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閱讀管道相關作文20篇
一生離不開閱讀 篇1
國三作文 ,786字在很小的時候,母親就告訴我,人這一輩子,離不開閱讀。閱讀使人知事懂人。如今閱讀依然,隨時隨地、隨心所欲。
閱讀中的自然美景使我迷戀。看那“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彷彿置身於世外桃源。真是桃花流水悠悠去,別有天地非人間。“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我享受田園生活的恬靜;沉醉於“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靜謐月色之中。在初春的“杏花疏影裡,吹笛到天明”;於“小荷才露尖尖角”時,賞那“早有蜻蜓立上頭”的荷花;在秋季感受“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的惆悵,冬日裡傾心於“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的高潔品格。
閱讀中的深刻哲理激勵我前進。質樸的語言總能使我浮躁的心平靜下來,睿智的語言除去我前路上的所有誘惑。“正入萬山圈子裡,一山放過一山攔”啟迪我的心志。“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教育我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一聲“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帶回我丟失的自信;一腔“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激勵我無論何時何地都要執著追求自己的理想。“小不忍則亂大謀”使我學會了忍耐;“吃一塹,長一智”使我學會了總結;“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使我學會了感恩;“落花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使我學會了奉獻……
閱讀中歷史滄桑使我震撼。我讀著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故事成長,他才華橫溢,為國憂民的形象清晰印在我的記憶中;“可憐白髮生”的辛棄疾,“了卻君王天下,贏得生前身後名”的毅然瀟灑,欽佩他一腔愛國情與那錚錚鐵骨。與李煜一起感嘆“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亡國離鄉的悲愴與心痛;與杜牧一起感受“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的統治黑暗,世態炎涼。
現在的我更加依賴閱讀,習慣了書的氣息,書的傾訴,更習慣了書的陪伴。更愛上那種依靠在窗前,於晨曦暮靄下靜靜閱讀的感覺,更體味出母親話中的深刻意味。
閱讀依然,我心依然。
閱讀之道 篇2
高一作文 ,1113字時光帶走了我的童年,讓我與當下的青春碰面。世事更迭,可未曾改變的只有“喜愛閱讀”四字。在閱讀中,我得到成長;在閱讀中,我漸漸充實。畢竟,閱讀之道,橫無際涯。
閱讀之道,心之所向
紙質書籍是我極偏愛的,青燈一盞,手書一卷,每翻過一紙書頁,都像是展開了一個全新的世界。在那裡,我可以恣肆地傾慕“明朝散發弄扁舟”的不羈,哀婉地暢想“垂淚對宮娥”的無奈,同情的感慨“自是白衣卿相”的恃才傲物。在墨香裡,故紙中,與文字最真摯的交流築成了我心中的理想國,無關風月,無關世俗。在那個世界裡,我只是我,似乎可以忘卻任何人、任何事,靜享文字的精妙與曠達,在書頁中垂淚,在墨痕中嘆息。做那個最真實的,在這洪荒世界裡寧願躲在書本中偏安一隅的我。
這種超然的快樂,是現下任何光怪陸離的電子書籍都無法給予的。畢竟,那不可窺視的書香,是我盛大青春歲月中不可忽視的痕跡,亦是心之所向。
閱讀之道,行之為線
對於“閱讀”的詮釋,著實有太多,並不應以狹義的觀念去束縛其本有的含義,因為“行走”也是另一種閱讀,更是一種充實人生的絕佳途徑。古語有云: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或許,青蓮居士就是秉持著那樣的信念,用十年韶華走遍名山大川;徐霞客先生寧願只任一升斗微官,也要縱情山水。是故,太白先生隨口便可吐出半個盛唐,徐公之遊記名滿天下。
在這樣的歲月裡,我們踏盡荒蕪,看遍浮華,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留下獨屬我們的足印。在這深情款款的時光中,我們閱讀生命,閱讀青春,閱讀世界,像先賢一樣,用行走世間的心態豐盈人生。經年之後回首,了無遺憾—儘管我們並未改變生命的長度,卻已然拓寬了它的寬度。以行走的青春,盡釋閱讀之道。
閱讀之道,修之為本
在青春中,不論是行走生命式的閱讀抑或是心之所喜的讀書,均是修身之本。《大學》有云:“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而閱讀最重要的恰在修身二字。誠然,我沒有“治國平天下”的巨集圖偉願,沒有“先天下樂,後天下憂”的政治情懷,也沒有“待重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的豪情。但閱讀,讓我在這個人生中最迷茫無助,最絢爛多情的季節,讓我明白應當做一個怎樣的人,至少成為一個“好人”,不必有多成功,多顯赫,不必讓眾人豔羨和仰慕,但是一定要善良,擁有正直的心純淨的靈魂,這樣便已足夠。
