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遺產相關作文20篇

中國文化遺產 篇1

國小三年級作文 ,440字

一宮兩陵

“一宮兩陵”是中國的文化遺產,它們由瀋陽故宮、福陵和昭陵組成。

瀋陽故宮又稱“盛京故宮”,為清入關前的皇宮,位於遼寧省瀋陽市的瀋河區,是中國僅存的兩大宮殿其中之一。佔地面積約60000多平方米,始建後金天十年,也就是1625年,初成於明崇禎九年,也就是1961年。1961年,國務院將瀋陽故宮確定為“國家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7月1日,被列入為《世界遺產》錄中。

福陵,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和孝慈皇后葉赫娜拉氏的陵墓,為“盛京三陵”之一,佔地19。48萬平方米。因地處瀋陽東郊,又命名為“東陵”,天聰三年,也就是1629年,選定在盛京的東北郊外營建陵墓。

昭陵,是清太宗皇太極和孝端皇后博爾齊吉特氏的陵墓,佔地16萬平方米,是清初”盛京三陵”中規模最大、最巨集偉的一座。

這就是一宮二陵,它不但美麗而且堅固。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 篇2

國小五年級作文 ,582字

兵馬俑是我國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的陶土殉葬品,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雖然漢代被劉邦毀了不少,可經過考古人員的修復,現在的兵馬俑依然相當於一個巋然不動的龐大軍隊。

那年夏天,我來到西安。剛一進兵馬俑地窖的洞門,一陣清涼襲來,彷彿穿越到了另一個世界。在幾千年前建造如此多的雕像所耗費的錢財和勞力可想而知,沉靜的洞穴裡傳來一陣讚歎。大家紛紛拿出手機拍照留念。

兵馬俑雕刻得極其傳神。兵傭的每一條手紋都了了可見,歷歷可數。每個兵傭神情各異。有些俑眼神憤怒,可能是被強行擄來當兵而敢怒不敢言;有些俑滄桑的臉頰上印滿了憂愁,可能是害怕自己戰死沙場再也照顧不了妻兒老小吧;有些俑卻神情堅定,像是在大喊:“今天就讓我馬革裹屍吧!”所有的俑都形神兼備,每一張臉都折射出他們豐富細膩的內心世界。

導遊又把我們帶到另一邊。那裡全是戰車和烈馬,充滿力量感。所有戰馬都昂首長嘶,像是在鑼鼓喧天和刀光劍影的戰場上與主人衝鋒陷陣,勢如破竹。馬群中有一輛最精緻、最豪華的馬車,車上雕滿花紋、飛龍。導遊介紹道:傳說這是為秦始皇的靈魂準備的,可以讓他仙逝後飛往天宮。我突然感覺打擾了泱泱大國一代帝王的肅穆和莊嚴。

幾千年前,人類就有如此成就讓我歎為觀止,我的心情久久無法將平復。至今,我還對那天的遊覽刻骨銘心。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 篇3

國小五年級作文 ,591字

重慶大足石刻

大家好!歡迎來到我美麗的家鄉—重慶大足。我是你們今天的導遊李沐曦,下面就由我來帶領大家參觀大足最美的風景—大足石刻。文明出行,快樂隨行,請大家不要亂扔垃圾,緊跟隊伍,注意安全!

大足石刻規模巨集大,藝術精湛,資料豐富,可與敦煌莫高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齊名。其中又以北山摩崖石刻和寶頂摩崖石刻最為出名,它始建於晚唐,興於兩宋,於1999年12月1日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目》。我們現在所在的地方就是面積最大、佛像最多的寶頂山摩崖石刻。

大家快看,我們面前的就是被稱為人間一絕的“千手觀音”。“千手觀音”雕刻於南宋中後期,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這尊佛像雕鑿在88平方米的崖面上,高7。7米,寬12。5米,刻有1007隻手,其上下、左右、前後都伸出了手,有的手裡拿著斧頭;有的手裡拿著寶劍,千姿百態,真的是名副其實的千手觀音,被譽為“天下奇觀”。這尊雕像集雕塑、彩繪、貼金於一體,狀如孔雀開屏,金碧輝煌。

關於這尊千手觀音,在民間還流傳著一個動人的故事。相傳千手觀音是妙莊王的三公主,因獻一眼一首為父王合藥治病,佛感其孝行,賞還他千手千眼。千手象徵其法力無邊,能拯救眾生,千眼象徵其智慧無窮,能明察秋毫。

下面請大家自由參觀這尊佛像,十分鐘後我們集合去下一個景點。謝謝!

中國世界文化遺產 篇4

國小五年級作文 ,437字

到了西安,你會想到什麼呢?Biangbiang面、鐘鼓樓、羊肉饃當然還有兵馬俑啦!今天我就去了兵馬俑博物館。

兵馬俑都是泥巴、陶片做的嗎?當然不是!他們身上原本顏色豔麗,不過因為出土時技術不行,不到一分鐘就氧化了,實在可惜!但二號坑出現了奇蹟:在一隻跪射將軍俑背後留著淡淡的紅色,儲存很不易!

自從出土到今天,沒有一個兵馬俑神色一模一樣,可謂古人的腦洞大開!

