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我讀懂了相關作文20篇

終於我讀懂了 篇1

國二作文 ,600字

小雨在窗外淅淅瀝瀝的下著,斜斜的雨絲打落到窗前,我看著雨絲,伸出手去感受它帶給我的絲絲涼意,回想著過去的往事。

記起,我兒時的一幕又一幕,母親同我一起遊玩的場面,和我呆在肯德基中吃雞腿的一幕又一幕場景,它們就似一場電影,在我的腦海中不斷播放,揮之不去,依然記憶猶新,那時我是多麼積極、活躍。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褪去了年少時的頑皮,漸漸踏上了另一條歸途,這之間好似一條鴻溝,是我與母親在這一條路上越走越遠。

也許是無知的叛逆,還是時光的烙印,我與母親關係不再如原來那樣好。隨之而來的只是無休的爭吵,一味的反抗。

那天,我沈悶的回到家,在書房中為繁重的學業而苦惱。母親從房門口傳來喊叫聲:"吃飯了"。我聽了便轉身走出房門,也許是一個巧合,我不小心與母親撞到了一起,抬頭後小聲的說了聲:“對不起”。便走向餐桌,母親沒說什麼,走向廚房忙著端菜,我回頭看著母親的背影,不經陷入了沉思。何時,我也慢慢長大,和母親同高了,何時,母親的髮絲已有些泛白她是否因我而苦惱,是不是我哪裡做得不夠好。

回首往事,她對我的打罵,這時,好像煙飛雲散,她那雙為我煮飯的雙手也慢慢失去了原有的光澤。

剎那間,我醒悟了,她打出的痕跡亦是她對我愛的表達。也許,她對我這麼嚴苛只是想希望我未來能過的更好。

窗外的雨漸漸的停了,陽光顯現出它耀眼的美,我也開啟內心的煩惱,讓它慢慢烘乾,成為我記憶的瑰寶。

最終,我懂了她,我領悟了她對我的愛。

終於我讀懂了 篇2

國三作文 ,741字

在他人的世界中,父親是一棵高大的樹。用自己堅實可靠的枝幹。為我們遮風擋雨但我的父親像一束柔和的月光若隱若現,令人捉摸不透。

從小我與爸爸之間不太親近。認為他太過認真與嚴肅。與幽默的媽媽相比,我更願意粘在媽媽的身旁。

隨著自己慢慢長大,開始了初中的生活,我與爸爸住在了一起,只有短短几句問候語,我們沒有太多的交流,甚至連老師要求在家長會前寫一封給父母的信。並交給父母看,我自己都想不出我與父親的事情。只能胡亂地寫出一篇虛情假意的作文。就連我自己也不好意思的與爸爸說,這些故事都是虛構的。

到了十三四歲的年紀,我開始沉迷於網路世界中。自認為網路中虛擬世界也比無趣的生活好,自己的學習上也不認真,心思都在昨天玩的遊戲上,老師也批評過我多次。還把情況告訴父親。於是父親也開始批評我,而我也有自己的想法,以為自己已經夠成熟,有自己的空餘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於是與父親開始爭執。說:小時候媽媽都沒有管的這麼嚴。她還會帶我出去玩,你每天都只會叫我多看看書,你憑什麼管我。爸爸沒有作聲,默默地走開了。我以為自己的理由是對的。毫無壓力的過著日子。

直到有一天,我放學回家如往常,從爸爸枕頭下拿手機。但這一次,並沒有發現。於是我掀起爸爸的床墊發現了一個小小的信封,而信封裡正是我一年前胡亂寫下的作文,原以為它可能不見了。但父親還一直留在手中,沒與我說過這封信。我默默地回到房間,書桌上擺著一封簡潔的信,是爸爸留給我的,上面寫著他的反思,只怪自己沒對我照顧的太多,希望我能體諒他。還勸告,我現在的玩樂只能換來一生的平庸。希望我能把握時間,不被手機所影響。從字裡行間中,我看見了自己的自大愚蠢,爸爸不善於表達的父愛。

