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海相關作文20篇

我眼中的上海自然博物館 篇1

國小六年級作文 ,1589字

201X年春節期間,我們去上海自然博物館新館參觀,沒想到:竟然吃了“閉門羹”。原來舊館搬新址後,還沒正式開放呢。

的確,已141歲的上海自然博物館作為上海科技館的分館,肯定也非常吸引人的。我到過舊館兩次,兩個鎮館之寶:高達3、4層樓的馬門溪龍骨架和黃河古象骨架,一直叫我念念不忘。於是,一到暑假,我們就直奔上海自然博物館新館而去。

可又沒想到的是,門口早已排成了長龍陣。我們排隊等候將近2小時,生怕展館電子屏顯示人數5000人,限行。天哪!眼前的這個綠鸚鵡螺形狀的,不太高的建築物能容納5000人嗎?我們進入大廳,拿到一份參觀指南後發現:博物館有上下5層,地上3層,地下2層。新館展示的標本數量有11000多件標本呢。真是別有一番天地。據介紹:上海自然博物館是一所包括古生物學、植物學、動物學、人類學、地質學、天文學多種自然科學的綜合性博物館。博物館集成了與場館建築特點相適應的建築節能幕牆、地源熱泵技術、太陽能綜合利用、自然光導光技術等12項生態節能技術。

我們的參觀線路是:乘電梯上2F到2B自上而下,然後1F出館。

2F是自然之謎和四維影院。我們在大廳的前半段展區是參觀星際攬勝和伽利略、牛頓等等望遠鏡,心裡想想:要收藏這樣多寶貝,要用多少財力呀!超大螢幕的星際空間,還有許多互動的觸控式螢幕,這些佈置使我們身臨其境,收穫不小。可惜,我們沒有預訂“宇宙大爆炸”的電影票,不然,宇宙起源的畫面一定震撼人心。進入展區後半段,大型的動物標本和模型迎面而來,看得我們目不暇接。旁邊的設施上有對應的文字解說。因為人多,連文字解說按鈕都摸不到啊!別急!博物館有語音話筒租借,只要對上圖示,話筒就會自動播放解說詞。二樓往樓下一望,一批大個子“恐龍”在那裡!一頭霸王龍模型正在“嗷-嗷-”大吼著“覓食”。這比原來舊館裡高大卻一動不動的馬門溪龍“鮮活”了,走道上塞滿了參觀的人群。

於是,我們迫不及待地沿著2F動物展區“生命長河”下坡,我們零距離看到海里遊的,天上飛的,地上跑的大小動物。值得一提的是,設計師們儘量把護欄設計低了,能少的玻璃罩也少了。其實,這次最令我們覺得幸運的是,在1F的外面自然活體展示區,除了看到了常規活的動物或昆蟲外,我們看到了白天的螢火蟲,在釀蜜的義大利蜜蜂和水裡遊動的水母!一個個展示櫃前,擠滿了人頭。難怪有幾個展示臺設定了體驗的時間間隔。在我們經過海星展示區時,正好開放,志願者端著水盆讓我們一一輕輕觸摸了一次,海星居然是硬邦邦的,正面綠色,反面肉色的。大開眼界了!

乾糧午飯後,我們繼續下扶梯到1B。展館這麼大,在主要路口或展區門口,我們總能看到志願者,他們總能給我們熱情的幫助。

1B是演化之道和未來之路。“我們是誰?來自何方?”展區有圖片,有實物化石,還有大螢幕滾動播放人類走出非洲的遙遠故事等等。其實,我一直好奇舊館沒看到過的古屍陳列館,很想看看樓蘭古屍,可是,肯定是媽媽怕嚇著我又繞道走開了吧?反正一直到最後也沒看到。其實,夢想長大當個考古學家的我,早做好了心理準備的。站在“恐龍化石修復室”前,我覺得裡面工作的叔叔好認真好神氣啊!

來到二樓夾層2M,有上海故事。我們在大螢幕前連續看了兩遍上海滄桑演變,還看到了大批佈置在大廳和上海相關的動物、植物。那些抽屜裝有標本,我們不厭其煩地一個個開啟再一個個關上,似乎在尋寶。而且又一次發現設計師的獨具匠心,無論是牆上還是護欄板上,要麼是可以普及的知識,要麼是宣傳綠色環保的標語。

實在是走累了,也快閉館了,我們根本來不及去2B探索了,於是,我們有了下次重來的理由了。我們在16:30閉館前一分鐘,才依依不捨地出來。

這麼值得看的上海自然博物館,成人票才30元,6-18歲學生票12元,1、3米以下兒童和70歲以上老人都免票,誰去都是超值享受!絕對是一個普及科普知識的好去處,真希望我們慈溪也有類似的科技館!

《中國上下五千年》讀後感 篇2

國小三年級作文 ,522字

花了一個星期的時間,我讀完了整整3本《中國上下五千年》這套書。

這套書講述了中國從夏朝一直到民國的五千年的歷史。隨著我一頁一頁的往後翻看,秦王、劉邦、岳飛…各個歷史人物都鮮活地跳上歷史舞臺,為我講述著各自那驚心動魄和回味無窮的故事。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清軍入關這個歷史場景。

努爾哈赤靠十三副鎧甲起兵後,越來越強大,一直打到山海關外。這山海關可不是普通的關口,如果可以攻破這個關口,大軍就可以長驅直入,直接攻到北京城了!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努爾哈赤卻被鎮守山海關的明朝大將袁崇煥打了個屁滾尿流,連自己也被明軍的大炮轟死了。

後來,皇太極登基,他心生一計,故意安排兩個人祕密的聊天,說袁崇煥早就跟滿族軍隊議和了,正準備攻打北京城了呢,然後一個俘虜“偷聽”到這番密談,立刻逃了出去,稟告給了明朝皇帝,明崇禎帝深信不疑,於是就把袁崇煥給斬了。這時候,李自成也率兵進入了北京城,連吳三桂的愛妾陳圓圓都被虜走了。新的三海關守將吳三桂恨李自成牙根都快要繃斷了,憤怒之下,管它什麼大明大清,把李自成的軍隊滅了再說!於是,他下令開啟山海關城門,清軍就這樣輕而易舉的入關了,直接攻入北京城,滅了李自成,正式建立了大清朝。

我非常喜歡這部書,也從中學到了許多歷史知識。

中國海洋大學觀後感 篇3

觀後感 ,4256字

【篇一:中國海洋大學觀後感】

前天,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了中國海洋大學的校園,這個到處充滿海洋氣息的地方,使我受益匪淺。

通過這半天的參觀,我終於深切地體會到了“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尾閭洩之,不知何時而不虛。”

首先,我們來到了中國海洋大學物理海洋實驗室,這裡的教授向我們詳細的講述了中國海洋大學的建立歷史,緊接著,又用生動形象的實驗向我們模擬了海洋產生波浪的全過程,以及如何運用潮流潮汐來發電等有趣的物理現象,使我們開闊了眼界,學到了書本上所學習不到的知識,

