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追憶相關作文20篇

莫名的哀愁——清明追憶 篇1

國一作文 ,70字
清明追憶作文650字https://wWw.ZuoWen8.com/a/333063.html

清明追憶 篇2

國小四年級作文 ,372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一想起這兩句詩,我就會想起已經去世的故人。

今年清明節,我和爺爺奶奶一起去家鄉掃墓。回去的路上,路邊的油菜花和櫻花都開放了,小草也從睡夢中甦醒。

該掃墓了,爺爺從包裡拿出供品和紙錢。他說:“我來給你們燒點兒錢……”說著,爺爺又讓我給老太磕頭,他的表情也越來越嚴肅了。想起小時候,我一回到故鄉,老太就過來抱著我親親我。我心裡彷彿有個聲音在說:“雖然你去的有點早,但你在我心中是活著的……”

清明節追憶的不僅是親人,還有先烈。我又想起前幾天我們去給革命烈士掃墓的情景,那一刻,許多英雄浮現在我的腦海中。尤其是楊靖宇將軍,在他死後,敵人把他的肚子剖開,裡面全是樹皮和棉花,日本人看後,也向楊靖宇將軍深深鞠了一個躬。還有趙一曼,不管敵人用什麼酷刑,她都不說一句話……

這個清明節,讓我緬懷那些已經過世的故人和先烈吧!

清明追憶 篇3

國一作文 ,930字

清明,是回憶逝者的日子,許多人回憶的是像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似的革命先烈;如魯迅先生、冰心女士般的文學作家;或是張恆、萊特兄弟之類的科學家;亦或是姚貝娜、喬任樑。而我要回憶的人,很平凡卻又不平凡,他便是——我的姥爺。

毫不誇張的說,是姥姥姥爺一手把我帶大的,我對他們有深深的依賴性,我的童年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和他們一起度過的,如果可以,我希望永遠不和他們分離,但事實與我的想法背道而馳——我的姥爺在我四年級的時候,永遠離開了我,和他在一起的那些美好回憶卻不曾離我而去。

我記得某一個冬天的夜晚,我住在姥姥家,到晚上要睡覺的時分,我卻後悔了,“我要回家,我要找爸爸媽。”我一邊哭一邊為難姥姥姥爺——那個晚上很冷。姥姥姥爺商量了一下,決定還是送我回家,姥爺推著自行車,自行車載著我,當時姥爺的臉都凍紅了,可我不但不冷,反而有點兒熱,當時並沒有覺得有什麼,後來,慢慢長大才發現,當初的我太過於無理取鬧。這件事我印象特深刻我以為我就做過這麼一件傷害他們的事,可後來聽姥姥說:“我記得有一次,你姥爺在做飯,你在玩沙子,當時和你說了,千萬不能把沙子放在菜裡面,結果你還是把沙子放進去了。還有一次,你往你姥爺酒裡放沙,一喝,都是沙,回頭一看,你在沙發上開心的咯咯地笑,你姥爺又生氣又無奈。”當時,姥姥說這些時,我腦子裡浮現出了那一幕幕的場景,有一幕,我永遠無法忘卻。

那是姥爺去世的前幾天,我們一家人都去姥爺家陪他,當時,我感覺他就要離開我了,爸爸和姥爺在聊天,從相識到相熟,具體內容我記不大清了。我只記得,爸爸跟姥爺說他是胃癌時,姥爺滿臉的不可置信,爸爸說:“您因為化療頭髮掉的很快,我們就騙您說‘味精吃多了頭髮就掉的快’……”當天晚上姥爺吃了很多。第二天早上,我才知道,姥爺當天凌晨去世了,當時我整個人都懵了……

有人說,死去的人會化作天上的星星,守護著他的家人,我想姥爺是天上最亮的那顆,如他的眼眸,炯炯有神……

清明雨憶 篇4

高三作文 ,853字

我是一滴雨。我是屬於清明的一滴雨。我隨清明而生。生於兩千五百多年前的周代。萬物的生長都是需要土壤的,而我的土壤就是清明。我隨著它出發、成長,我陪伴了它兩千多年,也見證了它兩千多年。它快樂憂傷都在我心裡。我最懂它。

先秦古籍曾記載:清明之日,桐始華。清明的到來意味著冬已逝而春已臨,意味著萬紫千紅的生機。逢清明之日,若它明媚爛漫,我便高佇晴雲之上,望它的快樂;若它憂愁傷懷,我便絲絲下界,希望為它網得春天的蓬勃。所以,兩千多年的時間,在屬於它的日子,我見過春溪畔上桃花燦爛,暗香浮動;見過絮狀蒲公英混雜在濃香空氣裡,翅羽翩翩;見過蝴蝶與花共舞,醉於閒愁萬語,無語東風。我也見過細雨如煙中,白鵝浮碧波,綠水曳蒹葭;見過碧玉妝成,綠絲垂絛,風情萬種;見過柳影晃動,細葉被春風裁了又裁,披襟攔西風。

我喜歡歡幫清明推開春日的門,然後嫩綠鵝黃一陣陣熟悉的香氣在我的無邊飛舞中滂沱。記得杜牧寫過“清明時節雨紛紛”的詩句,於是古人在清明祈春、祭祖,招魂續魄又或春耕春種,踏青嬉戲,盡享春光。一直到了一個戰火連天的時代。先烈們的身體在刀劍下僵硬,無數個血肉之軀擋住了無情的炮火。硝煙鮮血觸目驚心,我看到清明哭了。我是清明的淚,我怎能不懂它的悲傷,那一道道深深的淚痕鐫刻在清明的臉頰上,刻骨銘心。於是我替清明去憑弔先烈的墓石,去催開墳上久違的青色。我替清明來掃墓,來植物,來憑弔,來思念。

