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時間碎片化相關作文20篇

論時間碎片化 篇1

論時間碎片化作文70 ,697字

網際網路科技的發展,使得人們的生活速度愈來愈快,面對空閒時間的減少,人才開始“珍惜”時間,將時間碎片化。

對於我們這些學生,枯燥乏味的作業也是否能夠碎片化呢?語文做累了就換成數學,既節約時間,又保持大腦活力,誰願意一直做同一個學科呢?

但是,難道你還沒有意識到,碎片化的作業會使你把握不到重點嗎?專項訓練才會讓你將其牢記在心。

上學的公交、地鐵途中,你是否會拿著手機刷刷微博、看看新聞,而非捧著名著逐字閱讀?可能你認為你也在利用手機閱讀雞湯文章、網路小說,而名著的精髓是可以從他們中獲得的嗎?

如今,誰願意點上一炷香,安靜的閱讀一本書呢?你不願意是因為現代社會令你容易浮躁。何不像我一樣,每週固定時間,靜下心來,閱讀一部長篇小說,亦或是幾篇散文詩歌,亦或是一本學術專著。

如今,誰願意專心地思考一個深奧的問題呢?你不願意是因為你認為沒有時間。何不像我一樣,抓住每一個十分鐘,確定一個長期的主題,走出室內,慢慢思索,每一個看似極難的問題,都能在兩週內解決。

如今,誰願意深入鑽研每一個你需要買的物品?你不願意是因為你沒有耐心。何不像我一樣,對比物品是不是上網搜尋哪個更好,而是去圖書館查閱哪些方面影響其效能,再上網蒐集其使用評價,結合其具體引數,製作成一張明晰的表格,大到電器,小到文具。

如今,誰願意約好友去咖啡廳坐坐,聊聊彼此的生活,增進彼此的友誼?你不願意是因為你已進入快節奏生活。何不像我一樣,點杯喜歡的飲料與朋友談天說地,再寫寫作業,豈不樂哉?

我想,碎片化的時間是一把雙刃劍,用碎片化的時間做一些必要但不重要的事,由此節約下的時間整合化,再做更有意義的事,才算真正的珍惜時間、有效率。

碎片化時間,碎片化利用 篇2

碎片化時間,碎片化利 ,751字

在網路科技不斷髮展的今天,我們的生活也隨著科技的發展而碎片化,我時常聽見這種聲音:“科技的發展阻礙了我們生活的發展,我們的時間碎片化了,我們的閱讀碎片化了,我們的購物碎片化了,我們的社交碎片化了……碎片化的生活使人類在不斷‘退化’。”可事實的確如此嗎?

眾所周知,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司馬光抓緊一切空閒的時間努力學習,編寫了流傳千古、影響深遠的歷史著作《資治通鑑》;著名數學家陳景潤抓緊零碎時間,通過不屑的努力,最終解開了外國人運用高科技都未解開的“哥德巴赫猜想”;法國著名女物理學家、化學家居里夫人為了不使來訪者在來訪時拖延時間,會客室裡從來不放座椅,魯迅先生曾說過許多關於珍惜時間的名人名言……所以,並不是我們的時間碎片化了,而是我們對於零碎的時間不知道如何使用,真正讓碎片化控制我們生活的,使我們自己。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合理運用我們的時間呢?

首先,我們先要有一雙敏銳的眼睛及一顆勤勞、努力、追求上進的心,這會幫助我們找到空閒的時間,比如乘坐計程車,在車上的時間,在餐廳點餐後,等待的時間,甚至可以是你走在路上去某地的路上,像這種零碎時間,我們是可以輕易的找到它們,並且利用它們的。

其次,是要在找到時間後抓緊時間,因為科技的不斷髮展,以及手機的不斷普及,人們經常“機不離人”,但是時間也在不知不覺中悄悄流逝了,所以我們應該明確目標,專心地完成自己的事物。

最後,就是要把自己在碎片化時間內所做的事進行整合和完善,由於是在碎片化時間內所做的事往往不夠完整、嚴謹,所以在最後進行復查和檢驗是十分重要的。

希望我們可以在碎片化生活中,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記住魯迅先生的名言“時間,每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時,可是一天的時間給勤勉的人帶來智慧和力量,給懶散的人只留下一片悔恨。”,享受生活的樂趣。

