀後感 ,416字

《俗世奇人》講了許多個人的故事。他們都有特殊的外號,其中本名已經沒有人之知道了,像:刷子李,九婆等人;有的本名雖然還有人知道,但知道的人不多,還張大力,蘇七塊等人。他們能有特殊的絕活,比如說:刷子李可以刷牆時穿著一身黑,刷完後,全身上下竟沒有一個白點……

真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捏泥人,治牙,養鳥……都是手藝人,個個有絕活,這個世界真是五彩繽紛,千奇百怪。雖然我覺得有些地方不符合常理,但是,如果把它們當做超人來理解,來崇拜,則會有另一番惟妙惟肖的滋味,如果在現實生活中,在我們身邊,也有許多古怪人,這麼幽默,這麼厲害的人該多好!

因為這本書幽默,所以,在看這本書時,如果想笑就大聲笑出來,甚至可以忘掉整整一年的煩惱。

看完這本書讓我懂得了:一個人雖然不可能哪一個方面都很優秀,至少也有某一個方面本領很優秀,所以,從現在開始,讓我們利用自己的優勢,努力訓練出裝,屬於自己的“絕活”,長大之後才能在社會上建立屬於自己的“天地”。

俗世奇人讀後感 篇7

讀後感 ,1055字

近來,我閱讀了馮驥才的小說集《俗世奇人》。馮驥才以細膩而平俗易懂,傳神而富有人情味的筆觸,塑造了36個“奇人”,令人歎為觀止。在天津衛這個魚龍混雜、臥虎藏龍的地界,是“不強活不成”的,但“一強就出現各種空前絕後的人物”,可見這“俗世”之俗,“奇人”之奇了。書中既有“蘇七塊”這種本領高強的怪人,也有“酒婆”這般不同尋常,充滿傳奇色彩的奇人,甚至還有陳四這種善於送禮討好的歪門邪道的貨色,實在令人目不暇接,回味無窮。

但其中,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人物要屬李金鰲了。他五大三粗,極講義氣,是天津衛出名的混混頭兒。一次,聞名天下的小楊月樓戲班被大水圍困天津,為了有飯吃,只好將行李押在典當鋪,而今卻無法取回。李金鰲一聽說戲班子的困難,二話不說,到典當鋪樓下一聲吼就解決了困難,還分文不收。後來,李金鰲去上海辦事,恰逢數千腳伕因黃浦江上凍忍寒捱餓,不忍放手不管,於是請小楊月樓義演三天,竟靠著這戲票錢就養活了上千人。李金鰲臨行,小楊月樓送還謝禮並盤纏,李金鰲仍是分文不收,一番話更是說得又熱又辣:“想想看,您和我這段交情,有來有往,打誰手裡過過錢?誰又看見過錢?折騰來折騰去,不都是那些情誼嗎?錢再多也經不住花,可咱們的交情使不完!”

是啊,“人脈就是錢脈”,“多一個朋友你就多一條路”,自古以來,朋友都是人們人生中的一大追求。朋友,是永遠可以依靠的避風港,是會認真聽你傾訴的那個人。他們總能在艱難困苦之中,讓你們心靈深處的紐帶牢固的連在一起,患難相扶。如若朋友滿天下,不論流落何方都不須彷徨,不論於何處為困難所阻撓都不必慌張,朋友總會遞給你一隻手,為你送來萬里晴空。魯迅先生說過,“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但李金鰲此人,奇就奇在於他無論對哪個朋友都能推心置腹,都願為其赴湯蹈火,兩肋插刀。亞里士多德說過,“對誰都是朋友,實質對誰都不是朋友。”但李金鰲此人,人脈廣,交情深,真心實意,我們自然無法做到我們自然無法效仿,因而我們更應去追尋那最真摯、最永恆的交情,去守護、去奉獻那本已存在的情誼,讓自己時時刻刻為交情所圍攏,去體味朋友懷抱的溫暖。

李金鰲與小楊月樓的情誼更是告訴我們,當你可以無條件地,絲毫不猶豫地幫助你的朋友,且在你的朋友幫助你時,你的心裡全無愧疚,無任何欠還之意,你才是獲取了最為真摯的情誼,而你們更是融為了一個整體,無論如何,總可以一同緊握雙手,披荊斬棘,走上輝煌之路。

