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觀後感相關作文20篇

《錢學森》觀後感 篇1

觀後感 ,2541字

【篇一:《錢學森》觀後感】

他,歷經坎坷,終於回到了祖國的懷抱;他,曾獲得“兩彈一星元勳”“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的榮譽稱號;他,便是我國導彈的奠基人—錢學森。

錢學森早年留學美國,在美國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和豐富的待遇,但是,他一聽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訊息,便立即決定回國工作。他說:“我是中國人,我可以放棄這裡的一切,但不能放棄祖國。我應該早日回到祖國,為建設新中國貢獻自己全部的力量。”不料,他的這一決定遭到了美國移民局的百般阻撓,因為他們看中了錢學森的能力,不願意看到他為中國所用。為了留住他,美國甚至派間諜將他逮捕,關在牢房裡。錢學森受盡折磨,然而,他沒有屈服,他不斷提出要求:我要離開美國,回到祖國去。就這樣,他與美國移民局堅持鬥爭了5年,最終,他還是登上了歸國的輪船,含著幸福的淚花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回國後,錢學森很快地投入科研事業中,開始忘我的工作。每個專案他都親力親為,一絲不苟,容不得出半點差錯。1960年11月,他帶領著其他科研人員嘗試導彈發射,結果屢試屢敗,不少工作人員都灰心喪氣,失望至極,而他卻詼諧地說:“不就是天上掉下來個東西麼?今天掉下來,明天我們把它給射上去!”在他與同事們的刻苦努力下,一年後,我國第一枚導彈試發成功。錢學森接著又承擔起了研製火箭運載原子彈進行遠端攻擊的任務。他帶領科研人員克服了天氣地理等困難,完成了兩彈對接。1966年10月在羅布泊靶場成功試射新中國第一枚核導彈。在錢學森的眼裡,發射的不僅僅是導彈,而是中國的尊嚴。錢學森之所以如此成功,是因為他具有精益求精,永求上進,開拓創新不斷直前的精神。

新中國成立之初,各方面都很落後,特別是國防現代化基礎薄弱。為了我國國防力量的提升,為了證明中國人不比外國人差,為了洗刷東亞病夫的稱號,錢學森嘔心瀝血。這種情懷是作為中學生的我們所應該學習的,我不禁想起周總理說的一句話:“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難道我們讀書人不應該有這樣一種氣魄和理想嗎?如果問我看完影片後收穫到了什麼,那我一定無可置疑地回答:“志向,進取,鑽研,拼搏,奉獻,為了祖國!”

最後,我用錢學森的一句名言來勸導同學更是對自己的一種勉勵:“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堅持不懈,就會有成果的!”

【篇二:《錢學森》觀後感】

週六上午學校組織我們觀看電影《錢學森》,我實在感慨萬分。

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放棄在美國的優厚生活待遇,衝破美國當局層層阻撓,返回祖國,為我國的航天事業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錢學森,我國當代傑出的科學家,“兩彈一星”元勳,曾任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終身教授,其身價被美國稱為“一個錢學森,能頂海、陸、空軍五個師”。

是什麼原因促使他放棄在美國的優厚待遇,毅然踏上回歸祖國的道路呢?通過看電影,我從中找到了答案,那就是錢學森胸懷祖國,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當他決定回國的時候,加州理工大學牡布里奇校長就不解地問他:“從一個發達國家回到農耕社會,你回去能做什麼呢?”錢學森微微一笑,說:“回到我的祖國,我做什麼都行,哪怕是種蘋果。”

毋庸置疑,新中國成立不久人才缺乏,科學技術相當落後,錢學森才一回國就馬不停蹄帶領著科研人員艱苦奮鬥,成功研製出東風系列導彈。1964年,中國第一枚原子彈試驗成功;接著,他帶領著科研人員克服了天氣地理等困難,完成了兩彈對接,並且在羅布泊試驗成功新中國第一枚核導彈—東風二號。成功面前,他沒有更多的喜悅,而是陷入了沉思,在他離開美國的那一瞬間,牡布里奇校長的談話,面對祖國的落後面貌,怎樣早日改變世人心目中的看法……也正是他視祖國利益高於一切,所以才能在那麼艱苦的條件下,帶領著科研人員用於拼搏,克服一個又一個奠定困難,取得重大成就,為中國的導彈事業奠定了基礎。

這部影片無不表現出錢學森對於祖國母親深沉的愛。他說:“我一定要用我的學識改變中國人的命運!”他做到了,而且做得非常成功。

錢學森,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代科學研究的驕子,一生是貢獻的一生,夫人蔣英對錢學森說:“中國可以缺少一個歌唱家,但不能沒有你這樣的科學家,作為你的妻子,為你而犧牲,不是遺憾,是光榮!”

【篇三:《錢學森》觀後感作文】

自從我看了《錢學森》這部電影后感觸很深,錢學森那愛國之心和不屈不撓的性格深深感動了我。

這部影片記述了一個為中國科學作出巨大貢獻的偉大人物—錢學森。是的,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在祖國科學事業上,也正因為他的奉獻,使祖國的科學事業實現零的突破,填補了新中國成立後“兩彈一星”的空白。

錢學森曾在美國留學。但他不同於其他留學者,他只想“學成有歸”報效祖國。由於他在美國擔任學院教授,掌握了美國航空的大量機密,當他提出回國的時候,阻撓,誣陷,壓制跌出不窮,然而莫須有的壓制都無法阻止他回國的堅強決心。他利用他豐富的科學知識,在被美國政府囚禁的那幾年,撰寫發表了《工程控制論》的論文,也因此而獲得得迴歸祖國的自由,這是科學改變了他命運的一把無聲的利劍。

“科學創造了奇蹟”,“沒有中國做不到的,只有外國人想不到的。”錢學森回國之後,在周恩來總理和其他國家領導人的鼓動下,攜同他的協助人員,創造了中國的奇蹟—中國發射了一顆屬於自行研發的導彈,使中國在世界上的面貌煥然一新。這個訊息令全國人民激動不已!在錢學森堅持不懈的努力下,中國又於1965年成功試驗了導彈武器,並將“東方紅一號”人造衛星送上了太空。這就是在外國人口裡所說的錢學森種出來的蘋果!

一個人能取得這麼大的成就,是何等令人驚訝!如果錢學森屈服於被美國囚禁的命運,那麼他又將怎麼使中國改變命運?然而他並沒有屈服,向命運低頭,他以驚人的毅力,堅強的精神,創造了人生奇蹟,併為中國做出了貢獻,成為一個人人佩服,令人尊敬的科學家!

錢學森的一生,平凡中見偉大。他以堅持不懈的奮鬥精神,告訴我們:“世上無難事,只要敢登攀”。他以偉大的科學成就啟示了我們:前進成功之路的道道坎坷對於意志堅強者來說,是股動力;反而言之,對於意志薄弱者,是一個挫折。我則要做第一種人,告訴人們“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它從一個側面則向我們陳述了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一個人能否取得成就,不在於條件的好壞,而在於有沒有奮鬥的精神!

《錢學森》觀後感 篇2

觀後感 ,430字

一部普通的電影,往往能使人受益匪淺。前不久,我觀看了《錢學森》電影,主要講述了錢學森忠心報國的事蹟。

當我看到第一次氫彈實驗,導彈突然開始洩漏氣體,在飛行途中從天而降時,我心裡“咯噔”一下,瞬間心灰意冷。可錢學森一點也悲傷,他認真地在爆炸點邊測量;分析。在經過無數次研究;討論後,他終於找到了失敗的根源,才使第二顆氫彈取得成功。“兩彈合一”工程進行了八年,錢學森受盡挫折,過度勞累使他過早蒼老。為了祖國的國防事業,錢學森獻出了自己的一切。

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停留在失敗的陰影裡,不能自拔。作為一名少年先鋒隊員,怎麼能知難而退呢?

