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就是讀自己相關作文20篇

給別人機會就是給自己機會 篇1

國小六年級作文 ,849字

今年冬天,媽媽最得意的就是家中的那盆水仙花了。每每客人來到我家,總會嗅到香味誇上一句。

記得它剛來我家時,我還十分不待見它。我不屑地指著它對媽媽說:“媽,你怎麼買了一盆大蔥啊!”媽媽指著花,說:“這是水仙,瞧著花骨朵,開出來可美了!”我撥弄著這些綠色的不像花骨朵的花骨朵,自言自語:“大蔥也能開花?”

一邊手不斷地在這盆大蔥上來回打轉,一不小心把花骨朵弄斷了。

我無所謂地對媽媽說:“媽,我把花弄斷了。”媽媽看著折斷的花骨朵可惜地說:“那就扔了吧。”我便捏著它來到垃圾桶前,隨手將它一扔。轉身走到“大蔥”前。媽媽說:“你給水仙花加點水吧!”我腦中突然蹦出一個想法:水仙花,不是長在水中嗎?那花骨朵在水中說不定能活,為什麼不給它一個機會呢?想到這,我又將它撿了回來。把花骨朵放入了盆裡。

幾天後,我來到客廳,不經意地聞到了一股沁人心脾地花香。沒想到,這香味的源頭,竟是被我嘲笑的大蔥,它居然開花了。白色的花瓣在花蕊邊圍成一圈。金黃的花蕊吹起一個個小喇叭。身後,是支撐它們的嫩綠的莖,黃色和綠色相映格外好看。

忽然,在花根部地白色中閃過一絲黃色,我蹲下來仔細看看,這不就是那個折斷的花骨朵,沒想到它綻開笑臉,昂著頭,開得那麼燦爛。

啊,這是一朵多麼頑強的水仙花,它竟能自己開出花來!幸虧當初我沒有放棄它,給了它生存的機會,不然我又怎麼能看到花的綻放,聞到花的沁香呢?我不由得聯想到:如果冬雪不給梅花機會,怎會有凌寒獨自開;如果夏日不給荷花機會,怎會有映日荷花別樣紅;如果秋天不給楓葉機會,又怎會有霜葉紅於二月花。

生活中的事也不是如此嗎?

記得那次朋友和我開玩笑,不小心將我的衣服剪破了。我很生氣,她向我道歉我也聽不進去,氣呼呼地跑回家了。回家後,我又想了想:她又不是故意地,既然她向我道歉了我應該原諒她。結果我又找了她我們握手言和,之後成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

有時候,給別人一個機會,就是給自己一個機會。我給了水仙花一個機會,收穫了一陣沁人心脾的幽香;我給了好朋友一個機會,收穫了一份堅不可摧地友誼。

最大的敵人就是你自己 篇2

國三作文 ,654字

假如世界上有一件事是你無法完成的,那就是時間倒流。所以,其他的事情是無論如何你都可以做到的,沒有什麼阻礙你前進的腳步的,如果有,那就是你自己。

今天的失敗就是明天的成功,今天的敵人,就是明天的自己。要想成功,就必須克服一切阻擋前進的腳步的因素。在我看來,沒有什麼因素比自己的內心更加可怕。

有一個美式足球隊在集中訓練,所有的人都必須經過的一項訓練就是“死亡爬行”,具體做法就是,一個人爬著雙腿挺直,另一個隊員背靠背躺在這個人身上,爬行的人要向前爬。這一項訓練是所有人都不願意做的,而且最高記錄是30米,所有的人都認為那是人體的極限了。這天,教練要證明給所有的隊員,人的潛力是無限的。教練選出兩人,做好準備工作,但是,跟平時不同的是,爬行的人需要帶上眼罩,只管向前爬就好。其他的隊員不屑一顧,認為再怎麼樣都不會超過那個記錄。爬行開始了,一步、兩步、十米、二十米……那個隊員一直在喊“我不行了,雙臂已經沒有力氣了!”教練說:“你可以的!加油!還有20米,還有10米!你可以的!加油!”教練不斷的鼓勵他,每一次想要放棄的時候,教練的加油聲都會令他無法停止。這時候,旁邊的隊友看的驚呆了,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他竟然爬出了100米!的驚人紀錄,所有人包括他自己都驚呆了!這就是人的潛力。

其實人沒有成功的阻礙在於自我設定,一開始自己就認為自己不能完成,所以自己的能力並沒有完全釋放出來,當你開始挑戰自己的時候,放下心中的自我設定以後,就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這就是自己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的說法,想要成功,就要挑戰自己!