他那發白的頭髮是時間帶來的禮物。他那默默無聞的父愛是照亮我前方路途的月光,柔和又平靜。

終於我讀懂了 篇3

國三作文 ,626字

餘暉灑在刻滿歲月傷痕的牆壁上,腳步緩緩落在斷裂的青石板上,幾聲風的低吟沿著小巷吹到盡頭,帶著蒼老的聲音,最終停滯在佈滿爬山虎的屋簷上。眼前斑駁的門與記憶中明麗的硃紅色的木門重合,我似乎聽到爺爺慈祥的笑聲。

仲夏的暮色灑在樹底下半躺在藤椅上爺爺輕搖的蒲扇上,任憑懷中不安分的我撕扯著乾裂而又蒼老的枯樹皮,爺爺總是絮絮叨叨地說著《水滸傳》中英雄好漢的義氣與熱血昂揚的戰爭畫面,而我總是無法理解爺爺,就如同爺爺看著玩累了的我酣然大睡的模樣的無奈。

花開花落,春去秋來,因為老師要求,我迫不得已買了《水滸傳》,卻因為急躁的心性,隨手翻了幾頁後便被丟棄在黯淡無光的角落裡,只有螞蟻偶爾在上面領略它的風采。

木門發出的高昂聲音打斷了我的思緒,緊隨著的是爺爺佝僂的如同枯樹枝單薄的身影,依舊是熟悉的庭院,爺爺依舊坐在藤椅上跟我講述著梁山好漢的故事,微風輕輕吹拂起早已花白的頭髮上,佈滿皺紋的臉上綻放出燦爛的笑容,如同一束陽光,將爺爺的滄桑全部拂去,如同孩子面對新事物的好奇時的精神。聽著爺爺激情憤昂聲音,我不免好奇,究竟是什麼使爺爺如此痴迷?

回到房間,我將書從角落中拾起來,原本精緻的封面早已褪色,紙張也有些微微卷起,耐著性子與經歷多次想放棄的念頭後,我終於讀完了它。在那時,我領略了梁山好漢起義時的豪情壯志,折服於吳用的足智多謀,嘆息於宋江接受招安時的無奈……

我終於明白爺爺對它的痴迷,終於明白它不被歷史長河所淹沒,而被如此多的人傳頌,那一刻,我終於讀懂了它。

終於我讀懂了 篇4

國三作文 ,662字

傳統文化落葉堆積,他們經過時代的洗滌,被人們逐漸忘卻。回過頭去看這些枯黃的落葉,卻發現他們依舊是那樣的靚麗。

小時,奶奶的收音機中總是重複著古箏曲,整個家中都瀰漫著古箏的氣息。破舊的收音機中傳出陣陣乾澀的琴聲,千篇一律的,所有的曲子都是索然無味的。我總是不明白,為什麼奶奶總是這樣的樂在其中,每天津津樂道,不厭其煩地聽著這極其古板的曲調。

後來學了一篇古文,《伯牙絕弦》,常言道知音難求,當伯牙找到自己的知音鍾子期後,與鍾子期一起,一時興起彈奏出流芳千古的《高山流水》。當鍾子期死後伯牙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當老師播放出《高山流水》時,我便愕然了,一首古樸而不古板的曲子,一陣悠揚的琴音從音響中流出,宛如一個老者娓娓道來的故事。

那種聲,絕不只是物理中所說的振動的聲,那是如泰山的巍峨,居高臨下“一覽眾山小”便是如此;好似站在江畔,望著東去的大江,“江入大荒流”也是如此。那就是中華的聲音。如果中華聲音中鼓鑼聲是一個塞北的漢子怒吼,那琴瑟聲就是那嫣然一笑的女子。