記得有一次,我遇到一道難解的數學題。我絞盡腦汁,沒有做出來。我選擇了放棄,當老師公佈答案時,我其實只差一步。哪怕再看一眼題目,再思考一分鐘,結果就會對。這樣慘痛的教訓,我一直銘記在心。

學森學森,學問像森林。今後,我要錢學森學習,做一個不畏艱難、敢於攻堅,報效祖國的人。我堅信,只要我努力做到,就一定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錢學森觀後感 篇3

觀後感 ,644字

雨轉晴的一天,我盯著銀幕,觀賞了一部紀錄片電影——《錢學森》。從中,我深深體會到了錢學森那為祖國無私奉獻的精神,併發自內心地吼道:“我驕傲,我是中國人!”

1911年在浙江杭州出生的錢學森,青年時期就已經當上了美國加州理工大學的教授。就在此時,我們國家的形勢變得嚴峻,錢學森也毅然決然準備回國。可是,令這位年輕有為的知識青年想象不到的是,美國人竟然用囚禁的方式阻止他回國效力。在囚禁的五年裡,錢學森也不曾停下研究的腳步,1954年,他的《工程控制論》完成,再一次讓全美刮目相看。在一次記者釋出會,他的老師問他一個問題:“你回到那農耕社會的中國,是不是要去種蘋果?”的確,錢學森回國後,是種了一棵蘋果樹,但是這種出來的蘋果讓整個世界都知道了中國!都知道了中國再也不是東亞病夫!

錢學森為祖國作出的貢獻,他對祖國的熱愛與忠誠讓我想到了他——鄧稼先。鄧稼先在國外學有所成後回到祖國,投身於核武器的研究當中。自從有了錢學森,他讓中國的航天事業前進了20年,但有了鄧稼先,我們中國,站在世界的舞臺才真正有了分量。為了祖國的強盛,為了祖國國防科研事業的發展,他甘當無名英雄,默默無聞地在沙漠中奮鬥了28年,卻在家中待過的時間不過幾天。他和錢學森一樣,心中有國,為了大家捨棄小家,這種偉大,怎麼不令人敬佩!

我們國家正是因為有錢學森、鄧稼先這樣的偉人,才會一步一步走向富強。身為中國人,我感到無比驕傲!

南京陸軍指揮學院觀後感 篇4

觀後感 ,730字

昨天下午,在教官們的帶領下,我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陸指”參觀。我坐在車上剛一進到“陸指”的五號門時,映入我的眼簾的是一條大大的紅色橫幅。這一條橫幅非常的顯眼,上面黃顏色的詞分別是這樣四個詞:忠誠、奉獻、求是、模範。

我想這四個詞都是用來形容和約束軍人們的吧。忠誠指的是:作為軍人,要做到絕對忠誠,對部隊忠誠,對人民忠誠,對國家忠誠;奉獻指的是作為軍人,要勇於奉獻自己,對於國家、人民來說亦是如此;而這求是指的應該就是作為軍人,要實事求是,不可包庇別人,對於國家,軍人更要“求是”;這最後一個詞便是模範,這應該就是指作為軍人,要做人民的楷模和榜樣吧。這四個詞概括了軍人們許多可貴的品質。

當車再向裡開時,我看見了令我無比震憾的這四樣戰爭的“必備品”,分別是:兩樽大炮、一輛坦克和一輛裝甲車。經教官介紹,這四樣戰爭“必備品”並不是什麼我一開始所想的模型什麼的,這樣我就更加震驚了。

接著我們便來到了“陸指”的歷史館,瞭解“陸指”的歷史。經過參觀,我瞭解到“陸指”在1938年創辦,第一任校長是:彭雪楓校長,在第一任校長彭雪楓逝世後,在“陸指”的軍人們為了紀念他,就以他的名字來命名分校。“陸指”總共佔地2450畝,校歌名叫《哺將育英之城》。“陸指”裡還出了許多軍事人才。

最後我們還去參觀了“陸指”軍官們的宿舍,那些軍官們的整齊化一的宿舍物品的擺放讓我驚歎,更是佩服。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些軍官們的被子,他們的被子疊得真的就是“豆腐塊”啊,四四方方的看起來特別“漂亮”。

經過這一次的參觀,我更深刻的瞭解到了軍人們的生活,我們要向這些軍人們致敬,我們要向他們學習。我覺得經過這一次的參觀,我收穫了許多,我覺得我們要向他們學習,學習他們的作風,更要學習他們的精神。

陸軍指揮學院觀後感 篇5

觀後感 ,591字

在軍訓的第三天下午,我們坐校車來到陸軍指揮學院進行參觀。

來到陸指,我們先走進了學院中心的一個博物館。在博物館門口的路邊有許多坦克和大炮。這些都是真正的上過戰場的武器,讓人看得不禁讚歎起來。走進博物館,右側便是一副巨大的立體圖畫,畫上有許多站得筆直的軍人整齊地站著面向國旗,還有長城等其他標誌性景物。往裡走便是許多的武器、名人筆記和各種坦克的模型。

我在武器展示廳中看到了兩把毛瑟手槍。一把手槍很像現代手槍,它把手的兩邊都是木製的;把手前是一塊方扁的彈夾;槍管又長又細,槍口直徑大約有1釐米的樣子。另外還有一把老式手槍,槍的把手是一塊扳彎的鐵片;把手前面除了槍管看得清,其他就變得很模糊。不過我敢保證,當年的紅軍就是用這種槍來對抗日本侵略者的。想到這兒,我不禁對軍人感到一種敬意。

接著我們又來到陸軍學院的宿舍。我們排隊走進宿舍時,我感到十分佩服住在這邊的軍人們。這地板被擦得十分乾淨,毛巾和洗漱用品都整齊地擺放著,特別是被子,他們是真正的“方正”,我都能清晰地看出那90度的角。他們如果沒有多次練習哪能那麼“方正”!他們這麼多的好習慣是怎麼練成的呢?我認為絕對不是一天練成的!

在回去的路上,我懂得了兩個道理:1、好習慣不是一天就可養成的,只有堅持才有效果。2、面對困難要懷著必勝的信心,堅持不懈,才有可能獲得成功。因此我有兩個夢想:一個是考上好的大學,還有一個就是成為一名軍人!

