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釐米讀後感相關作文20篇

一釐米讀後感 篇1

讀後感 ,594字

幸福,無法買到

讀完了,畢淑敏的專輯——《提醒幸福》,其中,讓我感觸十分深刻的是《一釐米》。這篇文章雖然並不是那麼長,但是擁有著無比的震撼力!

故事中有四個人物——媽媽、小也、紅衣青年和公園管理員。有一天,媽媽帶著小也去玩,在買票時,媽媽為了尊嚴買了兩張票。到了公園,小也把媽媽的票給紅衣青年,媽媽剛想進去,就被攔住了,兩人在爭吵過後,媽媽帶著小也離開了,過了許久,公園管理員找到了他們,並讓她收下五元錢。媽媽說:“幸福,無法買到。”這句話給我的印象非常深刻。

有一次,我和一個好朋友在玩兩人三足,我們靠在一起,用紅領巾系在腳上,並喊著“一二,一二”!正當我們玩得十分高興時,突然,有一個同學踢了一個足球,把我的朋友踢倒了。我十分生氣,解下紅領巾,把朋友扶起來,怒氣衝衝地衝過去,對那個人說:“為什麼把我朋友踢倒!”他無所事事地說:“你眼瞎啊!沒看見我在踢足球啊!”我說:“你再踢一下試試看!”說罷,便和同學走了。

又過了兩天,他竟然向我道歉:“對不起,我不應該故意踢你們,請收下。”他拿出一元錢。我想起“媽媽”說的話,說:“幸福,無法買到。”

家,心中最亮的那盞燈——讀《最亮的一盞燈》讀後感 篇2

讀後感 ,844字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溫暖的家,是這個家照亮了你心裡的每一個角落,給予你心靈的慰藉。在《最亮的一盞燈》這本書裡,作者張潔以坐飛機的全過程和兩個小孩子的成長曆程,細膩地描寫日常生活,透出家是他們心裡最亮的一盞燈,喚醒了每個人心中最溫暖、最放鬆的家園。

書裡有句話,一直令我印象深刻:“徹夜通明的家,流浪者心底最亮的一盞燈。”是啊,家,能讓人無比的放鬆、自在,是我們心靈得到慰藉的地方,感到溫暖的地方。所以無論你身在何方,每當你想起家時,你都會覺得有種說不出的感覺,一種莫名的溫暖。就算是沒有華麗裝飾的屋子,簡簡單單的屋子,哪怕是簡陋的屋子,只要是你的家,那它就是你心中最亮的一盞燈。

還記得,在作者的筆下,何小楠的房間令我感覺到溫暖。我小時候,何嘗不是和她一樣也討厭自己的房間。覺得白天冷冷清清的,沒有爸爸媽媽的陪伴,躲在房間裡學習,總覺得心裡不安,害怕自己一個人在房間裡。每到夜晚,自己一個人睡覺時,總會被自己的胡思亂想嚇到,總害怕沒有爸爸媽媽在身邊,會有妖魔鬼怪出現。總之,就是不喜歡自己一個人一間房。可是,當自己慢慢長大後,我對自己的房間產生了微妙的變化,我開始喜歡上自己的小小空間了。有時候,一整天躲在房間了也不覺的悶。長夜裡,獨自一人坐在家裡向家輕聲訴說,讓家來聆聽我的故事,我的歌。每次出遠門,我都會惦記著我的房間,我的家。我想,這大概就是我對家的依賴吧。父母給予我如此溫馨的家園,給予我如此真誠的愛,我卻不知好歹!你還記得嗎?多少次,在狂風暴雨中,父母為了不讓我被雨淋著,他們親自來學校接我,而自己卻淋溼了衣服……多少次,在漆黑深夜的晚上,父母為了不讓我過於疲憊,他們親自衝上熱騰騰的牛奶給我補充體力……家成了我的夥伴,我的知己,而且家也是治療傷痛的最好地方,它會為我撫平難以癒合的傷口,讓傷痛只留在昨天,讓我的今天更加精彩!

我想,無論世事如何變遷,每個人的心底都有屬於自己的家園,一個能讓你疲憊的心靈得到慰藉的地方,讓你感受快樂,感受溫暖的地方,永遠是你心底裡最亮的一盞燈。

不要讓我們的眼淚成為最後一滴水——《致人類的一封信》讀後感 篇3

讀後感 ,606字

“地球是屬於你們,也屬於我們,不要再傷害它了,用你們的智慧,還給我們彼此後代一個美麗的地球吧!那是未來的希望,也是最後的希望。”這是一隻普通的鳥的自述,每當看到這句話,我總會情不自禁的想起《致人類的一封信》。

這篇文章說的是一隻鳥對人類提出的建議,其中表達了它對人類破壞自然的種種行為的強烈不滿。很久很久以前,地球是未被人類開發的原始天然森林,藍天白雲,綠樹成蔭,遍地芳草,汪洋大海。“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是多美的境界啊!雞犬相聞,好鳥相鳴。他們雖也有天敵,但他們的生活總算是和諧而美好的。

可有一天人類來了,他們改變了這一切,人類砍倒了樹木、抽乾了河水、大量屠殺其他動物。鳥的祖先曾親眼目睹了一隻羚羊中彈了,她掙扎著又往前奔跑,終於倒下了,一個人抓著羚羊的角往車上扔,雙眼流露出無盡的絕望!可人類並沒有停下,槍聲仍在繼續……多麼悲慘的場景啊!