碎片化的時間,碎片化的生活 篇3

碎片化的時間,碎片化 ,927字

隨著時代的演變,人們的生活也開始變得碎片化了,碎片化的閱讀,碎片化的購物,碎片化的社交聊天……我們無時不刻都受到了碎片化的影響。舉個例子,如果你正處於高考時期的複習階段,複習完之後便可以閱讀自己喜歡的書籍,可是因為天色已晚,所以讀了不到五分鐘就關燈休息,而第一天考完試後還要複習第二天的題目以及要點,所以閱讀的時間又定格在了五到十分鐘內,這樣日復一日,不知要多少天內才能讀完一本書籍。所以這碎片化的時間即給我們帶來了樂趣,又使我們貪婪一物而忘記時間或其他事,甚至忘記做其他事情,例如小學時一回來就看電視,忘記了寫作業,導致第二天被老師留在學校裡,很晚才回家,回來之後作業又再次做到很晚,形成了一個惡性迴圈。

我平時也是一個珍惜時間的人,每次寫完作業,我複習預習之後,都會拿出我最喜歡的小說出來看,而且學校里老師佈置的作業很少,不是在學校裡做完就是在吃飯前就完成了,所以在一個月裡,我將《造彩虹的人》,《中國詩詞大會》,《鬼吹燈》閱讀完畢,《造彩虹的人》其中的生動情節使我身臨其境,《中國詩詞大會》的題解以及原因和解讀使我受益匪淺,《鬼吹燈》之中胡八一,王胖子,Yang三人的盜墓過程驚悚又不失搞笑的情節使我身臨其境,好像我就在他們三個“摸金校尉”的一旁,跟他們一起喜怒哀樂,為其中的情節的變化感到“不應該”,“不可能”。其實我認為碎片化的生活未必給我們帶來了壞處,因為如果老師佈置了一個長期的作業,而你非要將它一天內做完,那麼碎片化的時間就給了你一個很好的選擇,你可以在做完當天作業並複習預習完之後便可以利用起來自己的碎片化時間來完成,這樣你就省去了在期限的最後一天忙趕作業的煩惱,也有更多的時間來看書推廣見識,開拓眼界。怪不得書是人類的朋友,冰心奶奶說過:“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

同樣,碎片化的生活也給我們帶來了壞處。比如說你在看小說正專注的時候,媽媽會突然告訴你:“快把課文背給我聽。”這時,你的脾氣肯定馬上就上來了,心裡肯定會想說:我看書正在高潮的時候能不能別來打擾我。可是因為她是你的長輩,不能這樣,所以只能忍著,但現在我有一個辦法:你在做完作業後直接找她背完之後再去看書。

碎片化的時間既有好處又有壞處,只要把握得當,壞處肯定會化為烏有。

時間碎片化的利與弊 篇4

時間碎片化的利與弊作 ,626字

時間碎片化是一個比較新穎的詞彙,可以說,它是隨著網路發展而慢慢傳播開來的,也可以說這個詞彙就是因為移動網際網路大為發展而誕生的。我認為碎片化時間可以理解為原本無法被利用,可是在網際網路的幫助下能夠利用手機來瀏覽新聞、玩遊戲、看電子書的時間。

關於碎片化時間,我認為是利大於弊的,因為原本這些時間都是沒有得到充分利用的“潛力股”,在網路的幫助下,這段時間能使我獲得很多原本獲得不了的知識和資訊,就拿看新聞作例子,我能利用坐地鐵的時間來看至少四到五個新聞,而如果我沒有利用移動網際網路,那麼我就看不到這些。以前我沒有好好利用這些時間,導致我當時的一天的時間很緊湊,每天總是那樣一做完功課,就只有所剩不多的一個多小時的休息時間,然後就倒頭大睡。而如今,我有了更多的時間來分配我的課外活動,我可以在碎片化時間看新聞、電子書,在睡前看一會兒書,預習一下課文,生活比以前更加豐富多彩。

