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中醫藥博物館相關作文20篇
遊中醫藥博物館 篇1
國小三年級作文 ,365字6月的一天,我和媽媽來到了北京中醫藥大學,北京中醫藥博物館就在這所大學裡面。
博物館在學校一棟科研樓的三四層,我和媽媽來到第三層,這裡有豐富的藥材,根莖類、全草類、果實類、礦物類、動物類等等等等,讓人看得眼花繚亂,所有藥材的產地、收割、出處、作用都記錄的非常詳細,讓人一目瞭然,不愧是中國中藥材最全的博物館啊。這裡還有古代各種製藥器具,還有動物骨骼與模型。
第四層講了許多名醫,如:易水派的張元素、溫病派的喻嘉言、清涼派的朱丹溪等等。還有許多古代中醫文物,如清代鍼灸銅人、明代熬藥壺、民國藥店模型等等。
四樓還講了許多中醫歷史和名著,有張仲景的傷寒論、黃元御的四聖心源……
如果你也喜歡中醫就不要錯過到這裡來參觀,它會讓你對中醫、中藥材有更多更深的瞭解。
我的理想就是要考上這裡的大學,到時候,我就可以天天泡在博物館裡研究藥材了。
遊關中民俗博物館 篇2
國小四年級作文 ,440字星期五是個風和日麗、空氣清新的早上。學校組織我們四至六年級學生去陝西關中民俗博物館研學旅行。它坐落於秦嶺終南山世界地質公園中心帶,東接翠花山,南靠五臺山,西鄰草堂寺,北瞰長安城。
我們一下車,就看到了元乾通地的四個大字,它的左面有很多神仙,右面有很多的和尚在拜仙,上面還有一隻非常大的鳳凰,我被高大氣派古樸的磚雕大門所震撼。
進入大門以後,我們就看到了栓馬樁。它被喻為地上的兵馬俑。而後我們又參觀了名人字畫,參觀完名人字畫以後。先後又去參觀了雷宅、孫宅、耿宅、毛宅、崔宅,它們的宅院各不相同,有的宅主是習武之人,有的宅主是做生意之人……然後,我們又來到了民俗展覽館,裡面都珍藏著千手觀音、十八羅漢、文房四寶,還有一些兵器、髮簪等等。
下來,我們還親身體驗了古人的生活習俗,如:學印名人字畫、做中國結、唱華陰老腔等等。該到我們離開的時候了,而我依依不捨地上了回學校的旅行大巴車上。
在這一次研學旅行和實踐活動中,讓我認識到了古代藝術的美,也讓我瞭解了古人的生活習俗,以及要保護文物。
遊廣東省博物館有感 篇3
國三作文 ,5036字終於,站在了廣東省博物館前。抬眼望去,藍天白雲之下,黑色的主身巍然屹立,暗紅色的磚塊規整地點綴其間,黑紅交相輝映,透著莊嚴的氣息。再仔細一看,那鑲嵌其中的紅色線條,竟儼然構成一個大大的“藏”字!我不禁一怔,呵,好一派沉穩的帝王之風!這就是一個神祕的藏珍納寶的宮殿啊!又彷彿是一個精雕細琢的透雕寶盒,吸引著人想去揭開塵封已久的祕密。如此巧妙的設計,想必裡面收羅的奇珍異寶,一定比巨集偉的外觀更加攝人心魄。
這樣想著,不知不覺間已踏進博物館的大門,一種奇異而肅穆的氣氛,靜靜地籠罩在四周。走進一個個展館,沒有一個人發出一點聲音,陣陣微風的吹拂下,簡直是不屬於紛攘紅塵的世外洞天。即使有腳步聲,也彷彿怕吵醒了熟睡的親人,總是放得再輕不過。每個人都在專注地欣賞著,彷彿是一種心照不宣的默契,讓人莫名心安。
《記取年華》
元代的青花瓷碗、明朝的高足酒杯……一件一件的文物,在眼底靜靜躺著,就這麼披了一肩的歲月、一身的滄桑,任人琢磨遐想。有些瓷器已經缺了一個口;有些因為長年不見天日,已被烙上永遠洗不去的泥濘,更有的,經過一次又一次舟車輾轉、烽火連天,已然片片零落,修補不全。我不禁唏噓。呵,你們,這些沉睡著卻從不曾死去的瓷器啊,世人皆道你珍惜,又有誰明白你不易?酒色財氣,天理人慾,在視線接觸你那殘損身軀的時候,似乎全都嬉笑怒罵地重疊在了一起。總是忍不住、忍不住用自己那淺薄的閱歷去揣度,在星漢迢迢、夕光漫漫的歲月裡,你到底承載了怎樣的故事?你漫長的一生,又該是經歷的多少坎坷風波?從出窯那一刻,你身上煥發的流光溢彩,繚亂了周圍一雙雙讚歎的眼睛,似乎也昭示了你光榮的命運;跟隨著人們揚帆起航時,彼時尚年輕的你是多麼自信多麼志在必得;到後來,你從未預想到的可怕事情發生了—沉睡海底的許多年裡,你先是怎樣的不甘、憤怒,使勁渾身解數想要逃離;再到後來的筋疲力盡,終於接受了事實,將生命安放在漆黑的海底,束縛在沉重的鎖鏈旁,以光陰為霓裳,用貝殼做盛裝……直到今天—你所陌生的今天,終於重見天日的你,以這樣一副不再完美模樣,接受慕名而來的人們或驚奇或不屑的眼光……歷盡千年的劫波,你早已磨練得淡然悠遠,卻依舊褪不去骨子裡的驕傲不屈。你是在用這種倔強的姿態,默默提醒我們嗎—千古的興衰,原來並不只是三皇五帝的傳說、二十四史的記述。尋常巷陌、市井煙火,這些由蒼生一針一線織就、帶著人情味的事物,才是歷史這部大書最不應該被忽略的角落。而在今天,它更不過是一枚小小瓷碗上,折射出的光輝。
暮雲重重,韶光飛濺。走過了斷斷續續的流年,也許,一切的一切於你,都不過像雲中的呢喃,又如水漫金山。一片微涼之後,彷彿魚兒身上脫落的鱗片,只靜靜地等待一次無聲的採擷。將或深或淺的韶光,和韶光裡打馬的過客,一同密封在淡漠的容顏裡,等待一次無聲的訴說。但是,你可知—
我是多麼願意用天邊第一縷雲霞
為你一身的傷口包紮
而你必會謝絕我的好意
那麼惟願
以你年華
作我袈裟
《文物閒話》
