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歷史讀後感相關作文20篇

難忘歷史讀後感 篇1

讀後感 ,537字

《難忘歷史》是我覺得本暑假最好的一本書。它讓我們知道我們中國人的光輝歷程。這本書主要是一些從古到今的歷史典故。比如它有三國之事,也有現代的紅軍征途。其中我喜歡三國的一篇故事,由林漢達編寫而成,名叫《一身是膽》。

這個故事,講的是劉備奪取漢中與曹軍決戰,他派黃忠去戰,夏侯淵因黃忠不下山,於是不再管他。但這時候黃忠立馬衝下去,把夏候淵殺了。希了夏侯淵後,打聽到北山有敵軍糧食,便去奪取。半路卻遇敵人突擊而失敗。趙雲聽到北山有動靜,便去看。他看到黃忠被追殺時,立刻衝上去把敵人解決而且用”空營計”嚇跑了敵人。第二天劉備得知,來到趙雲營裡來看他,將士們讓他看了夜裡交戰的地方,便說:趙將軍真是有勇有謀啊!"“是啊是。

他可真是一身是膽。"將士們說。說罷,劉備便給趙雲慶功。慶完功說:“敵軍堅持不了多久了”。最後因天越來越熱,鬧了疾病,糧食也不足,手下也跑了不少,就退兵回長安了。從此漢中是劉備的地盤。

閉上眼,腦海中浮現的是趙雲殺退曹軍的場面,對趙雲有幾分敬畏,也非常佩服。我佩服趙雲是因為他有勇有謀,能夠用計將敵軍趕走。我喜歡這本書就因為這裡面有太多的偉大的英雄故事值得我們學習,有太多的謀略與太多的智慧。用知識去積累,讓事實去驗證,不斷努力,不斷進步,用知識和視野去戰勝一切!

不忘歷史讀後感 篇2

讀後感 ,697字

讀完《不忘歷史》,我才知道中國戰爭時期的人們是多麼艱難。我的內心有了一份感動,一份驕傲,一份自豪與一份欣喜。雖然書中的人物已經我們告別了,可是他們的精神、他們的英雄事蹟依舊流傳下來;而在看完這本書後,他們的英雄事蹟已在我心中生了根,發了芽,永遠也抹不去了。我們中華民族的英雄的高大形象一一浮現在我的腦海裡。

王二小,是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抗日英雄,一個與我們年齡相同的孩子,他本應該在父母的懷抱中享受著童年最美好的時光。而這一切只能想象,無法實現。因為他出生在一個戰爭的時期,那個年代遭遇了殘酷的日本鬼子的洗劫。他本可以逃之夭夭,可他為了革命的勝利,為了全中國人民的解放,為了看到全新的中國,他奮不顧身衝在最前端。當凶殘的日本人拿槍對準他的時候,他沒有退縮,沒有畏懼,沒有哭泣。這樣的勇敢的小英雄啊,真的不常見,他讓我不得不佩服。

在我國曆史上,像這樣的英雄千千萬萬。董存瑞捨身炸碉堡,黃繼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槍口,狼牙山上五壯士捨身為國……我們的革命前輩們以他們的鮮血換來了中國七十年的太平,他們對祖國對人民的愛支撐著他們向前衝。他們的英雄事蹟也激發了我內心深處對祖國的那顆自豪之心。

我們和王二小簡直沒法比,我們和他生活的年代相差不遠,但是我們的生活條件比他好太多了,我們的生活沒有戰爭,沒有仇恨,我們生活充滿著幸福美好。我們有父母的愛、老師的呵護,祖國的培養……而這一切都是那些捨己為人的英雄們換來的,我們應該珍惜現在的生活。

我們要踏著革命先輩的足跡,發揚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為祖國獻出我們微弱的力量,做出我們自己的貢獻。

唐朝歷史讀後感 篇3

讀後感 ,614字

我最喜歡看歷史書,尤其是唐朝的歷史,令我愛不釋手,我可能太喜歡強大的唐朝了。在唐朝的歷史中,你們一定知道平陽公主吧?平陽公主是唐朝的一大名人,史書上沒有明確記載她的名字,而“平陽公主”這個名字,只是她的父親唐高祖李淵給她的一個封號。

也許你會問:唐朝的女牛人那麼多,比如:武則天、太平公主、安樂公主、楊貴妃等等,為什麼我就非要寫平陽公主呢?答案很明顯,我非常敬佩平陽公主,她不僅僅是女中豪傑。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支娘子軍,就是平陽公主建立並統領起來的,山西曆代兵家必爭之地—娘子關就因平陽公主帶兵駐守於此而得名。順便說一句,她也是歷史上唯一一位用軍禮安葬的公主。