我就是我,自己的王 篇3

國三作文 ,670字

即便滿身泥濘,也要成為最獨特的花,哪怕命運辜負,無數次被看輕,我也不應辜負自己的人生。我就是我,自己的王。

人的一生,長短不是有自己決定的,而是人們口中的老天決定的,但人的一生意義卻是由自己決定的。你的一生或是精彩,或是平淡,這些都是由你自己決定的,很多人都相信命運的安排,這些人往往都會說順其自然吧!這些都是命中註定的。命運,拆開來就是生命在執行,像個機器一樣不斷執行著。那些聽從命運安排的人,就是在正在執行的機器上的物品,沒有半點兒反抗。而那些與命運抗爭的人,就是那些機器的設計師,他們總想改變些什麼,想讓它變得更完美些。

當今社會,大學生很多,但好的大學不多。所以大部分大學生都出自三四流大學。這樣的大學生,既沒有過人的學識,也沒有特別的技能,他們因很難找到工作,在社會上難以立足,他們很容易被他人不大看好,這時他們就需要自己看得起自己,需要自己欣賞自己,不要對已形成的現實而屈服,要向命運反抗。

俞敏洪也是大家較為熟悉的成功人士之一,他曾考了幾次高考才考上自己理想大學,他就是看得起自己,即使旁人笑話,也不放棄。

現在老師總會對我們說,不管是誰放棄你了,你自己也不應放棄自己。政治書上總教我們要自重,自尊,自愛。而且發現每一次學校手講的那些逃生安全技巧時,最重要的最後一步,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自救。只有自己,只有自己看得起自己,其他人才會看得起自己。

如果愛,那就用力拼,哪怕所有結局都註定就算失敗,重來,我的命運我自己來定,不管是誰?都千萬別放棄自己,其實你的的經如何?你的未來多麼迷茫,請堅定自己走下去。

記住我就是我自己的王。

讀書就是讀自己 篇4

國三作文 ,703字

我覺得讀書就是讀自己。

有人說,讀書就像照鏡子,如果說鏡子可以映射出我們的外表,那書便真實的反映了我們內在的,包括我們的思想、精神等等所有的一切。在書的面前,我們似乎變得透明,變得一清二楚;在書中,我們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因此會讀書的人就比別人更能認清自己,瞭解自己。

大多數人都會說,我們讀書是為了增長學問、提高修養,為自己的將來做好準備,但是有多少人在讀書中意識到讀書的根本目的是要認識自己、完善自己呢?我們往往能從書中看到存在於自己身上的東西。人總是更擅長與別人評頭論足,這時書便充當一面鏡子,把你自己和別人都完完全全地反射出來,讓你在評價別人的時候也自問一下自己是不是也存在這樣或那樣不足。書來源於生活,書中的內容離不開我們所生活的這個世界,因此與其說我們在讀別人,倒不如說我們在讀自己的影子。

讀書不應該僅僅是為了將來取得什麼學位、找到一份好工作而讀,而是要為了自己的人生而讀,我想人生不應該包括學位和工作這兩樣東西吧!人的一生是不斷認識自己、完善自己的過程,而在我們身邊已經有了最好的工具—書。當然,要從書中認識自己並不是那麼容易,真正的讀書應該是一個思考、探索、得道的過程。光是一目十行地讀是一點收穫也不會有的,會讀書的人就能與智者為伍,會讀書的人一定能把自己完善得更好,只有為一種崇高目標而讀書才是最有意義的讀書,最有價值的讀書,最有效的讀書,這樣讀書的人才可能最大限度地瞭解自己、挖掘自己、修正自己。

讀書是為了充實人生,豐富人生,使人類變得有意義。讀書是學海中劈波斬浪的漿;是人生中相互依持的柺杖;它總在洶湧波濤中給予你無窮的力量,總在低谷增強你的自信,看清一個真實的自己。

讀《成功就要靠自己》有感 篇5

讀後感 ,948字

最近,我讀了一本好書,它的名字叫《成功就要靠自己》,是一本短文集,由96篇短文組成。這本書很好看,因為書裡舉出了許多人是怎樣追求自己的夢想,最終取得成功的範例。

第一篇短文叫《兩棵樹的命運》,短文以樹為例:農夫種了兩棵樹,第一棵樹拼命從地下吸取營養成分,儲存起來,打算長成參天大樹;另一棵從地下吸取養料,打算早點開花結果,它做到了這一點。但它結出的果子又小又硬、又酸又澀,很難吃。後來,第一棵樹結出了又大又甜的果子,農夫很欣賞它。但是,早開花結果的那棵樹卻被農夫砍掉做柴燒了。