我終於明白,曲子的乾澀取決於人心,瞭解曲子其中故事的人總是樂在其中,而相反則是認為其枯燥乏味的。“一曲一故事”,中國曲或許就是如此。

曲中的故事當然不止《高山流水》中的《伯牙絕弦》,還有很多如膾炙人口的曲子《十面埋伏》就是當時楚漢爭霸的故事。這些背後的故事也為這些曲子潤上了更靚麗的色彩。

當廣播中再次播放出一曲曲流水般的古箏曲時,總是那樣的愜意,那空中的素琴聲就是古人向今人訴說的一個個故事,他們告訴著我們,只有用心品味,才能讀懂他們的曲子,讀懂他們的故事。

終於我讀懂了 篇5

國一作文 ,584字

三年求學之旅,我終於讀懂了。

三年時光,來去匆匆,人生的第一道門梯即將開啟。在這三年時間中經歷了千次考試百次選拔,將要面對一次強大的海浪。

我終於讀懂了什麼是青春?青春就是奮鬥努力,朝氣蓬勃的我們,我們現在的汗水總有一天將化為激動的淚水。現在兩點一線的生活也許枯燥,也許痛苦,但現在的一切都是為了以後的光明。當你上課睡覺時夢想從你面前溜走,當你認真聽課時,你變把命運握在手中,在這大好時光中青春就是來學習的。

我終於讀懂,我們現在努力是為了什麼?為了將來,為了自己。體育課上的堅持,操場上的影子都是我們努力的結果,上課時的認真,下課時的守紀都是我們堅定自我的表現。

三年求學之旅得到了更多的知識、認識的更多的同學、聽到了更多的細心教導。

“不奮鬥,枉青春。”在這個鮮花盛開,春回大地的連繫,我們懷著不同的目標,向著不同的終點線徑,青春是用來消耗的,青春是用來奮鬥的。如果在這個時候不能把心思放在學習上,那麼這段時間就在虛度光陰。

在考場中總會寫到“沉著認真細心守紀”這不這八個字就在提醒著我們現在是最後一年了,剩下的時光不多,你夢想的距離也不遠了。在這條充滿荊棘的路上充滿著我們清晰的腳印,當站在山頂上時,才真正明白這一切都是有價值的。

在這段時間中經歷這麼多風吹雨打,才終於明白世態炎涼,青春求學的艱辛。

也許在之後的這段時間中,我還是會清晰地記得這時的奮鬥與努力。

終於我讀懂了 篇6

國二作文 ,762字

中華名族歷史悠久,文化經典更是燦若星河,這些優秀的文化經典,凝聚了前賢的大智大慧,睿語哲思,濃縮了華夏五千年的思想精粹,感染薰陶了一代又一代龍的傳人,可以說是一份寶貴的精神財富。

從初一開始,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讀《論語》,但現在才終於讀懂。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所揭示的是處理人際關係的重要原則。人應該有寬廣的胸懷,待人處事之時切勿心胸狹窄,而應寬巨集大量,寬恕待人。倘若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給別人,不僅會破壞與他人的關係,也會將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以前,我會把自己不喜歡的東西給別人,但現在,我已經改掉這個毛病了。我覺得,學習魯迅先生,為自己想的少,為別人想的多,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如果人人都能學習魯迅先生,那這個世界該多麼美好、多麼和諧啊!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孔子的這句話,受到後代知識分子的極力讚賞。他虛心想別人學習的精神十分可貴。而且這句話還包含著一個哲理:“能者為師,虛心請教。”你見過高山吧?它是那樣雄偉綿延!你見過大海吧?它是那樣壯麗無邊!山之高,是因為它不排斥每一塊小石頭;海之闊,是因為它聚集了千萬條小溪流。如果你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般淵博的知識,是否就應該善於從生活中尋找良師益友,吸收他人的點滴長處呢?這也是曹操的短歌行中“山不厭高,海不厭深”的哲理啊!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一個軍隊的主帥可以被奪去,但一個普通人的志向不可以被奪去。對於一個人來講,他有自己的獨立人格,任何人都無權侵犯。作為個人,應維護自己的尊嚴,不受威脅利誘,始終保持自己的“志向”。就像楊靖宇將軍,他孤身一人與敵人周旋,面對鬼子的勸降,他高聲喊到:“共產黨寧死不降!為革命犧牲沒有什麼可惜的!”

