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掃的哲學相關作文20篇

清掃的哲學 篇1

國二作文 ,762字

一夜秋雨過,滿地楓葉繁。

我趴在窗上,看著下方一路繽紛的落葉。路邊有位老人坐著,也在欣賞雨後美景。

一輛車飛馳而過,幾片正在掉落的樹葉飄到了擋風玻璃上。如此高的車速,再加上面前就是牆,驚得司機發狠地踩剎車,跳下車去,把幾片葉子一摔,又發洩似的踢了路上的葉幾腳。

那老人看著略微露出些厭惡的表情,又愣了一下,轉身進了屋。

我看了看這葉子。的確,雨天路滑,葉子是有些干擾視線。

這老人拿了把大掃把出來,開始打掃落葉。落葉沾溼了,不好打掃。老人就彎下腰來,用手把沾在地上的頑固派—撿起,聚成一堆。過了一會兒,老人額上滲出些細細的汗珠,白髮在風中微微顫動。

現在,落葉打掃好了,在路邊聚成一堆。但看起來,少了些什麼。

老人也這麼覺得。他想了想,抱了團落葉到旁邊的草坪上,—鋪開,用手對每一片楓葉拔幾下,轉幾下,把這片疊到那片上面,或是把兩片拉開一點。蹲久了,老人又站起來,後退幾步,對它們有個整體的感受後,又蹲下來,輕輕地調整一兩片樹葉。風停了,完成的部分都沒有遭到破壞。

老人年紀大了,拔幾下樹葉後佈滿皺紋的手總會甩幾下以緩解疲憊,站起來後也要揉揉腰。我想過去幫忙,老人卻給我下了一道阿基米德式的指令:“小夥子留點心,別把葉子踩壞了。”

臨近中午,人多了起來,老人的工作也完成了。在路上的落葉,被移到了草坪,創造出了一種繽紛的意境。落葉上的色塊,互相混合、交織、沖淡、突顯,構成了一幅秋葉的畫作。老人更是有心地將一些落葉鋪到了牆上,使這幅畫作,變成三維的。

人們紛紛欣賞讚嘆,一些還在學步的孩子也想上來走幾步。老人就在旁邊看著。

我想,老人在打掃衛生上,有自己的哲學。不是機械的勞動,而是用心的創造。在使環境整潔的同時,還保留她原本的優美。

如果每個人都有老人對美的熱愛,在各自的工作上也會有獨特的創造吧。

我最愛讀《憂愁的哲學尋找》 篇2

國一作文 ,951字

在書海中,優美的書是我的最愛。在生活中,午後,手持一文美妙的散文讓這一天快樂、深入、美妙起來。

散文中,我看不懂大布頭的散文,也不知道少年兒童的故事有多少幼小。在一個寧靜的午後,我看到了靜默在書架上的這本綠色的散文書—《憂愁的哲學尋找》。抽出書,發現這本散文描寫的是作者在雪原上生活了大半月寫下的心情與感慨。

書裡自有寶藏,書裡自在金屋。這本描寫新疆的書並非遠遠流長,並非千里迢迢,而作者寫出了疆域上的美好、純潔。作者在白茫茫的雪原徘徊,我也在生活的雪原上徘徊;作者靜坐在雪蓮這位天然的才女邊上,我也坐在旁邊,任雪花紛飛,任雪蓮清香環繞。

看著這本關於邊疆的書,我也願做一隻青蓮花,在雪原上開放,我願做一棵永不失青的楊樹,站在絲綢之路的邊上。但願青山不老,但願雪花不化,都放至在這本書裡。

對於我這個對邊疆毫無概念的少年,讀著一個我從未了解過的世界。我並非未見過雪,但我從未見過如此銀裝素裹的世界;我並非未感到火熱,卻並未真正經歷過如此火的熱浪;我並非未見過古城,但那樣美麗、那樣廣袤的古城又有多少人細細觀察;我並非未見穹窿青天,但在沙漠上,那如沙如棋的星和如刀如鉤的月,又有誰相見又仔細觀察過?

這本書讓我去了疆邊,讓我到了極地,讓我感到了生命的快樂,讓我接受了自然的萬物生靈。

我持著書,獨自坐在床邊,好象自己也化進了雪地。這本書讓我的感召著非凡,又有誰能用這麼細緻的話來描寫遠不可持的世界?我想這本書能。

這形散如沙漠,而意如盤石一般堅定。一本散文讓我的心從現代到近代到古代,又從現代到遙不可及的未來;從中原到海面,從中原到邊疆。我喜歡讀的它,難到還有什麼不能告訴你的呢?

“想要實現夢想,就請堅定信念。“我永遠不會忘記這句話。

記得我第一次遇見吉他,是在那個絢麗的舞臺上。少年的懷抱裡,吉他的音色顯得那麼清澈,伴隨著悠揚的歌聲,瞬間秒殺一切。那種聲音,成為我日後唯一的堅持。

看著指尖上深深淺淺的傷痕,一道又一道,猩紅的血液凝固在傷口上。想起那種隱約但卻細膩持久的疼痛,驀然,醒悟。

怎麼可以背板自己曾經信誓旦旦許下的諾言,怎麼能夠不再堅定信念。我的吉他,我的民搖,那九月的歌兒。

後來,那個午後,以及那句話,成為我記憶中難忘的故事。如今長大蛻變,不再張揚,不再狂妄。

檸檬裡的哲學 篇3

國二作文 ,718字

我切了半個檸檬。

新鮮的檸檬色給人跳躍的感覺。切了薄薄的兩片放進杯子,加入半杯熱水,兩片檸檬便輕輕地浮在水面上。那澄清的水因為檸檬的黃變得暖暖的,讓你從心裡倏地漾起絲絲暖意,如同在久不見陽光的冬日,突然看見從雲縫裡漏下一線耀眼的陽光,心中那醉人的感覺;而檸檬也因為水的滋潤,那剖面更晶瑩剔透,經脈絲絲纖弱清晰,果肉粒粒飽滿誘人。再仔細看,那剖面簡直就是一個濃縮的燦爛的太陽,正發出誘人的色彩,讓人的心情頓時愉悅起來。