人類如此傷害動物,其實也同時在傷害自己啊,不是嗎?其實人與自然是相互依存的,密不可分的,自然受到了傷害,人類也受到了影響,也會影響到人類的生存。大自然是我們共同的家園,地球不僅僅是我們人類的,也是其他動植物的家園。

人類啊!住手吧!反省吧!補救吧!為了那些動植物們,也為了我們自己,為了我們的後代歸還出一個和諧,美好的大自然。讓天變得更藍,讓水變得更清,讓樹變得更綠吧。讓我們攜手共創共同維護我們的家園,讓地球迸發出勃勃生機。

不要讓我們的眼淚成為最後一滴水。

最喜歡的一本書讀後感 篇4

讀後感 ,516字

我喜歡看課外書,喜歡讀名著,最喜歡的是法國的雨果寫的《悲慘世界》。

這本書講的是一位苦役犯冉阿讓出獄後,受到了大主教的感化,從而棄惡從善。一次偶然的機會,冉阿讓成了一名富豪。他樂於助人,特別喜歡幫助窮人,經市民的一致推選,他成為了一名市長。成為市長後,他又幫助了許多像芳汀、珂賽特一樣受盡了苦難的人。但警察沙威一直沒有放過他,迫使他改名換姓,隱居起來。最後,這位可敬的老人在幸福的渴望中死去。

這本書裡的故事連綿起伏,緊扣人心,它將有各利身世的人物串連起來,每個人的命運與故事的結尾息息相關,從而造就了一個令人頗有感悟的故事。

在生活中,有許多和冉阿讓一樣曾有過罪惡一面的人,他們都面臨著由於特殊身份產生的巨大壓力。但那些人卻不會像冉阿讓一樣改過自新,棄惡從善,相反會更加自暴自棄,更加自卑。而在學習中、工作上,我們又何嘗不是那樣的呢?因為犯了一個錯誤,受到了老師的批評,同學的孤立,就放棄自我。相反,那些人應該盡力改正錯誤,做出更好的自己,就要告訴同學們:我儘管受到了批評,但還是能夠做好自己,在逆境中更上一層樓!

冉阿讓安息了,儘管命運多舛,他仍偷生。失去了他的天使他就喪生;事情就是這麼自然而然地發生,就如夜幕降臨,日落西沉。

遇見一隻鷹讀後感 篇5

讀後感 ,953字

鷹志不可移

初春的原野上,偶見單調的電線上,有一隻鷹的存在。“回想著這是在平原上很少能見到一隻大鳥的時代了,而我卻有幸見到了,本該慶幸這格外的眼福,而我卻無限傷感地湧動起多年不曾輕道的澀淚,不忍再仰視那隻鷹,它是一隻純真的鷹嗎?

它是一隻純真的鷹嗎?

如果是,那麼自然界的王者怎麼會被現實的無奈牽引著?如果不是,那麼為什麼仍少不了翱翔的個性與脫俗的風采?

“母雞生幾隻蛋就得到供養,公雞隻要會啼幾聲就有米粒吃。”這句話,聽起來太過搞笑。試問,母雞哪有不生蛋的?公雞哪有不打鳴的呢?人世間同樣上演著這樣的鬧劇,有些人不是靠著靠著溜鬚拍馬平步青雲了嗎?怪不得白居易厭惡世俗,慨嘆道:“臨風一唳思何事,悵惘晴天雲水謠”呢;難怪關漢卿唱道:“離了名利場,鑽入安樂窩,閒快活”呢!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置身紅塵之中,又有多少人能淡泊名利,不忘初心,時刻銘記當初立下的志向呢?

它是一隻純真的鷹嗎?

我想到了唐朝的盧藏用,當初盧藏用考中進士後一直得不到皇帝的重用,常常悶悶不樂。有一天,他得到了高人指點,得到了一個為官的捷徑。第二天,他就跑到終南山隱居,期間通過各種途徑為自己打廣告。終南山離皇帝寢宮很近,玄宗很快知道了盧藏用的大名,從此盧藏用官運亨通,這便是成語“終南捷徑”的由來。

而你,“靜利而注視,思考著城市與鄉村的庸俗和繁雜。”以你的個性和志向,你註定是要孤獨的、沉默的。偶爾一聲長鳴,也是殷實的、高傲的。”通過你的舉止,我明白你不是盧藏用那樣的“癮君子”,這平原同樣不是你的“終南捷徑”。你就像那司馬成禎,不慕名利;你就像那王冕,孤芳自賞;你就像那上下求索的屈子,終不肯改變其志。

也許,你也“在等待著同伴,或許是在暫息著張望著心靈之侶的影子。”可是,“小鳥們不願脫俗地去艱難的田野裡追隨一隻鷹。它們除了考慮生存,不願再去考慮在田野裡飛翔的事業了。”於是,等待你的只有無盡的孤獨。你為什麼不能像劉禹錫那樣,“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你為什麼不能像陶淵明那樣,“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呢?