《論語》教會我懂得太多太多的道理,它就像無邊無際的知識海洋,讓我自由自在地遨遊。

終於,我讀懂了!

終於我讀懂了 篇7

國二作文 ,644字

半部《論語》治天下。可見論語擁有多麼大的影響力。論語的中心思想:仁,義,禮,智,信。可見,信之重要。

若人生是一座莊嚴的城堡,那麼誠信就是堅固的地基;若人生是穹頂的大樹,那麼誠信就是深扎的樹根;若說人生是一隻飛翔的海鳥,那麼誠信就是那扇動的翅膀。沒有誠信,人生的意義便蕩然無存,沒有誠信,人生的美麗便杳然而去。

對人以誠信,人不欺我;對事以誠信,事無不成。當韓信落魄的時候,一個漂母給他飯吃,韓信離開她的時候,告訴她以後一定來報答她。後來韓信做了楚王,不忘舊恩,奉黃金千兩以漂母。由此可見,韓信信守承諾,因此在歷史的畫卷中也成為了千古美談。

而周幽王為博取美人的一笑,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臺上點起烽火。結果諸侯們見到烽火,率領兵將們匆匆趕到,弄明白這是君王為博妻一笑的花招後又憤然離去。美人看見平日裡威儀赫赫的諸侯們手足無措的樣子,終於開心一笑。五年後,酉夷太戎大舉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諸侯未到—誰也不願再上第二次當了。結果西周滅亡。

一個韓信報恩,一諾千金;一個帝王無信,戲玩“狼來了”的遊戲。結果前者名垂千古;後者自取其辱,身死國亡。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一個人只有誠信才能通向成功的彼岸。

漢朝的季布因誠實守信而為世人所讚揚,當時的民間流傳著:黃金百斤,不如季布一諾。後來,季布跟隨項羽出兵打仗,項羽戰敗,季布因而被劉邦通緝,不少人因季布重諾言而幫助他逃跑,從而躲過劉邦的追捕。後來,季布因其誠信而受漢朝天子重用。

終於,我讀懂了:人無信不立。我們應與誠信為伴。

終於我讀懂了 篇8

國三作文 ,2126字

【篇一:終於,我讀懂了梅花】

向苡寧

去年春節,我跟爸媽回老家過年。一場大雪後,外面的一切都銀裝素裹。唯有院子不起眼牆角的那棵梅樹,正在不甘寂寞地怒放著,還時不時飄來陣陣花香。平時總是在書裡讀到詠梅的詩詞,但我卻很少見過梅,尤其是在眼前的這株“凌寒獨自開”的梅樹。

我不禁走向那棵樹。走得越近,香味越濃。我端詳著它,每一朵花的顏色看似相同,可又有細微的區別:有的花朵是玫紅的,好似天邊破曉的朝霞;有的花朵是淡粉色的,好似姑娘嬌羞的臉龐;淡淡黃色的花蕊,像裙裾飄動的流蘇。厚厚的白雪覆在它們的身上,而它們依然開得如此靈動。在白雪的襯托下,它們粉的清爽、粉的透亮了。

眼前的這株梅樹吸引了我全部的目光,我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寒冷空氣裡那一絲絲香味,讓我心曠神怡,思緒紛飛,我腦海中浮現了古人讚美梅的詩句。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立在僻靜的牆角,衝破嚴寒,靜靜開放,向世人送去濃郁的幽香。身居簡陋,孤芳自開,無懼旁人的眼光。我懂了,這是絕世之梅,也是絕世之人。