“俗世”之“奇人”,“奇”卻仍未脫“俗”,“俗”卻非凡離“奇”,無時無刻不為我們這些身處“俗世”之“俗人”指明為人處世之“奇”妙所在。

俗世奇人讀後感 篇8

讀後感 ,1603字

【俗世奇人讀後感】

丁澤鈺

一本好書可以把人帶到一個更高的境界,一本好書可以使我開開心心的度過每一天,一本好書可以讓我們在知識的海洋裡遨遊。

《俗世奇人》的作者是馮翼才,浙江寧波人,1942年生於天津,中國當代作家和畫家。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天津衛本是水陸碼頭,居民五方雜處,性格迥然相異。然燕趙故地,血氣方剛;水鹹土鹼,風習強悍。近百餘年來,舉凡中華大災大難,無不首當其衝,因生出各種怪異人物,即在顯要上層,更在市井民間。

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故事就是《酒婆》了,講述了酒婆很愛喝酒,她常常上酒館喝酒,一走到路口時酒就醒了,這是為什麼呢?原來,酒館的老闆每次都在濃酒裡摻一些水,使酒變多,沾一些便宜,老闆沒兒沒女,給佛爺口頭時,動了良心,不再往酒裡摻水了。這天,酒婆又來吃酒,喝了幾大杯酒後,到了路口酒也沒醒,結果呢?卻被一輛馬車給撞死了!哎,你說這老闆大發慈悲,不再往酒裡摻水,反倒害死了人,還不如繼續作假呢。

我喜歡馮翼才的文章。幽默,搞笑,給人說不出的歡樂,每當看到這本書時,就會把煩惱忘得一乾二淨,渾身放輕鬆,美美的享受這段幸福的時光。

【《俗世奇人》讀後感】

劉潤峰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我們知識的海洋,我們在書的海洋裡暢遊,就像鳥兒在天空中自由飛翔。讀書使我們快樂,使我們充實。你這樣說:“書是人類沒有生命的朋友。”

最近,我讀了一本《俗世奇人》這本書。這本書的作者馮驥才,浙江寧波人,1942年生於天津,中國當代作家和畫家。其中,著名的代表作有《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神鞭》,《三寸金蓮》,《珍珠鳥》等作品。

其中我最喜歡的故事就是《神醫王十二》。這個故事講的是一位神醫曾多次救過許多人,遇到棘手的問題時,他總是能讓人意想不到的方法來解決問題,而他用的方法都十分巧妙。

王十二是一個熱心的人。有一次,一位鐵匠眼睛裡進了鐵渣,王十二用磁鐵把鐵渣吸了出來,鐵匠剛要感謝他,可王十二頭也不回地走了。王十二不貪金錢,助人為樂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我不僅喜歡《神醫王十二》,更喜歡《刷子李》。

這個故事講了一位技藝高超的師傅,他刷牆時不沾一個白點,人們稱他為“刷子李”。

有一次,一個徒弟,聽說他從不粘一個白點兒,就有一些懷疑,於是師傅就刷了一面牆,而不沾一個白點。徒弟掙大了眼睛發現師傅身上一個白點都也沒有,最後徒弟相信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相信別人的實力,不要懷疑別人,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讀了這本書,使我收穫滿滿,也懂得了一個道理:要努力就會成功,要相信自己!

【《俗世奇人》讀後感】

張起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俗世奇人》這本書就是寫這些“奇”人的。這本書裡的奇人大到文武百官、小到普通百姓;文人、武人、小偷、神醫,這本書裡應有盡有。這本書也是天津地區民國初期的寫照,這本書的作者是馮驥才,他是浙江寧波人,出生於天津,是中國當代大作家,作品有《神鞭》、《三寸金蓮》等。

《俗世奇人》中有許多許奇人,我比較喜歡的一個人是燕子李三。燕子李三雖然是一個小偷,但他偷富濟貧,這是我喜歡他的原因之一。我喜歡他,不僅因為他的人品,還因為他的故事好聽,他經常偷富貴、貪官,濟窮苦人民。當他偷東西的時候,就會在被偷者的家裡畫一隻小燕子,給窮苦人錢的時候,都是從窗子扔進去一個賺錢的小袋子,袋子上有一個小燕子。據說他原先叫李三,因為他偷竊東西畫燕子,所以人們都叫她燕子李三。這本書還有許多“奇人”,像大名鼎鼎的“泥人張”捏泥人的技術一流‘’工人界的精英“刷子李”刷牆的技術幾乎無人能敵,“蘇七塊”神醫眼疾手快,不給病人痛苦…

這本書裡的人大多數都可以做到現代人認為神奇的事情。以前我以為世界上沒有人能像超人一樣厲害,但我讀了這本書後,我改變了想法,原來奇人到處都有呀!在古代就有許奇人,更何況在現代?我一定要努力學習,爭做未來的“新世奇人”啊!