所以,誰又能說,閱讀,不是修身之本呢?畢竟,如果每一個人都可以心正身修,國何不理。
閱讀就是這樣:任水流隱約,任旭日燦然,任風雨飄搖,只兀自開落。青春中的閱讀,像看透紅塵的僧侶,行過亂世,歸於迷津,遼闊無涯的那片專屬它的海,就是閱讀的渡船。在閱讀中,我成長蛻變;在閱讀中,充實自我。畢竟,閱讀之道,橫無際涯。
閱讀讓我與眾不同 篇3
國二作文 ,663字品一杯香茗,攜一縷清風,掬一捧月光,我願就此步入書的世界。
書讓我明白了很多,也讓我懂得了很多。
讀小說,讓我懂得人生世事,變得沉穩。
魯濱遜荒島求生的經歷讓我懂得了勇敢與機智;保爾的鋼鐵人生讓我懂得了堅強與不屈;海倫凯勒的黑暗與光明讓我懂得了樂觀與自信;林黛玉讓我懂得了堅持與固守;湯姆索亞讓我懂得了兒童活潑的天性……
小說,讓我變得與眾不同。
讀散文,讓我愛上安靜,變得恬靜。
《荷塘月色》使我漫步於荷塘邊,賞著月光下嬌嫩的荷花;《春》使我奔跑在生機盎然的春天,洋溢位全身的活力;《濟南的冬天》使我置身於白雪之間,讚歎那寒冬之下的活力;《背影》讓我眼眶溼溼,被那淳樸的父愛所感動;《月是故鄉明》讓我望見一輪明月,心中泛起一股滄桑之感……
散文,讓我與眾不同。
詩,讓我品人生百味,變得成熟。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的思鄉之情;“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的朋友之誼;“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的愛國之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的憂國之愁;“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的深厚之愛;“青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的思友之切……
詩,讓我變得與眾不同。
詞,讓我懂得清麗之美,變得婉約。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一種憂愁;“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一種輕快;“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一種釋懷;“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一種尋覓;“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一種承諾……
詞,讓我變得與眾不同。
清風明月,齒頰留香,閱讀,讓我變得與眾不同!
青春因閱讀而不同 篇4
國三作文 ,642字古人云:“行萬里路,讀萬卷書。”行走在青春路上的我們恰似一個個含苞待放的花苞,只有知識的澆灌,才能在現代的舞臺上競相開放,俏麗芬芳。閱讀讓我的青春不同。
我的青春因閱讀古文而不同。《出師表》中“陛下宜自謀,以自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諸葛亮勸諫的忠義懇切;《愛蓮說》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尚情操;《岳陽樓記》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憂國憂民,都體現著中國古人的高潔品質。坐在書桌旁,抱著一本《古文觀止》細細品讀,讓夕陽的餘暉灑在書上,臉上。在閱讀中我學會了做人,學會了古仁人的偉大情懷,是古文讓我的青春不同,讓我的青春在高尚思想中綻放。
我的青春因朗讀古詩詞而不同。“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是古時親情的體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則是蘇軾品味歷史的感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是固然鄉思的表達,“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愛國的訴說。品讀這一首首朗朗上口的古詩,我發現古人的生活是如此坎坷,又是如此的豐富,古人的思想是多麼高尚。有什麼母愛比得上“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的行動,有什麼鄉思比得上“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離別時的友情。我的生活因古詩而不同,古詩讓我學會了觀察生活,發現並感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我的青春因閱讀而不同,閱讀讓我的青春變得不同,我以前只知學習,玩電腦,吃飯睡覺,現在我學會用心去體驗生活,品讀生活,品讀自然的美好,我的青春因此不同。
我青春的花朵,在閱讀中綻放。
我因讀書而與眾不同 篇5
國二作文 ,708字讀書或許對很多人來說是一種敷衍,是一份任務吧!但讀書對於我來說有一種非凡的意義,它是一種樂趣,更是一種享受,我認為要享受到讀書的樂趣緣分很重要。緣深,可能會成書呆子,愚不可及;緣淺,開卷無益,擲書而茫然。因此,讀書只要把它看成是一種消遣,一種高尚的消遣,這樣一定會受益匪淺!
