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牽動我的心相關作文20篇

閱讀牽動我的心 篇1

國二作文 ,930字

棕色古典的木製書桌上,琳琅滿目的。陽光傾灑於上,定格在其中某一微小角落……

是一本好似很多年前的舊書,風吹動已經泛黃的書頁,驀然間停下,層層疊疊的書影間,似乎勾起了我對這本《安徒生童話》最初的記憶。懵懂無知的兒時,不知閱讀為何,更何況,我當時還只讀一年級,字都認不全,閱讀範圍僅限於教科書,就更不用說還看別的書籍了。小孩子就是小孩子,滿腦子都是奇思妙想。飛上太空,變成純白蝴蝶,又或者化作小巧可愛的七星瓢蟲……當然,對於我來說,宇宙萬物都曾夢想過。記憶中,也不知何時有了這本夢幻般的書的出現,裡面的一切都散發出蠱惑人心的光彩。童話是純真的,潔白的,宛如木棉一般溫暖,又緊緊扣人心絃……

微風繼續,在一頁停下行走的腳步,仔細一看,原來是《皇帝的新裝》,慢慢看下去,已經接近成熟的我,以前不明白這個故事意味著什麼,覺得只是好玩,好看,可是呢,現在我已經深刻理解這蘊含著什麼:在我們學生時期,成長過程中,一定要做一個實事求是,敢說真話的人。我們正逐漸長大,在班級中,在同學中,或許有與自己相處很好的朋友,或許對於她們的一些錯誤,我們好心包容,不予以提醒和耐心講解,一起進步,那麼這就不是幫助,而是對他們的傷害。或許,在生活中,一個直腸子,說真話的人並不被大部分人所喜歡,但正是這種耿直的性格,在做任何事時都很穩重。悟了一番哲理,一切好像靜止了,公交車停了,那些明媚的日子也停了……

書頁小幅度地翻動,若影若現中,似看見了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夢中,聖誕樹下的乞望,可寒冷又緊緊包裹著她,剛好這天是平安夜,可就是在這個熱鬧幸福的夜晚,因為鞋的丟失,只能赤裸著腳,挨家挨戶的賣火柴。因為太冷,她只能一根一根用火柴擦亮光明的火焰,她夢見了老祖母,可是老祖母已經化作星星,升到天上去了,現在她也到上帝那裡去陪老祖母了。窮困、弱小、孤苦、無助的小女孩,憧憬美好的生活:一個溫暖的火爐,一頓豐富的晚餐,一件精美的禮物,這足以使小女孩感到滿足,覺得生活無比幸福快樂。與可憐的小女孩相比,我們現在的生活是多麼幸福啊,而這又是多麼來之不易啊!我們一定要珍惜自己現在所擁有的一切。

風停了,停在了這深刻而又悽美的童話世界裡。閱讀,不一定要深入哲理。一個小小的故事,你能獲得深深的感動,足矣!

閱讀牽動我的心 篇2

國三作文 ,1074字

臺灣文學泰斗余光中先生曾這樣評價餘秋雨:“中國散文,在朱自清和錢鍾書之後,出了餘秋雨。”這句話至今還印在新版《文化苦旅》的扉頁上,特別引人注目,足以見得餘秋雨先生在文壇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餘秋雨先生的文學成就,自然不是我們這些茅廬還沒出的小輩所能評價的,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帶著自己的觀點閱讀這久負盛名的《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恐怕大多數人會將注意力集中在“苦”字上面,從何而苦,為何而苦,有多麼苦?這的確引人深思。通讀全文,不難發現,雖然“苦”字惹人眼目,但真正的聚焦點卻在這個“旅”字上面。

如將《文化苦旅》比作一個健壯的人,“苦”可做皮囊,讓人一眼便能發現其感情如何,“文化”可做肌肉,填實充盈整個構造,而“旅”,是脊樑骨,矗起整個思想與靈魂。

懷著敬意,掀開目錄,我倒吸了一口氣,這份大手筆,的確值得在群雄並起的文壇佔有一席之地。四川都江堰,敦煌莫高窟,上京龍泉府,風雨天一閣……單是這些聽過沒聽過的古蹟,就囊括了大半個“文化中國”,甚至是“文化世界”,更別說在後面還涉及了極深的歷史文化底蘊。

但第一篇“牌坊”卻不是什麼有名的地方,而是作者的家鄉。“牌坊”帶著些許懷舊的情調。這種象徵女子貞潔的物品,在其柔和又含暗勁的語言中土崩瓦解,在一方淳樸中建立起對新女性由衷的讚美。

