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春節話餃子相關作文20篇

過年春節話餃子 篇1

國二作文 ,641字

說到過年,我們想到的一定是餃子、鞭炮了吧,沒錯,春節的習俗之一就是過年要吃餃子,年年過年吃餃子,今年自然不例外。

大年三十的下午,一家人就忙活在了廚房,揉著一團團白麵,剁著肉餡,擀著皮兒,讓人感到一種過年的氣氛。家人們心靈手巧,手中把那個飛快翻轉擀著餃子皮。盆裡紅中帶黃的羊肉胡蘿蔔餃子餡兒,傳來陣陣香氣,紅黃相間,寓意著美好的新年裡,大紅,大火,大吉,大利,過了一會兒,皮、餡都準備好了,正到了大顯身手的時間??包餃子了。

我也參與了過來,雖然手不太熟練,但還是包了三十多個餃子,手心託上面皮兒,勺子舀餡扣在皮兒上,刮均勻,捏住邊兒,不要留邊太長,也不要太短,這也是一個小學問,然後先用左手食指、大拇指,捏住餃子邊,再疊上右手的食指、大拇指輕輕擠壓,變成了一個滾圓帶邊兒的餃子,奶奶過年時還要包一些其他形狀的餃子,多姿有趣,比如,太陽形的,寓意新的一年吉星高照;又如魚形的,寓意新的一年,年年有餘,幸福美滿。每一個餃子裡都包著滿滿的親情與愛!

到了煮餃子的時候,一盤盤餃子下鍋,騰起一陣陣白霧,如同幸福一般充滿了整個廚房,每個人身上都洋溢著幸福的溫暖!餃子出鍋後,熱氣騰騰裝進盤中,一個個餃子如同白玉一般,惹人喜愛;吃一個餃子,入口噴香。表弟吃到了帶有錢幣的餃子,十分喜悅,我們都祝他新的一年福氣東來……幸福與親情洋溢在餐桌上。

一家人團聚一堂,享受著餃子的美味,共享著這春節和諧美好的時刻,豈不是莫大的親情與溫暖?年年春節話餃子,今年餃子特別香!

過春節包餃子真有趣 篇2

國小三年級作文 ,775字

餃子上桌了。全家人圍坐在一起,享用鮮美的牛肉餃子晚餐,都說我包的好吃呢!

過年了,我和姥姥一起包牛肉餃子。這是我第一次包餃子。

首先和麵。看著姥姥用她肉乎乎的手在雪白的麵糰裡使勁揉來揉去,我直想笑。很快,一大團面就揉好了,姥姥教我把麵糰切成小塊小塊的。我小心翼翼地拿起菜刀開始切。終於切完了最後一個,我嘆了一口氣:“沒想到切面團這麼累啊!”“嘿嘿……”姥姥露出一絲神祕的微笑。“好戲還在後面呢!”

我倒吸了一口涼氣,不知道她口中的“好戲”是什麼。姥姥又笑了:“不告訴你,吊吊你的胃口。”

現在,我們要開始包餃子了。姥姥給我做了個示範:先用勺子取半勺餡放在餃子皮中間,然後合上餃子皮形成半圓狀,最後把右手食指將外面的麵皮向中間推,形成一個個小波浪並捏緊。一個月牙形的餃子就大功告成了。

好,接著看我的啦!“不要放太多餡,包之前記得在皮的邊上抹些水……”姥姥叮囑我。我哪裡聽得進她老人家的話,迫不及待拿起一塊餃子皮就要“大幹一場”。哎呀,餡放得太多了,餃子皮被撐破了,我馬上亂了陣腳,手一抖,一大塊餡掉在地上,灑了一地。姥姥一邊拿紙巾擦地,一邊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吸取了剛才的教訓,我認真回想了姥姥的叮囑,才重新拿起餃子皮繼續包。大概半小時後,我們包完了所有餃子。我問姥姥:“接下來我們幹什麼呢?”“當然是煮餃子啦!”姥姥露出慈祥的微笑。

餃子上桌了。全家人圍坐在一起,享用鮮美的牛肉餃子晚餐,都說我包的好吃呢!

啊!這是我最自豪的一天了!

春節包餃子 篇3

節日作文 ,1371字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而這個傳統節日應該怎樣度過呢?或者換句話來說,這個年怎樣度過才更有意思呢?我家就打算“混”過去!

