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魔方相關作文20篇
生活的魔方 篇1
生活的魔方作文100 ,1148字生活是色彩的,色彩同魔方一般在人們手中不停扭轉,零散的碎片連點成線,聚線成面,拼湊生活,拼湊時代。越來越多的人,生活被“碎片”化,也越來越傾向“碎片化”,如:碎片化社交、碎片化學習、碎片化運動等,碎片的力量無處不在。
碎片化的學習亦是如此,在以前,人們若是想看書,第一個想到的地方便是書店或是圖書館了,也正因如此,這兩處常常人山人海,這樣不僅營業員忙得不可開交,連顧客也常常會發生掉書、丟書、等得不耐煩的現象,可是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人們有了那些電子產品的幫助,原本枯燥的學習讀書也變得多姿多彩,一本本厚厚的書,變成了一個個輕巧便捷的手機或是電子書閱讀器。就像我的英語老師一樣,一個應用APP,只需要二個月多一點的時間,就能背完兩千多個單詞,而所要花的就是這段時間裡每天的一點碎片時間,我相信若是將一本厚厚的字典放在你面前,你必然會感到負擔,可碎片化學習改變了人們對學習的看法,同時也獲得了對於學習的動力。這就像人們為什麼情願去扭轉那個魔方的原因一樣簡單—沒有任何人希望自己的人生平平淡淡,魔方出生時什麼樣,逝去時依然那樣,沒有任何心情,沒有任何記憶,有的就是精彩!
運動,是每天必不可少的一件事,可是你知道嗎,現在就運動也在向碎片化趨近。在以往,並沒有機器記錄步數時,有人“野心勃勃”地計劃每天跑步,然而,現實是“今天太累了,不跑了!”“今天下雨,不能跑了!”,一而再,再而三地反覆,惰性使自己變得不再有運動的動力了。而現在有了朋友圈,有了手環或手機,你可以知道自己一天走了幾步,走了幾公里,這樣就可以為自己制定一個小目標,用那些碎片時間來完成自己的運動。有了這種功能性,不但能磨礪自己,還可以達到減肥和健身的效果,這就是你扭轉魔方的“必需品”—一顆“不塞不流,不止不行”的決心,只有有了一顆這樣的心,就一定能轉出最美麗動人,五光十色的那一面!
不僅如此,我們還能將那些碎片時間經濟化,正如我們常在路上看到的小黃車,摩拜等,這些都是在幫我們節省更多的碎片時間,使我們更快地到達目的地;我們訂外賣其實也是如此,它節約了我們的外出時間,讓我們在這段時間裡可以做自己的事情,這樣不僅自己得利,使雙方甚至三方都得利,因為外賣員可以獲得工資,店主老闆又可以多做一筆生意。試問如此的良性迴圈又有誰會坐視不理呢?如果說決心是扭轉魔方的關鍵,那麼不妨將這當成魔方的潤滑油,讓魔方以最快的速度散發出它光鮮亮麗的一面。
時代的洪流在不斷地衝刷與更新著歷史,如今的碎片化世界有利也有弊,所以我們既要善待“低頭族”們,利用閱讀終端學習是一件好事,又要象學者一樣,在碎片化的時代,考慮一下我們應該怎樣把自己修煉得更完美。
讓我們一起將那些碎片拼湊,點綴成一個個獨一無二,絢麗多姿的“人生魔方”吧!
我的課餘生活——-玩魔方 篇2
國小三年級作文 ,409字我的課餘生活豐富多彩,像一座五彩繽紛的橋:有看書,畫漫畫,寫書法……可是,我最近迷上了變魔方。
寒假裡,我看見別的同學在變魔方,心裡既好奇又羨慕。呀!一個打亂的魔方,要把它變成六個面一樣的顏色!真神奇!於是,一個要學會變魔方的願望就像一顆種子一樣的從我心中發芽了。
記得我第一次拿到魔方就欣喜若狂,一蹦三尺高,迫不及待地變了起來。一開始,我經常抱怨:看看覺得變魔方很簡單,結果這麼難!但是,經過了一個星期的不斷練習,我已經熟門熟路了!
現在,我已經成了班裡的“魔方大王”!我的最高記錄是:1分2秒,有的同學還讓我當他們的“魔方小老師”呢!所以,我現在就來教你們吧:先以黃色為中心點變小花,然後把小花花瓣下面的顏色和中心點對齊,再轉到底面;再變白麵……
我喜歡變魔方,不只是因為它很有趣,還因為它鍛鍊了我大腦和手指的靈活度,讓我懂得了刻苦練習才能熟能生巧的道理。小朋友們,誰想和我比賽變魔方?來吧!我在建新小學等著你們!