《鋼琴之森》觀後感 篇6

觀後感 ,1496字

昨晚,我和媽媽看了一部電影—《鋼琴之森》。電影的主人公有阿之野老師、羽宮、海君和譽子(又名:廁所公主)。海君帶羽宮去看他在森林裡發現的鋼琴,羽宮看了,迫不及待地開啟琴蓋,準備開始彈,一按下去卻發現鋼琴根本發不出聲音。海君叫羽宮用力彈,羽宮很用力地彈下去,可還是發不出聲音。羽宮走開了,海君到琴跟前彈下去,鋼琴立刻發出動聽又嘹亮的琴聲。羽宮將海君能彈響鋼琴的事情告訴了阿之野老師。原來那架鋼琴是阿之野老師丟的,他曾出過一次車禍,左手和右手都受傷了,傷好之後,再也彈不響這架鋼琴,這架鋼琴就被拋棄到森林裡去了。阿之野老師得知海君能彈響那架鋼琴後就教海君彈鋼琴,還讓海君參加全日本的鋼琴比賽。海君的朋友羽宮讓海君要全力以赴,同時自己也非常認真地準備。

比賽前不久,海君讓阿之野老師給他一點力量,阿之野老師給了他一盒磁帶還有一本樂譜,海君拿到磁帶之後模仿得非常像。後來老師就將磁帶毀了,他說:“你必須彈出自己的鋼琴,這本樂譜是作曲家寫的,如果你彈不出自己的鋼琴,作曲家就會將樂譜給要回去。”因為海君不懂什麼是自己的鋼琴,當天晚上他就產生了幻覺,走在路上的時候,作曲家莫扎特攔住他,對他說:“把你的樂譜還給我!”到森林裡去彈鋼琴的時候,更多的作曲家都對他說:“把樂譜還給我!”海君只得無奈地繼續走向鋼琴。臨比賽之前海君的媽媽告訴羽宮一個小祕密,海君能彈響那架鋼琴,是因為他小時候從窗臺上掉下去,我以為他摔死了,其實他被森林保護著,正落在那架鋼琴邊上,後來,他有時間就去那架鋼琴邊上玩,所以他就能彈響那架鋼琴了。

比賽的時候,海君看到譽子在哭,因為羽宮也去彈了,譽子認為羽宮比她彈得好,原本她自己能拿第一的,結果羽宮參加,她就拿不到第一了。海君問她,怎樣才能平靜下來,譽子說,她坐在馬桶上才能平靜下來。譽子走進廁所,又跑出來說,她家廁所比這個大,而且她還需要一隻狗。海君無奈的說,這裡哪能找到狗哇。譽子看到海君的頭髮是金黃色的、又多,正是她家狗毛的顏色,馬上把他拉進廁所,抱著他,摸他的頭髮,慢慢地平靜下來了。

譽子在參加比賽的時候,想象她在大草原上彈琴,坐在馬桶上,琴和馬桶都在草原上跑動,她的愛犬也在她的旁邊飛跑,接著,譽子和琴飛上天去了,她的愛犬跟著她在天上飛跑。最後順利地彈完了這首曲子。

輪到海君彈了,他走上臺的時候,看到臺上坐著很多個作曲家,不給他讓座,最後,坐在琴凳上的莫扎特起身了,給他讓座,他才坐上琴凳,彈起了曲子,因為他彈不出自己的曲子,所以他的幻像老是不消失。彈到一半的時候,他停下來,扯掉領帶,脫掉鞋子,將一隻小螞蟻放到琴上,說:“我們一起去森林吧!”他推開琴凳,站了起來,彈出了自己的曲子,把下面的觀眾都帶到了一片廣闊的森林裡。彈完了曲子,大家都忘記鼓掌了,還是一個男士最先站起了開始鼓掌,其他人熱烈的掌聲才響起來。

雖然海君彈得很不錯,但日本的比賽規定,一定要用作曲家的風格,所以沒給海君進決賽的名額,羽宮的媽媽還說海君自作主張。但是海君一點也不傷心,他忘記了他剛剛是在參加比賽,他有了自己的鋼琴世界。

最後羽宮離開了海君,回到自己的老家,在他坐車的時候,看到一片廣闊的森林,他能想象裡面有一個獨一無二的小男孩,正在彈著自己的鋼琴。

這個電影給我最深刻的印象是海君和羽宮的友誼,他們既是好朋友,又在互相競爭,他們既在競爭,又在給對方加油,同時自己也很努力。他們兩就像兩塊磁鐵,既能互相吸引又能互相排斥。還有我覺得海君很大度,羽宮彈得好,他高興,譽子彈得好,他也高興,這才是真正的高手。而且我還懂得了一個道理,每個人彈同一首曲子都可能不一樣,因為他們都有自己的想法。

《東山學堂》觀後感 篇7

國小五年級作文 ,466字

放假前,代老師要求我們在假期裡必須看一部有意義的電視劇或電影,看完後寫觀後感。一放假,我就看了代老師推薦的《東山學堂》。這部電視劇主要講毛澤東在東山學堂讀書的故事,剛看第一集,我就被裡面的情節所吸引。

剛開始,毛澤東還進不了東山學堂,後來靠他的才華才讓學堂的堂長破格錄取。自從他進入東山學堂後,很多規矩都因他而改變。在這裡面,我最佩服的就是他那股讀書的鑽勁。還記得他在修身課上看英語,被老師趕出教室,還把老師給氣走了,他一字不漏地把所有的跟修身有關的書籍在那位修身課先生門外背完了,這才把老師給請回去了。

一看到那麼大的一疊書,我都被嚇死了,他竟然能一字不漏地背出來。那得花多大的功夫呀!想想自己,一篇短短的課文也要背很久,並且還添字漏字的,想想自己花的功夫真不夠呀,所以,這一點我必須向他學習。

毛澤東雖然是個窮人,但他卻以優異的成績讓老師和同學刮目相看。而我,家庭條件不知要比他好多少倍,但學習成績在班裡還只能算得上是中等。所以,從現在開始,我也要向毛澤東學習,不懂就問,多看書,上課積極回答問題,努力提升成績,做一個有用的人。

精雕學院觀後感 篇8

觀後感 ,479字

今天要去參觀精雕學校了!我格外興奮。

在車上時,同學們吵吵鬧鬧,猶如菜市場的大媽在議論價錢,要不是有老師在維護紀律,真不知會變成什麼樣子。

來到精雕學院時,我被這裡的景象不禁一怔,天啊!這裡就是機器的天堂啊!老師領我們去了創意樓,裡面有精雕雞蛋、坦克等。最讓我心動的就是鋼筆了,我見到了一隻碧綠的鋼筆,它全身碧綠,筆蓋上的吊墜金黃金黃的,顯得格外耀眼。

我看到了機器怎樣雕生雞蛋的,看了這些過程,我不禁倒吸一口氣,雞蛋的外殼有著漂亮的圖案,再看這些過程,我完全被怔住了,這麼鋒利的刀尖,若是人來雕刻的話,雕壞不說,就算是雕好了,也不一定完整啊!而機器卻不費吹灰之力,就把生雞蛋雕刻得如此精美,這機器,真是厲害了。

這次的參觀讓我感到機器的恐怖,也為我們中國的科技而感到自豪。我們中國以前連法國都比不過,現在,別說法國了,就算是日本,也遠遠不及我們。

現在的科技如此發達,但人類如果太過於依賴機器的話,那依然會發生滅頂之災。

因為人類太過依靠機器,也許所有地方都是機器人,那麼人們就無法打工,就無法生存了。所以,我們現在要好好學習,超過機器人,不被機器人替代。

放學難觀後感 篇9

觀後感 ,758字

戰爭片、災難片《放學難》在開學日3月1日正式上映,良心製作,並非“三毛錢特效”,快來搶票吧!

