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間人生相關作文20篇

紙間人生 篇1

高一作文 ,1256字

此刻,我盯著聚集在一起的家中書畫,媽媽的檔案,衛生紙,食品盒……還有眼前鋪開的這張紙,想要遵循“格物致知”的規律,從中激發點關於“紙”的靈感。(解釋一下,作文題目要求以“紙”為話題,進行創作)。然而,腦子裡還是一片空白。我抓耳撓腮,埋頭苦想,半點不得其衷。

手捧作文紙,仰天長嘯:我要怎樣把你填滿?突然,一道靈光閃過,“這空白的紙難道不像是剛生出的孩子嗎?我就寫寫這紙與人生吧!”

紙如人生。紙的一生從一棵小樹苗開始。這棵樹苗盼望著自己有一天可以長成一棵參天大樹,以雄偉的姿態站立在陽光之下。於是,他努力地吸取養分,努力地伸展枝葉。日復一日,終於在數十年後,長成了一棵參天大樹。他很開心,享受著清晨露珠,從他身上掠過的清涼;享受著正午驕陽包裹全身的溫暖;享受著黃昏徐徐微風穿過林間的愜意。

一天,一群伐木工人來到這裡,看到這棵大樹,嘖嘖地讚歎!在眾人的讚歎聲中,它被砍倒,枝幹送往木材廠,枝丫送向造紙廠。在那裡,它轉化成了一張紙柔軟細膩的紙張,各自奔向自己的征程。它們有的被那些書畫名家題字作畫,搖身一變,身價不菲;有的被印刷成書籍,被人捧在手心裡;還有經過複雜的工藝,被印刷成花花綠綠的鈔票,深受世人追捧……然而造化弄人,有些紙卻被用來擦去人們身上的汙穢,有的被用作食品袋,渾身油膩,隨之被棄……

人生亦如紙。呱呱墜地的嬰兒就如一張白紙,等待著從原生家庭開始的每一筆重重的塗抹,亦或明媚,亦或厚重,亦或陰霾……童年時渴望長大,覺得只要長大就意味著夢想的實現,少年時為夢努力,努力的追逐人生的目標,接著在最好的年華步入社會接受暈染,再到中年後的沉澱。你,或許已經功成名就,或許一敗塗地,也可能碌碌無為,平凡一生。即便如此,那又怎樣呢?走過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之後,每個人都免不了面對人生最後的宿命,那就是病,死。回頭看看自己人生這張紙,濃墨重彩也好,輕描淡寫也罷,似乎都不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這張紙,這張已然被塗滿色彩的紙,還在就好。

少年的我,再次鋪開這張人生的紙,這張紙上,已經有了父母一路小心呵護的溫暖筆墨,也有了求學路上老師殷殷教導的清涼一筆,更有一起同行的夥伴們並肩前進的絢爛色彩!未來的路還很長,這張紙是會綻放異彩,還是被嗤之以鼻,靠得還是自己手中的這支筆。

周恩來少年時曾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併為之付出了努力,最終當上了新中國的開國總理,深受人民的愛戴。法國著名生物學家拉馬克,從16歲到24歲的8年裡,飄忽不定,直到後來才在盧梭的幫助下下定決心,埋頭苦幹,花了11年的時間,終於寫出了名著《法國植物誌》。他們都成功地為自己描繪出一副美妙絕倫的人生畫卷。

既然浮生繁華如夢一場,那就那讓它更精彩一些。“發憤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目標先行,實踐隨後。“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唯有勤奮的汗水,才能澆灌成功的花兒。“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直麵人生中的困難,披荊斬棘,去迎接黑暗過後的光明。

紙如人生,人生如紙。這紙間人生需要我點上目標,畫下行動,貫以勇氣,灑下情感……

紙如人生 篇2

國小六年級作文 ,621字

人生猶如一張張紙,平平淡淡,任何一筆都可改變人生。不同的性格就是不同的紙,紙從樹而產生,就像性格隨父母。—題記

砂紙(吳召兒)

吳召兒像是大山裡的小精靈,她愛著山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水,她對山中的環境和地形甚是熟悉。吳召兒還非常好學。念時熟快而動聽,因為她對待念態度和聲音是不同尋常的認真,她對革命的熱愛不低於學習,即使自己的身板較小,但她還是舉起手榴彈,扔向敵人。

