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蘭亭記相關作文20篇

遊蘭亭記 篇1

國小五年級作文 ,483字

上個星期六,媽媽帶著興致勃勃的我來到了擁有一大片茂密竹林的蘭亭,一進入大門口,我就聞到了竹子發出那特有的清香,四周也十分乾淨怡人。

走人竹林深處,看到竹竿旁有許多毛茸茸可愛的小筍破土而出,露出了天真的笑臉哩!

來到鵝池旁,幾隻肥胖的大白鵝可愛極了,有的在池中游泳,有的在梳理自己那潔白的羽毛,有的還引吭大叫。池旁有個三角亭,豎立著一塊石碑,上面刻著“鵝池”兩字。據說鵝字是王羲之寫的,池字是他父親補上去的,所以這兩個字肥瘦各不相同。

進過“曲水流觴”,清澈的小溪使我想起了一個故事:王羲之約了四十多位好朋友來這裡飲酒作詩,最後大家作出了幾十多首詩,王羲之揮毫潑墨,把它們編成了“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突然一條小魚游到我面前,吐了個小泡泡遊走了。

我們接著又來到了墨池,雖然池水非常黑,但還是有許多金魚,這又讓我想起了另一個故事:“王羲之小時候常常在練書法,每天他都在這個池中洗毛筆,久而久之這個池就成了墨池。”

最後一站我們來到了題西林壁,那兒有許多偉大的書法家的作品。每欣賞一幅我都要讚歎這些書法家太厲害了。值得我們向他們學習。到了傍晚我才戀戀不捨的回家。

幽蘭亭記 篇2

國小五年級作文 ,985字

我們中國有很多有名的亭子,如浙江杭州的湖心亭、滁州的醉翁亭,北京的陶然亭,長沙的愛晚亭等。就拿我們黃州來說,最有名的亭子就是遺愛亭了,我們的遺愛湖公園就是以它來命名的。而我今天要寫的亭子,它默默無聞,藏身於遺愛湖公園,甚至連名字也沒有。只是因為一次偶然邂逅,我便對它念念不忘。

週末了,我乞求爸媽:“帶我到遺愛湖去玩吧!”媽媽頓時臉上笑出了一朵花,“你不是說遺愛湖都玩夠了嗎?”我不好意思地說:“我要去找一個亭子。”

“什麼亭子?”爸爸好奇地問。“我也說不清楚,我們一起去找吧!”

我們一路騎車來到了遺愛湖,卻並不著急玩,而是四處張望,尋找著那個亭子。爸媽給我找了好幾個亭子,我都說不是。我眉頭緊鎖,擺出了一副苦瓜臉。亭子也似乎跟我們玩起了捉迷藏,總是找不到。我告訴爸媽,那個亭子在一個小山坡下,遺愛湖邊。爸爸於是把我們帶到一個山坡上,在我們鷹一樣的眼睛的搜尋下,它無所遁形,我們終於發現了一條極其窄小的羊腸小道,順著小道,我們來到了一個亭子裡。“就是它”,我連跑帶滾地尖叫起來。

這個亭子並不太大,卻十分好看:頂端雕刻著一朵大花;旁邊有一隻栩栩如生的龍王;底下還有圍成方形的大凳子。亭子裡一個人也沒有,這個亭子彷彿成了我們的小小世界。我們一家人,躺在大凳子上:聞著公園裡的花香,看著天上的流雲,聽著樹林裡的鳥鳴,好愜意啊!更吸引目光的還有周圍的蘭花,在微風的輕撫下,它們跳起了動人的舞蹈,散發出陣陣清香。

“我們給這個亭子取個名字吧,免得以後找不到它!”爸爸提議道。只見爸爸媽媽都不懷好意地看著我,我若有所思,接著就胸有成竹地說:“就叫它‘幽蘭亭’吧!我給它取名了,就是作記號了。這個地方很偏僻,少有人來,我們的‘幽蘭亭’好孤單哦!我們以後經常來看它,好不好?”爸爸媽媽點點頭。

爸爸於是又隨口吟出了李白的那首《蘭花詩》“孤蘭生幽園,眾草共蕪沒。雖照陽春暉,復悲高秋月。飛霜早淅瀝,綠豔恐休歇。若無清風吹,香氣為誰發。”我似懂非懂地看著老爸,他接著說:“在這幽靜的花園裡,蘭花一定是在為懂得她情懷的知己而開放,正所謂‘士為知己者死’,如果此生沒有遇上知己,蘭花怕是寧願孤獨終老,也不遠將自己風華絕代在庸俗的世人面前展現,因為俗世的一粒塵埃就可以輕而易舉的將她驚擾,再也回不去當初的模樣。”

回到家裡,我已然把“幽蘭亭”當做了自己朋友,經常會想起它,期待著下一次的重逢!