因為你是一隻鷹,你註定要擁有鷹的志向。也許你正在感受著無盡的孤獨,但是你相信,在遙遠的大山裡還有許多跟跟你一樣的鷹。鷹的高貴,就在於它能翱翔於天地間,環境會改變,鷹志不可移。所以,你是一隻純真的鷹。

銀狐托米讀後感 篇6

讀後感 ,560字

人們都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滋味甘甜的果汁,是芬芳濃郁的咖啡,是口感醇厚的美酒,讓人回味無窮。我也十分愛讀書,其中《銀狐托米》這本書是我的最愛。

前幾個星期,媽媽幫我買了西頓動物小說集全冊。我拿了一本《銀狐托米》,稍微翻了幾頁,便愛不釋手,被裡面的內容深深地吸引。這本書主要講了銀狐一家一直被獵人追趕,導致狐爸爸在捕食時不幸被獵狗咬死,狐媽媽也只好一個人照顧孩子們,最後也慘遭厄運。在孩子們中,有一隻黑色的銀狐叫托米,它就是主人公。托米聰明機智,特別強壯,帶著其它銀狐一起自力更生。它們一次又一次虎口逃生,一次又一次面臨死亡,經歷了多少次坎坷!隨著時間的流逝,年齡的增長,托米已經變成了一隻英勇無畏、經驗豐富的“老狐狸”,在森林中不斷成長。

這本書讓我感受到了動物們的生命之旅,動物和我們人類一樣,有思想,有快樂,有悲傷,有難過,每個生命都擁有自己的尊嚴!當然,再好的書也來自於作者—西頓。他從小就在艱苦的環境中成長,喜歡研究野生動物,在美國、加拿大各處旅行。經過不懈努力,他終於成為了著名的動物文學作家。我要向西頓學習,從小養成刻苦學習的習慣,長大才能有所作為。

正如書的封面上所說:“開啟它,你就會被生命的力量所感動;閱讀它,你就會與動物的尊嚴同行!讓我們一起去閱讀吧,相信它一定能成為你的良師益友!

細米讀後感 篇7

讀後感 ,744字

用心雕刻

風,輕輕的吹過,我手中捧著那本書,陷入遐思,那個畫面在腦海中揮之不去。那個年輕女子坐在那個那個男孩身邊,拿著刻刀在耐心的教導他的畫面……

故事的主人公叫梅紋。她從蘇州來到農村,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在這裡,她與細米一家相識,漸漸的融入這個家庭,她手把手去教那個喜歡亂塗亂畫的孩子細米雕刻。

梅紋為了細米竟不顧一切。細米犯了大錯,在祠堂的柱子上刻下一個個人物,被爸爸知道後,爸爸一氣之下,竟把他關在門外。當天晚上,下起了瓢潑大雨,水淹到了膝蓋。而細米就站在門外。梅紋知道後,不顧其他人的阻攔,衝到外面陪著細米。雨,嘩嘩地下。她全身上下都溼透了,腳上也沾滿了泥土,頭上的水珠一顆顆往下滴落,她雖然已經凍得直哆嗦,卻還不離不棄地陪伴著他。為了細米,她竟然不顧自己嬌弱的身體……有誰能像梅紋這樣,能陪伴著一個與自己無任何血緣關係的人,在這傾盆大雨中站到半夜呢!沒有!梅紋為了細米能赴湯蹈火,她是那麼地令人感動啊!

當她開始教細米雕刻時,細米的心也總是不在雕刻上。他想捉魚、打鳥,在田埂上快樂地玩……他總是走神,總是幹錯事。可梅紋並不生氣,她用親切的微笑,和藹的目光,純潔的心靈,一點一點地感化著他,溫暖著他,把他的心從田野上一點一點拉回來。同時,細米也在她的關愛照顧中逐漸成長。梅紋,你是一個好老師,是老師們的榜樣!如果沒有你,也就沒有細米的今天!

當細米受挫時,梅紋更是個知心朋友,是很好的傾聽者。當細米的作品被文化館的人草率處置時,她氣憤極了。此時的她,更像是一個替他打抱不平的朋友,和那些人爭得面紅耳赤。她還想盡一切辦法,讓細米從失敗的陰影中走了出來……

當細米傷心時,她給他安慰;當細米失望時,她給他希望;當細米快樂時,她與他一起分享……

梅紋用一把刻刀,給了細米無限的愛與希望。

一碗麵讀後感 篇8

讀後感 ,763字

感悟母愛

什麼是母愛?是你離家時那一遍又一遍的叮嚀;是你生病時無微不至的照料:還是你犯錯時那恨鐵不成鋼的呵斥……在我眼中,很多時候,母愛就是那簡簡單單的一碗麵。而那蘊含在簡單的舉動中的愛,卻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特別是當我讀了《一碗麵》這篇文章後,我更加深刻地領悟到了這一點。