看吧,邢窯的白瓷如霜如雪,晶瑩剔透,閃爍的光芒彷彿舞者輕移的蓮步,隨意轉換一個角度,那舞步已不知不覺地挪移,巧笑倩兮,醉了的,不知是人面,還是桃花。還有景德鎮產的青花勾蓮龍紋盤,明豔尊貴的黃色上,九條巨龍栩栩如生地盤旋其間,讓人感嘆,“龍乘飛雲,可上九天。”那邊,德化窯的花瓣口吸管杯小巧玲瓏,惹人憐愛,設計更是巧奪天工……
一件一件地,我駐足欣賞著,讚歎著,這些經歷千年風雨的文物,竟還能葆有如此青春明媚的容顏。歲月風煙,無異於泠然刀劍,將太多太多浮華虛擲指間。而這些文物呢,竟能以無比頑強的生命力,讓生命的簫聲經久不息地盤旋。而這曲綿延千年的長歌,會是歌舞昇平的王公貴族們在風花雪月、指鹿為馬中便能譜成的嗎?不,不是!那一張張“尊貴”的臉,早已被歷史的塵埃輕易掩埋,再也找不出一丁點顯赫的影子。真正被歷史、被人們記住並尊重的,恰恰是那些地位卑微,但一生勤勤勉勉、練就高超技藝的工匠們!正如那位佶屈聱牙的音樂家所說,“貴族們,今天之前有過許多,今天之後還將數不勝數,而貝多芬,卻只有一個!”字字鏗鏘,如雷貫耳,似乎是在為天下千千萬萬的勞動人民,立了一座無字的豐碑。
今天的我已很難想象,在那個久遠的年代,創造出美的極致的工匠們,他們該是付出了多少艱辛?歷史是挑剔的,他便不能平庸;歷史是無情的,他便不能脆弱;歷史是絕不停留的,他便必須賦予他的勞動成果以永恆的生命力……他又可曾想到過,當光陰如箭地穿梭千百年,當日月山川都改換了容顏,他早已作古,而“它”還流傳於世,供一批又一批與他迥異的人膜拜,感慨他這位“無名氏”巧奪天工的手藝?如果有,那麼他在奔波勞累的一生中,可曾感到欣慰?世界是如此的變幻莫測,風雲更迭呵,如今看來,許多偉大的任務,對歷史的影響亦不過是些微。而透過一個人的辛勤汗水,我們竟可以幸運地窺到那個時代的一隅,窺到一個人心靈的瑰麗。朱自清的《匆匆》,也許道出了每個人內心深處的驚惶與恐懼,那就是—自己此行,到底給身邊、身後的人,帶來了些什麼改變?自己到底有沒有留下一丁點蛛絲馬跡?
原來,一件傾注心血的物品,哪怕只是這麼一件小小的工藝品,也足以讓我們短暫的存在,不再是沒有意義,讓人生顯得不那麼蒼白無力。總有一些值得窮盡心血去完成的事情,總有一些方法,在生命這塊厚重的畫板上,添上自己獨特的一筆,這便也足夠了,不是嗎?生命,其實可以像一株無花果一樣,即使沒有幹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即使沒有在人前綻放出最美麗的樣子,但只要努力做好了一件熱愛的事情,盡心完成了分內的事業—一本書,一張紙,乃至一枚瓷器,讓這些凝聚著自己所有愛與夢,所有熱情與淚滴的東西,代替自己永恆、永恆地存在下去,代替自己將沿途風景看遍,且行且珍惜,也算不枉此生了吧。
殘存下來的,依舊默默述說著;而那些不幸葬身於地下或海底的,就永遠歸於沉寂。好多好多美麗的故事,就這麼一代一代流傳下來,而今日聆聽的我們,是不是更應該感謝那些消亡了的,為我們對先人的揣度與猜測,留下愈發寬廣的想象天地,為我們永遠不會、亦不求有結果的幻想,籠上一層更神祕的面紗?
文物,其實是一個時代遺落在另一個時代的精靈呵。上天是垂憐人類的,讓這些精靈們四散凡塵,供遠行的遊子辨認回家的路徑。這,也許就是為什麼每一個炎黃子孫,在面對這些先民遺珍時,都會有一種說不出的敬畏的原因吧。
窗外,燦爛的陽光轉瞬間竟已雨點密集。而這些冷眼觀看風雨的文物,呼吸的,似乎依然是千年前的靈氣,吐納的,依舊是千年前的訊息。誰知道呢?在時間面前,年華是無效信,可是比時間更長遠的是感情,比感情更長遠的是人性。自成一派的風韻本就無需冠冕,身上的印記已是這麼多年來的留念。而今天,且讓我一個偶然經過的晚輩,歡迎你終於—魂兮歸來。
《古硯沉沙》
怎麼也沒有想到的,廣州,這個繁華的南國之都,最觸動我的,不是那霓虹閃爍,不是喧囂的人間煙火,甚至不是珠江畔迢迢碧波,而是那一方方沉默而堅忍的—端硯。
那幾方端硯,很不起眼地躺在偌大的博物館的一角,古拙的黑色,卻那麼質樸,如同一隻只沉穩的玄武,於厚重透出一絲悠悠然的靈動,不經意地就攫住了我的心。
恢弘壯麗的省博物館外,天色逐漸變得深沉。留給我們參觀的時間不多了,腳步卻還是不由自主地被它們吸了過去,彷彿那一方方黑色的石塊並不是什麼端硯,而是有魔力的磁石。
漆木的板上,印著一行行雋永的小字。哦,原來這就是你嗎?“端硯又名端溪硯,因產於古端州(今廣東肇慶)而得名,其色紫質潤,素有紫石、紫玉、紫雲、紫英之美稱。端硯石質細膩、石品絢麗、易發墨且貯水不耗,因賞用兼優,被譽為群硯之首……”我訝異地低下頭靜靜端詳—想不到你竟有那麼大來頭!細看來,古樸大氣的黑色中,果然有一種淡淡的紫色透露出來,漫不經心地飄逸在四周,為空氣都增添了一抹神祕。“紫”在古時代表著沉穩高貴,是君臨天下的王者標誌,難怪你被歷代文人墨客視為珍寶呢。
我一方一方的石硯看過去。只見有圓形的、方形的、橢圓的……造型不一,卻各具神韻。其中有一方荷葉形石硯,尤為特別,飽滿的荷葉襯著嬌嫩欲滴的花苞,似開未開,在這樣的石硯上濡墨寫字,想必更能引逗出詩情畫意吧。還有一方石硯,是一個憨態可掬的彌勒佛,掂著大大的肚子,眼角眉梢全是濃濃笑意,在這樣的硯上揮毫,實在讓人忍俊不禁啊!突然地,一方端硯背面,一行行細白的隸書小字躍入了我的眼簾—是銘文!我不禁細細看著,歷經風霜卻依然遒勁有力的字型,是什麼人,有這樣的好興致呢?
