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處留心皆學問相關作文20篇

處處留心皆學問 篇1

國小六年級作文 ,495字

“有孔不見蟲,有絲不見蠶,撐傘不見人。”這則謎語的謎底就是我最喜歡吃的蔬菜—藕。

放學了,走在路上,這時從耳邊傳來“咕咕”聲,哎,我的肚子又唱起了“空城計”。想著,便加快了腳步。一開啟門,一陣香味撲鼻而來,隨著香味走進廚房,便看見一盤糯米藕,我不禁嚥了口水。

我拿起筷子,迫不及待地夾起一塊藕放進嘴裡,甜而不膩,軟而不粘,還有一股清香味。我咂著嘴大聲讚歎道:“媽,您的手藝見長哦!真是十里飄香。”媽媽聽後,笑眯眯地看著我,向我提出一個問題說:“你既然這麼愛吃藕,知道藕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孔麼?”我想了一下,胸有成竹地說:“小菜一碟,小時候就聽老人們說吃藕長心眼,孔不就是藕的心嗎。”媽媽搖了搖頭說:“那都是老人為了讓孩子多吃點蔬菜而編的善意的謊言,你要真的想知道答案就自己去找吧!”

吃過晚飯,我便衝進書房,開啟電腦,百度一搜,答案映入眼簾,植物生長離不開空氣,藕生活在水下的淤泥裡,空氣稀薄,為了生存,藕拼盡全力地吸取空氣,通過孔傳送給藕節上的根。所以,孔就是傳送空氣的通道。哦,我恍然大悟,點了點頭。

真沒想到,如此其貌不揚的藕,也蘊含著科學道理,生活中真是處處留心皆學問啊!

處處留心皆學問 篇2

國小六年級作文 ,828字

有人說,書是一位無聲的導遊,令我們暢遊世界;那大自然就更像一位無聲的老師了,只要你處處留心到哪裡都有學問。

最美人間四月天,正值油菜花開的季節唐老師心血來潮,帶領我們參觀學校周圍的油菜花田。

利用活動課,我們排著整齊的隊伍向菜花田進發。穿過一條之容得下兩人近處的小門,第一眼看到的是那盛開絢爛的桃花,那由濃到淡,有單到濃的花瓣伴隨著新綠送來陣陣清香。我們沿著蜿蜒的小路,來到菜花深處,共分八小組觀察,我帶領著組員們攀上一處較小的山坡,極目遠眺,此刻的油菜花海盡收眼底。黃色與綠色交相輝映,和諧又不失單調,金黃一色,翠綠一片,讓人眼前一亮。正對我面前的有兩塊油菜花田—一塊又低又矮,錯落有致的小路四通八達,站在高坡上就像漢字“田”似得,另一塊呢,是稍高的小山坡,雖然沒有被小路劃分得很整齊,可一排排、一列列的油菜花也很有秩序,就像昂首挺胸的士兵一般,從低處看,彎曲起伏的線條給人一種靈動的美。我怦然心動,飛奔著下坡,近距離的與油菜花接觸。油菜花金黃金黃的,仔細數數花瓣共有四片,有七個微微鼓起的花蕊,它的葉子是橢圓形的,個子也很高,快要比我高啦,我摸了摸它,質地很軟,也很脆弱,輕輕一碰它就落了,並伴隨著大量的花粉,這給好動得我帶來了大麻煩。嗅一嗅,有股不易察覺的清香,忽然,一隻小蜜蜂亂入了我的眼簾,只見它嗡嗡地飛著,頭也不回的鑽進了油菜花的懷抱裡。

專心觀察的我,用餘光掃了掃同學們,他們相互觀察,相互討論,不時傳來陣陣笑聲。看著,看著,竟有幾個同學來去無蹤,就連唐老師也不見了,我連忙尋找,原來,他們探祕去了,我慶幸自己沒有錯過。

“豌豆,常見的有兩種,一種花為紫色,一種花為白色,白花的豌豆可以先吃豌豆的嫩苗,待成熟時才能吃;而紫色的豌豆更加奇特,嫩的時候可以連殼帶籽一塊兒吃,老了也可以吃,不過只能吃籽……”

聽了老師的一席話,我恍然大悟,原來在這小小的豌豆中竟藏有這麼大的學問!

處處留心皆學問!這堂戶外課使我更加明白了這句話的真諦!

處處留心皆學問 篇3

國小四年級作文 ,448字

今天,我和表妹羅超一起在田野裡觀察各種植物,發現油菜的莖是圓柱形的,樹幹是圓柱形的,竹子的外形也是圓柱形的,而蠶豆的莖竟然是方柱形的……為什麼許多植物的莖或枝幹都是圓柱形的呢?這裡面有什麼科學道理呢?