文章講述了一個小女孩因一次考試失利被母親責備而與母親起了爭執,離家出走,最後在麵攤老闆的開導下終於明白母親的苦心的故事。故事中的小女孩在被母親責備後,心中不平,便與母親發生了言語衝突。當時的她,並不能理解母親擔心她學習成績的良苦用心,一氣之下就離家出走了。那時正是晚上,女孩一個人在街上徘徊,飢寒交迫。那一刻,絕望的她甚至覺得原本溫暖的路燈的燈光都變得不在溫暖。她眼淚汪汪地看著飯店裡正吃著美味佳餚的人們,好心的老闆見了,就給了她一碗麵。小女孩頓時感動不已,“撲通”一聲就給老闆跪下了,“叔叔,你真是我的恩人啊!”老闆扶起她,說道:“孩子,就憑你這句話,面就不該給你吃!你有想過你母親為你所做的一切嗎?”聽了他的話,小女孩羞愧難當,急忙跑回了家。

看到這裡,我的眼中已經不知不覺地被淚水填滿了。想想我自己,這麼多年來,母親傾其所有地為我付出,而我,又有幾次真正感謝過我的母親呢?當我們早上匆匆忙忙地從床上爬起時,是誰已經為我們做好了可口的早餐?當我們背上書包急忙走出家門時,是誰的身影徘徊在窗前張望?又是誰,處處為我們著想,卻從來不求回報?是媽媽,從小到大,媽媽一直是我們身邊最親最愛的人,她對我們噓寒問暖,為我們遮風擋雨……

從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竭力渲染母愛的偉大,因為正是母愛賜予了我們許許多多終身難以忘卻的寶貴的東西,它教會我們理解,教會我們寬容,教會我們忍讓……母愛,是黑夜中那顆最耀眼的北極星,它永遠指引著我們前進,讓我們不會迷失方向。

另一扇窗讀後感 篇9

讀後感 ,553字

今天,我讀了一篇叫《另一扇窗》的文章,文章講述了一個美國小男孩從自卑到自信的故事。讀完這個故事,我感受很多。

一個長著超大鼻子的美國小男孩,因為鼻子而倍受同學的嘲笑,他常常落落寡歡,自卑而孤僻。一次課間,他坐在教室裡看窗外一群人埋葬一隻可愛的死去的小狗,老師讓他推開窗子仔細看。他走上前推開窗子,結果發現窗外是盛開的玫瑰花,原來他推錯了窗子,老師趁機告訴他,其實他的大鼻子很可愛。後來,在老師的鼓勵下,他成了美國著名的滑稽明星。

小男孩在老師的教育下,換了一種思維方式看待問題,結果獲得了成功。我也有過類似的經歷。

一次考試,一向名列前茅的我失誤了。心彷彿落到了冰谷裡一般。我不知道怎麼向母親交代,鬱悶地回到了家。誰知媽媽竟然沒有罵我,但這讓我更慚愧了,不知道怎樣面對下次的考試,光想著這次考試沒考好,下次肯定也考不好,我對自己的水平產生了懷疑。

母親似乎發現了我的問題,在一旁神情嚴肅又意味深長地說:“你不要光想自己的缺點,去想一想自己的基礎其實很好,可能這次沒發揮好,下次一定沒問題的。被困難打敗才是真正的失敗!”聽了母親的話,我不再想那些悲觀的事了,丟掉包袱,努力學習。終於在又一次的考試中大獲全勝了。

面對困難,面對問題,我們不要只看悲觀的一面,更要看積極的一面。只有這樣,才會實現我們的人生目標。

肩挑一個家讀後感 篇10

讀後感 ,562字

和美德相約

綠葉是春天與生命的約定,朝霞是陽光與雲彩的約定,火焰是光明與熾熱的約定,愛是少年與美德的約定。

讀了《肩挑一個家》,無論是薛馥華對家庭的不離不棄,還是朱思汗的執著與質樸,都深深感動了我,給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記憶。

最讓我難忘的還是那個海的女兒—宮湛秋。宮湛秋的父母親都患了重病,每天在三點一線中轉著:學校—家庭—醫院。堅強的她從不在父母眼前落淚。她用羸弱的肩膀支援著整個家庭的天。噩耗傳來,她用最美的笑容迎接死亡的母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那是最有力量的話語。宮湛秋真是海的女兒,她有海的寧靜,有海的胸懷,有海般的力量,一如她的名字:湛藍的秋天。

是什麼讓她如此的堅強?是愛,是美德。正是擁有美好的品質,她才會去擁抱愛的生命,才會去選擇責任與擔當。正是那厄難,才鍛煉出她洗盡鉛華生命的本質,使她從一棵小花變作沙漠裡的胡楊樹。

物慾橫流的社會中,有多少人還保持最初的純真,多少人的肩頭空空,沒有責任的束縛。一個具有真正美德的人,才能成為棟樑之才,敢於擔當責任的人,才是一個大寫的人。

美德少年們都像是美麗的花,經過火焰洗禮過的他們,散發出最迷人的魅力。這何曾不給我們一個啟示:只有心靈美的人才最美。

我願和美德作一個約定,在人生的春天,為世界獻出美麗的光彩!