我認為讀書其實就是在樂趣中追求真善美,陶冶性情是求美,精神追求是求善,啟蒙自己是求真。書中必有同好者,以書會友,以友輔心,書中遇知音,書中遇知心,此乃讀書之一大賞心悅事。讀書能改變人的氣質,讀書能使人得到一種優雅和風味。熱愛讀書,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問其香,而香卻在骨裡。現在許多人們越來越失去自我,不愛讀書,被喧囂蒙塵自己心靈的聖土,所以讀書還可以不斷完善人的精神追求。因此,讓我們走進浩瀚書海,呼吸那淡淡書香,彈指間信手拈來,尋找到人生的真善美,坐觀塵世潮起潮落,終睹得青天明日吧!
那些含有美好品格,具有人文精神的書籍,很容易在閱讀者內心引起共鳴。例如在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時被主人公保爾不向命運屈服的鋼鐵般的意志所折服;讀《伊索寓言》裡一篇篇短小精悍卻蘊含深刻道理的故事,給我以生活的啟迪;讀《三國演義》中數以百計的文臣武將,讓我認識了智謀的偉大,寬容大度的力量;讀《駱駝祥子》感受舊北京人力車伕的辛酸故事,還能感受到小說裡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書能祛除我們內心的浮躁,讓一顆心沉浸在文字寧靜的世界裡,給心靈安慰和滋潤。還能祛除我們內心的空虛,讓一顆心在知識的海洋中漸漸充實起來。
學問是光明的,愚昧是黑暗的,不讀書的人,思想就會停止,廣泛的讀書顯然是我們擺脫受矇蔽、被愚弄的階梯。讓我們的人生充滿書香,讓好學深思伴我們成長吧!
閱讀不僅僅是享樂 篇6
國二作文 ,735字摩挲著手中的書,品著香茗,品著成長,心中默唸:閱讀不僅僅是享樂。
憑欄眺望,夜雨飄搖,端一杯香茗,靜坐。也許是領悟了閱讀不僅僅是享樂,我感到眼前的書是那麼親切。清逸雋美的文字,讓我如痴如醉。
學業繁重的我,經常會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品茶、閱讀。那時的我,只是將閱讀看成享樂的工具,因為它可以給我帶來愉悅。僅此而已,別無他求。
然而,徹底改變我的觀念的,是那一本《歐亨利短篇小說選》。
一天下午,父親把它送給我,我迫不及待地閱讀起來。才看完一篇,我就已經深深愛上了這本書。因為我太喜歡它的小說結局了。每次都讓我意料不到,但細細品味卻彷彿又在情理之中。這讓我想起了福爾摩斯,結局也總會讓我大吃一驚,就像坐過山車一樣刺激。
就這樣,時間在不經意間流淌,一轉
眼,已是黃昏。夕陽的餘暉透過窗戶將我和書鑲成金黃色,一切都是那麼美好安詳。
不一會兒,父親風塵僕僕地回來了,而我卻絲毫沒有察覺。直至他走進我的房間,問我:“喜歡歐亨利的作品嗎?”我才回過神來,答道:“特別喜歡,尤其是它的結尾,引人入勝,幽默風趣。”
“是啊,那你每次都能提前猜到它的結局嗎?”
“當然不能。”
“嗯,人生就像一部歐亨利的小說啊!”父親感嘆道。我卻愣在那裡,許久才恍然大悟。原來父親是想告訴我,我不可能猜到小說的結局,也就不可能猜到我人生的結局。所以,不到最後一刻,千萬不要放棄,也許會“柳暗花明又一村”,成就一片新的天地呢?
