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濃中秋情相關作文20篇

濃濃中秋情 篇1

國小六年級作文 ,633字

中秋,一個象徵著幸福團圓的字眼。它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今天便是中秋佳節了。

傍晚,我倚靠在門欄邊,抬頭仰望天邊,夕陽漸漸西沉,晚霞映紅了天空。漸漸地,漸漸地最後一抹霞光轉眼即逝,我們迎來的夜晚,天空如同一塊黑色的幕布,幾顆星星東一顆西一顆零星地點綴,散落在天的一隅。閃亮的銀光不停的閃爍著,與黑交相輝映。我想,月亮也就要閃亮登場了。

可並不如我願,天積起了越來越多的雲。雲後依稀看得見若影若現的月亮散發著星星點點的月光。我不禁讚歎:“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話到嘴邊,一晃明亮的光線射入我的眼睛,我朝天仰望,月亮出來了!

月亮高掛在空中,他只是露出一小點光圈,如同害羞的小女孩,推脫著不肯出來呢!她柔和的散發出月光,沒有聲音,就這樣輕輕地、柔柔的像小溪流瀉般慢慢的渲染了整個大地,讓人不敢眨眼,誰也不想錯過這美麗的景象。就這樣,月亮散發著皎潔的月光,照亮整個大地。使的黑漆漆的夜晚重又沐浴光明。讓這靜謐美好的夜晚變得更朦朧、神祕。

“咻!”一聲煙花直衝雲霄的聲音,使我回過了神。煙花在月亮旁競相綻放。美麗極了!這時,我想起了一個傳說,是老家左領右舍的奶奶們告訴我的。他們說:“過中秋節的時候,小孩子呀,要拿月餅像月亮討喜,也就是給月亮吃月餅。如果你捨不得,那幾天之後,左耳就會潰爛化膿。一想起這事,我趕緊給月亮吃月餅,不敢有怠慢,家裡的姐姐弟弟也就紛紛效仿……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中秋,團圓之夜,幸福之夜,享受一片濃濃中秋情!

悠悠中秋情 篇2

國小四年級作文 ,610字

在這一個月色如歌的夜晚,我和媽媽坐在小院的石桌旁,輕聲聊著天,欣賞著空中的皎皎明月,嘖嘖稱讚。但在我們的心中,卻有幾分掛念,無聲地傳向遠方……

我的爸爸在外地打工,不分晝夜地辛勤工作,今天是中秋節,應該是萬家團聚的日子,而在這時,卻聽不到爸爸回家的腳步聲。舉頭望明月,低頭淚欲流,我口中的月餅,在思念中難以下嚥。

月亮善解人意地把銀輝溫柔地灑在我家的小院裡,爸爸親手栽種的桂花樹已經枝繁葉茂,散發出淡淡的清香。媽媽抬頭看看桂花樹,給我講起了吳剛砍桂的故事。媽媽的聲音很輕柔,似乎在撫摸我憂傷的心靈。一陣風吹來,頭上翩翩飄下幾朵桂花,落在了石桌上。我小心地用手指輕輕捏起,凝望著這小小的花瓣出神:“這是爸爸在向我們暗示什麼嗎?”我又開始思念遠方的爸爸。媽媽會心一笑:“這是爸爸借桂花祝我們中秋快樂呢!”“真的嗎?”我將信將疑。媽媽微笑著點點頭。我釋然了,珍惜地收藏起石桌上的幾瓣桂花,夾在了我的日記本中。幾瓣小小的桂花,承載著一份濃濃的親情。

夜漸漸深了,月光像瀑布般一瀉千里,所到之處,屋頂上、花枝間,能見到的地方都彷彿變成了一灣湖水,閃動著銀色的漣漪。月光如影,它悄然映照在桂樹上,透過那茂密的樹葉,一絲絲地落下來,在石桌上留下點點的銀色。我和媽媽相對而坐,伴著桂香吃著圓圓的月餅,遙望明月,心中默唸:“我寄思念於明月,隨風直到他鄉處。”