影片的主題曲就是李白的《蜀道難》,只不過被製作人也就是我改編成《放學難,難於上青天》。

影片講述了四個“難”,分別是—

第一難:人山人海真壯觀。

那種場面,只能用千軍萬馬過一個獨木橋來形容。在擁擠的人流中,想擠到自己家長面前可是個體力活,一般人是不會輕易辦得到的。而正確的開啟方式是:幾個要好的同學拉著書包,開著“小火車”,魚貫而行。倘若你自己走不借助外力的話,絕對會被騰空架起或者喘不上氣來。

第二難:補課班宣傳大媽太難纏。

“孩子,拿著!”多麼親切的話語,多麼麻利的動作。一張張宣傳單硬塞進你的手裡,大喇叭的聲音堪比“魔音”:“精品小班,名師授課。”“成績提高再收學費,否則不收任何費用。”還有口才超好,擅長洗腦的:“家長,孩子應該去我們的補習班,您看這個老師……”“最薄弱的地方,我們補習班都能鞏固。”

“沒手了,沒手了!”我只得一邊抵擋著大媽們的“襲擊”,忍受著“魔音貫耳”,一邊費力地“突破重圍”,尋找家長。

第三難:吃貨情結割不斷。

“阿姨,來碗烤冷麵。”“香腸,拿好了。”“老闆,兩包辣條。”“奶奶,我要買漢堡。”牽著媽媽的手,聽著周圍的同學都在買這些“美食”,我忍不住嚥了咽口水。經過一輛輛小推車,一家家奶茶店,我的心裡好像住著一群螞蟻,咬著我脆弱的小心臟,嘴上說不饞,其實眼睛已經掉到人家手裡端著的“美味”上了。

我終於明白了那句話:忍痛易,忍癢難。

第四難:“意外驚喜”緊相連。

終於擠出來了!我仰天大笑,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看到媽媽,如八百年沒見,餓虎撲食般衝了上去。撲通!我摔了一個“大馬趴”,腳也扭了,被媽媽“攙”回了家。

你說放學回家難不難?我說:放學難,放學難,難於上青天!

翻山涉水上學路觀後感 篇10

演講稿 ,547字

在世界各地,你認為每個孩子都和我們一樣每天被家長接送上學嗎?《跋山涉水上學路》可以肯定地告訴你:這是不可能的!我在觀看這個紀錄片的過程中,多次落淚,光光第一集《與野獸同行》就使我多次淚流。

這是一個發生在肯亞的故事。在肯亞,到處都是草原,一個村莊裡,有一些孩子要去好幾十公里以外的學校上學,徒步行走幾十公里,這是一個多麼遠的路程啊!

大草原,上面不可能沒有野獸,獅子、花豹、大象……當孩子們上學時,危險無處不在,一不小心,就會葬命。

其中,最令我記憶猶新的,是一個叫做“莫斯卡”的孩子,他和同伴一起行了十幾公里的路,他們走了近一個上午的路,才到達了學校。

在他們的父母眼中,也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寶貝,他們本可以永遠呆在村子裡養牲畜,可是什麼都不能阻擋他們對讀書的渴望,所以才不遠萬里去上學。

他們的家人說:“我們把自己的孩子託付給了神靈,只求神靈保佑他。”

在上學路上,他們渴了就喝乾枯河裡的小潭裡的水,餓了就吃樹上的野果,還可以喝牲畜的血,吃牲畜的肉……看見他們貧苦的生活,我禁不住熱淚盈眶。

看了這個,我十分不解:為什麼他們還要堅持上學呢?因為他們有自己的夢想,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哪吒之魔童降世小學生觀後感 篇11

觀後感 ,587字

最近,我與妹妹一起去觀看《哪吒之魔童降世》這部電影,讓我深有感受。

《哪吒之魔童降世》主要講敘了:有一顆混靈珠,被分為了魔丸和靈珠。哪吒本該是靈珠的轉世,靈珠卻被偷了,龍王的兒子敖丙成了靈球的轉世。他生來就被百姓忌憚,遭眾人排擠,因而他也以整天取笑玩弄眾人為樂。但經歷了一系列事情後,哪吒被大家認可了……

其實,哪吒小時候跟別的小孩兒沒什麼兩樣,天真、可愛。但因為大家對哪吒的排斥,哪吒也就恨起村民們了。他的本性是善良的,只不過因為這些原因,他的心就變的黑暗了。哪吒的父母親一直沒有放棄哪吒,給了哪吒那僅有的愛。看到那時,我哭了。

在前幾天,我看了《挑戰不可能》這個節目,有一位挑戰者32歲,在他17歲時,因病雙目失明,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他不僅要忍受著失落、難過,更要承受著同齡人的取笑、排擠。但他的挑戰——正常人都做不到的事情,他,一個雙目失明的人,都做到了。

看這部電影時,有一個角色說了一句話:“人心中的成見像一座大山,任憑你怎麼努力也休想搬動。”我本是贊同的,但聽到另一句話時,我的想法卻變了,哪吒在電影結尾時也說了一句話:“我命由我不由天!”是啊!生而為魔,那又如何?同齡人取笑你,排擠你,你難道就不能做的更好,讓他們認同你呢?只有自己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哪吒之魔童降世小學生觀後感 篇12

觀後感 ,435字

今天,我觀看了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心中感慨萬千。

天地靈氣孕育出一顆能量巨大的混元珠,元始天尊將它提煉成靈珠與魔丸。靈珠投胎成人,助周伐紂可大用,而魔丸則會誕出魔王,為禍人間。元始天尊使出了天劫咒語,3年後天雷就會降臨,摧毀魔丸。太乙受命將靈珠託生於陳塘關李靖之兒哪吒身上。然而陰差陽錯,靈珠魔丸竟被掉包。本應是靈珠英雄的哪吒成了混世大魔王,卻徒有一顆英雄心。然而哪吒卻不認命,與靈珠敖丙大戰一場後,一同遭受了天劫。

在電影中,感動我的地方有兩個,一是哪吒在得知自己的壽命只有三年後,在敖丙要活埋陳塘關時,仍頑強低抗,並憑著心中強大的信念,長出三頭六臂。還對戰敗的敖丙說了這樣的一段話:你到底是不是靈珠?我一個魔丸都比你活得像個人樣!我告訴你,命永遠掌握在自己手中!二是在靈珠與魔丸和好後,兩人手牽手,竟產生具大的力量,挺過了天雷,可見團結的力量有多大。

這部電影改變了哪吒生來就是英雄的形象,塑造了一個混世魔王,並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命,永遠掌握在自己手裡!

《星學院》觀後感 篇13

觀後感 ,492字

週末時,經過同學的推薦,我看了一部動畫片,名叫:星學院。這部動畫片令我很感動。

動畫片中有一組勇敢的團隊,名叫:星之魔法團。星之魔法團的人物都是美星的朋友,分別是:小月、菲洛、之江和北林。

而其中,讓我最感動的一集就是最後一集,大概內容是:星之魔法團的夥伴們以找齊了心石碎片,可是讓大家感到萬分痛苦的是,心石的盜偷者竟是之江的哥哥白墨大法師,大家還發現,校長以及其他閣下的失蹤都是和白墨有關,美星就非常傷心,美星為了救出校長以及其他閣下,必須打敗白墨。就在對決的時候,之江化作隱形之身對美星說了一句話:“美星你必須把你面前的我打敗,這樣你就可以拯救校長和其他閣下。”可是美星並不願意,之江勸告了很久,美星答應,美星把面前的之江打敗了,把校長和其他閣下救了出來,但是白墨沒有絲毫受傷,美星就竭盡全力打敗白墨。最後通過美星的善良、勇敢,魔法禮服升到了最高境界,沒個人都付出了一份力給了美星,美星打敗了白墨。

從這一集中,讓我明白了:世界上並沒有強大的敵人,而是自己在畏懼、退縮,只要自己內心有著善良和勇敢這兩種強大的力量,加上一顆純潔的心,就一定可以打敗敵人。

《國學小名士》觀後感 篇14

觀後感 ,3318字

【篇一:《國學小名士》觀後感】

今天,我看了一集《國學小名士》,它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別是小名士們解說名勝古蹟時的從容、排練節目的認真。

8月20日,小選手們來到孔子的故鄉—曲阜,首先到三孔化身小小的解說員。雖然他們對解說員這個職業有所陌生,但是他們還是很興奮,解說的有模有樣。有的小名士採用文言文的說法解說的來歷,有的小名士穿上古代的服裝在人群中解說“金聲玉振”的含義,有的小名士用說數來寶板的形式在解說“大成殿”的來歷,他們在旅遊的人群中格外顯眼,吸引了不少遊客駐足觀望,雖然有時也會出現忘詞的情況,但是他們不氣餒,一遍一遍的練習講解。有的遊客還豎起了讚賞的大拇指!很顯然,他們肯定是在之前充分了解了這些知識才能講解的這麼信心十足!