遇見一朵花讀後感 篇11

讀後感 ,935字

心裡的一朵美麗的花已緩緩展開,陣陣清香已渲染心房,花瓣鮮豔,《遇見一朵花》讓我知道了種子的力量,聽到了稻草人的笑聲。《遇見一朵花》這本書帶給我的,不止止這些感受。

翻開這本書,映入眼簾的便是一個個文字,大大小小,排列整齊。全部都是和我年齡相近的孩子們寫的,優美的文字勾勒出故事的情節,各種句型描繪出故事的美麗,有詩歌,有文章。這本書給我的感受很真實,很貼近,有寫景的,有想象的有寫詩的,題材無一不點,每個文章都很值得讓人回味,都令人想要在看一遍。我很喜歡這本書,因為這本書有很多好詞好句,沒有過長的文章,很容易讓人理解,詩歌也很新穎,耐人尋味,別有一番風味,每個故事後面都有點評,每個文章的好詞都恰到好處,沒有太花哨,也沒有太簡單。這本書,收集了好多文章,值得我們學習。文章內容單純,唯美,沒有過多的內容,名字也很好聽如:天上的星星,雨中樹林,將愛照近鏡子,秋天,跳最後一隻舞,我的夢是藍色等等。看完一本書,心裡想是充實了許多,心中的土壤豐富起來,開出了一朵美麗的花。

從文字到故事,從故事到畫面,從畫面到聯想,從聯想到現實,文章如詩如畫,心情多樣別緻,那一粒粒文字,意義重大。

這本書裡有小作者抒發自己情感的種種文章,都寫得很好,在生活中,我也會經常用到寫抒發情感的文章,在這本書裡,有太多讓我們學習的例子了,遇見一朵花,主要是情感,有小作者們的文章裡的情感,整本書才那麼美,這讓我們知道,文章要有自己的情感,要投入進去寫一篇文章,才能寫好,這本書,在我們寫作的時候幫助是很多很多的,我們可以一開始借鑑,模仿,之後能自己寫出好文章了。因為都是小學生寫的,我們可以與他們比較,比較那裡他們好,那裡我們好,這樣也可以得到進步。我們寫好景的文章,也可以借鑑或學習。

想要在往事中尋找夢想,要在煙雨姑蘇裡感受鄉村的美,在黃昏裡看到美麗的,如詩如畫的夕陽,春天在哪裡?在蝴蝶的翅膀上。讀文章讓我感覺是一種享受,如身臨其境,似夢裡仙境,黃昏落下帷幕,蝴蝶落在花瓣上,天空映照著五彩斑斕的顏色。

遇見一朵花,遇見心靈的一朵花,遇見了文章的一朵花,遇見了詩歌的一朵花,遇見了作者的一朵花,文章是作者的精華,文章是讀者的最愛,文章寄託人們表達的感情,《遇見一朵花》也給我了一種獨特的感覺

愛在身後20米讀後感 篇12

讀後感 ,1041字

父愛的偉大

當我剛剛讀完《愛在身後20米》這篇短文的時候,不禁熱淚盈眶—為那偉大的父愛。

這篇文章很感人,寫了主人公考進了初中,可每天卻要走十幾裡的山路。父親要每天送他去讀書,但他拒絕了父親的好意,不讓父親送他。在路上,他很害怕。這樣的害怕持續了三年。直到有一次,他與父親游泳,發現父親腿上的一條蜈蚣似的傷疤,跟母親的聊天中,才明白了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原來他每天上學的路上父親一直跟著他!而父親腿上的傷疤,是在送他上學時被捕獸夾給夾傷的。父親還總結出送他的經驗,離他20米遠,既能看到他又不會被發現……

讀到這兒,我的眼睛溼潤了。這是一位多麼偉大的父親啊!他不辭辛勞,為的,卻只是孩子的安全!他放棄了自己的工作,跟著兒子去上學;他放棄了自己的睡眠,跟著兒子在半夜就起床,去上學;他還放棄了……這位偉大的父親為了兒子,可以放棄一切!

合上書本,細細回味,文中一句話令我印象最深刻:“這一生,只要我們還行走在人生崎嶇的山路上,父就親會一直緊緊地跟在我們身後20米,直到他再也邁不開腳步的時候……”我的父親也說過類似的話,我小時候很喜歡父親抱著我上樓,我問父親:“爸爸,您可以抱我上樓到幾歲呀?”父親說:“只要你喜歡多大都行,除非有一天我抱不動你了。”父愛是多麼偉大啊!是父愛,給了我們溫暖;是父愛,教會了我們許多道理;更是父愛,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

無獨有偶,在美國洛杉磯的一次大地震中,一個兒子不幸被埋。而他的父親卻憑著非凡的毅力和堅定不移的決心,不顧他人的勸告,挖了38個小時,救出了自己的兒子。這不也體現了父愛的無私和偉大嗎?