泡了水之後,檸檬清香的味道絲絲散發開來,幽幽的,讓人心曠神怡。

朋友告訴我,檸檬是要泡一下再喝的,不然水就不會有酸酸的可口味道。心太急,不等它泡開就喝,就只有淡淡的味道,品不出檸檬真實的清香來。你得讓檸檬全部舒展開來,讓它飽飽地吸足了水,讓每一個細胞裡的汁液一點一點兒慢慢地滲透,味道才會更可口。也就是說你得給它充足的時間,讓它充分展現自身的價值。若加水之後立即就要看出它的成效,那就太苛求了。

不僅檸檬,人也是一樣的。

面對一個新的環境,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很快適應的,總需要一段醞釀積累的過程。急急忙忙地稍做觀察就對人下這樣那樣或好或壞的結論,很有可能會埋沒了人才。所以你要像凝神等待檸檬舒展開來一樣,用足夠的耐心和恆心等待那個人放出光彩。要知道每個人都有其特殊的價值,對誰都不應該輕易地添上平庸的標籤。你給了檸檬舒展自己的時間,檸檬就用它的清香可口來回報你的等待。同理,你給了一個人展現自己的時間,那人也會用他的才能及成就來回報你的理解。

做任何事,都有一個最恰當的時間,在那個最恰當的時間裡事物才能夠發揮到極至,你才能看到它全部的美麗。迫不及待地要求、索取,只會造成無法彌補的缺憾。

所以,記住,等檸檬泡開了再喝。

草的哲學 篇4

國三作文 ,1002字

“什麼是人生最困難的事情?”有學生這樣問莫里老師。

“與生活講和!”老人回答。

在心情不好的時候,我會選擇獨自去拔草。

也許你不會相信,與草戰鬥,那是多麼寂寞繁瑣的事情?

蹲下來,一寸寸地挪動腳步,一株株地,抓住離根最近的部位,恰到好處地用力,連根拔起。

草,是卑微的,卻又是十分強大的。一陣雨,它又蓬勃生機,它讓歷代文人在鍾情梅蘭竹菊的同時,也留一分情感給自己。“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草或許因為其不屈不撓的力量,就有了別樣的魅力。

可是我不得不將草從花苗地裡驅除出去,否則草苗三七比,花苗就長不大了。

春末夏初的草潤潤的,握在手上時間長了之後,就有點潮潮溼溼的,比之平常水分更多,非常的青嫩。根也很嫩,拔起來手感非常好,彷彿可以聽見根斷的聲音。當然也有些會很頑固,將自己深深根植於泥土,這時候就經常會有拔斷的時候,你不得不將手伸向那根部使勁地向上提。有的則順很多很多,一拽梢頭就可以剷除。

就好像生活中的一些問題,有的三兩下就可以解決。而有的則讓人動其筋骨,傷透腦筋還是苦苦不得,最是鬱悶煩躁。儘管我知道如果問題不能解決就不可能進步,但越是煩悶,心中的雜草卻越是得到滋潤,無限的蔓延,使得所有的一切都一團糟。

我依然愛在煩惱時拔草,看著堆在身後的雜草越來越多,說不出是成就還是紓解。

我記得有位哲學家曾經問他的學生,怎樣才能徹底除掉一整塊地的雜草。

有的人說只要將草連根拔去,有的人說只要撒上石灰……第二年他們又來到那塊地,只見那地上長滿了金燦燦的水稻—那是最好的方法。

是等有那麼一隻手將我內心的雜草拔去?還是使心的花圃枯竭,讓雜草得不到養料而死去?還是讓心靈足夠強大,用心靈的智慧之花來代替不時雜生的野草?

我似乎在草間看到了勞作在五七幹校的楊絳,面對生活的巨大變遷,不怨不恨,不自憐自憫,而是以平和的心態坦然面對,直麵人生;我似乎聽到了惠特曼在《草葉集》裡輕輕地吟誦:“哪裡有土,哪裡有水,哪裡就長著草。”

離開的時候,手指甲裡嵌滿了泥土,臉被陽光晒黑,喝進肚子的水轉為汗水從毛孔裡舒展而出,手上留有泥土的清新味。春風過耳,再沒有這一刻,身心舒暢!

我想,我在拔草中也拔除了煩惱,在拔草中,也從草的身上學得了頑強和堅持,也明白了,要想戰勝雜草,除了比它更有韌勁,更能堅持,別無他法。

林清玄說:“只要還能接近自然,就沒有自暴自棄的理由。”是啊,在與草相處相戰中,我也在漸漸強大。

草的哲學 篇5

高一作文 ,1001字

“什麼是人生最困難的事情?”有學生這樣問莫里老師。

“與生活講和!”老人回答。

有心情不好的時候,我會選擇獨自去拔草。

也許你不會相信,與草戰鬥,那是多麼寂寞繁瑣的事情?

蹲下來,一寸寸地挪動腳步,一株株地,抓住離根最近的部位,恰到好處地用力,連根拔起。

草,是卑微的,卻又是十分強大的。一陣雨,它又蓬勃生機,它讓歷代文人在鍾情梅蘭竹菊的同時,也留一分情感給自己。“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草或許因為其不屈不撓的力量,就有了別樣的魅力。

可是我不得不將草從花苗地裡驅除出去,否則草苗三七比,花苗就長不大了。

春末夏初的草潤潤的,握在手上時間長了之後,就有點潮潮溼溼的,比之平常水分更多,非常的青嫩。根也很嫩,拔起來手感非常好,彷彿可以聽見根斷的聲音。當然也有些會很頑固,將自己深深根植於泥土,這時候就經常會有拔斷的時候,你不得不將手伸向那根部使勁地向上提。有的則順很多很多,一拽梢頭就可以剷除。

就好像生活中的一些問題,有的三兩下就可以解決。而有的則讓人動其筋骨,傷透腦筋還是苦苦不得,最是鬱悶煩躁。儘管我知道如果問題不能解決就不可能進步,但越是煩悶,心中的雜草卻越是得到滋潤,無限的蔓延,使得所有的一切都一團糟。

我依然愛在煩惱時拔草,看著堆在身後的雜草越來越多,說不出是成就還是紓解。

我記得有位哲學家曾經問他的學生,怎樣才能徹底除掉一整塊地的雜草。

有的人說只要將草連根拔去,有的人說只要撒上石灰……第二年他們又來到那塊地,只見那地上長滿了金燦燦的水稻—那是最好的方法。

是等有那麼一隻手將我內心的雜草拔去?還是使心的花圃枯竭,讓雜草得不到養料而死去?還是讓心靈足夠強大,用心靈的智慧之花來代替不時雜生的野草?