人生活的地方叫事 篇3
國二作文 ,672字 ?,就是二維碼和車牌被刮花。難道沒有了電視新聞的單獨報道,這些就成了幻覺,就沒有人知道、意識到嗎?而這就好像對我國的國民素質提出質疑一般,警示著我們,身為這個國家、名族、社會的一份子,既然我們無法置身事外,那就互相監督、多傳遞一些我們希望的正能量。若是希望正能量多一點,關鍵還要靠我們從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開始,先做好自己,再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周圍的人—由點及線,由線及面,最後再由面及體。當然不是。這是和我們切身息息相關的事—叫做事實。通過新聞報道徐玉玉的事件,是為了讓市民們提高警惕,以防類似情況的發生,並且告訴大家仍然都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承受能力;報道女嬰被奶奶終止生命的事,是為了告訴大家對於中國的傳統文化,應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現如今應是男女人人平等的社會;而發電廠倒塌的事件,更是為了讓政府注意建築的穩定性是否合格,保證百姓的人生安全。這一件件都是用心良苦的勸導,善意的提醒。怎麼能說是傳播負能量?
這些事實雖然殘酷,卻無法逃避,但若是將其一一改善解決,豈不是離我們理想社會生活又近了一步。好比一個人生病了,只有檢查出病因,再慢慢服藥治療,才能痊癒。藥可能會有些苦,打針可能會有些痛,但最後痊癒時,嘴角依舊會忍不住向上揚起。對其視而不見,只會如“雪球效應”一般,雪球俞滾愈大,病情愈拖愈重,想解決時便為時晚矣……
親愛的人兒啊,這就是我們生活的環境,所處的時代。前人都敢於直視這些,活在當下的我們,就更應正面“迎敵”。從改變自己開始,要知道鹽雖然在水中溶解了,但是當我們喝下這杯鹽水時,我們還是嚐到還是鹹味。
一個可以迴歸“自然生活”的地方 篇4
國一作文 ,587字我的家鄉是一個小縣城,這裡因四面環山,又十分偏僻,所以外人很少。但是這裡卻是一個可以放鬆的地方,一個幾乎脫離現代化科技的地方,一個可以迴歸自然生活的地方。
這裡最多的不是高樓,不是服裝城,不是超市,而是現代城市中沒有的一個地方—鄉村,山中的鄉村。
我喜歡這個地方,這雖不是我記憶中那個充滿樂趣的生態園,但這卻是比生態園還要精彩的地方。這裡有山,每天清晨,伴隨著第一縷陽光,耳畔會響起歡快的牛羊的叫聲。
放羊,在村中無疑是最累的活了,而我這個“辦事只辦一半”的人卻對放羊有著莫名的興趣,姥爺也經常說我前生是隻羊呢。我喜歡看著羊吃草,它們的嘴左一下,右一下,草就嚥進肚子裡去了,它們的生活習性還十分特別,而且別有一番研究,我已經從它們的生活習性中,探出了一些奧祕。
我不僅喜歡放羊,還喜歡與姥姥一起下田裡做農活。
做農活不需要像放羊一樣東追西趕,只需要坐在田裡就行了,但這卻是一項技術活。坐在田中,腿不用動,用手拔掉雜草就行,可是在我看來,這不僅是一項技術活,還是腦力活,要憑著強大的記憶,清楚哪些菜種在哪些地方,有什嗎特點,因為一些菜會和雜草長得很像。我第一次幹活時,不認識菜與雜草,於是將它們全部拔掉,辛虧姥姥及時發現,“拯救”了剩下的菜苗。
我喜歡鄉村,喜歡這個充滿樂趣的地方,喜歡這個充滿新鮮空氣的地方,喜歡這個撫養我長大的地方,喜歡這個迴歸自然生活的地方。
我們生活的地方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623字我們生活在美麗的烏魯木齊,這是一個多民族生活的地方,每天都發生著許多民族團結的小故事,而在我們身上也發生過這樣的小故事。
麥爾維爾特,是我在一年級時所認識的好夥伴,她是一個哈薩克族的姑娘,她在班裡可有點特殊,父母離異後,她跟著爸爸生活。父親工作很忙,沒時間管她,所以她衣服穿的很髒,學習成績不好,只有我和她做朋友。
我們在一起是無話不談,非常要好的朋友,我們在生活上互相關心,在學習上互相幫助,我會提醒他按時寫作業,她有不懂的問題,我會耐心的講解。在每學期末的時候老師總是讓我們列印複習資料,我知道她沒有家長管,沒有辦法列印這些資料所以我總是讓爸爸都多打一份送給她,每當這時候他總是抱著我激動的說:“好朋友,有你真好!”