為什麼說吳召兒好似砂紙,那是因為吳召兒大膽、潑辣。敢為革命事業獻身,敢領導革命戰士打擊敵人,跟砂紙一樣,看上駢只是一張柔嫩的紙,但用雙手傷害她(它)時,才發現更疼的是自己。

我也想如她一般,親近大自然,勤奮認真於學習,敢於擊打敵人。

宣紙(大菱、二菱)

大菱和二菱是一對姐妹,她們身陷於戰爭當中。她們整日在炮火中生存著,神經緊張得很,一點輕微的聲音也能夠讓她們驚嚇。姐姐十五歲,妹妹才十三歲。有一晚,她們坐一老頭子的船,想穿過敵軍的封鎖線。

她們就如同宣紙一般,淘氣、率直、柔嫩、深穩。任何人都可以撕碎,傷害她們,一陣清風也可以帶走她們。

硬質紙(秀梅)

秀梅像一根支柱,一直支援著自己的丈夫,讓丈夫知道,丈夫的身後總有她來支撐。當然她支撐著自己的家,讓家人不受寒冷和飢餓傷害。

她最像硬質紙的地方就是她強大、頑強,丈夫不在,自己一人撐起這個家,所有困難都由她一人頂著。將紙折成一橋樑,那才最像她。

在孫犁先生筆下,誕生了無數角色,讓我印象深刻的,只有這三個人。

摺紙,人生 篇3

高一作文 ,612字

最近我開始喜歡上了摺紙,一張正方形的紙經過多次對摺後變成了一顆心,一隻千紙鶴,一葉扁舟……我沉醉的不是摺紙帶來的成就感,而是他所帶給我的對人生的理解。

從一張普通的紙到一隻千紙鶴需要的不僅是多次的對摺和變形,更需要的是我們全身心的投入。或許,摺紙並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地方,人人都會,人人都可以做到。但我偏愛這種平凡。一張紙一次對摺,兩次對摺也許這個變了個形狀,可當多次以後變成了一件藝術品。

沒錯,摺紙是一門藝術,每一件成品都是一件藝術品。無論是一架簡單的紙飛機,還是一朵程式繁雜的玫瑰花。它們都是藝術品,它們也有鮮活的生命。它們原先都是一張普通的紙,在經歷過無數次對摺後成了一件藝術品。別說這是輕而易舉的,先看看它們身上的摺痕,那些摺痕交錯繁多,那些摺痕是它們的傷痕。可這些“傷痕”卻塑造了它們的美麗,也是這些“傷痕”賦予了它們生命和藝術的色彩。它們是活的,而那“傷痕”也是瀝著血的,是疼的。

我們的人生也像這張紙一樣,起先我們都是普通的,生活的磨難和厄運便像一雙瘦,將我的人生對摺、按壓,甚至撕裂。我們也同樣瀝著血,同樣看著那一道道傷痕爬滿我們的身體。我們疼著,但想變得更精彩就必須忍下這些。每一次的堅強都使我們更接近燦爛的明天。終於有一天我們不再是一張普通的紙了,我們成了一件“藝術品”,而那些傷也讓我們明白,鑄就我們的不是安樂而是磨難。

摺好的千紙鶴放在桌子的一角,它伸展著翅膀,好像下一秒就會起飛,飛向更燦爛的明天。

人生時間軸 篇4

國三作文 ,716字

資訊課上,學習Flash動畫中,“時間軸”作為一個術語名詞映入了我的眼簾。

時間軸,控制著一個個動畫外掛的登臺,獻藝,高潮,落幕;順著時間軸,我們在變化,我們的喜怒哀樂都在其中,高潮低谷無一疏漏。可以說,人生猶如時間軸上變化的元件。

想到這裡,猶如深山午夜的探路者,偏著頭,又陷入了一番沉思。

人生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人生時間軸的起止相對於宇宙佑尤甚西天掠過的閃電,而我們就此過後,湮滅-無息無影,無感無覺,於是頭皮一陣發麻,然生不為死,那生來何故?是的,是對死亡的恐懼襯托出了生命的意義,是死亡的氣息嗅出了生命的價值,。藉此,必不輕於鴻毛,而或重於泰山,為信念而生,以為理想而戰。