我似乎在草間看到了勞作在五七幹校的楊絳,面對生活的巨大變遷,不怨不恨,不自憐自憫,而是以平和的心態坦然面對,直麵人生;我似乎聽到了惠特曼在《草葉集》裡輕輕地吟誦:“哪裡有土,哪裡有水,哪裡就長著草。”

離開的時候,手指甲裡嵌滿了泥土,臉被陽光晒黑,喝進肚子的水轉為汗水從毛孔裡舒展而出,手上留有泥土的清新味。春風過耳,再沒有這一刻,身心舒暢!

我想,我在拔草中也拔除了煩惱,在拔草中,也從草的身上學得了頑強和堅持,也明白了,要想戰勝雜草,除了比它更有韌勁更能堅持,別無他法。

林清玄說:“只要還能接近自然,就沒有自暴自棄的理由。”是啊,在與草相處相戰中,我也在漸漸強大。

碎片的哲學 篇6

碎片的哲學作文100 ,949字

把時間碎片化,使其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未嘗不是一件好事。—題記

升入小學四年級時,我換了一位鋼琴老師—謝老師。她身材瘦小,可是手指修長,在琴鍵上上下翻飛,如同彩蝶起舞,流水般的樂聲便從她的雙手間淌出。她深褐色的雙眸中透著智慧,臉上掛著溫暖的笑容,對人十分親切。

記得那時我在準備鋼琴考級,謝老師問我:“你平時花多少時間練琴?是不是時間很長?”我毫不思索地答到:“每天練習1到2個小時。”一邊說,一邊在心裡暗暗自豪:我乖乖地練琴那麼長時間,老師一定會表揚我的。可是沒想到,謝老師卻輕笑一聲,俏皮地眨了眨眼,告訴我:“不!不要這樣。你長大以後,像這樣完整的空閒時間幾乎是沒有的,所以你要學會把大段的練琴時間分割成許多部分。一有時間就去練個五分鐘,一到空閒就彈琴,五分鐘五分鐘地練習。把整段時間分散在一天當中,這樣更能讓你形成彈琴的習慣。”

從那以後,我便改變了練琴的方法。我把彈琴的時間分割為以五分鐘作為單位的碎片時間。在放學後的傍晚,在作業的閒餘,在週末的午後,我會坐上琴凳,按下琴鍵,把身心交給音樂,專注於這五分鐘的練琴時間。果然,鋼琴從此就成為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成為了平凡生活中的日常。

當時的我無心細想,只是按照謝老師的方法去練琴。但是在那之後的很多年,直至今日,我一直受益於謝老師“碎片化時間”的哲學。

如今,正如同謝老師所說的那樣,我完全沒有完整的一段時間來做某些事情。於是,我便像當初練琴那樣,把要做的事情分散到一整天的碎片時間中。

開始準備英語口譯考試的時候,我已經進入了初中階段。學業日益繁重,抽不出大把的時間學習口譯。於是我把每一個課間利用起來:數學課下課後可以複習一段翻譯,語文課下課後可以背幾個生詞,英語課下課後可以預習幾句閱讀……久而久之,英語的口譯對我而言,不再是額外的負擔,反而成為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成為了一種習慣。

把時間碎片化,使其成為一種生活習慣,這就是謝老師的“碎片化時間”哲學。

利用碎片時間,其中有一個訣竅:你要把工作進行得迅速。如果只有五分鐘的時間給你學習,你切不可把四分鐘消磨在對著書本發呆。思想上事前要有所準備,到了利用碎片時間工作的時候,立刻把心神集中在工作上。迅速集中腦力,其實比長時間地專注要輕鬆得多。這就是碎片化的哲學。

幻想的哲學 篇7

國二作文 ,922字

小學三年級就聽說了高爾基的名言:我撲在書上,就像飢餓的人撲在麵包上。當時我被高爾基對書的熱愛所打動,認為能寫出《海燕》的作家能有如此造詣,定是讀書很多的。直到前不久,有位同學在作文中引用了這句話,抒發了他晨讀的愉快,我才開始對這句話有了新的思考。

高爾基之所以這麼說,估計是因為他家窮,沒有書讀,偶然有了一本好書,便如飢似渴。重點是“飢餓”,他先前對書美好的幻想才造就了後面的“撲”。那位同學之前沒有對晨讀的幻想,他何來的這一情感?

幻想是清池中央的一朵雪蓮,優雅脫俗,“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但就是這“不靠譜”的幻想,使人類社會有了長足的進步。

萊特兄弟自小喜愛欣賞鳥兒、觀察鳥兒,媽媽叫他們回家吃飯兩人也有不理會的。他們幻想能像鳥一樣自由飛翔,竟有了幾分痴氣,在藍天白雲與鷹共翱,在森林枝頭和雀齊飛,是他們半生的幻想。正因這份痴迷的幻想,兩人得以著手設計飛機,此後他們如此實驗修改,辛勤工作云云,不再贅述。

幻想的本身的存在,不是為了造就什麼,而是因為人們有想要脫離現實的幻想。

《紅樓夢》裡的香菱,出身官宦人家,卻在幼時被人販子拐走。她此後受盡了非人的折磨,碰上了連自己都不相信的好事,馮公子愛上了她,並有意娶她。可是造化弄人,半路殺出個薛蟠,強搶了香菱,殺了馮公子,玩弄兩天就冷落一旁。此時她為滿足自己與意中人溫情脈脈的幻想,滿足本該屬於自己小家碧玉生活的幻想,和黛玉學詩。詩中,我們才真正看到她豐滿的形象,一個溫柔多情的女子。她沒有幻想,沒有詩來寄託自己的幻想,她會活下去,她無法面對長年的苦難。這不僅是小說,曹公的小說裡總有原型,不過這丫頭地位太低,無人可靠。曹雪芹在影射一類人,一類命苦到沒有幻想活不下去的人。其實對於所有人來說,幻想豐富生活,何樂而不想?