帶領一個軍隊,對於男人來說也不是一件易如反掌的事情。在那個落後的年代,一個女人帶領軍隊那就更難了。首先,女人地位低下。能召集幾萬人的軍隊,說明平陽公主的政治能力很強;其次,女人沒有很多的學習機會,平陽公主還能帶領軍隊打那麼多的勝仗,真是絕頂的聰明。

平陽公主帶領她組建起來的幾萬部隊和父親李淵會合,頓時,李家軍隊勢力猛漲,在那個打仗靠人多的古代,這簡直就是助了很大一力。這也為以後的李淵建立唐朝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其實我最佩服平陽公主的還有兩點,第一就是,遇到困難的時候,她不像一般的女人退縮,而是擔當起了男人都不敢擔當的事情。第二,平陽公主不貪戀於權勢,她能把她辛苦組建的幾萬人部隊毫無保留的全部交給父親管理,不拉幫結派,不結黨營私,這也是最寶貴的一點。

《中國歷史》讀後感 篇4

讀後感 ,613字

歷史的長河源遠流長,在這富饒的大地上,我中華經歷了多少風雨,但我中華人名卻不肯向困難低頭,風雨之後必有彩虹!這也體現了我們中華兒女的不屈精神!

所以,我在這個寒假裡讀了《中國歷史》裡面很多經典的故事,比如:開天闢地、文明的搖籃、炎黃子孫……但最吸引我的是大禹治水,說到大禹治水,就讓我來給你們講講吧。堯、舜那個時代,洪水氾濫,到處汪洋一片,人們沒地方住,只好像鳥兒一樣在樹梢上做窩避難。自從舜把禹找來治理水患以後,禹就決心要避免父親所犯的錯誤,不能再用圍堵的方法來治水了。

所以他決定用一種相反的方法來對付洪水——他採取“疏導法”。讓大水儘可能地流到大海去。他心想,我自己疏導,也不行啊!於是他挑選了一些能幹的助手,跟著他一起治水患。

為了治洪水,他結婚第四天就出門了,整整十三年,沒回家了。其中三次經過家門,但都沒有回去。

第一次,他從家門口經過,聽見妻子在痛苦呻吟,兒子呱呱墜地時的哭聲。第二次他從家門口過,孩子已經會喊爸爸了。第三次,孩子已經十三歲了,跑過來拉著他的手,緊緊挨著他,捨不得離開,他也沒法跟著回家去。

禹實在太忙了,他變得又黑又瘦,下巴也尖了。他的手腳長出了繭,連腿上的汗毛都沒了。不過,他終於成功了。

中華大地上的人們團結友愛,中華的歷史和未來也一定一次燦爛!還有我學到了很多,比如:只要你什麼事都別放棄,才能把一件事做成。

中國歷史讀後感 篇5

讀後感 ,504字

假期,走近歷史

我有一套書《中國歷史》,是媽媽送給我的暑假精神食糧。滿滿當當的14本書,讓我好有壓力,可是當我開啟它時,馬上被裡面精美的圖案、豐富的故事所吸引。

它以圖片和文字的形式介紹了遠古時期到清朝末年的中國歷史變遷,內容博大精深。這套書裡有許多歷史故事,而且都是發生在中國的故事。為什麼要讀這套書呢?媽媽告訴我,因為這些生動美麗、驚天動地的故事,時間久了難免會顯得陌生遙遠,讓人覺得“不干我的事”,所以作為黑頭髮、黃面板的中國人,作為炎黃子孫,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去了解認識祖國的歷史。

你知道人們最早怎樣記事的嗎?你知道是誰發明了文字?你知道最早養蠶抽絲紡布的人是誰?你知道第一位帝王是怎樣產生的嗎?這套書裡都有介紹。這裡有千古流傳的友誼——管鮑之交;有心懷理想,育人不誨的老師——孔子;有各有本領、施展才華的“春秋五霸”,還有為了富國甘做奴隸、臥薪嚐膽的勾踐……

這套書不僅將中國歷史像一幅幅精美的畫一樣展現在我面前,更讓我走進歷史中的名人,感受他們的人格魅力、人文精神!

