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與遠相關作文20篇
感知自然的近與遠 篇1
記敘文 ,798字看天光雲彩,能測陰晴雨雪,但難逾目力所及;開啟電視,可知全球天氣,卻少了靜觀雲捲雲舒的樂趣,從不同的途徑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遠”,這全然取決於我們看待事物的角度。
輕點滑鼠,可知生物的綱目屬種、遷徙演化,卻無法嗅到瓜果清香、叢林氣息。的確,這是瞭解自然最便捷的方式,但方便是一說,能否身臨其境、感同身受便是另一說了。
我們既應感受自然之近,也應感受自然之遠。對於大部分人來說,自然是既熟悉而又陌生的東西。對於我來講,對於自然的瞭解也是僅侷限於電腦螢幕上的那點知識,偶爾也會爬爬山,感受一下自然的氣息,但這種機會真的是少之又少。但其實,我們真的應該去身臨其境地感受自然。現如今,這個“資訊化”的時代,這個“快節奏”的時代,人們總是追求高效、總是效率第一,但是,又有多少人能慢下來,感受自然呢?最應該做的是放慢腳步,靜下心來,去感知自然,不靜下心來,怎能體會到陶淵明“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那份閒適自得?或許我們會覺得自然離我們很遠,但是當我們親近自然、走近自然之後,才會真正地拉近我們與自然之間的距離,才可以真真切切地體會到那靜觀雲捲雲舒的樂趣、才能於漫步林間之時,享受草長鶯飛、樹木枯榮的樂趣,曹操之所以能寫出豪情萬丈的《觀滄海》,是因為他有著如大海般開闊的胸襟,所以當我們面對自然時,也應當懷著曹操那樣的胸襟,方能享受自然的美妙。
總的來說,自然到底是“近”、還是“遠”,這全然取決於我們自己。我們既不能只關心生物的綱目屬種,而忘了那份漫步林間的自得與安適,也不能只顧漫步林間、享受愉快,而忘了去弄明白生物的綱目屬種,在“瞭解”與“親近”之間,應找到一個平衡點,這樣,自然對於我們來講就不會有似乎很“近”,又似乎很“遠”的感覺了。從不同的途徑感知自然,自然帶給我們的感受的確是多種多樣的。我們應該盡力多角度、全面地瞭解自然,感知自然。
讓我們享受自然,感知自然的近與遠!
近與遠 篇2
國三作文 ,712字一切都還很遠呢!這是小學老師對我說的。也許只有當時故作老成的我才會長嘆一口氣;是啊!一切還遠。
那時,世界都離我們很遠,校園的圍欄守住了我們,束縛住我們,每每當我們擠看欄杆“眺望”離我們如同咫尺天涯的花花世界時,無不對上學“長恨嘆息”。誰也不知曾想,每當我經過小學時,才發現,一旦走到外面來了,就再也回不去了。看看曾經擠過的欄杆,想再用頭去擠時,那一聲沉重的金屬聲,預示著我——再也回不去兒時。才漸漸明白,圍欄裡的世界,很遠,卻也很近。彷彿還在昨天。
“嗒、嗒”的腳步聲,充斥在被沉寂紅滿的小路,父親走在前頭,每每當我尋找話題時,卻總是發現,我們隔了一層膜,那是世界上最遠,同時也是最近的距離。忽然間,又想起生活在農村的我們。
同樣是這樣的場景,我跟在父親後面,穿著雨鞋走在泥濘的小路上,一時之間爆發出的笑聲充斥滿童年的時光。
而現在,那些曾經與之刻畫的時光是否依然還在。
那些笑聲,歡呼中夾雜著的放縱,青春是否已經被時光的苔蘚佈滿。
現在的我,看著一個個緊湊的考試,小山似的練習,究竟還有多少時間去準備。中考還剩兩百零四天是時間的距離,父親的白髮是生命的距離,童年的一架架紙飛機是回憶的距離,貼在牆頭的目標是夢想的距離。
這些都還很遠,也很近。
我甚至想去逃避,翻越校園一場場考試所組成的圍牆。將目光沿著夢,光,而振翅高飛。
佛說,一切猶可法,如夢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最後的中考,離我很近,因為在十四歲青春的邊緣,徘徊,彷彿都已是逃避的代名詞,讓我們把這些再遠的夢,再遠的親情都拉回來,用努力去改寫很遠的距離。
“近視”與“遠視” 篇3
高一作文 ,806字我們最大的敵人是我們自己,我們的不懈奮鬥是為了戰勝我們自己。而“眼睛”,是我們看清事物的視窗。因此,我們必須擦亮我們的“眼睛”。
在這社會上,“近視”是非常可怕的。若我們得了“近視”病,就會看不清遠方,只能看清眼前的一切。面對我們不懈努力取得的成功,有人便會得意忘形,醜態百出。老師一句不經意的誇獎足以讓他興奮幾晝夜,上課開始浮躁,作業開始瞎寫,總以為自己學得很好,不會有什麼可以難倒我們;與之相反的是,有些人只把目光聚焦在自身的不足。一道難題不能解出,他便埋怨自己天資愚笨,不是讀書料,不會有大作為,於是乎,上課睡覺,逃課,不交作業等。殊不知,我們自己不能解出的,別人可能同樣也不能解出。
“遠視”同樣很可怕,它只會讓我們看清遠方,看不清近處。若我們看到遠方是一條平坦大道,便會誤以為近處也是平坦大道,卻不知有荊棘,坎坷等待我們,以致一步一跌,最後滿身傷痕,只可惜已到中點,是回頭還是前進難以決擇。若我們看到遠方是一條充滿荊棘、佈滿畔腳石的小路,我們便會誤以為眼前也是一條同樣的道路,一步一步地緩緩前進,在還未到荊棘之路時就已浪費了大量時間。