所有兵馬俑的手都呈空心拳式,為什麼會這樣呢?考古學家推斷,兵馬俑的手裡應該都拿有兵器,而這些兵器是木頭做的,因為年代久遠,已經全部腐化了,如果兵器還存在,我們還能一覽秦王朝的兵器呢!

特別的還有兵馬俑三號坑,因為這裡的兵馬俑手裡拿著禮儀制度的兵器,所以考古學家推測這兒應該是指揮部。那兒特別小,只有五百二十平方米,在指揮部的正前方還有指揮用的四馬一車,給我們呈現了秦王朝完整的指揮部形象。

秦王朝時,兵馬俑能做得這樣活靈活現,可想當時的科技、藝術的發達。中國作為千年文明古國,當之無愧!我為我是中華子孫而驕傲!

中國世界文化遺產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858字

《美麗的黃龍》

歡迎大家來到四川黃龍風景區!

我先給大家介細一下我們的黃龍風景區。黃龍,位於松潘縣境內的岷山主峰雪寶頂山下,是國務院公佈的全國第一批重點風景名勝區,一九九二年同九寨溝景區一道被列入聯合國世界自然遺產名錄。黃龍溝長約七公里,景區段四點七公里,寬約一至兩公里。景區海拔三幹一百四十五米至三幹五百七十五米之間,縱坡平均降為百分之八點七。黃龍景觀的形成與從溝頂端分水嶺處流出的一股泉水有直接關係。黃龍溝的中段是一條約一點五公里長的坡狀乳黃色鈣化沉積帶,稱為金沙鋪地。黃龍景觀以雪山和森林拱衛著無數形態各異的鈣化彩池為主要特色,人們無法用語言來形容這些彩池的豔麗奇巧,只好尊奉它為人間瑤池。

黃龍,過去人們稱之為黃龍寺,因為明朝時駐松潘兵馬使馬朝覲在溝內修建黃龍前寺、中寺、後寺三座寺廟。黃龍一名則是根據兩個古老的傳說而來:一是說大禹治水時,有一條黃龍負舟幫助大禹疏通岷江,到了松潘後留在了黃龍溝內。

《鬆滿縣誌》記為:“禹治木裡茂州,黃龍負舟助禹治水,自茂州而上,始有岷江……後黃龍修道而去,遺五色山水於世,世人建寺,歲歲朝祀。”另一說是古代有位黃龍真人在此修道成仙而去,後人為紀念黃龍真人,在溝內修建黃龍寺。

下面我們開始黃龍景區遊覽。黃龍溝口經過的這一條小河就是涪江的源頭。過培源橋,沿著林間小道進入溝口,迎接遊人的第一組梯級水池,被命為迎賓池。它由一百多個以藍色為基調的彩池組成,池子大小不一,形態各異,山間石徑環繞著池子曲折盤旋,把遊人迎進景區,又把遊人送往景區深處。

池子周圍古樹參天,群花在爭豔;池子的堤埂如玉石、瑪瑙鑄成,玲瓏剔透,池中青水湛藍透綠。陽光透過樹隙照在湖面上,變幻著黃、草綠、藍綠、淺藍、純藍五種顏色。微風吹過,池中泛起陣陣彩色漣漪,格外清豔動人。這便是全世界聞名的五彩池了。

關於五彩池的介紹就到這裡,現在大家可以自由參觀一下,按照計劃的時間回到這裡,我們再繼續參觀,後邊還有更多精彩的美麗風光等著大家呢!祝大家玩得愉快!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 篇6

國小五年級作文 ,1077字

《西安兵馬俑》

我從小就愛讀歷史故事,當讀到關於西安兵馬俑時,我歎為觀止。曾經的法國總統希拉剋說過:不看秦傭,不算真正到過中國,我的心早就飛去兵馬俑有無數次了。

去年的暑假,我終於去了我夢寐以求的“聖地”西安兵馬俑了。兵馬俑位於西安市臨潼區。是世界八大奇蹟之一,是我們炎黃子孫的驕傲。

那次,我們跟著導遊一進去,人山人海,我們朝著一號坑走去,兵馬俑遺址到至今,已經挖出了三號坑,其兵馬俑不計其數。據導遊所說一號坑的發現約於1974年3月,其東端排列著全身穿戰袍的戰士俑,約有210人,其餘每排68人,前後、左右成行共計204人,組成方陣的後衛。

接著,我們又向著二號坑走去。二號坑是1976年4月至5月間被發現的。是我覺得最最特殊的一個坑,因其坑是呈曲尺形的。東西長96米,南北寬為84米,總面積約為6000平方米。它是三個坑中最為壯觀的軍陣。是按前弩兵俑,約有60個。中蹲跪式弩兵俑約160個,後為馬車組約有8個,上有許多步馬俑。在聽導遊講解關於二號坑的簡介時,我腦海出現了一副秦始皇爭霸天下的畫面。

我們繼續跟著導遊去三號坑。已經在太陽下晒了有一個上午了,我早已滿頭大汗、筋皮力盡,可爸爸卻說:“再堅持一下,畢竟人都來了就再堅持一下吧!”我只好硬撐著往前走。到了三號坑,導遊停下腳步對我們講:三號坑於1976年5月11日發掘南距一號坑25米,東距二號坑120米,面積約為520平方米,整體呈凹字形。三號坑出土文物較多,比如一把千年不腐的寶劍,但其兵馬俑只有60多件。

據說曾經到項羽在坑裡焚燒,拿走了很多兵器。兵馬俑從身份上來區分,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軍吏,一類是士兵,士兵和軍吏都有低階、中級、高階之分。俑坑中最多的俑是武士俑,大部分手持青銅兵器,如弓、弩、箭鏈、鈹、矛、戈、殳、劍、彎刀和鉞,身穿甲片細密的鎧甲,胸前有綵線挽成的結穗。

導遊又給我們說:兵馬俑的製作者們都是秦帝國社會下層的一批陶工們,據說秦始皇下令如果這些陶工們做的兵馬俑們缺條腿和缺點什麼器官的話,就把這些做陶土的人相對應的器官割掉。這會不會太殘忍了?我想,萬一是缺了頭呢?那不是人命都沒了!

