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該破碎相關作文20篇

生活不該破碎 篇1

生活不該破碎作文10 ,994字

科技發展,網際網路成為了必不可少的接收資訊的媒介。大量短小破碎的資訊被植入我們的大腦,完整的生活被撕碎。

有道“破鏡難重圓”,現今生活就是這面破鏡。因為時間被“我要看五分鐘微博”這類事情分割開來,於是我的能真正專注於一件事上的時候便愈發銳減。因而我們中的大多數都成了“半桶水咣噹”的人,同時我們失去了發現名族的,本土的璀璨文化的機會。傳統工藝就此消亡,匠人也再難尋覓。碎片化的生活打碎了生活的這面鏡子,以至於將其再復原,也會留下深深的裂痕。這裂痕將日積月累,變成我們的性格,讓我們不能也無法成為“術業有專攻”的人才。

由於這種性格的塑造,願意接受短小破碎資訊的習慣的養成,我們的語言表達方式也受到了衝擊。若當年的朱自清也“享受”到了這樣碎片化的生活,《荷塘月色》也就只能成為朋友圈中的一張圖片和一句驚歎。大師也當不復存在。這並非空穴來風,現今的人們面臨著更嚴重的情況。這樣的語言衝擊不僅僅侷限於表達方式的極簡化,更帶來了語不成句,無法用一句語法正確的現代漢語表達那一時刻的心情。對於現實角度來說,學生的語文寫作會出現障礙,成人的工作報告會寫得雜亂無章;放眼未來,這對於文學等方面的傳承也產生了不可磨滅的阻礙。

這般碎片化的生活如同魔鬼,吞噬並改變我們的認知語思想。很多人愛看微博,因為這條僅僅一百四十字的文字內容附有視覺衝擊性,他們喜歡這樣的刺激。但反觀這份刺激,短短百字,事情的原尾都無從闡述清晰,就迫不及待汲取片面的資訊,發表偏激的看法,這是否是我們思考,認識事物的正確方式?長此以往,我們對於事物的理解就會發生習慣性的偏頗,以至於我們變成盲頭激進的人,不假思索地憤世厭俗。內心變得浮躁,不願靜心判斷,失去心靈地任由身體“胡作非為”,以一句“真性情”來搪塞那些還擁有完整生活的人。這就是我們俗稱的“鍵盤俠”。傷害他人,欺騙自己的同時,渾然不知自己對事物的認知已經被侷限,失去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失去了獨立的人格。

生活本該是完整的,擁有完整的時間,完整的表達,完整的思想與認真。我們要用完整的時間進行連續性的研磨一件事,可以是一項技能,可以是一本經典書籍。因而我們才能被填滿,被潤色,成為一個有趣的人。而有趣的靈魂促使你勤奮地思考,從而更新,進化,完善自我,在內心積蓄力量,待事平靜從容。

科技帶來的應該是便捷的交流和資訊傳播方式,並非碎片化的生活方式。保持生活的完整,使生命落得圓滿。

碎片生活——終將破碎? 篇2

碎片生活——終將破碎 ,777字

不知從何時起,我們的生活都變得支離破碎。因為網路的便利與發達,三心二意,似乎已經不再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神話”了。但是,這種三心二意,也許會讓你抓住空隙,獲得成功,但也許也會讓你沉迷於此,自甘墮落。

手機,已經是現在社會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樣物品了,也是使生活碎片化的原因之一。

記得有一個人說過:“如果想毀了一個孩子,就請給他一部手機。”因為手機使我們的學習生活變得碎片化。相信有許多同學都會有過相同的經歷:正當你寫著作業,突然QQ響了,於是你便放下了筆,拿起了手機,和朋友聊起天來。

這樣做了以後,也許你並沒有發現有什麼不對勁,可是,這樣作會使你清晰的思路斷掉,並且無法養成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樣做的害處是很大的,它使我們的學習生活變得碎片化,無法擁有更高的效率。