還有一篇短文叫《給每一棵草開花的時間》:朋友去遠方,叫李雪峰來照看家裡。朋友很勤快,把院子打掃得寸草不生;而李雪峰卻很懶,只是偶爾打掃一下被風吹進的樹葉。有一次,李雪峰看見院子裡的角落開了一株很奇怪的花,好奇心促使他找了一位植物專家來鑑別,才知道這是名貴的臘蘭,每株至少值萬元,李雪峰趕緊打電話給還在遠方的朋友。朋友很吃驚,深有感觸的說:“要是給每棵草開花的時間,那麼,我們在人生中會得到多少枝臘蘭啊!”

書中還有一篇叫《播下那粒叫“總統”的種子》的短文,向我們介紹了祕魯一個小山村的一群窮小孩,他們每天起早睡晚,幹著又髒又累活的雜活,換取菲薄的收入。但他們都有一個遠大的志向“長大了要當總統!”,其中的一個,懇求父親讓他讀書,在讀書的同時,保證完成夥伴們一樣的“創收”任務—做工賺錢。18歲那年,他獲得了美國舊金山大學的獎學金;後來又在斯坦福大學獲得了經濟學碩士和教育學博士學位。

矢志不渝的奮鬥,讓他距離當年的志向越來越近,50年後,他終於實現了這個夢想—在祕魯2001年大選中,他擊敗了所以對手,當選新一屆祕魯總統—他就是前任祕魯總統托萊多。

相當總統的孩子很多,但最終成為總統的只有那麼幾個人,如果年幼的托萊多與其他同伴一樣只有夢想而不辛勤播種耕耘,那他可能永遠只是一個平庸的孩子。

書中還舉出了許多古今中外名人成功的故事:如比爾盖茨、愛因斯坦、安徒生、巴爾扎克、匡衡、李四光、楊利偉……

是呀!成功的頂峰要靠自己攀爬,成功的漫長需要自己等待。

《成功就要靠自己》這本書讓我學到了許多知識,懂得了一些道理:好書像一位睿智的導師,引導我們慢慢朝著成功的彼岸靠近。

讀一本書就是一次成長 篇6

國小五年級作文 ,405字

每一本書都會都會扣人心絃,使人激動,讓人幸福!如果我們每天能與書為伴,那麼,我們的生活會讓美麗的花變得更加美麗。

我們班級的圖書角本學期又開始建立了,同學們紛紛從家裡帶來了自己的書,我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同桌呂安心同學帶來的《愛的教育》,因為我被書的封面所吸引,我幻想著裡面的故事……認真地讀了起來!

愛,一個多麼熟悉的字眼,在每一個人的心裡都有許許多多的愛。每個人也讚揚過很多愛,可是,當我把《愛的教育》這本書看完之後,我才真正領悟到愛的真諦!

讀了這本書,我的心一次一次被觸動!我覺得做為一名小學生不應該只做一個被別人愛的人,更應該做一個愛別人的人,做一個心中有愛的人。

莎士比亞說過:“生活裡沒有了書籍,就像沒有了陽光;智慧裡沒有了書籍就像鳥兒折斷了翅膀。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讀書吧,用心去發現更多的美麗,尋找更多像安利柯一樣不平凡的人物。

感謝書給我帶來的成長,我願一直讀下去,成長下去,期待著自己的進步……

讀《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有感 篇7

讀後感 ,684字

在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有很多,它們會給予人一種心靈或視覺上的快樂。但是,如果你把這些美好的事物拿去跟別人分享,你得到的不單是自己的快樂,還有別人的快樂,這樣做難道不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嗎?

這個學期我們學習了一篇課文,名叫《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它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是一件讓人快樂的事情。

這篇課文主要寫了德國人養花是把花養到臨近街窗戶的外面,這樣做可以讓走在街上的人們欣賞到自己的花兒。儘管自己欣賞不到自己栽種的花,但是卻可以欣賞到更多美麗的花兒,而且還可以美化環境,這樣做真是面面俱到!或許哪一天你來到德國旅遊,走在街上的你一抬頭,就會看見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奼紫嫣紅,一陣清風吹過,淡淡的花香向你撲鼻而來,這是德國人那種“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美好心靈創造的一道奇麗的風景啊!