我眼中的清明總是充滿了無限的詩意纏綿。它是大自然結構出的故事,是流彩五色洋溢位的詩情,是生機的萬物裝幀成的嫣然的水墨畫。兩千多年來,一滴一滴,我把清明釀成了女兒紅,芳醇典雅。歷史如潮,有些東西已經被遺棄,然而永遠不能失卻的是,是蟄伏於傳統之上的清明的詩意。

清明派我銜回春天,透青的山谷,樹的諦聽和注視,還有鳥兒問答。常見挎著竹籃扎馬尾的小女孩,裝一些柳條和苦菜。清明帶給人們生機,帶給人們思念的機會,可它心裡裝的是比苦菜還苦澀的心醉。

我是一滴雨。我是清明的一滴雨。在楊柳依依之際,我想在它額頭插一枝爛漫山花,帶它一起回憶,回憶……

清明追思 篇5

高三作文 ,1170字

我睜開睡意惺忪的雙眼,透過窗仰望天空。春的到來使冬天帶給萬物的堅毅線條變得柔和而親切,淡藍的天空中隨意抹著幾絲輕雲,陽光輕柔的從剛萌發新綠的柳梢瀉下,給萬物又增一份溫暖。我興奮地從床上一躍而起,卻又在起身的一剎那猛然頓悟:今天應是深沉而含有一絲憂傷的日子,清明時節,任何不適宜的情愫都是對先烈及已故親人的褻瀆。

待爸爸將一切準備停當,我們便驅車回老家。沿路盡是焚燒紙錢的人,我不禁產生一股同情和一絲慶幸:同情他們只能遙寄哀思,希望他們燃燒的祝願,風兒能替他們帶到;慶幸自己可以回家祭拜,相比那些不能回家祭祖的人,我應該感到滿足。

回到老家,一陣寒暄之後,我便同家人一起,走向上墳的崎嶇小道。空中飄浮著紙錢燃燒過的灰燼,讓人著實覺得心內不舒服。

奶奶安睡在一叢青草中央,相比墓園肅穆的環境,這裡顯得更清新、自然。媽媽說,奶奶去世時,我只有五個月大。所以十幾年來,對於奶奶,我其實並沒有什麼記憶,但親人之間的溫情卻絲毫不曾冷漠。望著徐徐的煙霧,我誠心地奉上我的祝福,希望長眠於地下的奶奶能有所感知。

常聽家人提起奶奶的好,說她那時的勤勞和隱忍的心胸。我不禁在腦海中勾勒奶奶的樣子,她一定是十分慈愛與安祥的老人。想象著如果她還健在,聽她喊我名字一聲,也一定會十分滿足。我的眼眶不禁澀澀的,忙仰起臉來不讓淚水奪眶而出,以免攪擾到奶奶的安眠。

天,依然是那麼晴朗,似乎絲毫未受清明悲傷氣氛的感染。哎!天若有情……陽光似乎更明亮了,照在身上,暖暖的。或者,天,並非無情……

吃過便飯後,我們踏上歸程。路過烈士陵園,裡面的人依然很多。他們亦手捧一束白菊,臉上的敬佩之情亦如同穆斯林朝拜者一般虔誠。瞧那孩子,或許他並不知道這樣做的意義,但只憑他將花放在烈士墓前的神情,就知道此時他小小的心中定然充滿自豪。我心中不禁為之一震,一絲羞愧悄悄滑過,為自己的狹隘。

相比先烈們的英勇,個人的親人分離算得了什麼!

過去的硝煙歲月中,是他們用自己的堅定意志吹起一次次衝鋒的號角,是他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擋住敵人的槍彈,是他們用自己小家的分離換來現在大家的安定。清明節更應是他們的節日!我們要讓先烈們知道,我們從未將他們忘記。他們的事蹟將被一代代流傳下去,他們的精神早已深入後輩人的骨髓,正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一輩輩子孫。

今天,我們除了深沉的追思,還更應有積極向上的目標。在那動亂的年代尚有一群群不朽的英雄問世,更何況當代處於安定生活中的我們?雖說“亂世出英雄”,但我認為盛世更應出人才!有這樣整潔的教室,怎能輕易浪費?有那樣優越的條件,更應好好把握!

一絲微笑浮上嘴角,將我先前的悲傷一掃而光。我抬頭望著愈加明朗的天空,將堅定的目光射向極遠處的天際。未來我將不再懼怕挫折,我知道身後有無數先烈正用鼓勵的目光注視著我前行。頓時,我心中如有一輪紅日冉冉升起,閃爍著耀眼的光芒。

清明追思 篇6

國小六年級作文 ,589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不知覺間,清明又到了,我合上書,看著窗外淋淋瀝瀝的小雨,又想起了那天語塵的清明祭掃活動,使我陷入了無限追思。

週五早上,我們語塵一行人邁著輕快的步伐,走在林間的小路上,來到了趙祚傳烈士紀念碑前。獻花過後,到了我們默哀三分鐘,我們摘下帽子,莊重地站在廣場上,閉上眼睛,滿臉嚴肅,發自內心地為革命烈士默哀。空氣彷彿在這一刻停止流動了,平日嘰嘰喳喳的鳥兒也安靜了,一旁的幾簇野花也低下頭來追悼革命烈士。三分鐘過去了,我睜開了眼睛,用手擋了擋刺眼的陽光,烈士紀念碑上“革命烈士永存不朽”幾個字在陽光下散發著金色的光芒。整個活動在後來慷慨激昂的少先隊員誓詞和隊歌中接進了尾聲。