哈哈!所謂“混“字,可能是否讓大家非常疑惑呢?究竟是怎樣一個“混“法呢?下面,由我來向大家講述除夕的那個夜晚……

那是一個挺普通的夜晚,我們家參與過除夕的成員只有我、爸爸、媽媽、大姨、大姨父。沒有像往常的年味,沒有像往常的熱鬧,更別說什麼特殊活動了,連年夜飯媽媽也不想準備!真是一點“年味“都沒有讓我感受到,原因是什麼?

就在幾天前,我們本想嘗試在北京過個年(往常我們全家都是回老家過年的),可到了臨近除夕,我們才真正領略到了北京,這個首都,這個擁有著2200多萬人口的城市的這個年!“沒有”人,“沒有”鞭炮聲,“沒有”人們雜七雜八的拜年聲,更別說這個年味了,簡直不可思議!往常那個燈火通明的首都去哪裡了?那個每晚到凌晨依然閃耀著燈光的城市去哪裡了?這情景讓我們一家都提不起勁來。

我很無精打采,想為這個年做出點什麼改變,馬上我就想到了那個在學校最後一節烹飪課所學的包餃子!

“咦!餃子?對呀!我可以包餃子,大家動手來包餃子,這個民俗傳統可不能少呀!”於是,我和媽媽準備出面粉,進行包餃子!

因為我在烹飪課上學習過包餃子,且這個主意是由我發起的,所以我就任命這次包餃子的總參謀官。光我一人做餃子(5人份)好像不太現實,於是機智的我任命媽媽為“和麵員”,爸爸為“調料員”,大姨為“學徒”,(大姨不會做飯,我怕她把本次包餃子的活動搞砸了,就不用親自動手實踐了。)大姨父為“勤雜員”。最後,我們5個人共同來包這個代表“好吃不過餃子”的佳餚。

1。“和麵員”:餃子要想吃好,就得讓面勁道,所以要有醒面的過程,水和麵的比例要適當,然後就是反覆揉、磋,將麵糰中的空氣擠壓出去!

2。“調料員”:調料其實就是把一堆東西摻到一起按一個方向攪拌均勻,最好麵皮和餡一點不剩。其中,餡的配料有蔥鹽、姜沫、十三香、醬油、料酒、香油、高湯、豬肉餡等,攪拌好就行。

3。“學徒”:大姨因為剛成家立業,不會做飯也很正常。所以,在我們做飯時,她東瞧瞧,西望望,好像一個初出茅廬的小牛犢,什麼大世面也沒見過一樣,於是虛心求學!

4。“勤雜員”:後勤工作管理者,負責幫忙拿材料,端茶倒水(小兵一枚)。

而我,堂堂總參謀官,什麼都不用做啦!其實在下工作就是,指導,指導,再指導!

準備工作完畢,這包餃子的工作就要開始了!將適量的餃子餡放入皮中,(技術如不熟,切記不要加太多餡)再用雙手擠壓兩邊,不要出現縫隙,不然餃子在遇水時可能會漏!

最後,開始包餃子啦!大家齊聚菜板前,可謂是千姿百態。各個餃子形狀,大小都不一致。媽媽是“正常型”,餃子適中,皮適中,什麼都適中。爸爸是“邋遢型”,不嚴謹,漏湯漏餡,太差!大姨未參加其中,可能怕包的不好惹人嫌。大姨父是“湊合型”,什麼都還湊合,不過,大大小小都有毛病。而我,是“腦洞型”,什麼餛飩、餅、花……各類形狀都出自“鄙人”之手。

可想而知,最後的“大豐收”,其實味道還不錯,呵呵,什麼都湊合!

於是,今年春節,可是我把大家從沉悶中拉出來的呦!不過包餃子真的很重要,它的歷史已經相當悠久了,它起源於張仲景的時代呢!真是年年春節不可缺少的一份子呦!

春節吃餃子 篇4

國小四年級作文 ,481字

今天是大年三十,是我期盼已久的日子。

今天,我剛起床,果然聞到了一股餃子味。我連忙跑到廚房一看,一個個餃子正透著熱氣呢!忽然,奶奶從碗裡拿出了一枚一角硬幣,洗完,燙好,正要包進餃子,我奇怪地問:“為什麼要在餃子裡面放上一枚硬幣呢?”奶奶笑呵呵地說:“因為如果吃到這枚硬幣,你一年都會交好運。”“那萬一吞了呢?”“那你就先用筷子把餃子五馬分屍了吧!”“哈哈!謝謝奶奶啦!”“謝我幹嘛?”“完了!萬一他不吃了怎麼辦。臭小子!給我回來!不許不吃餃子!”