導遊在出來的時候給我們講,其實做一個兵馬俑需要很多的步驟的,首先用泥來塑形,再在基礎上打磨。在將陰乾後的陶俑在陰乾的地方晒乾再拿去焙燒。

勞累了一個上午的我終於可以離開這兒了,不過我還是非常喜歡兵馬俑,因為它們壯觀,因為它們巨集偉,因為它們象徵著我們千千萬萬個炎黃子孫,我愛他們,也不僅因為它壯觀、巨集偉、而是因為它是我心目中的聖地。

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兵馬俑 篇7

國小五年級作文 ,503字

“秦兵馬俑的發現是世界的奇蹟,民族的驕傲”,這是李光耀所說的。

今天我們來到兵馬俑館,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應當是二號坑了吧。這坑中佈陣複雜,兵種齊全。有的眉頭緊皺,面容嚴肅,似乎在思考著什麼。還有的神情悲傷,目視遠方,好似在思念著遠方的親友,想著他們此時在做什麼,是否也在思念著自己。也悲傷著因為在外待的時間之久,沒有花時間與親人相處,團聚。有的目光堅毅,想著如何對抗敵人,在敵人來時不顧一切,為國捐軀!這些秦俑,都如同一個個鮮活的生命般演繹著秦朝的故事……

當看到這些壯觀的兵馬俑,也不禁想起一個人,就是這兵馬俑建造的領導者秦始皇。秦始皇使秦朝成為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秦始皇對我國曆史作出過巨大貢獻。

但同時他也有昏庸的一面。他廣建宮殿陵墓,浪費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影響了人民正常的生產和生活;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多少的人民被強迫拉去修建陵墓,並由於條件的艱苦許多人都再也沒有機會回去看看親人,去重見外面的世界。

陽光照射下來,秦俑閃閃發光,他們的眼神堅毅,似乎在訴說著一個不為人知的故事……

不要讓非物質文化遺產流淚 篇8

國一作文 ,826字

非物質文化遺產,一個難懂的詞句,但它卻有著獨特的魅力。

中國,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擁有五千多年的悠久文化與文明史。人口約13億,是當之無愧的大國。交織著現代氣息和古代文明,彷彿歷經滄桑卻又重新煥發青春的蒼天古樹,屹立在世界東方。而非物質文化遺產就像是這棵參天大樹上一個主要的枝幹。

初次認識非物資文化是在家鄉的展覽會上。那時,一位年近九十的老奶奶引起了我的注意。滿頭的白髮,滿臉的皺紋,似乎都在宣告著主人所經歷的風霜。可這些卻絲毫掩蓋不住她對音樂的熱愛,一曲《高山流水》緩緩地流進了我們的心田,時而急,時而緩。一會兒如高聳入雲的泰山一樣雄偉壯觀。一會兒又似滾滾江水般寬廣浩蕩,細細的琴絃一頭連線著現代,而另一頭的歷史卻好像與我們漸行漸遠。

享受了聽覺的盛宴後,又迎來了視覺的衝擊。只見現場閃出一個紅臉“關公”。呵,那“關公”一轉頭竟變成“張飛”變成“曹操”變成“諸葛亮”了。搞得我眼花繚亂,應接不暇……

“剪紙真奇妙!”聽到路人的稱讚,我的好奇心又被勾了起來:真有那麼好?不過一會我就不這麼想了。一張普普通通的彩紙,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在藝人手裡翻來折去,不大功夫,一幅喜鵲登枝圖就出現我們的眼前,呵!梅枝與喜鵲形象生動,大小疏密無可挑剔……

看了這些精彩的表演,奶奶仰望天穹,佈滿皺紋的臉上漾出喜悅的神情,可是,沒幾分鐘,她似乎又想起了什麼,陷入了沉思,只見她低下頭,輕輕地拍了拍我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孩子,好好珍惜這美好的一切吧。”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在回家的路上,奶奶告訴我說:?我國民間手工藝術有著繁多的種類和悠久的歷史,它一直都是我們引以為豪的中華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組成部分。然而,目前的民間傳統手工藝術發展前景卻不容樂觀,它們中的許多甚至面臨著失傳的危險。孩子,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責任將由你們擔起,一定不要讓非物質文化遺產流淚……”

說完,只見她的眼角上閃爍著晶瑩的淚珠,她再一次仰望天空,臉上的笑容就像天邊的紅霞一樣的燦爛。

端午節的中國文化根 篇9

國小五年級作文 ,1026字

我們是中國人,講著中國話,寫著中國字,做著中國事,講著我們中國人做人的道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的根,是我們的靈魂,是我們的血脈,是我們奮鬥的精神力量!我們應當珍惜,重視起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別像馮驥才感嘆如今青少年對中華文化漠視那樣:“春節過得沒意思,只想過情人節;不喜歡端午節,卻喜歡在感恩節裡吃火雞,雖然不知道感恩誰”,我們要尋根,尋找我們丟失的中國文化根!