遊蘭亭 篇3

國小五年級作文 ,698字

同學們,你們去過許多名勝古蹟,不知可曾留意那裡的許許多多經典故事而讓人緬懷思緒。

蘭亭,想必大家一定去過,但你是否留意蘭亭裡曾經發生過的許多經典故事。我想,即使沒去過蘭亭的人也會知道,它因古代著名書法家王羲之而聞名天下。在蘭亭裡,講述了許多關於他的經典故事。

蘭亭內,天空那麼明朗,空氣那麼清新。步行石道兩旁茂密的竹林,遮擋著夏日的烈陽,使人格外的涼爽,如同春天一般,春風拂面。

走進深處,遠遠得望見了一個如明鏡般透徹的水池。在水池邊,有一座用茅草覆蓋的草亭。草亭下,立有一塊石碑,刻有“鵝池”兩個大字。說起鵝池,我彷彿看到了王羲之靜靜地坐在池邊,觀賞著水池中央嬉戲的白鵝。白鵝延頸時,是多麼的美麗,低頭戲水時,是多麼的優雅。兩隻橘紅色的腳掌不停地拍打著水面,激起了點點水花。潔白的羽毛浮在碧綠的水面上。這情景正如駱賓王寫的詩一樣“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繞過鵝池,我來到了又一塊石碑前。這塊石碑上題有“墨池”二字。說到墨池,有一個經典的故事。具記載,王羲之小時候寫字並不是很好。直至有一次看到了一個賣燒餅的老奶奶夾燒餅的速度非常快,於是他就向這位老奶奶請教。老奶奶對他說:“只要肯努力,勤於練習,做任何事都會變得熟練了。”王羲之聽了以後,回家就開始勤奮練習書法,沒多久就把幾十缸水都用完了,附近水池的水也被洗黑了。這水池因此得名為——墨池。

在蘭亭內,還有許多像這樣的故事。當我游完蘭亭,令我印象深刻的不僅是那美麗的風景,更是那裡蘊藏的人文故事。

遊蘭亭 篇4

國小六年級作文 ,743字

在紹興,有一處景點,每天遊人如織。她吸引人的地方,不僅僅是因為景色優美,更因為那裡的兩位名人:王羲之和王獻之。他們既是一對父子,也是兩位著名的書法家。

“江山留勝蹟,我輩復登臨。”今天,我來到蘭亭風景區,探訪這個風景勝地。

走進風景區,迎面而來的,便是碧綠的沙沙作響的茂林修竹與習習涼風。枝葉間不時傳來幽靜的鳥鳴與小蟲的呢喃。

信步向前走去,我便看到了王羲之與王獻之合寫的父子碑:鵝池。雖然是兩人寫的,但是卻都透露出了行書特有的蒼勁有力,筆走龍蛇。這使我對二人的敬佩更深了。

十倍的後頭,便是鵝池了。清波盪漾,池中,幾隻大白鵝,頂著紅頭冠,在池中自在地遊著。我彷彿看到,王羲之站在池邊,仔細的凝視著池中的白鵝,想到了行書“之”字的寫法與結構與大白鵝之間異曲同工之妙。不寫字時,他一定也是一邊看著白鵝的姿態,一邊想著與書法的聯絡。

鵝池不遠處,便是墨池。據說,王羲之每天都堅持練字,練字之後在墨池邊洗筆,久而久之,把池子裡的水都洗黑了。現在,黑色的池水早已不在,取而代之的,是一池發青的水,但我站在池邊,迎著涼風,還是感受到了王羲之時隔千年的堅持與毅力。

走著走著,我看到了王獻之練字的十八缸水了。十八缸水與石板邊,有一個大大的“太”字。關於這個“太”字,還有一個膾炙人口的故事。當年,王獻之奮發圖強,久久不出門,一口氣寫完了十八缸水,練得了一手好字。我走過去,拿起一支筆,輕輕地在石板上寫下了一個“太”字。字很快隱去了,但王獻之的精神卻留在了我的心上。