終於到吃餃子的時候了,我和哥哥弟弟都得到了一盤餃子,我們互相打賭,“我的餃子裡有硬幣!”“我的餃子裡才有!”“都不對!我的才有!”“那我們吃著瞧!”我用奶奶的方法吃餃子,沒想到,肚子已圓圓滾滾。太陽升得老高,我卻還沒有吃到硬幣,我問奶奶:“怎麼還沒有硬幣!”“可能這一個有吧!”我一看,沒想到只有一個餃子了,我和哥哥、弟弟互相對視了一眼,都搶著這個餃子。看!哥哥扎到了,我連忙用筷子來個“兩面包圍”夾住餃子……最後,以我的勝利而告終,全家人都祝賀我。

這個春節可真有趣,因為我吃到了代表好運的硬幣餃子,我愛過春節。

春節包餃子 篇5

敘事作文 ,1130字

“過年嘍!”小孩們點著了五光十色的煙火,菸頭的繁花噴射出少許麵粉。硝煙散盡,一股麵粉的味道冒進了大街小巷,藏進了紅紅火火的燈籠裡,走進了過年餃子狂想曲。

我家也開啟了包餃子的大門,迎來了過年餃子狂想曲。我盯上了白淨的麵粉,嗅走了麵粉的氣味,總是覺得美中不足,只見走過的表弟舔著瓶口的草莓醬,手中一把香飄飄的桂子,腳底一罈香濃的葡萄梅花酒。“嘿嘿,把東西給我,才有餃子吃。”他乖乖地一步步後退,放下東西便如龍捲風一般不見蹤影。我盛了一碗小酒,撒下一把桂子,挖出一勺草莓醬,用筷子攪拌到可以拉出長長的線,就放置一旁。裝滿臉盆大小的麵粉,在邊沿敲擠出一顆生雞蛋,淋如調製好的配料,倒入了半杯牛奶與梨子汁的水。用掌心推壓麵粉,開始看起來顏色矛盾,到後面逐漸均勻,就可以發酵了。用一張保鮮膜輕輕裹上面團,發酵半小時之後即可取出。聞上去配料與麵糰散發出濃濃的香氣,飄到大街小巷。把麵糰揪成一塊橡皮大小,用指尖揉成一個小圓球,把掌心往圓球上一拍,餃子皮就大功告成了。接下來是爽脆酥香的肉餡翩翩起舞嘍!

肉餡要吃出別樣風味可不簡單。我把加了檸檬蘋果醋的烏龍茶泡開,用鏟子搗下五花肉,淋入特製的差,煮三十秒便起鍋,起到吸油的作用。把五花肉均勻切片滾上一層面粉,進油炸制。出鍋時把五花肉一片片搗碎,輕輕地,慢慢地。切一些梨子,倒一點花生放入肉餡,淋一勺檸檬汁,攪拌均勻,在上面放些糖霜就酸甜可口。

在手掌心放餃子皮,盛入一勺肉餡放在中間,輕輕落下。用蜂蜜慢慢地沿邊淋上,均勻力度,飽飽的一層蜂蜜輕輕合上。把兩端多餘的皮對摺粘上,並重復操作,使得凹下去時形成眼縫而有大耳朵。在一頭上多餘的部分輕輕一旋就完成了狗狗造型的製作。

為了使餃子不變型,就用神奇的小蒸爐。早上層撲一點兒麵粉,把餃子間隔適中的放上。泉水煮沸後擠出檸檬薑汁,倒上一勺梨子汁,放上幾朵梔子花,加入蜂蜜枸杞,融合均勻,放入小蒸爐底部,像是給餃子做美容一般。蒸制時,每過五分鐘就均勻地淋上給餃子增香甜氣味的桃子汁,蒸二十分鐘,用溫水把餃子一焯便完美出爐。把餃子一個個用勺子盛出,此時我聞到的不是香噴噴的餃子味,而是年味。把清水中加入一勺酸奶淋蜂蜜,擠幾滴檸檬汁,攪拌均衡,是甜醬。用番茄醬拌醬油融入水中,滴幾滴薑汁便是鹹醬。把餃子放在餐桌的那一刻,彷彿它在對我微笑。

在餐桌上,餃子便是慰問人的一道菜,它問我愛在哪兒;在嘴裡,餃子便是安撫心靈的一碗雞湯,它問我家在哪兒;在肚子裡時,餃子是勸告的一句話,它點悟我脆弱的心靈。哦!我明白了,愛在過年包餃子時已經悄悄到來。嗯!我知道了,家在過年圍聚一堂吃餃子時已然按響門鈴。餃子有回家的味道……

春節包餃子 篇6

敘事作文 ,649字

桌上、地板上、我的新衣服上,都像下雪了一樣,一片無奈的白花花。“包餃子真是一場雪災!”