為了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回家後向媽媽請教。媽媽指導我們用三張同樣的卡紙分別做了一個圓柱體、一個上下兩個面是正方形的長方體和一個任意的長方體。緊接著,我們就做起實驗來。圓柱上放了12本《少年特種兵》的書和一本厚厚的《現代漢語詞典》,居然還紋絲不動;上下面是正方形的長方體頂端放了一本《現代漢語詞典》和5本《少年特種兵》的書之後,放第6本時就倒了;任意長方體更不爭氣,一本《現代漢語詞典》就把它壓垮了。從比較中我知道了圓柱的承受力最大,怪不得許多植物的莖或枝幹都是圓柱形的。

“其實,圓柱形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就有許多應用。你看看我們住的房子……”媽媽的一席話又打開了我們的思維。是呀,房子前兩根圓形的立柱、又粗又圓的橋墩、自來水管道、吸管等,都是運用了圓柱承受力最大的原理,真是“處處留心皆學問”哪!

處處留心皆學問 篇4

國小三年級作文 ,686字

生活是一處寶藏,等待著人們去發現,去探索。在生活中,處處留心皆學問,只要我們仔細觀察每一個小細節,就可以發現許多有趣的現象。

不久前,我和我的好朋友在小區裡玩,玩得正開心時,我突然看到地上黑壓壓的一片,我湊上前去,發現一群群小螞蟻正在搬家,“你們快來看呀,小螞蟻們在搬家吶!”我興奮地大聲喊著小夥伴一起來看。後來我們倆為了多觀察一會,就把手裡的麵包分成小塊的灑在地上,讓那些沒有食物的螞蟻也搬運起來,有的小螞蟻還抬了抬頭,似乎在向我們道謝一樣。

不一會兒,天上烏雲密佈,先是閃出了一道閃電,然後便傳來了轟隆隆的雷聲,接著便下起了傾盆大雨,我趕快喊著我的小夥伴一起回到家裡,“媽媽,媽媽,剛剛天氣還好好的,怎麼突然就下起雨來了吶?”我邊換鞋子邊問媽媽。媽媽回答我:“剛剛你們不是還在觀察地上的小螞蟻嗎?難道就沒有發現什麼嗎?”正當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突然想起來這兩天我們學習的諺語:螞蟻搬家晴必雨,蜘蛛結網雨必晴!“媽媽,你說對嗎?”媽媽聽完,對我豎起了大拇指。氣象諺語原來這麼靈驗啊!

是啊,之前在上科學課的時候,老師也說過,原來呀,天氣變壞時,空氣中的水蒸氣增加,泥土反潮,螞蟻巢會特別潮溼,螞蟻難以安居,因為螞蟻的家連通著地下的,下雨會把它們的家完全淹沒,好多動物們都能預感天氣,螞蟻也不例外,所以當它們感覺到溼度過大時就會知道要下雨了,會趕在下雨前就把家移到地勢較高的地方去,當它們一搬完,沒多久雨水就會如期而至。

我為發現這個祕密感到興奮,同時也明白了一個道理:每一個小小的發現都來源於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大自然也是我們最好的老師,看來,平時要多注意觀察和學習啊!

處處留心皆學問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632字

俗話說得好:處處留心皆學問。生活中無處沒有知識,只要你細心觀察,善於發現,便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今天早晨我就發現了一個學問:為什麼調色盤在熱水裡比在冷水裡洗的容易呢?

昨晚,我和弟弟一起畫了一幅水粉畫,因為太累了,所以我就沒洗調色盤,放在一邊沒有管,心想:今天太累了,留到明天早上再洗吧。

第二天早晨,我一覺睡到自然醒,媽媽對我說:“孫穎,把昨天晚上你們畫畫的調色盤給洗了,用熱水洗,會更容易一些。”我“哦”了一聲,心想:一大早起來就要洗東西,真是不情願。不過還是照著媽媽的意思做了。

我才想動手放冷水,可耳邊迴響起了媽媽說的話:“要用熱水洗,會更容易一些。”這句話引起了我強烈的好奇心:為什麼呢?難道是融化的快嗎?我想,還是用事實來證明吧。因為我堅信:觀察+實踐=成功。

我拿來兩個紙杯,分別倒進冷水和熱水。又找來兩小瓶墨汁,同時倒進兩個紙杯中。只見熱水杯裡的墨汁迅速散開,水開始變黑,漸漸地全都變成了黑色;而冷水杯裡的水卻大大不同:只是慢慢的散開一條條“黑絲帶”,等了好久,杯裡的水才稍稍變黑。

這是為什麼呢?我興奮地跑到樓上,開啟電腦,查詢資料。通過資料上的解釋,我知道了:原來是水分子在搗蛋。冷水中,水分子的運動速度很慢;但在熱水中,水分子運動的速度是在冷水中的好幾倍呢!