父親或許猜到我明白了他話中的含義,讚許地看著我,說:“閱讀不僅僅是享樂,更要沉下心用心思考,體會生活的真諦。一步步褪去鋒芒,褪去浮躁的心,走向成熟。”我邊聽邊鄭重地點點頭。
摩挲著手中的書,品著香茗,品著成長,心中默唸:閱讀不僅僅是享樂。
不可失去的閱讀 篇7
國二作文 ,707字書籍,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書,給人樂趣,給人力量。書是人們必不可少的財富。人如果缺少了書,就像白天沒有了太陽,黑夜裡沒有了燈火。
閱讀,是汲取知識的重要方式。一本優秀的書,沒有人閱讀,它就會是一堆紙。書籍,好似一位知識淵博的教師,好似一位知心朋友,好似一泓清泉,又似一件舒適的棉襖。然而書的這些益處,只會在閱讀中無限綻放,在閱讀中淋漓盡致地展現。
日常生活中的閱讀,雖不及品讀課本那樣仔細,也不比背誦名篇那樣要求熟練,但它卻是人們最鍾愛的一種方式。多次閱讀即為品讀,多次品讀方可背誦。閱讀,既是最基礎的方式,又是最普遍而高效的方式。“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書,因閱讀而發其光彩,因閱讀而盡其所用。
生活,因閱讀而美好。孩提童真,總是抱著一本被筆畫爛的書,只看插圖。好看的,用筆來回亂塗,不好看的,乾脆撕掉。但玩具從不離手,要麼是汽車,要麼是飛機,站著玩、坐著玩、躺著玩。書,還靜靜地躺在桌子上,一動不動。
當年,語文老師讓背《三字經》,檢查很嚴,沒辦法,只好背。拿起一本,剛開始還讀一兩句,可沒過一會兒,空中飛來幾隻大雁,心便不由得跟了過去,飛向空中。
後來讀書越來越多,卻都是些漫畫、小說,捧在懷裡,讀多少都不嫌累。老師又讓寫作文,哪裡會?只好胡編亂扯湊字數。正如那“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一般,哪裡在乎什麼優美語句。
漸漸地,閱讀不再特別,變得平凡、變得自然。早上讀、中午讀、玩上讀,每日必讀,每天必背。讀書,在我的生活裡變得不再新奇、不再特別。同時,讀書又是那樣的必要,那樣的無可替代。讀書,已經融入了我的生活、融入了我的世界、融入了我的心靈。閱讀,已經不可失去,永遠,永遠……
我與閱讀不分離 篇8
國小六年級作文 ,544字書籍蜿蜒伸入我們的心靈,陶冶我們的情操,豐富我們的情感,滌盪我們的靈魂。穿梭在教室裡,總會看見有同學在看書,書似乎不會離開我們的生活。那麼,書的魅力何在?