其實,在這半天的參觀過程中,是我印象最深的地方莫過於海洋儀器室了。

在海洋儀器室中,教授帶著我們參觀並講述了各種古老的和現代的海洋測量儀器,以及教授們當年在海中探測時所用過的用具等。我們在這個儀器裡,邊走著,邊深深地受著海洋的薰陶。當我走到那些古老的儀器面前時,我心裡不僅感慨,當時的生活是多麼艱苦啊!可是這些海洋探測人員仍堅持不懈的在奮鬥著,若沒有他們,我們又怎麼可能會了解學習到這麼對海洋知識?當我走到那些十分現代化的儀器面前時,我在心裡又會感慨,現代的科學技術是何等的發達,而在這海洋的探索之路上,那些科研人員有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浩瀚的海洋碩大無比,人類在她的面前顯得無比渺小,只能望而生畏,而我們能夠做到的就是知海、愛海、親海。作為一個出生在大海邊的人,這更是我們每一個人的義務和責任。可是我通過這半天的參觀,卻發現我們雖出生在海濱城市,但我們對海洋的瞭解簡直是少之又少,從書本上所學到的也只是冰山一角,所以,我們要多多去探索,實踐,做一個真正在海邊長大的人。

【篇二:參觀青島大學有感】

一個星期四的下午,老師帶領我們來到了青島中國海洋大學。

還沒有到,我們的心裡就非常的激動,到了之後,我們變得更加興奮了。聽帶隊的老師介紹:青島大學是我國的重點大學,1958年以前是青島大學的所在地,校園中至今還保留著原德國建築的風貌,已經於2002年正式更名為“中國海洋大學”。老舍、梁實秋、沈從文、聞一多、吳伯蕭都曾在這裡執教。聽了老師的這番介紹,我對這所大學的嚮往又增加了幾分。

老師把我們帶到了一個大的類似實驗室的地方,這裡有一個很長的裝置,裡面裝著水。看到這裡,我有點好奇了:這是幹什麼的呢?這時,老師開始給我們講解這個裝置的作用,原來是在做實驗時用的,老師把我們湊到了一個小一點的面前,開始給我們講他們學科主要研究什麼,有什麼用等等,終於老師啟動了這個裝置,頓時發出了大聲音,一個接一個的波浪開始湧起,一開始的浪很小,但隨著湧起的時間越來越長,波浪變的原來越大,這就是老師剛剛和我們說的現象。老師又讓我們提問題,我問了很多關於海水的問題,也明白了很多知識。

不久,我們又去了下一個地方。

這是一個小房間,裡面正在播放著各種考察的錄影,老師正在講解著各種經歷,裡面的場景很危險,漫天飛舞的大雪,但是人們還是不畏艱險,不停的在考察,讓我們很吃驚,同時也對這些人不畏艱險的精神感到敬佩。

回到六中後,我們又聽了講座,對海洋又有了一個全新的瞭解,這一天的收穫,讓我們每個人都感到很開心。每個人都希望以後還會再有這樣的機會來讓我們學習。

【篇三:參觀海洋大學有感作文】

週四下午,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懷揣著新奇加激動的心情參觀了中國海洋大學。這次參觀可以說是我們進入海洋科研領域真正的第一課吧!

走進實驗室,首先看到的是,一個長長的,大大的“水槽”,我們都好奇的東摸摸,西摸摸,發出一聲聲感嘆。隨後教授便開始了詳細的講解,從教授的解說中,我們知道這個“水槽”是用來做實驗的。這不禁讓我們感慨教授的博學,以及科技的強大。隨後,我們與教授進行了一些討論,更加堅定的認識到了科研的魅力。然後,教授向我們展示了這個“水槽”的魔力。只見“水槽”中的浪花不斷大了起來,給我們留下了前所未有的視覺衝擊,彷彿身臨其境,隨著視角的變換,甚至可以感受到大海的味道。

在看完這個實驗展示後,教授又向我們介紹了各種各樣的儀器裝置,看著各種各樣的儀器,我們也從其中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同時看到各種海洋模型,場景的模擬,我們感受到了海洋的魅力。

參觀實驗室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們知道,雖然現在的我們還不能達到這樣的水平,但是我相信,通過我們的努力,總會有一個屬於我們的舞臺。努力!奮鬥!

隨後我們又到處轉了轉,海洋大學可真是美麗啊!

然後,我們回到學校,聽了教授有關海洋方面的講座。教授的講座很生動,讓我瞭解到了許多知識。教授也向我們講解了海洋的威力,不禁讓我對海洋刮目相看,並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學習,瞭解海洋,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這次活動讓我受益匪淺,我今後一定要多多瞭解我們的大朋友—海洋!

【篇四:中國海洋大學觀後感】

今天下午,我們來到了海洋大學。這裡環境十分不錯,給了我一個良好的氣氛。

我們在一個實驗室外面下了車,老師帶領我們進了這個實驗室。剛一踏進門,我們就看見了一個密封的大箱子,裡面裝滿了水,我們都十分好奇:這東西是幹什麼的?我在心底不禁發出了這樣的疑問。這時,我才看見一個模型,名叫風浪流實驗模型。可是我還是不懂,到底是幹什麼的呢?這時,海大教授給了我們答案。

只見教授開啟機器,就有一陣風在這個密封的水箱中刮起來,只見這時,水波氾濫,剛開始還只是小小的漣漪,教授讓我們邊走邊看,我們按照教授的話做了,只見那漣漪逐漸逐漸變高,在水箱的盡頭,形成了波浪。

我們都感到十分驚奇,繞著這個水箱看了一圈又一圈。啊,原來大海上的波浪就是這麼來的啊。

隨後,同學們都爭先恐後的問教授問題,生怕自己不明白,教授也笑眯眯地給我們解答問題。可憐有些同學,都被那些“學霸”擠在後面,都聽不清教授在講什麼。

教授好不容易把我們這些人趕到了下一個參觀地點讓我們去參觀一些有關海洋的標本了。

我們走了好長一段路,才來到了這個海洋標本館。館裡燈火通明,陳列著許多珍貴物品,什麼日本的火山岩啦,勘探海底的器物啦,研究潮汐的器具啦。最令我大開眼界的是那兩個浮標。從表面看就是兩個不鏽鋼大鐵球,但它的實際價值卻很高,機器也很實用,價格竟達到了40萬人民幣呢。