感動的同時,我為自己也感到非常慶幸,我跟文中小主人公一樣也有一位非常愛我的父親,我每天六點五十分起床,美味的餐桌就已經擺在餐桌上了,是父親很早起床為我精心準備的,有的時候前一天吃好晚飯就立馬為我準備第二天的早餐,併為了營養均衡每天換著不同的樣式。等我吃完愛心早餐,就匆匆送我上學,風雨無阻;下午放學時,準能在人群中看待焦急等待我的父親,天天如此!這些看似平凡普通的小事中,正是體現了父愛的深沉與偉大,在這裡,我想向父親道一聲:父親您辛苦了!

而我卻總是理所當然地享受著這份愛,忽略了父親眼角的皺紋,忽略了漸漸變白的雙鬢……再回頭看看自己,我不但理所當然地享受這份愛,更有誤會父親的時候。想到這些,我覺得我欠父親一句“謝謝您!”以後,我一定要學會更體諒父親、關心父親,我也要為父親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做一個心懷感恩的人!

我愛你,父親!

青海高原一株柳讀後感 篇13

讀後感 ,290字

這學期,我們學了一篇課文—《青海高原一株柳》。

這篇課文主要描寫了青海高原上一株神奇的柳樹,經過高原風雪和雷轟電擊,卻頑強地活了下來,成就了青海高原上一方壯觀而獨立的風景。

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中,這株柳樹生存了下來,而且還枝繁葉茂,生機盎然,能看出它的生命力之頑強,也表現出它堅貞不屈、不屈不撓的精神。

青海高原的這一株柳,在十分惡劣的環境中,卻表現出了頑強的生命力,我們也要像這株柳樹一樣,把每次遇到的困難和挫折墊在腳下,讓它成為墊腳石。

俗話說的好:彩虹總在風雨後,沒有風雨哪來的彩虹?我們要堅忍不拔,永不放棄,這樣才能成為一名強者!成為一名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

最好的玉米讀後感 篇14

讀後感 ,483字

週末時,我在家看完了一本《情商故事》,其中有一篇文章《最好的玉米》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個故事主要寫的是奧比太太種了一大片玉米,其中有一把玉米是最好的。因為它的每一粒種子都很飽滿,所以這把玉米一直都認為自己會被第一個摘走。

奧比太太經過它身旁好多次都沒有看它一眼,它感到很難過,其他玉米還嘲笑它,心想:我總認為自己是今年最好的玉米,但現在奧比太太不要我了。白天,我頂著烈日,原來飽滿而又排列整齊的顆粒變得乾癟堅硬,整個身體像要炸裂一般。夜晚,我又要和風雨作鬥爭。也許主人真的不需要我了,也許我真的不是最好的。這把玉米從此變得無精打采。

當所有的玉米都摘完了,奧比太太輕輕摘下這把玉米,嘴裡唸叨著:“多飽滿的玉米粒兒,明年用它做種子,相信一定能夠種出好玉米。”說完高高興興地收好玉米回家去了。直到現在,這把玉米才明白:原來自己在奧比太太心中是最好的,一直沒被摘走是因為要做種子。

這把玉米最後是被笑著摘走的,我也替玉米感到高興:只要是珍寶,總會發光的。相信自己,只要你有實力和能力,就一定會得到承認。被別人承認需要一個過程,不要輕言放棄,笑到最後的人,才笑得最甜!

難忘的一巴掌讀後感 篇15

讀後感 ,721字

不久前我看了一篇文章,題目叫《難忘的一巴掌》,其中的小作者讓我印象深刻。

故事主要講了:爸爸買了一箱奶,告訴小作者一天只能喝一瓶。小作者沒聽爸爸的囑咐,多喝了奶,爸爸知道後打了小作者一巴掌,後來,爸爸便教育了小作者一定要誠實做人。

讀完了這篇文章,使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做人一定要誠實,也一定要有自控能力,不要因為一時的貪心,做出了傻事,而害了自己。

在生活中,我小時候也像小作者一樣,做過不講誠信的事。經歷了那次買零食的事後,我改了這個壞毛病。

那一次,我早早在家做完了作業。突然聽見了一個聲音:“主人,主人,我都快餓死了,你怎麼還沒吃食物呢?”原來是我的肚子向我發起了抗議,於是我向媽媽要了5元錢,便出門買零食了。

我興高采烈地到了一家小賣部,迫不及待地進去挑選自己喜愛的商品,那包零食4元錢,我的錢夠了。隨後,我便去老闆娘那付錢,由於小賣部人很多,老闆娘很忙,到我付錢時,老闆娘就開始粗心大意了。明明只用找我1元錢,可她卻多找了我2元錢。我暗暗竊喜,這下我可賺了!