“乾隆六年春末,予遊粵東,偶得此硯。初不識為何物,只雲古樸耳。乾隆十二年,故地重遊,攜以詢土人,皆以為宋坑。嗚呼!歷上百年於茲,而今不復有此坑,故世間之寶物多有埋沒者,人亦如是。不能抒情慰己,聊作此記。”
讀完,我的心頭竟微微一震。清朝前期,宋坑,那可是最著名的端石產地啊!揮汗成雨,舉袖如雲,工匠們齊心協作時的吶喊,繁忙的勞作景象,都是宋坑的真實寫照。到了作者“故地重遊”之時,不過短短數年的光陰,端硯仍是光彩奪目,“紫石凝英”的美名也還會流傳很久、很久。而故鄉,你生於斯長於斯的故鄉呢?卻早已在時光不經意的巧笑裡,從繁華再繁華之地,轉眼盪滌成一片廢墟。故人已逝,故人的故人,更是早已淹沒在時間的洪流中。青絲成白髮,紅顏枉流年,都不過是秋月春花彈指間。“其實,只是故人的一次故地重遊罷了,只是物是人非滿目瘡痍罷了,懷古,本不是今天才有的感慨,終究是一個永恆的主題。”我這樣提醒著自己,卻依舊不能散去一種無言的傷感。是啊,我在憑弔著古人,多少年以後,我又會是被誰憑弔著的“古人”?“嗚呼!今不復有此坑!”銘文作者的一聲長嘆,長久地在心裡迴響著。不復的,又何止是一眼石坑?更是每個人心中,那些無法倒帶的靜好時光,那些意氣風發的青蔥韶華。
不忍再看下去。石硯啊,你那小小的身軀上,凝結了太多太多人的感傷,太多太多年的地老天荒。我輕輕走過,目光投向另一方鐘形的端硯背面,整齊的文字,“石友石友,與爾南北走。伴我詩,伴我酒,畫蚓塗鴉不我醜。告汝黑麵知,共我白頭守……奇文欣賞共晨夕,我愛此君已成癖。”呵,簡直一副老頑童情態!對端硯的熱愛之情,躍然紙上。此時的端硯,與其說是書寫工具,倒更像是與人多年患難與共、不離不棄的老友。那種時間沉澱出來的默契,實在讓人欽羨不已。還有接下來的銘文,“鋒發墨,不傷筆。篋中硯,此第一。得寶年,六十七。一片石,幾兩屐。”……
一方硯,又一方硯;一篇銘文,又一篇銘文,是泉湧的文思,更是亙古不變的真摯。中國文人的純,中國文人的真,在這一方方端硯上,反映得那麼深。對端硯的喜愛,恐怕是所有中華兒女都繞不開的一種情結吧—那便是對文化精髓、對一切美好事物的崇拜。無論是否真正懂得,都會從心裡生髮出親切的歸屬感,猶如一尾游魚,無論是否曾到達大海,都天生有著對那萬頃碧波的強烈依戀。從前有一句老話,就連巷口老嫗都會以此訓誡家中頑童,那便是“敬惜字紙”。從這裡也可以稍微窺見,中國人視文化如神明的情感,和對自然淳樸、返璞歸真的深深渴望。我簡直無法想象,雪夜煮酒,對月清吟,李白手中那豪放的筆,若少了厚重的硯作陪,該是何等的茫然孤寂?沒有了硯,青山秀水,在文人敏感的心中,還剩幾分姿色?沒有了硯,中國人又到哪裡去尋找心中的聖地?一方硯,猶如一棵菩提。
到了今天,人們手中的伴侶,從略顯笨重的毛筆,變成了圓珠筆、簽字筆,端硯,也隨著它的天生密友—毛筆,越來越淡出了人們的生活。但我知道,端硯不死,端硯之愛不滅。只要中國人骨子裡還有一股正氣湧動,還有“重簾不卷留香久,古硯微凹聚墨多”的意境,還有“留得殘荷聽雨聲”的閒情,端硯,就永遠會是盛放在塵煙裡的一枝梅花。端硯,又像是一棵古樹,茂密的枝葉就是中華兒女永遠的庇廕,它那遒勁的根,更是已經在中華民族心中紮了千年,即使是在物質洪流洶湧來襲的今天,也無法撼動它在國人心目中的地位。雖然今天的端硯,早已不是作為一種書寫工具存在,而是更多的作為案頭清供的珍品,但它代表了一種信仰,溫溫潤潤地覆蓋在日益功利浮躁的心上,見到它就是見到了歸去來兮的故人,讓人驀地感到“如返大荒”。
也許,只要我們還沒有丟掉我們最本真的東西,沒有丟掉對美、對善的追求,端硯就不會離開,不會消逝掉—它那獨特的風采。
遊覽溫州博物館 篇4
國小二年級作文 ,528字暑假的一天,太陽火辣辣地炙烤著大地,我和王雨芊同學準備一起去溫州博物館參觀。
走進大廳,一樓的花崗岩壁面上懸掛著九幅中國傳統神話題材的鋼雕壁畫,有盤古開天、后羿射日、精衛填海、大禹治水等。這些壁畫形態逼真,栩栩如生!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女媧補天。女媧正全神貫注地仰著頭,手握五彩石,修補著天空中的大洞。這些浮雕真讓我驚歎中華博大精深的文化!
我們又去參觀了自然館。自然館分四大類:鳥類、陸地動物類、海洋生物類和恐龍類。走進自然館,彷彿走進了原始森林,使人心曠神怡。鳥類標本美麗極了!有大的、小的、棕色的、深綠的……走進陸地動物類,我們看到了一些生活在陸地上特別的凶猛動物標本,有老虎、毒蛇、揚子鱷……而長頸鹿、金絲猴和長毛猩猩卻特別惹人喜愛。接著,我們又走進了海洋生物類,這裡的魚類標本品種繁多,大小不一。其中,我最喜歡鯊魚,它體型龐大,牙齒鋒利無比,是非常可怕的掠食動物。最後,我們還觀看了恐龍標本。這些龐然大物是地球上有史以來最可怕的動物,三角龍和霸王龍讓參觀的我們吃驚得瞪大了眼睛。我真想回到那個弱肉強食的恐龍時代,去看看恐龍多姿多彩的生活!