有時,我們正寫著作業,突然感到一陣倦意,於是我們理所當然地拿出手機,開啟遊戲,開始玩起來。

也許我們覺得這只是在休息一會兒,沒什麼大不了的,可是我們卻因此無法養成堅持不懈的好習慣,也使我們的學習生活又一次變得破碎化。

不僅是學習,大人們工作時,也會是時間碎片化,無法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工作。

但是,碎片化生活給我們帶來的只有壞處嗎?其實,只要我們合理利用,碎片化生活會給我們帶來許多便利。

例如:有一天你一個人在家,到了午飯時間,但你還得寫作業,於是便拿出了手機,訂了外賣。這樣一來,便合理利用了等餐的這段時間,用來寫更多的作業。

合理地利用了碎片化的時間,使我們擁有更多的空間,能幹更多的事情,擁有更高的效率。

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碎片化,也出現了許多因為碎片化生活而發生的負面案例,但是我們並不能因此就否認它,畢竟月有陰晴圓缺,我們所需要做的,至是好好利用它,使我們的生活更加便利,是科技發展更快。

碎片化生活,並不代表破碎,只要我們能好好的利用它,它便代表著發展!

當生活遇上破碎化 篇3

當生活遇上破碎化作文 ,751字

在當今社會,科技不斷髮展,技術不斷創新。使我們的生活慢慢一點點被擠壓。若生活是一張紙,那如今我們的生活已是片片紙片,最終還是被破碎化了……

當破碎化,遇上閱讀。

閱讀在古時是十分風雅的事。古人對書籍是十分尊敬的,他們認為書籍是前人的財富,所以,閱讀也頗受重視。甚至在閱讀前他們會沐浴、更衣、蚊香、淨手……而如今,不說這些已被大家感到驚喜的準備工作,就單單只是在生活中你還有看見過多少人曾捧著書籍,仔細品讀的嗎?有的怕只是:在閒暇的時間用來打發時光;在枯燥無味的候車或等車到站時的一時消遣罷了。閱讀就這樣被破碎化了。

當破碎化,遇上購物。

多年前的我們聽見購物是否會特別興奮?是否會精心打扮,然後光鮮亮麗的出門?而如今,連吃飯都要和學習和工作一同進行的我們,也許只會捧著手機或坐在電腦前,腦中想著最近的購物狂歡節是哪一天。然後一邊忙著手中的事宜,一邊刷兩下螢幕,看見自己喜歡的東西,便收藏下來。等空閒時間再和朋友們共同討論是否該購買。購物就這樣被破碎化了。

當破碎化,遇上吃飯。

所謂民以食為天,吃飯是每人每天必須所要做的事。而你是否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已經到了飯點,但自己的一些事情還沒有處理好;明明肚子已經餓得咕咕叫,但手中的工作還沒有完成;自己正準備享用一份美味的佳餚,卻被叫去做了其他的事。這時你會怎麼辦呢?我想大概是能一起進行,就一起進行吧:邊吃飯邊看視訊,邊吃飯邊寫工作方案,嘴中嚼著東西也不忘手中擺弄物件。凡事都講究一心一意,專心致志。吃飯當然也需營養均衡所以也不例外。而吃飯就這樣被破碎化了。

如今節奏性極快的社會,不得不使這些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事,卻一點一點被破碎化了。凡事都有兩面性,殊不知破碎化到底是新時代的象徵,還是不能一心一意做事的漏洞。與其討論破碎化的利與弊,倒不如避弊而揚利。

生活不需要碎片化 篇4

生活不需要碎片化作文 ,719字

碎片化是什麼?碎片化是把一件完整的事情分離,使其與其它的事重新排列組合。

我們現在生活在碎片化的生活內,享受其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卻沒想到其給我們帶來的壞處,使我們忘掉其原本的樣子。