活動結束後,我再次踏上了林間小道,步伐卻不如來時輕快,心情也無比惆悵。我的思緒早已飄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硝煙瀰漫的年代,眼前浮現出了捨身炸碉堡的董存瑞,在戰爭中捨己為人的郝副營長,勇敢機智的王二小,寧死不屈的劉胡蘭……這一幕幕往事打動了我的心靈,使我的腳步變得無比沉重。

我俯下身摸了摸綠蔭蔭的小草,抬頭看見了明媚的陽光和快樂奔跑的同學,不禁陷入了沉思,如果沒有革命烈士的英勇奮鬥與犧牲,怎會有明亮的教室,寬廣的草場,平坦的跑道,又怎會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們今天的生活,是革命烈士用鮮血換來的,我們應該認真學習,將來成為祖國的棟樑,珍惜革命烈士用鮮血換來的一片美好天地。

清明追思 篇7

國小六年級作文 ,590字

自古以來,我們中國都保留著一個傳統節日—清明節。這一天,人們會去踏青,悼念自己已故的親人,在這樣一個節日裡,我們來到趙祚傳紀念廣場,來悼念革命先烈。

站在廣場上,望著神情嚴肅的趙祚傳,許多同學都收起了笑臉,空氣裡瀰漫著沉重、莊嚴的氣息。當老師讓我們閉上眼默哀三分鐘時,我低下了頭,廣場上靜悄悄的,沒有一個人還在嬉笑中。在這沉重的氣氛下,我想到了那些捨身為國,堅貞不屈的英雄們:在烈火焚燒下忍痛也不暴露目標的邱少雲;捨身炸碉堡的董存瑞;在敵人面前不透露任何資訊的劉胡蘭;為國捐軀,剛正不阿的李大釗;還有在一次消防行動中犧牲的三十個消防戰士們……想著想著,我心潮澎湃。

儀式解散後,我無心欣賞周圍的美景,微風吹起樹木,發出沙沙的響聲,像是在為這麼年輕就犧牲的戰士而感到惋惜,小鳥鳴叫起來,好似它在吟誦著一首首悽慘的小詩。

我不禁感慨道,我們今天的生活,難道不是那些革命烈士用血肉換來的嗎?當我們在歡快的玩耍時,有多少人背赴著自己的使命在執行著任務,他們為了讓其他人脫險,貢獻出自己的生命,他們的親人該是多麼難過啊!可他們從沒有抱怨過,也沒有後悔過,只要能為祖國獻出一份力量,這些革命烈士們都覺得是值得的。

我們不需要像那些偉大、無私的人一樣拋頭顱,灑熱血,我們要報答他們的唯一方法只有不辜負他們的努力,過好現在的生活,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勤奮學習,將來也為國家貢獻一份力量。

清明時憶,故人已去 篇8

國三作文 ,550字

細密的雨斜織著落在青草地上,竹子林裡,小河邊。撐著小傘,踏著悲傷的步子來到你的墳頭?如今你的墳頭長滿了雜草,那棵茶花樹也在緩緩長高,是你他們來守護你的嗎?

夏夜的繁星閃爍著鄉間的小院,你抱著我,我心安地倚在你的身上,嘴角微揚,抱著我,眯著眼,為我講有趣的民間傳說,茶花那縷縷芬芳縈繞著我,將我包裹在茶花香之中,享受著你手中蒲扇扇出的陣陣清涼。一搖一搖地,我聽著故事,緩緩進入夢鄉,在夢裡伴著那甜甜的茶花香緩緩入睡。

火紅的太陽照耀著石砌的老房子。你正在客廳打席子,我好奇的看著你是如何將那一條條細細的竹條做成大大的,整塊的席子的。我左轉轉右轉轉,你看見了之後慈祥的對我說:“阿慧在幹什麼呢?別跑熱了,婆婆都被你繞暈了。”然後喚我拉到席子上坐著。

我貪玩好耍,不小心將你心愛的花瓶摔了個四分五裂。你聞聲而來,見了後揚手要打我,落到我頭上的只是輕輕一拍,叫我安分一點,擔心我被劃傷。你去前在床上喚我,我一步一步緩緩的挪到床邊,叫出的“婆婆”為那樣的生澀?你如今己去,時過年遷,物是人非了呀!你去了讓我經歷了人生第一次的生死離別。如今我來看你,你看到的是褪去了曾經的幼稚和青澀的我。

兩行蕭然悄然劃過臉龐,淚與眼不斷的告別,味道會鹹。淚和雨同時浸入地裡,之中的不是悲傷,而是對你的思念。婆婆你在那方安好嗎?