出了自然館,我們還參觀了歷史館、書畫館和工藝館,都非常有趣!
溫州博物館讓我大開眼界,使我增長了不少知識呀!
遊河姆渡博物館 篇5
國小三年級作文 ,465字今天,我來到了餘姚市的河姆渡博物館,那是原始人生活地方。
我們坐著車來到了餘姚市的河姆渡博停車場。從停車場一直向前走,就來到了博物館。走進去有許許多多的原始人用的物品,比如有:石斧、陶罐、石鍬等說不盡的東西。在裡面我還見到了原始人勞動的情景:它們在春天耕種稻子,秋天收割。
出了博物館,我們一直向前走,就來到了考古“發掘地一”。裡面就是幾棵斷掉的樹幹立在地上,看起來非常沒有欣賞價值,可爸爸卻說:“這是原始木,非常有價值。”我們一直向前走,便看見了一口井,爸爸又說:“這是原始井,是用木頭做的。”
最有趣的要數“考古發掘地二”了。那裡都是原始人建造的房子。他們的房子完全跟我們房子不一樣,我們的的房子是用水泥和鋼筋築成的;它們的房子卻是用木頭一塊一塊地支撐起來的的。我們參觀了一棟又一棟的房子,不知不覺走進了一間大房子,裡面全是銅像。在一間一間,沒有房子那麼大的房間,鋪著一張張獸皮,一堆堆稻草與傢俱……
時間過得真快啊!一參觀就參觀到下午三點半,我戀戀不捨地望著,因為在這裡,我體會到了原始人的智慧與才能,知道了他們的生活方式。
春節遊兵馬俑博物館 篇6
國小四年級作文 ,555字有一個外國人說過:“不到金字塔就不算真的到埃及,不見兵馬俑就不算真的到中國……”在春節,我們一家人收拾行李,自駕到了世界知名的兵馬俑博物館。
春節的西安城到處紅燈籠紅對聯,一片喜慶。車開到停車場停好,出停車場門就看到一個小攤,上面擺著許多兵馬俑玩具,有騎著馬的,有拿著矛站著的,還有跪著的……真的是琳琅滿目。
我們首先跑進博物館,裡面最引人注目的是戰車了,戰車分為前中後三部分,這些車都是從後面上的。
接著我們來到兵馬俑一號坑,這個坑是三個坑中面積最大的,一眼望去,整個坑密密麻麻的全是兵馬俑。我們又來到二號坑,這個坑就有所不同了,兵馬俑有的缺頭,有的缺手,還有的缺半個身子呢。我們最後來到三號坑,在那兒,我認識了將軍俑、跪射俑。
在去餐廳的路上,路兩邊都是賣兵馬俑的,我為了留下紀念,買了個廉價的陶土兵馬俑,這個兵馬俑的顏色是五彩的。我媽媽說:“我感覺這個兵馬俑又高又大,但美中不足的是它的顏色是五彩的,不是灰色的。”爸爸說:“但兵馬俑原來就是彩色的。”
最後,我們來到了餐廳,品嚐陝西的特色麵食。吃飽喝足就高興地回酒店休息了。
朋友,看了我的遊記,你想去參觀兵馬俑博物館嗎?
遊閩臺緣博物館 篇7
國小五年級作文 ,802字今天,在老師的講解下,我對閩臺緣博物館有了全新的認識。
我們來到廣場,放眼望去,廣場上的建築十分有特色,甚是壯觀。那高聳入雲的石柱尤其顯眼。聽老師說上面雕刻著九條龍,稱為“九龍柱”。我走近仔細地數了數,果真有九條龍,這些龍盤繞著石柱,雕刻得栩栩如生。它還蘊含著深刻的寓意呢!象徵著海峽兩岸的人們都是龍的傳人,關係堅如磐石。
廣場正中央有一面巨大的水池,水很淺但很清,如明鏡。池水由裡往外源源不斷地流淌,彷彿在訴說著兩岸人民淵遠不斷的情感。它將博物館的主體建築倒映在水中,也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瞧,那紅磚白石的館頂與倒映連在一起,像個燈籠,又像箇中國結。
進入大廳,一眼就看見了閩臺緣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火藥爆繪壁畫。旁邊的電視機上播放著壁畫爆破的場景,真是壯觀,令人震驚。電視機旁的展櫃裡還陳列著製作這幅壁畫的工具,在這,我發現了一張百家姓,原來這幅壁畫隱含著180個常用姓氏。我萬分震驚,站在畫前仔細地端詳起來,卻沒有找到一個姓氏。可我發現畫上有一行字:同文同種同根生。這應該代表海峽兩岸一脈相承,手足情深的關係吧!
隨後,我們走進了展廳。這兒光線暗淡了下來,充滿了神祕感,走在裡面,彷彿步入歷史文化的殿堂。我“貪婪”地吸取著知識。展廳裡除了文物,還有音訊。當我們站在一級臺階上時,驚喜地發現自己出現在前方的螢幕裡,畫面裡還有花燈、古代人呢!我們彷彿瞬間穿越了。我們對著那群“古代人”招了招手,有的同學還調皮地對他們揪了揪他的辮子,可那些“古代人”卻若無其事地從我們身邊走開了。在螢幕裡,我感興趣地摸了摸“花燈”,感受著節日的喜慶,彷彿又回到了元宵節那一天。
參觀完了博物館,我心久久不能平靜,這次遊覽,使我受益匪淺,讓我明白了閩臺緣博物館的文化內涵。
遊閩臺緣博物館 篇8
國小五年級作文 ,586字每次到閩臺緣博物館,我都會懷著興奮的心情。因為它展現出祖國大陸與寶島一脈相承,手足情深的關係。
這天,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再次來到閩臺緣博物館。這次參觀,使我受益匪淺。站在廣場上,放眼望去,兩根直入雲霄的石柱映入眼簾。聽了老師的介紹,我才知道這兩根柱子叫“九龍柱”。我有點不相信,便走到“九龍柱”旁數了數。果真有九條龍,這九條龍雕刻得栩栩如生。
廣場的正中央有一個淺淺的池塘,池水清澈見底。老師說這是個“倒影池”,能把整個博物的主體建築倒映在水裡。我有一點半信半疑,便低頭一看,沒有啊?原來,要從遠處看才看得見,於是,我退後幾步,啊!只見博物館的實體和倒影連在一起就像一個紅色的橄欖球。整個廣場的佈置體現了“海峽兩岸一家親”這一主題,設計它的人可真是別有用心啊!