而有利就有弊,我認為碎片化時間最大的弊也正是他的利,因為這些時間被充分利用,原本緊繃的一天安排也變得鬆弛起來,我也明顯地感受到我的心態變化,以前我總是因為想要有更多的休息時間而努力做功課,又因為想要少一點訂正而更加專心,但是現在我有更多的時間做其它事,因此我常常會分神,或稍微休息一會兒,我也常常聯絡不上同學,這也有可能是因為他們現在也和我一樣有更多的選擇而不是繁忙中有秩序的生活。

總而言之,碎片化時間有利也有弊,但是隻要能控制好自己,規劃好一天的計劃,就能運用好碎片化時間。

是利用了碎片化時間,還是把時間碎片化了 篇5

是利用了碎片化時間, ,834字

自從有了手機,我們的生活就有了很大的變化。不少人都成了低頭族,在地鐵車廂裡,在餐桌旁,甚至是在過馬路的人行橫道線上。如果被問到為什麼這麼頻繁地看手機、玩手機,低頭族們會回答:“手機可以讓我們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呀!

頻繁地看手機、玩手機真的都是在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嗎?我不同意。

我們的確都有一些零散的、無規律的、也很容易浪費掉的時間。但是,在這些時間裡,很多人頻繁地拿出手機只是刷朋友圈、看微信、瀏覽網頁等,大多隻是消磨時光而已,是談不上“利用”二字的。

在我看來,頻繁低頭不是利用碎片化時間,還會把時間“碎片化”。比如課間,這是一段休息一下眼睛、舒展一下身體、放鬆一下精神的時間,如果你不停的刷手機,你就把這段時間碎片化了。這樣,你還能休息好、舒展好、放鬆好嗎?

再比如我家裡飯前這段時間,如果我在正式開飯前就先“品評”一下老爸已經炒好的菜,或是幫著盛個飯、端個碗、擦下桌子,或是跟外婆嘮叨嘮叨,這段時間豈不是珍貴的親情時間?哪裡還是需要用手機利用的碎片化時間呢?而如果我還是頻繁刷手機,豈不是把這段時間碎片化了嗎?

刷手機而把時間碎片化的例子還有很多。有的人不論在做什麼事情,只要聽到手機“嘀”一聲,就趕緊要檢視,這就把正常作事的時間也“碎片化”了。有的人即使手機沒“嘀”,過一陣不檢視就像丟了魂似的,焦慮不堪,這就更嚴重了,因為他們已經養成了習慣,他們已經顧不得什麼時間或任務,習慣性地檢視手機是第一位的,他們的時間就會零碎不堪。

那麼,我們能不能既用手機“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又減少“把時間碎片化”呢?我覺得關鍵還是對時間的規劃。如果是按規劃用手機下載或上傳作業、看通知、聽聽力材料等,就是做了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情,是真正地利用了碎片化的時間。如果沒有規劃、漫無目的、乃至形成頻繁玩手機的壞習慣,那就會不斷地“碎片化”寶貴的時間。

我們學校要求同學們在校時手機統一保管,這很好。因為在學校幾乎沒有碎片化的時間需要藉助手機利用,也不應該讓手機把我們寶貴的時間碎片化。

是利用碎片化時間,還是把時間碎片化 篇6

是利用碎片化時間,還 ,834字

自從有了手機,我們的生活就有了很大的變化。不少人都成了低頭族,在地鐵車廂裡,在餐桌旁,甚至是在過馬路的人行橫道線上。如果被問到為什麼這麼頻繁地看手機、玩手機,低頭族們會回答:“手機可以讓我們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呀!

頻繁地看手機、玩手機真的都是在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嗎?我不同意。

我們的確都有一些零散的、無規律的、也很容易浪費掉的時間。但是,在這些時間裡,很多人頻繁地拿出手機只是刷朋友圈、看微信、瀏覽網頁等,大多隻是消磨時光而已,是談不上“利用”二字的。

在我看來,頻繁低頭不是利用碎片化時間,還會把時間“碎片化”。比如課間,這是一段休息一下眼睛、舒展一下身體、放鬆一下精神的時間,如果你不停的刷手機,你就把這段時間碎片化了。這樣,你還能休息好、舒展好、放鬆好嗎?