人生是即興的演出,在人生時間軸上,動作的每一個發展,都不可調控、渲染更不談重來,每個動作都是永恆。時間軸上的指標,以一年365天,一天24小時,一小時60分鐘,一分鐘60秒的勻速有條不紊的前行的。是思緒萬千,彷彿滿眼悽傷,“唯有長江水,無語東流”。是感慨到了極點而悲傷啊!然“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這一點崔顥在黃鶴樓上必定深有體會。我要把握時間,少睡覺,多思考,因為我知道閉上眼睛一分鐘,就同樣失去了60秒。

但我們應該慶幸自己,擁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這些寶貴的權利,在這有限的時間軸上,快樂地走完生命的旅程,獨特地詮釋生命的意義,充分地實現生命的價值。

想到這裡,不覺柳暗花明,豁然開朗。

去感恩,去祈禱,去摔打,去成長。在人生時間軸上,我們拼盡全力,去覓得領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依舊在-燈火闌珊處”;去追求意義-“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則不枉此生!

如果,那一瞬間就是人生 篇5

國一作文 ,676字

流星劃過天空,很短暫卻閃爍美麗;曇花綻放黑夜,很短暫卻絢麗多彩。如果那一瞬間就是人生,該留下了多少遐想的空間啊!

—題記

我漫步在廣闊無邊的草地上,微風輕拂著我的臉頰,也把樹叢吹得“沙沙”地響著。漆黑的天空中泛起了幾顆閃亮的星星,但我的心情卻極其平靜,沒有半點兒欣喜。

煙花—突如其來的煙花打破了天空的沉寂,一連串的把天空點綴得燦爛多彩,我抬頭凝望上空,如痴如醉得觀賞著,真讓我讚歎不絕。煙花猶如一位飛天仙女,隨著“砰”“砰”的響聲,一個勁地拼命往上跳躍,越蹦越高,在高空中跳出美麗的舞姿。顏色變幻無窮,紅裡帶紫,紫裡帶綠,綠中含白,有節奏有規律地變化著,奇妙的色彩把天空裝點得五彩繽紛。漸漸地,形狀由梯形變成四邊形,以一朵奇特的花含蓄地收場,然後灑下一串串發亮的火花,在黑夜中劃出一條條弧線,留下了少許微弱的痕跡。

連續的幾個煙花把天空描繪得夢幻般的,這個瞬間真的很唯美。我躺在草地上,感慨萬千,思索著,真想再現剛才的畫面,那不是能用文字來描述的,也不是能用繪畫來勾勒的,而是親自體會才能品味到的美。

我心中思潮起伏,還在懷念剛才的那一瞬間,僅僅十幾秒的時間,煙花就完美地綻放了。如果能把那一瞬間永遠的停留該有多好呀!如果,那一瞬間就是人生,那多麼絢麗多彩、耐人尋味啊!

人生?對!這就是人生。以前我總相信世界有輪迴,但現在成熟的我不再是那樣單純,我明白,人生就像煙花那樣,稍縱即逝;人生就像煙花那樣,短暫卻耐人尋味!

我不在惆悵了,我奔跑起來,我要趕上時間的快車,我不能錯過任何一個瞬間,我要在有限的生命中活出不平凡的姿態!

時間與人生 篇6

國一作文 ,630字

生是死的延續,死是生的開始,早一分,晚一秒來到世界的都不是你,所以好好珍惜今世。每個人剛涉塵世都是一個渺小的生靈,生長後能釋放多大能量是無可預測的,而你歸於塵土之時,是輕於鴻毛,還是重於泰山?

現世是水泥森林,依舊存在弱肉強食,而你想要多強大,不妨給自己一個設想的權利。譬如,五十年後,你要擁有什麼?你存在的意義是什麼?設想完畢。讓我們往前推算一下要想擁有這些,那麼三十年後你在幹什麼?你的社會地位如何?你又怎麼努力?二十年後呢?十年後呢?……

當你已經算到了今年,那麼你知道今天要如何努力了嗎?你已經有計劃了嗎?還是一片茫然,渺無希望?朋友,人生苦短,又有多少時間任你消磨?五十年又如何?一百年又怎樣?當你已消磨掉一生的時光,那麼,在你終要離去的那一刻,你會無憾的閉上眼麼?