月色如水,秋意漸濃,我和媽媽起身回屋睡覺。夢中,爸爸沿著崎嶇的小路漸行漸近……

中秋情懷 篇3

國小六年級作文 ,617字

今天是中秋節,我們決定回農村老家過節。

爺爺退休了,他不想在城裡生活,回到了農村老家,過著休閒的生活。一大早,我就準備東西回去。爸爸叫我拿了一袋新會柑、一卷豆沙月餅和一盒五仁月餅給爺爺吃。我偷偷地吃了一個柑,哇,酸到盲人都開眼了。於是,我換成了又大又甜的貢梨。我又看了看那豆沙月餅的包裝,它是用紙簡陋地包裝起來,看起來太寒酸了。還有那個早已被我們零零後開除出月餅界的五仁月餅,吃起來甜到掉牙、硬過石頭。於是,我把它們全部換成了廣州酒家的雙黃白蓮蓉月餅,裝在一個紙皮箱裡,就帶回農村老家去了。

坐了一個小時的車,終於回到農村的家裡了。剛回到家,爸爸就叫我拿出帶回的紙箱。開啟紙箱後,爸爸愣了一下,說:“我叫你帶的豆沙和五仁月餅呢?”我說:“我看那月餅的包裝那麼簡陋,一看就是低檔貨,還有那個石頭一樣難吃的五仁月餅,我把它們換了更好吃的月餅了。”爸爸又開啟另外一個袋子,說:“我叫你帶的新會柑呢?”我說:“那個柑太酸了,都酸掉牙了,所以,我換成了又甜又多汁的貢梨了。”說完,就等爸爸稱讚我的小聰明。爸爸卻氣憤地對我說:“我叫你辦的事情一件都沒有辦好,豆沙和五仁月餅是我和你的爺爺從小吃著長大的,是我們兩代人的集體回憶,與貴賤無關。還有,新會柑雖然是酸的,但你爺爺要用它來晒制我們做菜喜歡用的陳皮的。到了你這一代,傳統都不能傳承了。”

我終於明白了,中秋節吃的食物貴不貴、好不好吃,其實都是次要的,更多的是吃一種傳統、一份情懷、一串快樂……

中秋情結 篇4

節日作文 ,919字

我向來對農曆比較淡漠,當曾老師問我今天是八月十幾的時候,我十分茫然。為什麼突然問我這個呢?我十分不解,不好意思的望著老師。

當老師用手指指著電腦螢幕的時候,我才恍然大悟:“明天是中秋節啊!”

對中秋節,我倒是有一點印象。不就是吃月餅,看月亮嘛!大人們常說中秋節是團圓節,書上也說,圓圓的月亮,讓那一些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人無限的感嘆。“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是大詩人李白在月圓之夜後所寫下的詩句。“月是中秋分外明,又是一年團圓日。”這應該是所有遊子的感觸。“每逢佳節倍思親。”守望在家的人,都急切的盼望著親人可以回家團聚……

團圓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可它往往又難以實現。這一刻,我不僅對李白的《靜夜思》有了更深的理解,對遊子的思念和守望在家的人的那一種期盼也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會。

爺爺遠在攸縣老家,這時候的爺爺一定也在期盼著我,期盼著爸爸媽媽回家團聚。明天就是八月十五了,爺爺一定在做我最喜歡的蛋黃月餅。他的臉上一定泛著笑容。如果鄰居問他,“怎麼做這麼多月餅啊!”爺爺一定會說“這是我孫子最愛的月餅,一定要多做一點!”

我的奶奶昨天從長沙回到了老家。上車的時候,看起來很輕鬆,其實我知道,奶奶的心裡是多麼的糾結。她既不忍心讓爺爺一個人在家孤孤單單地過節,又捨不得離開我們。

我早就知道老人家對於團圓的祈盼是更加強烈的。每個星期爺爺都會打電話過來。問我的學習情況,問我們的衣食情況,尤其是在我生病的時候,爺爺會語無倫次地問我燒到多少度,有沒有看醫生。在電話裡,爺爺的語氣是急切的。而且,急切的語氣中又包含著無盡的關切,無盡的擔憂和無盡的思念。爺爺的心,真是無時無刻不在我身邊的。