通過這次實踐,我知道生活中處處有學問,只要善於觀察,勇於實踐,就能發現更多的奧妙。

處處留心皆學問 篇6

國小四年級作文 ,691字

在我心中一直銘記著這樣的一句話:“處處留心皆學問。”

記得有一次星期天,我和爸爸媽媽在河邊釣魚,突然爸爸釣了一條大魚,這時媽媽走過來,問我:你知道,魚有哪些內臟呢?

這道題把我和姐姐給難住了,姐姐皺著眉頭想著。而我呢,略加思考,便胸有成竹地說了出來:“肝、?、膽、腸、鰓……一鼓作氣說了出來,說的很流利。

媽媽說我說的全部正確,我拿下了個滿分。姐姐半開玩笑的說:“弟,你是不是殺過魚呀?”我告訴她:“處處留心皆學問!”原來就在一個星期前的星期天,我看爺爺收拾魚,把魚的內臟都掏出來了,我就纏著爺爺,問他們都叫什麼名字。

爺爺笑了,認真的講給我聽,我也很用心的記住了。誰知這“留心”而來的學問,竟在這次媽媽的考驗中用上了。

“處處留心皆學問”這句話是我自己在學習上受益,讓我在課本上學不到的東西用到了實際問題上。

一天,我無意中看到姐姐在寫作文中寫到:“西瓜在美麗的春天裡,從土裡鑽了出來。”可我卻想起,媽媽給我講過西瓜他們是在夏季才結果的呀!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她,她不好意思的說:“謝謝你,我沒有留心觀察,差點兒鬧了個大笑話!”

在生活中,我們只要留心觀察,就能從一些細小的地方,平常的事情中獲得知識。日積月累,這些知識就像粒粒沙子,慢慢堆成了小沙丘,當你遇到問題時,這些問題就能迎刃而解了。

是啊,處處留心皆學問,留心觀察,你就會感受到生活的豐富,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留心處處皆學問 篇7

國小四年級作文 ,507字

我心裡一直有一個不解之謎,這個問題驅使著我已經兩年了。

早晨,我拉開大廳的窗簾,發現我的倉鼠早已起來了。我心想:我可以去給它拿點食物。於是我就拿來了一盒瓜子,我將一點點的瓜子扔給它。它第一件事就是先觀察一下,慢慢地接近食物,先用爪子碰一碰,馬上躲開。等它知道這個食物沒有問題了,才開始吃了起來。它吃瓜子的時候可愛極了,它用小小的爪子捧起瓜子,先用牙齒把瓜子的一週都咬一下,接著它再把剩下的殼咬下來,這樣它就可以吃到瓜子了。

這個小小的試驗告訴我它十分喜歡吃瓜子。可是後來當我又把小麥給它吃的時候,它卻先把小麥捧在手上,再聞一聞,就像人扔垃圾似的把手裡的小麥給扔掉,轉身就繼續去找其他東西。當我再一次把瓜子放在它面前時,它就像三四天沒有吃東西似的跑我這兒來拿瓜子吃。

更有趣的是,每每一到中午,當我們開始吃飯的時候,倉鼠聞到了大白菜的香味,就會吱吱吱地叫個不停。有時它會從一個較大的呼吸處把頭伸出來,咬這個呼吸口的一角。年復一日,日復一年,總有一個呼吸口上會留下被倉鼠咬過的痕跡。有時,倉鼠的小爪子會露出來,被我看到後,我總是會用小木棍去點它的手。這個時候,它又會吱吱吱地叫起來,有趣極了。

我為我的發現而感到自豪。

生活處處皆學問 篇8

國小六年級作文 ,602字

生活中,有許多的學問,只要我們用心去生活,用心去品味,就會發現生活中的處處皆學問。

今天異常悶熱,人們恨不得把皮都剝下來,連小狗也伸出舌頭透透氣。下午,我和表弟去外邊玩,剛出一會兒,天空中下起了銀針般的濛濛細雨,淅淅瀝瀝下不停。我們都認為這小雨不算什麼,過一會兒肯定會停下來的,先去玩一會兒再說。果然,下了兩場小雨後,不一會兒就雨過天晴了,太陽露出燦爛的笑容。我們也就安心地玩耍。可是,當我們玩得盡興的時候,天空中突然烏雲密佈,電閃雷鳴,狂風橫掃,黃豆般的雨點開始敲打著大地,雨點越來越密。眼看難以回家,我們只能擠在別人的屋簷下避雨。哪知雨勢越來越大,像倒,像潑。一下子的工夫,原本乾涸燥熱的地面成了一條汪洋洶湧的長河。