我小的時候便領略到了古人思鄉的感情:“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的詩,我很欣賞。他的詩中,我最喜歡《望廬山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誇張手法盡顯廬山瀑布的壯觀、瀟灑。“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古人的文筆細膩、靈動,與現代文學相比,不相上下。
高爾基的《童年》是他“自傳體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作品,這本書是我三年級時的最愛,作者濃厚又色彩斑斕的筆墨深深地吸引著我。這本書給我的感觸很深,我對書中的主人公表示同情,同時敬佩他的堅強。
我最喜歡的,是小學六年級語文課本上的《匆匆》。朱自清的這篇散文代表了他當時的心情—“我不知道他們給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確乎是漸漸空虛了……”是啊,時間都去哪兒了?吸引我的,不僅是作者清新的語句,更是其所要抒發的感情。
任何人都不能缺少文學的薰陶。閱讀是我們求學獲知的重要途徑,我們與閱讀同行。
閱讀是一種文學的欣賞,如今的我們,更應該懂得欣賞文學作品。漫漫文學路,閱讀伴我們左右。
書香橫溢,我與閱讀從不分離,閱讀伴我成長,直至永遠。
閱讀的味道 篇9
國三作文 ,559字坐在桌前,手捧一本摯愛的書,在心裡默默地淺吟。陶醉之時,彷彿脫離了城市的喧囂,穿梭於時空之中,身臨其境,寧靜而幽美。
閱讀是對心靈的一種感悟。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我感受到在攀登雪峰的過程中,如青松般屹立,蠟梅般孤傲,雪蓮般堅毅的不屈精神。讀《魯濱孫漂流記》,我感覺到在瀕臨危險的時候,如雄鷹般頑強,駿馬般執著,海燕般勇敢的拼搏精神。閱讀,讓我體會心靈之美。
閱讀,是穿越時空的一場鏡花水月。在閱讀的世界裡,你可以與李白一起站在蜀山之下發出“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的感慨;你可以與徐志摩並肩在康橋上信步徜徉,共同採摘河中的水草;你可以與莊周一同入夢,去探索是自己化作蝴蝶,抑或是蝴蝶化作自己的朦朧往事;你還可以與李清照一同去雙溪泛舟湖上,感受她那輕舟載不動的一腔愁緒。閱讀,讓我體驗邂逅時空之旅。
閱讀,讓我看到了不一樣的人生。我讀出了李白“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帆雲濟滄海”的積極樂觀,讀出了“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中司馬遷成功背後的痛苦、恥辱和他堅定的信念;我讀出了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遠大抱負,還讀出了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不屈信念。閱讀,讓我嚐盡人生之百味。
午後的陽光靜靜地灑落在書頁上,心裡默默地淺吟,嘴角留下一抹微笑。就這樣坐著,靜靜地品味書的味道……
我與閱讀同行 篇10
國一作文 ,715字閱讀如炎炎沙漠中的一泓清泉;如久逢乾旱的一場甘霖;如寒冬中的一縷陽光。閱讀心靈之空間無限,悠悠間,萬里山河踏遍。所以,我愛閱讀!
因為有了你,我懂得了自尊。司馬遷受宮刑而怒作《史記》;孫臏割雙足而血凝兵書;吳運擇身殘志堅把一切獻給了黨,張海迪高位截癱自強不息成為時代巨人……自尊就是人生槓桿上不可缺少的人生支點,它可以使人堅守自己的主見和獨立的人格,有著明確的奮鬥,人生走向。自尊就是做人的尊嚴,是堂堂正正的人生。所以,我愛閱讀!
因為有了你,我懂得了永不退縮。洶湧的激流擋不住你頂峰前行的孤舟;淒冷的北風擋不住你走向春天的腳步;突來的暴雨擋不住你遠去的背影,誰也擋不住你,就看我們如何活出一個全新的自己!生活的路上總有鮮花盛開的時候,但這不會是永遠的豔陽天。當生活出現困難挫折,我們需要的就是一種永不退縮的勇氣。所以,我愛閱讀!
因為有了你,我懂得了微笑。儘管汗水多於甘甜,但在苦累中也積聚著心底的春風。在微笑中學會幽默,在微笑中學會拒絕,在微笑中學會憧憬,在微笑中走向成熟的人生。微笑,向世界表達向上的基調,使自己保持著一種清雅的心境。面對困難,微笑中應該折射勇敢。所以,我愛閱讀!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書卷內容豐富,就如同我的老朋友,與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從早晨到黃昏,無論憂傷還是快樂,它都終日陪伴著我。”
即使是中國史上偉大的政治家,詩人毛澤東也曾說過這樣的豪言壯語:“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夜不睡,但書絕不能一日不讀。”
“路漫漫,其修遠兮。”有書,我不會寂寞!我與閱讀同行,領悟更多的人生哲理,真正做到“腹有詩書氣自華”。
以閱讀為伴,是一種終身的承諾,也是一種回味無窮的享受。我驕傲,我與閱讀同行!