所以,“眼睛”雖然是我們認清事物的視窗,但同時它也是令我們受矇蔽的調皮蛋。我們不能對它掉以輕心,應時時警惕,才能保證自己認清所面對的一切。
當然,只有一雙好“眼睛”是不夠的。認識自我,得依賴於鏡子和自身所站的角度。斜視自己有時就如門縫裡看自己,把自己看扁了。仰視,只會看到天,而看不到身體;府視,只會看到自己的腳,而看不到其它部位。這樣,我們永遠不會看到完整的自己。唯有正視,我們才能全面地看到一個真實的自我,並認清自己的特點:唯有正視,我們才會明白自己的醜陋與美麗,才能使醜的變美,美的更美。
正視自我是認識自我的前提。我們一定要矯正自己的“近視”和“遠視”,並在鏡子前擺好位置,從上到下,從左到右,把自己看得一清二楚。這樣,我們才能在坎坷不平的人生路上且行且歌。
距離你最近的遠方 篇4
國二作文 ,932字冬天的明堂空空的。夕陽就好似老婆婆的腰板,漸漸沉下。牆角邊紫荊的枝丫光著膀子在餘暉下漸漸被拉長,那些個破了口的瓦盆泥罐努力撐住拱起的泥土,像是老婆婆乾癟的臉上擠出了滿滿的皺紋。在這蕭條的冬意裡,只剩棕櫚樹一脈一脈地綠波流轉。
厚重的樹幹上纏著了粗糙的棕絲,用手觸控,在這冰寒的空氣裡,涼得沒有一絲溫度。不知是歲月帶走了他的熱切,還是他融合了冬日平靜而嚴厲的氣息,拒絕這夕陽僅留的一絲溫存,那傲然的模樣已倒帶不回那時離離擺動的青澀。
矮牆上彎彎繞繞的牽牛花吹響了夏日的號角,粉色、紫色、紅色的鳳仙花次第開放。美人蕉輕輕搖擺婀娜的腰肢,風姿綽約。他靜默著,只是舒展開細長的葉子在風中起伏,如同潮水濤濤湧起又落寞地退下。只在那一瞬間閃現出葉柄深處被筍衣包裹的如海珍珠般緊緊挨著的的金黃色的棕櫚花。風過後,他又變得沉默,覺得自己安排錯了湊熱鬧的時候,成了這一院可有可無的存在。
他仰慕的那隻高飛的孤雁,把所有對大地的眷戀,凝成一顆淚珠,放在最遠最遠的山泉邊上。他努力地向上,渴求雨的滋潤,汲取每一簇陽光。每長高一釐米,他總以為離雲端更近了,那裡會有人懂他的倔強。他不屑欣賞院中似打翻顏料的色彩,他無心顧及螞蟻家族搬離時的絕望,他恨不得將自己連根拔起,逃離這座院落,另覓一處安好。
送走春的初生牛犢,夏的蒼翠欲滴,秋的橙黃橘綠,他把流年刻在一圈一圈的年輪裡。
“哎,都長這麼高了啊,是要老咯!”他想彎下腰去,卻發現已觸不到她的髮梢。他低下頭,從歲月爬過這臉龐的褶皺裡,依稀能辨出她曾經的美麗,卻已不再有當年的風華。此刻她的眼神裡僅剩遲暮的慈祥。她的腳步變得更緩了,更輕了,生怕打擾了這冬的眠想。滿是皺紋的臉,在夕陽的映照下,泛著暖光,她抽動的嘴角大概是在咀嚼黃昏吧。低垂的眼瞼,拉扯出柔和悲憫的線條。溜走的時光促催促著她的老去,也把大地的力量潛藏,把他倔強的夢想,把所有開花的力量都變成了紮根的堅韌,化作了年輪的蔭涼。他終是慶幸自己的根已深深地扎入土壤,每一路大大小小的靜脈都把大地的血液烙在身上,那裡才是他的心臟。
“什麼季節,你最惆悵,放下了忙亂的籮筐。大地茫茫,河水流淌,是什麼人掌燈,把你照亮。”那深深的年輪裡映著每一個花開花敗的過往,離他最近的不是天,而是土壤……
詩與遠方 篇5
抒情作文 ,662字人生百態,世態炎涼你我生於塵世,被世俗所牽絆,為生活所困擾。默默佇立於花叢間,猛然體會到,生活不僅是眼前的苟且,還有詩與遠方。
高曉鬆,2011年5月17日因危險駕駛罪被判處拘役6個月。他在,《高曉鬆184天監獄實錄》中寫道“生活不僅是眼前的苟且,還有詩與遠方”。詩與遠方可以泛指個人的高尚情操與個人內心的理想。
東晉田園詩人陶淵明在二十歲時開始了遊宦生涯,以謀生路。於義熙元年陶淵明最後一次出仕。後程氏妹卒於武昌,陶淵明藉此家解印辭官,正式歸隱。“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他厭惡官場的險惡、人性的泯滅,於是“守拙歸田園”。他看淡了名與利,不苟且於眼下的生活,看到了詩與遠方,於是給後人留下了一個遠離紅塵的隱士形象。
面對眼前的痛苦磨難,我們在日後終將淡然釋懷。就如小時候我們總會為了一些考試時的分數而去想方設法的抄襲作弊,而現在在我們看來的確很是可笑。在漸行漸遠的生活中,必須有喜怒哀樂才能使人生更有意義。有的人說社會黑暗,有的人說社會很美好,這一切都源自心定。生活總會給我們開一個又一個的玩笑,當我們被生活欺騙的時候,我們要想到自己不僅只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美好。
人們的確是應該腳踏實地、活在當下,但其與憧憬美好的未來並不矛盾。雲淡風輕,自在安然。人生路上,別人只是匆匆過客,而我們才是真正的主角。我們如果經常羨慕別人,那就會活在別人的陰影下,我們不應該忘了自己為什麼而出發。
閒望水中月,輕撫素古琴。遊山繪書畫,靜觀世流年。迴歸自然,探尋本心,忘掉浮華,沉澱心性。淡然自若,怡然芬芳,追尋詩與遠方,如此甚好。
告別與遠航 篇6
高考作文 ,908字“春是自然界中一年的新生季節,而人生的新生季節,就是一生只度一次的青春。”西塞羅這樣定義青春。三年的挑燈夜讀,青春時光在白紙黑字間悄然溜走,為得只是與理想更近一步。而高考就是對青春三年奮鬥時光的告別,同時也是向心中理想的遠航。