清明追思 篇9

國二作文 ,1243字

所謂的清明節追思就是悼念死去的人,為他們燒點紙錢,讓他們在地下也能吃好穿好,在4月5日的清明節到來之日,我們回到了老家,為死去的人悼念,以孝我們的孝子之心,清明前後家家戶戶都忙著為死去的親人準備該準備的東西,有的人提前就為自己的老人上墳了,那些才算是孝子孝女,而有的人令願把錢拿去吃喝玩樂也不願拿錢去為自己死去的老人敬一點孝心,我認為那些人一點也不為自己的老人考慮,真是自私自利的人。

清明節的來臨,它寄託著所有人懷著對老輩們的感激和想念,它讓所有的孝兒孝女們都在清明節時自告奮勇的拼了一回,他們是孝子孝女們為自己死去的老一輩們敬了自己應有的責任,他們也算得上是無公無私了。

清明節到來時,天氣是那麼的陽光明媚,火紅的太陽折射出迷人的光彩,彷彿在告誡人們,你們的內心就像太陽光一樣耀眼和善良吧!我和家人來到了老家,回來悼念我死去的爺爺,姥姥,他們都走的非常早。讓我失去了至親至愛的親情,當時,我的心情是無比的失痛,爺爺是那麼的和藹可親對我體貼萬分,姥姥是對我最好的,從小是她在我身邊照顧我,教育我,是她給了我家庭般的溫柔,給了我大愛,比什麼都重要,可是就在災難來臨的時候,姥姥為了能讓我們吃上香甜可口的西瓜,而自己無聲無息的離開了,她帶著對我們的牽掛默默的離開了,在那一年裡我們家鄉盛產西瓜,我剛好就在盛產西瓜的季節出生的,真的是讓人頹廢,每個人恨不的穿過冰山,跨過海洋,可是,姥姥卻沒有那種想法,她只是默默的栽種自己的西瓜,靠西瓜來解渴,彷彿只有在她的身上才看的到那股堅定的意志,可是當天乾旱的時候。西瓜也隨著太陽的照射逐漸枯萎了,只剩下我們河對面還有一顆西瓜藤了,姥姥把它拿回來細心呵護,終於它萌發生長了,彷彿西瓜藤被姥姥的堅持不懈的精神所感動了,就算使是拼了命也要努力成長,是她給了幼小的種子新的希望,使它得到了新的生存空間,雖然環境是這麼的惡劣,但是它也並沒有屈服,堅持不屈的成長,是姥姥為它建起了屬於它自己的橋樑,可是就在某一天,姥姥突然生重病了,一躺就是幾個月,但是她精心呵護的西瓜藤也已經慢慢的枯萎了,雖然在它死之前拼命的付出了自己的一生,它為姥姥留下了幾個西瓜,西瓜看起來是那麼的大,沒有一點汙染,它是純天然的,它是付出姥姥所有的心血栽培出來的,我一定會為姥姥栽種一片屬於自己的西瓜地,要種遍全世界,雖然它不怎麼起眼,但是它有堅強的毅志。

當姥姥快死的那一天,她始終也捨不得吃她精心栽種出來的西瓜,她把它留給了我,她自己卻捨不得吃,卻拿給我,我知道她想告訴我,以後我做事情也一定要像西瓜藤一樣擁有一顆堅持不屈的決心,不被任何的困難打倒,有一顆持之以恆的心。

姥姥快死了10多年了,她帶著對我的牽掛和想念默默的走了,我懷著對她的想念與感激之情,每當我看到街道邊的人賣西瓜時,我不由的想起了姥姥,每當我默默的想起她時,我不禁在深深的夜裡打了一個寒顫,那是因為我失去了姥姥的溫暖,讓我在寒冷的夜裡獨自寂寞。

姥姥我想對你說:“您回來吧,我好想您”。

清明回憶 篇10

高一作文 ,930字

清明節,學校放假了。我問爸爸媽媽要回老家去嗎?爸爸說,今年就不回了。我有些躊躇地說:“那麼,不回去看外公了?”爸爸說:“你在做夢呢,你外公已經去世了!”

是啊,外公的確已經過世了。我坐在車裡,望著窗外飛速倒退的建築,任憑思緒不斷倒流。

那一年,那一天,天空飄著細雨。我和媽媽攙扶著外公走在通往老宅的泥濘小路上。我緊緊抓住外公的手,他的手心溼漉漉的,滿是汗水。外公久經疾病的折磨,我的耳邊清晰地傳來他因為吞嚥困難而發出的哽咽聲。

外公在醫院裡一直記掛著回家,即使疼得佝僂蜷縮也不停地念叨回家。外公要回的家,不是任何一個有郵遞區號、郵差找得到的家,他要回的家,甚至不是一個空間,而只是一段時光。老屋已經破敗不堪,雜草叢生,幾乎不避風雨。門前那棵老枇杷樹,原本鬱鬱蔥蔥的,現在徒留枯槁的樹幹寂寥地斜倚著。時間是個厲害的殺手,人們出生,成長,變老,離去。葉落歸根,外公要在屬於他自己的地方走完人生的道路,在那個地方回到他人生歲月的起點。

外公離開的那天夜裡,我向老師請假回家。校園寂靜而冷清,只有我的手機照出微弱的光亮。走在校道上,我凝視著燈光中的塵埃,眼淚撲簌簌往下掉。這是我生命中第一次送走一位至親。我看見冰冷的外公,不再叫我名字的外公。據親人們說,外公臨走的時候,沒有提到外婆,甚至也沒有提到舅舅和媽媽,只是過問了他的弟弟。我忽然想起龍應臺的一段話:“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外公的葬禮結束後,看見媽媽憔悴傷懷的樣子,我很怕她對我說:“女兒啊,媽媽已經沒有爸爸了。”而我,比媽媽好,我還有爸爸。但是,我知道,送別爸爸的那一天遲早也會來到。只是,我祈禱上帝,希望那一天儘量推遲。