“虛心竹有低頭葉,傲骨梅無仰面花。”竹子內心謙遜,才向人虛心低頭;梅花高傲不屈,從不拍馬逢迎。鄭板橋詩書畫三絕,為人傲岸耿直,在他身上,兼具竹的精神、梅的風格。我懂了,做人,既要學會虛心低頭,又絕不可無傲骨。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春天降臨,繁花似錦,梅花笑意盈盈。我懂了,梅花因眼前這無限春光而笑,更因自己在春天裡得到永生而笑。

“天氣這麼冷,站在院子,不傻嗎?快回屋裡來!”爸爸大聲吆喝著,一下子把我從古典境界中拉回到現實。

“爸,我想跟這棵梅樹合了影,你幫我拍一張照片吧!”

爸爸很快返回屋裡取出了相機。

“你和梅花合影,你真的懂梅花嗎?”爸爸飛快地按下了快門。

“懂!”

【篇二:終於,我讀懂了那棵歪脖樹】

趙然

去年暑假,隨父母回湖北老家,我最大的樂趣,就是和鄰居小哥哥一起,在門前那棵歪脖樹下,抬頭看小鳥,低頭數螞蟻。

門前那棵樹枝繁葉茂,樹根旁有一顆大石頭。最特別的是,它的樹幹不是直上直下,而是彎的。或許正是這樣,更顯出它的與眾不同,更多了些趣味。樹葉深處藏著很多鳥,儼然是一個鳥的天堂。出於好奇,我便問小哥哥,這棵樹為什麼長得這麼奇怪?小哥哥說,應該是被那顆大石頭擠壓的結果。這棵樹小時候就長得歪歪扭扭的,幾年前小哥哥的爸爸覺得它太難看,成不了材,就把它鋸斷了。本以為這棵樹就這樣死掉了,誰知道,過了不久,又從樹根處長出了新芽。後來就更沒人再管它,於是就長成了現在的模樣。

看著眼前彎曲但是依然茂盛的樹,我腦海裡像播放大片一樣,想象著這棵樹不平凡的生命歷程—

泥土裡沉睡的一顆種子慢慢甦醒,出於對陽光的渴望,對外面世界的好奇,這棵種子努力生長著。終於有一天,它破土而出,眼前的世界陽光燦爛,鳥語花香。可美中不足的是,一塊巨大的石頭,壓得它喘不過氣來,似乎每一天都是在苟延殘喘。不過,這棵幼苗並沒有放棄長成參天大樹的夢想。於是,它繼續努力生長著,石頭鋒利的稜角劃出了深深的傷口,疼痛如無底的深淵。終於它還是挺過來了,當初的小芽兒已經長成一顆小樹,一顆歪脖樹。忽然有一天,旁邊那戶人家的男主人過來,看著這棵歪脖樹搖了搖頭,就拿出鋸將小樹鋸掉了。一陣撕心裂肺的痛,反而讓它悟出了生命的真諦:根在,希望就在,理想不滅。過了一段時間,被鋸掉的樹根邊上,又長出了新的枝條。

幾年過去,當初的小苗已經長成了大樹,一棵歪脖樹,枝繁葉茂,小鳥在樹上嘰嘰喳喳,長成少年的我在樹下仰望。

我終於讀懂了這棵歪脖樹:不忘初心,堅守夢想,才能站成天地間最美的姿態。

【篇三:終於,我讀懂了蘇軾】

劉瑋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透過千年的紅塵,你悠然自得,在山間信步閒行。我捧著你的詩集,讀你的才華橫溢,讀你的樂觀豁達。雨停了,你悄然吟誦:“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你的一生曲折坎v八年,你又被貶惠州。在當時,惠州乃是被稱為南蠻之地的嶺南。你歷經挫折,仍樂觀曠達,留下了“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膾炙人口的詩句。即便在別人“聞風色變”的嶺南,你卻說“如果每天能吃上三百顆荔枝,願意永遠都作嶺南人啊”。你放下被孤立排擠的不公對待,走進自然山水,用心感受生活的另一番賞心樂事。有如此淡然的心境,實在讓人敬佩。