這次的海大之旅,開闊了我的眼界,既看到了有關海洋的這麼多有趣的東西,又學到了許多有關海洋的知識,感覺十分開心,還要讓家長帶著再來學習一番。

【篇五:中國海洋大學觀後感】

海洋,無疑是神祕的。世界上許許許多多的人都在研究海洋,可是誰也無能揭開海洋這層面紗。海洋是人類文明的搖籃,孕育著人類的成長。那天,十分榮幸地參觀了海洋大學。

剛進校門,一股大學的氣息撲面而來,那裡的學生們,揹著書包的,閒庭信步的,無聊閒談的,趕課的……身為一名初中生看到大學的校園,本身是好奇的,似好奇寶寶。

海大的老師帶著我們走到了實驗室,在那裡我們看到了海浪的形成。站在20多米長的水缸前,開啟風機,從水缸最前端走,沿著走下去,你會驚奇地發現,一開始只是有一點點起伏,到後來起伏越來越大,那裡的老師介紹說,這只是20來米的海浪,那上百米呢?是不是就可以激起浪花啦。那上千米呢,是不是比人都高了呢?這裡,老師給我們下了一個圈套,我們毫不猶豫的跳了下去,但是,馬上又反應過來了,老師笑了笑,萬物都是有一個度的,海浪也是一樣的。緊接著,“好奇寶寶們”又接著問了許多問題,我聽呢,也只是理解了一個大概,因為他們總在問一些關於八年級學的有關物理的題,或許等到那時候我們也就會懂了吧。

接著,我們又去參觀了些上世紀年代的東西,開了眼界,增長了知識,雙豐收!

最後,到了海大,不去最美的地方一站,那就是枉然來此了。小風吹來,伴隨著河水的清涼,林蔭樹下,美麗愜然清爽。這便是我對於這美景的描述。

由於時間的緣故,我們該回學校了,校長還跟我們說,想看,就等著長大考進來,為我們國家海洋獻一份力!

我只當這是一份動力!

海大一遊,使我開闊了眼界,增長了學識,看到了大學的學習生活,嚮往於此,只在心裡默默為自己加油,“好好學習”!

【篇六:中國海洋大學觀後感】

2015年5月27日,我和同學在老師的帶領下參觀了中國海洋大學。校領導對我們介紹了許多關於中國海洋大學的事蹟,中點了解了物理海洋學科,帶領我們參觀了海洋物理化學實驗室。

中國海洋大學簡稱中海大,原名青島海洋大學,成立於1924年。我瞭解了中國海洋的大學有國家級的5個重要實驗室,我們參觀的只是其中一個。裡面的老問我們,怎樣探究海洋,我們思考想出了一系列的答案,但總結出來的都存在著安全隱患,而且因為天氣原因有很多的不方便。老師告訴我們:“其實最好的辦法就是模擬一個實驗室,把海洋放進實驗室裡去,這樣既方便、安全,又省錢。”一個小型的風-流-浪水槽向我們展示了怎樣真切的模擬當風颳在海面上時的情景。然後又在實驗室中啟動了機器親眼所見模擬波浪的奧妙。

我深切的感受到了海洋的重要性,不光是海洋對天氣、軍事、資源,甚至戰鬥等方面的影響,更多的是如果我們利用好海洋,發展海洋,就會成為一個海洋強國。在歷史上,我國曾是世界第一的海洋強國,在1405年,鄭和第一次下西洋,成為世界上第一位帶領船隊周遊世界的人,比哥倫布要早96年,是世界瞭解到了中國的繁榮。強大。作為後人,我為鄭和下西洋事蹟而感到自豪,也對中國以後發展海洋軍事,成為下一個海洋強國充滿了希望。我們可以看出,海洋軍事的強大,代表這一個國家的繁榮富強,一個國家在世界上的地位。擁有強大的海洋軍事力量,我們國家人民的生命財產權利才會得到保護。

現在的南北兩極,是人類最後的資源寶庫。中國海洋大學曾多次到北極和南極考察,其中很多年前用的工具,北極的隕石,南極、北極的海水樣本都在一個教室中展覽。

在大體參觀完中國海洋大學後,許多同學還依依不捨的不願離開,想要繼續參觀。校長說:“中國海洋大學太大了,現在的時間已經不能參觀了,而且如果想要來參觀中國海洋大學,最簡單的辦法除了有空的時間自己來,最直接的不就是以後你來這裡上學嘛!”校長的這句話對我的印象很深,我當時並沒有太在意,現在想起來卻意味深長。參觀完中國海洋大學後,見識到了中國海洋大學如此的業績,更加激勵著我們要好好學習,在中國海洋大學上學,完成想要把中國海洋大學全部參觀完,更加了解中國海洋大學這個想法。

我們有著維護國家利益的義務,維護國家利益,就是維護我們自身的利益。我們要更加努力,為國家出一份力,使中國成為一個海洋強國。為了我們國家的未來,為了我們的未來,讓我們努力吧!

觀《舌尖上的中國》有感 篇4

觀後感 ,567字

一雙筷子,一個碗,成就了我們人類的食物,塑造了我們老祖先所傳承的東西,廚師不是將多少種調料加入食物中去攪拌,而是發揮食物本身的味道,讓我們品嚐它那最真實的味道。

這回觀賞的是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的三餐,對於我們來說,三餐是極為重要的部分,人每天忙綠的奔波就是為了可以吃飽,完之後再為下一頓而努力著,講述了青海玉樹巴塘草原上的生活,在草原都是以放牧為主,丈夫和孩子去放牧,女人都是在家裡做著酥油茶和糌粑,雖然都是比較簡單的食物,但味道都是極為的鮮美,他們需要進食許多高脂肪的食物來保持自己體內的溫度,提供充飢禦寒的能量,還有許多美味的食物。

中國人吃早餐的習慣始於兩千多年前的漢代,此後華夏大部分地區都有了早、中、晚,三餐的進食方式,看著這上面所講的美食,我都有一種想要馬上飛過去,來品嚐那裡的美食,我邊看邊擦著我不爭氣的嘴,也不知怎麼了,就感覺吃了酸梅一樣,一直的往下流東西,有可能是我的嘴太不爭氣了,但我覺得還是裡面的食物太美味了,讓我欲罷不能。

其實現實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是在忙碌的奔波,三餐可以給我們提供本身原有的味道,讓我們可以在想念家鄉的是後就可以體會的回到家裡的感覺,每次我從外面回來,媽媽給我做的就是餃子,在我的印象裡,吃到餃子也就表示著回到了家裡,不管自己的家是好是壞,那是都是你成長的地方,也是你一輩子要守護好的地方。

愛我中華精彩上海 篇5

國小四年級作文 ,580字

這幾年,我去過不少地方,領略過各種別樣的風光。今年暑假,我們又出發了,去的是一座國際大都市—上海。

經過大約一個小時的高鐵旅程,我和媽媽就來到了人稱魔都的上海。我們第一站就直奔上海科技館。剛到門口,我們就看到了長長的隊伍,我們順著隊伍走進了科技館。哇!裡面好玩的可真多啊。我們去了地殼探祕、設計師搖籃、彩虹兒童樂園……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智慧之光裡的“高空騎自行車”了。我們排了大約五十分鐘的隊,終於輪到我了。我剛上車,手心就不停地冒冷汗,在媽媽的鼓勵下,我終於騎了兩圈,下來的時候,我不禁想:這麼點高度我就有高空反應了,那高空擦玻璃的蜘蛛人不是更危險嗎?