到了家,我高興地對媽媽說:“媽媽,今天我給你賺了2元錢!”媽媽疑惑不解地問:“哦,怎麼賺的?”我把事情經過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媽媽。媽媽聽後,勃然大怒,怒氣衝衝地對我說:“你這孩子一點都不誠實!”我疑惑地說:“怎麼了,我為什麼不誠實?”媽媽火冒三丈地說:“鄭易佳,你可是讓人愁死!老闆娘多找你錢,你非但沒有還回去,還把它帶回來,我一直教你做一個誠實的孩子,而你卻把它拋到九霄雲外!”我的臉變得通紅通紅,羞愧難當,便馬上回到了小賣部,把錢還給了老闆娘,老闆娘誇我是個誠實的好孩子。

《難忘的一巴掌》讓我體會到了如果不誠實,就會害了自己。一個人不誠實,就會為自己做的傻事付出代價。

這段木頭一定蟲讀後感 篇16

讀後感 ,539字

漫畫能讓人捧腹大笑,可是,今天,我看了一幅漫畫之後卻怎麼也笑不起來,心中是波濤起伏,五味雜陳。

通過這幅畫,我彷彿看到了一隻啄木鳥起床了,它興奮地在林子裡飛來飛去。啊,天空是如此的藍,陽光是多麼明媚,大樹是多麼茂盛啊!它這樣想著,一邊還給大樹們啄去了幾條卑鄙可惡的蟲子,好讓他們快快地生長。

突然,它看見一個頭戴鴨舌帽,嘴裡叼著一根“中華”的傢伙,拿著一把銀光閃閃的斧頭,小心翼翼地往一棵老楊樹走去。

那人走到樹跟前,拿起斧頭不斷地砍向老楊樹。啄木鳥生氣極了,飛快地衝了過去,又尖又長嘴瘋狂地向這位偷伐者的腦袋啄過去,邊啄邊掉出了許多的貪婪蟲、金錢蟲、無知蟲、私慾蟲……

人類,醒醒吧!不要再砍伐樹木了,不要再被那些貪婪蟲所掌控了,近幾年來砍伐掉的樹木總量已經達到瑞士國土面積的四倍,人類無情的破壞著養育我們的地球,伐掉了千萬棵可以放風減音,製造氧氣的樹木,物種滅絕已達到了正常的百倍。人類肆意消耗著地球,地球也正在以自己的方式反抗著人類,如:山體滑坡、海嘯、地震、火山爆發等。它們也以反抗著人類對自己的無情踐踏,地球母親最後大殺器也要來了,那就是全球變暖。

希望人類可以停止住這瘋狂的行為,與大地母親和諧相處,讓我們最後一次呼籲: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金山銀山抵不過青山綠水!

每個孩子都是一朵花讀後感 篇17

讀後感 ,980字

愛是靈感,愛是創作,愛是萬物之心。有愛,便有詩。

—題記

《每個孩子都是一朵花》與其說是一本兒童詩歌集,我更傾向於是一本淨化心靈的書。不論你心中的那杯水怎樣渾濁,看完書後,水中的雜質都一點一點被抽出來,讓你真真切切感受到兒時無憂無慮的快樂,肆意在草地上玩耍的快樂,沐浴在陽光下的快樂……

第一輯當中的《春姑娘》,把春天當成了一個明眸皓齒的小姑娘來寫,但又緊緊地連著春天的一切美好事物。第一天,春姑娘在池邊睡著了。“小丫頭,快點起床吧,鴨子輕輕地撓著你的面板,那一池的湖水都在發顫。”閉上眼睛細細回想,那一幕,是多麼溫馨而又令人愉悅。第二天,春姑娘在一碧千里的草原上睡著了。“小丫頭,快點起床吧,草芽兒撓著你的腳心,那溼潤的泥土都在動彈。”綠草如茵,一切都是那麼美好。讀到詩歌結尾,哦,原來,春天的一切,就是春姑娘;春姑娘,就是春天的一切!

第二輯當中的《一朵花,可以開很久》,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如果想要璀璨的笑容和時光一樣漫長,就要擁有大把的時光,心中擁有長久不衰的熱情。儘管中間有像冬天的冷霧般的淚水來插科打諢,但我們一定要努力,讓臉上的笑容燦然開放。一朵月季,在冬日凜冽的寒風中,被摧殘的“嘴脣發青,臉蛋發青。但它依然保持著笑容,像一個愛美的小姑娘。”笑容,也可以溫暖漫天飛雪,銀裝素裹的冬日。

第三輯當中的《榕樹》,讓我深切體會到對爺爺的思念之情,也牽動了我的心緒。老榕樹,不管經歷什麼,“你都像一座的雕塑巋然不動,靜思默想。”在我的印象中,爺爺是一個嚴肅的人。“我喜歡你滄桑的模樣,無論是皺紋橫生,還是須髯飄動,你都像一個老人歷盡滄桑,從容恬靜。我喜歡你的一切的一切,因為你的模樣就是爺爺的模樣。”雖然作者描述的是老榕樹,但字裡行間,便會引起讀者共鳴—啊,這難道不是自己的爺爺的模樣嗎!素來沉默寡言,冷靜嚴肅的爺爺,和老榕樹一樣……這就是爺爺的真實寫照!

