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候團圓相關作文20篇

等候團圓 篇1

國二作文 ,1048字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遠,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你們知道嗎?我看到這首詩,我就在想你們。

你們只有春節才回來,每一次你們回來最多待十幾天就要走了。你們知道嗎?我最盼望春節了,因為你們可以陪我玩,你們知道嗎?當我看到別人家的小孩都有爸爸媽媽陪的時候,我心裡是多麼的羨慕;你們知道嗎?你們只給我錢,你們就覺得我很幸福嗎?有時候我心裡常常想,是不是你們不愛我?還是我是撿來的?還是你們重男輕女?這些問題常常在我的腦海中浮現出來。

中秋節的時候,我會爬上一棵樹上,望著圓圓的月亮,手中拿著月餅,心中想著你們,我曾經聽大人們說過,在中秋節的時候,只要你望著月亮,說出你們最想說出的話,在月亮的另外一邊,就知道你們想念他們,所以從中秋節的時候,我常常會望著月亮,對月亮說出心中所想,我希望在月亮的另一邊,能夠聽見,我的腦海中浮現出了一首詩“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爸爸媽媽你們聽到了嗎?

爸爸媽媽,你們知道嗎?每一次你們走的時候,我都在傷心欲絕的哭,是因為我捨不得你們,每一次在你們走的前一個晚上,我都會給你們說,明天走的時候,一定要叫醒我,我要送給你們。每一次你們都答應了我的,可是從來都沒有做到過,我醒來床上只有我一個人,我心裡想我就知道你們又走了。想著想著就哭起來了。奶奶都會關切的問我怎麼了,我只能包含委屈的告訴奶奶“我要爸爸媽媽”,等我哭累了,就躺在床上繼續睡覺,睡醒了,起床就忘記傷心和難過了,因為小孩子比較貪玩、貪吃、貪睡,所有的傷心也就顯得沒那麼重要了。

時間就像白駒過隙,不捨晝夜,雖然沒有爸爸媽媽的關心,但是爺爺奶奶對我也是關懷備至,離開爸爸媽媽的每一天,儘管偶爾會想念他們,特別是在月圓的夜裡,會想起爸爸嚴肅的面龐,想起媽媽甜蜜的微笑,太陽升起的時候,陽關依然能照進我的心裡。

就這樣,我又長大一歲,再一次迎來了家家團圓的春節,爸爸媽媽依然跟往年一樣,如期回到家裡,今年,他們告訴我一個好訊息,他們準備不再外出工作了,全家人都為他們這個決定歡呼雀躍,因為這個決定,意味著以後的生活,我有了爸爸甜蜜的責備,有了媽媽入微的疼愛。

時間一天天流失,我也一天天長大,對於親情,也有了新的認識,親情是雨,洗刷心裡的難過,留下無盡的溫暖;親情是陽光,帶走心裡的黑暗,留下耀眼的光明。親情是最偉大的,無論你快樂或是難過;親情是最無私的,無論你健康或是疾病,它永遠靜靜地守望著你的背影,悄悄地陪伴著你的一生。

幸福團圓夜 篇2

國小五年級作文 ,617字

幸福生活,在每個人心中定義都不一樣。在我心中,幸福生活可以是坐在沙發上靜靜地享受好茶;也可以是早晨一起床就可以品嚐到母親做的“愛心早餐”;還可以是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熱騰騰的團圓飯。

小時候我總是不明白什麼是幸福生活,直到那件事發生了,我才深深體會到幸福的味道。

那是一個非常熱鬧的日子—春節。因為爸爸工作的原因,我們一家不能回家鄉過年。爸爸媽媽決定邀請部分不能回家鄉過年的親朋好友到家裡過節。

到了春節那一天,為了給大家準備團圓飯,我與媽媽早早地起了床,匆忙地洗漱。我們提著菜籃子,大跨步來到了菜市場。這次採購收穫頗豐,有雞、鵝、魚、菜心、餃子皮和餃子餡等新鮮材料。回到家後,我與媽媽並沒有停歇下來。我們奔進了廚房,開始為了準備客人的美味佳餚而“辛苦奮鬥”。