我看高考,一份對青春汗水的答卷。
一杯酒敬朝陽,一杯酒敬月光。一杯酒敬青春,一杯酒敬過往。高中三年,汗水與淚水交織,筆與紙的摩擦聲時時縈繞在耳旁。每一刻,我們都拼盡全力地成為更優秀的自己,甚至都忘了青春還應有詩與遠方。有時,我們會陷入一個值得與不值得的思考之中,有時我們會受到殘忍成績的打擊,但我們並未服輸,並未妥協,選擇直面一切。因為認輸是失敗者的無盡深淵,我們不甘於做一名失敗者。
回首過往三年,不記得多少次被成績摧殘,只記得有多少個日子在挑燈夜讀。不記得流過多少不甘的淚水,只記得流下多少拼搏的汗水。因為已拼盡全力,所以不在乎那一紙分數。你若花開,蝴蝶自來;你若努力,命運自然會給你打賞。高考成為了一份答卷,對青春,亦是過往。
我看高考,一面朝理想遠航的風帆。
一杯酒敬理想,一杯酒敬遠方。“人有靈魂和肉體兩種生活,靈魂生活也是人生最真實的組成部分,而理想便是生活的寄託。”沒有理想的人猶如失去航向的船,四處漂泊,無依無靠。回首過去的四十年,數代人將高考視為助力到達理想彼岸的帆,為此而不懈努力。若取得如心的成績,多少人會因此激動不已,因問他們看到了理想在向他們招手,更多的學習機會,更廣闊的利用資源可供他們享有,為理想的實現打下根基。若成績沒能如心,但高考使他們擁有了奮鬥不停,永不放棄的精神,磨鍊了對理想不懈追求的毅力,於成績而言,這同樣重要。高考成為了遠航的風帆,使我們離理想越來越近。
不溫不火,不作不做,敬天敬地敬小人,向所有追逐夢想的人致敬,向拼搏的自己致敬。
感謝高考,將我們從青春迷茫中拽出,看到理想在朝我們招手,學會加快腳步,制定目標。
感謝高考,讓我們懂得這世界美的程度不同。通過學習,我們的世界不再是貧乏者眼中的世界,而是充滿未知與探索的世界。
一杯酒敬高考,一份青春的答卷,一面理想的風帆。見證了我們對過往的告別,向理想的遠航。
我看高考,是告別,也是遠航。
遙在彼岸,近在遠方 篇7
國一作文 ,1249字站在這裡,極目遠望破曉時分的天光,在灰白蒼茫的佈景下是村落低矮的幾座平房,踏上覆了白的草貼近了黃土的心臟,遠遠地,傳來喚醒一天的秦腔。
賈平凹先生在描摹秦川時沉醉,我亦被戲班排練時全村出動的熱情打動,敞開了聽放開了唱,生活一場戲在水一方。
就像泰戈爾說的“遙在彼岸”一樣,即使是寤寐思服了,仍道阻且長。你有你的“速食文化”,我享受我的碎片時光,無線電總能有效地填補焦慮的空閒,無所事事多麼不道德,只因為我們是學著數理化、身上立體環繞著電磁波的孩子們。儘管有學者站出來告訴我們:“現代人的困境就是卡夫卡的困境。”可惜靡靡之音泛泛,石沉大海。
一如卡夫卡《變形記》裡的那個兢兢業業的主角格里高爾,日復一日的機械生活和家人的期望使之麻木又不堪,如此才有了開篇一句—“格里高爾一早醒來發現自己變成了一隻大甲蟲。”卡夫卡這樣丟擲一個問題,當人被特定的環境異化,人要何以為人?
格里高爾的父母無法忍受兒子脆弱而醜陋的身軀,趨向冷漠無情的嫌惡,起初善待他的妹妹開始覺得負累和羞恥。
人脫離了人性的本質,卡夫卡拉了一個長鏡頭,殘酷地一拉到底。
反觀庫克的話,人工智慧永遠成為不了人類這般會思考的蘆葦,我們卻會在資訊時代洶湧而至的速食狂潮裡丟失“眺望彼岸”的眼界。校園自習室湧滿爭分奪秒的人群如是,即使有熱風不停地灌,裡頭的人仍毫無所覺地寫,可貴又可惜;再者說早年還沒安上空調的舊公車,可隨意尋人敘話而不顯冒昧,今時若側頭一瞥,入眼的不是忙忙忙就是耳邊塞了耳機的側顏,無人能真正擺脫智慧的桎梏。
人沒能變為蟲,異化成了程式設計中的一串字元。
早在二十世紀,杜尚創造了實物主義的《噴泉》來諷喻藝術家們的守舊,敲打著年輕人的脊背,擲地有聲地告訴我們:手握新興主義來開拓自然造物的藝術。那位波蘭女詩人辛波斯卡作一首《種種可能》警醒我“存在的理由不假外求”,所以她寫植物的獨白,昆蟲的告解,此中小而美的素直精神無處不在。
慶幸的是,我們仍能讀到“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異代而重溫生動俏皮的古時愛情,也有“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諒人只!”的悲歌可泣。迴歸一種自然樸實,一如秦腔。觸控自然的脈搏,追尋彼岸的詩情。
思想信馬由韁,目光隨意篤視,這一天才是有脈搏的。
張旭書法幾多人欣賞,幾多人描摹,可幾人安知他揮筆而就的“肚痛貼”裡是人間的煙火味兒?“忽肚痛,不可堪。”他忽逢肚痛,不能忍了,難受得糾結,寫的也糾結了。這古人生活閒庭信步的慢與情調,有三兩摯友,能青梅煮酒,便是有趣了。
聞說這則逸事,聯想起秦川那片土地時時上演的生活戲劇,鑼鼓震天,熱熱鬧鬧開場,心下柔軟。
昨日與朋友一同乘了地鐵回家,讀著那本《秦腔》。
正如那句“差異交會成雷同”—
朋友壓著領口,手指刷屏飛舞,車廂裡都這樣沉默不語。
待我拿了行李箱下了車,也遇見了那樸實的麻辣燙老闆娘,看見她藏在霧氣氤氳背後含笑的眸,收穫了幾人笑意,幾縷溫柔的目光。
它們如此不同,格外靈動。
—遙在彼岸,近在遠方。