你是個才華橫溢的人,在中國源遠流長的幾千年文化史上,你成為了“唐宋八大家”之一,你靈動、超逸,渾身散發著詩香,你是北宋的文壇領袖,開創了豪放派的先河。你的《水調歌頭》《念奴嬌赤壁懷古》等諸多優秀詩篇仍流傳至今,久久不衰,就足以說明你擁有炫目才華。你的書法最能代表宋代書法風格,你擅長行、楷書,自成一家,自創新意,譽稱為“宋四家”之一,《黃州寒食詩帖》為你最為精彩的代表作。你還在繪畫方面頗有成就,擅長枯木怪石畫作,主張畫外有情,反對形似。你的《竹石圖》,《瀟湘竹石圖卷》被後人視為神畫。

無論環境多麼險惡,你總能臨危不懼,你一生多次貶謫又蒙受冤屈,卻永遠都坦然樂觀,在詩、詞、書、畫中你均取得了登峰造極的成就,你如一朵純淨的白蓮,傲然挺立於塵世間。

蘇軾,我終於讀懂了你。

終於,我讀懂了 篇9

國三作文 ,3168字

【篇一:終於,我讀懂了我家的虎皮鸚鵡】

張頌雅

我沒怎麼養過寵物,只有幾條金魚和科學課要求觀察的小螞蟻在我家度過了些許時光。我一直期盼著能養一種和我一起嬉戲的小動物。這個願望伴隨著農曆新年的來臨實現了—兩隻可愛的虎皮鸚鵡叮叮咚咚來到了我家!

公鳥叮叮的肚皮湛藍湛藍的,臉面卻是白白的。脖子下面有四片帶著深色小斑點的羽毛,像掛著一串項鍊,眼睛像黑色的寶石點綴在白色的絲絨布面上,又大又閃亮。母鳥叫咚咚,它身上的皮毛是紫色的,臉和叮叮長的極像,只是眼睛小了點兒,不過倒也是玲瓏可愛。它們的翅膀上交錯著條紋,如老虎的皮紋一般,怪不得管它們叫虎皮鸚鵡呢!

它們剛到我家時,表現出兩種完全不同的個性。叮叮愛站著,幾乎不怎麼移動,是一位非常文靜的“帥小夥”。而咚咚的小腦袋總是東張西望的,一會探出去,一會兒縮回來,像探路者一樣。每天放學回家,我都要教它們說“你好!”“晚安!”這樣的問候語,好期望它們某一天能和我互致問候。每當這時候,叮叮總是小心翼翼的站在離我最遠的角落裡,似乎只有保持這樣的距離,它才感覺安全。而咚咚卻總會偏著頭,一探究竟似地看著我的嘴巴,想要啄我的嘴。

夏天悄然而至,叮叮終於不再總是蜷縮在角落裡了,它倆上串下跳,嘰嘰喳喳的叫個不停,還不時追逐打鬧一番。我很著急,擔心它們會弄傷彼此,每每一聽到有追逐打鬧的聲音,就要趕過去維持和平。但叮叮咚咚卻在打鬧與安靜的狀態中切換自如,絲毫不需要我這個多餘的治安官。這讓我有些失落。相處這些久了,突然覺得自己沒有真正懂得它們倆。媽媽笑著說:“要是你和同學一起玩耍的時候,媽媽也在一旁隨時維持秩序,叫你們不能這樣不能那樣,不知道會不會影響你們玩耍的心情呢?”

聽媽媽這麼一說,我恍然大悟。我馴養的小鳥們,其實已經完全接納了我和媽媽給它們創造的新家,由開始的不安,到後來小心探尋新領地,再到現在,變成了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狀態。它們這麼歡快的追逐打鬧,彷彿在告訴我,它們好喜歡這個家!