時間決不為你停止,把握今天是何等重要。因為在你睡醒睜開雙眼的時刻,你又有了今天,而你卻一心念著明天,孰不知今天亦是明天,明天又成為今天。與其等待這二十四小時,不如行動十二小時。

更好的生活,或者毫無意義的活著都由你來決定。你要知道,你就是父母投資的股票,你若漲,他們會無比激動,而你若跌停,那麼他們所傾注的一切全都會套牢。於己於人,你都不應該放棄。

生命的價值在於奮鬥,而不在於享受。享受永遠是建立在奮鬥之後的,一生中你享受了多少就務必還以相等或更多的努力。別再抱怨生活無趣,想想你度過的毫無意義的時光,你做了多少有意思的事。幸福的前提是努力。人生如筆,寫出的作品背後是苦澀和酸辛。

《人生只是一念之間》讀後感 篇7

讀後感 ,502字

最近,無意中讀到這樣一本書《人生只是一念之間》。這本書給了我很大的啟迪。

印象最深的是書中的這樣一句話:人的一生是莫名其妙的來到這個世界,無可奈何的活著一生,不知所以然的死去。

記得爸爸曾經對我說過:我也是無意中當了你的父親。具體他是怎麼樣當上了我的父親,我不得而知。但是,我知道爸爸媽媽對我恩重如山。小的時候的無微不至的照顧。得病後的傷心越絕的掙扎,到現在看著我每天活蹦亂跳的上學的開心,我感受了父母對我無私的愛。我好好珍惜和他們的一世情緣。

死亡是人的正常現象。而且生與死是共存的。但是,當我的親人姥爺離開的時候,我看到媽媽悲痛欲絕的傷心,看到了親人面對生命的無奈。我才認識到原來我的親人也會離我而去。我只能痛苦的去承受,而無能為力。

當在這個灑滿陽光的世界裡,我再也看不到疼愛我的姥爺的時候,我知道,原來我家裡的人也會死亡。

我苦苦的思考:活著到底為了什麼。書中有一句話:人活著就是呼吸之間。是啊。無常和意外誰都不知道哪個什麼時候就降臨到我的身邊,我能做的只有珍惜。

時光飛逝,日月如梭。當我懂得一些這樣的詞語意思的時候,我要珍惜現在的當下的每一個瞬間,做好每一件小事。不求活得精彩,只要問心無愧。

碎片時間,完整人生 篇8

碎片時間,完整人生作 ,934字

古往今至,日月每天都是一樣的升起落下,時間永遠不徐不緩地流走,但人們總覺得每一天越來越短,時間過得越來越快,相應的,生活得也越來越累。誠然每一天依舊是24小時,但種種原因的疊加讓我們感覺到這時間像碎片一樣從我們手中溜走。

首先,我們的生活和之前相比無疑因為進步和發展而變得繁忙許多,像是“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這類悠閒的雅緻很難在現代人身上再現。年輕的學生從小學乃至更早開始就進入緊張的學習文化,補習特長中;中年人疲於工作,上有老下有下,面對更高的生活要求和不願放棄的愛好追求,感到勞累再正常不過;邁入老年本該享受天倫之樂,但誰何嘗不心疼子女,想要多少分擔一份辛苦,家務勞作、照看孫輩,實際上為了自己的健康他們本不該這樣。對每個人來說。變的更加繁忙是無法避免又無可奈何的事。

其次,許多人在時間管理上不甚盡心,面對同樣多的工作,總有人能勞逸結合,合理地完成,也有人過分拖延,在工作前把時間打碎成碎片一點點地浪費掉。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間對不同的工作發揮著不同的效益,想要儘可能的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就要進行時間管理,第一步就是清楚地認識自己。在面對零散瑣碎的時間時,見縫插針;在工作和休息間找到平衡,保持工作效率和心情愉悅。如果一直將時間分成細小的碎片來告訴自己“再等一下我就去工作”,便會浪費一大段的時間。

最後,生活節奏的加快是碎片時間的誕生原因之一,但人們焦躁,追求迅速的心態才是最根本的原因。追求迅速不是壞事,正是因為人類追求更高的效率,社會才得以進步。為了更快的能量供給,高效燃料和核電使用才得以發明,為了減少烹飪時間和便於攜帶,半成品事物和快餐等才得以問世;為了加快計算速度,程式和人工智慧才步步升級。但如果面對每一件事都追求迅速,我們就不會靜坐窗邊,依靠陽光和紙張書香漫度午日,我們就不會心無旁騖,側耳傾聽由音符編織成的小溪;我們就不會和別人相對而坐,在雨夜下一場黑與白思考的博弈,錯過一份又一份的美麗。