你的詩意與遠方 篇8
高二作文 ,1261字千百年來,你是華夏大地上最為詩意的那抹流光。你盛開在唐詩宋詞的淡煙疏雨中,你縈繞在無數文人墨客的心扉裡。最亮麗的風景在你的明眸中流轉,最動人的傳說於你演繹……
你,西湖,美得令人心醉。
載一畫舫,隨幾尾透紅的鯉魚,漸漸靠近你。此時陽春三月,木漿劃過你那澄明如鏡的湖面,波光粼粼,攪碎了一湖春水,不禁詩情滿腔。我望著你笑,彷彿看見時光的另一頭,一個人泛舟閒遊湖上,感慨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千百年了,你守著你的詩情畫意,讓人們沉醉於你,也希望千百年後,又是一番遊人盛景。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白堤與蘇堤,如兩條綠帶,從唐宋的春光中綿亙蜿蜒而來,在今日的春光中熠熠生輝,又在明日的春光裡更加美麗而富有生機。它們從歷史中走來,又向未來走去,延伸向無際的遠方。
你擁有許多動人的傳說,亦有許多令人難忘的風景:三潭印月、雷峰塔影、斷橋遺夢……我撐著遮陽傘與許多年前那手執油紙傘的倩影,一道在石板路上且吟且徐行,穿過牡丹園到花港觀魚。時光的風輕柔地從遠處飄來,吹拂臉上,頭頂陽光正好。你的明媚,鐫刻在一代代人心中,也願你的美走向未來更遠的遠方。
曲折迴廊,小軒窗,四處風景各不同。漫步你花開繽紛的湖畔,感嘆於你的美。千百年的時光啊,悠悠地漫長地流過,你一直在那裡,從不曾走遠。你似乎沒有變過,又好像在一刻不停地變化著。你一直堅守著你的詩情畫意,你又一直展望著更加美好的未來。你的詩意與你的遠方,也是每一個愛你的人永遠的守望。
西湖龍井,令人讀其名便脣齒留香,更不用說細品時那回味綿長的滋味了。以你的靈氣涵養的茶葉,望著你那顧盼生姿的明眸,融入了溫潤清香、最為甘醇的氣息與品質,融入了和而不同、融通四方的風骨與精神。千百年前,它隨著商賈與駝鈴在絲綢之路上一路向前;千百年後,它亦在新絲路上與漫天黃沙一道歡舞。千百年間,它將異域的靈魂縈牽到你那充滿詩意的秀麗江南,讓你擁有了更多來自遠方的牽掛。你堅守著你的美,亦對那遠方,是充滿欣喜與期望的吧。
盪舟西湖,漫步蘇堤,徜徉白堤,怎不憶古思今感從中來。而今的白堤,並非白刺史主持修築的白公堤,而是他筆下的“綠楊陰裡白沙堤”。任時光流過千餘年,王朝更迭何其紛繁,人們始終沒有忘卻兩位心繫百姓、造福一方的官員,樂意用最美的景緻緬懷傳頌,把兩堤當作其亙古的豐碑,並請他們代言這舉世無雙的青山碧水。在嶽王廟前,還跪著兩個知名宋人,卻任由如織遊客指斥唾棄……以人為鑑明得失,以史為鑑知興替,流連忘返的我們收穫的又何止是如畫的風景。
你的詩意,千百年來有無數佳作爭相讚美歌頌,未來,還將呈現出更多的精彩。也不再只是古典詩詞,你亦走進了散文、流行歌曲……你的美麗,將傳統與現代交融,G20峰會的一場西湖盛宴,讓你驚豔了世界。你的遠方,正向著無窮之遠不斷延伸、永無際線!
你守著古意,望向現代。
你守著詩情,望向創新。
你守著歷史,望向明天。
你的守望,是最令人感動的深情。
你的守望,是最溫暖人心的力量。
你的守望,是最絢爛執著的夢想……
西湖,我願陪你一起守望,守望著你的詩意與遠方!
輪椅與遠方 篇9
國三作文 ,787字在初中的書本上見過不少身殘志堅的人物,直到進來高中我才算真正親眼目睹了這樣的人。
我是一個健忘的人,一次晚自習下課後落下了東西在教室,我就又跑回去拿。也正因為這樣,才讓我這顆因為整天忙於瑣事而無暇顧及周圍人和事的心經歷了一次久違的感動。
他是一個殘疾人,準確的說他是一個嚴重殘疾的人。他的身體比較胖,圓鼓鼓的臉使他那幽黑的眼珠深陷。他缺少了我們站立所需要的腿,他只能在輪椅上生活。我不認識他,但我看得出,殘疾的他沒有絲毫的頹廢。不然他也不會在學校裡堅持這。對於坐在輪椅上的人來說,上下樓梯簡直是他們的噩夢。他總是最後離開學校,也許是害怕擁擠?也許是擔心歧視?他下樓梯的過程絕對是個艱辛的過程,他需要一個成年人和一張椅子的幫助才能順利下完樓梯。他一手扶著輪椅,一手拿著凳子,一旁的成年人謹慎地扶著他,他用一隻手撐著凳子,彷彿咬著牙吃力地用他僅剩的一條腿站著,把凳子放在下一級臺階,接著坐在凳子上,有多少級臺階他就得重複多少回這個動作。
他每天都是這樣下樓梯的。我每次看到那樓梯間的輪椅,就知道是他,除了他還有誰呢?我同情他的不幸,又覺得他很幸運。不幸的是他身體上的殘缺,幸運的是他沒有自暴自棄,行動如此艱難,他竟然堅持讀書。
上帝給他氣關閉了一扇門,相信也肯定為他打開了另一扇窗。他除了是最晚離開教學樓的,也是最早進教學樓的。我偶爾看見他在教室外走廊上注視這遠方,沒有人知道他在想什麼……
他所擁有的正是我們需要的,沒有人知道他求學之路有多困難,他如一棵陡崖上的勁鬆,環境惡劣卻依然努力向上,他的這股韌性就是他的養料,希望三年之後的高考中他能帶給我們驚喜。
我們的人生也像是坐在一張輪椅上,在這激烈的充滿競爭的社會我們舉步維艱,在人生的樓梯也會有進退兩難的時候。他給我們證明了即使是坐在輪椅上,也要有一顆遠航的心,也能乘風破浪。我想對他說,也對所有年輕人說:“向上吧!少年!”