第四輯當中的《傾聽》,教會了我:想要得到美,就一定要學會傾聽。傾聽身邊所有的聲音。燈紅酒綠的街邊,川流不息的車輛飛馳過地面的摩擦聲;木耳在樹木上,傾聽森林呼嘯的聲音;船隻在港灣,傾聽星星的聲音;老人在校園外面,傾聽童年的聲音……聲音可以來自大自然,可以來自生活;愛,也可以來自大自然,可以來自生活。

詩歌,讓你在喧囂的紅塵中靜下心來,默默地,你就能感受到心靈清淨的美好。

最後一分鐘讀後感 篇18

讀後感 ,442字

牢記歷史,敲響警鐘

一讀起李小雨先生的《最後一分鐘》,我就感到有一股熱流在心中流動,深刻感受到了香港迴歸時,全中國人民的熱情和激動。

在1997年的六月三十日的夜晚,在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的那最後一分鐘,是萬眾歡騰中一剎那的寂靜。香港迴歸倒計時的牌上,大大的“零”字終於閃過,中國人民積聚心中的愛國情感噴湧而出。我彷彿看見,這最後一分鐘,是旗幟的形狀,是紫荊花開的模樣。

香港終於迴歸了祖國的懷抱,這值得我們每一箇中國人歡呼。但歡呼過好後,我們是否該覺醒了呢,我們這個擁有富饒產物的國家在未來的某一天還會不會被割讓呢?

香港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之所以會被掠奪都是由於中國曾經的軟弱和落後。如作者所說—“那深入骨髓的傷痕,已將血和刀光鑄進了我們的靈魂”。我們應該銘記歷史,敲響警鐘,少年強則國強,如果不想讓土地被割讓,那名族就得興旺,國家就得富強。我們這些零零後更應該努力學習,發憤圖強,成為國家棟梁,讓科技入駐中國,讓世界認同中國,讓沉睡的東方巨龍永久甦醒!不讓歷史重演!

細米讀後感 篇19

讀後感 ,759字

在書海中,忘卻不了那汗溼的背影;在陽光中,難以忘懷那甜甜的笑容;在變幻中,印在心中的是那淳樸的陽光。《細米》向我們鋪開一卷濃濃的鄉村風情。

這本書刻畫了一個天真頑皮的鄉村孩童,展現了一套城市中所沒有的灑脫與自由,把人間真情展現得淋漓盡致。

一個名叫細米的男孩迎來了一名女知青—梅紋。在與她相處中,細米感受到了那顆來自大城市的天真懂事的心。而梅紋教會了細米雕塑、認真懂事地做人。梅紋還有一個表哥,常常來滔香渡吹口琴……漸漸地,細米成長了,懂事了。他明白了許多,也迷惘了許久,可他就是長大了,長成了一個正義、純真的男孩……

真是一個淳樸的孩子!真是一則跌宕起伏的故事!

讀了書,我感觸頗深。細米的種種動作,種種神情已印在了我的腦海裡,揮之不去。我看見,他在夕陽下用小小的刻刀在各處刻下希望的畫作;我看見,梅紋坐在椅子上教細米作下夢想;我看見,細米在野風車下為了自由而拼搏;我看見,日光照耀,溢滿了希望……他笑著,哭著,和夥伴們奔跑,在考場上奮鬥著,他害羞,他喜悅,他倚在草堆邊暢想著,在球場上揮灑著……我看見他的身影正越來越高大,他正成長著,懂事著。

嗯,誰能想象一個頑皮到自己父母都為之放棄的孩子竟然會被一個女孩子改變!這是溫暖與和諧交融在一起,遞進所成的一個奇妙效果。這就是友善,友善可治癒一切。

我陷入了沉思,記得有一次搬書,我身邊有一個同學重心不穩,“嘩啦……”書本落得遍地都是,我想都沒想就上前幫忙,把書一本本摞好,放齊,交至他手中時不忘一笑,只見她也是朝我笑笑,便匆忙離去。或許,這就是友善。

在生活中,為什麼我們不能少一點歧視,多一點友善與幫助呢?或許,可以化干戈為玉帛,除仇恨至友好。只要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友善,多一縷陽光,世界將成為美好的天堂!

淳樸的陽光,即是友善;積極的力量,便是《細米》。

獻你一束花讀後感 篇20

讀後感 ,415字

相信大家都一定看過《獻你一束花》這篇文章,書中主要講的是曾經是世界冠軍的體操運動員在一次世界性比賽中大敗而歸,仍然收到一位機場服務員送的的鮮花的感人故事。這篇文章也感動了我,因為為勝利者送上鼓勵和鮮花是應該的,理所當然。但是失敗者別人都不會去鼓勵,為什麼?因為別人看他失敗了,就沒有理由什麼再鼓勵,現在的情景都是“錦上添花”,沒有人“雪中送炭”的。有善意的人,是怕她脆弱的自尊心被傷害到,所以也沒有去鼓勵。可是我卻認為更需要安慰,有了別人的關心和安慰,失敗者才會重新有信心站立起來。

看了這篇文章,我想起來一件事情:那是在三年級的時候,我英語只考了八十八分,這讓我的自信心受到了傷害,我的英語從來沒有低過九十分,媽媽知道了,安慰我說:一次成績不代表什麼,只要從中吸取教訓,下次考好就行。我明白了,自信心又回來了,在下次的考試中得到了一百分。媽媽為我高興!

我知道只要鼓足勇氣,堅定信念,朝著目標不懈努力就一定會柳暗花明、夢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