進入大廳裡,大廳十分寬敞,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張畫,上面畫著一棵大榕樹。我還以為是用墨水畫的。聽了老師的講解,我才知道這是一幅火藥爆繪壁畫,是用180個姓氏組成的圖騰。
進入展廳,裡面十分暗,好像有幽靈出沒。裡面陳列著歷史學、考古學、人類學等文物。但我最感興趣的是三個蠟像,只見一個日本人在寫字,另外兩個中國人在督促他。這是1945年10月25日日本簽署投降協議書的場面。
啊!這次參觀博物館,我收穫了很多知識。
遊兵馬俑博物館 篇9
國小四年級作文 ,681字暑假已經到來,爸爸媽媽給我準備了一個大禮物——帶我去西安秦始皇陵兵馬俑博物館看兵馬俑。
兵馬俑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能親眼看一看,可真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啊!
我們跟隨講解員叔叔來到了一號坑,哇塞!這裡有好多兵馬俑啊!一列挨著一列,一行挨著一行,星羅棋佈,就像是電視上看到的古代軍隊一樣,壯觀極了!雖然有些兵馬俑已經支離破碎,但是仍然惟妙惟肖。你們可不要小瞧這一個個兵馬俑,這些兵馬俑出土的時候都是碎渣渣,是工作人員一塊一塊把它們拼起來的,最長的甚至要花費幾年的時間呢!
緊接著,我們來到二號坑,講解員叔叔說,這個二號坑啊,不看傷心,看了更傷心。果然,我們看了以後確實很傷心,因為裡面什麼也沒有。其實,也並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因為兵馬俑出土後受到空氣氧化會褪色損壞,而我們目前的技術無法對它們進行保護,所以,在挖掘後就及時回填了,所以我們就只能看到一垛垛黃土堆了。
三號坑裡大約有十幾個兵馬俑,幾匹戰馬。講解員叔叔說,這裡類似於打仗時的指揮部,所以,這裡大部分都是將軍或者是軍官。通過介紹,我還知道了怎樣區分兵馬俑的官階,你們知道嗎?告訴你們吧!帽子越高,官越大,鎧甲上的鱗片越密,官越大,鞋頭翹得越高,官也越大。你們猜對了嗎?
七月的西安,驕陽似火,氣溫高達三十七、八度,從兵馬俑博物館出來,我們汗流浹背,渾身都已經溼透了!今天來兵馬俑的人特別多,很多都是中小學生,也有很多外國友人,他們跟我一樣,對這段歷史很感興趣卻並不十分了解,所以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來兵馬俑參觀,讓全世界的人都能瞭解兵馬俑這個世界第八大奇蹟,讓中國文明傳揚世界!
遊遼寧省博物館有感 篇10
國小五年級作文 ,813字這個寒假,我和爸爸來到遼寧省博物館參觀遊玩,看到了許多中國古代的工藝品,感受到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勤勞,也感受到了中國古代藝術的博大精深。
一進入大廳,映入眼簾的是關於“狗”的文物圖展,我瞭解了“狗”是人類歷史上最早被馴化的動物。它是人類最忠實的夥伴,從大約距今一萬兩千年前開始被人類馴化,直到今天,各種各樣的犬類動物出現在我們的身邊,使我們的生活更加充實。不僅如此,他們還在軍事、救援等方面做出突出的貢獻。我不得不敬佩犬的力量與品質和我國古代先民的智慧。
隨著腳步的移動,我們來到了藝術生活展廳,琳琅滿目的手工製品擺滿整個展廳,泥塑的,青銅的,鐵質的,水晶的,還有各種玩物,各種掛件,都一一擺在眼前,我跑過來看看這個,瞧瞧那個,這些工藝品如同嬌弱的小姑娘一般,被玻璃捧在手心裡,摟在了懷裡,讓我有想摸卻又摸不到,看著它又覺得不過癮,恨不得把整個臉貼在玻璃上去看的感覺。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來到了瓷器展廳。其中最使我心動的是青花瓷。青花瓷是中國文化藝術的瑰寶,它以明淨素雅的白底蘭花而著名,我喜歡它那白底蘭花的幽香;我喜歡它被烈火灼燒後還是那麼剛毅挺拔;我更喜歡它明知道自己美若天仙卻毫不張揚,靜靜的綻放著自己的花朵,綻放著與生俱來的自信和典雅,真有“雲想衣裳花想容”的感覺。除此之外,我還看見兩個龍紋瓶,最好的一個是釉裡紅雕海水龍紋梅瓶,這個是清朝雍正時期製作的。這個龍紋瓶的畫藝十分精湛。雖然只有一條龍,但卻畫得十分凸凹有致,用肉眼看上去明明是凸出來的,可是用手一摸,卻是平的,若隱若現,使我既佩服又驚奇。
隨後又參觀過幾個展廳,就和爸爸高高興興的回家了。
這次遊玩就像做了一場夢,我不禁讚歎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生活情趣。更使我受益匪淺的是,我不僅進一步瞭解了我國曆史,還讓我受到了中國傳統藝術美的薰陶,我十分自豪,我有一個文化底蘊深厚的祖國。
遊湖北省博物館 篇11
國小六年級作文 ,1113字今天,我們來到了坐落於武漢市東湖西邊的湖北省博物館。
自古以來,荊楚名士輩出,從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貴族屈原,到紅色革命的林彪,從清高典雅的文人名士,到馬背上的鐵血將軍,無一不是絕世英才,而這個博物館就帶我們領悟了湖北的歷史底蘊與名人鐵事。
最光彩奪目的無疑是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越王勾踐劍。越王勾踐,顧名思義,是一個春秋時期的小國越國國君勾踐的劍,最後越國被楚國滅掉,這樣一把美輪美奐的劍便成了楚國貴族的陪葬品。走近一看,這把青銅劍雖然經過了兩千多年的滄海桑田,可卻仍然不損當年的威風。劍身上滿是網格型的黑紋,不深不淺,恰到好處,既不會影響美觀,也不會華而不實。劍的底部刻著八個字,格外耀眼,藉助博物館的資料,我們才知道,八個字是——“越王勾踐,自作用劍”。整把劍秀長秀長的,把手之上鑲嵌著藍色寶石,十分耀眼,是春秋時期甚至是中國古代的造劍術的巔峰之作。看著這把劍在櫥窗裡的燈光下閃閃發光,我聯想起了各種歷史書上的描寫,眼前彷彿浮現出了越王勾踐緊握著這把青銅劍,一馬當先,率領著千軍萬馬在戰場上展開激烈的戰鬥。只見他殺入敵陣,運劍如飛,手中的青銅劍頓時削鐵如泥,只要寒光一閃,一個敵軍就轟然倒地,那是何等威風呀!