我們的歷史讀後感 篇6

讀後感 ,515字

今年暑假,我看了一本書叫《我們的歷史》。拿到書時看到封面上寫著“地圖上的上下五千年”時我心想:應該很無趣吧。但當我開始看第一頁的時候,出現了盤古開天、女媧造人的精彩故事,我一下子被深深吸引了。

書中主要介紹了各個歷史朝代,首先,我看了夏朝,看完關於夏朝的介紹,我知道了古代人很喜歡喝酒,他們用來裝酒的東西有:爵、觚、?。

在這些朝代中,我覺得最可惜的朝代是“秦朝”,因為,秦朝僅僅只存在了14年,是壽命最短的王朝。還有隋朝,因為隋煬帝也一樣很快就滅亡了。一開始,隋文帝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大事,就是開創了考試製度,隋文帝把國家治理得很好,但卻沒有教導好自己的兒子,他的繼任者隋煬帝不像父親那般節儉,反而是個窮奢極欲、好大喜功的折騰皇帝。國家被隋煬帝搞得一塌糊塗,百姓紛紛起義,隋煬帝就被自己的一個部下殺死了,隋朝也成了短命的王朝。從這個故事我也得到了啟發,隋文帝是一個成功的皇帝,但卻是一個失敗的父親。

《我們的歷史》這本書中,既有聞名世界的四大發明,還有延續至今的絲綢之路,我真的很喜歡這本書,看了這本書我增長了許多知識,同時,讓我深深感到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和燦爛的文化。

《災難的禮物》讀後感 篇7

讀後感 ,879字

今天,我偶然讀到了一篇文章--《災難的禮物》,讀完這篇文章後我受益匪淺。

作者陳丹燕用極其質樸卻又動情的文筆描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次大地震中主人公失去了爸爸媽媽,一條腿殘疾,成為孤兒,被伯伯接回家裡。最初來到陌生的環境,她非常可憐自己,總認為自己是一個可憐的孤兒啊,你爸爸媽媽都死了,更談不上還有什麼快樂可言。後來通過與伯伯的相處、交談,慢慢的知道了伯伯也是經歷過災難的人,漸漸地周圍的鄰居們也成為了她的朋友,當樓下老奶奶的孫女和孫子來看她的時候,主人公才真正懂得了什麼是災難的禮物。

災難似乎離我們很遙遠,或許這輩子也不會遇到,但就在我讀完這篇文章不久,2015年6月1日21時30分許,重慶東方輪船公司所屬的“東方之星”遊輪,在由南京駛往重慶途中,遭遇大風,翻沉在湖北監利長江大馬洲江段。截至7日18時,“東方之星”遇難者人數升至432人,有14人生還,仍有10人下落不明,在沉船的瞬間幾百條鮮活的生命就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了。而就在沉船的那一瞬間,生還者吳建強的老伴李秀珍一句“撒手!”,在她生命的最後一刻,她把生的希望留給了自己的老伴。看到這裡,我的眼眶溼潤了,雖然我還是個學生,但我被深深地打動了。在災難降臨死亡面前,有多少人恐懼、絕望、退縮,從而在災難面前甘敗下風;但還有的人卻可以忍受下來,讓災難轉化為動力,與災難進行抗爭。

文章中有一句話“有的人在世上,不管怎麼希望,就是要不到自己想要的”。我覺得,這句話的真正意義是要告訴我們生命的珍貴,讓我們這些活著的人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要更加堅強的有勇氣面對現實中的一切困難。而對我們學生來講,如何完成好自己的學業,克服那所謂的困難,不辜負老師家長的期望就是我們最應該做到的。

讀了這篇文章後我懂得了:比起那些遭遇過災難的人我們是多麼幸福,要珍惜我們眼前的一切。在生活和學習中遇到挫折和困難時,很多人都會因為挫折和困難而去逃避,不敢面對,他們才會失敗,敢於面對挫折和困難的人才是強者,用自己的勇氣去打敗它,你的堅強的來自於挫折和困難,不論是什麼挫折和困難,都要勇敢面對。

讓我們去做一個勇敢、堅強的人吧!