那與眾不同的味道 篇11
國一作文 ,628字榴蓮,一種水果,一種臭名遠揚的水果。
它的外表長出一排排的硬刺,切開它的外皮,一種雞蛋的臭味向四周瀰漫,人們只要一聞到它,就要躲避,甚至望風而逃。
作文課上,老師破天荒地拿出幾袋榴蓮糖。“榴蓮!”全班同學都叫了起來。一聽到“榴蓮”兩字,那股臭雞蛋的味道便從心裡瀰漫開來。發到榴蓮糖時,我心裡是厭惡的,它用紙包著,靜靜地蜷縮在那裡,不被人看好。我反覆地揉著糖紙,終不肯吃它。看同學都開啟來吃了,我才猶猶豫豫地,慢慢吞吞地開啟。我將它快速往嘴裡送,閉著眼,屏著氣,只等到它被融化成糖水再一起吞下去。即使是屏著氣,那難以忍受的氣味還是往鼻孔裡鑽,我臉上的器官扭成一團,嘴一直在不停地顫抖。
我小心翼翼地用舌頭舔了一下榴蓮糖,“咦,怎麼沒有苦味?而是甜味?”那絲絲的甜滑感和隱隱的香氣順著舌尖滑到舌根,再從舌根沿著食道一直傳到胃部。那種感覺舒服極了。再一舔,那一陣陣醇香使我彷彿一下子就站到了東海塘那片油菜地上,海風吹了,花香四起,我陶醉在花海中。
這顆糖很快就吃完了,但是陣陣醇香留於脣齒之間,久久不散,這香味真是沁人心脾。“香!”我感嘆道。
我突然驚醒:等等,那之前的那股臭味呢?怎麼變香了呢?
看來,我們不能只看事物的外表,還要看內心啊!僅僅因為氣味不甜就主觀否定它的價值,榴蓮心裡肯定有極大的委屈。
不去品嚐,不去體驗,怎能知道一種事物、一個人的內心呢?誤解就是這樣產生的啊!
回味榴蓮那與眾不同的味道,它將久久停留在我心中,在我今後的人生道路上氤氳升騰。
閱讀與經典同行 篇12
國小五年級作文 ,705字“讀書”這兩個字顧名思義就是閱讀書籍。閱讀書籍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毛主席說過: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
書是大樹的根系,沒有根的營養補給,那麼樹就是一堆枯木;書是帆船中的帆,沒有帆的協助,就是一艘沒有價值的船。而我們就是離不了營養補給的大樹,離不了帆的帆船。而且我們不僅要讀書,還要讀好書。什麼是好書?好書就是世代給予精神補養的經典書籍,好書就比如是四大名著的《西遊記》,小說《狼王夢》等。在這一本本書中,我體會到了孫悟空被譽為美猴王,果不其然,一路和師弟一起共同護送唐僧去西天取經,一路坎坷。書中又是那樣引人入勝。
在這浩如煙海的書中,我更是像只餓狼,貪婪的吃著可口的美餐。有時動物之間的偉大親情感動的潸然淚下,有時為命運悲慘的賣火柴的小姑娘感到惋惜,有時為諸葛亮神機妙算感到驚奇。啊!書籍,你讓我的生活變得多姿多彩,讓我能在知識的海洋中快樂的暢遊。是你讓我明白了人生的真諦,更是你盪滌著我的心靈,讓我成為一個更加積極向上的人,而你,還是我的精神食糧。老師曾經說過,一個富翁不光要有財物的富有,最重要的還要有精神的富有,這才真正堪稱富翁。相反,一個清貧的人,雖然沒有財物的富有,但是他卻有著樂於助人的好品質。而這樣的人才能稱為富翁,因為他擁有精神的富有。
高爾基曾經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們將是祖國的未來,要成為祖國的棟樑之才,首先自己要有聰慧的大腦,就像戰場上拼殺的士兵,戰鬥前首先要利其器,才能在與敵人拼殺時殺更多的敵人。唯有讀書,才能讓自己變得有知識、懂禮儀、有文采。讓那些瞧不起我們中國人的外國人心服口服!
來吧!讓我們一起讀好書,好讀書,讓閱讀與經典同行!
和碎片化的閱讀說“不!” 篇13
和碎片化的閱讀說“不 ,905字聽外婆說,他們小時候的生活是在石庫門的,早上讀報,晚上聽收音機,閒時閱讀的是古典名著。這就是以前的閱讀方式。
而如今在這移動網際網路大為發展的今天,時代的變遷,還有多少人每天買一份報紙細細地看?還有多少人聽著收音機?還有多少人有這份空閒去看那古典名著?