“道士塔”應該算是此書中作者痛心至極的一篇文章,講述了莫高窟在近代悲慘遭際,冷峻的寫實性語言絲毫不顯悲慘,頂多透露著些許惋惜,但字裡行間濃烈的愛國之情與痛心疾首的憤恨之意,任誰也不能忽視。

“旅”,在路上,也在心中。“巴金百年”就是一趟心靈的旅行,走進百歲老人巴金先生的人生,用旁觀者的視角看文壇巨人巴金,其中透露出來的滄桑,著實讓人嘆息。

僅僅粗略讀了一遍,便帶給我這麼多驚喜,這讓我更加有興趣深究下去。

“寧古塔”帶給我莫大震撼,其中描述的大清王朝,讓我心生懼意。

“寧古塔”自黑龍江寧安市寫起,穿過時間空間,劍頭直指大清王朝殘酷制度的眉心。秦始皇焚書坑儒,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康熙編撰《四庫全書》,加上明清八股文、文字獄,一代一代的文化摧殘,原本盛況空前的“百家爭鳴”,到明清,衰零飄落。掩卷長思,“文化大革命”給中國文化帶來毀滅性的打擊,又何嘗不是讓我們在很長一段時間一蹶不振?我們應該慶幸,我們生活在一個文化開放的新時代。

文化,藏於人心,卻始於大地。文化的廣度在地理位置,深度在歷史背景。“行萬里路,讀萬卷書。”仔細推敲,前者的價值要遠遠大過後者。《文化苦旅》的文字功底和文化底蘊深厚,若非有自己的親自體驗與感悟,怎會有如此大手筆的佳作呢?

閱讀牽動我的心 篇3

國一作文 ,807字

閱讀作為一種精神生活,是人們不可或缺的元素,沒有閱讀的生活是空洞而虛無的,無法想象,那些因缺少閱讀而迷失方向的人們沒有了一望千里的獨到視角和令人沉醉的思考該如何生活;那些因缺少閱讀眼睜睜而啞口無言錯失的心有靈犀的時刻,相信大家都不願經歷。走進我的閱讀生活,感受靜謐的閱讀之美。

看到一本好書,我會在課間與同學們議論,我們坐成一團,說到《小王子》,我看見的是一朵驕傲自大而又惹人憐愛的玫瑰。

有人應道:“小王子的43次日落,為著他那原始純真對玫瑰的愛,多痴情又脆弱的人兒。”

走來的同學:“沙漠的動人之處在於,在它的某一個角落隱藏著甘甜的清泉。”

“這句話太有道理啦!身邊的其他事情何嘗不是這樣?因神祕而珍貴與美麗。”

“得不到的東西總最好!”

“哈哈!”

“什麼?什麼?我也要看。”

“還有,還有,那一句……”

我在心裡不禁驚歎,原來我對這本書的理解那麼淡薄,同學們的引導再次牽動了我重新“溫習”的心,同時也如獲至寶,受益匪淺。

書中的文字同時也是那樣奇妙,讓我沉醉,它就如同一隻大手,或者說是一根繩,早已牽動我的心,會為那一波三折的情節而動情——《童年》中的阿廖沙,被外祖父打的昏死過去時,那時的我多想衝進書中看看他是否有事。《小王子》中的小王子,他的死去,曾讓我陷入沉默,幾天無法自拔,甚至萌生了去到撒哈拉沙漠找他的想法。閱讀這根繩牽動著我心中的喜怒哀樂,而那另一頭則系在了所鍾愛的書本里。

我常常逛書店,它在我的“小金庫”告急時就像一個獅子口般的存在,常常一泡就是一整天,它牽動著我不受控地買下鍾愛的書,滿心歡喜地回家,如飢如渴的讀完。

閱讀打動我的心 篇4

國一作文 ,726字

人生路漫漫,或許我們會惶恐,會不安。但每每憶起那些從時空那頭走來,蘊含先賢哲學的詩詞,我的心中總會少一份躁動,多一絲淡泊寧靜。

是什麼打動了我?是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的痴情。

我獨愛蘇軾的詞。那華美的詞藻,細膩的筆調,真摯的情感,常常能夠引起我的共鳴。記得那是一個積霜的夜晚,昏暗的燈光下,我無意翻翻陳舊的書籍,眼神忽被一行小字吸引了:“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這句飽含情感的詞句真正打動了我,使我第一次流淚的閱讀。此時,蘇軾在我心中不是什麼大文豪,大詩人,只是一個普通男子,一個極度思念亡妻的男兒郎。

是什麼打動了我?是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的豪情壯志。

岳飛,南宋著名抗金將領,在收拾中原,統一祖國有望之時,他卻收到詔令,班師回朝,歸途中,滿腔熱血的岳飛仰天長嘯,寫下了著名的《滿江紅》。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志激烈……這樣的一個好男兒,怎麼會忍氣吞聲的遭他人欺凌,又怎麼會眼睜睜的看著國土被強佔而不管不顧,無動於衷呢?