夕陽西下,在沙沙的竹林風聲中,我走出景區,帶走了一條讓我終身受益的道理:只要堅持,哪怕是再難的事,也能成功。

遊蘭亭中國書法博物館 篇5

國小六年級作文 ,640字

天氣再炎熱也沒有擋住我們的腳步,今年暑假,我們決定將小隊活動的地點放在紹興蘭亭,中國書法博物館。

一踏進博物館,撲面而來的是一股濃厚的書法氣息。一位年輕的講解員帶領我們參觀了館內最有代表性和觀賞價值的作品,還詳細介紹了每幅作品的作者、朝代、創作背景以及書法家們有趣的生平軼事。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自然是廣為流傳的曲水流觴的故事和《蘭亭集序》的臨本。雖然大書法家王羲之的真跡至今也沒有被發現,可是從那些臨本中,我已經深深體會到中國書法的精湛和深厚。

參觀完書法大家們的作品,我們來到一間大大的活動室,開始期待已久的體驗活動。我們每人得到了一把白色的扇子,上面印著鏤空的繁體“蘭亭”二字,我們的任務就是用毛筆“描紅”。我心下暗想,這個容易,畢竟在學校練過書法,還學過幾年國畫,描兩個字還不是小菜一碟!我拿起毛筆蘸了墨,開始往扇面上書寫。可才剛落了兩筆,就發現並非我想象的那麼簡單。摺扇的扇面高低起伏,毛筆未必乖乖落在你希望的地方,最後出來的字就顯得歪歪扭扭,只能再添幾筆來彌補。拓畫是我最喜歡的體驗活動。先用一把棕毛刷子蘸上墨汁在刻有凸起圖案的石板上刷一層,再將紙覆蓋在上面輕壓即可。第一次我沒把握好墨量,蘸得太多,紙蓋上去再揭下來的時候幾乎看不清圖案了。第二次我吸取教訓,均勻地塗了薄薄一層墨。這次的圖案濃淡適宜,非常清晰,果然是吃一塹長一智!

酷熱的天氣並沒有影響我們的心情,隊友們都覺得蘭亭之行收穫滿滿,期待著下一次的活動。

遊蘭亭 篇6

國小六年級作文 ,949字

天還矇矇亮,我們就早早地起床,刷牙洗臉,胡亂吃了幾口早飯,就匆匆開著車離開了紹興酒店,沒錯,今天,我們要去紹興最著名的蘭亭!

到了蘭亭,我們先看看哪條路能最快走到蘭亭,然後就三步並作兩步地飛奔向蘭亭,離蘭亭還有一段路時,我們先來到了鵝池碑亭,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湖泊,湖泊的周圍是一塊塊凹凸不平的奇形怪狀的大石頭,一群鵝從水中一搖一擺地跳到了其中一塊最大的石頭上,然後全部面向人群,首先,敬了個禮。我們看了,覺得很有趣,於是也向它們回禮。

過了好一會兒,它們又陸續跳進了水中,水花濺的到處都是,還有一些都濺到了我們身上,我們全身都溼漉漉的,好似一個下雨忘了帶傘最後被淋成的落湯雞,不過,我們根本沒有在意,因為,那群鵝接下來的舉動把我震撼了。

只見它們一齊從水中快速地跳到了石頭上,然後,一個接一個地引吭高歌,它們的神情十分嚴肅,好像這是一場莊嚴又盛大的典禮。鵝那洪亮的聲音響徹雲霄,更是讓我們也十分鄭重地看著他們,但眉宇間卻透露出對鵝的敬佩和喜愛。

參觀完鵝池碑亭,接下來,就是我們這次的重頭戲啦!沒錯,下一站,就是我們最著名的書聖——王羲之寫的有“天下第一行書”美譽的《蘭亭集序》的寫作地——蘭亭!

“哇塞!”一陣陣驚歎聲傳來,我們放眼望去,一座大概3米長,2米寬的亭子展現在我們眼前,上面寫著“蘭亭”二字,這應該就是傳說中的蘭亭了吧!想著,我急忙跑過去,仔仔細細地打量起蘭亭來:亭簷是三角形的,高高地翹了起來,一塊黑色的碑矗立在地上,上面有兩個模模糊糊的用白色寫的“蘭亭”二字,但那兩個字中間卻有一條深深的被砍過的痕跡,這是怎麼回事?此時剛好有一名講解員路過了這裡,從她的口中,我得知,這是文化大革命的成果,對此,我感到十分遺憾。

由於很多書法家都在臨摹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版本,所以當他們的作品全部放在一起時,就變成了一個碑林,這個碑林把幾乎所有臨摹王羲之《蘭亭集序》臨摹的好的全部聚集到了一起,可謂是蘭亭裡最具有文化的地方。