終於,我讀懂了我家的虎皮鸚鵡—愛它們,就給它們一個自由飛翔的空間。

【篇二:終於,我讀懂了蘇軾】

劉晏瑋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古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你仰望著天空,於這赤壁之前,大江之上,興嘆古今天道,光陰之蹉跎。赤壁之戰?早就過去了。“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十年孤墳尚且如此,百年殘冢又將若何?此處,折戟沉沙;此處,千百人死而無葬身之地。然而,此處的悲涼,依舊掩蓋不了你身上的樂觀曠達與蓬勃的希望。“鬢微霜,又何妨?”若欲翱翔,則一飛沖天;若欲引吭,則一鳴驚人。千年後,我看著3459首詩詞中的你。你,依然望著遠方:“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你,見證了1037年到1101年宋王朝的更替與興衰。1056那年,未滿二十歲的你就被大學士歐陽修賞識。說你的文章,他日將獨步天下。受此鼓舞,你當時便“奮厲有當世志”,已經具備了報國安民之心。你,是這樣一位文學天才。

正當你要在官場上扶搖直上春風得意時,母親病逝,又得回家奔喪守孝。三年之後,當你再回到京城時,物是人非。接著烏臺詩案,你被貶黃州。你迎來了人生的低谷,在你心頭上,壓了一塊沉重的巨石,辛讓你只能苟延殘喘。但我知道,你那燃燒著濟世情懷的心中,希望之火依舊熊熊燃燒。

你知道嗎?在你所有的詩篇之中,我最喜歡的,當屬“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喜歡它的意味深遠婉轉;也喜歡你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你這石破天驚的一問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驚歎造化的巧妙。曾有古人云:此詞自是天仙化人之筆。足以體現你超然外物的高尚情調。而,今日再觀,何嘗不是如此?你勾勒出一種皓月當空,美人千里,孤高曠遠的氛圍,這也是你此時此刻曠世情懷的真實寫照吧?

你的詩情或是豪放或是浪漫,我也從中見到了真正的你。我明白,儘管你當初“面貌加豐”,再曠達也難以掩飾心中的幽憤。“大醉”遣懷是主,“兼懷子由”是輔。一韻一意,一意一轉,淋漓揮灑,無往不適。也許,你真的是那個天仙化作的人吧。

至此,我終於在你的詩詞中讀懂了你。

【篇三:終於,我讀懂了李清照】

王聖音

第一次讀到《一剪梅》,便深深地愛上了你的詞。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體會著詞中的溫馨與纏綿,感悟著字裡行間的委婉與深沉,也發現了你遣詞造句中那與生俱來的感傷。於是,更想讀懂你,讀懂你半生陽光半生冷的滄桑。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那時的你不到十六歲,正是小家碧玉、可愛大方的年齡,好奇的你乘著小船誤入了蓮花池,卻驚飛了一群鷺鳥。我覺得你當時應該被嚇了一跳吧?不過想想也是,那蓮花池在太陽餘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白色的花瓣透成了淡黃色,微波粼粼的水面也覆上了一層薄薄的金色的角質層,一蕩,又一蕩。是我的話,也會耐不住好奇心去藕花深處看看呢。

後來知道了你是集才華和美貌於一身的大家閨秀,不禁感嘆道:“半生陽光半生冷,原來真的有你這樣傳奇的人物!原來真有你當初如詩如夢的童年!”

“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隨著年齡的增長,你也迎來了情竇初開的那一天。聽見有客人來,你知道是父親在為你挑選如意郎君呢!那就先自己看看有沒有滿意的。於是,你緊張到“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誰知那客人眼裡盪開一層層漣漪,清明澄澈。而此時,你的眼裡彷彿有萬千星辰,輕巧閃爍。四目相對,好像清晨的露水終於滑下了葉片,“滴答”一聲,又好像鳴響的時鐘敲醒了深陷於此的你。多麼美妙的一刻啊,你捨不得走,想把這一幕深深地留在腦海裡,但自己又是女兒家,要是表現得那麼明顯,會鬧笑話的。於是就有了你洇溼了半部文學史的嬌羞—“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那個客人,成了你後來的丈夫—趙明誠。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