是什麼打動了我?是“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堅毅不屈。

有一段時間我的狀態不是很好,總是昏昏沉沉,消極悲觀。當時的語文老師見到我這種情況,就用屈原的詩來勉勵我: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是的,不論前路怎樣,我定當拼盡全力,放手一搏。老師慷慨激烈的語調至今在我腦畔迴盪。而這句詩我一直儲存在心底,是我永遠的座右銘。

感謝閱讀,感謝它帶給我身心上的一份淡泊寧靜,而我會帶著這份寧靜與淡泊,一直閱讀下去。

閱讀牽動我心 篇5

國一作文 ,628字

猶記得小時候,常伏在爺爺的膝頭,爺爺鼻樑上架著一副老花鏡,身前架著一個小桌子,上面只簡單地擺了一把茶壺,兩個杯子,一個小鼎和幾本書。爺爺的大手在小桌上擺弄著,不一會,茶煮好了,一開,便溢了一室茶香。小小的我望著爺爺,爺爺的目光便透過氤氳的白霧,柔柔軟軟地灑了我一身。

我捧著一杯茶,喝著,覺得苦,便倒掉了,爺爺的目光從書中抬起來,看著我的小動作,也不惱,只是再次安靜地看書,見我無聊,給了我一本《三毛流浪記》,也不管我看不看得懂。嗬,那時只覺得好玩,硬生生把一本全是字的《三毛流浪記》啃完了,雖然有一大半的字不認識。

這是我和爺爺在一起讀完的第一本書。

爺爺有好大一箱書,那時不會數數,只覺得好多好多的書。我問:“爺爺,這些書你都看完了嗎?”爺爺回答:“是,也不是,我還沒看懂呢!”

我沒能和爺爺一起讀第二本書,因為爺爺去世了,他那一大箱的書,都歸了我。

媽媽不同意我把爺爺的書帶回來,不是不敬重爺爺,而是覺得死者的東西,不吉利。我死死地護著書,那時也不懂書的意義,只是單純地想把它們留下來。

媽媽最終妥協了。

我蜷在床的角落,一看書,就不由自主想起爺爺,似乎還被他那柔軟的目光注視著。

爺爺沒有走,在我心中陪著我閱讀,陪著我成長,陪著我感悟生活。

童年很短,一瞬就過去了,爺爺和爺爺的書陪伴了我整個童年。爺爺最愛的一本書上,有爺爺的一句話:把讀書放心上,它能讓你為之所動。

爺爺沒有正式上過學,但那句話,我視作名言。

清晨,窗外陽光正好,我正在用心讀書。

閱讀牽動我心800字作文 篇6

國小六年級作文 ,2251字

【篇一:閱讀牽動我心】

毫無疑問,閱讀是有趣的。但小時候的我,看書總是被動的。關於小時候被母親逼著看書的經歷,實在是不堪回首。

以前母親總是拿著木條逼著我背《唐詩三百首》、《三字經》。雖然其中的人之初性本善對我來說是枯燥乏味的,迫於壓力,還是隻能裝成一副特別喜愛的樣子。要說真正開始愛上閱讀,還是要從我開始讀《安徒生童話》開始。關於那本書的記憶,時至今日,我依舊無法忘記。

那是我開始讀的第一本彩繪書。那個時候還小,不知道里面在說些什麼,只知道看書上面漂亮的公主激起了我作為一個小女孩的興趣。此後一段時間裡,我特別痴迷於王子公主的故事中。不識字的我,每日要求母親為我讀上一篇,便是我極大的快樂。《安徒生》、《格林童話》,使得我的童年都沉浸在美好的童話故事中,終日幻想著自己有朝一日也能住進像故事中的那種城堡。