夢想與遠方 篇10
高三作文 ,913字“我不去想我能否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這是汪國真的詩人情懷;
“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事。”這是民國文人林語堂的擔當;
“過去是傳奇,現在是詩篇,而心已在未來。”這是“賓士”的成長與夢想;
少年的我也有少年的夢想。看著1960年物理年會的照片,我有了我的遠方。那是最盛大的一次物理年會,居里夫人,愛因斯坦,波耳,洛倫茨等一大堆“物理方程”和“物理單位”集合。那是有魔力的遠方,我固執的想追尋他們的腳印。
我買了幾本關於科學實驗的書,學做物理實驗。改變一張A4紙的結構,用它托起一桶水,我感受到了材料力學的偉大;用凸透鏡點火感受到了光學的神奇;電磁場實驗更是領略了電磁學的神祕。這一切讓我享受到了無比的快樂,渴望更快的成長。但我的天分似乎並不高,我開始擔心遠方。那裡會有成功嗎?
幸好,我找到了榜樣。遠方有氣勢如虹的斯蒂芬庫裡。那瘦小的,曾沒有大學球隊收留的庫裡。
正如紐約時報所說:“庫裡的這段成為最有價值球員的旅程是不斷打‘預言家臉’的旅程。”
預言家們直言“他天分太差,就算能打上球,也走不遠。”可心懷夢想的庫裡,甘願擔當失敗的風險,拼上青春,加上汗水,迎著困難,一路向前。庫裡如今已是NBA歷史上最優秀得分手了,這名組織後衛帶領勇士隊正在改變籃球。
因為選擇遠方,所以樂於擔當。遊歷過所有“燦爛的天堂”勞伯恩湯博也是如此。他出身一個農民家庭,因貧輟學,每天忙於農活,只有晚上才有空閒。於是,他晚上用廢汽車的玻璃磨鏡片,再拆下零件組裝好。他用這個自制的望遠鏡觀看星空,繪製星圖。他選擇了遠方,只顧風雨兼程。終於,美國天文臺發現了這位年輕人,邀請他工作。勞伯恩湯博走進了遠方,他發現了“冥王星”,成為了天文學家中耀眼的存在之一。他擔當生活的重擔,腳踏實地,一步步走近夢想,走向遠方。
湯博彌留之際,自豪而滿足,他說“我曾遊歷過所有最燦爛的天堂。”
我開始明白了:其實,最好的風景總在路上。在追尋夢想的路上,我們學會擔當,不斷成長。走向遠方的旅程中,美好的風景一直陪伴,這就是燦爛的天堂。
冬日的下午,雪花快樂地飛揚,我走過花園,去學校的圖書館。伸出手,接住一朵雪花,我的心飛揚起來。我想我正在遊歷燦爛的天堂。
詩與遠方 篇11
高三作文 ,724字在如今這個繁華喧鬧的世界,詩可以撫去人心靈的浮躁與雜念,指引著我們走向遠方。
今年春節期間播出的“中國詩詞大會”成為眾多觀眾喜愛的節目,其收視率節節攀升。
詩能淨化人的心靈,能讓你心無雜念地去領略另一種情懷,似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般閒適。那時的社會也有官場、有人情世故,但他卻能擁有常人所沒有的遠見和胸懷,寧願這樣歸隱也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汙。即使窮困潦倒、比起心為行役,他寧願放棄官職與厚祿,而選擇詩與遠方,從而成就了他世外桃源的詩意人生。
詩不僅能讓你領略別樣情懷,亦能讓人崇尚美德。
劉禹錫在《陋室銘》中寫到:“斯是陋室,唯吾德馨。”他即使貧窮,但不以為憂,反而是心境恬淡。在物質上竟無要求,只要精神富足就心滿意足,這便是詩歌賦予人的崇高美德。
遠離詩歌的人,一味的追逐物質,絲毫不注重內在的美德。有一名日本運動員就是這樣一個低俗的人:在記者訪談會上竟將記者價值近幾萬元的攝像機順手牽羊。幾萬元對於身價過億的運動員來說,並不算什麼,但他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事情,完全取決於他毫不注重美德的培養,冠軍與盜賊僅一步之差。
若我們能像劉禹錫一樣注重於精神美德的修養,諸如此類的事情還會發生嗎?
學詩能我們讓養成勤奮刻苦的優秀品質。“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不僅讀書是這樣,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應勤奮、不怕吃苦。
在“中國詩詞大會”奪冠的武亦姝能迅速成為“網紅”被大家關注,便體現了這一點,她用了一年的時間將所有的詩詞學了一遍,卻未奪得第一次的冠軍。但她並沒有放棄,仍然堅持不懈,第二年她成功了。她被人關注是應該的,因為她值得我們關注。
若我們擁有詩帶給我們的不追逐名利、注重品德修養,能夠艱苦耐勞,我們定能走向遙遠的遠方,並且越走越遠。
詩與遠方 篇12
高二作文 ,700字詩
“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那是年少的直往,是風華正茂的少年;“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未嘗過那愁苦的滋味,卻能體味它的分量之重;“取次花叢懶回顧”,雖未品盡一生,卻是想讚美那份成熟;“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詩人的落寞、黯淡與春光的明媚……而這一夜他又是如何度過的呢?我年紀尚小,卻從詩裡感受了不少,或是不會經歷的,或是還未經歷的。
在詩中有景有情,有時更是景語皆情語。領略了北國風光和那湖心亭的大雪;大漠的孤煙與落日;關不住的滿園春色,欣欣然的喜悅;秋水,共長天一色。可謂是一幅青天碧水,水天相連的景色吶,而這些又是詩人以怎樣的心境所寫的呢?那些詞句中飽含的深情與真意引起了的強烈共鳴又慰藉了多少人們的心靈,足以讓人們體會世間的萬般柔情。
遠方
讀過萬卷也需行過萬里。
我想去許多地方,去西藏觸控那兒連綿的雪峰,淨化心靈,祛除心靈的汙濁;去沙漠仰望一望無垠的星空,傾聽星星的呼喚;去南極瞧一隻只呆頭呆腦的企鵝和快快晶瑩剔透的冰塊兒;去海南聞椰子的馨香,追趕海浪;還要去法國的首都,那個羅曼蒂克的地方—巴黎,駐足在埃菲爾鐵塔下,徘徊在夜晚泛著金光的盧浮宮前,也去法國的亞眠、南錫裡的小村莊去過流浪藝人的生活;去馬爾地夫周圍潛水區,親眼瞧瞧五顏六色的海綿和可愛的無脊椎動物。天南海北都要留下我的足跡。