隨後,小選手們又投入到緊張的演出排練當中,因為他們晚上將舉行一次大型的文藝演出。在排練中,選手們對角色的扮演、上場的先後各抒己見、奇思妙想、爭先發表自己的看法,有的甚至和導演起了爭執。到晚上演出的時候,雖然舞臺簡陋,但是仍然抵擋不住小選手們的熱情和興奮。節目演出豐富多彩,體裁新穎,有古文改編的說唱、情景劇《蘇武牧羊》,搖滾版的《蜀道難》等,樂曲演奏表演更是古色古香,不斷的獲得臺下小觀眾的喝彩。在節目表演的最後,小選手們還集體給導演們一個驚喜—那就是給導演們一句話祝福、感謝,一句句真摯的話語讓導演感動的淚水溢滿眼眶。

通過觀看節目,我覺得我們要學習小選手們,多瞭解古代文化知識,多學習國學知識,或許有一天,我也能當一名國學解說員,給大家講解國學知識,讓大家都學國學、瞭解國學,、誦讀經典,感受國學魅力,傳頌中華美德。

【篇二:《國學小名士》觀後感】

這幾天,我看了一個節目,叫做《國學小名士》,讓我受益匪淺!

古詩詞,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藝術瑰寶。“讀千年古韻,品幽幽書香”。中華古詩詞,節奏鏗鏘整齊、意境優美,古人云:為文之道在於厚積而薄發。我們只有背誦大量的古詩文,充分汲取它們的精華,得到古文化的浸潤,才能豐富自己的語言,瞭解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的璀璨文明。

山東省,是著名的“孔孟之鄉”,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山東省是兩個小國:齊國和魯國。古代好多名人的家鄉都在這兩個國家。其中最有名的要數孔子了。孔子的家鄉在魯國曲阜,他的學生把他的言行記了下來,編成了《論語》。孔子死後,人們為了紀念他,建立了現在的“三孔”,即孔府、孔廟、孔林,在《國學小名士》中,我們還跟隨著小名士們的腳步到了那裡,到了孔廟,連皇帝都要下馬以示對孔子的尊敬呢!

在孔廟,小名士們做了一天的“講解員”,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他們有的用了古詩來作開場白,有的用用悠揚的笛聲開場的,有的用論語中的原句來解釋遊客的問題,有的用“鼠來寶”的形式來介紹孔廟的大成殿,有得用快板,還有的同學用了相聲。他們帶領我們領略了山東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讓我們深深的感受到了古詩詞的魅力,激發了我們對中華古代文化的厚重興趣。

這個節目使我受益匪淺,讓我學到了不少知識,我希望同學們能和我一起,傳承中華文化,讓世界關注中國文化,因為他就是民族傳統與民族精神的象徵!

【篇三:《國學小名士》觀後感作文】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一提起這句話,人們都會想起那著名的教育家、哲學家、國學家—孔子。他帶領我們走入了中華民族經典詩文的聖堂,孔子的精神傳遞給了我們每個人,讓我們的祖國成為了禮儀之邦。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參加了國學徵文活動,觀看一個國學視訊後,我更加欣賞國學了,它不單單是一種文化,更是一種精神,它會教會我們人生的哲理,用精闢的語言來講述君子高尚的修養,為我們解決生活中的難題。而孔子就是這樣的人,他教會了我許多道理,讓我得到了精神修養上的改善。

在不久之前,我的妹妹來我家做客,她才上一年級,所以什麼事情都要問我,在她心目中,我一直是什麼都懂的大姐姐。這次,她玩著玩著,隨手抓起一本奧數書,找到一個她感興趣的題,便問我上面的題目怎麼做。我看了看,立刻傻了眼,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這道題我之前不是做過嗎,怎麼能忘記了呢?我看見妹妹一雙充滿好奇與疑問的大眼睛正在一眨也不眨的盯著我,盼望找到答案。這時,我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真是丟盡了臉,連妹妹看我的眼神都不一樣了,我變的沒有她想象中的厲害了。頓時明白了《論語》中一句話的道理: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老師教的知識要及時複習,不但可以鞏固舊知識,還能領悟到新的知識,這樣才能樹立起好榜樣。

國學,它是古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它滋養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它承載著中華民族精神和傳統文化教育的精華,國學令我們進步,讓我們意識到經典的可貴。讓我們在學中做,在做中學,與經典詩文一起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篇四:《國學小名士》觀後感】

擁有5000年曆史的中國,有唐代詩人的唐詩,有宋代詩人的宋詞,可謂有悠久的歷史,光輝的成就。《國學小名士》是一檔對學國學、誦經典、傳美德注重的節目,經過層層選拔,12位參賽選手齊聚一堂,一決高下。第一關我愛記詩詞,根據大螢幕中顯示的字詞,背誦出帶有這個字詞的古詩或詞,不可以重複。選手們個個精神百倍,古詩詞一個接一個,“正確”這個詞一直在裁判嘴裡發出。就算這樣,選手們也不敢懈怠,這其中要數田藝萱姐姐說的最好。

第二關名家對對碰,由小朋友們扮演的古代詩人,分別手持十分、二十分、三十分不同分值,由選手們來選擇,然後進行答題。在這一輪當中,每個人都很出色,基本沒有人答錯。

第三關美德大考驗,這一關非常重要。裁判故意把垃圾桶碰到,看看選手們表現的怎麼樣。剩下四名同學,做出了不同的動作。一位同學看到之後,立即將桶扶起來,另一位同學連忙來幫忙,而剩下兩位,一位看見了不扶,另一個更本沒看見,還強詞奪理。

這個節目讓我們對中華民族有了更好的認識。

【篇五:《國學小名士》觀後感】

這個經典誦讀視訊由學國學、誦經典、傳美德三個主題組成,每個主題都由經典要義、故事、生活、實踐和經典誦讀四個部分組成。不僅有名家名言,還有貼近生活的人、事,以及一些膾炙人口的著作選讀。其中如“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早已耳熟能詳,還有的如“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艱辛”也在民間廣為流傳。這個視訊使國學之精華更接近人們平時的日常生活,讓中小學生更容易理解,方便記憶,能把聖人之訓用在實處。

看了這個關於國學的視訊,不但讓我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行為的規範,更讓我明白了要把這些道理應用在生活中。比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就是警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勤儉節約,不要奢侈浪費。又如“恃人不如自恃也”,就是教育我們要從小努力學習,不斷增長自己的知識才能,增強自己的獨立性;漫長的人生道路上,我們不可能總是依靠父母和他人,而是應該自立自強。

這個視訊在潛移默化地塑造著我們的思想、行為,讓優秀的國學經典始終伴隨著我們健康成長,讓我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傳承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並使之發揚光大!