如果一個幻想太容易實現,那麼這個幻想索然無味。哲學家拉康很早就提出了這個觀點,的確如此,若《關雎》裡的書生沒有“求之不得,寤寐思服”,而是和佳人一表白就成功,那麼這個故事一定沒有人喜歡。若一個尖子生幻想上清北,卻不費什麼勁就考上,那他也只能孤芳自賞罷了。

幻想的哲學,說來簡單又不簡單,說來複雜又不復雜,它推進社會進步,豐富生活,卻又不能太現實,實應是哲學家關注的焦點了。

堅強的哲學 篇8

國二作文 ,674字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是人們耳濡目染的名言警句,它教會我們堅強的道理,引發我們無限的遐想。

人生沒有磨礪就沒有成功,人們總看到那些成功人士的榮譽,卻往往忽略了那些人在成功之前的東西。每個人都會經歷失敗,但只有在失敗中堅強起來的人才能成為成功人士。中國的富豪馬雲,創辦了阿里巴巴集團,淘寶更是許多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大家會羨慕馬雲的資產,會羨慕他在中國的名譽,卻不知道他失敗了多少次,他又是如何從失敗中堅強起來的,從創辦電話黃頁開始,他經歷了無數創業的波瀾,才最終到達成功的彼岸。這一切,憑的是什麼?是堅強!很多人之所以不能成功,是因為他們不能從失敗中堅強起來,而是氣餒甚至一蹶不振。

很多人無法理解,這與堅強有何關係?沒有經歷過,顯然不知道創業的困難所在。舉個例子,當創業額上的盈利總是負數時,就好比你拿到一張不及格的考試卷,只有堅強的人才能從失敗中吸取教訓,才能振奮起來。其實這在馬雲身上早有體現,馬雲在高考中數學2次未及格,但他更加堅強,他堅持第三次高考,最終得到了滿意的成績。

所謂“堅強”不僅僅是身體上的更是精神上的掙扎。

每一隻雄鷹到了四十多歲時,它要做出一個艱難的決定:重生?老去?要想重新獲得三十年的生命,必須先飛到山頂上,用喙拔掉自己身上所有的毛,然後要用一塊堅硬的石頭,把自己的喙擊落,等待重生,沒有堅強,怎獲重生?

堅強,是人生的金鑰匙,開啟成功之門;堅強是一碗美酒,感受到人生的酸甜苦辣。

堅強的哲學,很深,唯有細細揣摩才能明白其中的深意。不過,我卻明白了堅強的重要性,人生中沒堅強,就會與成功擦肩而過。

寬容的哲學 篇9

國二作文 ,562字

當你的同學把你的物品給弄壞時,你卻心平靜和地面對你的同學,說一句:“不要緊,沒事的!”這就是寬容。

魯迅說過這樣一句話:“寬容是一種心境,是一種渡盡劫難之後,直麵人生刀光劍影的浪漫悠悠。”然而對於我來說,寬容就是對他人的忍耐、諒解和尊重。

世人都要明白,人要懂得寬容。假如一個人愛斤斤計較,必定會與一些朋友發生矛盾。我記得有一次,我的兩位同學因為一點小分歧而產生口角,隨後事情變得越來越糟—兩個人開始毆打起來,最後出現了傷勢,就因為這麼一點小事,卻以這樣的方式結束,假如這兩位同學當初都寬容對待對方的話,結果一定是以美滿的方式落幕。同學之間的友情依然存在,並且會比以前的情義更為堅固。

寬容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老師,父母曾不止一次教育我們要學會寬容,我們也都知道應該寬容待人的道理,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是否真正做到寬容了呢?

想必都應該挺難回答吧,或許你只是原諒了別人的失誤,或許你並沒有原諒他,這一切的一切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只要現在你能夠以寬容的心去對待別人,就行了。當別人冒犯你的時候,你會用一顆大度的心說一句:“不要緊,沒事的。”用微笑面對他人,他人就會用微笑面對你。

總之寬容是一種美德,只要我們用一顆寬容的心對待他人,不斤斤計較別人過失,又多為別人考慮,就能創造出友善的人際關係,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

我的哲學家爺爺 篇10

國小五年級作文 ,406字

我的爺爺個子高高的,他的大眼睛上還有一對濃黑的墨眉,看上去炯炯有神。他還有一個奇特的愛好,那就是喜歡說大道理,一旦說起來就滔滔不絕好像哲學家一樣。

說爺爺像哲學家可不是我吹的,而是親生經歷過的,不信的話我給你說來聽聽,那一次正值夏季,我揹著沉重如山的書包一步一步的走到家裡,一進門我便向冰箱跑去開始翻箱倒櫃得找冰棒,可是找了好久才找到一根,我剛要吃,弟弟便不知從哪冒了出來,伸手向我要冰棒,我不給他便哭,哭聲引來了正愁大道理沒處說的爺爺,爺爺走了過來對我說:“你是哥哥因該讓弟弟,這麼能和弟弟搶一個冰棒呢!你沒聽說過孔融讓梨的故事嗎?他從小有禮貌,有好東西總是先分給家人。你看看孔融這麼小就那麼懂事,而你卻連弟弟也不讓,將來怎麼成大器呀……”我被爺爺說的面紅耳赤汗顏無地丟盡了臉,只好把冰棒給弟弟,可當弟弟開啟殼子時冰棒竟然已經化了,我抬頭看看鐘,爺爺竟然說了兩個小時多。