出了科技館,我們又去了嚮往已久的東方明珠電視塔,我們登上了263米高的第二個球體。站在如此高的雲端朝下望,整個上海夜景盡收眼底。東方明珠旁的金茂大廈可真是摩登上海的代表作了。每秒9米的極速電梯帶我們來到了340米的高度。我看到有些遊客在340米高的建築外露天行走,真是刺激驚險。

第二天,我們又去了杜莎夫人蠟像館,裡面的蠟像栩栩如生,我還和普京、奧巴馬、美國隊長等蠟像合影了呢。

到了上海自然要去外灘了。幾艘大型遊船在黃浦江上駛過,隔江就能看到對岸的浦東新區。微風吹過,行走在黃浦江邊,別有一番滋味。

這次上海遊真讓我大開眼界,它不是北京的古典美,也不是新疆的遼闊美,但它有自己的繁華與時尚!

舌尖上的中國 篇6

國小六年級作文 ,828字

說到各個民族的特色美食,那當然是雲南苗族的“折耳根”讓我最難以忘懷了!苗人的熱情和折耳根那獨特的味道令人回味無窮。

那次,爸爸帶我去雲南貴州的苗族村寨談生意。而當我看到那裡的原生態美景後,就如脫韁的野馬,四處狂奔。那兒的人都十分熱情,我可以四處串門。我溜達著溜達著就到了山上,看見了一群苗家女在採東西,我細細一看,好像是草根,可是,草根又有什麼用呢?我走上前去,指著那堆“草根”說:“姐姐,這是什麼啊!”姐姐笑了笑,說:“這是折耳根。”“折耳根?”我疑惑了。“你不知道嗎?那你一定是第一次來我們苗寨。”苗姐姐說,“折耳根,是貴州八怪之一,貴州八怪第五怪—草根也能當好菜。它還是一種草藥,呈黃褐色,一節節的就像甘蔗一樣,但卻沒有甘蔗的清香,而是一股子魚腥味,所以又叫魚腥草。它具有清熱解暑、健胃消食的功效。但至於是不是真的,我就不知道了。”

姐姐把“折耳根”洗乾淨後,把我帶到她家去,現拌了折耳根給我吃,那味道,真是太太太太……太刺激了有木有!又酸又辣,還十分有嚼勁。當我看到姐姐那行雲流水般的動作時,吃貨想要自制美食的想法冒了出來,就搖著她的手說:“姐姐,好姐姐,你讓我試試,讓我試試好不好,好不好嘛!一下,就一下下嘛!”我眨巴著星星眼撒嬌道。“好吧,只能一下哦!”姐姐無可奈何地答應了。過了一會兒,“你是要用鹽給你的舌頭洗澡嗎?”“哎呀!那是醬油,不是醋!”姐姐在旁邊不停地叨叨。“我不幹了!”我把筷子一摔,一邊說一邊埋怨地看著她。“好啦,不生氣了,下次再來我家,我再做給你吃,好不好?”“嗯嗯嗯嗯嗯!”我不斷地點頭道。過了幾個小時,我拍著飽飽的肚子,拎了一大袋折耳根找到了爸爸。“老爸,我回來啦!”“怎麼,吃飽了?知道回來了?給我帶了沒?”“帶啦,老饞貓。”雲南的舌尖之旅就要結束了,我向姐姐許諾一定會回來吃她做的“折耳根”。

折耳根,雖是路邊的草根,但它是苗家人口中的絕味之食,他鄉人嘴裡是怪味食品。這,就是貴州的折耳根。你,趕來嘗試嗎?

讀《舌尖上的中國》有感 篇7

讀後感 ,746字

《舌尖上的中國》是一檔非常好的美食節目,當然我也不會放過這本書。我不僅是被,書中的美食所吸引,更多的是從美食中體會到人生百態。

“家生命開始的地方,人的一生都走在回家的路上,在同一屋簷下,他們生火做飯,用食物凝聚家庭,慰籍家人。平淡無奇的鍋碗瓢盆裡,盛滿了中國式的人生,更折射出中國式倫理。人們成長,相愛,別離,團聚。家常美味,也是人生百味。”是啊人們的成長相愛別離是啊,人們的成長,相愛,別離,團聚常常被凝聚在美食之中。一道平淡無奇的家常菜往往會成為味覺的種子深深的埋在你的記憶裡,久久不能忘懷。當你懷念故鄉時,家的味道也會讓你感受到家的溫暖。

在《家常》這一個章節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紅燒肉,它不僅會給我們帶來一場視覺味覺與嗅覺的盛宴,還會讓我們感受到一家人最淳樸的愛。

主人公紫玉的家庭並不富裕,母女倆,租住在學校附近,他們居住在15平方米的小屋裡,沒有獨立衛生間,四戶合用廚房,但房租便宜,這就是他們的家。

我發現一個看似奇怪的問題,在這樣一個章節裡,有許多內容,其實與紅燒肉並沒有關係,和總是與食物本身不一樣,偷偷在告訴我們什麼。比如“五年來,父親從沒有來過上海。”我在這裡會感受到,父親爭取每分每秒掙錢,想讓紫玉過上更好的生活,表達出了無私的父愛。“五釐米厚的筆記已是第四本,女兒的專業課,媽媽從未缺席過。”媽媽記得如此細緻的筆記,代表著他對女兒的期望,也代表著細膩入微的母愛。這樣普通的紅燒肉,凝聚了一家人的愛,我們家也是如此。

時間很快過去了,哥哥越來越大,已經不怎麼愛說話了,每次回家爸爸媽媽都會準備豐盛菜品。也只有聚在餐桌上時,冷漠的哥哥才會找回一點熱情,家裡也會找回更多的溫暖。

就像書中告訴我們的:“總有一種味道,在舌尖上提醒著我們,認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來處。”

在上海過中秋 篇8

國小六年級作文 ,493字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今年的中秋,來了,又去了。沒有留下一絲月亮的影子,只留下我在上海的家中彷徨。

今年中秋和國慶兩節合併,我們卻並沒有在這8天假期中回老家過節。這是因為10月7日我有一場重要的考試。

中秋夜,我做完小山似的作業,給親戚朋友們打電話,發微信,祝大家中秋快樂,團團圓圓。接著,我們圍在桌前,一邊說笑,一邊吃月餅,還時不時向窗外黑漆漆的天空看看,但我總感覺少了些什麼。

窗外,黑漆漆的天空上沒有一點月亮的影子,冷風呼呼地吹,吹得我瑟瑟發抖,連忙把窗戶關上。路燈把清冷的燈光灑在地面上—沒有一輛車,一個人……偶爾有人步履匆匆地走過,留下身後一片寂靜。

“叮咚”手機響了。是老家慈溪的親人們發了的兩張照片,一張是窗外明朗的圓月,一張是大家有說有笑的場面。啊!我知道少了些什麼了:少了親人的團聚!“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雖然是王維在重陽節寫的詩,用到這來又有何不可呢?