我們的友誼是相互依存的,我在學習上給她幫助,她在平時的生活中特別關心我。她經常會把家裡的一些哈薩克族的食品帶來給我品嚐,什麼駱駝奶呀、奶豆腐呀……只要是她爸爸留給她有營養的東西,她都會給我嘗一嘗。
還有,遇到調皮的男生欺負我時,她總是保護我,站在我的前面,像一個好鬥的小老虎一樣,頭昂的高高的,警告他們不許欺負別人,她會把遇到的不愉快告訴我,我也會把我的小祕密告訴她,我們雖然是不同的民族,生活方式有許多不同,但這並不影響我們成為好朋友。
雖然我現在轉學了,但我依然沒有忘記她,她也沒有忘記我,有一次爸爸在路上遇到她,她還問爸爸我的情況呢!我想真正的朋友是沒有民族之分的,只要心在一起,友誼就會在一直在,我們就會永遠在一起。
我生活的地方 篇6
國小三年級作文 ,647字說起民族團結,生長在新疆的我對它的感受異常深刻。可以說,在我的生活中,民族團結之花處處都在開放。
2016年11月份,我們十三小全體師生在校領導的號召下開展了“民族團結一家親一一結對認親”這項活動。對於我們小學生來說:“結對認親”就是把身邊的每一位同學都當做自己的親人,不分種族,不分性別,部分貧富。互相傳遞愛心,送溫暖。我們的國家有56各民族,是一個大家庭,需要我們“心連心,手拉手”共同建設我們的國家,這樣,我們的國家才會繁榮昌盛,人民才會和平安康。
在校領導的安排下,2016年11月18日早晨我們三(1)班的全體同學在班主任張老師的帶領下帶著提前準備好的賀卡和禮物興高采烈地來到了烏魯木齊市第五小學和那裡的三(1)班進行結對認親活動。下車後,同學們都懷著疑問邊走邊想自己會和哪位同學成為好朋友,到了目的地我們看到了一張張純樸,活潑,可愛,善良的面孔。她們大多數都是維吾爾族小朋友,一雙雙大眼睛好像會說話,漂亮極了!
緊接著我們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來到了活動大廳,介紹完學校的領導和工作人員,校領導闡述完本次活動的意義之後我們的結親活動開始了,每一位同學都手拉手走上臺,我們都互相贈送了禮物,親切地擁抱。開心極了!隨後,我們有一起觀看了精彩有趣的節目,在同學們的歡聲笑語中活動結束了,我們懷著戀戀不捨的心情告別了五小的同學離開學校。
就在這短暫的時間裡我們十三小和五小的同學彼此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同學們就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地抱在了一起。今天想起來,我的心仍然久久不能平靜,好期待下一次的見面。
生活的魔法棒 篇7
國小四年級作文 ,849字小時候,總夢想自己能有一根魔法棒,輕輕一揮,泥濘的小路變得寬闊平整,破舊的校園變得窗明几淨。原本以為生活沒有童話,不曾想真有這麼一根魔法棒正在悄悄改變著我們的生活—稅收。
取之於民
雖然我已經學過稅率,但是“稅收”一詞於我還是那樣的陌生。爺爺說:“稅收啊,就是當年我交公糧。”“原來稅收是交糧食!”我自言自語。爸爸聽見了,笑道:“農民交公糧其實指的是交農業稅,這種稅收延續了千年,不過你出生那年廢除了。”
“現在沒有稅收了嗎?”“有啊,比如爸爸廠裡的增值稅,你媽媽每個月幾十元的個稅,還有橋頭張嬸小超市的營業稅……”“大家都要交稅嗎?為什麼?”我疑惑了。
“每個有經濟能力的人都要交稅,這是義務,但我更覺得這是責任,是驕傲。你不是一直說要建設祖國嗎,身體力行是直接建設,交稅就是間接建設。”
用之於民
我一直困惑於“間接建設”四字,直到爸爸用兩張照片解開了我的疑惑。
一張是黑白照片,攝於20多年前,少年的爸爸正推著一輛半人高的自行車站在坑坑窪窪的路中央,背後是個晒穀場,正人頭攢動。據說,晚上晒穀場上演戲(越劇),爸爸一放學,顧不上吃晚飯,騎著自行車一個多小時趕來,臺下已經擠滿了搬著長凳的人,連旁邊的樹上都爬著人。
另一張照片我熟悉,是去年和家人在西山漾公園玩時的合影。遠處是山水清遠,身旁落英繽紛,美不勝收。
看著眼前兩張色彩對比強烈,背景環境迥異的照片,我彷彿正經歷著一場時空穿越,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飛馳而來。眼前,如雨後春筍拔地而起的是一幢幢高樓大廈,如道道彩虹架在半空的是一座座立交橋,如繡花綠毯鋪就而成的是一個個景觀草坪。集貿大廈不見了,衣裳街狀元街亮了;防洪大堤變樣了,環太湖公路寬了;晒穀場消失了,農村文化大禮堂開放了……
這不就是我想要的魔法效果嗎?