忙碌了許久,天色漸黑了。客人也陸陸續續地來到我們家。家裡頓時熱鬧起來,新年賀詞和歡笑聲此起彼伏。這時,媽媽仍然在廚房“奮戰”著。我看著所有人都在互相交談,大家臉上都露出了開心的笑容,這原來是春節的味道。媽媽一聲吆喝“來吃團年飯咯!”客人和我們一家吃得津津有味,有說有笑。飯後大家聚在一起,在小區裡看煙花。每一簇煙花都帶著我們新一年的願望和祝福在天空綻放出美麗的光芒,照亮了整個夜空。雖然煙花轉瞬即逝,但在我心中永恆地留下了幸福感。

過去的事情來不及衡量是否幸福,未來的事情也不需要揣測是否快樂,只要留意身邊的幸福,珍惜眼前帶來的幸福,這樣,幸福就會永遠陪伴著我們。

愛的等候 篇3

國三作文 ,802字

推開家門,撞進眼球的是媽媽泫然欲泣的表情,讓我漫不經心的情緒瞬間緊了一下。不曾想到,一次晚歸,竟能讓母親像個孩童失去了庇護般的擔憂和害怕。

曾幾何時,我也是這樣。

在聚滿孩童的幼兒園中,充滿著歡笑,尖叫。這時,有一個小女孩急切的穿過形形色色的人流,伸出手拉了拉老師衣服的下襬。怯怯的眼神對上成熟的雙眸,極小心極認真地,一字一句地說:“老師,幫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看看媽媽來接我好嗎?”離開了媽媽的羽翼,不由得開始心慌,下意識想到了奶奶教我的辦法。

“嗯?”老師皺了皺眉頭,輕輕地拍了拍她的頭,柔聲道:“乖,快了,快了。”可女孩還是不依不饒的懇求著:“老師,你就看一眼吧。看一眼就能看到的。”老師笑著搖了搖頭,帶著失笑的語氣道:“我又不是超人,看不到的。”旋即轉頭,想將女孩拉回孩子們中間。

老師驀地讀出女孩撇著嘴角,強忍著眼淚和害怕,心下漏了半拍。又聽到倔強的童音爭辯:“不,奶奶說的,她說這樣就能看到媽媽的每一個動作。奶奶說她能看到,那老師也一定可以!”

老師愣了,她看著眼前這張因為不服氣而而漲的通紅的臉,俯下身將女孩抱到窗邊,透過玻璃望向馬路對面,然後閉上一隻眼睛,開始了她的“千里眼”之旅。

相信嗎?女孩的媽媽真的來了,是的,在老師的一路“監視下”,出現在女孩的面前,送上一個想念的擁抱……

很傻,但不荒唐。

如今,我的母親,就像當年的我一樣小心翼翼,像要了解的更多,卻發現女兒已越飛越高,逐漸飛離了視線。童年的我,尚且有師長慈愛的雙手托起這份掛念。可我的母親呢?她沒有“千里眼”,沒有超能力,只有一份沉甸甸的愛。我笑母親傻,羽毛漸豐的我已經知道童年時的舉動是一件“傻事”,可面對母親湧起的淚,想起了過往的種種,我竟笑不出聲。

很傻,卻不好笑。

原來,人生從一開始就是一個環線,兒時傻傻地等候,成家後傻傻地等候,而“千里眼”的想法,不過是一份永恆不變的掛念。於是,我說:“媽,對不起!讓您擔心了。”

懷念等候的日子 篇4

國二作文 ,710字

望天外,山悠悠。化為石,不回頭。山頭日日風復雨,行人歸來石應語。—題記

江水滔滔,不斷奔流,傳說在望夫山之巔,有一座望夫石。當人已化為石頭,卻忠貞不渝地眼望前方,可憐的望夫人,或許她已等不到徵人歸來的身影了,因為她忘了“古來征戰幾人回”的殘酷。山頭的風和雨使她絕望,但是,她願化為石,指引著徵人歸來的方向。

殘敗的胡楊,將倒未倒,孤單的佇立在鐵胄長戈中,憑斜陽將背影拉長。黑鴉的叫聲,響徹那胡人的天空,春風也不曾到過的玉門關呀!是否有人隨著鏽透的長戈化為了黃沙?無盡的悽苦,隨著衰草連線九天之外。

當寒風把湖邊的泥土吹裂,梧桐樹葉落下大地時,出征的人啊!不要嚮往“青豕向黃昏”的天邊,聲聲的激奮盡化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鼓點。舉起酒杯,請君再飲一杯美酒,莫要管那悲傷的琵琶,自古以來,有幾人能再見妻兒。

天地如此浩大,小小的兵,歷史怎會將你記住?只留下在家裡等待的人將發熬白。

照著玉門的還是秦時的明月,守的依舊是漢時的關山,那豪言“壯志飢餐胡虜肉,畢淡眉飲匈奴肉”之人已隨青史而去,不得良將,枉送了徵人的性命。月下沙場,誰循著千萬年前的足跡尋那不歸的徵人?