我試著用蘇軾的話來安慰自己:“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我們這次雖然不能團聚,但下次,再下次,總有機會團圓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舌尖上的中國 篇9

國一作文 ,1101字

中國,一個有著五千年文化歷史的文明古國。五千年傳承下來的歷史博大精深,五千年來的美食文化也是色香俱全。

我們常聽到人們說:“中國是行走在舌尖上的美食國度。”是啊!就連一塊肉都有N種吃法。煮著吃、蒸著吃、炒著吃、做湯喝、夾饃吃等等。我第一次遇見北京烤鴨,便是在舌尖上行走的開端。

那是2012年,我與媽媽奔赴北京參加鋼琴比賽。比賽前一天晚上,我們行走在北京的小吃巷裡。突然,一陣陣香將我吸引到了巷子的角落。雖說這是個不起眼的地方,但隊伍幾乎從這頭排到那頭。我踮起腳,看到了店名“北京烤鴨”,過了好一會兒,終於快到我們了。店主是一位慈祥的老奶奶,她站在攤前,麻利的切著一隻又一隻烤鴨。“要幾等分?整隻、一分、二分還是五分?”老奶奶對每一位客人都說道。“我們要一整隻。”媽媽回答。我們提著一整隻鴨,坐到了小店的座位上。

媽媽將袋子鬆開,熱氣頓時從袋中湧出來,清風將香氣送入我的鼻腔。看著烤鴨金黃的外皮,嫩白的裡肉,我一連嚥了許多口水。媽媽用小刀輕輕劃下一隻鴨翅膀,黃皮裂開,露出嫩白的鴨肉,熱氣不斷從白肉中冒出,伸向巷子的深處。我帶好手套,輕輕拿起鴨翅膀,放在鼻邊輕輕一聞,香氣從鼻中滲入,一直滲入到我心裡。我對著鴨肉輕輕吹起氣來,咬下一口,熱氣與鴨肉那種微妙的質感傳入牙尖,鬆軟的肉在牙尖遊走,最終還是極其不捨地滑入咽喉。一隻鴨翅膀吃完,我已是滿嘴流油,鴨肉的質感彷彿還存留在我的牙尖,香氣彷彿還留在鼻中。我抓起另一隻翅膀,又大口吃了起來。我在株洲是吃過烤鴨的,但是否正宗,我就不得而知了。

從那一次吃完後,我就再也沒有吃到過這樣的味道。直至那次,我與“它”的第二次相遇。

那是在深圳的海鮮自助餐廳。什麼大龍蝦、大螃蟹應有盡有,可我只對北京烤鴨情有獨鍾。媽媽夾來了三塊,我拿起一塊兒就往嘴裡塞。淡淡的麵粉香先滲入牙尖,接著著黃瓜,沙拉的清淡湧入嘴中。再往下咬一點,烤鴨的香味從口中冒出來。咬下的那一瞬,時間倒流回了7年前在北京咬第一口鴨翅時。

時隔多年,烤鴨的味道還是沒變。依舊是那縷香味,依舊是那鬆軟的質感。

烤鴨的味道,每一次吃都會印在我心裡。因為它是北京的美食之一。誇張來說,乃至在明清時期,烤鴨就已經出現在人們的飯桌上。

所以,烤鴨是歷史悠久的一道菜。不僅僅烤鴨是這樣。在中國,還有許多這樣流傳至久的美食。潮汕牛肉、重慶與四川的火鍋、長沙臭豆腐,毛氏紅燒肉…

這些都足以代表中國的美食文化,五千年的文明古國,五千年的美食文化,一代又一代人的知曉與心血,結成了一顆代表中國的明珠。

當我們行走在舌尖上時,體驗到的是中國美食文化的悠久,也有對自已國家的敬畏與對美食的感受。

舌尖上的中國,我一直在行走。

舌尖上的中國3觀後感 篇10

觀後感 ,517字

今天,我看了一個關於《舌尖上的中國3》的視訊短片,頗有感觸。

看過視訊,我知道了:原來在酸甜苦辣鹹這幾種味道里,辣最年輕,也最刺激。貴州遵義市,是一個吃辣很普遍的城市,也是中國最早把辣椒當做下飯菜來吃的地方。在外地工作的貴州人,經常會隨身攜帶一瓶辣椒醬,既是懷念家鄉的味道,又是對辣椒的忠誠。在成都的菜市場裡,辣椒遍地都是,隨處可見。很多成都人對辣椒都有著一種說不出的喜愛之情。想想我們廣東人,我們對辣椒的感情是不深的,因為辣椒不常吃,只是在做菜時,偶爾放一點提味。

說完辣椒,我再來說說白菜。冬季的中國東北,很多人都會吃白菜。它對於東北人的意義,不僅僅是由衷的喜愛,而且是打小的飲食習慣。東北天氣嚴寒,一到冬天便很少有蔬菜供大眾食用。沒有了當季的新鮮蔬菜,那麼白菜自然就成了首選。對於東北人來說,醃酸菜則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用新鮮的白菜來醃製,味道會更好。這件事看起來難,但做起來卻很簡單。醃好的酸菜可以配魚煮著吃,也可以和肉攪拌在一起,包成酸菜餡兒的餃子。時代在變,大家的口味也在調整,可對於大多數的東北人來說,不變的就是對酸菜的熱愛。

我覺得,不同地域有著不同的美食,不同的美食又有著不同的味道,我們應當享受這種美妙的味覺之旅。

走在中國騰飛的路上 篇11

國三作文 ,865字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裡,都流出一首讚歌!

——題記

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1997年中國香港迴歸;1999年中國澳門迴歸;2010年上海世博會舉行;2022年冬奧會北京申奧成功……中國騰飛,一隻雄鷹展翅飛翔在東方之巔。

中國,一個擁有五千多年曆史的文明古國。在學術思想方面,擁有諸子百家,孔子、孟子、墨子、韓非子、孫子等思想家,在漢代,張騫出使西域、中華文化影響擴大,擁有輝煌的歷史,四大發明的問世,促進了人類進步的步伐。可是時間轉到19世紀和20世紀初,由於滿清王朝的封建制度和昏庸無能以及陳舊的思想觀念,使得當時的舊中國被外國軍閥壓榨、侵略得體無完膚。更是將數不勝數的奇珍異寶流入他國之手。

但中國人民不甘於被壓迫,被侵略,從那時起,千千萬萬中國同胞的心在憤怒中熊熊燃燒,多少革命志士拔地而起!清政府的封建專制被不可阻擋之勢推翻;面對外敵入侵,雖然敵強我弱,但是再苦,再累,再難,也阻擋不了中國革命志士們吹響向前衝鋒的號角。最終在無數中華兒女們付出無數的艱辛,慘痛的代價後,於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終於成立了,中國人民終於站起來了!