不知過了多長時間,透過沉沉的雨霧,我看到了一個熟悉而瘦弱的身影—媽媽。她右手撐著雨傘,左手拿著雨衣,艱難地涉水而行,邊走邊遊目四顧。我大聲地叫道:“媽媽,我在這裡!”我們高舉著小手,歡騰地跳躍。媽媽聽到我們的吶喊聲,循聲而來。媽媽正要破口大罵,看到我們凌亂如麻的頭髮,迷茫無助的眼神,就不忍心了。等雨勢稍緩的時候,媽媽領著我們回家了。

回到家,媽媽語重心長地告訴我:“你都這麼大了,怎麼還不懂這些常識呢?這種小雨,加上天氣非常悶熱,小雨過後大雨肯定會來臨的。以後遇到這類事情,需留心點才行!”我羞愧地點點頭。

生活就是一本百科全書,只要細心地去品味,你一定會有新的發現。

生活處處皆學問 篇9

國小六年級作文 ,571字

生活是個五彩的大花環,每個細節都可以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驚喜。有一雙慧眼可以發現許多新知識。下面就是我的新發現。

媽媽給我買了一些獼猴桃回家,我迫不及待地拿出一個獼猴桃準備吃。媽媽忙說:“獼猴桃要挑軟的吃,軟的才好吃,至於硬的要放上兩天才能吃。”聽了媽媽的話我用手捏了捏獼猴桃,啊!竟然全部都是硬的,我失望極了,不解地問媽媽:“媽媽,你怎麼全部都買硬的啊?”媽媽笑了笑,耐心地說:“獼猴桃摘下來後要放一段時間才能變軟,市場上的那些軟綿綿的還不知放了多久呢!還是買硬的回來比較放心、新鮮。”

“哦,怪不得有時買回來的軟獼猴桃不新鮮,有的顏色都變了!"我回想以前。

終於,兩天過去了,我去捏了捏袋子裡的獼猴桃,這些“頑固分子”們頑固不化—依舊硬邦邦的。我坐不住了,開啟電腦快速地查詢能使獼猴桃快速成熟的方法。資料顯示,可以將蘋果和獼猴桃放在同一個袋子裡。我半信半疑地將蘋果獼猴桃放在袋子裡紮緊。果然,獼猴桃不出兩天就變得又軟又熟了。這是為什麼呢?哦,原來蘋果裡含有一種特殊的成分,能把水果催熟。我很是興奮,挑了一個軟軟的獼猴桃,剝開皮嚐了一口,呀!又香又甜很是新鮮。我拿給媽媽嚐了一口,並告訴了她我的新發現。媽媽聽後開心地笑了,微微點頭讚許,我見狀也開心地笑了!

生活處處有學問,今後我一定要做個有心人,去探索更多鮮為人知的“小祕密”。

生活處處皆學問 篇10

國小六年級作文 ,517字

記得名人馬克思說過:“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堅定的人才能到達彼岸。”是的,只有堅定意志,留心生活,生活處處皆學問。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早晨,我剛起床準備喝一杯水,我隨手倒了一杯冷水,一飲而盡。這酸爽我有點吃不消,感覺大清早來一杯冷開水確實讓我全身一震,頓時打了個顫。我立馬抓起熱水瓶往被子裡澆進去,我正準備把熱水瓶蓋蓋回去,沒想到杯子支離破碎了,而我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卻無能為力,我怎麼也不明白杯子怎麼會好好的破了呢?我也沒碰它啊?我百思不得其解。我呆呆的站在一旁,媽媽聞聲而來幫我把玻璃碎片掃掉了。

我一直想不明白,看著媽媽,媽媽似乎知道我要問什麼,她說:“自己去找找答案吧!”她笑著走了,我不甘心拿了個杯子又試了下,這個杯子又“犧牲”了。事後我清理完現場,我就去書中查詢資料。

原來將冰水放入玻璃杯中再取出來,這時玻璃杯壁上還會存有冷分子,這時馬上倒入熱水,杯子裡就會有熱分子,熱分子往裡縮,熱分子往外擠,他們互相推擠,就這樣把玻璃杯給“肢解”了。

生活中一件小事,有時候就可以給我們上一堂知識課,關鍵看我們是否願意學,從這件事中我知道了:要留心生活,善於思考,生活就如一本百科全書,我們一定能從中收穫許多,因為生活處處皆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