我忽然茅塞頓開—稅收這根魔法棒將人們手上多餘的能量以錢的形式集中起來,統籌規劃後,建設道路,建設公共設施,一點點改變著家鄉的面貌,改善著人們的生活。
眾人拾柴火焰高,只要人人依法納稅,世界將變得更加美好!
碎片化生活的正確使用方式 篇8
碎片化生活的正確使用 ,742字常聽別人說,現在的生活是越來越快,被碎片化的生活分割得支離破碎,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大人的生活怎樣我並不清楚。但目前對我而言,我的生活就行在家、學校、補課機構這些地方無限迴圈。如果把我的時間比作蛋糕的話,這裡切去一塊,那邊分走一塊,所能剩下留給我的是少之又少。
但這不代表我沒有時間去做那些我所興趣的事了。現代化生活的快節奏與繁忙帶來了可以所利用的產物—碎片化時間。
碎片化的時間是一個能用於提升自己很好的工具,如果你能好好利用它,它可以幫助你拉開與別人的差距。不過在合理利用它之前,我們需理解:何為碎片化生活?
碎片化時間便是生活中由於種種原因而變成一段段的零碎時間,也許在你不經意間便一去不復返,比如說等公交等地鐵花的時間;出去吃飯,點菜到上菜的那段時間;課間休息的時間……這些時間也許不過須臾,但水滴石穿,若能全部有效的加以利用,你便能比他人多出一個小時,兩個小時甚至整整一天的時間。就像魯迅所說的那樣:“時間就像是海綿裡的水,只要願擠總是有的。”
當別人在等車的時候刷微博,你可以在腦海中過濾一邊今天講課內容,去其糟糠,取其精華;當點菜後大家都在聊微信時,你能背一背老師所佈置的背誦作業;而在課間,則最好盡力多刷那麼兩道題,又或是抽絲剝繭地弄清那些難題的解題思路……長此以往,有效地利用時間,你便可以拉開和別人的差距,和那些“學霸”“學神”不斷靠近。
有人時常抱怨碎片化生活將我們的時間“化整為零”。古時雖不如現代節奏快,但早已有人會利用零碎的時間,比如說董遇的“三餘”讀書法,歐陽修的“三上”讀書法。現今人人面對的都是這一樣的情況,比起花功夫抱怨,倒不如儘自己最大努力去使它變成有利自己的環境。倘若人們多去向古人學習“化零為整”,也許便不會有人總抱怨時間不夠吧。
“碎片化”生活的正確開啟方式 篇9
“碎片化”生活的正確 ,921字清晨,15秒的鈴聲響了幾遍,起床,整頓出門,路邊買個餐包,嚼著走向地鐵站,等地鐵,戴上耳機,開啟4G,點一首契合心情的歌,讀一句每日英語推送,看一個小視訊,瀏覽幾條新聞,再擠上地鐵,到達目的地。
以上是碎片化生活的實景,“碎片”顧名思義,如碎如片,即片段,部分,不完整的組成,網路使得資訊爆炸,也加速了資訊的拆分與概括,在現時代的節奏下,許多事情發生位移—無需定時定點,便可迅速完成。“碎片化”的概念就此誕生。
生活碎片化,實質是資訊碎片化。它本身就可以是片段,如140字的微博,也可以是“大部頭”整體中的片段成分,如影視作品中的古典元素。所謂“存在即合理”,碎片化事物之所以能立足,是因其短小,精悍,高度凝練而不失淺顯,深合大眾胃口。早在古代這樣的“碎片”便有雛形:如絕句,數來不過20來字,卻是有起承轉合,一沙一世界,如小品畫,將人物進行抽象塑造,“形簡而神生,筆簡而意賅”。現代這種簡潔的體現,於小視訊、微電影可見一斑,它們凸顯某一主題而將其濃縮於短小的形式中,運用各式藝術手法,達到極佳的視覺效果。
然而,現今提起“碎片”,卻並不總帶有褒義色彩。碎片化的時間割裂人的注意力,碎片化的知識破壞了體系架構,碎片化的社交讓言語化作氣泡,讓人失去了機會將心比心,促膝長談。片段式的資訊來得容易,又過分淺顯,鈍化了人的思維,而那些看似融入整體的,某些電影中的文化元素,實則斷章取義,喪失了本真的內涵與光輝,消釋了雋永的韻味。
我曾讀到,如今網路媒體點對點的傳播,“取消了資訊間的邏輯關係”於是造成了知識的碎片化,由此派生出更多的碎片。在“缺乏大的文化積澱和思想邏輯的背景下”,便容易產生浮躁,產生眾多情緒,影響人的心態。更重要的是,由於碎片資訊篇幅短,閱讀時間便也短,使得資訊掉價,損失意義與價值,也間接損害了人的認知。