“五月五,是端午,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端午節本來是一個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後來楚國詩人屈原於端午節這天想到這汙濁的塵世,雖自己不能挽救,但也絕不允許它玷汙了自己,因此懷石自沉,所以端午節就變成了追憶和紀念屈原的日子了。

粽子的香,是清新中帶著淡淡的甜香。

每到端午前夕,媽媽總帶我回鄉下取粽葉,洗粽葉,包三角粽,圓鼓鼓的頭,粽葉被棉線纏繞成了“可愛多”的樣子。粽葉雖然不及荷葉的濃郁,但也有竹葉的清香。裡面裹著家鄉本地產的糯米,白白亮亮的,晶瑩剔透,熟了以後,咬一口,清芬香甜。

艾葉菖蒲的香,是清新中帶著獨特的草藥香。

媽媽把兩把艾葉和菖蒲分別掛在大門的兩側,菖蒲的根處是白嫩白嫩的,葉子是翠綠扁長的,艾葉圓圓的莖上佈滿了綠綠的絨絨的葉子。掛了一段日子,那原本亮澤的綠變得黃綠,變得枯乾,隨之驅蚊的的艾草香瀰漫在空氣中。不僅如此,媽媽總拿一些艾草菖蒲來煮水給我洗澡,艾草香在滿身溢開。滿身的艾葉香讓我感受到了濃濃的溫情。

雄黃酒的香,是清新中帶著回味的醇香。

雄黃是一種礦物,把它調和在米酒中,製成雄黃酒。端午節臨近酷暑,按古人的話來說,蟲類和一些細菌都會在這個時期紛紛快速繁殖,活躍起來。爸爸也仿效古人,端起酒杯把雄黃酒一飲而盡,為了解毒防疫。媽媽也拿著那雄黃酒在家裡到處灑,拿著桃枝,蘸上雄黃酒,在我的身上灑了幾滴,又在腦門上畫了個“王”字來驅毒避邪,一整天我都沉浸在這雄黃酒香中,昏昏欲睡時,彷彿回到了古代,不禁欣喜,醒後便回味無窮。

端午節的中國文化根,裹在溢滿鄉情的粽葉中,懸在滿含溫情的艾草菖蒲中,飄在回味的酒香中……

我們守住根,就是熱愛自己國家的傳統文化,傳統文化讓我們懂得生活,懂得感恩,懂得傳承。傳承和弘揚我們的中國文化,正是祖先對我我們的希望和要求。

守住中國文化根,就是守住了我們的靈魂!

守住中國文化根,就是守住了我們的血脈!

守住中國文化根,就是守住了我們的精神力量!

讓我們一起守住中國文化根,創造中國文化的輝煌!

弘揚中國文化 篇10

高一作文 ,717字

昔日的年畫,鞭炮和祭祀活動了無影蹤,中國人最傳統的新文化似乎已逐漸被一次年夜飯、一臺春晚和幾條拜年簡訊所取代。然而,安靜的新年只是中國傳統文化流失的一個表現,當韓國的端午祭申遺成功,當皮影戲成了印度尼西亞的“傳統”,當埃及和韓國在爭奪中國造紙術的發明權時,每一箇中國人都應當在情人節的玫瑰和聖誕節的鈴聲中覺醒,我們應當重新回顧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那昔日的輝煌為什麼如此輕易的被我們遺忘?那些正在一日日流失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出路究竟在何方?

中華的文化有深厚的歷史背景,那是幾千年來的沉澱和積聚,每一個民風民俗的背後都有著最獨特的傳說和文化。西方簡明快捷的文化似乎更易被接受,但中國文化的橫深和縱深是不容許被遺忘和取代的,在經濟平穩快速增長的時代背景之下,每一個華夏兒女都有責任深思中國傳統文化得以儲存並流傳的方法。在某種意義上,那是中華民族得以穩站世界民族之林的出路,那是一個以禮治國的民族得以豐富和充實的出路。

雖然那瑰寶仍以痛心的速度流失著,但我們還是看到關注的目光正移向他們。

舉世矚目的奧運會開幕式便是最好的例證,在那次盛會上,我們看到了2008個勇士擊缶的恢巨集場面,我們聽到了“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古誦,我們被崑曲的悠揚感動,我們被活字印刷術的精妙懾服,張藝謀導演傾盡心力向世界展示了一個文化悠遠東方古國,也向每一箇中華兒女訴說了傳統文化的價值和珍貴。

當越來越多的省份開始把民俗民風申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當新年鐘聲敲響,我們又可以聽到喜慶的鞭炮聲和飛舞的秧歌綵帶時,當在傳統節日裡我們有機會去重溫過去的習俗時,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傳統文化的出路不再是個傳說。