先來說碎片化的好處。

碎片化使人們的生活節奏變快,人們便可以在一些無所事事的時間去穿插一些閱讀,就像在等車的時候,在坐地鐵的時候,穿插一些閱讀,就可以事半功倍。

就說當下較火的兩個應用—微信和QQ。這兩個促進了人的社交,使一些平時不愛說話的人也開始展現自己和與別人聊天。這也十分便捷省時,使人們一拿起手機便可以跟他人聊天。

還有使人足不出戶便可以購物的APP,人們可以在網上動動手指就可以買到最新款的衣服、鞋子和包包。如果人們不想做飯了,便可以在網上點餐,足不出戶的就可以享受到飯店的美食。而且在等待送餐的過程中使可以用原本做飯的時間來做其它的事,十分節省時間。

以上我說的這些碎片化的事情,大家是不是覺得很便捷呢?但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

碎片化的生活使人們生活節奏變快了,可是這就出現了前幾年所說的“快餐文化”。

人們可以節省時間在車上閱讀,可他們也是片段式的記憶,當再次閱讀的時候並不會記得之前的內容,人們需要再花費時間去了解之前的內容。而且許多人已經忘記傳統閱讀了,很少有人能安安靜靜的坐在書桌前好好的品味書中的韻味了。

碎片化的生活使人對於時間無法好好管理,只會片段式的生活,想到幹什麼就幹什麼,對生活沒有固定的時間,使時間上的管理很混亂。

碎片化的學習雖然會使左右腦休息但是有時候也會把一些已經想好思路忘記,這不等於多浪費時間嗎?

我對於碎片化的生活是反對的,碎片化使本來井然有序的生活變得雜亂無章,使本來充滿樂趣的生活變得毫無樂趣。

當生活支離破碎 篇5

當生活支離破碎作文1 ,1071字

事務被肢解,東一點西一點地去完成;知識被粉碎,這一些那一些地塞入腦中;時間被破碎,化作漫天飄舞的碎片。當現代的“快”撞破原有的寧靜時,宛如石塊擊碎鏡子般,讓原有的世界支離破碎。

當一切都被碎片化時,我們的生活又剩下什麼呢?

當社交碎片化了,人之間的真誠也難覓蹤跡了。如今,高度發達的通訊手段越來越多,qq成為了我們生活中最為常用的軟體。我們所傳送的訊息已不再需要數天話數小時的時間來傳遞,信件往來也逐漸在潮流中失去了蹤影。但恰恰是如此發達的通訊方式,讓我們的社交活動變得四處飄散。在家中,在補課路上,在任何一個細小的事件裡,我們都能與朋友交流。但是,在幾分鐘幾分鐘的交流中,又能有著多少真情呢?當我們同時與數個好友聊得火熱,用言語嬉笑打鬧時,有誰知道有否有人在敷衍著呢?都在用著兄弟姐妹相稱,又有多少人會在困境之中能伸出援手呢?碎片化的社交,將真誠埋藏在交流的深處,難以尋覓。

閱讀碎片化了,知識也難以獲取了。當下的生活中,存在著不熟的標語噱頭。無數的“三分鐘教你……”的微信頭條,就是閱讀已經成為碎片的最大特點之一。大大小小的公眾號,把成功人士的經歷概括一番,再從講話中摳出隻言片語,最後附上一萬心靈雞湯,便成為了所謂的成功祕訣。如此粗陋的文章,卻總能在被推出時被奉若珍寶,為什麼?正是因為碎片化的閱讀,在會導致了這一現象。

無論是讀一段文字,一篇文章還是一本書,我們總會一目數十行地將文字分段,再取幾句文字,思索數秒,便認作是讀完。如此閱讀,也難怪人們會因看到那些文章中的一些看似有哲理的話而認為其乃“黃金屋”。類似的,當《聖經》被分段,再被分成數章後,原先的基督教便分裂了。每個人都有著自己所認為重要的片段,各執己見,卻沒有人能意識到《聖經》本就沒有段落,就和古人寫的文章一樣,是因為將文章分為碎片後,內涵就隨之改變了。像這樣碎片化的閱讀,最終只會讓曲解成為習慣,而不能讓我們學習到真正的知識。