後來上了小學三四年級,我開始嘗試閱讀彩繪版的《西遊記》。裡面的孫悟空,起先是把我著實嚇了一跳。畢竟滿臉是毛的人,我還是第一次聽說。以至於有一段時間我認為西遊記是一本恐怖小說。但是到後來,隨著自己的不斷長大,我也開始喜歡上了吳承恩筆下栩栩如生的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和唐三藏。我也開始為他們在西天取經的路上所遇到的種種困難而感到揪心;我也開始為他們而打抱不平;我也開始為了故事的情節而久久不能釋懷。

到後來小學六年級快畢業時,因為痴迷於畢淑敏的《提醒幸福》,母親為我購來了二十四本名著。於是乎,我便開始喜歡上了小說。“常常提醒自己注意幸福,就像在寒冷的日子裡經常看看太陽,心就不知不覺暖洋洋亮光光。”畢淑敏的一句話,讓我開啟了在小說新世界的新旅程。說真的,我也曾為要看完那二十四本名著而頭痛;我也曾為那一篇篇冗長而乏味的文章而感到心煩;我也曾為作者高深莫測的文字而感到無奈。然而,在抱怨的同時,我又不得不感謝小說:正是小說,讓我體會到了不一樣的文化;正是小說,讓我在費神的學習後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一片快樂的園地;正是小說,讓我在寒冷的冬日裡感到了一絲的暖意……

再等到上初中時,我又愛上了那唯美的宋詞。陸游的一句“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州。”讓我不覺的為他的一番衷情而感到讚歎;蘇軾的一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讓我不禁為他豁達的胸懷而自愧不如;李清照的一句“應是綠肥紅瘦”讓我也不覺的為那暴風驟雨過後的殘花落葉而感到憐惜。我曾與友人爭論,唐詩與宋詞,誰更勝一籌?朋友覺得定是唐詩要好,畢竟不失為中華的國粹之一。可我覺得不然。唐詩固然是好,卻終比不上宋詞的萬丈豪情和小家碧玉。因此,宋詞成了我心頭的最愛。

書籍不僅是我的益友,更是我的良師。閱讀,伴著我經歷了無數的傷心亦或是開心。閱讀,一個簡簡單單的片語,卻能在我迷茫無助的時候,給予我明確的目標;能在我浮躁狂妄的時候,告訴我怎樣保持低調;能在我孤獨寂寞的時候,給予我以最好的陪伴……

回首成長的日子裡,閱讀帶給我太多的感動。現如今的社會,隨著物質條件的發展和進步,人們的心似乎也在不斷的變得浮躁和冷漠。也正是因為閱讀,才能讓我始終勿忘初心,做最本色的自己。

冰心奶奶有句話;“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仔細想想,也並無道理。確實,唯有閱讀才能使我們變得更加充實,變得更加的冷靜、成熟,唯有閱讀才能使我們在如今的花花世界裡找到最初的自己。

閱讀,看起來平平淡淡,但每每都牽動我心。

【篇二:閱讀牽動我心作文】

我迷失在閱讀中。

“寧靜致遠,向善而讀。”因為這八個字,我放棄了浮躁,選擇在經典中吸取精華。

真正開始讀的第一本書,是《雷雨》。那是一本漫畫與文字相結合的雙讀本,我只花了三個小時就讀完了,合上書抬起頭的那一刻,有一種無言的情緒在心中漾開。一種別樣的人生,讓我曾經疑惑不解。到如今,回過頭來重讀這本書,我只覺得受益匪淺。那種不平等社會裡,命運對人殘忍的捉弄,讓人窒息。

後來漸漸地愛上了讀魯迅先生的書。

初讀魯迅先生的文章,只覺得先生的那雷電之筆寫出來的文章,真真的是天才之作。先生曾經寫過一篇《秋夜》,“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讀到這裡,我不禁莞爾。先生的文章啊,初讀時淺白稚嫩,細細品味,卻又覺得這是神來之筆。再如“我即刻聽出這聲音就是在我嘴裡,我也即刻被這笑聲所驅逐迴避自己的房,燈火的帶子也即刻被我旋高了。”

對於此句我覺得非常詭異,或者說魔幻又有深意。“寂靜濃到如酒,令人微薰。”我只覺得這個句子寫得好,但他真正好到哪裡,我卻也是說不出來的。魯迅先生的文章,卻也不是那麼好懂的呢。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是我讀魯迅先生文章過後,最大的感想。