今天,我真想插上翅膀飛到爺爺身邊,可是在生活中,親情總是有難以解開的羈絆。爸爸出差無法提前回來,媽媽上班請到假,他們又不放心讓我一人獨自回家,最重要的是我的一大堆作業,這是爺爺心裡最在乎的事情。所以,這個中秋,我只能望著月亮訴說自己的心思了。

窗外淅淅瀝瀝,雨意正濃,正如我的惆悵無法釋然。十五夜的月一定是圓的,就像所有人期盼團圓的心一樣,是永恆的,只是,明天的圓月可能會被雲雨所遮擋,就如我的思念鬱積在胸中。寫下這篇文章,寄放我這一個中秋的所有情結。

中秋情 篇5

節日作文 ,832字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又是一年秋風起,又是一年月兒圓。又到中秋,在這個萬家團聚的時刻,怎能缺少美味的月餅?

我們家的中秋節,都是在姥姥家過的,我們的傳統是全家老少齊上陣,大家動手做月餅。今年也不例外,廚房裡,姥姥、媽媽、舅媽、還有表姐表弟們都在忙碌著:有的做餡兒,有的擀皮兒,有的在月餅上印上好看的圖案。我轉著看了一圈,心裡有些不高興了:怎麼都做的五仁月餅啊?我最討厭吃的就是五仁月餅。一生氣,我就罷工不幹了。

我在房間裡看了將近一個小時的電視,覺得挺無聊的,想到廚房看看,但是轉念一想:哼,我才不去呢?一點也不照顧我的口味,只做你們愛吃的,真不夠意思。說實話,聽著他們在廚房裡有說有笑,我心裡真癢癢。中間好像還聽到姥姥出門兒的聲音,也不知到底幹什麼去了。又一個小時過去了,竟然沒有一個人來叫我,我索性躺到床上,蒙起被子睡起了大頭覺。

不知過了多長時間,姥姥叫我去吃飯。晚飯很豐盛,除了月餅,還有很多聞起來就讓人流口水的飯菜。大家圍成一圈,坐在桌子旁。姥姥發話了:“今兒個是八月十五哩,每個人都得吃一塊月餅,象徵團團圓圓。”我心裡嘀咕著:只做我不愛吃的月餅,還非得讓吃。但礙於下午我沒有參加勞動,所以我也不敢多說什麼。只好挑了一塊最小的放進嘴。嗯?怎麼是我最愛吃的豆沙餡兒的,我仔細看看桌上切開的月餅,啊!還有棗泥餡兒的,蛋黃餡兒的……我肚子裡的饞蟲一下子被勾出來了,不管三七二十一,抓起月餅就往嘴裡送。面前的一小盤月餅不一會兒就見底兒了,怎麼?盤子裡好像還有個卡片,我拿起一看,上面寫了一行字:我們沒有忘記你。淚水瞬間湧上了我的眼眶,原來姥姥一直記得我的口味,可我下午還在鬧情緒呢,真慚愧。當我抬起頭時,全家人都在笑眯眯的看著我,我羞得又低下了頭,大家哈哈大笑起來。姥姥拉著我的手說:“好孩子,快吃吧,大家專門為你做的。”我不好意思地笑了。

秋風瑟瑟,可我的心卻被暖暖的親情包圍著,被人關愛的感覺真好。我喜歡這滲透著濃濃親情的月餅,我愛這個充滿著溫馨的家。

中秋情深 篇6

國三作文 ,1256字

小時候,盼過中秋節,只是為了吃應節的美味月餅。長大了,依舊盼中秋節,卻為了盼和家人在一起,深味那濃濃的親情。

今年“十一”假期和中秋假期趕到了一起,放假那天,我一進家門,把書包丟在地上,就大聲喊:“媽,咱們快回老家吧,我想爺爺奶奶了。”

中秋節的早上,躺在奶奶滾熱的土炕上正在熟睡的我忽然聞到一股甜膩膩的味道鑽入鼻孔,而這種味道就是我熟悉的那種自來紅月餅所特有的味道。混沌的大腦頓時清醒,這一定是老媽在搞惡作劇。我佯裝不知,還故意打了一聲呼嚕。過了片刻,我便感到滑溜溜的月餅皮觸碰著我的嘴脣,我突然張口,一口咬下半塊兒。“我的祖宗,你小心咬了老媽的手。”媽媽嗔怪著說,“快起吧,雖說過節,但咱初三了也要抓緊了。”“好嘞!”我一翻身坐起,舉起拳頭一揮,“為了理想而奮鬥,歐耶!”