春秋時期的孔子,是中國最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說的創始人,更是中國人的精神偶像、中國文化的代表。

中國人因為孔子而驕傲和自豪,“孔子學院”於是成為許多國家研究中國的歷史和現實,尤其是研究中國的古人和今人的學術機構。孔子的經典語錄集《論語》,因其在古代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發揮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對其推崇備至,不僅影響著今天中國人的思想,更是成為外國學者甚至政治家研究的經典之作。可見,《論語》之影響深遠而巨大。

我們今天再來捧讀《論語》,其現實意義究竟在哪裡?北師大教授于丹作了最精要的回答:“《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論語》就是教給我們如何在現代生活中獲取心靈快樂,適應日常生活,找到個人座標”。因此,《論語》可以作為我們中小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指南。

《論語》中關於修德的言論,最具概括性且易於遵循的有:“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銘記長征精神——2016年《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15

國小五年級作文 ,476字

9月1日晚8點,我們全家人一起,準時收看了《開學第一課:先輩的旗幟》,仔細聆聽了許多感人的長征故事,感觸很深,收穫很大。

長征是紅軍戰士用鮮血和生命譜寫的英雄史詩。長征途中,紅軍戰士共進行了380餘次戰役,經過了11個省份,翻越18座大山,跨過24條大河,走過荒無人煙的草地,翻過連綿起伏的雪山,行程約二萬五千裡,於1935年10月勝利到達陝北。紅軍戰士從開始的30多萬人,到最後只剩下3萬多人,他們歷經千難萬阻,以百折不撓的意志戰用了敵人,創造了人間奇蹟。充分體現了“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撓、堅持不懈”的長征精神。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長征途中,紅軍所經歷的艱難困苦是舉世所罕見的。沒有吃的,他們吃野菜、樹皮,甚至連自己的皮帶也都煮了吃;沒有鞋穿,他們赤腳爬雪山、過草地,走荊棘路;沒有學習用具,他們在地上用樹枝畫電路圖……

長征的故事令人感動,長征的精神催人奮進。作為新時代的少年,我們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我們要接過老兵的旗幟,傳承長征精神,努力學習文化知識,克服各種困難,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譜寫更加壯麗的詩篇。

中國海洋大學觀後感 篇16

觀後感 ,4256字

【篇一:中國海洋大學觀後感】

前天,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了中國海洋大學的校園,這個到處充滿海洋氣息的地方,使我受益匪淺。

通過這半天的參觀,我終於深切地體會到了“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尾閭洩之,不知何時而不虛。”

首先,我們來到了中國海洋大學物理海洋實驗室,這裡的教授向我們詳細的講述了中國海洋大學的建立歷史,緊接著,又用生動形象的實驗向我們模擬了海洋產生波浪的全過程,以及如何運用潮流潮汐來發電等有趣的物理現象,使我們開闊了眼界,學到了書本上所學習不到的知識,

其實,在這半天的參觀過程中,是我印象最深的地方莫過於海洋儀器室了。

在海洋儀器室中,教授帶著我們參觀並講述了各種古老的和現代的海洋測量儀器,以及教授們當年在海中探測時所用過的用具等。我們在這個儀器裡,邊走著,邊深深地受著海洋的薰陶。當我走到那些古老的儀器面前時,我心裡不僅感慨,當時的生活是多麼艱苦啊!可是這些海洋探測人員仍堅持不懈的在奮鬥著,若沒有他們,我們又怎麼可能會了解學習到這麼對海洋知識?當我走到那些十分現代化的儀器面前時,我在心裡又會感慨,現代的科學技術是何等的發達,而在這海洋的探索之路上,那些科研人員有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浩瀚的海洋碩大無比,人類在她的面前顯得無比渺小,只能望而生畏,而我們能夠做到的就是知海、愛海、親海。作為一個出生在大海邊的人,這更是我們每一個人的義務和責任。可是我通過這半天的參觀,卻發現我們雖出生在海濱城市,但我們對海洋的瞭解簡直是少之又少,從書本上所學到的也只是冰山一角,所以,我們要多多去探索,實踐,做一個真正在海邊長大的人。

【篇二:參觀青島大學有感】

一個星期四的下午,老師帶領我們來到了青島中國海洋大學。

還沒有到,我們的心裡就非常的激動,到了之後,我們變得更加興奮了。聽帶隊的老師介紹:青島大學是我國的重點大學,1958年以前是青島大學的所在地,校園中至今還保留著原德國建築的風貌,已經於2002年正式更名為“中國海洋大學”。老舍、梁實秋、沈從文、聞一多、吳伯蕭都曾在這裡執教。聽了老師的這番介紹,我對這所大學的嚮往又增加了幾分。

老師把我們帶到了一個大的類似實驗室的地方,這裡有一個很長的裝置,裡面裝著水。看到這裡,我有點好奇了:這是幹什麼的呢?這時,老師開始給我們講解這個裝置的作用,原來是在做實驗時用的,老師把我們湊到了一個小一點的面前,開始給我們講他們學科主要研究什麼,有什麼用等等,終於老師啟動了這個裝置,頓時發出了大聲音,一個接一個的波浪開始湧起,一開始的浪很小,但隨著湧起的時間越來越長,波浪變的原來越大,這就是老師剛剛和我們說的現象。老師又讓我們提問題,我問了很多關於海水的問題,也明白了很多知識。

不久,我們又去了下一個地方。

這是一個小房間,裡面正在播放著各種考察的錄影,老師正在講解著各種經歷,裡面的場景很危險,漫天飛舞的大雪,但是人們還是不畏艱險,不停的在考察,讓我們很吃驚,同時也對這些人不畏艱險的精神感到敬佩。

回到六中後,我們又聽了講座,對海洋又有了一個全新的瞭解,這一天的收穫,讓我們每個人都感到很開心。每個人都希望以後還會再有這樣的機會來讓我們學習。

【篇三:參觀海洋大學有感作文】

週四下午,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懷揣著新奇加激動的心情參觀了中國海洋大學。這次參觀可以說是我們進入海洋科研領域真正的第一課吧!

走進實驗室,首先看到的是,一個長長的,大大的“水槽”,我們都好奇的東摸摸,西摸摸,發出一聲聲感嘆。隨後教授便開始了詳細的講解,從教授的解說中,我們知道這個“水槽”是用來做實驗的。這不禁讓我們感慨教授的博學,以及科技的強大。隨後,我們與教授進行了一些討論,更加堅定的認識到了科研的魅力。然後,教授向我們展示了這個“水槽”的魔力。只見“水槽”中的浪花不斷大了起來,給我們留下了前所未有的視覺衝擊,彷彿身臨其境,隨著視角的變換,甚至可以感受到大海的味道。

在看完這個實驗展示後,教授又向我們介紹了各種各樣的儀器裝置,看著各種各樣的儀器,我們也從其中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同時看到各種海洋模型,場景的模擬,我們感受到了海洋的魅力。

參觀實驗室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們知道,雖然現在的我們還不能達到這樣的水平,但是我相信,通過我們的努力,總會有一個屬於我們的舞臺。努力!奮鬥!

隨後我們又到處轉了轉,海洋大學可真是美麗啊!

然後,我們回到學校,聽了教授有關海洋方面的講座。教授的講座很生動,讓我瞭解到了許多知識。教授也向我們講解了海洋的威力,不禁讓我對海洋刮目相看,並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學習,瞭解海洋,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這次活動讓我受益匪淺,我今後一定要多多瞭解我們的大朋友—海洋!