看著看著,一轉眼,太陽已經到頭頂了,我們趕緊走出了蘭亭,一場極富文化歷史的旅行就這麼愉快的結束了。

蘭亭遊記 篇7

國小三年級作文 ,397字

今年五一勞動節,我去了大書法家王羲之的故鄉浙江紹興的蘭亭遊玩。

一進入景區,只見有一塊大石頭,石頭上寫著“蘭亭”兩個大字,繼續往前走,林深葉茂,過了一座小橋,我們到了鵝池,鵝池旁邊也有一塊石頭,據說,上面的“鵝池”二字是由王羲之和他的兒子王獻之共同完成。鵝池的水真清啊!一條條美麗的魚兒在水裡玩耍。鵝池的水真靜啊!靜得像一塊美玉。

繼續前進,不一會兒,我們便來到了一座亭子下,亭子裡有一塊石碑,上面寫著密密麻麻的字,這便是舉世聞名的《蘭亭序》了。這塊石碑因為年代久遠而顯得滄桑。可是,上面金光閃閃的字卻依舊看上去寫得那麼有力,那麼規整。亭子旁有一片竹林,竹林邊有一塊石頭上寫著個“太”字,上面的“大”字是王獻之寫的,下面的點是王羲之寫的,可謂是畫龍點睛啊!

穿過竹林,來到一個小池塘邊,池塘裡的荷花可多了。有的完全開放了,有的只是花苞,還有的看起來含苞欲放。

蘭亭的景色真美啊!它令我流連忘返。

蘭亭遊記 篇8

國小五年級作文 ,785字

小隊活動通知的是7點50分,可是我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一大早7點鐘,就到了學校門口,一個同學都沒來。我等了40分鐘,才來了第一位小組成員,這時的我早已在烈日的暴晒下汗流浹背了。到了約定的時間7點50分,“德國人”薛睿晗還沒到,直到了8點20分我們的小組成員才到齊。這下,我們的旅程終於可以開始了!

我們分兩輛車從杭州來到了紹興蘭亭,但是“德國人”薛睿晗他們那輛車慢了整整30分鐘。我們一到那兒就買好了票,可是為了等他們,我們錯過了講座的時間。人齊後我們一起進了蘭亭遊覽區,我們先去了一家工藝品店,在那兒我們領到了兩個葉脈書籤,可漂亮了,然後便去了蘭亭博物館。

博物館是由一個導遊阿姨帶我們參觀的。剛開始,我們去看了王羲之和衛夫人學練字的故事。最讓我記憶深刻的還是《蘭亭序》的故事,聽說王羲之寫了《蘭亭序》以後,先是在唐初的時候傳到了辨才和尚手中,後來又被唐太宗李世民奪走了。當時,唐太宗李世民派了一名叫蕭翼的御史去奪,蕭翼扮成了一位書生,在寺廟裡住下了,通過各種打探,知道了《蘭亭序》放在哪兒,便在一個深夜搶走,送到了唐太宗李世民手中成為皇家收藏。最終《蘭亭序》被放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棺材裡一起隨葬。

聽完了故事,我們去了-1樓,在那兒,我們體驗了印畫和描扇。我先體驗了印畫,其實是用稻草捆沾些墨水,在石板上均勻地上墨,再把宣紙蓋上去,用東西壓幾下,就拓印成功了。之後的專案是描扇,我用毛筆仔細地描摹扇子上的蘭亭二字,可真不容易啊,描摹了好長一段時間,扇子才做成了,我還在扇子上寫下了孫丞睦三個大字,哈哈,真的很有成就感。

這次蘭亭的行程,讓我瞭解了《蘭亭序》的由來和流傳故事。讓我知道了書聖王羲之的生平,讓我懂得了如果像王羲之這樣勤學苦練,將來才能學成一位有用的人才。這次小隊活動讓我學到了許多知識,真是非常有意義!