通過學習這篇課文,我也漸漸明白了“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這句話的含義,其實它告訴我們:只要自己做出一點小小的犧牲,得到的將會是更大的滿足。而且你別看這句話“人人為我”放在前面,其實只有“我為人人”才會出現“人人為我”。所以說,不要太過計較生活中的一些小小的得失,只要你這樣做是可以讓別人快樂的,分享一些也是值得的。

比如說我們班級圖書角的事情吧,只要每一個同學都從家裡拿出一本或幾本書,書櫃裡的書積少成多,我們就可以看到更多的書籍了。大家雖然犧牲了一本,但卻可以看到更多好書,這樣做不是很好嗎?其實,在生活中,如果我們能把自己的東西與身邊的人分享,雖然犧牲了一點點,卻可以收穫到更多的快樂,這必然是最好的做法。

學習了這篇課文以後,我明白了許多人生道理。

讀《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有感 篇8

讀後感 ,583字

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不想累,都想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有滋有味的。可是,你不給予,例會有收穫嗎?你不為“人人”,“人人”會為你嗎?那麼,你會過得好麼?

我剛學完一篇課文—《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裡面的“人人為我,我為人人”讓人尋味。我認為“我為人人”是前提,“人人為我”是後果,如果沒有“我”對國家、社會的奉獻,也不會有其他人會給你收穫。生活也如此。

我還讀過一篇叫《將心比心》的課文。裡面講了:正在讀醫學大學的“我”帶著生病的媽媽去打吊針。去到醫院,負責打針的那位實習護士總打不準,“我”看著媽媽的手青一塊紫一塊的,很生氣,媽媽則對“我”說:“你以後當護士,也許也見不得好多少,要將心比心啊!”很快,幾年過去了,“我”也當上了一名護士,“我”也和當年那位護士一樣,那個老奶奶也和媽媽一樣,微笑著,“我”明白了:這就是“將心比心”!因為大家的寬容,這個世界才更安寧,更美好。

在這篇文章中,病人對護士的態度就是“我為人人”,而護士有了自信心,也會“人人為我”。這篇文章雖然用了將心比心這個詞,可意義與“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一樣,依然沒變。

生活中,如果我們像這兩篇文章裡寫得一樣,用自己的力量去給予別人;而別人也會像你一樣,用自己的力量去給予你,給予他人。一直下去的話,最後,你也會有所收穫。如果你不為“人人”,“人人”也不會為你,你我都將生活在無助的沙漠中。

讀《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有感 篇9

讀後感 ,432字

俗話說得好:“給予比接受更加快樂。”有了給予,就會有回報。

今天,我們學了一篇課文,《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課文講述了在德國家家戶戶臨街的窗戶前是花團錦簇,奼紫嫣紅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德國奇麗的風景和民族的讚美。

課文裡,“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在德國隨處可見,比如,每一家把花種在臨街的窗子外,是每一位經過的人都能欣賞到;但是別人又把花種在臨街的窗戶外,又能給在這裡經過的每一位人都能欣賞到花。

這時,我想到了一件事。那次,老師在班上說:“明天每一位同學都帶了一本書回來,放在班級上的書櫃裡,就能給每一位同學看。”我們都很贊成老師的說法。因為這樣我方了一本書放在書櫃裡,同學們就能看我的書,就在這裡他們就能在我帶來的書籍裡學到更多東西;而且我有、又能看到56本書,從哪些書籍裡學到更多知識。這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雖然我沒有去過德國,也不知道那裡怎麼樣的。不過我還能從季羨林爺爺的文章中知道了德國人“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美好品質,覺得德國是個了不起的國家。

讀《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有感 篇10

讀後感 ,526字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此話乃出自孟子之口。說的事和人相處好,那和人相處好的基礎是什麼?當然是相互幫助,相互分享。那麼人家也會和你做朋友了,而且還會幫助你,和你一起分享。這就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境界了。

記得一篇最能表現這種境界的文章,名字叫做《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說的是在德國每家每戶養的花都朝外開,在裡面只能看到花的脊樑。但在外面看,由於花與花連在一起,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這不是很好的體現了“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美好境界嗎?在屋子裡的時候,你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在外面的時候,自己又看別人的花,這種境界是頗耐人尋味的。

這種境界也是無私的,你若想看別人的花,你就得給自己花給人看。對於一個沒有擁有美的心靈與博大胸襟的人,這是何等難事?可德國人卻大多做到了!可見德國人的心靈是美麗的,教育是成功的。同時也驗證了一個真理: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變成美好的人間。

這是,我想到了我們班書櫃的事情,只要人人都捐出一本書,積少成多,就會成了一個大書櫃,人人都可以節借閱了。這不也是一個“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一個好例子嗎?

像這樣的例子有很多,我堅信,只要人人都抱著這樣一個信念,在學習,工作,生活中運用。這個世界一定會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