【篇四:中國海洋大學觀後感】

今天下午,我們來到了海洋大學。這裡環境十分不錯,給了我一個良好的氣氛。

我們在一個實驗室外面下了車,老師帶領我們進了這個實驗室。剛一踏進門,我們就看見了一個密封的大箱子,裡面裝滿了水,我們都十分好奇:這東西是幹什麼的?我在心底不禁發出了這樣的疑問。這時,我才看見一個模型,名叫風浪流實驗模型。可是我還是不懂,到底是幹什麼的呢?這時,海大教授給了我們答案。

只見教授開啟機器,就有一陣風在這個密封的水箱中刮起來,只見這時,水波氾濫,剛開始還只是小小的漣漪,教授讓我們邊走邊看,我們按照教授的話做了,只見那漣漪逐漸逐漸變高,在水箱的盡頭,形成了波浪。

我們都感到十分驚奇,繞著這個水箱看了一圈又一圈。啊,原來大海上的波浪就是這麼來的啊。

隨後,同學們都爭先恐後的問教授問題,生怕自己不明白,教授也笑眯眯地給我們解答問題。可憐有些同學,都被那些“學霸”擠在後面,都聽不清教授在講什麼。

教授好不容易把我們這些人趕到了下一個參觀地點讓我們去參觀一些有關海洋的標本了。

我們走了好長一段路,才來到了這個海洋標本館。館裡燈火通明,陳列著許多珍貴物品,什麼日本的火山岩啦,勘探海底的器物啦,研究潮汐的器具啦。最令我大開眼界的是那兩個浮標。從表面看就是兩個不鏽鋼大鐵球,但它的實際價值卻很高,機器也很實用,價格竟達到了40萬人民幣呢。

這次的海大之旅,開闊了我的眼界,既看到了有關海洋的這麼多有趣的東西,又學到了許多有關海洋的知識,感覺十分開心,還要讓家長帶著再來學習一番。

【篇五:中國海洋大學觀後感】

海洋,無疑是神祕的。世界上許許許多多的人都在研究海洋,可是誰也無能揭開海洋這層面紗。海洋是人類文明的搖籃,孕育著人類的成長。那天,十分榮幸地參觀了海洋大學。

剛進校門,一股大學的氣息撲面而來,那裡的學生們,揹著書包的,閒庭信步的,無聊閒談的,趕課的……身為一名初中生看到大學的校園,本身是好奇的,似好奇寶寶。

海大的老師帶著我們走到了實驗室,在那裡我們看到了海浪的形成。站在20多米長的水缸前,開啟風機,從水缸最前端走,沿著走下去,你會驚奇地發現,一開始只是有一點點起伏,到後來起伏越來越大,那裡的老師介紹說,這只是20來米的海浪,那上百米呢?是不是就可以激起浪花啦。那上千米呢,是不是比人都高了呢?這裡,老師給我們下了一個圈套,我們毫不猶豫的跳了下去,但是,馬上又反應過來了,老師笑了笑,萬物都是有一個度的,海浪也是一樣的。緊接著,“好奇寶寶們”又接著問了許多問題,我聽呢,也只是理解了一個大概,因為他們總在問一些關於八年級學的有關物理的題,或許等到那時候我們也就會懂了吧。

接著,我們又去參觀了些上世紀年代的東西,開了眼界,增長了知識,雙豐收!

最後,到了海大,不去最美的地方一站,那就是枉然來此了。小風吹來,伴隨著河水的清涼,林蔭樹下,美麗愜然清爽。這便是我對於這美景的描述。

由於時間的緣故,我們該回學校了,校長還跟我們說,想看,就等著長大考進來,為我們國家海洋獻一份力!

我只當這是一份動力!

海大一遊,使我開闊了眼界,增長了學識,看到了大學的學習生活,嚮往於此,只在心裡默默為自己加油,“好好學習”!

【篇六:中國海洋大學觀後感】

2015年5月27日,我和同學在老師的帶領下參觀了中國海洋大學。校領導對我們介紹了許多關於中國海洋大學的事蹟,中點了解了物理海洋學科,帶領我們參觀了海洋物理化學實驗室。

中國海洋大學簡稱中海大,原名青島海洋大學,成立於1924年。我瞭解了中國海洋的大學有國家級的5個重要實驗室,我們參觀的只是其中一個。裡面的老問我們,怎樣探究海洋,我們思考想出了一系列的答案,但總結出來的都存在著安全隱患,而且因為天氣原因有很多的不方便。老師告訴我們:“其實最好的辦法就是模擬一個實驗室,把海洋放進實驗室裡去,這樣既方便、安全,又省錢。”一個小型的風-流-浪水槽向我們展示了怎樣真切的模擬當風颳在海面上時的情景。然後又在實驗室中啟動了機器親眼所見模擬波浪的奧妙。

我深切的感受到了海洋的重要性,不光是海洋對天氣、軍事、資源,甚至戰鬥等方面的影響,更多的是如果我們利用好海洋,發展海洋,就會成為一個海洋強國。在歷史上,我國曾是世界第一的海洋強國,在1405年,鄭和第一次下西洋,成為世界上第一位帶領船隊周遊世界的人,比哥倫布要早96年,是世界瞭解到了中國的繁榮。強大。作為後人,我為鄭和下西洋事蹟而感到自豪,也對中國以後發展海洋軍事,成為下一個海洋強國充滿了希望。我們可以看出,海洋軍事的強大,代表這一個國家的繁榮富強,一個國家在世界上的地位。擁有強大的海洋軍事力量,我們國家人民的生命財產權利才會得到保護。

現在的南北兩極,是人類最後的資源寶庫。中國海洋大學曾多次到北極和南極考察,其中很多年前用的工具,北極的隕石,南極、北極的海水樣本都在一個教室中展覽。

在大體參觀完中國海洋大學後,許多同學還依依不捨的不願離開,想要繼續參觀。校長說:“中國海洋大學太大了,現在的時間已經不能參觀了,而且如果想要來參觀中國海洋大學,最簡單的辦法除了有空的時間自己來,最直接的不就是以後你來這裡上學嘛!”校長的這句話對我的印象很深,我當時並沒有太在意,現在想起來卻意味深長。參觀完中國海洋大學後,見識到了中國海洋大學如此的業績,更加激勵著我們要好好學習,在中國海洋大學上學,完成想要把中國海洋大學全部參觀完,更加了解中國海洋大學這個想法。

我們有著維護國家利益的義務,維護國家利益,就是維護我們自身的利益。我們要更加努力,為國家出一份力,使中國成為一個海洋強國。為了我們國家的未來,為了我們的未來,讓我們努力吧!