這就是我的爺爺,一個愛說大道理的爺爺。

老樹的哲學 篇11

國三作文 ,781字

我信步走在校園的小徑,仔仔細細地辨析著冬天走過的每一行腳印,忽然地發現春天。

“草色遙看近卻無”,這古老的音韻在操場上空迴旋,不經意地洩露了春的訊息。這些不甘寂寞的小草,早已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掀動著頭頂上方一捧泥土,它們要叫醒沉睡的大地。而臨近的幾株老樹,卻依舊沉默著,和這個校園一同沉默著。我湊近幾株老樹,竊聽他們的祕密,可是幾株老樹只是沉默,我開始懷疑他們是否活著。但當我分明地聽到那穩穩的呼吸時,我確信他們活著,而且醒著—那為什麼,迎春花早已把芬芳的誘惑灑遍校園,連玉蘭也漲起潔白的花房唱歌,為什麼他們還是可以如此不動容,不露色。

我不解,疑惑地抬起頭,卻發現校園的兩頰沒著微微紅暈,一瞬件,這紅便從底墒竄到天上,染紅了雲霞的衣裳,整個西方天際通紅的一片。突然覺得臉好燙,下意識地摸了一下兩頰,意外地瞥見太陽在西天竊喜,再望時,已不見他,是他,把臨別的吻拋在天邊,或者是拋給春姑娘,緋紅了雲霞,而校園目睹一切後,不自覺地臉紅。從天上到地上,從地上到天上,黃昏朦朧在一個輕輕的吻裡。卻不曾想幾株老樹這會兒還是沉默……

風輕輕地吹過,夾雜著泥土的芬芳,我感覺自己幻化成蝶,身體輕盈,翩然其舞,旋轉,旋轉,一望無際的田野,中央有一間小屋,炊煙裊裊升起……“炊煙?”忽覺肚子好餓,循著飯香走去,不覺已來到了食堂—

細細的咀嚼著,突然一個春雷,窗外下起了綿綿的春雨,一點一滴注入到每一株乾渴的枝幹,連同每一根席位而敏感的神經末梢。撐一頂小傘,和著雨滴落的韻動,我好象聽到了什麼……

如果你曾經歷過冬天,曾有過春色,你就會記起大地的體溫,暗暗地積蓄力量,一層層的成熟,一輪輪地長大,一直等到春的號角正式吹響—

的確,每一次的蓄勢與醞釀,都是為了更好的拼搏。三月,悄無聲息地進行在校園,而我卻也開始同那些老樹一同沉默,等四月的到來。

生活中的哲學 篇12

國小五年級作文 ,712字

星期天的早晨陽光明媚,我們新華小記者要體驗一場體育賽事的採訪活動!

比賽即將開始,運動員們正在緊張的熱身著,我想,此刻他們的心情應該和我一樣吧,緊張又激動。不遠處,我看見了本次賽事的吉祥物--綠色的“小龍人”,他們在鼓勵運動員們呢!

開跑了!開跑了!運動員們如同離玄的箭,爭先恐後地向終點跑去,我想他們中有些人的目的並不是奪得冠軍,而是重在參與,欣賞賽道沿途的美景,享受其中的樂趣。

不久,五公里健身跑的運動員回來了!第一個跑向終點的是個小夥子,果然是年輕氣盛呀!他平時肯定非常熱愛運動,不然這成績難道是憑空而來的嗎?一些媒體記者們採訪了他,我們小記者也不甘落後。他雖氣喘吁吁,滿頭大汗,卻也耐心地回答了我們的提問。

集合的時候,有人採訪了十五個,而我卻只採訪到兩三個。老師鼓勵我,我也鼓勵我自己。戰勝心裡的膽怯後,我覺得這也沒什麼好怕的。

休息期間,志願者阿姨十分貼心,給我們每人倒了一杯茶。我接了過來,先聞了聞,香氣撲鼻,喝了一小口,覺得有些苦澀,後來喝著又覺得這苦澀中帶了些甜。我想,做每件事情應該都是這樣的吧!剛開始雖有些苦,有些難,可後來你堅持著,就會發現等著你的是幸福與甘甜。

其中一位阿姨的回答令我印象深刻,她說:“在跑馬拉松的過程中我有想過放棄,但我鼓勵自己,只要邁出一步就離終點更近一步,我就這麼一步一步地跑到了終點。”

我想人生也如此吧!人生的過程中有許多坎坷,你只要勇敢地邁出一步,你就離成功近了一步,所以我們在面臨人生的坎坷時,決不能膽怯,要勇敢邁出自己腳下的那一步。

本次馬拉松採訪體驗活動,鍛鍊了我的膽量,也使我通過馬拉松這一獨特的賽事發現了生活中的美,感悟了生活中的真諦。真是生活處處皆哲學啊!

圓的哲學 篇13

國小六年級作文 ,911字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一種司空見慣的圖形—圓。太陽是圓的,下水井蓋是圓的,我甚至還知道Π(圓周率)是3。1415926共小數點後40位。而就是這平常的再也不能平常的圖形,卻包含著許多哲理。

圓是最特殊最普通的。我們用手、用線、用圓規,都不能保證畫出的圓是最圓的。高樓大廈不是圓的,金字塔不是圓的,連最基本的桌子,也不是圓的。但是,它也是最普通的。瓶蓋是圓的,螺絲是圓的,我們生活的地球也是圓的。

圓是美麗的。在奧運會上,五個顏色各異的圓環交織在一起,構成了奧運會的圖案。多美呀!當我們畫手鐲、畫太陽時,圓在我們的筆下活靈活現。為什麼太陽不是方的?讓我們想象一下,那樣一副笑臉在方臉上,該多麼彆扭呀。圓,真的很美麗!