時間簡史讀後感 篇8

讀後感 ,1568字

【篇一:時間簡史讀後感】

宇宙,是人類永恆的話題。從亞里士多德的發現,到托勒密的模型,再到哥白尼的改善,最終證明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而地球是繞著太陽轉。這個真理是多少個天文學家、科學家奉獻一生,堅持探索的成果!他們精神使我們感動。正是這份堅定,是人類的思想進行了深刻轉變,使現代科學對宇宙的理解更加深刻。

宗白華曾說過:“宇宙是無盡的生命,豐富的動力,但它同時也是嚴整的秩序,圓滿的和諧。”當我們仰望天空時,是否真正看清了宇宙的祕密?在我們疑問的同時,《時間簡史》已經給了我們答覆。

《時間簡史》已成為科學著作的里程碑,作者迷人而生動的表達方式,用最權威的語言,最精確的資料,使宇宙這個令人敬畏的話題變得更加清晰。

時間,使這些深奧的道理逐漸被人們明白。庫爾德哥德爾發現了愛因斯坦方程的新解,這使物理定律允許時間旅行的預示,並且之後科學家們發現了超光速的時空旅行。

這就意味著你可以進行逆時空旅行。你可以回到2008年,並且如果你的旅行過快的話,你甚至可以在北京奧運會未開始前,買票去看比賽。

這些道理的總結,到歸功於霍金。他雖然在21歲患了病,但他從不放棄,在輪椅上發表著他的看法。他的奮鬥讓我們驚異與讚美。他用他的行動證明了他人生的意義與價值,並使他被譽為繼愛因斯坦後最傑出的物理學家之一。

一個人不因環境惡劣而氣餒,堅持努力著,並最終找到屬於自己的價值。生命都是值得敬畏的,我們要珍惜它,並要做一位堅強而勇敢的人。

我們從宇宙中探索和發現,我相信只要我們利用我們善於發現的眼睛,就一定會找到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快樂!

【篇二:時間簡史讀後感】

“時間”究竟是什麼?晚上,我坐在窗前,出神地望著無限的夜空,反芻著剛剛讀完,放在一邊的《時間簡史》。

“時間”,它既看不見,也摸不著。它可以被浪費時間的人無限縮小,幾年如同幾日一般重複;它也可以被珍惜時間的人無限放大,變成在無限的宇宙中也能看得見的閃耀光點。霍金便是一個可以讓有限的時間無限放大的人,他對天體物理學的研究,告訴了我們“時間”的樣貌,告訴我們如何“書寫”自己的“時間”。

“他機智而清晰的闡釋宇宙物理的奧祕……他擁有無與倫比的頭腦”—《紐約書評》這麼評價霍金,這位出身劍橋大學的著名物理學家。

如一般的科普讀物一樣,書中提到了宇宙的過去,宇宙約誕生於150億年前,那時,宇宙只是一個點,不佔有空間,也沒有時間的概念。在這一點發生了大爆炸,時間從此開始。

按照霍金的理論,宇宙持續地在膨脹,也許在膨脹到一定程度後,宇宙開始收縮,可能會收縮成一個點,一個不佔有空間的點。到那時,時間便會結束。

時間終究會結束,這些看起來離我們很遙遠的理論,卻在霍金的拷問下延伸到每個普通人的生存意義—既然我們生在當下的“時間”之中,又怎麼能辜負“時間”?因為有了那次大爆炸,才有了地球,才有了我們。也許在很久之後宇宙真的收縮成了一個點,我們的文明會被終結。但終有一天宇宙會再發生一次爆炸,會再次產生新的文明,新的我們,如此周而復始。然而,我們應當對自己,對“時間”負責,不能失去“時間”了才感到遺憾。

無疑,霍金的遭遇為這本書做了最好的註解。一個盧伽雷氏症的患者,肌肉一點一點萎縮,卻在用上天賜予的頭顱窺測著宇宙的奧祕,證實人生的意義。對比霍金,我們是何等的幸運,畢竟我們沒有疾病扭曲著身體,沒有因為手術而被徹底剝奪說話能力。我們應當像霍金所證實的那樣,努力做有意義的事情,讓生命留下輝煌的印記。

現在,我瞭解了這些,我不僅對書中的宇宙學理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還感嘆霍金是如何才能完成這樣的著作。現在,我面對著美麗的夜空,繼續讓自己沉浸在深遠的思考中,雖然不能像霍金那樣洞察宇宙,完成對“時間”的書寫,但我會讓自己與宇宙相比猶如一粒塵埃一般的生命放出光芒。

十年磨難與抗爭讀後感 篇9

讀後感 ,793字

1966年,正當國民經濟的調整基本完成,國家開始執行第三個五年計劃的時候。“文化大革命”卻在階級鬥爭觀念日益膨脹的情況下發生了。這場史無前例的大革命說是“革命”,實際上是一場由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這場內亂持續了10年之久,廣大人民群眾飽受磨難。