蘭亭遊記 篇9

國小四年級作文 ,778字

去年元旦,爸爸媽媽曾帶我去蘭亭,很可惜,因為去晚了,蘭亭關門了,月亮下的白牆引起了我的遐思。於是在這天高雲淡的金秋,我們又來到蘭亭。

進入白牆,幽靜的小路兩旁是大片的竹林,與我曾經看到過的生長在山野之中的竹子不同,這裡的竹子不那麼粗壯、高大,但更顯更優雅而有氣質。這就是《蘭亭集序》中說的“茂林修竹”吧。

再往前走,只見一池碧水上悠閒地浮著幾隻白鵝,樹木倒影在水面上,別具情趣。池子旁邊一亭一碑,碑上書“鵝池”二字。仔細一看,這兩個字一個筆畫細一個筆畫粗。媽媽讓我猜為什麼會這樣,我覺得是王羲之寫了“鵝”字後去做其他事情了,然後回來寫了“池”字。媽媽說我猜對了一半,傳說是王羲之寫了“鵝”字之後,聽到接聖旨的呼聲,就跑去接旨了。兒子王獻之看到了父親寫的“鵝”字,就提筆寫了個“池”字,所以這塊碑也被稱為父子碑。

繼續向前,就是流觴亭,亭前有彎彎曲曲的水溝,水在溝裡緩緩流過,這就是有名的曲水吧!《蘭亭集序》中“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因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的畫面形象地浮現在眼前。讓我不禁想到,倘若那盛滿酒的耳杯停在我的面前,我一不會喝酒、二不會寫詩,還真不知道該怎麼應對呢。

逛完右軍祠,看了《蘭亭集序》各種摹拓的版本後,在瓷硯館門口,我們看到一位保安叔叔在地上練習寫《蘭亭集序》,因為寫得漂亮,引來眾人圍觀、拍照。我覺得這是我今天看到的寫得最好看的《蘭亭集序》。爸爸說他這輩子能練到這位保安叔叔的水平就很不錯了,還說他就像《天龍八部》裡那位武功高強的掃地僧。

我喜歡蘭亭,她是那麼的寧靜、雅緻,景點不多但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值得我們細細品味、用心感悟。

遊醉翁亭記 篇10

高二作文 ,894字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歐陽修的一篇《醉翁亭記》使得這座本不起眼的山峰聞名天下。

近日,我有幸與同學一起,一覽其風采。

琅琊山不高,但清幽秀美。山中溝壑幽深,林木蔥鬱,全國特有的琅琊榆亭亭如蓋。仲春時節,草長鶯飛,雜花生樹。入了山門,腳踩在凹凸不平的路上,涼風習習;不多時,便抵達醉翁亭。

醉翁亭是歐陽修的好友智仙和尚所建,太守常在此宴飲賓客。硃紅色的飛簷在日光下展現出一抹別樣的色彩,同色的兩根柱子上各掛一幅楹聯:“翁去八百載,醉鄉猶在”“山行六七裡,亭影不孤”。亭前是九折而成的流觴曲水,可想當年觥籌交錯的熱鬧景象。亭後是百姓為紀念歐陽修和王元之二人所修的“二賢堂”,二賢堂內的兩人塑像,神情溫文,眉目可親,體現了百姓對二人詩文教化的深深敬意。

繞過二賢堂,走至另一邊的“寶宋齋”,裡面陳列著一些宋時的文物,其中最有名的當屬鐫刻著蘇軾手書的《醉翁亭記》的石碑了。端莊飄逸的書法配上朗朗上口的文章,“歐文蘇字”,堪稱稀世珍寶。

現在的醉翁亭,已不再是一座孤單的涼亭。四面環山的亭園內共有九院七亭,在古梅亭和影香亭之間,有一株梅樹,人稱歐梅;相傳此樹為歐陽修親手所植,即便已歷經了百年的風霜雨雪,枝葉依舊繁茂。花期雖過,風度不減。想象著,疏影落雪的夜晚,青衿一襲的太守倚梅而立,錚錚傲骨,亦梅亦己;雖被貶謫,卻依舊將滿腔抱負與熱血傾注在了腳下的這一方土地。一篇《醉翁亭記》流傳後世,太守的與民同樂亦為人所稱道。

醉翁亭後有一高臺,名曰“玄帝宮”。沿著陡峭的石階登上,俯視下方,可見群山籠翠,起伏有致,風捲林濤,飛傳耳際。一掃江南林園的柔綿風格,沉穩大氣,使人猶如置身畫中,心曠神怡。

昔日歐陽修攜好友及滁城百姓一起宴飲山中,其樂無窮。然而,沉浮百年事,風流與誰共?而今回首相望,曾經的王公百姓皆不復存焉,淹沒在了厚重的史書裡。

古木新葩,而人事變遷,何嘗不是?人生百年,把幾多風光琴尊等閒拋卻,是翁千古,問而許英雄豪傑那個醒來。時光荏苒,風流雲散。古人已逝,今人依在。生命既是如此短暫,更應惜取光陰,唯有此番,才能有所作為。不負雲和月,珍重少年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