大年初一,奶奶也不知怎的起了興頭兒,一聲“包餃子嘍”把我從睡夢中拉了起來。我有點期待,又有點不敢期待,因為,我的妹妹——一個公認的“搗蛋大王”,今天可能又會“掀起一層波浪”!此時奶奶已經和好了面,倒在了木桌上,麵糰像一個放大了好幾十倍的湯圓。奶奶開始給它“按摩”了。她先抓一團乾麵粉,瀟灑地鋪在麵皮上,像在搓衣板上洗衣服一樣將下面的麵糰不斷往上疊,再用力往下壓,來來回回做了好多遍。給麵糰按摩完,奶奶把它放在大碗裡“醒發”。我目不暇接地看著揉麵的有趣場景,想象著煮出來的麵皮肯定又有嚼勁又美味,一時忘了搗蛋王正在邊上。

該壓餃子皮了,奶奶拿出擀麵杖,把提前切好的面塊兒,放在手心搓圓,在桌上用力一壓,再用擀麵杖均勻地抹平。眨眼間,十幾個餃子皮平鋪在桌上。但在完美的背後,飯廳早已慘不忍睹。桌邊凹下去的花紋中,竟然鑲滿了黏糊糊的麵粉;奶奶毛衣袖子上也粘上了溼面,摻和著香蔥;地上,胡亂地撲閃著一小堆一小堆的“麵粉山”。我正在驚歎,誰知,背後那雙魔爪朝我的新衣上印下了專屬“勳章”!“天吶!”我朝身後看去,妹妹她露出了笑容。我無奈地看著她……

春節的餃子 篇7

國一作文 ,1062字

每年春節,我都會回味起那讓人垂涎欲滴的餃子,不禁口齒生津,思緒飄到了兩千公里外的故鄉。

中華美食文化源遠流長,其中已有一千八百多年曆史的餃子,其地位自然非同一般。古書《民風土俗》中雲“時元旦,作扁食,奉長上為壽。”因此每逢佳節,作為象徵團圓福祿、代表新年美好祝願的餃子就成了中國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

我每年春節吃到的餃子,記憶中除了它的美味之外,總少不了姥姥忙碌的身影。小時候,春節回到故鄉,姥姥都會為我們做各種餡料的餃子:有羊肉的、白菜豬肉的和韭菜餡的……她總是想著法兒的讓我們對餃子充滿著期待。餃子一端上餐桌,我們這些小孩子便爭先恐後地伸出早已迫不及待的手,一品它美妙的滋味。

一個個元寶般的餃子,一口咬下,汁水充盈了嘴,香味使人慾罷不能。決定餃子主要風味和口感的則是它的餡料,譬如我最喜歡的韭菜餡的餃子,清香爽口,帶著一股濃郁的清韭味,再配上一大碗餃子湯,真可謂是是“此餃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品”了吧。

一塊麵皮,一勺餡料,這便是一顆餃子的全部。最後再用一雙巧手將麵皮仔細捏好,一個餃子就這樣誕生了。當時我還小,以為包餃子很容易,卻不知擀麵皮、調餡料要花上好多功夫,不知姥姥為此付出了多少心血。擀麵杖擀出了一個個讓我回味無窮的餃子,也擀出了姥姥臉上一道道深深的皺紋。

包餃子時,姥姥總是把餃子一個個放在蓋簾上,圍成一圈一圈的,姥姥說這寓意著家庭的團團圓圓。“嘩啦”一聲,餃子下了鍋。在時而冒白沫的沸水中上下翻騰,活像一尾尾鮮活的魚。餃子煮好後,熱氣騰騰地端上,一家人其樂融融地吃著、笑著,快樂和融洽的氣氛瀰漫在暖暖的空氣中,幸福和滿足的記憶沉澱在我的腦海裡。每年的春節期間,我每天都是吃得快撐破了肚皮,然後挺著鼓鼓的小肚子向姥姥依依不捨地告別,踏上歸途。