小兩口恩恩愛愛,一起討論詩詞,談天說地,相濡以沫地過了半輩子,但靖康之變瞬間摧毀了你的一切。金人大舉南侵,俘獲宋徽宗、欽宗父子,北宋朝廷崩潰,陷入風雨飄搖中。你舉家逃亡,丈夫趙明誠途中染疾,病死於南京。那時的你48歲了,已步入中年。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你坐窗邊獨酌,難解心上絲絲愁。“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酒香微弱,蹭著夕陽,更添一絲淒涼。你彷彿聽到了一聲破碎聲,分不清是杯碎還是心碎。秋風拂過你的鬢髮,望著南邊雁群的飛過,想起以前這個時候,正是丈夫趙明誠歸來的日子。“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家門口的桂花樹,與山外的夕陽合成一景,本應是落英繽紛,卻偏在這時候讓人心涼。

家災與國難的接踵而至。徹底把你打入了寒冷的深淵。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街上基本上都沒什麼活人了,流浪的流浪,餓死凍死的一大推,腐臭的氣息苟且偷生地死死拽著僅存的一點新鮮空氣,活生生一處亂葬崗。

看著官兵把家門前的竹子連根拔起,又對百姓不管不顧,你不甘心。“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項羽是你心中的英雄,可南宋王朝呢?不思進取、苟且偷生,這太讓你失望了。就算失敗了,也應該擁有項羽一樣“無顏面對江東父老”的精神自省啊。

在現實中失去了家園的你,在詩詞中找到了自己的家。那個家憂傷中蘊含的美與撫慰,足以讓你對抗在塵世中的孤冷與虛空。於是,你登上了宋代詞壇的巔峰,那些以生命譜寫的詩篇,婉約中蘊藏了一個豪放不羈的靈魂。

我終於讀懂了你,讀懂了你半生陽光半生冷的滄桑,和你那一篇篇足以滋潤我們靈魂的詩詞。

終於,我讀懂了檸檬 篇10

國小六年級作文 ,563字

上午,媽媽去超市買水果,回家後從一個塑料袋裡拿出幾隻檸檬,說要用它們泡水喝。

我取出一隻檸檬,它的皮是金黃色的,表面上還有一些圓圓的小坑。它的肚子圓溜溜的,好像一隻小皮球。但奇怪的是,它的兩端卻小小的,還有點尖,像兩顆形狀特別的小鈕釦。

我們先把檸檬切成片,再把皮剝掉,之後把檸檬片放到熱水裡。20分鐘後,我把泡好的水倒進水杯裡,滿懷期待地品嚐富含維生素的檸檬水。

溫熱的液體流進我的口腔,本以為是一種酸甜相結合的味道,但在舌尖觸到檸檬水的一瞬間,卻只有一種很澀的很苦的感覺。我把喝到口腔裡的水吐了出來。心裡有些失望,也有些迷惘。

檸檬這麼可愛,檸檬水真的這麼難喝麼?我不甘心,又切了一片檸檬,這次把涼白開水倒進了杯子,五分鐘後再嚐嚐,會不會好喝一些呢?

這一次的檸檬水給了我大大的驚喜:用涼白開水泡出的檸檬水不但是酸酸甜甜的,還是一種很奇妙的味道,好喝極了!為什麼它會有兩種完全不同的味道呢?這個想法,讓我對這隻其貌不揚的“黃色小皮球”從心底產生了強烈的喜愛與好奇之情。

檸檬,被許多人認定是酸的,是苦的,可你若換種開啟方式,換個角度來看它,它卻是甜的。也許,我們應該在定義某一個事物前,先多方面多角度去看看,去思考,或許會有不一樣的發現,或許會達到不一樣的認知境界。

終於,我讀懂了,一隻普普通通的檸檬,是哲學,也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