雖然新中國成立了,但畢竟剛打完仗,國力不強,國庫空虛,再加上文化大革命十年動亂、鬧饑荒,使得當時的中國還很落後。

轉眼到了1978年,我國迎來了發展歷史上的偉大轉折點——改革開放!中國人民終於富起來了!

到如今,在改革開放的四十多年裡,中國經濟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更是有了質的飛躍。科技創新也走在了世界前列,幸福的中國人民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美好生活。各種科技創新不勝列舉。在2019年,相信大家最關注的問題就是5G吧!華為——我們國家的傲嬌品牌,剛在前段時間拿下5G全球總訂單的二分之一以上。華為正在向世界展示中國科技實力。中國這隻雄鷹,正在以驚人的力量騰飛於世界之巔!

作為中學生的我,為走在社會主義康莊大道上而倍感幸福;為走在中國騰飛的道路上而驕傲與自豪!

我真希望考上中國音樂學院 篇12

國小四年級作文 ,527字

我從小喜歡音樂,它給我帶來夢想。

從五歲開始,媽媽就開始教我彈鋼琴。學習鋼琴天天都要練琴,彈的時候手指要有柔韌性,又要保持手型,媽媽要求很高,每天練琴過關了,才能關琴蓋,練的我手指都酸了。有一次遇到一首曲子,我彈了很多遍都沒彈好,我發脾氣說:“這麼難,我不學了。”媽媽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子君,做什麼事情要有始有終,學習的道路不是一帆風順的,遇到困難要迎難而上。”聽了這番話後,我開始分手慢練,一點一點練熟後再合手。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把這首曲子彈熟了。

媽媽對我說,中國音樂學院在北京,在全國九大音樂學院裡排前四名,是培養從事中國音樂理論研究、創作、表演和教育的高階專門人才的高等音樂學府,素有“中國音樂家的搖籃”、“中國音樂的殿堂”的美譽。彭麗媛、吳碧霞、宋祖英等很多耳熟能詳的民歌手都畢業於中國音樂學院。聽到這,我很嚮往以後能考上中國音樂學院。

為了能達成考上中國音樂學院這個夢想,我要勤練琴,多積累樂曲,多聽音多唱譜,練好視唱練耳和樂理。文化課也要學好,要不專業分通過,文化分不過一切都是空話。

我相信通過我勤學苦練,終有一日一定會達成我的夢想。

舌尖上的中國年 篇13

國三作文 ,834字

中國人過大年,美食給熱鬧的春節氣氛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可謂“無美食,不成年”。今年,我就過了一個“舌尖上”的中國年。媽媽的故鄉在寧波慈溪,那是一個杭州灣邊的小鎮。

過年期間,年糕餃在寧波老街上十分常見。外面一層又香又糯的年糕,裡面的餡兒可以是芝麻糖,又可以是薺菜炒蘿蔔丁。一口下去,香氣撲鼻。這種包裹著幸福味道、寓意“年年高”的食物,在當地非常受歡迎。

紅膏熗蟹是特別有慈溪味道的菜。它取材於當地的梭子蟹。冬至以後,梭子蟹的紅膏最為肥美。經過鹽水的浸泡,兩週之後就可以上桌了。它的肉經過幾道工序,既保留了蟹的鮮味又特別軟糯,讓人吃了還想再吃……

大山深處的嵊州崇仁古鎮是我爸爸的故鄉。糟肉是我爸爸故鄉的美食之一。我們祖先為什麼要做糟肉呢?因為古代的肉不容易得到,一年之中往往只在春節時才殺豬宰鵝。而且紹興一帶有冬季做黃酒的傳統。榨取黃酒之後會留下大量的酒糟。而酒糟不可直接食用,因此就只能丟棄了。聰明的祖先發明瞭糟肉的方式完美地實現了肉的儲存和酒糟的不浪費。同時,人們驚奇地發現經過酒糟的肉會出奇的鮮美。糟肉真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啊!

如果你來嵊州旅遊,絕對不能錯過著名的嵊州小籠包。小籠包外形精緻,按要求每個小籠包上必須有18道褶皺。它的大小差不多一口一個,但是一定當心多汁的肉餡燙到你哦!每次回老家,我都要排上好一陣子隊才能吃上美味的小籠包,配上當地的薄皮小餛飩,簡直要鮮掉你的舌頭。因為它外形精緻、味美多汁、物美價廉,這一小吃從大山深處走向了全國各地。現在,很多人都因此發家致富,我們也能在很多地方吃到這多汁的小籠包了。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人們靠著自己的智慧,不論身處何方,依靠當地的環境創造了富足的生活。春節,作為中華民族最為重要的節日,在這個日子裡,家人團聚,一起用美食犒勞自己,準備精神抖擻地在新的一年裡創造更美的生活。

讓世界愛上中國造 篇14

國一作文 ,1027字

當五星紅旗在國歌聲中冉冉升起時,我作為中國人,自豪的同時產生了一個夢想。

中國,歷史悠久,屹立於世界強國之林。中國歷史上的文學畫卷,美不勝收,每個時代都有他們傑出的歷史篇章。從浩瀚的書籍裡,瞭解了祖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蘊;從出土的陶瓷及器皿,我聆聽到了歷史的回聲;從香氣撲鼻的茶葉中,我被文人的韻味所吸引。

現在是資訊化時代,科技時代,掌握核心科技至關重要。一直很喜歡格力空調的廣告語“好空調,格力造”“讓世界愛上中國造!”這句話有多大的勇氣,與生俱來的底氣。格力空調業務遍及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致力於全球消費者技術領先,品質卓越的空調產品。

在剛剛結束的2019年ITTE世界桌球錦標賽中,中國乒乓球隊獨攬五金。國家乒乓球男隊馬龍在對決瑞典名將法爾克時,4:1霸氣拿下男單冠軍。面對各路記者的採訪,他說:“這場球賽,我不光代表自己,更代表球隊,代表中國。我想贏得冠軍,但我更想贏得尊重!”最後馬龍帥氣地飆出一句英語:“IammadeinChina!”(我是中國製造的!)這是一位運動員多麼自豪的壯語。因為年齡和傷病,他曾闊別國際大賽8個月,以國乒排名最低的姿態出征,卻在布達佩斯上演了王者歸來……

我們的國家不光有大好河山,更是引領了世界的科技前進的步伐。“世界第一”的中國高鐵,給我們人民生活帶來了便利。“復興號”高鐵的中國速度,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的標準,運營速度世界第一,能耗更低。回顧世界高鐵發展史,是始於日本,發展於歐洲的交通工具。中國科學家只用了數十年的時間從跟跑到並進到領跑的過程。目前全球65%的高鐵運營都在中國。世界高鐵領域格局從此大變,“復興號”正載著無數國人夢想,未來路上高歌猛進!