當然,並非所有的碎片化都只會導致不好的結果。就如碎片化的閱讀,它不適合用於有意義的書的閱讀。但在讀一些放鬆身心的文章時,或是瀏覽概要時卻是十分實用的。它不僅節約了閱讀時間,也能讓我們能緩解長時間深度思考帶來的疲憊。碎片化的時間管理也是一樣有所益處。就如“番茄工作法”一樣,將時間分為一個個小塊,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也消除了勞累。

總而言之,在這個節奏迅速的時代中,“碎片化”是不可避免的一個過程。但只要能夠恰當的利用碎片化這一特點,讓生活的間隙發揮出它們未被髮掘出的價值,進而相輔相成。我們的生活才能不在這個時代中變得支離破碎,化為圓滿。

生活不該有抱怨 篇6

國小四年級作文 ,833字

辛棄疾在詞中寫到“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我們總有覺得不順心的事,但生活卻是兩面的,有位哲人說過:“生活猶如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她也會對著你笑。”

換個角度思考,智者的夢再美,也不如愚人實幹的腳步。

當一個人的天賦極為突出,也許他往往不會奮力拼搏,別人十天的汗水只能換他十天的空想。久而久之,他就會產生懶一時是一時的想法。而換角度思考,那些在背地裡勤勞的耕耘者付出了汗水,天賦未必突出的人,雖不會在短時間裡成功乃至飛躍,但因為他們懂得堅持也懂得“工匠精神”,所以從識別到實踐,從實踐到認識,迴圈往復,以至無窮,最後不僅在知識上不斷精進,而且在認識上不斷昇華,以致物我兩忘,達到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

所以如果你是個實幹者,生活不該有抱怨。因為,生活不是要超過別人,而是要超越自己。

生活中,人與人之間難免有比較。為什麼他人的回報是如此甜蜜,而我卻苦澀無比?停下!不要再去比了,你最大的競爭對手是你自己,唯有有獨立價值和自由的人,才有感悟的閒暇,創造的快樂。每天都在創造,為自己的進步而感動。學習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有意義。一段時間過後,比上他人,你感到十分驕傲,比上之前的自己,你會更加的驕傲。這個時候靈感在飛揚,思想在飛越,快樂在蓬勃生長。不渴望能夠一躍千里,只希望每天能夠前進一步。

大的往往會空心,小的才會真的飽滿。在人生前進的路上,取得了小成功不要沾沾自喜,遇到了巨大挫折也不要灰心喪氣。我們每天只需要前進一小步就足夠了,我們要基礎夯實而不是蠻力拼搏。

觀察下身邊的美景吧!想那牆角的小花,含苞待放,飽滿的頭顱昂揚在細細的草莖上。風一吹,沾著露水輕輕滾落,花骨朵輕輕顫動幾下,多麼美好!

生活中不該有抱怨,我們應像花骨朵一樣樂觀,不要抱怨不如意,換個角度看問題,讓刻苦成為習慣,用汗水澆灌未來。多換換角度,多奮力一搏,生活一定會更好!

碎片化的生活不是我們的終極追求 篇7

碎片化的生活不是我們 ,988字

曾幾何時,高科技充斥著我們的生活。下雨了不想出去吃飯,用手機點個外賣,就能送到家。無聊了想看戲劇表演,開啟電視,就能看到聽到,想念朋友了,點個視訊通話便能見到對方,一起聊天,似乎不用出門了,我們就能接觸到這個世界,那門前的高樓大廈、窗前的綠草茵茵,又是為何?今天,人們的生活被很多碎片化的內容切分,在資訊傳播進入網路化時代以後,碎片化逐漸成為我們社會傳播語境的一種形象性描述。

一部電話能連線你我他,一根網線能聯絡到世界,一部機器就能代替人類辛勤地工作。高科技確實很方便,但是似乎缺了點什麼,是的,人類的生活便利了,可卻不完整了。雖相聚千里的朋友能通過視訊聊天,但那只是影象,不是真人,你既摸不到也聞不到他身上的氣息。可以點外賣,但卻失去了在店裡熱鬧的氣氛。沒有了這些,生活變得不完整了,生活變成了星星點點的幾塊,這就是碎片化的生活。在碎片化生活的時代,即便高超的媒體想要“包攬天下”,這操作難度也很大,而要辦一份讓所有的讀者都喜歡的報紙也成為不可能的事情。曾幾何時,看到過一個資訊,令編輯記者們常常哀嘆“眾口難調”。“多種媒體,一個聲音”的傳播方式,已不能滿足“碎片化時代”不同受眾群體的資訊需求。