再比如我家裡飯前這段時間,如果我在正式開飯前就先“品評”一下老爸已經炒好的菜,或是幫著盛個飯、端個碗、擦下桌子,或是跟外婆嘮叨嘮叨,這段時間豈不是珍貴的親情時間?哪裡還是需要用手機利用的碎片化時間呢?而如果我還是頻繁刷手機,豈不是把這段時間碎片化了嗎?

刷手機而把時間碎片化的例子還有很多。有的人不論在做什麼事情,只要聽到手機“嘀”一聲,就趕緊要檢視,這就把正常作事的時間也“碎片化”了。有的人即使手機沒“嘀”,過一陣不檢視就像丟了魂似的,焦慮不堪,這就更嚴重了,因為他們已經養成了習慣,他們已經顧不得什麼時間或任務,習慣性地檢視手機是第一位的,他們的時間就會零碎不堪。

那麼,我們能不能既用手機“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又減少“把時間碎片化”呢?我覺得關鍵還是對時間的規劃。如果是按規劃用手機下載或上傳作業、看通知、聽聽力材料等,就是做了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情,是真正地利用了碎片化的時間。如果沒有規劃、漫無目的、乃至形成頻繁玩手機的壞習慣,那就會不斷地“碎片化”寶貴的時間。

我們學校要求同學們在校時手機統一保管,這很好。因為在學校幾乎沒有碎片化的時間需要藉助手機利用,也不應該讓手機把我們寶貴的時間碎片化。

防止時間碎片化 篇7

防止時間碎片化作文1 ,947字

在我很小的時候,似乎擁有很多很多的時間。那時我能從容地讀書、畫畫,去戶外騎腳踏車,還有大段的時間練琴。

我現在依然是個孩子。可是隨著長大,時間卻似乎變得越來越少。要做的事兒越來越多,總覺得時間不夠用啦。

大概8、9歲時,我有了自己的iPad,有了自己的郵箱,後來又有了自己的微信,開始接觸電子產品和網際網路,也開始接觸網路遊戲,覺得這真是個新鮮有趣的世界啊,隨後就常常忍不住偷偷玩,寫作業時也老惦記著……結果,從一開始的接觸新科技的成就感,變味兒成需要毅力來控制的不那麼光彩的事,還老和媽媽玩“官兵捉強盜”,自己也覺得很沒勁。

於是有一次,我問媽媽,為什麼我總覺得時間不夠用呢,為什麼越長大越定不下心來專心做一件事了呢。

媽媽告訴我,隨著長大,我們的時間就被各種學習和活動分割成一塊塊的碎片,而智慧電子產品和網路的便利又加劇了碎片的形成。我們的生活越來越輕鬆方便,可帶來的負面則是誘惑越來越多,它們會在不知不覺中吞噬掉你的時間。如果不能意識到這些,不能認真規劃和安排,那就會被時間牽著鼻子走,就會整天忙忙碌碌卻效率低下,還會漸漸讓意志消沉,漸漸對自己失去信心。

那次和媽媽討論了很多,不僅是對我影響很大,連媽媽也順便反省了自己,哈哈,她說我提出的這問題非常有建設性,也幫了她大忙呢。我們一起把每天要做的事列了表,按照重要級的先後次序做安排,這樣一來,一些無足輕重的事就自動被排序到末尾去了。我們的目標是防止時間碎片化,尤其在安排那些重要的事情時。起初,我需要把可能造成干擾的東西統統收起來,才能不受它控制呢。

在後來的執行中,我發現還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那就是管理好我的能量,當我幹勁滿滿時,做事的效率就很高,管理能量有時比空出大段的時間更重要呢。因為我們畢竟不是機器人,當身體累了的時候,注意力就會分散,意志力也下降了,這時候如果去好好睡十分鐘,給身體充個電,絕對會事半功倍的。