現在,媽媽也時不時也為我做一頓餃子,雖然非常美味,但是可能是我思念姥姥的緣故吧,腦海中關於餃子味道的記憶總是停留在那兩千多公里外的故鄉。

今年春節,我又回到了山東,再次品嚐到了久違的味道。不同的是,這次是姥姥帶著我和表哥一起包餃子。看著我們包的歪七扭八,有些還“露餡”的餃子,姥姥慈愛地笑了,耐心地幫我們把餃子修補好,下到鍋裡,我們兩個眼饞地在餐桌旁等待著,最後終於品嚐到了自己的勞動果實。

時間能夠磨滅很多事物。它能水滴石穿,它能移山造海。但,這世界上總有一些東西是它拿不走的,比如這代代相傳的寄託著濃郁親情的餃子文化。

春節的餃子 篇8

高一作文 ,916字

小時候的春節是齊家一起吃飯,看春晚,放各式各樣的煙花,熬到十二點放大禮花。

小時候的春節總和朋友拿著一盒又一盒炮竹,一杆又一杆子彈槍在後庭裡瞎鬧。

小時候的春節和大人出去拜年,拿著一個又一個紅包欣喜,可最終都塞進了父母的腰包。

時間在跑,春節也在變。沒有了煙花和鞭炮,放下了子彈槍,紅包換成了微信轉帳,而我卻也能從變化找到永恆——春節餃子的味道。

對我這樣一個著名的“餃子勺”,春節沒有餃子,沒有奶奶親手包的餃子,何成方圓?還好,奶奶瞭解我,每次年夜飯,餃子都必不可少。奶奶包的餃子說起來也無特別之處,同樣是菜市場買來肉和皮,同樣打著皺,同樣下水煮,我還是能一口辨別最熟悉的味道。

奶奶做的蛋餃也是一流的。蛋皮剛好煎到金黃,厚厚的蛋皮下是一團敦敦的肉餡,一口下去,還有湯汁流出,弄的每人的嘴巴都油膩膩的,在燈光的照射下惹得讓人發笑,而每個人卻樂此不疲,一盤又一盤,消失的是餃子,不變的是親情。

要說親情最濃的時候,是那包餃子的時候。全家可以一個下午圍在桌前包餃子,談笑風生。而每個人的餃子也各有特色。媽媽的餃子包的最均,賣相也最好;爸爸的餃子總有個縫忘合;我的餃子總是皮包不住肉,而且一煮就散;妹妹的餃子只有皮,沒有肉;奶奶的餃子皮最厚,肉也足,煮也不會散,獨得我的恩寵。每當大功告成,冰櫃裡塞滿了餃子後,我和妹妹又會將多餘的麵粉抹向對方的臉,甚至捧著一團麵粉散向媽媽,媽媽也先假裝生氣地說兩句,然後又滿臉無奈的拍拍衣裙,而在一旁幸災樂禍的爸爸就會在下輪遭到我們的突襲。

爆竹聲在外此起彼伏,我知道這是鄰居們吃年飯時的特殊慶祝,我家也不例外。爸爸撿一根最長的鞭炮,我則匆匆跑到廚房,看著那口白氣蒸騰的大鍋,聽著“吐嚕吐嚕”的水泡聲,我的心中有一頭小鹿亂撞,這是多少年沒變的心情。炮聲響起,餃子也傾盆而一,在沸騰中翻滾,分離,一鍋湯也漸漸變成醬色,我知道那是我和爸爸的餃子的功勞。餃子逐漸散開,但一家人的心也逐漸連在一起,能在這般溫馨的家庭中成長何嘗不是件益事?

春節,縱使時代在變,總有永恆的味道,不變的是餃子,不變的是親情……

春節包餃子 篇9

國小五年級作文 ,1071字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在人們的歡聲笑語中,又迎來了新的一年。春節裡有許多有趣的習俗,比如貼春聯、包餃子、放鞭炮等。

“包餃子咯!”隨著媽媽一聲喊,我三步並作兩步,衝進廚房,和媽媽一起包餃子。一開始,我還不太會包餃子,就只能先看著媽媽包。

觀摩了一會兒後,我覺得包餃子並不太難,決定自己動手。我照著媽媽的樣子,用筷子到面板上夾一大塊肉餡,可那肉餡就是不聽使喚,像長了腳一般跑來跑去,好不容易夾起來,卻一不小心掉在地上,當了逃兵。我有些不耐煩,又夾起一塊看起來“聽話”一些的肉餡,它似乎是在睡覺,可算是沒有“逃跑”。哈哈!總算讓我逮住了一個。

我繼續學著媽媽的樣子,把肉餡放在餃子皮的正中間,把裝好肉餡的餃子皮對摺起來。我扭頭一看,媽媽可厲害啦!她不一會兒就包了好些餃子。那些餃子全身雪白,站得穩穩當當,像一個個堅定的士兵整整齊齊地排隊站好,只等媽媽一聲命令。再看看我自己剛包的餃子,我覺得我包的餃子花邊沒有捏好,只好又仔細地修整起來。過了一會兒,我的餃子也包好了。可,可這餃子怎麼看上去感覺有點不對勁兒?