更要去布拉格那個頻頻在電影裡出現的背景,去日本感覺不一樣的花開與花落還有富士山,去故宮前體味那份莊嚴……去不同的地方,與不同的人接觸,體驗不同的生活……
走在世間,心靈難免會蒙塵,以詩與遠方來自省,並常寫字與自己談心。
肉體和靈魂至少有一個要在路上。願此生如此。
書與遠方 篇13
國二作文 ,778字書,我所欲也,遠方,亦我所欲也。—題記
是什麼時候愛上讀書的呢?是什麼時候愛上旅行的呢?是故事為我插上想象的翅膀的那一刻嗎?是我毅然背起小行囊的那一刻嗎?不,是當我真正到了玉門關感受“春風不度“的那一刻;是我真正到達西湖領略“亂花漸欲迷人眼”的那一刻;是我真正到太行感受“雪滿山”的那一刻。
少時的我只滿足於書中奇妙的世界,認為“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可當我腦子一熱真正到了內蒙古,才體會到書中再精彩的描寫也抵不過這大千世界片刻的芳華。晚上,我們裹著厚厚的軍大衣坐在蒙古包外看流星,它們一朵朵地劃過天空,那明豔的光像是把夜幕劃出了一道口子。突然,有個小女孩天真地問導遊:“叔叔,是不是因為流星揹負的東西太多,太重,才會墜落得那樣快?“導遊叔叔想了一會兒回答說:“也許你的想法更美些”而那個小女孩就是我。
因為那次的衝動,以致於我現在每從書中翻到一個地方,都忍不住想來一場說走就走地旅行。我想採一朵布邊拉宮紅瓦上的雪花,想掬一捧孤村小橋旁的流水,想在江南古鎮陰雨的小巷裡頂一把油紙傘,甚至想塞北呼嘯的寒風中大喊一句:“即使世界這麼大,我也一定能走完。“
可你若不讀書,面對再美的西湖也吟不出“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千古名句。
不到沙漠,那裡的景象就永遠只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不去塞北,那裡的雪也就只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去了大昭寺八廓街才知道,有一種信仰,叫一生朝拜;去了賽里木湖才知道,“知乎”超多的推薦並沒有打破它的寧靜;去了青海貴德才知道,黃河也可以這麼清澈;去了伊犁才知道,不用出國,就能邂逅普羅旺斯的紫色浪漫;去了阿爾山才知道,阿爾山不是山,卻美過任何一座山;去了瀘沽湖才知道,女兒國是真的存在。
古代先賢很早就說過:"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啊,路漫漫其修遠兮,我一定會上下求索!
手機與遠方 篇14
國三作文 ,737字獨自一人癱坐在書房的木桶上,散漫的視線從白的發晃的天花板不知不覺偏到窗邊。俯視著車水馬龍的街道看著熙熙攘攘的人群,來去匆匆,卻彷彿都不知要去哪兒,去做什麼。
就像我一樣。
轉過頭,撇向那張張鋪滿各個桌角的白卷……只剩三天便開學的念頭,便在腦海裡不斷地咆哮著,迫使我正視它。可手中的筆卻再也無力提起,心中只剩下無限的枯燥與煩悶。
然而,就在捧起一旁的手機的那一刻,目光因此聚焦起來,將我拉進可另外一個新奇的世界,一個讓人留戀忘返的世界。
……
幾小時又幾小時,幾天又幾天的揮霍,它便猶如那嬌豔的罌粟,帶著致命的毒素,讓我沉溺其中,不停地侵蝕著我的大腦,我的光陰,我的一切!
一切都發生的如此自然,而淪陷也就在自然中爆發,過度的沉醉使時光驟去,白天頃刻間便轉向晝夜。應接不暇的新奇使內心的尋求與渴望不斷被激發,無法自拔。
可每當從熬夜的清晨被叫醒,從迷糊的發呆被驚醒,心底越發的空虛:我做了什麼?我要去做什麼?!
呆愣地依舊癱坐在書桌前,眼前觸及的依舊是那一空不染的,沒有一個空被填滿,只有一部手機還擺在上面。面對這個來自於人類的商科技產品,從開始的激動到疑惑,從興奮不已到不知所措,最後開始猶豫、掙扎。可它就像一張不斷收緊的蛛網,將我牢牢網住,無法掙脫,也無法逃離,最終將被拉進無盡的深淵。
如絲般的縷縷陽光透進微掩的窗,灑在我微昂的臉頰上,彷彿從深淵被光明喚醒,猛然驚醒。窗外,依舊是那天來去匆匆的人群,但卻忽然發覺每一個人的臉上都帶著堅定的神采。
我與他們不一樣。
現在才發覺,他們並非流浪,而是在奔赴自己的遠方。
而我呢?只有我在岐路上迷失了方向,只顧沿途的芬芳,卻忘卻了前方的光芒。
不知不覺,又攥緊手中的筆,揚帆起航,只希望一切能重回正道,朝向自己的遠方,風雨兼程!
堅持信念,夢與遠方 篇15
高二作文 ,717字沒有信念的付出,彷彿在順流而下,即使有所進步,但卻是做無用功;沒有堅持的努力,彷彿是像猴子一般,最後什麼都沒有,只有堅持信念,並不斷努力、付出,最終才能實現夢與遠方。
堅持自己的信念,樹立正確的目標。樹立正確的目標是實現夢與遠方的基石。古代范進中舉,他從小立志樹立遠大目標,併為之不懈努力,最終中舉。但是因為來的太突然而得了失心瘋,還好最終正常了,正是因為他從小有遠大的目標,併為之努力,才有了最後的中榜。誠然,現代中國女排十七連冠,多麼令人驕傲的數字,在這背後是一個個中國運動員無數汗水積累起來,並不斷超越實現的。樹立目標這樣不斷迴圈上升的過程,我們也應樹立正確目標,堅持信念,為之努力實現。
堅持自己的信念,成就夢想。每個人都應為之不懈地努力,但只有堅持下去才能真正實現夢想。中國華為總裁任正非,立志要做領先世界的通訊行業,不必因為技術而受制於人,多年耕耘終換來碩果累累,最終華為不僅做到了中國第一,更是將5G技術做到了世界領先!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因為自己理念不被社會看好,而屢遭碰壁,他便下定決心自己創業,然而創業之路並不容易,經過幾次失敗,他並沒有放棄,而是繼續前行,繼續堅持,最終創造了網購的新潮流。
堅持自己的信念,到達遠方其實並不遙遠,只要堅持終將會獲得成功。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經過幾十年的埋頭大幹,解決了中國乃至世界的糧食問題,使億萬人民不再受苦,最終獲得了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
堅持信念,樹立目標,實現夢想方能到達遠方。如果沒有目標,就像沒有帆的船,隨風在海上漂泊,沒有夢想,彷彿沒有靈魂的軀殼,沒有任何意義,沒有目標,夢想如何到達遠方?,沒有堅持的目標、夢想的信念,何來遠方?