圓代表著適應。一塊石頭掉入水中一定不是圓的。它尖銳,與周圍格格不入。一天又一天過去了,流水撫平了它的“口器”,它開始成為其它石頭中的一份子。日積月累,它再也不對別的東西表現出敵意,流水也敞開心胸歡迎它。這不就是適應嗎?一地充滿稜角的石頭最後變成了一塊圓滑的石頭。歲月讓它淡忘了敵意,他和大家都會適應。一定會的。一個人成為集體中的一員需要時間和接受的心。

圓還代表著和平。圓與其他圖形不同,他是一個沒有稜角充滿和平的圖形。無論是三角形、正方形、六邊形、還是八邊形。他們都有幾個稜角,稍不注意,就會劃傷自己和別人。他們總是氣勢洶洶地攻擊別人。圓是安全的圖形,它沒有多麼複雜的結構。別人攻擊,它不急不躁。別人攻擊,它倒反彈回去。這才是真正愛好和平。而別人攻擊我們,不能一味地還手,更要學會忍讓。

而圓它更代表著一種輪迴。我曾經看到過一條蛇正啃食自己的尾巴,這是生命的輪迴。西方國家的二、三哲學問題。我從哪裡來?又要到哪裡去?在這裡和“物質不滅定律”中,有很好的解答。人類是源於動物,動物源於微生物,微生物來自於單細胞。在130到150億年前,因大爆炸而產生的地球、生命。而我要到哪去?我們死後養分會被泥土吸收,變成養分滋養植物,植物枯萎後又變成養分。這不就是生命的輪迴嗎?物質不會消失,只是換一種方式存在。這就是一個圓,一個輪迴。

圓有如此豐富的哲理,看來圓特殊又普通,也只能以此來激勵我們做到一個圓了。

象棋中的哲學 篇14

國小四年級作文 ,809字

每每跟爸爸下象棋,通常只有一個結果:輸!今天我就好好地研究了一下,象棋有什麼可研究的呢?你可別說,象棋的名堂可真不小!

先從最不起眼的小角色“兵”說起吧!首先,兵的位置在己方陣地的第一排,一共有五個,如此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數量彷彿在剛開局就註定它只是一個炮灰,有人實在沒有好棋才會去吃個兵。可事實並非如此,兵身後全是車,相,馬這種重要的棋子,就算全盤棋的主宰“將”或“帥”,如果沒有他們,第一手棋就可分出勝負!還有兵的走法:不得後退,在自己的陣地上還不可左右移動!也就是說在己方地盤上面,“兵”只能勇往直前、背水一戰。不管“兵”願不願意,它這樣犧牲自己儲存主力,勇往直前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接下來說的並非是能力最強的,也並非是影響力最大的,它甚至要和別人一起時才能發揮出能力,它就是“炮”。“炮”每每使用時前面都得有一個幫手才能使用,常常讓人覺得很窩囊,好好的一個棋還非要找個“掩體”,永遠都躲在別人後面!其實這是一種協同作戰的戰略,“炮”並不妨礙前面那顆棋子的使用,還能發揮出比普通棋子強2~3倍的能力。不管“炮”是不是膽小,懦弱,它這種團結協作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象棋裡還有許多棋子:主宰全域性的“將”和“帥”,貼身的侍衛“士”,號稱第一的“車”……其實他們都不分強弱,關鍵是你如何運籌帷幄,用得好時,小兵都能吃帥,劣勢都能變成優勢,取得全域性的勝利!

象棋中包含如此多的奧妙,蘊含著這麼多的哲學道理,等待著我們去探究去學習!

辛苦的清掃工作 篇15

國小四年級作文 ,495字

新年到了,我看著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那一塵不染的房間,再看看我那亂七八糟得房間,也準備好好清掃一下它了。

順利的開始

我先把玩具整理好。我來到玩具旁邊,那些玩具橫七豎八地躺在地上,似乎它們都可憐地望著我,希望我把它們送回自己的家。收拾好玩具之後,我忽然看到文具們也希望找回它們的家人,於是我開始地毯式搜尋。床底下,書櫃裡,椅子上,甚至是垃圾桶中也找了一遍,才讓文具一家重新團圓。我心想:打掃房間也沒這麼難呀。

辛苦的過程

初步整理房間後,我就要開始幹一些"大事"了。我首先擦桌子。我拿起抹布,在桌面上來回地擦,使勁地擦,不一會兒汗珠就落下來。突然一道藍色的筆痕出現在我眼前,我將目標對準了它,可誰知,我怎麼擦都擦不乾淨,只好再噴水繼續擦。終於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它擦乾淨。我剛想坐下來休息,又看見地板烏七八糟的樣子,我拿起掃把,又開始掃了,過了半小時,我已經大汗淋漓,拿著簸箕,把裡面大量的垃圾與灰塵倒進垃圾桶中。

深長的體會

我做在地上,望著我那煥然一新的房間,心裡有了一絲成就感,也想到了:我只打掃自己的房間都這麼累了,而媽媽可是要打掃整個家呀,我以後不能再惹她生氣了,要好好孝敬媽媽。

書裡的青春哲學 篇16

國三作文 ,1142字

假使比人生為四季,青春則是春,萬物萌發,生機勃勃,活力無限。假使比人生為小說,青春則是高潮,動人心魄,魅力四射,為書之精華。使使比人生為樹,青春則是根,努力吸收,勤奮生長,為今後之生長做鋪墊。

總而言之,青春是一個生命最為重要的,最難忘的,最精彩的,最充實的……顏真卿說:“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告訴我們男生要勤學,學習是一個人與社會一同進步,與時代緊密相連的最好方法與唯一途徑。下句“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啟示人在青春時期就應努力學習,而不是老了才來後悔。“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逝者如斯夫”讓我們體會到時光的珍貴。曾經看到一則漫畫,上圖是一個人在年幼時立下的大志:長大後要當企業家、畫家、科學家、音樂家……下圖則是一個老頭懶洋洋的躺在輪椅上:“我年輕時,要是一個實幹家就好了!”夢想不可只是夢與想,而應通過實際行動來追夢求想。而追夢的基礎,正是要在青春時打下。調查顯示:青春期的未成年人大腦已發育為與成年人基本相似,但卻並沒有成年後來自各處的干擾與壓力,不用考慮生活與經濟,只需專心學習,這為我們創造了一個絕佳的學習機會。

那怎樣來學習?首先“非志無以成學”,人生夢想應與時代緊密相連,要立大志,立長志,並付諸行動。其次,摒除雜念和干擾,做到寧靜專一。找到自己的學習興趣,化被動為主動,效果要好許多,“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嘛。學習方面就搞定了。