漸漸的我發現高科技的產生,是伴隨著人類文明的“墮落”,意思就是高科技的運用,詮釋為人類的“懶”,人類懶得走,就發明了“代步機”汽車,人類懶得出門,就發明了美團、百度等,懶得出門搜查資料,就在百度一搜就好了。

縱使科技有千百般的舒適和便利,但網路上的一切資訊資料和發達的科技全無生機勃勃之景象,人是活的,為什麼要活在一個“死氣沉沉”的世界裡。走出門,看那奼紫嫣紅,感受那徐徐清風,不也是一個美好的體驗嗎?網路裡的世界再真實美好也不敵現實世界的自然。看草木在風中搖曳,這才是最真實的美,絕非那網路所能匹敵的。我們決不能生活在一些虛無縹緲的童話世界裡。就像在地鐵裡的人們幾乎都是人手一部手機,生活在電子產品構建的虛擬框架中,絕少有人聊天。出現了一朝網路便結識,對面相逢不相識的尷尬局面。

縱觀社會的發展,我們生活變得便利了,卻變得碎片化了,生活也不完整了。科技的進步是社會發展的趨勢,但我們決不能被科技所左右了,我們可以運用科技為我們人類所服務的同時多接觸現實生活中真實的東西,使我們的生活不留下遺憾。網路無情人有情,人間交流是正道。願我們的生活不被碎片化,處處留下溫馨的一刻吧。

碎片生活不應只有批駁 篇8

碎片生活不應只有批駁 ,788字

在移動網際網路技術大為發展的今天,我們的生活被碎片化了。如果去網上搜索“碎片化的生活”,搜到的評論無一例外是負面的,彷彿碎片化的生活如一猛獸,不僅撕碎我們的生活,還想把它吞沒。然而,碎片化的生活仍然有有利的一面。

“存在即是合理”,早在18世紀黑格爾就領悟到這一點。我們的生活節奏正在加快,擠出大段的時間便會影響到很多已有的安排。而網際網路技術已經帶給我們解決支配碎片化的時間的方法,若不利用,怕是對不起伯納斯李了。

碎片化的生活方式方便了我們的生活。馬雲整合了散落全國的小微商家,讓我們不論是在路上,在家裡,甚至是在被窩裡都能買到你想要的東西。就如幫同學採購書籍,原先我得白白浪費一上午時間往返於各大書店,還不知道是否能完成這項艱鉅的工程。而現實是我只是在書桌前劃劃手機螢幕,甚至還和商家討價還價,趾高氣揚地命令他要在週日前送到。同時我也能想象到商家不是隻和我一人對話,在他的面前開著5,6個視窗,同時迎合不同買家的要求,賺到更多的利潤。這一切不得不感謝碎片化的生活方式。

碎片化的生活方式豐富了我們的生活。在地鐵上大部分都是低頭族。刷刷QQ,瞭解朋友動態;聊聊天,豐富感情生活;和素未蒙面的人下下棋,休閒娛樂自己。或者帶上耳機聽聽音樂閉眼小憩一會兒。這裡的“低頭族”沒有任何貶義,他們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

遇上了碎片化的生活,我們就要充分利用好碎片化的時間。賈島“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的詩句就是在馬背上定奪的;周恩來在會前十分鐘還見縫插針抓緊讀書;顧炎武手不釋書,四處遊歷時就在馬上讀書,考證書中內容;歐陽修讀書構思於“三上”。以上名人抓緊碎片時間讀書,故成就其名聲。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碎片化生活必有不合理之處,例如缺乏深度閱讀,海量資訊過眼不過腦。以上之拙見,實為反對矯枉過正,把碎片化生活批得一無是處,甚至藉此大肆悲觀,消極生活。達爾文所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打碎的生活,不須還原也美好 篇9