詩與遠方 篇16
高三作文 ,983字民國老課本里有這樣一段話:“三隻牛吃草,一隻羊也吃草,一隻羊不吃草,它看著花。”——引子
有人曾說:“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我深以為然。
就像德國哲學家康德所說:“在我心中這世界上有兩種事物是最為美麗的,一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一是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則。”誠然,我們身旁充盈著太多能夠使人“美好”的事物,以致於我們深陷其間。且不說這是一個物慾橫流的世界,但是大多數人的日常行為,便足矣悲哀了。
從前的車馬很遠,路途漫漫,人們一旦分別,便只能寄情書信。行路的人步履安緩,才能見得“霜葉紅於二月花”。現在的科技發展,交通便利,人們一旦分別,便是頃刻間千里。行路的人神色匆忙,只望得高樓林立,鋼筋水泥。
其實你的頭頂就有耿耿星河,你的腳下就是萬里江山。只要你想,不論你身在何方,抬頭就能望見璀璨,低頭就可窺見瑰麗。只可惜你的心中有遠方,但你的靈魂裡卻沒有詩。我們大多數人都太像那食草的牛羊,只顧得貪婪的吞嚥,以保腹中飢轆,而不曾瞥見近在咫尺的花朵,走近一賞。足下遍地都是青草,而花僅僅一朵。
我們哀嘆著紙質書籍的沒落,卻仍舊捧著手機愉悅地重新整理著朋友圈和微博;我們讚美著他人遒勁的書法,揮斥方遒,卻搖搖頭提筆忘字;我們感慨著傳統文化的興衰,卻依然讀著情節單一的網路小說,喜笑顏開。
羅丹曾這樣說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我們不是看不到美,而是美在我們身旁,我們卻不願留意。攝影師肖全曾多次攬獲國際性獎項,他的攝影作品給人以極強的視覺衝擊和心理感受。對於攝影,他這樣講:“我只是比別人多看了一點兒,多等了一會兒。”有許多攝影師急功近利只想“吃草”,無心“看花”,過度使用影象處理技術,被人拆穿好不狼狽。而肖全卻在能夠“吃草”的前提下,堅守著“看花”,那麼受人尊敬也自然是水到渠成了。
我們為什麼需要人文素養?因為這種情懷會紮根在我們的血液之中,告訴我們如何處世,而不僅僅是學會飲食起居。我們在滿足溫飽的同時,應當望望前路,惦念著詩和遠方。
我眼中的詩與遠方 篇17
中考作文 ,754字一落清居,一片幽林,一人一筆一書,人生不過如此。
春有花開,夏有蟬鳴,秋有清風,冬有枯葉。我眼中的詩與遠方,是遇見。遇見一人;是戲觀,戲觀一生。
詩,不過是人間百態;遠方,不過是行走在未來。
人間百態,人、事、物;人間百感,喜、喪、怒;人間百情,家、友、戀。我眼中的詩是“酒肉朱門臭,路有凍死骨。”的物態炎涼,卻亦是“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的勇氣與信心。古詩,是中國文化的獨有特色;詩道,是中華文化的傳承之美。詩,是美於意境,是“醜”於現實,是憂於社會,是興於國家。反影我國古代社會的詩詞歌賦,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的百姓之悲;是“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與“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個人憂愁。看出我國大好河山,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雄壯之巔。是“天階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的溫柔之鄉……
行走未來,是展望明天,完成今天,回憶昨天。遠方不遠,路在腳下。未來又有何妨?是自己的路。遠方是夢,未來是現在。你以前有想過今天的自己是怎樣。過去的未來是現在,現在的未來將要來,時光匆匆,不知不覺,人生之旅已有了十幾年的行程。
詩與遠方在我眼中,是佛曰:美哉!我說:美妙。詩與遠方是碰撞的情意,思維的火花,詩與遠方又或是詩與當下。握住一支筆,翻開一本書,望著一片林,生在一幽居。生活不一定要繁雜、要財富五斗,它可以簡單,樸素,美好。
放下工作,放下手機,放下憂慮,去吸一吸新鮮空氣,逐一逐田野,追一追春蝶,踏一踏清水,或這便是我眼中的詩與遠方。
詩與遠方一直都在 篇18
國三作文 ,798字人生如詩,不過是首、頷、頸、尾四聯。若人生真能如古代詩人寫的詩一般自然、優美、順暢,那麼人生也能和詩一樣達到一種至高的境界。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出自杜甫的《望嶽》。不只寫出了作者想要登上高山的目地,也寫出了詩人對未來的遠大的志向。雖然杜甫生在戰爭年代,但他依然能立下“一覽眾山小”的志向,真可謂有鬥志雄心。杜甫有許多詩都是表達憂國憂民以及思鄉之情,可以看出他對祖國、人民、親人的情感,因此得到“詩聖”之稱。
“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出自李白的《將進酒》。李白又稱“詩仙”,寫有許多關於酒的詩,可見李白對酒情有獨鍾,認為飲者就算和聖賢比都略勝一籌。李白的詩多為灑脫,表現出李白的豪爽性格,以及對人生的曠達態度,沒有愧對“詩仙”的稱號。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出自《長恨哥》,詩人表達了對唐玄宗的不負責任的反對,真實的寫下了當時的社會情景。這首詩的作者是“詩魔”——白居易。白居易的詩多半淺顯易懂,並寫出了社會真實的內容。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出自龔自珍的《已亥雜詩》,寫出了作者雖然辭官離京,卻依然關心國家的情感,表達了龔自珍的愛國之情。
還有很多詩都是賦有深意的,他們一直都在我們身邊,只是看我們會不會去尋找它,品味它。人生如詩,如果我們的人生真的能如杜甫的詩一般有遠大的志向,如李白的詩一般灑脫,如白居易的詩一般真實,如龔自珍的詩一般愛國……那麼我們的人生將擁有屬於自已的光芒,將無比精彩,但如果你不去尋找它,那這些在你身邊的詩將會毫無意義,所以,請你們記住。詩與遠方一直都在。
詩與遠方 篇19
國小五年級作文 ,917字河邊的青草地,已經齊刷刷地長出新嫩油綠的小草,一根根拔地而起,上面佈滿了露珠,緩緩從上方滑下。許多五顏六色的不知名的小花,點綴著綠色的草地,遠處看,就像五彩繽紛的鑽石鑲嵌在綠色的手鐲上。
岸邊的柔柳,鳥兒在這綠色的迷宮中迷了路,許多貪玩的傢伙不小心將自己綁在了柳枝上,知趣的大人們撩撥著柳枝,垂到湖面上泛起了一圈圈的漣漪。
“草鋪橫野六七裡,笛弄春風三四聲”。小河畔,一陣清揚悅耳的笛聲在濃綠的草地上掠過,那麼歡快,那麼柔美,那麼悠揚。莫非這就是一千多年前呂岩走進的那幅鄉村畫卷?