洗漱時便聽到廚房裡傳來叮叮噹噹的聲響,跑過去看,原來是主廚爸爸腰繫花圍裙,手提切菜刀正在一現身手,哪刀工堪比星級酒店的主廚剛入門的徒弟,那土豆切得,不是絲,是棍。那燻雞剁得,毫無秩序的趴在盤子上。我剛要調笑兩句,擇菜的奶奶忍著笑捅了我一下,“今天,你爺爺徹底要交權了,這一家之“煮”可不好乾呀。”“大孫子,快去學習吧,明年也讓奶奶光榮光榮。我說老頭子,把電視關上,大孫子要學習了。”奶奶接著督催爺爺。“我放小點聲還不行嗎?”爺爺孩子般地央浼道。我朝爺爺點了點頭,鑽進了書房。

中午,豐盛但不美觀的午宴讓一家人盡享天倫之樂。觥籌交錯,祝福聲連連起伏之間,爺爺不僅把這一家之“煮”的權力交給了俺爹,而且也正式將理家的權力移交給了他。爺爺交權的時候,不僅對俺爹進行了反覆叮嚀,而且對俺這個未來的一家之主寄予了厚望。他說:“只要大家齊心,和睦有奔頭的家就一定大有希望。

月亮升起來了,皎潔的月光填滿了小院的每一個角落。清爽的空氣裡氤氳著隔壁家的桂樹搖過來的縷縷清香。水汽自小院的菜畦裡,荷花缸裡嫋嫋而上,在月的清輝裡遊走,菜和花一下子便多了許多靈氣。不甘寂寞的小蟲在月的清輝裡流動,那綠瑩瑩的流光滑出美麗的弧線。調皮的蟋蟀也從幽暗的罅隙裡發出“嘟嘟”“嘟嘟”的聲響來湊熱鬧。我們一家人坐在這滿月的光裡,吃著月餅,品著水果,聊著過去,聊著將來,內心都是暖暖的……

月亮圓,月餅圓,團團圓圓人更圓;家人圓,幸福圓,快快樂樂,夢想圓;今日圓,明日圓,歲歲年年總團圓。這個中秋,怎一個“圓”元字了得,怎一個“情”字了得。爺爺說十九大就要開了,這個惠及百姓的大會會讓人更有奔頭。我說,到時候中國的月亮會更圓,中國的月亮會惠及世界,讓全世界的人仰望。

中秋情幾何 篇7

國一作文 ,711字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題記

每年的農曆十五是我國的傳統佳節中秋節。因處於秋天的中旬,故得此名。此時天上的明月,猶如玉盤一般圓,所以有“中秋月正圓”的美稱。我國民間把圓當作團圓的象徵,把中秋節看作是家人團聚的日子,所以把中秋節也稱為“團圓節”。

中秋雖有團圓節之稱,可卻也不是人人都能得以與家人團聚。古往今來,多少遊子在此佳節卻漂泊異地,只能在異地思念自己的家鄉,思念家中的親人。

中秋節的思念,又體現為“月下思”。古往今來那麼多懷人、思鄉、望故國的中秋詩詞,都是在月亮底下完成的--比如蘇軾就把他中秋詩詞的首句思念寄託給了月亮,說“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豪情如李白,也被月亮喚起了思鄉之情,說“抬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宋朝的蘇軾因為不能和家人團圓,心情無比苦悶,於中秋佳節深夜獨飲,酩酊大醉之際寫下名篇《水調歌頭》。“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而作此篇,兼懷子由”這種心情仍然是充滿淡淡的愁緒。