清明假期,媽媽的狀態跟平日不大一樣,答應人的時候總是慢半拍,心事重重的樣子。我不知道她是不是想起了她的父親,而我,真的想起了外公。

南園滿地堆輕絮,愁聞一霎清明雨。漫山遍野,青煙嫋嫋。祭拜緬懷,給了生者一段回憶,一點慰藉,一份安寧。

清明節追憶 篇11

國小四年級作文 ,820字

“清明時節雨紛紛……”今天是清明的前一天,天氣很晴朗。趁著這好天氣,我們全家上山掃墓。

我們先來到曾奶奶的墓前。叔叔們揮動鋤頭,很快就把墓上的雜草清除乾淨了。媽媽,嬸嬸上場了,折金紙,放彩紙……一會兒功夫,一個墓就掃好了。

緊接著,我們來到骨灰堂,找到了曾奶奶的骨灰盒,骨灰盒上曾奶奶的照片是那麼慈祥,那麼和藹。看著曾奶奶的照片,我思緒萬千,滿腦子都是曾奶奶來往我家住的情景。

那天下午,我放學回家,一進門就看見曾奶奶坐在大門旁。奶奶告訴我曾奶奶要在我們家住幾個月,我高興極了:“好啊,好啊。太棒了!”曾奶奶聽我這麼一說,笑得眼睛眯成一條縫:“乖寶貝,乖寶貝,不嫌棄老人。”我十分興奮,拿來一把椅子,坐在曾奶奶面前,和她講學校裡的新鮮事。我不知曾奶奶聽得懂聽不懂,只是她一直重複著“乖寶貝,你餓嗎?這樣穿冷嗎?”聽著曾奶奶的話,我覺得很舒服,被人表揚和關心就是好嘛!就這樣,我每天放學回家就會搬椅子在曾奶奶面前做作業,做完作業還會唱首歌或畫一幅畫給她看,當然,換來的總是曾奶奶滿滿的誇獎。每次誇獎完,曾奶奶總不忘一句“你要吃飽哦,衣服多穿點。”我總是好好好的,心裡卻嘀咕著:曾奶奶真羅嗦。

日子一天天過去了,我也不再在曾奶奶面前做作業,畫畫了。但每次我一進門,曾奶奶仍會說:“乖寶貝,你放學了,去吃點東西。衣服會不會穿得太少了。”我也不回答,去做我自己的事了,有時還沒等曾奶奶話,我就替他說完了。

日子在曾奶奶的羅嗦中過著……直到有一天放學我每看見曾奶奶,媽媽告訴我曾奶奶回老家了。我心裡暗暗高興。曾奶奶住回老家,我很少去看她。然而去年的12月的一天,曾奶奶永遠離開了我們,自己一個人住在這冰冷的盒子裡,我再也聽不到曾奶奶的誇獎與羅嗦了。突然,我感覺我是那麼想曾奶奶,哪怕是她再羅嗦……

“宇航,過來給曾奶奶拜拜。”媽媽的叫聲,把我下了一跳。我回過神,給曾奶奶拜了拜,抬頭看著曾奶奶的相片,耳邊彷彿又聽到“乖寶貝,餓了嗎,衣服要多穿點……”

清明節的追憶 篇12

國小五年級作文 ,767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到了清明節,我們一家三口坐著車,前往奶奶的所在的地方。

到了奶奶的前面,爸爸和媽媽點燃了蠟燭,擺在奶奶的前面。一縷縷細雨,在我周圍落下,一片片輕霧瀰漫在我身旁,一刻刻情景也浮現在我腦海中……

在我4歲那年,特別愛玩,而且一玩就停不下來。又一次,奶奶在洗衣服,我則在大廳裡看電視,忽然,一隻黃蝴蝶從窗外飛過,我就立馬跑出去,試圖把它捉回來。

我跑了出去,那隻黃蝴蝶忽高忽低地飛著,我看準時機,跳起來,向那隻黃蝴蝶抓去,可是它用那靈活的身法躲過了;我準備在試一下,又被它那華麗的舞姿躲過了;之後,我又試了幾下,可還是沒捉到。正當我絕望之際,我用盡最後的力氣向它跑去,卻沒有注意前面地一塊石頭,我摔倒了,非常大聲地哭了起來。

奶奶聽到後,嚇了一跳,馬上放下手中的活,跑出來,看到我躺在地上,連忙把我抱起來,哄著我,臉上露出了皺紋。奶奶找來了紫藥水,用粗糙的手上那龜裂的手指拿著棉花籤放在紫藥水中再拿出來,輕輕的塗在我的傷口上,我哭得更厲害了,奶奶吹了吹我的傷口,再拿了一顆糖果喂在嘴巴我,我頓時不哭了。奶奶搖著我,我漸漸入睡,奶奶那佈滿皺紋的臉笑了。奶奶把我放到沙發上,又去幹那煩瑣的家務活了。

同樣是那年,我在屋子裡玩,奶奶叫我上樓,我不知道要幹嘛,卻聞到了一股香味。一上樓,就看見了荷包蛋,我拿起筷子夾起來,一口下去,不知怎麼,感覺那麼好吃,奶奶笑著說:“如果你喜歡吃,以後我天天做給你吃。”我笑了,吃了整整兩個。

我回過神來,自言自語道:“可能荷包蛋裡,還藏著一樣東西——奶奶對我的愛。”