除了越王勾踐劍,博物館裡還有許多稀奇古怪,我重來沒見過的東西。最讓我影響深刻的,是“青瓷十二辰蛇、鼠俑”。這兩個青瓷俑,造型十分古怪,看上去就像是兩個人分別長了蛇頭、狗頭,穿著長袖漢服,還彬彬有禮,似乎在笑著和有人問好,不禁讓我捧腹大笑。
而宋代的“青白瓷蓮瓣紋溫碗”則是最能反映出古人的智慧的一個“碗”。這個“碗”可不一般,有兩部分——裡面是一個瘦長瘦長的酒壺,外面安是一個鑲著“蓮瓣紋”的矮胖矮胖的碗。兩樣東西無論是從外貌上,還是從用途上似乎是戛然不同的,可是,一旦他們在底部連線起來,設計者的心思和智慧就一目瞭然了。它的用處在於,如果你在就糊裡盛滿了酒,隔了一會兒,酒冷了,你就可以在碗裡盛滿開水,如此一來,酒便加熱了。這個做法,在沒有微波爐的古代可是屬於開創性的舉動呢!
上面只是略舉一二,博物館裡有意思的東西還很多了:精美地青花四愛圖梅瓶、青花十二月花卉盅,中國傳統樂器編鐘、排簫、笙,祭祀用品九鼎……
這個博物館讓我大開眼界,重新認識到了中國文化的歷史底蘊,也見識到了古人的智慧,我一定要繼承古典文化的精髓,並將其發揚光大!
遊中國茶葉博物館 篇12
國小三年級作文 ,558字星期天上午,我和李軒昂、姚嘉宇一起到中國茶葉博物館去遊玩。這天天氣晴朗,陽光明媚,從層層樹葉之間灑落出來一縷縷陽光,照在身上非常暖和。我們一路上說說笑笑,不知不覺就來到了中國茶葉博物館。
站在博物館門口,往遠處看,有連綿起伏的山巒和藍天白雲。從近處看,有枝葉茂盛的茶樹叢和淙淙流淌的小溪……我心裡不禁感嘆道:“哇!好美的風景呀!”進入博物館後,首先躍入眼簾的是一塊約十米高的黑石板,上面有水流不斷地往下流下來,形成一個巨大的水簾,石板中間寫著一個大大的綠色的“茶”字,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進入展廳後,首先我看見了一塊木牌子,上面寫著:茶是中國對人類、對世界文明所作的重要貢獻之一,中國是著茶樹的原產地,是最早發現和利用茶葉的國家。接著,我們又參觀了其他幾個展廳,我看到了不同時期的各種茶具,也看到了為了運輸茶葉而來到中國的外國商船和富翁的一些事例的介紹。通過參觀,我對中國茶文化的悠久歷史及製作茶葉的過程都有了一定的瞭解。出了展廳後,我們還看見了仿古的四桶茶葉揉捻機,它四通連體,需要由人力推動揉捻。揉捻是茶葉初制過程中的一道工序,可以使茶葉捲曲成形。我們幾個興奮地衝上去,一人站一邊像磨豆子一樣地推動起來,開心地體驗了一把。
最後,我們又去展廳後面的一個大草坪上去玩耍,眼看時間已經不早了,我們才戀戀不捨地離開了。
中國財稅博物館一遊 篇13
國小三年級作文 ,478字“要勞逸結合!學就認認真真地學,玩就痛痛快快地玩!”這是媽媽的格言。
我們家一向按媽媽的格言行事。我的假期生活是:上午完成預定的作業,下午出去玩或自由活動。
今天下午,我們約好去吳山廣場,我很期待。
“出發!”我們飛快地跑出了家門。
來到吳山廣場,一查地圖,發現邊上就是城隍閣和中國財稅博物館;城隍閣我們已經去過了,今天就去中國財稅博物館看看。
走進博物館,首先看到了一棵大大的“搖錢樹”。隨後,我們步入展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各種糧票,這實在太古董了,有些紙都破的不成樣,媽媽都說沒見過。
然後看到是一套人民幣,面值五花八門:五千元、兩百元、一萬元、一千元……顏色更是讓人眼花繚亂,連同樣兩張一千元顏色都不同。
緊接著,我們看到了古代財會用具。有各種各樣的符號,還有鐘鼎文、甲骨文等文字;我最喜歡的是各種各樣的算盤,形狀各不相同:有圓的、扇子形的、長條的、三層的……還有口訣呢!一上一,二上二,三下五除二……
最後是一些珍品展,展出的是國際交流的紀念品,有巴基斯坦的、印度的……鍍的金子閃得讓我睜不開眼。
中國財稅博物館,讓我接觸到了許多新知識,不虛此行!
遊中國陶瓷博物館 篇14
國小五年級作文 ,580字陶瓷是中國文化的代表之一,中國也被稱為“瓷都”。今天,我們就去參觀了中國建築陶瓷博物館,在老師精彩的講解聲中,我們踏上了認識陶瓷的旅程。
博物館裡的展品真是讓人目不暇接,還沒仔細看看這一件,老師就開始講另一件了。今天我瞭解到了許多關於陶瓷文化的知識,陶瓷最開始是用來製作排水管道,隨著時代的變化,人們又用它來做建築用的磚、防水用的瓦當、觀賞用的藝術磚等等。其中最吸引我是一塊長達幾米的文化磚,上面雕有立體的花字、鳳凰和戲劇人物等等。我覺得它表現了中華民族的民間文化特色和美好寄託。
我們不僅參觀了博物館,還親手製作的瓷器。一次是拉坯,一次是自由發揮。拉坯時,老師還手把手的教我們。拉坯的過程是:先用手掌沾上水去捧和拉陶泥的大概外形,然後用拇指垂直地在陶泥正上方按下去,同時用其它手指小心地扶陶泥外面防止它塌掉,再調整瓶口,最後請老師將陶泥割下來,就可以晾乾了。後來,我們又給這些作品貼上了裝飾品,併發揮想象做的自己想要的小藝術品。我認為在做陶瓷的過程中,心情是很重要的,必須要心平氣和、從容不迫、鎮定自若地操作。不然你一緊張害怕,就會手抖把整個作品都毀掉了。
“片片紅葉情,濃濃國瓷韻”。陶瓷藝術,是中國獨特的傳統文化。今天能瞭解到這麼多關於陶瓷文化的知識,我感到十分激動和喜悅。希望這種文化能一直流傳下去。
遊中國國家博物館有感 篇15
國一作文 ,680字伴隨著春天的腳步,我們全體初一年級學生來到了位於天安門東側的中國國家博物館。
一進到博物館。大廳寬廣明亮,地上是光滑的大理石。陽光從外面照進來,把博物館照射的蓬碧金輝。博物館高階,大氣卻又不失莊重和優雅。
在開始之前我們觀看了中國國家博物館的簡單介紹影片《國脈》在這部短片中讓我更多的瞭解到中國上下五千年的輝煌歷史,真是讓我受益匪淺啊!