到那裡,我們將看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出路正通向光明。

中國文化 篇11

高二作文 ,774字

16歲的年紀,長髮披肩,柳眉鳳目,一身的詩意和書卷氣息,這是武亦姝。她在節目中紮實的語文功底,令人為之驚歎。她說古詩詞裡有許多現代生活給不了她的感覺。這感覺是什麼?是年少時被我們遺落的詩意。武亦姝像一杯梅酒,酒入清腸,照見那段漸行漸遠的少年時光,讓我們回憶起那文化,屬於我們骨子裡的中國文化。

詩詞文化,離我們學生並不遙遠,相反,十分地密切。每本語文書中有不少的古詩文閱讀,甚至改版的新教材新編入的古詩文越來越多。為什麼?因為,在當今中西文化碰撞中,年輕人更願意去享受外國的節目,而忽視中國文化。所以,才需要編入更多的中國經典文化,從思想上注入,形成一種中國氣息,呼籲人們,特別是年輕一代關注、傳承、發揚古詩詞文化。

其實,這些傳統文化亦可使我們愉悅當我們細嚼慢嚥,體味詩人、作者所要表達的愛恨情仇、酸甜苦辣,就會“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武亦姝亦是如此:“只要我還能夠享受詩詞給我帶來的歡樂,就夠了。”她讓我們意外地發現,苦悶的生活原來可以被千年前的詩歌所取悅。走進圖書館,拿起一本《唐詩三百首》、《唐宋詩歌鑑賞》,拾起那年少時被我們遺落的詩意吧!

“中國風”近年來頻頻出現,它也組成了中國文化中的一部分。在2017年蘋果新年賀圖中,一隻大公雞在身後一群小人物的奏樂中,歡快前行。圖片中的大公雞,色調,都是中國傳統風格,圖片一開啟,濃濃的中國風撲面而來。該畫不僅有中國傳統的新年元素,還與富有現代趣味的元素相結合,此畫作者為倪傳婧。極富中國風元素在她筆尖不經意間氤氳開來,使她塑造出獨特的風格。骨子裡的中國文化烙印令她的畫作充滿了神祕的文化意象,傳播東方文化之美。中國文化就在我們筆下,讓我們執起筆來,生出美好的華夏文化之花。

如今,我們也願意去欣賞、感受那充滿中國特色文化的東西,因為這是我們骨子裡的東西,需要我們去傳承,發揚屬於我們的中國文化。

花鼓戲——非物質文化遺產 篇12

國小三年級作文 ,373字

今天下午,我們神神祕祕地來到多功能廳,不知是有什麼事。

大螢幕上用藝術字寫著幾個字:花鼓戲,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猜到,今天肯定會演花鼓戲。

在一片熱烈的掌聲中,主持人有點害羞地上了臺,說:“好,歡迎我們現場的領導嘉賓,還有我們的小朋友們!我們今天要來,無疑是要給大家介紹瞭解花鼓戲。”視訊開始播放了,同時,演員也在臺下換好衣服,塗好口紅,紮好辮子……

10多分鐘後,表演就開始了,先出來的是一位身著紅色貂皮大衣,拿著紅色的孔雀扇子,扎著一個辮子的女演員;後面緊隨其後的是一位身著綠色官服,拿著褐色手杖,戴著灰色帽子的男演員。女演員走路時,做著蘭花指,走著十字步,逗得我們哈哈大笑;男演員則橫著手杖,伸著兩根指頭擺了個看似亮掌又不像亮掌的動作。我猜,他們是一對夫婦,正一起要回去吃飯呢!

我覺得最精彩的就是這些啦,以後表演花鼓戲要到我們學校來就好!

我身邊的中國文化 篇13

國小六年級作文 ,797字

中國傳統文化有很多:服飾、錦繡、國畫、書法……其中,我唯與摺扇結下了不解之緣。

小小的摺扇,包含著多少奧妙啊!刷地開啟,又刷地合上,又是多麼威嚴啊!一把扇子帶在身上,人都攜著一種高雅的氣息。

上等的摺扇,做工是十分講究的。扇骨用的都是很好的木料,染了色,並刻出了對稱的花紋,散發著淡淡醉香。扇面蒙著的,或紗綢,或軟紙,或細布,都是質地極好的。面子上或題著佳句,或染水揉墨,或印工花朵,別樣美觀。家中收了兩把扇子,是黃金硬紙布底面的,分別畫著岳陽樓和清明上河圖,水墨印製,很有味道呢。

做工精緻的扇子,是注意細節的。串竹片兒的扣眼是鍍銀的,雕花。扇面鑲邊,扇墜用長長的紅絛結著玉如意等。不用的時候,就疊起來收在一個絲線繡的扇套裡。扇套上有根細繩,能系在裡衣上。

我酷愛收藏中國摺扇,如今已收集了十幾把,其中有兩把“招牌扇”。一把是我學習了課文《梅花魂》以後,心中愈加敬重那美麗的梅花,同時也開始突發奇想——擁有一把梅花扇!從國內到國外,從南邊到北邊,我一路尋找,終於在湖北恩施的一座古城裡看到了它——扇上印著一枝清梅,梅枝挺拔,梅花如血,大有傲雪迎霜之態,象徵中華民族的精神。我從一堆摺扇中一眼就看到了它,心頭一燃,認定它就是我夢寐以求的那把梅花扇,毫不猶豫地買下了它,讓它陪伴我,並時時刻刻提醒我:要努力向梅花學習,做堅強刻苦的祖國花朵!