這裡下著毛毛小雨,可我感覺我心中下著傾盆大雨。我的一顆淚珠,和雨水,同時而落。

清明憶 篇13

國二作文 ,661字

每逢清明,我心頭就會湧出一種奇怪的感覺。望著綿延無際朦朧的天空,我好像看到了您的臉,您仍然在遠處注視著我嗎?我彷彿明白了這種感覺。

小時候,您總是用寬厚溫暖的手牽著我,帶我去玩耍,走過一個又一個地方,有您在身邊,我是無比的幸福與安心,您總是寵著我,看著我的笑臉,您就會高興。可就是這樣溫柔的您,永遠的離開了我。爺爺,您再也不會回來了,對麼?爺爺,我真的很愛您。

夏夜,伴著清風明月,我總是搬著一個木板凳,來到院子裡乘涼,聽蟋蟀的鳴叫,看明月朗朗,聞花草泥土的芬芳,這是我最愛的事。而爺爺您,總會給我帶一碟點心,搖著蒲扇,輕輕坐到我旁邊。我一邊吃點心,一邊求您給我講故事。您總是微笑著,摸摸我的頭。從您嘴裡幽幽的一字一句,組成了一個個神祕又有趣的故事。我趴在您身上,靜靜地聽著,然後沉沉進入夢鄉,再度醒來,我已經在自己的床上,我知道是您把我帶回來的,您總是那麼溫柔,只可惜我再也聽不到您所講的故事了。

那時的我不明白愛是什麼,只知道,我很喜歡聽爺爺講故事,喜歡爺爺帶來的點心,喜歡爺爺給我搖蒲扇,喜歡趴在爺爺身上,喜歡爺爺在我身邊。現在我才明白,我是愛您的,您很愛我,我也很愛您,我其實已經離不開您了,可是我沒辦法挽留。爺爺!我愛您!我想您!抑制不住的悲傷化為淚水,在臉上流淌。

您曾經說過一個人死去,會化作天上的星星,繼續注視著親人,陪伴著他們。那您呢?您是天上的哪一顆星?讓我把愛與思念傳達給您吧,我知道,就算您離開了,愛依然會延續,如人與人的牽絆一樣。忽然下起雨來了,雨朦朧了天空,天空上沒有一顆星星,您還注視著我嗎?

憶清明 篇14

國小五年級作文 ,697字

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今年的假期與往年不同,假前老師佈置了一項作業:與家人一起憶清明。

回到家我便開始發愁:怎麼和家人一起憶清明呢?爸爸見我悶悶不樂,便向我瞭解原因。知道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後,爸爸卻賣起了關子:“明天咱們回趟老家,回來之後再完成作業吧!”我更加著急了:“回來之後您得教教我這作業怎麼做呀?”爸爸笑著走出了我的房間。

第二天天還沒亮,爸爸就叫我起床了。走出家門,地面已經被小雨打溼,清早還是有些涼意的。爸爸突然感嘆道:“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爸爸,這是誰寫的詩呢?”我好奇地問。

“這是唐代詩人杜牧寫的《清明》,這首詩正是他在清明節的時候寫的,作詩時他孤單一人,感到十分悲傷。”爸爸說。

“是不是清明節都會下雨呢?你看杜牧寫詩的時候說了雨紛紛,剛好今天也下著雨呢!”

“到了清明,氣溫變暖,所以降雨增多。”爸爸回答道。

“那為什麼會有清明節這個節日呢?”我繼續追問。

爸爸解釋說:“相傳最早是咱們中國古代帝王將相的“墓祭”之禮,後來民間都效仿,定於此日為祭祀掃墓之日,慢慢就演變為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了。孩子,你看,咱們今天不就是回老家掃墓祭祖的嗎?”

原來如此,怪不得爸爸要在今天帶我回老家。取車兩小時後我們到達了目的地,今天來墓園祭祀的人很多,看來大家都是在清明節緬懷先祖。

回家的路上,爸爸又教了我幾首與清明有關的詩詞,還告訴我清明節不僅要祭祖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插柳等風俗習慣。

清明這個節日既有祭祖掃墓帶來的悲酸,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這真是一個有特色的節日。

不用爸爸教我怎麼完成作業,這一整天,我不就是在憶清明嗎?

清明雨上,尋找記憶中的你 篇15

散文 ,514字

絲絲細雨化成思念,涓涓心語隨輕柔的風飄上那遙不可見的天國。

在那濛濛的晨霧裡,我遇見了回憶,那個雜亂的小院,那個慈祥的老人。

一個個春夏秋冬,一次次拂過我發端,那個慈祥的老人,已不見了蹤影,當年的我是多麼的傻,在那一段灰暗的暗無天日的日子裡,我卻冷漠的看著,心裡的是自己,眼前的是遊戲。

直到現在,才悵然回看那遙不可及的童真。

雨一直在下,我一直在想,在千萬裡外的那個地方,是否有人在尋找記憶中的我。濛濛煙雨中,我彷彿看到了他的影子,慈祥和藹,又有著威嚴。

我忽然開始瘋狂地想念,那故事裡的童年,那如畫般的歡樂。

我來看你了,抵達時陽光正好,心中卻有一種無以言表的失意,那種觸不見摸不到的斷魂之感,清明的雨,童年的魂,追憶的心……你,是否還在那個角落裡等待著我。

我沿著回憶走在舊時光中,沉浸在此,就在那無法放下的思念中。

在時光長河中,我茫然,我不知所措。回不到那段真切的時光,也找不到那一絲渺茫的懷念。

尋不到無數個夜晚的思念,說不出暗自傷心的原由,只是單純的希望,那個人,永存我心中;那份愛,時刻安撫著我弱小的心靈;那些話,在這世間不朽。

茫茫人潮中,我悵然,我迷茫。我只願在歲月的雕琢下,那些畫面永不朽,那些話語永不忘。

記憶中的清明節 篇16

記憶中的清明節作文5 ,562字

清明節放假了,街上明顯的多了許多的車流人流。來來往往穿梭的行人中更多的是掃墓人。扭頭看見了一群紅領巾正興致勃勃的走向烈士陵園,嘹亮的歌聲吸引了路人眾多的目光,似乎是久違的活動重新喚回了人們的美好回憶。是呀,我有幾年沒有參加過這樣的活動了?