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展望未來。“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我們中華少年豪情滿懷,為了“中國夢”而努力,讓祖國更加繁榮富強。讓世界用上中國造,讓世界愛上中國造!思想是無法複製的,一個國家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原發思想才能真正強盛。我們的“中國造”,就是努力讓“中國製造”華麗轉身為“中國創造”,讓世界愛上中國造,圓夢於此。

舌尖上的中國 篇15

國小四年級作文 ,1168字

房間的牆上,掛著一幅巨大的中國地圖,一隻昂首挺胸的大公雞傲立在地圖上,顯得精神極了。這隻大公雞便是我的祖國——中國。

走進一看,這隻大公雞由許多大大小小的省市拼接而成。而對於每個城市,我喜歡的不僅是大好河山,名山勝水,更是每個城市的特色美食。

將目光投向雞尾的新疆,我腦中立刻浮現出了那噴香的羊肉串。烤架上堆著煤炭塊,再燃起火,放下一排排剛穿好的羊肉串,再撒點調料。賣羊肉串的小夥兒一手握著好幾根羊肉串的鐵桿子,一翻,剛翻上的一面已經烤得金,一般羊肉的鮮香立刻瀰漫開來。一邊烤著,他還一邊吆喝:“快來看看哪!最鮮美的羊肉串!”不禁使人們駐足品嚐。拿起羊肉串,輕輕咬上一口,外面的皮焦脆,裡面的肉鮮嫩,再咬下一口油肉,更是美味,讓人吃得滿嘴流油。

再將目光轉向雞身體上的重慶。說到重慶,很多人必定會想到火鍋。的確,火鍋是重慶的美食代表。即使再拙於廚藝的人,火鍋卻總是信手拿來。扭開小爐子的開關,把鍋子安穩,放下絕對麻辣的底料,蓋上蓋子煮開,再開啟一看,飄浮著紅油的表面上,嘟嘟冒出許多小泡泡,還能隱約看到辣椒、花椒在水中沉浮著,放下涮料,涮開後放到嘴中一嘗,舌頭頓時變得麻麻的,濃重的辣味在脣齒間盪漾,吃完一頓火鍋,誰都會汗流浹背。

目光繼續在地圖上掃視,許久,終於發現了在雞胸的家鄉——上海。

說起上海的美食,可以用紛繁精緻來形容。然而,因為這一道湯,每年的春天,上海人的眉毛都要被鮮得掉下來,它就是“醃篤鮮”。“醃篤鮮”這個名字也十分有講究。“醃”是指醃過的肉——鹹肉,“鮮”則是指新鮮的鮮肉以及時令菜——竹筍,而這個“篤”字就是上海話“篤悠悠”的意思,意味著這道醃篤鮮湯要慢慢地煮,才更有鮮味。每年初春,大量竹筍上市,上海人的桌上是絕不會放過這道美味佳餚的。慢慢用鹹肉、百葉結、竹筍、鮮肉熬製出來的鮮湯,品一口,當湯汁滑過喉嚨時,真讓人不知用什麼詞來形容。

雞身體上的長沙,有聞起來臭,吃起來香的臭豆腐;雞脖上的北京,有鮮豔油亮,皮脆肉嫩的烤鴨;雞喉嚨上的天津,有口感柔軟,鮮香不膩的狗不理包子;雞肚子上的寧波,有香甜可口,皮薄餡美的寧波湯糰……回過神來時,眼前又只剩下了那隻大公雞。再一看自已,肚子已餓得咕咕叫。我彷彿看見新疆的羊肉串、重慶的麻辣火鍋、上海的醃篤鮮湯、長沙的臭豆腐、北京的烤鴨、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寧波的湯糰……又組成了一張更美麗的美食中國地圖!

呵,真是張舌尖上的地圖,真是個舌尖上的中國!

舌尖上的中國 篇16

國小四年級作文 ,747字

在濟源,如果給美食投票的話,一定是雞蛋不翻的得票率最高。濟源作為我的第二故鄉,我已經深深地愛上了這個地方。家鄉的親人和朋友,如果你能來濟源,我一定會帶你去品嚐美味的雞蛋不翻。

所謂不翻,即製作過程中不用翻即熟。在濟源,雞蛋不翻還有一層美好的心願在裡邊。因為不翻兒是舊時船家的乾糧,丈夫出船捕魚,妻子希望能平平安安,每次出門捕魚都帶上不翻兒,希望不要發生翻船的事情。所以,製作過程和名稱,也都是為了吉利。

雞蛋不翻是濟源的傳統小吃,濟源的早晨,大街小巷都是賣不翻的。雞蛋不翻是由大米麵、水、酵母、雞蛋等一些材料做成的。雖然材料簡單,但是做起來卻不簡單。在做雞蛋不翻之前,需要先把大米用水泡一個晚上,第二天早上,將泡過的大米打成糊狀,然後加入水和酵母製作成米漿。據說,這樣打出來的米漿新鮮,做出的不翻口感好、味道香。

雞蛋不翻有兩種做法,可以把米漿和雞蛋直接打到一起,然後倒入專門製作雞蛋不翻鏊裡,把蓋子蓋上,等上3至5分鐘,雞蛋不翻就做成了。另一種做法,就是先把米漿做成不翻,在等待的過程中,再拿一個小碗,在碗裡打上一個雞蛋攪拌成雞蛋液,等到不翻做好取出來後,再將容器刷上一層油,把攪拌好的雞蛋液倒入容器內蓋上蓋子,然後將剛才用米漿製作好的不翻摞上去,最後,蓋上蓋子再燜2分鐘左右就完成了。開啟蓋子,出鍋,一個香噴噴、熱騰騰的“雞蛋不翻”就做好了。你還可以在上面加點辣椒、鹹菜之類的自己喜歡的配菜。

濟源的雞蛋不翻製作考究,歷史悠久,風味獨特,再加上濃郁的地方風情,獨特的地方文化,雞蛋不翻已深受大眾喜愛。它的味道非常好吃,吃起來味覺大開,看起來垂涎欲滴,它的香味也是香飄十里呀!

舌尖上的雞蛋不翻不僅是一種味道,更是一種文化,一種古老的精華,讓這傳統一直流傳下去吧!