羅馬人說:“一個偉人總有良好的品德。”勤於律己,寬以待人,對自己的要求是高的,甚至是苛刻的,對他人則是始終要懷有包容之心。“將軍背上能行馬,宰相肚裡能撐船。”說的也就是此意。善良熱忱也是應有的,“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劉備告誡兒子的警句,也告誡了我們。惡事再小,卻也是惡,善事再小,卻還是善。做一個陽光的人,雖不為玉山將情,雖不為倜儻風流,心中卻有陽光,能將他人溫暖,將人世的冰冷、人性的虛偽、人心的無情盡將融化。“人而無信,不知其可”,“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誠信是為人之本,立身之基。“一諾千金”固然做不到,但對待他人一直真誠卻為可行。

青春如春日絢爛之花,夏日茂盛之葉,秋日繽紛之景,冬日潔白之雪。她美麗,高潔,高雅。青春是一次演出,這篇文章就是進行曲,他讓我熱情高漲,鼓勵我一直向前。加油,我的青春!

老乞丐的人生哲學 篇17

國三作文 ,1640字

那天,我與朋友相聚,無意中談到一些有關人生啟示方面的話題。

“何謂笑面人生?”我問他。

“我不知何謂笑面人生,但我知道一句話,‘品水者,方能品人生”。

見我一知半解,於是他又說,“不如聽我說個故事,你再品味一下我說的話。”

“我要說的故事可能很乏味,但你願意聽,我就講下去。”他將手中的茶杯放下,慢悠悠的說了起來:

我曾參與過攝影興趣小組。

我唯一的攝像機,與其叫攝像機,不如說是老式智慧手機上自帶的攝像功能,雖說如此,因為假期在家裡閒得無聊,所以僅能用此方法打發時間。

攝影嘛,就是找新聞、找事件,吸引人的眼球的訊息。沒過幾天,我就將新聞定格在菜市場的老乞丐身上。

這老頭,天天在菜市場的中間向過路的人們伸出手來乞討,他沒有真實名字,只聽小區的老人們叫他:“老李”。時間一長,所有的人就喊他老李了。他身材幹瘦,乾枯的手指如那燒焦的老樹根,手指上的肉緊緊的箍在關節處,好似腐朽的木棍粗細的胳膊似乎打上一下立刻會碎成粉末,滿臉的皺紋似樹的年輪一層一層的疊在蒼老的額頭上;那眉毛好似把額頭和鼻子砍斷了,好似和那垂下的老柳條似的花白不堪。老乞丐七八十歲,樣子卻像是已經超過了百歲,雖說他長得十分怪異,身上穿著打著青一塊紫一塊補丁的衣服,但是每天來行乞時卻將鬍子整好,將那不知從哪個垃圾箱撿來的帶著腥臭氣息的破了好幾個洞的草帽戴好,每天都是微笑面對前來的每一個行人,不管給不給他錢。

路人呢,還以為這老東西心懷鬼胎呢。

“怎樣,很無趣吧。”我用眼神示意他繼續講下去,他才又慢條斯理的啜了一口茶,繼續講下去:

我,向來是討厭乞丐的(不是所有),正因為現在的乞丐不知是真是假。討,就討得人們的可憐心,有這樣的時間,去拾荒也行呀,自己在地上一躺,把瓦罐一擺,做出一副可憐相,好了,等著錢從天而降吧。你說是吧!靠社會養活你,算什麼本事!我選他做新聞,目的僅是看他長得太醜了,只想吸引他人的眼球而已,也為打發無聊。

小區老人說,他年輕時家境還不錯,有家庭有孩子。但是有一天,兒子被車撞死了,卻被法院判成罪人。於是,老人砸鍋賣鐵,花光了所有積蓄,加倍賠給法院。妻子因過度悲傷而自殺,老人無依無靠,只能出來行乞。

我想這定是一個好新聞,於是才找到老人,說給他點小費,請他合作,老人爽快答應了。

以後的三天內,除了中晚飯,我都在一直觀察他,以為能得到好素材。呵,說起來也奇怪,我竟發現了多年來我沒發現的祕密。

當我觀察他的第二天,我看見一個小女孩,走向老乞丐,從兜裡捏出一個硬幣,輕輕地放在老乞丐的衣服裡,老乞丐像往日一樣露出燦爛的微笑——正如天邊火紅的夕陽,同時從其它衣袋中拿出兩枚硬幣,給了女孩。小女孩先是一楞,最後,還是衝著老乞丐做了一個天使般純真的微笑——正如路邊盛開的野花,然後,走了。畢竟女孩才四歲。在另一邊仔細觀察的我驚呆了,這老乞丐是不是老糊塗了,他這樣如何維持他的生機?或是說這人不會算賬?他這樣在這個社會就是被人騙的冤大頭呀!

這老頭,有點問題。我當時就那麼想的。

朋友的茶,不知不覺竟涼了。

第二天,我終於按捺不住好奇,去詢問他為什麼。老乞丐笑了,大有一副笑看人生的乞丐的態度:“啊?為什麼,我來的目的並不是乞討,我完全可以靠拾荒養活自己!我是讓給我錢的每個人明白,天無絕人之路,有付出就會有收穫!

第二天,我的新聞發表給了組長,獲得了一等獎。

標題是:原來你是一個這樣的人

——老乞丐的人生哲學

原本的題目是:“可憐的老乞丐”。

好了,我的故事講完了,我的朋友。

說完了這件事後,我竟有點感觸。於是朝他說了一句我的感悟:

理水者,方能解人生。

沒錯,這,就是我要講的。

說著,起身,去換了一杯茶。

哲學的故事讀後感 篇18

讀後感 ,810字

我對於哲學類的書向來不感冒,翻上幾頁就不想看了。每次看哲學類的書都有一個感受,明明每個字都看得懂,連成的那句話就看不懂了。所以每次看哲學類的書隨便翻上幾頁就束之高閣。

寒假,老師推薦我們讀《哲學的故事》。老師說《哲學的故事》這本書讀起來比較容易,內容也淺顯易懂。於是,我抱著試一試的態度讀一讀。仔細的讀了兩頁,發現雖語言仍然有些晦澀,但是大部分哲人的輪廓卻已經勾畫於心了。