中國國家博物館有兩個基本成列。一個是“古代中國”,另一個是“復興之路”。我們女生參觀的是“古代中國”中陶器的部分的彩陶,老師你首先給我們介紹了陶器,然後給我們佈置了任務。
我們組的任務是去仔細臨摹人面魚紋彩陶盆上的圖案。在繪畫中看起來非常好畫。但要真正畫到精準,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大到幾條花紋,小到幾根毛。從這裡可以看出古人對藝術的熱愛不是可以用幾條線來比喻的。
這件人面魚紋彩陶盆出土1955年陝西省西安市半坡,是仰韶文化的代表作。他呈紅色,口沿出繪有間斷黑的長條,內壁似黑彩繪出兩對對稱人面魚紋,寓意年年有餘,因為魚有遊的特徵,希望自己也有朝一日像魚一樣在水裡遊,可以表現出他們對未來的創想,對未來寄託無限的希望。
畫完後我們進行了交流,雖然裡面有各種各樣複雜的知識,但這毫不影響我們對歷史的熱情與探索。這次活動讓我體會到中國燦爛的藝術文化。
一次簡單的旅程,讓我受益頗多。一次穿越上下五千年的時空隧道,讓我感受到中華的悠久歷史。一次收穫滿滿的知識,用探索的萬花筒瞭解歷史長河中的點點滴滴。它走遍五千年的道路,風雨無阻。卻依然屹立世界的東方。
遊蘭亭中國書法博物館 篇16
國小六年級作文 ,640字天氣再炎熱也沒有擋住我們的腳步,今年暑假,我們決定將小隊活動的地點放在紹興蘭亭,中國書法博物館。
一踏進博物館,撲面而來的是一股濃厚的書法氣息。一位年輕的講解員帶領我們參觀了館內最有代表性和觀賞價值的作品,還詳細介紹了每幅作品的作者、朝代、創作背景以及書法家們有趣的生平軼事。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自然是廣為流傳的曲水流觴的故事和《蘭亭集序》的臨本。雖然大書法家王羲之的真跡至今也沒有被發現,可是從那些臨本中,我已經深深體會到中國書法的精湛和深厚。
參觀完書法大家們的作品,我們來到一間大大的活動室,開始期待已久的體驗活動。我們每人得到了一把白色的扇子,上面印著鏤空的繁體“蘭亭”二字,我們的任務就是用毛筆“描紅”。我心下暗想,這個容易,畢竟在學校練過書法,還學過幾年國畫,描兩個字還不是小菜一碟!我拿起毛筆蘸了墨,開始往扇面上書寫。可才剛落了兩筆,就發現並非我想象的那麼簡單。摺扇的扇面高低起伏,毛筆未必乖乖落在你希望的地方,最後出來的字就顯得歪歪扭扭,只能再添幾筆來彌補。拓畫是我最喜歡的體驗活動。先用一把棕毛刷子蘸上墨汁在刻有凸起圖案的石板上刷一層,再將紙覆蓋在上面輕壓即可。第一次我沒把握好墨量,蘸得太多,紙蓋上去再揭下來的時候幾乎看不清圖案了。第二次我吸取教訓,均勻地塗了薄薄一層墨。這次的圖案濃淡適宜,非常清晰,果然是吃一塹長一智!
酷熱的天氣並沒有影響我們的心情,隊友們都覺得蘭亭之行收穫滿滿,期待著下一次的活動。
中國唐山地震博物館遊記 篇17
國二作文 ,566字人類是渺小的,在大自然面前沒有絲毫的反抗力,但它們又是偉大的。在災難面前他們不曾低頭,用他們頑強的靈魂,創造出一個又一個奇蹟。
1976年7月28日凌晨,唐山發聲了7。8極大地震,這場地震奪走了24萬人的生命,損失達到了332億元,幾十秒內,唐山便被夷為廢墟,場面極其慘烈。
今天我懷著極其崇敬的心情來到了中國唐山地震博物館,走出停車場,印入眼簾的就是巨大的紀念牆,上面鐫刻著每一位遇難者的名字,黑色的大理石彷彿在訴說著地震給人們帶來巨大的傷痛。
在往前走便到了博物館,博物館內展出這震後的照片,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震後唐山全景的模樣,透過腳下透明的玻璃板可以清楚的感受到震時的慘烈,一眼望去,蓋樓大廈只剩下殘恆斷壁,筆直的鐵路變得扭曲,滿地的瓦礫……。
但這並不能擊垮唐山人民!
展區中展示的每一份報紙,每一張圖片,都記錄了唐山人們的堅強,團結,他們備嘗艱辛,以頑強的毅力快速回復生產,震後十天恢復出煤,14天開網發電,28天煉出第一第一爐鋼……
唐山就像一隻涅盤的鳳凰,爆發出更加濃烈的生機!唐山人這種百折不撓的抗震精神深深的打動了我,我不經想起了走廊上的一句話。
我們記錄歷史,紀念親人。用真實和虔誠來詮釋唐山,鳳凰逆磐的神奇,這是民族精神的結晶,更是民族精神的禮讚!
遊覽南國絲都絲綢博物館 篇18
記敘文 ,904字在我沒來順德的時候,我就聽媽媽說順德有很多有名的地方,像順峰山公園、寶林寺、清暉園等,可我現在知道媽媽說漏了一個地方,那就是—南國絲都絲綢博物館。
今天,我終於有機會去那裡遊覽了一番,那是因為我當上了小記者,要去那裡參觀採訪。去了以後我才相信,原來這個地方真的是名不虛傳啊!