男兒呀!出征之時,請放緩你的腳步,你的身後,誰猶憐“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東”的女子。月色滿庭、梧桐簌簌,這一方小天地,怎能將一腔愁緒淌盡?

在等待之中,再多無奈,也不過一句“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都說是歲月催人老,她們那已逝的青春年華,盡成龍等!等!等!揉斷愁腸苦海棠,花開花落。韻華又至白頭處,空留思於枯花家。空等待之時,月色有照流黃。

感嘆之中,誰曾懷念那些獨上西樓,看楊柳依依過,雨雪霏霏來的女子,任憑等待將淚定格,化作石!

團團圓圓過中秋 篇5

國小四年級作文 ,368字

“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到了中秋節,聽爺爺奶奶常說這句話。但在我的印象中,中秋節那天的月亮才是最大最圓的,像一個潔白的玉盤。

為什麼中秋節的月亮不是最大最圓的,而是八月十六呢?我帶著這個問題找到了爸爸,爸爸耐心地給我講解:“根據農曆曆法規定,‘朔’所在這一天為每月初一。但同是初一,‘朔’可能發生在凌晨,也可能發生在晚上,月亮最圓滿時的‘望’最早可發生在十五的凌晨,最遲可出現在十七的早上。陰曆以月亮繞地球運轉規律而制定,它與月相對應得很準確。而農曆是綜合陰曆、陽曆的優點混合而成,這就難免存在誤差。當人們把農曆初一定為‘朔’時,‘望’則要視月球運轉情況而定,通常它會出現在農曆十五、十六兩天。”

每到中秋節,我就和妹妹聽奶奶講中秋節的故事傳說,我記得最清的是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等。

中秋節,請多陪陪家人,這是一個體現我國優良傳統的節日!

月圓人團圓 篇6

國小四年級作文 ,429字

今天,農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

中秋節,人們都喜歡吃月餅。月餅的餡兒各種各樣,有伍仁的、豆沙的、板栗的、雙蓮黃蓉的,等等,可以說應有盡有。月餅的形狀圓圓的,聽媽媽說,這寄託著人們希望家人團圓的心願。

中秋節的晚上,我們一家人一起來到樓頂的陽臺上賞月。開始的時候,只見周圍黑黢黢的,天空上只有星星在焦急地等著它們的月亮姐姐。過了一會兒,月亮露出了半個腦袋。月亮徐徐升起,就像一位正在化妝的姑娘。她梳完頭髮,大地亮了一點兒;畫上眼影,大地又亮了一點兒;打上腮紅,大地又亮了一點兒;塗上閃光的口紅,大地亮了許多;最後整個臉蛋都抹上她心愛的香粉,大地就變得明晃晃的。

奶奶對我說:“中秋節,是一個團圓節。每逢中秋節,在外打拼的子女常常都要回來與家人團聚。雖然只是短短的一天,父母也會覺得幸福無比的。”我看看身邊相依相偎的爸爸、媽媽,再看看奶奶臉上欣慰的笑容,我感覺我們一家人是多麼的幸福啊!月圓人團圓。祝願天下所有的人都能和家人團聚!

等候 篇7

高一作文 ,1284字

他一直在等我。16年後的今天,每當我回想起他等我的一幕幕鏡頭,我的內心深處情不自禁地為之陣陣感動。他的等待使我沒有了無知時的衝動與心煩,反而有一種安寧,就像落葉歸根的踏實。

他第一次等我是在1996年春天的一個早晨。他說:“當時我就像一個傻子似的,在醫院產房的樓梯等著。當我問醫生護士你什麼時候才能來到這個世界上?他們老說快了快了。可是一快就是十多個小時。”