記憶的閘門一下子開啟:記得我上小學那會,應該是1976—-1981年間,每到清明節,我們學校一定會組織大家到烈士陵園掃墓,那時,老師還教我們親手做白花,那是用很薄的透明的白紙做的,幾張摞在一起,反覆摺疊,然後用一根細鐵絲紮在中間,再一層層小心的折起來。我們會用一節課在老師的帶領下認真的完成這個任務,然後唱著洪亮的歌到烈士陵園園掃墓。直到現在,我仍然記得,我們一直聽了整整五年的故事:一位在解放安陽的戰鬥中身負重傷的戰士,體內腸子不幸被炸了出來,但是他依然不頑強的在戰鬥。每每i聽到這時,我都會回熱血沸騰。回來後,我們每年都要寫掃墓作文,儘管年年寫,但也沒有厭煩,我也是從那時起,才真正懂得紅領巾的含義,懂得我們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如今,沿途的風景早已忘記,當年的情景卻歷歷在目。

今天,我給班裡的孩子們發了一個簡訊:希望有條件的孩子,能夠在網上祭奠烈士。我盼望今天的孩子們,能夠在這樣的活動中接近英烈,繼承傳統,做一個有責任感與使命感的中國人。我期待著明天的交流更精彩。

清明憶祖母 篇17

國三作文 ,1074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伴著淅淅瀝瀝的細雨來到了。

這天早上,太陽好像太困了,遲遲不肯出來,烏雲趁勢而來,在天空徘徊不願離去。在這特殊的日子裡,這陰沉沉的天氣,令我倍感憂傷。吃過早飯後,我和爸爸帶上掃墓用的物品去掃墓。來到奶奶的墓前,我和爸爸的心情跟這天氣一樣陰沉。爸爸邊清掃奶奶的墳墓,邊對我說起奶奶生前的事蹟。

奶奶是一位普通的農村婦女,但她又是不平凡的,她擁有一顆善良的心。我的爺爺是長子,兄弟姐妹共7人,奶奶嫁給爺爺時,最小的弟弟才3歲。那時爺爺家裡很窮,兄弟姐妹都擠在四間不大的草房裡,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太奶奶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便對奶奶說:“啟霞,你和老大已結婚了,家裡兄弟姐妹多,我們就把家分了吧!”奶奶聽後含著眼淚說:“娘,兄弟姐妹這麼多,爸又不在了,只有您一人,我們作為長哥長嫂,無論如何都要等到弟弟妹妹們都成家後再分家吧!”太奶奶聽後流下了感激的淚水。奶奶每天起早貪黑地做活,什麼能掙錢就做什麼,掙到的錢奶奶一分不少地全交給太奶奶補貼家用。奶奶磨過豆腐,賣過蔬菜,養過豬,直到姑姑和爸爸出生後,爺爺又當上了村支書,奶奶不能東奔西走了,便在家裡搖“大麻繩”掙錢,奶奶每天天還沒有亮就開始搖,晚上一直搖到深夜,奶奶的手指被大麻繩磨爛了也不捨得停下來治一治。為此奶奶的食指比正常人的食指短小了一大截。那時,奶奶幾年都沒買過新衣,左鄰右舍見了,都誇奶奶善良、賢慧,真是長嫂如母啊!

奶奶有博大的胸懷,她不僅愛小家更愛大家。爸爸說自從爺爺當了村支書,家裡的大事小事奶奶從不用爺爺操心,就連爸爸和媽媽的婚禮也是由奶奶一手操辦的。有一年,村裡有位孤寡老人生病了,沒人照顧,爺爺作為一村之長便把老人接回了自己家裡,奶奶每天喂她吃喝,給她擦身、洗衣服,這一住就是幾年,奶奶從沒有一句怨言。自2013年,祖國開展美好鄉村建設,為了將蘇南村建設更加美好,爺爺比以前更忙了,每天在村裡帶領鄉親們搞建設,一年四季沒有一天假期,為了使鄉親們都能過上好日子,爺爺常常操心到深夜而睡不著覺。奶奶雖然不識字,不能在工作上為爺爺分擔,但卻給爺爺無微不至的關懷與鼓勵。奶奶常說:“一家富了不算富,大家都富了,祖國才會強大。你爺爺帶領鄉親們奔小康,我多辛苦點沒什麼。”爺爺常說,他獲得的“安徽省勞動模範”的榮譽有奶奶的一半。

年年祭掃先人墓,處處猶存長者風。如今奶奶雖然離我而去了,但她的善良,她的吃苦耐勞的精神,她對爺爺工作的支援及對鄉親們的愛永遠留在我的心裡。我要像奶奶一樣純樸善良、勤奮刻苦,胸懷祖國,爭做一名求真向善尚美的好少年。

清明憶 篇18

高二作文 ,797字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年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蘇東坡的妻子以二十六歲之年病逝,在妻死後的第十年,蘇東坡寫了這首詞。轉眼,又是一年清明時,我依稀望見蘇軾微潤的眼眶。