稍大些,我慢慢開始讀外國經典。初讀《格列佛遊記》,我被作者想象力所折服,也僅僅只是佩服他的想象力。到後來父親問我讀出來什麼,我只是笑著說我好佩服作者的想象力呀。父親一臉驚訝,“你難道就沒有讀出那種奇幻想象後的政治見解嗎?”我大為震驚,立刻重讀。得到父親的提示,再讀時對於作者某些荒誕的言論也就開始理解了。說實話,外國的名著我現在這個年齡,真的不是能特別理解,僅僅能領會其中一二而已。然而父親給我的方法是: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書讀的多了,也就理解了。

讀《傲慢與偏見》,我看到了一幅優美的英國鄉村畫卷;讀《老人與海》,我知道了什麼是硬漢;讀《哈利。波特》,我只覺自己置身那個雄奇瑰麗的魔法世界……

閱讀是一條紐帶,牽引著我去領略這個風雲跌宕的世界,帶著我感受人間冷暖,引著我去欣賞祖國的大好河山……

閱讀牽動我心,我隨著心的指引去虔誠的閱讀。

閱讀牽動我心 篇7

國小五年級作文 ,607字

喜歡在燦爛的陽光下閱讀,聆聽風吹書頁的聲音;喜歡在濛濛大雨中閱讀,與小草一同呼吸空氣的清新;喜歡在夕陽下閱讀,同晚霞一道感受那份火一般的美麗。

這些小小的幸福,沖淡了成長的煩惱,留給我舒暢的自由。那淡淡的書香,總是那麼迷人,我顧不了什麼,只顧著在書中尋找自我。即便是迷失了方向,我至少可以體會到那份尋找的艱辛,和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書讓我認識了東漢末年名叫曹操的一個人,他有勇有謀,胸懷天下。古人與我們隔著千里時空,傳來陣陣書香,只有閱讀,才能帶來心靈的跳動。

捧讀《紅樓夢》,“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的王熙鳳,寫下了“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的林黛玉,“撕扇子作千金一笑”的丫環晴雯……每一個人物都是那麼生動,有趣,一怒一笑,彷彿都在眼前。

你看,《飄》裡的女主人公思嘉的勇敢、頑強、樂觀向上,她處事雷厲風行,精明能幹,最突出的是她對愛情的執著。當她徹底失去生活中擁有的一切事,她拋開心靈的創傷與悔恨,相信“唯有土地與明天同在!”

閱讀會讓我在某個時刻開懷大笑;閱讀會讓我在某個時刻淚如雨下;閱讀會讓我在一瞬間喜歡上那個人物;閱讀會讓我在寒冷的冬日感到暖暖的春意。閱讀,真的給我太多太多,是閱讀牽動了我的心,讓我在樹的世界了感受世間五味。

捧著書本嗅著墨香,看向窗外綠綠的枝葉,在書海中漸行漸遠……

閱讀—牽動我心!

閱讀牽動我心 篇8

國小五年級作文 ,874字

幼時的我懵懂無知,但自從讀書識字之後,閱讀漸漸地成了我每天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隨著書籍厚度的不斷增加,驀然發現閱讀已漸漸步入我內心深處,深入骨髓,刻進靈魂,我才終於明白了讀書的意義。

高爾基說過:“讀的書愈多,就愈親近世界;愈明白生活的意義,愈覺得生活的重要。”孟德斯鳩也曾說過:“喜愛讀書,就等於把生活中寂寞無聊的時光換成巨大享受的時刻。”讀《紅樓夢》,我感嘆當時社會的世態炎涼,一個豪門大家族的由盛而衰,一對情投意合的有情人終不成眷屬,演繹的是一場悽慘的愛情,更是當時社會的悲劇;讀《三國》,我佩服諸葛亮的足智多謀,忠心耿耿,佩服關羽的正直、善良和義薄雲天,也佩服曹操的海納百川,統一祖國的遠大抱負等;讀林清玄的《清歡》,我總覺得文字太美,流水與清風對於我而言僅止於大自然的饋贈,用筆描述,那是萬萬不能做到的,而文中的文字卻像流水,譁然有聲,又像清風,愜意舒心……

讀的越多,才懂得越多,後來也才知道世上存在的所有真理,都來自於問,也止於問。孔子學問淵博,可是仍虛心向別人請教。有一次,孔子到太廟祭祖,他一進太廟,就覺得很新奇,於是向別人問這問那。有人笑道:“孔子學問出眾,為什麼還要問?”孔子聽了說:“每事必問,有什麼不好?”因此,我們在讀書時,應該要細細去品味字裡行間所隱藏的細膩的情感,去揣摩蘊含在作品之中的人生哲理,去探究作者留給我們的問題,帶著自己的疑問去讀,去感知書本文字帶給我們的心靈上的歡愉。