正是由於各級幹部、黨員和工人、農民、解放軍指戰員、知識分子的抵制、抗爭和鬥爭,“文化大革命”的破壞性作用受到一定限制。也由於他們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克服頻繁的政治運動的重重干擾而頑強勢力,經濟建設仍取得了一定進展。科學技術取得若干重要成就包括成功地進行了導彈武器發射試驗,爆炸了第一顆氫彈,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郭永懷、鄧稼先等許多科學家為此作出了重要貢獻。農業科學家袁隆平在1972年育成一代秈型雜交水稻,為我國的糧食生產作出重大貢獻。在國家動亂的情況下,人民解放軍仍然英勇地保衛著國家的安全。當然,這一切決不是“文化大革命”的成果,恰恰相反,而是抵制“文化大革命”的干擾取得的。如果沒有“文化大革命”,社會主義事業會取得比這大得多的成就。

1976年9月9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逝世,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沉浸在極度悲痛之中。“四人幫”加緊進行奪取黨和國家最高領導權的陰謀活動。在這危急時刻,以華國鋒、葉劍英、李先念等為核心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執行黨和人民的意志,採取斷然措施,於10月6日果斷地逮捕了江青、張春橋、姚文元、王洪文。“四人幫”反革命集團被粉碎,結束“文化大革命”這場災難,從危難中挽救了中國的社會主義事業,為黨和國家進入新的歷史時期創造條件。這是黨中順應歷史發展要求,順應黨和人民意志的必然結果。

“文化大革命”從反面為黨探索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提供了歷史借鑑。沒有“文化大革命”的教訓,就不可能制定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思想、政治、組織路線和一系列政策。

《五千年猶太文明史》讀後感 篇10

讀後感 ,1023字

生命如曇花斑斕一現,轉瞬便隨風逝去,化為塵土。唯有文化永不消散,它將流芳於世,萬古長青。眾所周知,華夏民族五千年文化史可謂源遠流長,而另一個同樣歷史悠久的民族—猶太民族卻鮮為人知。

或許,他們留給世人更多的只是奧斯維辛集中營裡那一聲聲撕心裂肺的喊叫。的確,二戰期間,他們曾是納粹肆意屠殺的物件。在此之前,猶太王國先後被亞述人、巴比倫人、波斯人以及羅馬人佔領,統治,雖多次反抗均被鎮壓。猶太民族和文化流離輾轉數千年,如今散佈於世界各地。猶太民族雖流散各地,但文化卻將他們緊緊繫在一起。猶太民族一直揹負著真正意義上的流離失所,這樣的遭遇不亞於民族滅亡。然而猶太人至今卻仍作為一個民族團結著,前進著。他們是堅強的民族,在所有流散、遷徙、移居過程中,從未丟棄民族文化,喪失民族精神,始終固守著猶太民族的傳統和原有的生活方式,創造了流而不散的歷史文化傳奇。

一個民族的興旺發達不僅僅取決於民族的凝聚力,良好的教育更是促進一個民族不斷向前繁盛發展的重要因素。每一個猶太孩子出生時,他的父母就會在《聖經》上撒滿香料,讓其親吻。父母用這種獨特的方式教導自己的孩子熱愛《聖經》,熱愛猶太教,熱愛讀書,熱愛祖國。在猶太人家庭裡,母親總會教育孩子,假如家裡發生火災,哪怕冒著生命危險也要搶出的不是金銀珠寶,而是那一本本世代相傳的書籍。金銀珠寶搭建起來的王國隨時會有坍塌的危險,唯有知識才能撐起一個民族堅實的脊樑。猶太人認為,生命終有結束之時,求知卻永無止境。他們為自己樹立終生的學習目標,這有別於其他民族的被動學習。學習不分何時何地,不分男女老幼,直到生命隕落的剎那學習才會停止。猶太人不但會告訴孩子人生有喜悅有幸福,更會告訴他們人生也有黑暗有失意。強調光榮歷史的同時,更要正視歷史上遭受的挫折、迫害和沒落。猶太人將避免歷史悲劇重演為己任,力求學習歷史不只停留在過去,更要對未來敞開胸懷。

在人類歷史長河中,猶太民族,曾歷經數以千計的自然災難和戰火的洗禮,尤其在二戰期間,在殘酷的屠殺面前,他們不僅成功化解了滅頂之災,還絕處逢生,使整個民族得以繼續繁衍生息。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劫難中湧現的傑出人物數不勝數。他們成功的祕訣是什麼?一個重要原因是猶太人在同自然與強權不懈抗爭中,造就了他們患難與共、自強不息、團結友愛、勇於創新的民族精神,更為重要的是猶太民族良好的教育和民族精神的傳承。這一切,無疑應歸功於文化。

所以,文化不滅,國將永存。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