另一把是我的姨媽旅行給我帶回來的,扇柄彎曲,扇面呈圓弧形,印著一藤藤紅色、藍色、紫色的花兒,花瓣飽滿怒放,畫面大方喜氣,頗有中國風格。這兩把扇子我都很喜歡。

一角小小的扇子能裝裝下整個中國—水墨畫、唐詩宋詞、刺繡。所有古典文化的一切,歸於一隻小小的摺扇。

摺扇是一門獨特的古典藝術,我愛摺扇,透過摺扇,我瞭解到中國悠久的文化。我常常想,我之所以如此迷戀摺扇,是不是因為在前生和扇之神有過交會呢?

中國文化的“巔峰” 篇14

國小六年級作文 ,857字

盛唐,是中國文化史上最高峻、最綿長的一條山脈,而李白無疑是這座山脈的“最高峰”。他如站立在喜馬拉雅之上的珠穆朗瑪,俯視著中國文化中的一切,也代表著這片天地中“最精華”的一切。

李白,有著中國文化的豪情。伏劍擊國,遊歷天下;散盡千金,揮灑光陰;結交八方豪士,縱覽天地無垠;萬里江山任由腳步踏遍,無邊江湖任由心靈馳騁。在李白的眼裡,自己就是“黃河之水天上來”,天地由我一人連。地雖廣闊,我也能恣意奔騰,天雖高迥,我也能盡情遨翔。李白的豪情,是西域的情調與中原的古典的融合,包羅永珍的盛唐甚至已經盛不下他的豪情,李白的豪情,理應存在於整個天下。

李白,有著中國文化的志向。李白一直都堅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一直都想象著“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李白希望以自己的學識與才華,名震江湖,出入朝廷,整頓綱紀,兼濟天下,將這一最偉大的盛世延續至千秋萬代。

李白,有著中國文化的傲骨。李白不願意以科舉入仕,在他的眼裡,這樣會玷汙他的才華。而他最終也如願以償,憑著自己的才華進入了宮廷,到了唐玄宗的身邊,但他沒有科舉的背景,也就沒有入仕的資本,他有的只是皇帝的青睞。同時,李白並不滿足於成為一個御用文人,他想要有真正的權力,也想要以布衣之身謀求權貴的平等。可是經歷了“力士脫靴,貴妃捧硯,天子呼來不上船”之後,無奈的李白只能吶喊著:“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最終,賜舍放還,結束了他短暫卻傳奇的宮廷生活。

李白,有著中國文化的無奈。看似風風光光的賜舍放還,卻標誌著李白夢想的破滅。曾遊歷天下的他只能“欲渡黃河冰塞川”;曾胸懷大志的他卻只能“但願長醉不願醒”;曾一身傲骨的他只能“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李白是一個生活在自己世界裡的人,但現實的世界與他的世界相差甚遠,即使是盛唐,也沒有讓他的世界發展壯大的土壤。

李白終究是屬於盛唐的,盛唐一去,詩仙也就跟著仙逝了。但李白的精神不會散去,因為它不只屬於盛唐,甚至也不只屬於李白,它屬於整個中華文化。在我心中,李白就是中國文化的巔峰。

中國文化 篇15

國小四年級作文 ,656字

大家都知道,我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悠久文化的文明古國。在生活中,我國的傳統文化處處可見:我們學習的唐詩宋詞、四大名著;我們用的文房四寶、青花瓷器;我們喝的中藥、茶飲;還有我們彈奏的二胡、古箏……我國的傳統文化數不勝數,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那有著五千年曆史的漢字。

漢字,它不同於其他的字型,它是中國人民幾千年來的智慧結晶。它有著中國人的豪邁骨氣,有著中國人的謙虛寬容,有著中國人的俏皮靈動。它的一撇一捺,大氣豪放;它的一橫一豎,優雅舒展。它們有著自己的情感、自己的外貌,它們都是最獨一無二的精靈。

你看那“月亮”,有著月光的高雅聖潔;你看那“太陽”,有著陽光的熱情開朗;你再瞧瞧那“星星”,它們多可愛,多靈動啊!

你且再隨我來,我們一起在句子中找到這些文字的韻味。

看!“清澈見底的湖面上,成群的鴨子在水面上嬉戲。”當你看到這句話時,眼前是不是就出現了一幅鴨子戲水圖,耳邊是親切的“嘎嘎”聲;聽!“瀑布,它那天生的金嗓子,雄渾的男高音多麼有氣勢。”此時,我們彷彿置身於瀑布前,免費欣賞了一首男高音獨唱,是不是該鼓鼓掌給它加油呢?再閉上眼,細細咀嚼“那清新的綠色彷彿在這秋雨中流動。”我們是不是也感受到了一股富有生命力的暖流,流進我們的心田,溫暖著我們。

漢字,它是我國人民的驕傲,它凝聚了我國無數人民一生的心血。同時,它也給世界文化帶來了不小的影響,為我國從古至今的對外交流起到了重要的紐帶作用。

看看當下,我國的科技水平日新月異,漢字已成為世界通用文字的一員。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國的傳統文化一定會譽滿全球。