隨著近年來海外留學、外出務工的人越來越多,也因為車票難買、路途遙遠、工作繁等多種原因已不知有多少家庭沒能在中秋這一天吃過團圓飯了。

曾看到有人這樣說,在這中秋佳節分為兩類人,一種是回家的人,另一種是回不了家的人。回的了家得以與家人團圓是一種幸福,而許多漂泊他鄉、無法回家與家人團圓的遊子,往往會選擇郵寄給父母各色的禮品。卻忽略了父母需要的並不是這些物質上的東西而只是簡單的問候和關心。

願花常開,月常圓,人常在……

月滿中秋情滿月 篇8

國一作文 ,1014字

一席冰冷如水的月光浮上一輪締結著相思與祝願的明白。何年何夕,又至中秋。情思滿月,月滿中秋。

素月浸潤詩詞情

十五的月兒初升,黛色蒼穹下樸素淡雅的氣質裝點著夜空。轉念間,月光連線了思量。月光浮動,你曾是多少文人墨客的摯友;月色皎潔,你曾承載著多少詩詞畫意的佳作。宛若幽蘭般的月盛著千古多少詩情啊!是蘇軾“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祝願;是辛棄疾“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的落寞;還是晏殊“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的惆悵……中秋的月兒,你本無情,卻被華夏千秋世代化為濃濃的詩情,傳遞著對中秋,對月文化的無限情思。月滿中秋,詩情滿月。

圓月點染親友情

中秋圓月初升,無遮無攔,獨立於萬家燈火之盡處。望盡繁華,圓月又圓,我心悠悠。回望長安錦繡,圓月也圓了那絲絲縷縷的親情。風過處,是李白“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思念之心;雲散處,是杜甫“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的悲涼之心;月明處,是張九齡“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的落寞之情。亦是我獨立蒼天茫茫之下對逝去親人的追思,與親情的深思。中秋圓月,圓著萬代千秋親人相聚,點染著我心中那片融融親情。圓圓的月兒,濃濃的情。圓月傳遞著月光下的親情。月滿中秋,親情滿月。

明月染盡鄉愁情

我立於窗外,望著窗外一輪明月,周圍雲霧繚繞,彷彿是遠方遊子揮之不去的鄉愁。明月明朗如光,在黑夜中俞發珍奇。“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背井離鄉的遊子,每逢佳節倍思親,你是否望著空中的明月,抒發鄉愁,再難把月餅嚥下。同一輪明月,終究卻還是“月是故鄉明”。時間很短,天涯很遠。遊子在奔赴他鄉,風雨兼程地追尋遠方之時,是否會在中秋駐一下足,回一下眸,慰藉一下自己濃濃的鄉愁呢?明月染盡了鄉情,月光撫平遊子疲憊的心傷。在中秋,多少說不清,道不明的鄉思,都化在月光中,作一處故鄉的淨土,繁華盡處,看中秋月夕佳節,月影皎潔,是鄉愁的演變,古人今人若流水,演繹故鄉的悠悠情思。月滿中秋,鄉情滿月。

中秋的月,終是浸涼了李白壺中酒,卻聚了多少詩詞情;終是染盡了蘇軾的詩中情,卻圓了多少親友情;終是消了辛棄疾的心中恥,卻散了多少鄉愁情。月滿中秋情滿月……

中秋情思 篇9

國二作文 ,986字

又是一年中秋團圓時!

入夜,微風過處,院子周圍的樹木間發出了????的聲響,月出來,撒了一地碎銀。

這時我們一家人圍坐在桌前,桌上擺滿了山珍海味。我們吃著美食,說說笑笑,好不熱鬧。聊著聊著,話題不覺又回到了我小時候。

“時間真快呀,一眨眼工夫,你們就長這麼大了。記得你小時候,才這麼一點點大,”慈祥的奶奶邊說邊用手比劃著,“那時你總是愛哭,我就不停地抱著,哄著……現在啊,你都長大了,可我卻老了!”