我迷上了中國象棋 篇17

國小四年級作文 ,537字

我是一個愛好廣泛的男生,打羽毛球、打乒乓球、游泳、看書、下象棋樣樣喜歡,但最令我入迷的還是下中國象棋。

當然一開始,我並不瞭解象棋,物件棋一竅不通。在三年級的暑假,我上了幾次象棋培訓課程,慢慢地瞭解了象棋,懂得了馬走日,象走田,絆馬腳,小兵只能一步一步走等等有趣的規則。

隨著水平的不斷提高,我越來越愛下象棋。我的外公也是一個象棋迷,他經常在電腦上下象棋,耳濡目染,我的下棋技術一點一點地提高了,還經常能幫外公出謀劃策。

我迷上象棋後,一有業餘時間就和家人來一場象棋大“爭鬥”,可有意思了!記得有一次,我跟老爸玩殘局挑戰。我用馬堵死老爸的主將,取得了勝利!還有一次,我跟外婆下象棋,外婆因沒看清楚象棋上的字,被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打掉了老將,外婆想要悔棋,我才不幹呢,“落棋無悔真君子”嘛!在每次下贏家人後,我心中就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快樂。

中國象棋不僅是一種娛樂活動,還是一種棋盤上的戰爭,它博大精深,高手可以巧妙地利用每一個棋子,就可以輕輕鬆鬆地把對手擊敗。楚河漢界,戰雲密佈,下象棋就像打仗一樣,不僅要敢於拼搏,還要足智多謀。這就是下象棋的樂趣。

象棋給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樂趣,使我的生活豐富多彩,我深深地迷上了象棋!

舌尖上的中國 篇18

國小五年級作文 ,689字

我們的中國有很多特色美食,但有十種美食最具有特色,有北京烤鴨、蘭州拉麵、重慶酸辣粉、上海糯米糰、武漢熱乾麵、廣西桂林米粉、寧夏手抓羊肉、西安羊肉泡饃、寧波湯圓、胡辣湯。這些小吃雖然我都吃過,但是最讓我感到滿意的,就是西安羊肉泡饃了。

羊肉泡饃是陝西的風味美食,尤以西安最享盛名。它烹製精細,料重味醇,肉爛湯濃,肥而不膩,營養豐富,香氣四溢,誘人食慾,食後回味無窮。因它暖胃耐飢,素為西安和西北地區各族人民所喜愛,外賓來陝也爭先品嚐,以飽口福。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近年來用以招待國際友人,也深受好評。羊肉泡饃已成為陝西名食的“總代表”。

羊肉泡饃在過去是進貢皇上的飲食而發明的,古時稱“羊羹”,宋代詩人就有詩:“隴饌有熊臘,秦烹唯“羊羹”。而羊羹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11世紀,那時也被列為皇帝、諸侯的禮饌。?

那次,我的哥哥和嫂嫂去西安度蜜月,從電話裡得知,我的哥哥和嫂嫂正在品嚐美味的羊肉泡饃,我的哥哥還說回來給我帶一些。我聽了這個訊息之後,高興的都睡不著覺,眼巴巴的等著哥哥回來。等到哥哥和嫂嫂回來的那一天,我吵著讓哥哥給我做羊肉泡饃。我的哥哥做好以後,我遠遠的就聞見了香味,饞的直流口水,肉爛湯濃,肥而不膩,香氣四溢。等我吃完以後,羊肉泡饃的味道還在我嘴裡回味無窮。我想:羊肉泡饃真不愧是我國十大小吃之一呀!等我有時間,一定要去西安,品嚐正宗的羊肉泡饃。

我國有很多好吃的美食,但讓我最難忘的就是西安羊肉泡饃。除此之外,還有許多中外美食等著我們去品嚐!

啊!我愛你!舌尖上的中國!

舌尖上的中國味 篇19

國小四年級作文 ,708字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對於其他人來說,新年最美好的事就是收紅包,放鞭炮;但對我這個吃貨來說,新年最美好的事莫過於大年三十那頓年夜飯了!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中,年夜飯中可是湧出了不少傳統美食。其中最為著名的那邊是火鍋了。

火鍋的歷史十分悠久,在古代就出現了。古代的火鍋叫做染器,由盤,爐和耳杯組成。耳杯中放鹽和醬等調料,吃的時候把肉放在耳杯中,點火加熱,染上調料後即可食用,當時的皇宮貴族在設宴時一人一套染器,隨吃隨“染”。

火鍋經過歷史的薰陶,種類越來越多:如北京羊肉涮鍋,風味別緻,吊人胃口;重慶麻辣火鍋,麻辣醇香,名揚天下;廣東海鮮打邊爐,味美無窮;廣東鈣骨打邊爐,食而不膩,味美無窮;山東及北方的肥牛火鍋,單人單鍋,時尚精典;香港牛肉打邊爐,名揚天下……火鍋的種類令人匪夷所思。

不僅要選好火鍋的種類,火鍋的配料很重要,它決定火鍋的口味:芝麻醬冷水調成厚糊狀,加入紅油四川辣醬,生抽王,糖,醋,味精,蔥薑末,麻油調至細糊狀;蠔油料,鍋內放入植物油,蒜泥炒香,再加入蠔油炒透,在加入料酒,糖,味精,胡椒粉拌勻即可;麻醬料,芝麻或花生醬冷開水調成糊狀,加入糖,鹽,胡椒粉,生抽王,味精,蔥白頭,香菜末,麻油拌成;薑汁料,姜去皮切末,加入醋,綿白糖,生抽王,鹽,味精冷開水拌勻;麻醬油料,生抽王加冷開水,糖,味精,麻油拌成即可。這就是一種有名的自制配料,喜歡吃辣的朋友可以嘗試一下。

火鍋如一面鏡子,照出了我國深厚的傳統文化;火鍋如一塊海綿,擠出了我國生生不息的歷史;火鍋如一扇門,讓我們看到了背後多麼樸實,勤勞的民族。

傳承——觀《中國最美古詩詞大賽》有感 篇20

觀後感 ,547字

古詩,古詩,顧名思義,古代詩歌。

古詩最鼎盛的時期在唐朝,所以也叫唐詩。古詩的每一句都是詩人們經過反覆琢磨出的,講究“對應”,字字對照,朗朗上口,極具韻味。

雖說古詩具有獨特的韻味,但在大多數人看來,並非如此,看前人的詩,反倒有些枯燥了,但這次的《中國最美古詩詞大賽》卻是令人們對古詩的映像有所改觀。

往年的古詩都是要求“記”,而這次則要求人們會“用”。雖說是比賽,卻也增加了一絲娛樂性,讓古詩不再枯燥,讓人們願意親近詩文。古詩是華夏民族百年的文化,是一種值得傳承的文化,這次大賽倒是讓人們對古詩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和傳承,這是對華夏文化的弘揚,也是對它的記憶,以致使它不會在時光的消逝下丟失。創新而不能忘本是本次大賽的中心。

古詩美,“美”在何處,是它獨有的韻味。“詩歌”是什麼,它不是說“詩”和“歌”,而是“詩歌”這是一個整體。在早期,人們創作的詩歌是可以唱出來的,有名的有“漢樂府”,所以早期是也叫“詩歌”,是非常具有音樂美的。詩不像詞,詩的字字照應,而詞卻是段段照應,詩也不似曲,詩雖可唱,卻簡短且有韻味,但曲卻是可唱的詞,自然不同。可以說,詩歌是獨有自己的韻味的,且它的流傳廣、簡單卻又有強烈的感情的獨特性讓它一躍成為人們最喜愛的表達方式。

喜愛詩,是對詩的傳承,更是對華夏文化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