“那時,誰都沒法把我勸回家。”他第一次說到這時,我特驚訝的問他:“為什麼啊?”“怕你淘氣,趁我不在時偷偷來到這個世界。那夠我後悔一輩子了!”他和我說話時總愛這麼逗我。我上幼兒園時,我記得他常會推著一部破單車來幼兒園門口等我放學。在回家的路上,他總會問我學了什麼,得了幾朵小紅花,老師表揚我了沒有,等等。當時的小朋友比我得的花多時,我坐在單車上就會一聲不吭。而他就會安慰我:“沒關係,你也會有比小朋友多的時候。”“真的嗎?”我總會問他,而他總回答我:“是的,我會和你一起等到那一天的。”

慢慢地,我上了小學,在那時,他開始教會我做人要誠實,勇敢,勤勞。但我因自己經常做不到而十分洩氣。可他總是鼓勵我:“慢慢來,你肯定能做好的。”他總是這樣耐心地等待我成長。

上了初中,放學後我希望能跟同學們一起有說有笑地走回家,可第一天放學,當我和同學們拉著手走出大門時,我又發現二樓他,他正衝我笑並招著手,我正準備走向他時,卻聽到身邊有人說:“怎麼這麼大了還讓父母接,丟不丟臉呀!”我停住了腳步,有些尷尬,等同學們走遠了,我才走向父親,回家的一路上,我始終沒跟父親說一句話。直到走到家門口,我才憋出了一句話:“以後不用接送我了,我長大了,會自己回家的。”父親張了張嘴,卻哀嘆了一口氣,始終沒說什麼了。

連續過了幾天,我都是和同學們一起回去的。直到有一天,因學習,我獨自一人在教室,很晚才回去。我依然記得,那天晚上颳著風,天陰沉沉的,似乎要將我壓倒,我一出校門,望著前方黑漆漆的小路,不禁害怕了,但還是要回家的,我低著頭,大步大步地往前走。然而,我想起了父親,心中想著,若是父親此時還在陪我回家,那該有多好。不知不覺中,我已走回了家。這時我才抬起頭,卻發現父親早已在家門口等著我,看到他,我剛緊張膽顫的心終於放了下來,眼淚已止不住,我跑上前去,抱住了父親,似乎千言萬語盡在此無聲的哭泣中。

從那天起,每天回家,總會見到他在家門口等我。

很快,初中畢業了,高中,我考到了另一個省的學校讀書,臨走時,他對我說:“外面颳風下雨你還要出去,我不會攔住你,只會給你撐一把傘。如果哪天你淋溼了,沒地方換衣服,那就回家吧。我和媽媽永遠會在家裡等你。”

他的每一次等我,似乎成了我們之間的一個約定。而我就是在他這樣的等待中漸漸成長,走向自己的人生之路。

多年後的我,終於明白,我的父親,像沒有繁華的樹枝閃耀的翠綠,它只是繁華樹底下最深處的根,只為靜靜地守護我成長,然後默默地等待我回來。

如今,我還記得,高中畢業時,在我的“畢業手冊—十二年來最令我感動的一件事”一欄中,我毫不猶豫地填著:每天放學回家,走到家門口,他總在那等我。”

團圓的日子 篇8

國一作文 ,628字

對中國人來說,中秋是萬家團圓的日子。

走到街上,路過附近的小店,看到店門半掩,隱隱約約可以窺見一點影子—那是店主一家人閉上了門在吃飯;甚至可以嗅到一點飯菜的香味。

那樣的香味聞著讓人心裡踏實,嗯,是什麼味道呢?是米的甜香,是臘肉的油香,是團圓的味道。再向前走一點,到了小巷的前頭。低頭一看,地上滿是鞭炮的碎屑,而鼻間忽地聞到一點香火的味道,微微抬首望去,原來是有人早早的抬出了神龕,領著自己的家人虔誠地拜著。他們會許什麼願呢?或許是想讓子女成才,錦繡前程,或許是讓神靈保佑自己的父母長命百歲,安享晚年,又或許只是想著下一年再次團圓罷了。是什麼又有什麼關係呢?終究是美好的祝願。我這樣一想,便雀躍了起來,蹦蹦跳跳的,想要早點回家。

推開家門,入眼便是一大盒的月餅,母親忙碌著準備飯菜,哥哥站在一旁,想幫忙但又無從入手,父親看不下去,放下手中茶杯過去指導。幸福的氣息幾乎要溢到家門外,傳到大街上。不一會兒,飯菜做好了,紅茶也泡好了,一個大柚子剝好了外皮放在桌上,月餅被拆了出來,每人前面放著一個。每個人臉上都是滿滿的快樂,你爭我搶地吃起了菜。飯吃了,還要再吃一塊柚子,喝上幾口紅茶—最重要的還是月餅,但月餅可不應該在室內吃。從家裡走上一段路便到了湖邊,一家人坐著,一邊賞月一邊吃月餅,美妙得無法言喻。