不知什麼時候,田野裡的油菜花開了,遠遠望去,就是花的海洋,一層接著一層。走近了,你才發現一片片花瓣竟如此飽滿,一株上有許多朵,每朵的圓錐形花瓣都是純黃色的,空隙雖多,但又不是很稀疏,給人一種很舒服的感覺。
就在這片金色的花海里,一個扎著紅頭繩的小女孩正在追蝴蝶,辮子抖動著,一點一點將花粉採集。顫動的劉海,使她在花海中格外醒目。蝴蝶撲閃著翅膀,停在了一朵油菜花上。恍惚之間,我彷彿穿越到宋朝,闖進了那道籬笆。看到了楊萬里曾看到的那個童年——“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春去夏來,池塘裡的荷花競相開放。一朵朵裡粉外紅,偶爾有一些保護著蓮子的黑色蓮蓬。池塘邊,兩個小娃坐在船中,撐著小艇,影子因為船激起的微波而浮拂不定。玩累了,他們誤入荷塘,你看,他們左顧右盼,前瞻後顧,在確保無人之下,小心翼翼地採下一朵朵蓮花,一個個蓮蓬。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楊萬里筆下的童年已然成了我心頭的夢想。我也是水鄉的孩子啊,卻只能在古詩中感受“小娃撐小艇,偷採白蓮回”的那份竊喜。
落日熔金,晚霞染紅天際。牧童牽著韁繩,起身回家了。牧童騎在牛身上,四周的樹木上有許多蛐蛐在鳴叫。隨手摺下一小根竹子,趕著牛,橫穿過大河,回到家中。
倦鳥歸林,暮雲合壁,“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臥月明”這便是詩中的童年。放牧,吹笛,捉蝶,採蓮,撐船舶,捕蟬,臥月……這便是我羨慕的詩與遠方。
故鄉——我的詩與遠方 篇20
國三作文 ,1105字清淡的歡愉,最美的本質。——題記
車水馬龍,高樓聳立,夜晚的燈紅酒綠映在我的臉上,擾亂了我的思緒。躁動的搖滾,喧囂的人群,耳邊一片紛紛擾擾……在這個十字路口,我迷失了自己,看不清方向——學習的壓力層層疊疊地堆積在心頭,壓得我喘不過氣來;如機器般日復一日地迴圈,愈發迅速的節奏,讓我覺得前途一片黑暗。漸漸地,我跟不上生活的腳步,成了個迷惘的孩子……苟且偷生罷了!我多想逃離這個世界,在這世俗裡,隱藏自己。
所以,我回到了那個地方,暫且做個隱逸者。
那兒就是我的故鄉,一個古樸的鄉村。沒有新房,沒有科技,只有那灰牆青瓦,低矮的土屋。放眼遙望,平曠的農田裡玉米挺立,點綴著幾間木屋。屋舍的盡頭,盡是青翠的竹林,鵝卵石鋪成的小路終於山底。山腳下有一泓渠水,渠中的水清澈見底,金黃的銀杏葉隨流波飄向遠方。“綠的草,藍的水,紅的葉,白的山,我看著這一切秋天的童話發呆。”我品著林清玄的句子,散落在秋天的角落裡——原來世上不只有燈紅酒綠,不只有機械地學習。
鄉村的日子過得極其簡單。鄉親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看似規律的生活,卻充滿了隨性。男人們熱愛勞動,聞雞鳴而起,哼著小曲兒扛著鋤頭便幹活而去。在田裡,他們邊收割著莊稼便話著家常,在他們的臉上,一點也瞧不出累的蹤影,反而洋溢著豐收的喜悅和滿足的笑容,流淌的汗水是他們夢想的結晶。
而鄉村的女人們也是如此。被初升的晨曦喚醒,在小水潭邊洗衣,悅耳的浣衣聲和著鳥兒的小令,彷彿奏起了《田園交響曲》,舒緩而寧靜。
我坐在藤條編織的吊椅上,品著一杯綠茶,享受著此時清雅的畫卷,耳邊聽到的不再是躁動的搖滾,而是自然的音符。我漸漸地放慢了腳步,與這座鄉村並肩而行,感受到了慢的魅力。傍晚,暮色四合,我和爺爺奶奶坐在竹籬圍成的小院裡,捧著粗茶淡飯,品著清香苦茶,但見頭頂,月光淋漓。在這個樸實的鄉村裡,我找尋到最本質的自己——簡單純真的自己,不受約束、隨性漫步,猶如在另一個緩慢而詩意的世界中生活的自己。
林清玄曾在《人生最美是清歡》中說:“清歡是來自對於沉靜的疏淡的簡單的生涯的一種酷愛。當一小我能品嚐出野菜的清臭賽過了粗茶淡飯……這些便是‘清歡’。”大概,生活在快節奏中的我們,偶爾所需要的,就是這樣有詩意的清歡生活吧!
此時此刻,在與這座古樸鄉村——故鄉的相遇中,我邂逅了詩意的生活,到達了心靈的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