面對碎片化的生活已成定局,而我們也的確從中受益。所以我們要適應碎片化的時間,無法改變就用最適宜的方式“隨波逐流”。偶爾也要把碎片時間拼湊起來讓自己不去忘記那份悠閒沉穩的心態。即使時間變得零碎,珍貴的事物,未知的未來,需要奮鬥的人生都不會改變。

碎片時間,圓滿人生 篇9

碎片時間,圓滿人生作 ,1015字

網際網路和智慧手機飛躍式的發展正在重新定義人們的生活習慣和工作方式。在中國大大小小的城市內,成年人幾乎每人擁有至少一部智慧手機。各式各樣的應用軟體和平臺,讓人們足不出戶便可以通過一部小小的手機實現很多以前難以想象的事情,這讓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更加便捷。

其中最大的變化之一就是時間的利用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每天很多碎片時間都能被充分地利用起來了。在公交和地鐵上無聊?放心,刷個朋友圈或微博,各類視訊、音訊,還有各式心靈雞湯、新聞、小說等可讀材料應有盡有。餓了或嘴饞了嗎?容易,花個幾分鐘就可以定個外賣。沒時間和朋友聚一聚?方便,用即時聊天工具和朋友每天都可以嘮嘮嗑。想要一件商品又懶得跑腿?沒事,得空線上淘一個,有人送貨上門。老師有事告知家長?簡單,在微信上說一聲。做作業時遇到難題,實在不能獨立解決,老師又不在邊上,真是令人捉急。怕啥,線上搜尋有求必應,而且秒回。這樣的例子不勝列舉,這一切早已經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和過去相比,網際網路和手機大大提高了時間的利用效率。一是同樣的事情現在只需要更短的時間完成。二是從前閒置的時間現在都被利用起來了。這是新科技光明的一面。但是,和所有人類的科技一樣,如何使用科技才真正決定它的意義。

大家都知道,效率不等同於效果。不妨讓我們改寫一下龜兔賽跑的故事,來形象地說明效率和效果的區別。在這次新的比賽中,兔子的速度比以前更快,而且他不再偷懶,不浪費每一秒。而我們的烏龜還是那麼慢悠悠的。比賽開始了,兔子像離弦的箭飛快地跑著。累了,他也不停下休息。再看我們的烏龜,不慌不忙一步一步地爬著。旅途中累了,他就稍微歇息一下,然後再接著上路。猜猜看最後誰贏了?這次還是烏龜先到達了終點。大家也許會納悶到底怎麼回事?其實,這次兔子雖然快,但他沒什麼方向感,迷失了方向,跑了很多冤枉路。方向跑錯了,速度越快,離目的地越遠。而烏龜清楚地知道目的地在哪裡,雖然慢了點,但是每一步都踏在正確的路線上。

利用碎片時間固然好,但是如果迷失在碎片時間中而看不到整個人生畫卷,那就本末倒置了。碎片時間可以造就一個人,也可以毀滅一個人。“閱讀什麼內容”遠比“利用碎片時間閱讀”更重要;“和誰聊天、聊什麼內容”比“利用即時聊天工具”更值得關注;搜尋引擎確實有問必答,有求必應。是照抄答案、還是尋求思路,卻截然不同。心懷明志,利用“碎片”,終得圓滿。只有當我們明白瞭如何做是正確的,科技才是提升效率和效果的助力工具。

紙=人生 篇10

國小一年級作文 ,175字

紙是人生,一張沒用過的紙相當於一個剛出生的嬰兒,對世界不瞭解。

一張打過草稿的紙是少年,他至得到了一點知識,就認為自己長高了、長大了。

接著,它又被人用來畫畫,這時候,它已經是青年了,身上有許多色彩。

它又被用來摺紙,攤開之後,它發現自己已經滿是皺紋了。可是它卻慈祥地笑了,因為每一道皺紋都是它的財富。

我想到了爺爺奶奶臉上的皺紋,那就是他們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