“奶奶不老,不老!奶奶長生不老!”我趕忙安慰奶奶。

“就你嘴甜!”奶奶笑笑說,“大家別光顧著說笑,趕緊吃,吃完後我要收拾桌子端上蛋糕了。”

原來,今天恰好也是表妹的生日。吃過飯後,我們把桌子擺在了院中,放上蛋糕,大家圍著桌子坐下。奶奶輕輕拆開蛋糕,插上蠟燭,點燃。在溫馨的燭光中,奶奶輕啟雙脣,慈愛地看著表妹說:“哎——外婆老了。還記得嗎?你六歲時從湖北迴來,對外婆說,你要去上學。外婆第二天就替你整理好衣服,牽著你的小手送你去學校,你可高興了,一路上都蹦蹦跳跳的……”

“記得,記得,外婆真好!”

一番追憶後,表妹在大家響亮的生日歌聲中吹滅了蠟燭,就著皎潔的月光,我們一家人分吃著蛋糕。月光似水,生活如蜜!

我坐在奶奶旁邊,思緒萬千:自從有了我們以後,我最親愛的奶奶便把全部的愛全都給了我們。我竟不曾注意到,親愛的奶奶的一頭黑髮何時悄悄地染上了歲月的痕跡?奶奶光滑的臉上怎就長滿了皺紋?何時起?……

哎,現在,我們長大了,奶奶卻老了,昔日還不足奶奶大腿高的我,現已同奶奶一般高了。

月亮已經爬得老高了,月光下,我問戴著生日帽的表妹:“你還記得我們童年時的歡樂嗎?還記得以前奶奶送我們去上學的情景嗎?”

“當然記得啦,那彷彿就在昨天呢。”是呀,童年時光雖然遠去,卻永遠嵌在腦海裡。

在這見證了我成長的庭院中,在這家人團聚的幸福時刻,在這熱鬧歡快的節日氣氛裡,我真希望時間能夠慢一點兒,讓我也有充裕的時間陪伴奶奶。

奶奶陪我長大,我要伴奶奶到老!

中秋我嘆情深意更濃 篇10

國二作文 ,705字

當彎月換成了圓月,最高興的人可算是老人與孩子了。夜幕降臨,可城裡依舊是一片片的燈光,五顏六色的光束在天空中交錯著,給黑黑的天添上積分光彩。

“爸媽怎麼還沒來?”這貨我估計問了十多遍了。因為是中秋,爸媽一大早就把我扔在奶奶家,說是中秋忙,有應酬,可說好了晚上一起吃飯的,怎麼到現在還不來?“快樂,快樂,工作忙嘛。”奶奶也不知是第幾遍回答我了,別人家裡都熱熱鬧鬧的,就我們家冷清這。

我正苦惱著呢,真不知道他們每天在外面忙些什麼,上有老下有小的都不照看著。正當我正犯愁的時候電話鈴響了,我資訊的跑過去接電話:“喂?誰啊?”“是我啊”“媽媽!你們去哪了啊?快來吧,菜都熱了四遍呢!”嘿嘿,我騙她呢菜才剛剛弄好,不這樣的話他才不快點來呢!

“這個……我和你爸今天不會來吃飯,公司臨時有點事兒,我陪老闆吃飯啊,掛了啊,乖。”嘟嘟嘟嘟……我失落的心情一下子墜入低谷,哼,大人說話也有不算數的時候!

廚房裡,一個滿頭白髮的老人,用她那蒼老的雙手做著一道有一道是美味佳餚。我走進廚房,我為這個老人感到可憐,一手撫育長大的兒女如今都不回來看看她了,我知道我這樣說很過分,可是當你們看到這個老人時就知道我為什麼會這樣覺得了。

“奶奶,不用弄了,爸媽不回來吃飯。”我不知道我是怎麼說出這句話的,但眼淚卻不爭氣的流下來了。“不會來……不會來,不會來咱們吃,爸媽工作忙嘛”奶奶笑著說,笑起來一向很好看的奶奶如今笑的比哭都難看。

第二天,喝得爛醉的老爸來到奶奶家,直接塞給了奶奶五百塊錢就把我接走了。奶奶依舊笑了,笑著望著我們的背影,手裡拿著冷冰冰的鈔票。

這個中秋,與我相伴的是奶奶,還有那比親情更重要的錢財。

中秋,我嘆情深意更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