“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炎熱的夏季,蝸居在自己小小的世界裡,倚靠在向陽的竹椅上,或是閉目養神,享受陽光帶來的溫暖;或是遙望遠方,盡享眼前滿山蒼翠帶來的涼意;或是手捧書籍,讓自己浮躁的心在書海里得到洗滌淨化。此時此刻,我想我是愉悅的,是愜意的,是幸福的,當我閱讀時,心中的苦悶就會不知不覺地消散。寧靜的午後,拿上一本書,坐在樹下,品著微澀的綠茶,鼻翼間瀰漫著淡淡的書香,細細揣摩那字裡行間的真實與美好,你會心曠神怡寵辱偕忘,請讓我們開啟心中的那扇門,讓書香浸透我們的心靈,讓我們的步伐變得平靜,不在急促,讓閱讀牽動我們的心吧!

閱讀牽動我心 篇9

國小五年級作文 ,657字

我愛閱讀,尤喜在傍晚。常常是伴隨著夕陽的足跡,走進書房,翻開書。陽光透過窗簾,橘黃色的光線立刻擁抱著我,陪我在書海中盪漾。

首先,我進去了書香苑中。是啊,除了蘇軾還有誰有:“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的積極樂觀的心態;除了杜甫還有誰有“安得廣夏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的推己及人憂國憂民的胸懷;除了杜牧還有誰有“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的抑鬱不平之氣。這些都是詩人一生的寫照,雖然他們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風順,但是他們從未想過放棄,這種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去深思,去學習。

接著它又把我帶進了小說苑中。在這裡我驚慕於《簡愛》中女孩的頑強堅韌;驚歎於《格列佛遊記》中格列佛的勇敢無畏;敬佩於《水滸傳》中一百零八位好漢的英雄氣概;驚豔於《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保爾的執著、堅強、自強不息。

隨著夕陽沉落我漸漸的又進入了寓言故事裡。品味著寓言語言幽默,體會寓言帶給我們的深刻含義。《亡羊補牢》告訴我們犯了錯誤,只要及時改正就不晚;《揠苗助長》告訴我們欲速則不達的道理,要想成功,就要一步一個腳印,慢慢來。這些深刻的含義讓我在成長路上少走了許多彎路。

在落日即將收起餘暉,從山的那一頭徐徐滑落的時候,我也合上書本。望著即將昏暗的天空,細細回味著在這溢滿暮色的氣息裡,我愜意的合上書本久久撫摸,如同與一位多年的摯友交談。

是啊,當我傷心時誰能如書般給我安慰;當我委屈時誰能如書般聽我訴說;當我無聊時誰能如書般給我樂趣。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它陪伴著我讀過一個又一個春夏秋冬。同時它也給予了我太多的快樂。

閱讀牽動我心 篇10

國小五年級作文 ,477字

我還是一個幼童時,有幾分淘氣,一點都不喜歡唸書,最討厭的就是去別人家做客。但別人家的孩子來我家做客,總是避不開的,看著與我年齡相仿的孩子背誦唐詩宋詞時張口就來,母親總會用手戳戳我的小鼻子:“學學人家,多看看書,別每天只知道玩!”而我卻不懂事的朝著媽媽發出不耐煩的“哦”的聲音。

後來,我才嘗試慢慢自己去閱讀。這下可讓我大開眼界。閱讀的過程中,書籍帶我去看遼闊無垠的草原,讓我認識了許多有趣的動物朋友;帶我去看湛藍神祕的大海,讓我看到深不見底的水下還有這麼多寶藏;帶我去看浩瀚的宇宙,讓我認識到原來地球那麼渺小,而宇宙那麼巨集大,無邊無際。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我很快背上書包上學去了。慶幸有一位很好的語文老師,她常常教給我們不知道的東西。什麼是女媧補天,大禹治水……有人問她,她是怎樣知道的?她笑笑,告訴我們:“我是看書知道的,它會讓你學到很多知識,結識到很多新朋友。”於是,我又發現了另一片“新大陸”。我為沈石溪筆下的動物們的恩怨情仇而牽腸掛肚,因楊紅櫻眼中笑貓的世界而浮想聯翩。

閱讀猶如品茶,你會為它的清香而陶醉。合上書本,餘香縈繞,久久不能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