清晨,陽光明媚,小鳥也跟著我們的隊伍,我想它也是想進去看看吧。這時來了一位大姐姐,原來她就是我們的導遊。
我們跟著這位導遊姐姐走了進去,首先看到了用蠶絲做的衣服,這衣服摸上去又滑又軟,姐姐說:“絲綢衣服穿在身上冬暖夏涼,是最好的布料。”
接著,姐姐帶我們來到了一幅世界地圖前,只見這幅地圖上標識了很多條路線,姐姐讓我們猜猜看這些路線是幹什麼的,同學們七嘴八舌的,有的說是飛機航線,有的說是旅遊圖,姐姐只是笑著搖頭。姐姐見我們都沒猜到,就告訴我們說:“這是古時候咱們國家的絲綢賣到世界各地去所經過的路線,簡稱絲綢之路!”同學們聽了都一片驚呼聲,原來是這樣啊,古時候的人可真能幹啊!
後來姐姐又帶著我們來到了一間房子裡,哇,這裡有好多條“蟲子”啊!姐姐告訴我們這些“蟲子”叫做“蠶”,我們一路走來,看到了蠶卵、蟻蠶、慢慢成長的蠶、正在吐絲結繭的蠶,以及吐完絲最後變成的蛾。姐姐還告訴我們蠶的生命只有三十五天,然後產卵二十五天,等蠶吐完絲結成繭後,它的一生就走完了,原來蠶吐出這麼漂亮的絲後就要死啊,我開始有點可憐起這些可愛的蠶寶寶了。
我們跟著姐姐還參觀了精品陳列展廳,那裡不光有古時候紡絲、織布的工具,還有用蠶絲做成的被子、帽子、絲巾、領帶、短褲、襪子、拖鞋等等很多東西呢,每一件都很漂亮,真讓我愛不釋手啊!
最後我們來到了房子外面,那裡有很多長著大片綠綠的葉子的樹,原來它叫做“桑樹”,它的葉子就是蠶寶寶的食物呢!蠶寶寶吃著這些樹葉,卻吐出了那麼漂亮的絲,真了不起啊!
遊覽結束的時候,我買了六條蠶寶寶和一大包桑葉,我要帶著蠶寶寶回家,天天餵養它們,讓它們也結出漂亮的蠶繭來。
今天不僅讓我增長了見識,而且還學到了很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我真開心!同學們,大家有時間也去看看吧,那個地方叫—南國絲都絲綢博物館。
博物館一遊 篇19
國小六年級作文 ,662字那天,爸爸媽媽帶著我參觀了平頂山市博物館。
博物館矗立在新城區平安廣場西側,與廣場東側的市文化藝術中心東西相望。據說,博物館佔地面積54畝,建築總面積3萬平方米。
走進博物館,通過大廳的展覽指示牌,可以瞭解到:博物館共有四層。一層、二層是以鷹城歷史文化為主的平頂山文物陳列展覽區域,分為四個展廳,分別是一層南側的“山下故原”展廳、一層北側的“應國印象”展廳;二層南側的“唐宋遺韻”展廳和北側的“楚漢文明”展廳。三層、四層為平頂山城市規劃展廳。
“山下故原”展廳裡,平頂山歷史的圖版、石核、石磨盤、石磨棒、石鐮等實物,向我們講述了大約100萬年前我們的祖先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的歷史,展現了祖先的智慧和結晶。
“應國印象”展廳裡最值得我們一看的是白玉線雕鷹。此玉呈青白色,溫潤透明。白玉線雕鷹體作展翅飛翔狀,兩爪蜷曲於身下,頭部扭向右側,尖喙銜右翅形成一個穿孔,用以繫繩佩戴。其造型生動有趣,栩栩如生。在這裡,我還了解到古文字中“應國”的“應”與“鷹”為同一個字,故平頂山別稱“鷹城”。
上到二層,北側是“楚漢文明”展廳。這裡有父城故城,葉邑故城的影像,還有孔子、葉公、墨子等歷史人物的故事和古老的編鐘等,它們都反映了這段歷史的璀璨輝煌。
“唐宋遺韻”展廳是名窯名瓷的“聖地”。
其中,有魯山段唐窯、寶丰清涼寺汝官窯、汝州張公巷窯等。可以讓人一飽眼福。
三層為“印象平頂山”展廳;四層為“解讀平頂山、和諧平頂山”展廳。兩個展廳採用高科技手段,將數字沙盤、3d影像、vr等現代技術融入展示環節,讓人更加只管地生機勃勃的平頂山……
宜興博物館遊覽有感 篇20
國小六年級作文 ,735字2月24日,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參觀了宜興博物館,深入瞭解了我們大宜興的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在我們宜興,出土了許許多多精美的文物,我算一飽眼福了。
首先從貨幣說起,要知道,貨幣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在我國的夏商時代就已出現了貨幣,最終的發展是到周朝的春秋戰國時代,當初各種形式的貨幣盛行,有楚國的布幣、刀幣、蟻鼻幣等,燕趙的鼎形幣,秦國的圓形方孔銅幣等等,正因為貨幣的發展,才使當時社會的各種行業得到蓬勃的發展。古人的這些貨幣在現在看來仍十分的精巧,銅幣雖形狀各異,但其幣上的銘文、花紋非常美妙,每一件都是藝術品。這些出土貨幣展現了我國在古代的鑄幣工藝的高超,以及讓我們看到了古代當時社會各行各業的興盛。
其次,來看看我們的大宜興有什麼。
我們宜興作為陶的古都,出土的陶器非常的多。雖然大部分民眾生活生產所使用的陶器在現在看來非常的粗糙,聯絡到古代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水平也無可厚非,但出土的陶器中也不乏工藝精湛的精品。比如一個名為神獸尊的陶罐擺件,它的四周鑲有四隻面目猙獰的蟾蜍神獸,每隻蟾蜍都張大了嘴巴,口中都叼著一顆閃閃發光的珠子,身體上各種漆釉流光溢彩,讓人一看就愛不釋手。我猜想這件陶罐肯定是當時社會上層人士所用,製造者對它非常的用心,我彷彿看到製造他的人用那簡陋的工具不斷的修改著他的作品,一分一秒的仔細斟酌,一步一步的勾畫著,每一個步驟都是那麼的小心翼翼,生怕一個疏忽就能鑄成大錯的樣子。
看到這些,我想這些出土的每一件文物都傾注著古代人民的智慧,體現著古代人們的勤勞,我們作為後來者應該繼承他們的光榮傳統,世代把他傳遞下去。
經過對宜興博物館的遊覽,我已經對我們的大宜興幾千年來的歷史有了一個充分的瞭解,使我更加關注我的家鄉,更加熱愛我的大宜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