俗世奇人讀後感 篇9

讀後感 ,763字

前幾天,我讀完了馮驥才老爺爺寫的《俗世奇人》這本書,印象深刻。書中主要寫了天津衛這個水陸碼頭上,居民雖然五方雜處,但是此地為燕趙故地,水鹹土鹼,因而生出性格迥異,血氣剛烈的各種怪異的有才人物。正所謂馮爺爺說的“天津衛碼頭上的人,不強活不成,強就生出各種空前絕後的人物,但都是俗世奇人。”

書中共有36個小故事組成,每個故事都以主人公的外號為題,如:“蘇七塊”“刷子李”“酒婆”等。書中的每個人物都被刻畫得栩栩如生,細細品味故事情節,使人深有感觸。其中我最喜歡的是關於醫生的三個故事:《蘇七塊》,《認牙》和《神醫王十二》。

蘇七塊,骨科醫生,性格獨特,他給人看病立的規矩誰也不能打破:看病的人無論貧窮親疏必須先拿七塊銀元放在臺子上,他才肯瞧病。但是他就是憑技藝高超,三下二下,就把斷骨接上了;牙醫華醫生醫術更頂天,您朝他一張嘴,不用說哪個牙疼,他瞅一眼就全知道。雖然他記性差記不住人,但是卻認識自己看的牙,憑這個本領幫偵探抓獲了通緝要犯;神醫王十二的神之處在於他不僅靠的醫術,更重要的是能急中生智地把別的醫生沒法看的病信手拈來,手到病除。如一個被鐵渣子崩進眼睛的鐵匠痛得大喊大叫,眾人束手無策時,王十二靈光一閃,關鍵時刻用吸鐵石救了鐵匠的眼睛。

這些故事告訴我如果沒有平時的勤學苦練,哪來的蘇七塊的霸道,華大夫的專一,王十二的機智?他們之所以有這麼驚人的能力,就因為他們手中有絕活,他們靠自己的手藝受到了別人的尊重,他們靠自己的努力,創造了不平凡的生活,讓這個世界變得這樣的美好!就像一句話“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希望我們從現在開始,好好學習,刻苦鑽研,努力去創造更美好的世界!

俗世奇人讀後感 篇10

讀後感 ,567字

這學期,我去書店買了一本書,書名叫《俗世奇人》。書是一個人的良師益友,有了書,

就有了無窮的財富,有了書,一個人就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俗世奇人》主要講了:天津衛本是水陸碼頭,居民五方雜處,性格迥然相異。然燕趙故地,血氣剛烈;水鹹土鹼;風習強悍。近百餘年來,舉凡中華大災不難,既在顯耀上層,更在市井民間。

我最感興趣的是《泥人張》;他在飲酒時,來了一位大名鼎鼎的張五爺。當下,城裡城外氣最衝的要算這位靠著販鹽賺下金山的張錦文。人們在當面叫他張五爺,背後叫他海張五一稱。手藝人靠手吃飯,用手賺錢。海張五拿泥人張取笑,人家泥人張不生氣,用泥捏了個海張五。把海張五氣得面紅耳赤。

第二天,北門外估衣街的幾個雜貨攤上,擺出來一排排海張五這個泥像,還加了個身子,大模大樣的坐在那裡而且是翻模子扣得,

成批生產,足有一二百個。攤子上還貼著個白紙條,上面使墨筆寫著:賤賣海張五估衣街上來來往往的人,誰看誰樂。樂完了找熟人來看,在一塊兒樂。

三天後,海張五派人花了大價錢,才把這些泥人全買走,據說連泥模子也買走了。泥人是沒了,可是“賤賣海張五”這事卻傳了一百多年,直到今個兒。

碼頭上的人,不強活不成,一強就生出各樣空前絕後的人物,但都是俗人俗人,小說裡的人,不奇傳不成,一奇就演出各種匪夷所思的事情,卻全是真人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