面對這種情況,我們應當精其用,而去其弊,總而言之,對症下藥。碎片化時間難以合為整體,便可用於做能夠拆分的事,如背單詞,看新聞,此外,我們必須保證給予那些需要專注度的活動足夠完整時間,如閱讀、寫作。我們或許也可自發地拒絕某些已有的的觀點資訊,進行自主思考,尋回理性論斷的能力,靜下心來,找到生活真正的韻律與節奏。
碎片化——一種生活的方式與態度 篇10
碎片化——一種生活的 ,1169字隨著時代的發展與進步,人們對於時間的觀念逐漸發生變化,而時間也作為一項財富被人們最大限度的使用,碎片化的生活也應運而生。
或許你曾有過這樣的體驗,在車上利用手機進行閱讀,或是在排隊時通過網路查詢資訊,甚至是在街道上行走時埋頭聊天……這些場景我們都很熟悉,或周邊人如此,或你也如此,而這也正是碎片化的生活的表現,也是目前大多數人的生活方式。在目前看來,這樣的行為再平常不過,但這在十年前甚至五、六年前都是不常見的,為什麼?依我看來,一方面是人們對於時間越發重視,另一方面是網際網路與科技在發展。
在工業革命之前,大多數人過著田園詩般的鄉村生活,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儘管勞累但每天都過得很滿足,對於他們來說,生活或許就是能在閒暇時對著天空發發呆,在河邊釣釣魚,和親朋好友聊聊天,沒有人刻意去追求更高的畝產量,只要能養活自己,這樣似乎就夠了,因此他們不需要去想和做太多,盡情揮霍閒暇時光就好。而工業革命之後,城市也隨之發展起來,更多的人開始在打工的路上“越走越遠”,人們的思想觀念也隨時改變,他們總有幹不完的活,但也有些空閒時間,對此他們以社交活動的形式度過,而其中很多也是為了工作,他們逐漸意識到時間的寶貴。到了資訊時代,移動裝置與網際網路的發展使得我們有機會在零碎的等待時間去做些我們認為有意義的事,這似乎是的我們有了更多的時間與精力。
我們必須承認的是,碎片化的生活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充實了我們的生活,但是,碎片化的生活也徹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碎片化的時間,碎片化的學習,碎片化的社交,甚至碎片化的休息,一個一個的碎片填補了我們的殘缺的同時,也將我們的人生“粉碎”了。
碎片化,倒不如說是做事只做一半,這種快餐式的文化使得我們有時候瞭解的資訊和一些行為都變得錯誤。例如一些標題黨,做著博取眼球的新聞,而內容卻是與實際不符,但有時我們為了獲取更多資訊反而獲知了錯誤資訊,這樣看來是很荒謬的。
碎片化,是時代進步的產物,但我們不能說是因為時代發展,從而產生了碎片化這一令人矛盾的生活方式,兩者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若要問導致碎片化的緣由是什麼,我認為是人們在社會中的空虛感所導致的,為了彌補空缺,我們刻意去做些我們認為有意義的事去填補。這種空缺並非時間上利用的不足,而是心靈上的缺憾。很多時候為了生計,我們所從事的並非我們所願意的,而工作的壓力又使得我們喘不過氣來,我們很無奈,但在網際網路的幫助下,我們又似乎能去追求自己的夢想,但我們所擁有的只是碎片化的時間。相較於那些忙碌卻也充實的農民,我們有時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麼,但我們擁有的碎片化的時間,對於那些不完整的人生來說,碎片或許就夠了,儘管這些碎片可能不太合適,甚至扎痛我們,但這也總比一片空洞來得好。
碎片化的生活或許不是完美,但對於不完美的人生來說,碎片,或許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