在當今社會,手機普遍推廣,只要拿出手機點開新聞,哪一樣新聞不是最新的?無論是荒野沙漠又或是摩登高樓,都可以瞭解到當地的時事新聞。不像古代,知道的新聞總是要遲上好幾天……
然而,問題也隨之出現了,這時你點開QQ或微信的騰訊新聞,試問,哪一條不是娛樂新聞?或者說娛樂新聞和國際新聞相比,哪一種更多?再翻到評論欄,總有那麼幾條沒有素養的評論。又或者是一些不法分子、好事之徒,在網路上發一些虛擬的、誇大其詞的新聞,造成秩序的混亂,社會的輿論。
現如今,有幾個還能靜下心來讀一讀古典名著呢?手機上只要隨便一搜,什麼樣的書籍沒有?那些個網路小說,層次不窮,可哪一個是有文化有內涵的,有著深層底蘊的?都是一些幻想,像穿越、重生這些不符實際的想法。
還有便是微博,那150字短文再附上幾張照片,哪裡像《紅樓夢》、《西遊記》這樣的長篇小說有內涵有底蘊,讓人悟出深刻的道理?設想一下,如果魯迅小時候生活在現代,擁有一部手機,那麼去看社戲的那一晚拍幾張照片,發個微博或是朋友圈,發一句:“今晚看了社戲,很精彩!”那麼,我們現在就不會學到那一篇課文《社戲》了。就不會有那“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發散出來的清香”,不會有那“淡黑的起伏的連山”。這是多大的損失的啊!
如今的我們往往會花時間去閱讀QQ的一些說說,打王者榮耀等等。但是仔細想想,發現瀏覽那些說說有何用呢?不過是過眼雲煙,既浪費了自己的時間,又不如讀書來的充實有用。還有就是在QQ群上聊天等等。我的一個好朋友W同學,她學習成績一向很好,卻每天作業做到很晚。其中的一個原因就是一直將QQ開著,有訊息就要回復別人,自然浪費了很多時間。
如今,還有多少人能上書店或是圖書館,翻開那書籍,那歷史悠久的中國傳統文化,靜下心來,用心去感受那淡淡的文墨和書香?
讓我們和碎片化閱讀說“不!”,去閱讀書籍,去看中國那五千年的歷史長河……
閱讀不能被碎片化 篇14
閱讀不能被碎片化作文 ,603字在移動網際網路大發展的今天,我們的生活逐漸被碎片化了。時間、購物、社交,還有對我們學生來說,最最重要的閱讀也是如此。這大大地影響了我們的心態和認知。
我在外出的過程中,發現人們,不管男女、還是老少許多人都成了“低頭一族”。在公交車上,在地鐵中,在醫院裡,在商場,甚至在過馬路時都低著頭,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零碎時間關心著自己的手機裡感興趣的資訊,包括網路小說。我認為這十分不好,甚至是危險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就拿閱讀這件事來說吧:很多年輕人,我們的父母,包括我們一些中小學生,他們自以為他們每天在閱讀,時刻在閱讀。其實不是這樣的。這種閱讀是“忙裡偷閒”有時間看一點,有時間看一點。他們只能關心被閱讀文章中的情節如何如何,故事的結局是怎樣的。他們沒有時間去體會小說中文字的優美,段落的精彩,更不會想到去了解文章小說的寫作背景是什麼等等。他們更不會去想想,閱讀完了這篇文章,這個小說,自己能從中學到些什麼?這種閱讀習慣是不好的,對我們幫助是不大的。
我聽專家說,閱讀要有一定的環境和氛圍。平時在課堂裡,晚上在家中,雙休日在圖書館,書城等地方就很好。在這些地方看書閱讀時,周圍的人都在安靜地專心地看著自己手裡喜歡的書,他們沉浸在閱讀的快樂中。
在這個移動網際網路大發展的時代,我們要能夠讓自己安下心來,找個地方坐下來,用大塊的時間去認真地、專心致志地去閱該,去享受閱讀的快樂,並讓自己能夠在閱讀中獲得更多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