仔細一瞧,咦?我包的餃子怎麼站不起來?它全身軟綿綿地趴在碗裡,像一個病弱的小孩,有些肉餡還從縫隙裡露出來。粗看是餃子,細看像湯圓,它和媽媽包的餃子放在一起,媽媽做出來的是紅軍戰士,我的一看就是漢奸,真是鮮明的對比呀!唉,我包的第一個餃子就這樣以失敗告終。

我不甘心,準備繼續包第二個餃子。我用筷子夾起一團肉餡,把它放進餃子皮裡,然後思考:“怎樣才能讓餃子豎起來呢?”有了!我把餃子皮周圍沾點水,這樣就可以把餃子皮牢牢地粘緊了!接著,我把餃子皮對摺,折彎一點。最後,我一點一點給它鑲上美麗的“花邊”,就像扣著一排緊密的鈕釦。呵!終於做好了,這個餃子可和上一個不一樣,它全身光滑似玉,站起來也像一個堅定的士兵,神采奕奕,身上的花邊彷彿裙子上的鑽石,給餃子的衣服縫上了精緻的圖案。它看著我,我也看著它,我們都笑成了一朵花。

初戰告捷,繼續努力。我又如法炮製,一個個精神飽滿的餃子在我手中誕生了。看著我收穫的“戰利品”,我心中無比自豪,我不禁暗自感嘆:包個餃子可真不容易啊!

包餃子,吃餃子,寓意著在新的一年裡交好運。隨著新年的到來,我祝大家在新年裡都能交到好運!祝同學們在新年裡學習進步!祝老師們在新年裡工作順利、身體健康!祝我們偉大的祖國在新年裡更加富強!

春節包餃子 篇10

國小六年級作文 ,751字

到春節了,過年了,家家戶戶張燈結綵,喜氣洋洋,過春節還有包餃子吃餃子的習俗,我家也不例外。

“包餃子嘍!”媽媽一聲吆喝,我就飛奔向餐桌,桌上整整齊齊擺著兩盒餃子餡和一大包餃子皮,我洗了洗手,左手拿起一塊圓圓的餃子皮,右手用筷子撮了一大坨餃子餡,粗魯地扔在餃子皮上,把皮對摺,再封口處左側一捏,肉餡就從右邊探出頭來,我又用力捏了一下餃子右側,餡又從左邊跳了出來,我兩邊同時捏了一下,餃子皮啪的一下裂了一條縫兒,肉餡從縫裡露出來,像咧開了嘴的笑臉,彷彿在嘲笑我,我有些灰心,把破餃子扔在桌面上,自個兒走到房間裡看書去了。

這時媽媽走過來,親切的對我說:“孩子,你的餡放的太多了,挑掉一些就包得起來了。”說著還給我示範了一遍:順手拿起一塊餃子皮,用筷子夾起一小坨肉餡放在皮中央,一折,一擠,一捏,一個小巧的餃子就包好了,我試了幾次後也學會了。但是餃子在沸水裡一陣翻滾後,煮出來的餃子皮歸皮,餡歸餡,原來媽媽是紙上談兵,她也是第一次包餃子。

正當我們看著一碗“麵疙瘩湯”發愁時,爸爸回來了,他進門看見一片狼藉,一大一小兩個“麵人”,就立刻明白了怎麼回事,笑著說:“你倆包餃子也不叫我,我可是包餃子高手,看好,學著點!”說著用筷子把適量的肉餡夾到餃子皮中心,然後用手指蘸了蘸水塗在餃子皮內圈,把餃子皮向內合起,用左手捏住皮的中心,大拇指把皮向內擠壓使餃子皮形成褶皺,再重複的動作向餃子左右側個捏了兩次,一個像元寶一樣的餃子誕生了,我和媽媽看見漂亮的元寶餃子,心裡癢癢的,於是趕緊動手拿餃子皮學了起來。

春節的中午,我們全家在歡聲笑語中吃了一頓自己親手做的,象徵著闔家團圓,幸福吉祥的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