清明,憶故人,有人為愛情,有人為友情,有人為親情。我不曾失去過什麼重要的人,自然也不需要憶什麼故人。

人每天都會做很多事情,而能被記住的卻寥寥無幾。我回想著過往。每天清晨,父母都要早起。母親負責叫我早起,父親要送我上學,這好似天經地義。下樓吃著奶奶熬的清粥,聽著爺爺語重心長的教導,早習以為常。說感動得,其實也有。一次考試失利後母親陪著我讀書,我不知怎的就望著屋頂留下兩行清淚,本以為只要我退了幾名就朝我厲聲呵斥的母親會一如既往,可她竟什麼都沒說,望著我,說不出的溫婉。回房時我聽見母親輕柔的嗓音:“別說她了,都哭了。”一時間,淚如泉湧。

在印象中,母親一直是這樣,時而嚴厲,時而溫柔。而關於父親,平平淡淡,沒什麼特別的記憶。只記得每次給我買了好吃的,總是一副“快誇我快誇我”的模樣,像個討便宜的小孩。可席間也就他跟我搶吃的,而且我們倆愛好近同,這點真是讓我哭笑不得。都說子女大多像父母,果不其然。

家裡的爺爺奶奶,自然是最寵我的。席間總能聽到爺爺的大道理。“沒事多看點書。”“這次沒考好沒關係,要總結教訓,下次考考好。”“早上早點起。”“現在多吃點苦,將來吃省力飯。”滿口土話我倍感親切。奶奶總是在父母斥責我的時候一個向著我,幫我說話,在她眼裡,我一直是驕傲。

這樣想想,我也挺不知好歹的。嫌棄這嫌棄那的,想怎樣就怎樣,未免太任性了點。

很多時候,我都覺得自己很幸福。雖然大大小小爭吵不斷,但這才是家,才是生活。這就是親情。因為爭吵,所以我們更加珍惜在一起晒太陽的歲月靜好。

清明,憶故人,惜今人。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

清明時節憶外婆 篇19

國三作文 ,483字

每到清明時節,我都會想起我的外婆,她生前對我很好。

外婆很疼我。有一次我在家突然發高燒,家裡只有外婆一個人照看我。而外面則下著大雨。本來外婆已經打電話叫媽媽回家來,可是她看到我難受的樣子,就下定決心,拿來了雨傘,突然把我抱了起來,向雨中跑去。我被感動了,因為那時候外婆的腿有風溼病啊!而且她跑了十多分鐘,才跑到公路邊打到的士。

因為送去醫院及時,我打了針,吃了藥,沒過幾天就康復了。而那幾天外婆在一邊照顧我,一邊不斷地揉她的病腿。當她見到我康復了,她灰暗了幾天的目光又一下子有了光彩。

還有一次,我因為不會騎單車被同學笑話。外婆知道後,就開始教我騎單車。外婆先給我做示範,然後讓我學著她的動作騎了起來。當時,我學得很快,越騎越高興。誰知,我一不小心沒踩穩,徑直地摔向了地面。眼看就要撞到地面了,在我一旁的外婆一把把我抱住。但我還是把外婆也撞到了地上。還好,自行車沒有摔到外婆的身上,真是不幸中的萬幸。我和外婆都開心地笑了起來。

2006年,外婆因為高血壓去世了。但外婆永遠活在我心中。這個清明時節,我很懷念我的外婆,我想對我外婆說:“啊!外婆,願您在天國天天快樂!”

清明憶姥姥 篇20

國小三年級作文 ,657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運魂。在清明的這一天裡,誰不會懷念已逝的親人呢?在這一天裡,我總會想到一位讓我尊敬的老人。她就是我的姥姥。

在我的印象中,姥姥是一個愛乾淨的老人。每當我從她身上走過,總會聞到一股淡淡的香味。她的頭髮雖然白了,但是頭髮依然那麼柔順,總是梳得那麼好,沒有一絲亂髮。

記得在小時候,我曾在姥姥家住了一個月,那段時間是快樂的,是幸福的。早晨,姥姥都會為我編起辮子,她編辮子的手法是那麼嫻熟,那麼漂亮。我臨時起意,想給姥姥也編一個。姥姥爽快地答應了,我毛手毛腳地編了兩條辮子,許多頭髮還沒有編進去,還非常亂。沒想到姥姥卻說:“編的不錯!”並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和姥姥一起畫畫也是快樂的。姥姥的畫技是非常好的。她擅長畫花、鳥、魚、蟲,每一次都畫得栩栩如生。每當姥姥拿起畫筆開始畫畫,我也會坐在小板凳上拿起水彩筆,自由的繪畫。姥姥只要一支毛筆,一張畫紙,一點墨汁。因為那時我還小,所以覺得姥姥的畫裡沒有色彩,拿起水彩筆,畫上了藍天白雲,紅花綠草和姥姥的這所小房子。直到長大了之後,我才知道當時是多麼無知啊!可姥姥並沒有責怪我,而是和我一起欣賞,並張貼在了牆上,當作紀念。

後來,我成了一名小學生。可就在我剛入學的那一個星期,姥姥因突發疾病去世了,我的生活如晴天霹靂般痛苦。等我再次回到姥姥家裡時,那位慈祥的老人已經不在了。這間小屋雖然不大,卻裝滿了美好的回憶。那幅我和姥姥一起創作的畫,依舊在姥姥床邊的牆上貼著……

又要到清明節了,我的腦海裡一直浮現著:姥姥站在小屋的門口,露出慈祥的笑容在向我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