打碎的生活,不須還原 ,696字

週一下午,終於放學了。

回家在地鐵上,我翻開英語原著,手機的螢幕突然亮起來—是朋友發來的遊戲邀請。於是我放下書,很快沉浸在遊戲中。到家做文言文閱讀,我準備查查生字便開啟手機,卻被微博的新訊息吸引,刷了幾分鐘娛樂八卦才回過頭。晚上出去吃飯,等待叫號時,媽媽逛了逛淘寶,我打電話與同學嘮嗑:“哈哈,那個誰寫的作文真是太逗了……唉,今天作業真多,又要熬夜了……”聊的都是這一天雞毛蒜皮的小事。

在碎片化的時間表中,我畫上了一個個錯亂而空洞的圓圈。然而,若在地鐵上,我婉言拒絕同學,繼續閱讀;若查生字時,我遮蔽微博訊息,多瞭解生字背後的含義;若在等待叫號時,我選擇關上手機,和媽媽談談這一天的心得體會……時間表上,定是塗上了滿滿的彩色圓圈。

在科技發達的今天,因為一部分生活被手機等等電子產品所佔據,往往碎片化時間的利用不盡人意。不是說使用電子產品缺點多,而是說我們應該當時間的主人,在這個生活被碎片化的時代。

遇上碎片化生活,其實是遇上一張張不同的時間表。如果時間表的主人有心,就能印上密密麻麻而互不交錯的圓圈;反之,圓圈就會雜亂交錯,就如同莎士比亞曾說“拋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拋棄他”。何必論碎片化生活的好壞?只需論是否會利用碎片化時間罷了。因為有著一個合理的時間規劃與一顆不動搖的心,一天就能變得美好、充實起來。

對於整塊時間的利用,所有人都差異不大,而差別全在被打碎的時間裡。一個圖案精美的別緻花瓶倒地摔碎,在許多人惋惜、不知所措的同時,也有人能夠注意到碎片中的不同花紋,將它們收藏起來,一樣美好。既然碎片化生活不可避免,為什麼不好好地將它利用起來,讓碎片化的生活也讓人眼前一亮呢?

生活不應該撒謊 篇10

國小六年級作文 ,639字

高爾基曾經說過:“人類最不道德之處,是不誠實和怯懦。”那麼,人就應該誠實守信,不說謊話。

一個人做了錯事,百般辯護,為想逃過一劫。其實,他失去了別人的原諒,失去了改正錯誤的機會,更失去了誠信。若說謊成了習慣,並不知悔改,那他一生都在害人,包括他自己,正所謂害人如害己。

在文章《別餓壞了那匹馬》中,那位“售書人”也是在撒謊,說假話,但又被認為是“美麗的謊言”,因為他維護了本文主人公的尊嚴,把書心安理得地給“我”看。

說謊就是說謊,哪怕是一個美麗的“謊言”,也是說假話,再說,受騙的人一直矇在鼓裡,當真相解開,受騙人總是不好受的。當受騙的人瞭解了這事,他也許並不接受這個謊話,而那個雖然心存善意的謊言也許並不會帶來好的結果,反而會讓受騙者得到的傷害更大。

面對廚藝、畫技、歌唱及一些方面做不好的人,需不需要善意的謊言,表揚他優秀呢?不應該!表揚會增加信心,但不一定進步,當某天的展示用到技藝,卻只是有自信沒實力,心直口快的人必然不給其面子,被騙者將受到雙倍的重創。

那他們就不需要鼓勵了嗎?當然要,但一定是用“美麗的謊言”嗎?答案是否定的,不會可以學,技藝差可以練,比起謊言鼓勵,不如說點實際的,用教導提高水平,用水平增加底氣和信心。

生活中不能撒謊,哪怕處於善心,也一定利與弊並存,除了謊言,用真誠的幫助會使生活更加幸福、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