接過先輩旗幟——2016《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17

觀後感 ,913字

《開學第一課》讓我深刻理解了“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這句詩。按照老師的要求,2016年9月1日晚上8點鐘,我在家裡收看了中央一臺播出的《開學第一課》“先輩的旗幟”,瞭解到紅軍長征的偉大,感受到了他們不屈不撓的精神。

長征從1934年10月開始,紅軍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行程約二萬五千裡,共經過11個省。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會師,標誌著長征的勝利結束。長征是偉大的壯舉,是人類歷史上的奇蹟。今年是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因此央視的開學第一課以長征為內容。《開學第一課》邀請紅軍老戰士或他們的後代為我們講長征故事,教育我們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撓、堅持不懈,緬懷紅軍事蹟,發揚長征精神。

看了《開學第一課》,我感受到,我們應該學習紅軍的精神,做到克服困難、百折不撓。

99歲的老紅軍胡正先,給我們講了“紅軍的千里眼和順風耳”—通訊兵的故事。在長征途中,他揹著電報機過江時,電池掉了,他用手去摸,摸到錢他不要,摸到糧食也不要,最終,摸到了電池,特別激動。他說:“電報機就是我的生命。”他還說,電臺發電要用汽油、柴油,在當年沒有的情況下,就用豬油、牛油。我想,他們的工作多麼重要啊,與在遠處的部隊通訊真不容易呀,為了紅軍長征的勝利,他們想盡了辦法。所以,我要向他們學習,想盡辦法讓自己的學習取的好成績。

更讓我感動的是104歲的老紅軍秦華禮。紅軍入川來到他的家鄉,他就參加了紅軍,進了“移動的通訊學校”。秦華禮老爺爺說,這是三無學校,沒有教室,沒有書本,沒有黑板,他們就在地上用樹枝畫電路圖,寫英文。就是在這樣艱苦的環境裡,老爺爺成長為紅軍的通訊人才。和他們相比,我們今天的學習條件簡直太好了,我們沒有任何理由不好好學習,所以,我要在他的精神鼓勵下加倍努力。

課堂上還請來了94歲的老紅軍樑天文、賀龍元帥的女兒賀捷生等人。他們的精神都令我感動,都給了我力量和信心。特別是航天員王亞平講述的故事,讓我知道航天員的訓練很辛苦,也讓我明白了火箭為什麼用“長征”命名。

《開學第一課》告訴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所以,作為一個小學生,我要珍惜每一天,努力學習,讓我們的祖國更加強大!

聆聽長征的故事《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18

觀後感 ,725字

九月一日晚八點,我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觀看了《開學第一課》,這一次的節目是紅軍長征這個主題的。節目請到了三位抗戰老兵,為我們講述了他們的故事。

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徵路途遠,走雪山、過草地,走遍了大半個中國。偉大的毛主席曾用一首《長征》,道盡了紅軍的歷程:“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施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賀龍將軍的女兒賀捷生向我們講述了她的故事。她是最小的紅軍,出生十幾天就加入了征途,被放在馬背上的搖籃上。有一次戰鬥,賀龍將軍顧不得手上的是什麼,把她扔了出去,就參與了戰鬥。當戰鬥結束後,他才發現賀捷生不見了,一旁的戰士告訴他,她被他扔了。賀龍將軍經歷了無數的戰鬥,天不怕地不怕,可那一刻,他真的怕了。

有一位抗戰老兵是通訊員,是紅軍的“千里眼”和“順風耳”。在長征路上,他們用許多土辦法為電池充電。當發電機沒有汽油發電時,就用豬油。有一次,他摔下山崖,四周有黃金、食物、牲口,可他最著急的事就是找脖子上的乾電池。

聽他們說,他們每個人一天只吃一粒黃豆,有時沒有食物,就把稻草鞋吃了。這一刻,我震驚了,我們每一餐都能夠吃得飽,還能有許多的配菜吃,衣食無憂。可是他們不但吃不飽,而且有時只能吃樹皮草根!

國民黨幾百萬大軍,有許多先進武器;而我們共產黨,只有小米加步槍和三八大蓋、盒子炮。共產黨是人民的隊伍,是堅韌的隊伍,無論是多麼惡劣的環境,都適應下來了。而國民黨只是一群軟弱的酒襄飯袋,受不了苦。

當節目結束後,我不由得從窗戶看向了燈光燦爛的“鋼鐵森林”。我們今天的生活,都是由千千萬萬的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換來,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生活,努力為祖國的繁榮富強作出貢獻!

做最普通的自己——《國學小博士》觀後感 篇19

觀後感 ,450字

伴隨著九點零五的鐘聲,我打開了電視機準備收看《國學小博士》。這裡是國學世界的大門,也是學霸們的天地。

正在播廣告的時間,我在思考我們到底跟他們有什麼不同,為什麼他們能當學霸,我只能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學生:為什麼他們能受到學生和家長的愛戴;我只能受到父母的批評和同學的辱罵;為什麼他們的想法能夠成立,我的想法只能受到否定。這一切的一切,到底是為什麼呀?我想了許久,我都不知道這是為什麼。

第一環節開始了,我的心情由此推向了高潮,我在心裡為他們加油打勁,只要他們一回答不上來,我就感覺我的心跳快停止了,特別激動。許多人都說看電視不好,但是這個節目我認為很有意義,還可以積累很多知識。

跟他們對比,我覺得自己好沒用,也好無能,為什麼他們能背下來這麼多首古詩,為什麼我不能?為什麼他們知道這麼多知識,為什麼我不能?不過我覺得做我自己最好,不必在別人面前掩飾自己,做最真實的自己就好。

我看了《國學小博士》之後,受到很大的啟發,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自己的品味,不用特意模仿別人,作樸實無華、表裡如一的自己就好。

“國學小名士”電視大賽觀後感 篇20

觀後感 ,1091字

昨天,觀看完“國學小名士”電視大賽後,我心情激動,真是受益匪淺。經典誦讀的魅力再次感染了我,在開幕式上小朋友的朗朗誦讀聲中,我彷彿又回到了小學的教室。

上小學的時候,老師就讓我們每天誦讀《大學》、《中庸》等國學經典,還要背下來的。老師說我們現在不懂意思沒關係,其實國學經典就是先賢聖人的話,聖賢是大家的老師,我們讀經典,就是要對聖賢的教導有恭敬心、尊重心,不要望文生義,不要勉強猜測。對國學經典不懂怎麼辦呢?先讀熟了背熟再說。頌讀就是接觸聖賢的原話,等於親聆聖賢教誨。所以當我們大聲誦讀經典的時候,就好像聖賢在我們眼前,無比親切,好像直接聽聖賢講話。雖然有的字很生僻,意思也很難懂,但朗朗上口的韻律美讓我著迷,基本熟讀幾遍就全背下來了,到現在還記得一些,比如“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時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這段話教導我們凡事都有根本有枝末,有開始有終結,明白了本末終始的道理,就瞭解事物發展的規律。這不就像我們學數學一樣,只有掌握了最根本的定律才能舉一反三的解題。國學經典教導我們的很多道理,至今依然適用於我們的學習和生活。

我更喜愛的是國學經典中的古典詩詞,喜愛它洋溢著一種綿綿繞樑的格律之美和揮之不去的中華之氣。不同於莎士比亞十四行詩那從字裡行間揮灑而出的熱情,我國古典詩詞平平仄仄的韻律交疊和欲言又止的一詠三嘆,把文字所能表達的情感昇華到了極致。蘇軾在《和董傳留別》中寫道:“腹有詩書氣自華”。慢慢進入青春期的我們,偶爾的懵懂與衝動,無人理解的孤獨與彷徨,因為有了古典詩詞的裝點,會變得更加明媚與多彩。詩與詞,能夠為走在青春路上的我們,敞開一扇通往純美世界的窗。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河山,朝天闕。”讀著南宋愛國將領岳飛的這首《滿江紅》,我能感受到他抗金救國的雄心壯志和慷慨豪邁的英雄氣概。整首詩氣勢激昂,使人讀之振奮,數百年來,激勵了無數的中華兒女,“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更是成為人們惜時的箴言。

經典無數,需要我們學習之餘多去誦讀。我們通過這些經典與古人對話,在精神得到滋養的同時,也在心底埋下了文學的種子,希望通過不斷學習讓它生根發芽,開花結果。誦讀經典,傳承美德,提高修養,好好學習,努力成為國之棟樑,我們要做有文化有思想的一代青年,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