春晚中的中國文化 篇16

節日作文 ,529字

我一直特別喜歡春節聯歡晚會,不只是因為這是全國最壯大的文藝聯歡晚會,也不是因為這是在過節的時候才會直播的晚會,我喜歡的是這個聯歡晚會中濃濃的中國文化。我想只有春節聯歡晚會有這樣集中的主題了,我想只有春節聯歡晚會有這樣巨集偉壯觀的演出了,我想只有春節聯歡晚會是沒有架子的,是符合全國大眾所有人的口味的了。

今年春節聯歡晚會展示了很多中國故事,中國故事背後也有著濃濃的中國文化。兩岸演員一起表演的小品節目《回家》體現著海峽兩岸同胞濃濃的思念之情;《同喜同樂》這個幽默的節目中,我們能看到中外的友好相處,以及外國人對中國文化的陶醉。今年的這場春晚中,有一個欄目是國寶迴歸,一副長長的畫卷《絲路山水地圖》在全國人民的眼前慢慢地舒展開來,讓人驚訝國畫的魅力,讓人動容國畫的美,以及古人描繪地圖的心酸與艱難,每一個細節都是藝術,每一個畫面都彰顯著中國特色。

文化是一個國家的內涵,也是一個國家的潛力。中國的文化源遠流長,既有傳統的文化,又有新時代的文化。春節聯歡晚會很奇妙地將這些抽象的文化元素,結合到了歌舞以及小品相聲中,讓人們在看節目的同時,感受到學習到中國濃郁的文化。我想春晚會一直是人們最期待的文化演出,中國文化也將生生不息,被更好的傳承。我愛春晚中的中國文化。

中國文化習俗 篇17

國一作文 ,735字

新的一年又到了,我們也長大一歲了,也正所謂是“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也表示著我們應該更加懂事,也應該學會為大人們多做點事,多幫大人們排憂解難,按照中國的習俗我們每年都要放鞭炮、寫貼對聯、剪貼春花、吃團圓飯等等,我原來可是最喜歡放鞭炮,但是我今年長大了,要學會做更有意義的事,於是我開始寫對聯。

我和媽媽在網上搜到了好多對聯,都是對新的一年的祝福,也都是對新的一年的希望,最終我們還是挑了這一對—“萬里春光五彩畫,一聲雞韻九州春。”我拿起一張紅紙慢慢地平整的放在桌子上,又拿起毛筆,蘸了蘸墨水,仔細的蘊量著,憑藉我少年練毛筆的功底,我緊張了,我認為我寫不好,於是在,毛筆本上練了一下,但還是感覺狀態不佳,於是我和我媽一個人寫一個字,我小心翼翼的寫著“萬”,生怕有什麼差錯,過了大概2分鐘“萬”字終於正確端正的被我寫好了,我老媽寫的“裡”字也不賴,寫的又快又好,我開始寫“春”了,一會兒我上半部分已經寫好了,在我寫最後一筆時,鈍筆沒鈍好,又要重寫了,我又激動又難過,最後一次終於寫好了。

寫好了對聯,該輪到我貼了,我站在凳子上小心翼翼的拿著對聯和透明膠,一步一步慢慢的貼了上去,我站在門口一看,心裡可樂開了花,心想這是我自己寫的,是我有史以來第一次這樣做,也是第一次做這麼有意義的事。我不但喜歡寫貼對聯,還喜歡剪貼窗花。

我從抽屜中拿出許多彩色的圓紙,再把他們對著再對摺,在上面剪出你喜歡的圖片,我在第一張紅色的紙上剪出一隻小公雞在歡樂的叫著,也順應著在雞年應該闔家歡樂、幸福。在第二張紙上我想了很久,最終我剪了一個孩子在放煙花,這個剪得可花了有些時間,我也剪得最認真,剪好之後我對它也最滿意。

中國文化習俗是多麼的博大精深,我也是越來越喜歡春節了!

神奇的手工文化遺產 篇18

國小四年級作文 ,769字

金秋桂花滿園的季節,我們牛通社的小記者在假日裡相約去了杭州運河工業三館的“手工藝活態展示館”。說到活態,大家還記得嗎?以前,大家看到的都是假人在展示,都是展示些靜態的凝固的歷史,今天我看到的卻是真人在展示、表演,這就是活態展示。

活態館位於拱墅區小河路450號,由兩個區域組成。其中張小泉剪刀製作特別引人注目:有兩個人在打鐵,其中一人先把有一個刀片狀的鐵片夾在一塊長鐵上,再把它放到火爐上,等到鐵片變成亮紅色,再拿出來“丁丁當當”地捶打,隨著錘子落下的節奏,陣陣火星四射,就算隔了一層玻璃在表演,那四射的鐵花也讓我感到毛骨悚然!

今天我們將有機會接受剪紙名師方老師的親自授課,方老師教我們如何剪紙:“這剪紙要先剪裡面才好看。”我按照方老師教的方法去剪魚,我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不僅剪得好,還得到了方老師的獎勵。這獎品是老師現場剪的,男生獎勵一隻螃蟹剪紙,女生獎勵一隻蝴蝶剪紙。外面的家長在笑著說:“一隻螃蟹一條魚,中午飯有的‘吃’了,就差筷子了!”

恰好剪紙結束後,我們小組的小記者們馬上參觀筷子製作的展示。在筷子製作老師的指導下,我很快烙好了一雙筷子。“呵呵,有筷子有魚,都可以吃飯了!”有一位家長說。我想:這位家長太幽默了,都是假的就可以吃飯了,要吃他們吃吧,我才不要呢!