而那些真正碎片化的時間,就可以用來做不需要深度用腦的事。比如寫作業的間隙可以唱歌、畫漫畫、發呆,外出活動和旅行的時候,媽媽讓我隨身帶本書,空暇時看書打發時間。漸漸的在養成習慣之後,我沒那麼依賴iPad了,它只是我的學習工具而已啦。

一天只有24小時,它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能做出成績的人,是那些善於使用時間的人。

別讓自己的時間“碎片化” 篇8

別讓自己的時間“碎片 ,1055字

隨著現代媒體方式的進步,社會及科技的飛速發展,我們生活中的諸多事物都“碎片化”了:碎片化的閱讀、交流、時間等等。碎片化的生活已然影響到了我們的生活習慣。而曾經,被碎片化的時間也影響到過我的學習習慣。七年級上半學期,我有了一部自己的手機,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玩手機、玩遊戲、聊天。原來的我回家後就馬上寫作業,寫完後再做些小練習、看會書消遣時間,九點左右就睡覺了。而有了手機,我則能獲取大量最新資訊、看電子書、在手機上學習和做題。

可是在網上看了大量的資訊後我所能牢記的並沒多少,在網上耗費的時間卻很多。

原來的我回家後兩三個小時都是在專心致志地學習,而沉迷於手機那時,手機伴隨著我寫作業,時不時發出“叮叮”的訊息提示音,使我沒法專心寫作業。之後我把手機音量調成靜音後還是不能專心,往往是寫幾分鐘作業,看一下手機,因為我已經養成這種習慣了。

學習時間被碎片化,學習效率自然也就不高。那段時間我沉迷刷空間、打遊戲,導致作業拖到晚上十點還沒寫完的情況常有發生。第二天的我總是頂著厚重的眼袋,眯著佈滿血絲的眼睛,打著哈欠迎接新一天的學習生活。而我在校的默寫、做好的題目也時常漏洞百出,因為我在背單詞、古詩詞等時還在邊背邊在幾個動漫群裡活躍。

我去書店時總會買幾本想看的書,一回家就立刻津津有味地“啃”起書來。而那段時間,我就算寫完了作業也沒耐心看書。我買了但沒還看的書都疊了有三四寸那麼高,可我仍毫不緊張:今晚先玩會兒手機,明晚早點寫完作業再看書吧。幾乎每天我都這麼想著,卻半個多月都沒有付之實舉,而是每晚捧著手機看那些對學習毫無幫助的言情、仙俠文。現在想想,我都想不起當初看的電子書中的一個人物名,卻是浪費了那麼多本能看幾本含金量高的名著的時間。

直到那段時間的我在網上看到了一篇關於碎片化生活的文章,這才意識到自己沉迷手機而浪費了很多學習知識的機會。我反思了自己不當的行為,並決心利用好自己的時間,使我的時間重新“整體化”。後來我堅持先學習,每天留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上網。隨著我的堅持,我的自控能力變強,我的時間不再碎片化了。

時間被碎片化了,無意中我們其實做了許多對自己無益反而有害的事。在當今的時代,大多數人的時間都被碎片化了,越來越多的人們沉迷於上網、玩手機,卻落下了正事。但只要我們有正確的認知和自控能力,我們就能使自己的時間重新整體化。

柏拉圖說過:“自制是一種秩序,一種對於快樂與慾望的控制。”只要我們正確利用時間,不沉迷於網路,讓自己有整段整段的看書、學習或工作時間,那麼碎片化的時間就不會影響到我們。

時間碎片化來了,我們還需要書桌嗎 篇9

時間碎片化來了,我們 ,675字

我原本住在浦東,三房一廳有3張書桌。一張外公用,一張媽咪用,一張我用。媽咪是最喜歡在書房看書的,她總是那麼專注,那麼用功。弄得我都不好意思偷懶啦。

最近媽咪總是很晚到家。我問媽咪,是工作更忙了嗎?媽咪說,不僅是工作的問題,還有原來的房子出租,可是租客要求處置所有的3張書桌,說太佔地方。於是媽咪把書桌拍了照片放在網上,請需要的朋友可以來免費拿。有約著來看桌子的,媽咪就先去浦東老房子裡再回家。

“媽咪,那你現在是不是處理完了呢?”我問,“以後是不是可以早點回家?”我滿懷期待。

媽咪顯出少見的愁容:“沒有。很少有人來看,即便是來看了先嫌棄太大。我又找了收舊貨的,也沒有人收。如果是亂扔在外面,物業又不同意。我實在是太大意了,我認為這位租客不要書桌,外面要的人肯定很多,畢竟書桌是必需品啊。哪知道是這種情況。難道現在的人都不需要書桌了嗎?”