中秋,一個美好的、團圓的日子。她是團圓的象徵,好像只要她在一天,中國人就永不會有分離,永不會孤苦,永不再有那些漂泊在外無法歸家的無奈。

母愛的等候 篇9

國一作文 ,599字

當城市的霓虹燈照亮高樓,當煙火點燃夜空,還有微弱的路燈打照著你弱小的身軀。

—題記。

歲月太長,距離太遠,時間太短。我拿起筆,卻無從下手。窗外的春意盎然,我在惆悵。是你的愛在渺小細微處以致我不能察覺,還是我的笨筆不能描繪出那愛的偉大?是你偉大的母愛化作小船,讓我載著你的期盼,在生活漂泊……

學校週五加的晚自習,給外鎮班的同學帶來不少的麻煩。對於我來說,到鳳崗的兩個小時歸途是個煎熬。黑夜把我內心的低落一絲絲扯了出來,彷彿星星在我心中最低落的角落閃耀。燈火通明的城市聚集在天空懷下,綠化帶上落下的樹葉依偎在大樹腳下,我的心何嘗不在念著守在黑夜中一盞微弱路燈下的母親呢?

無論是風吹還是雨打,一年來守在路燈下等我到十一點的是母親從未缺席過的工作。天氣有點涼,冷清的馬路上只能看到媽媽瘦弱的身軀。寒風中她瑟瑟發抖,有幾滴雨珠滴在她的發上。如果我沒記錯,母親的身子是很弱的,醫生囑咐過她不能太晚睡,不能受寒。

“媽!”我小聲喊著,怕稍大聲一點會把哭腔帶出來。媽媽小跑過來,往我身上牢牢套了件外套,“天冷了,彆著涼!”我微笑,低頭不語。手中重重的行李袋被搶了過去,媽媽露出心滿意足的微笑。

在媽媽身後看著她的腳踩在被月光打得發亮的小水窪上,瘦弱的身子在我看來卻是風吹不倒,雨打不歪。

也許在你心裡,黑暗的一角會有幾顆零零散散的星星,即使它們不是最亮的,但何嘗不是你的幸福?

—後記。

我家的團圓飯 篇10

國三作文 ,564字

團圓飯雖然每年、每家都吃,但是去年我家的團年飯最富足,因為爸爸媽媽打工掙了錢。年三十一大早,爸爸、媽媽就忙起來:生爐子、採購、擇菜,淘洗。家裡人齊上陣,大家齊動手,像自助餐:

一是人多。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伯伯、伯媽,姑爺爺和姑奶奶都來了。總共有二十人,是真正的大團圓。湊在一起有說有笑,真是熱鬧。燒火的人也不覺得累,反而精神抖擻。

二是菜豐盛。主廚的是媽媽,幫廚的是姑奶奶和大姐,準備的菜分量足、品種多,分炸系列:花生、春捲、夾心藕、紅薯,起鍋時散發出來的香氣滿屋滿院都是,拿起來就可以吃;蒸系列:蒸肉、蒸魚、蒸菜、蒸香腸;煨系列:雞子、蹄子為主,只放了少量的蘿蔔和藕,還有魚和排骨火鍋;炒系列:炒肉絲、炒鱔絲、炒蒜薹、炒菜薹等等,菜有二十道之多。十二點剛過,聞到香氣的孩子們都圍攏了,口水都流出來了。下午兩點開飯,我大口大口地吃著,看外婆不夾菜,我連忙給外婆奉了一些。外婆說夠了夠了,還直誇我孝順。

三是氣氛熱烈、融洽。一家人吃著、笑著,奶奶的眼淚都流出來了,是傷心的淚,因為她想到了過去過年如過關的苦,也是高興的淚,因為現在生活富裕了,房子也做了,衣食無憂。大家都勸奶奶,奶奶又破涕為笑了。邊吃邊聊,直到晚上才散。真是幸福人家喜事多。

飯後,外婆、媽媽、大姐、姑奶奶每人給了我一百元錢,我真快樂,希望明年除夕快點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