館裡還有織布機,我排隊織了布,織布機的縱軸上彷彿有無數根細線,橫軸上只有一根粗線,在我的腳下有兩塊踏板,我先踩左腳,讓粗線在兩層細線中間穿過,“咔咔”便織好了。

在手工藝活態館展示館,可以自己動手製作各種傳統手工藝和許多創意手工,如果有時間我還想體驗好多專案,如制傘、陶瓷、紫砂、甌塑、繡花。

經過大半天,我們牛通社小記者們體驗了杭州古老的工藝絕活,領略了我們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無窮魅力!而我,卻想回去要快快告訴我沒來的同學,在週末的時候再來“活態展示館”參觀。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 篇19

國小五年級作文 ,713字

9月1日,我坐在電腦桌前觀看《開學第一課》。

漢字是中國的文化之一,它促進了古人的溝通,它是中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漢子在文學當中,是極其重要的。

古時候有四種藝術:琴、棋、書、畫。首先上臺的是柯潔,他是世界圍棋冠軍,但是與“阿爾法圍棋”(圍棋機器人)比拼時,不幸失敗。雖然他沒能比過“阿爾法圍棋”,但是他很樂觀:“機器人沒有情感,他贏了也不會笑。”著名翻譯家許淵衝爺爺將中國詩詞翻譯成英文法文,據說他一輩子的夢想就是弘揚中國文化,還鼓勵我們長大後把中國文化發揚光大;還有“鋼琴少年”和機器人“特奧”的鋼琴對決……

最令人難忘的是巴西國立大學中文系教授米斯巴的傳播中文的故事。在她年輕時,中國的常敬宇夫婦來巴西專門教授中文。由於楊老師與學生相處融洽,所以學生們覺得楊老師就像他們的母親。那時,會說中文的巴西人都是常敬宇夫婦教出來的學生。有時,楊老師會帶學生們到她在巴西的房子。在那裡,她會教學生們一些中國傳統文化,如剪紙,包餃子。楊老師對學生說,凡在一起吃餃子的人,都是一家人,因為餃子把幸福包在了裡面。突然有一天,楊老師病倒了,原來是患了瘧疾。學生們都去看望她。大夫開了藥方,但搖搖頭說:“我的小診所裡沒有這種藥,只有距這兒幾十裡的另一家醫院裡才有。”常教授和米斯巴立刻開車出發去買藥。不料汽車輸油管堵塞,米斯巴費了好大勁兒才把堵住管子的異物吸出來,保證了及時買回藥品。可楊老師還是去世了。為了表示對楊老師的尊敬,學生們每年在中國的清明節時到她墳上獻花。米斯巴說,自己雖然已臨近退休,但是自己還會堅持傳播中國文化。不知不覺,《開學第一課》已近尾聲。通過觀看,我驚歎:中國傳統文化真是無奇不有、博大精深。中國,我為你感到驕傲。

無與倫比的中國文化 篇20

國三作文 ,988字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一直是中華民族的代表與驕傲,但近年來面對外國文化的入侵與衝擊,中國文化在有些地方確實受到了打擊,在青少年身上尤為明顯,有人不禁發問“難道外國文化真的比中國文化更有吸引力嗎?”

對於我而言,其實不是這樣的,外國文化在某些方面固然十分誘人,這是不可否定的,在文學方面如《哈利波特》、《冒險小虎隊》等,這確實是十分好看的圖書,對青少年的學習也有一定的幫助和啟發,有一定吸引人的地方。但中國古詩的韻味與古文的風韻則是這些圖書永遠也無法比擬的。李白的《將進酒》是多麼有氣勢、李煜的《虞美人》又是多麼的悽楚動人、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中飽含的思鄉之情是多麼深切,而這正是中華文學的光榮與驕傲。

再比如《西遊記》,雖然這只是一部電視劇,但影響了中國好幾代人,至今仍是口口相傳,原著則更是婦孺皆知的經典。楊潔導演的1986版《西遊記》距今已過去30多年了,可現在每當電視上播出的時候,我們仍不厭其煩,仍然看看津津有味。試問一下,我們能用這樣的心態和行動去看外國的電視劇嗎,他們又有幾個能與《西遊記》相媲美的,有幾個能讓我們津津樂道呢?2017年的主旋律電影《戰狼2》創下了60多個億的票房記錄,簡直成為了電影界的里程碑,看的我們是熱血沸騰,都想把自己置身於故事中,為了理想信念而戰,為保家衛國而戰,為祖國榮譽而戰。這樣的文化理念還有很多很多,數不勝數,難道這還不足以說明中國文化比外國文化更有吸引力嗎?

2017年,國家印發了《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作的意見》指出,實施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大戰略任務,在全國範圍內推行國學教育。從國家層面也中可以看出,中國文化與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性,我們青少年學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國的未來,更要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規範,既要做中華傳統美德的傳承者,也要做以“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為基本內容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忠實踐行者。中國傳統文化魅力無窮,是指導我們青少年學習、做人、做事的標杆與方向。

作為青少年學生,我們要繼承優秀的中國文化,並將它發揚光大,要讓世界知道中國青少年在中國文化的薰陶下邁著堅定的步伐走在強國的道路上,要讓世界知道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