是啊,我想起媽咪無論在哪裡,無論條件是簡陋還是寬裕,媽咪都必須要佈置一件自己的書房。我的笨媽咪啊,她以為她自己要書桌,其他人也要。她簡直就是與世隔絕,不知道現在大人都拿著手機看各種資訊或新聞,或者就是看電視打遊戲消遣。孩子們早就有書桌了。房子這麼貴,誰還會浪費面積來放一張桌子呢。

我很慶幸我還是一個孩子在學校讀書,有的是整段的時間學習。而不像那些大人,時間都被碎片化了,一會手機響一下,一會又要收個郵件。媽咪總說,現在的辛苦是為了以後的不辛苦。我明白媽咪的苦心,我也會好好珍惜現在的生活,趁時間還沒有碎片化,認真讀書學習。

可憐的書桌,他們一定很傷心吧。託時間碎片化之福,天下之大,居然已經容不下一張書桌了。

時間碎片化 篇10

時間碎片化作文900 ,961字

隨著科技的發展與時代的進步,我們的生活正變得碎片化。但如何能將這些碎片化的時間拼起來,卻不是一件人人都做得到的事。

那麼時間碎片化會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壞處呢?舉一個典型的例子,有一種叫做拖延症的疾病。這雖然不是根本意義上的“病”,卻是一種現代人的固疾,這種“病”會導致時間的碎片化。假設一個人正在書寫一份報告,但寫到一半突然不想寫了,就去刷刷微博,過一段時間,又去做一些別的事情。這樣的話,本來一個完整的寫報告的過程就被割據成了無數個短小的時間碎片。期間你會忘記之前寫了什麼,或者是寫作的思路,這樣的後果只能是一篇效率極低的文章。這也是電子科技的一個弊端,它雖然方便了人們的生活,但同時也加快了生活的節奏,使得一件又一件的事情變得碎片、無序。事情的效率因為斷斷續續而被降低。再者,那些個別小小的事情其實在本質上沒有特別大的意義,只是一種打發時間的手段,是完全可以放棄的。

那麼又如何管理碎片化的時間呢?當然,這與統籌時間很類似。例如在排隊的空閒,等待公交車的時間,均是一些碎片化而零散的時間片段。每一段都看上去十分的短暫,但如果我們能合理的加以利用,其發揮的功能將是不可估量的。我們可以利用這些時間來看一些書、做一些工作。就好比我國著名的數學家陳景潤,他總是不肯放過生活中的任何一個間隙,不能說他的成功完全是靠這些碎片化的時間,但它們的確是功不可沒。管理時間其實很簡單,只是在於你有沒有這個決心去實行。也許別人會把你看成一個書呆子或者工作狂,但你不覺得正是像這樣的人生才會顯得更充實嗎?

最後我要宣告一點,有人說他刷微博、做一些零散的事情也是節省了時間,但這些僅僅是一些蒼白無力的藉口。這些時間的間隙原本可以被一些更有意義或者說相關的工作來充實,但卻被用一些完全不相干的零散式事件來代替。其實這已在不知不覺中將自己的時間碎片化,又何談什麼節省時間呢?如果真的要節省時間,所利用的應該是那些真正“多餘”的時間,而不是將本有事情做的時間給裂出了時間軸再反過來說節約時間,這根本就不是一碼事。

碎片化的卻是當今社會所要注意的一個問題,假設時間完全變為一個個碎片,一活兒做這,一活兒做那,那麼利用好時間的本質就將徹底改變。這是為了消耗時間而度過時間,而不是為了利用時間而度過時間。合理利用,綜合統籌,讓碎片化的時間重新“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