比如古希臘的柏拉圖,他可以說是西方最偉大的哲人之一。他所認為的理想國分為三個階層,分別是統治者,武士與勞動者。分別代表智慧,勇氣與慾望。統治者應由最富有智慧的哲人王來擔任,以便領導理想國。而武士則是守衛家園。而最重要的是,統治者與武士都不能擁有私產與家庭,因為這是貪慾的源泉。並且在全國要提供良好的教育。同時從小時候就要開始教育。這個理想國的確也只能是理想中的國家。因為人都有貪念和慾望,而讓統治者與武士沒有一點私產,這是做不到的。而且,他認為妻子是公共的。這對一直以來的一夫一妻制是一個極大的挑戰。所以,直到現在,也從來沒有人實現過理想國。

另一個讓我記憶深刻的哲人是弗朗西斯·培根。他與大部分過著淡薄生活的哲人不同。他不但哲學思想深邃,他的政治生涯也同樣輝煌。他官至大法官,王國最高的法律官職。但是,由於他揮霍無度,曾因為欠債被捕。最後因為受賄被他的政敵所舉報,結束了他的政治生涯。他所提出的歸納法,我認為是將從經驗哲學轉為了較為理性的思想。而且他所提出的歸納法在提出結論前要進行大量的實驗來證明,所以相較於傳統邏輯是較為可靠的。培根他將哲學與認識論結合到了一起。也不愧為英國唯物主義的開創者。

《哲學的故事》這本書還講了許多哲人的故事。從古希臘的蘇格拉底一直到近代的羅素。用比較通俗的語言給我們講述了許多哲人的生平經歷與思想。也更方便我們去理解哲人們。體會其不一樣的思想。將這些思想與自己的交融,所創造出特屬於自己的思想。

生活中的科學 篇19

國二作文 ,901字

生活中有科學,科學中有趣味。這句話是自從我喜歡上了科學實驗後最喜歡說的了。對於科學,現在很少有女生會喜歡,許多人熟知的女科學家也只有發現鐳元素的居里夫人和寥寥幾個,而我卻喜歡科學。不過我喜歡科學也是一次偶然。

在暑假裡,因為一個人在家我甚是無聊,一個人趴在書桌上,不知道要幹什麼。因為實在無聊又憋的慌,弄得我心浮氣躁,我就拿來了我的迷你電風扇,把它調整好角度然後把它開到最大,我心滿意足的又趴在了桌子上。突然,好像感覺我頭上有什麼東西,就搖了搖頭,一張紙掉到了書桌上,“應該是被風吹下來的吧。”我自言自語,“把它吹到一邊去吧。”。“呼!呼!”咦,這怎麼回事?怎麼這張紙只是“抽搐”了幾下,然後又停在了它原來的地方?“呼!呼!”我較真的使出吃奶的力氣,從上吹、從左吹、從右吹,從各個方向進攻,可是那紙依然“堅守崗位”,我也毫不示弱,勢必要把這張紙吹走。可它依然“負隅頑抗”,我堅持不住了,非但沒把那紙吹走,我自己因為用力太猛直咳嗽。不行!我怎麼連張紙都鬥不過,為什麼這紙就是吹不走呢?好奇心驅使著我走到電腦面前開始查詢這其中的奧祕。哦,我明白了:原來這是伯努利原理。根據伯努利定理氣流快的地方,氣壓會下降。當我們對著紙片下方的開口處用力吹的時候,這裡的氣流加快,氣壓也就跟著下降。而紙片外面的大氣壓則會緊緊地壓著紙片,讓你無法將它吹翻。原來如此,科學還真是神奇啊,不過科學也要會舉一反三。知道這個原理後,我想起了我之前看到的一個遊戲—用吹風機運送乒乓球。把乒乓球放在吹風機上,儘量讓它與吹風機的垂直放置,然後就會神奇的發現乒乓球竟然利用風力一直保持在那一個位置不會掉下來。就好像磁鐵一樣,同極相斥,這也是伯努利原理吧。想到這裡,我忍不住又一次感嘆科學的奇妙!我想我現在的心情就像是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時的那種興奮吧。雖然這個原理不是我發現的,不過通過自己的發現然後明白的過程真的很開心。

從那以後,我就對科學來了興趣,科學實驗也給我帶來了許多樂趣。看,科學就在生活中,它就好像在等待著有緣人自己發現它。只要你有好奇心、耐心、足夠的細心和愛科學的心。生活中有科學,科學中有趣味。做個愛科學的人吧!

生活中的科學 篇20

國二作文 ,1205字

生活中,處處都有一些有趣的科學現象。然而,我們只要有一雙善於發現的雙眼,一雙敢於實踐的雙手。那麼,所有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盛夏,天氣熱的令人煩躁。知了在門外的柳樹上一個勁的吵鬧,令人討厭不已。整個大地都被覆蓋在一波茫茫的熱氣中。然而,原本應該在空調間舒服的享受冷氣的我,卻只能在門口那可憐葉子都被晒卷的大樹下煩悶地踱來踱去—空調壞了。

正當我蹩著眉頭,苦著一張臉在樹下“乘涼”時,爸爸卻笑眯眯地教了我一個法子“你用溼毛巾把身上擦一遍,然後再站在有風的巷口試試。”我聽了,雖說有點不相信這樣就能涼快,但也只能死馬當做活馬醫了。沒想到,剛擦完身子,一站到通風口處,身子便奇蹟般的開始降溫了,不一會原本如蒸籠一般大地,瞬間變得涼爽起來。我眨巴眨巴眼睛,有些不能置信的看著爸爸。然而爸爸只是故作神祕的笑笑,不加言語。然而我卻不死心,不停的纏著爸爸。最後爸爸才給我透露了一點“口風”:“你現在如果把溫度計放在一盆冷水裡會發生什麼?”“溫度下降唄!這種問題都要考我,小case啦!”“那如果把溫度計取出來呢”老爸眯著雙眼看著我。“這還不簡單,當然是溫度上升咯!”我不假思索,自信的回答道。“哦?是嗎?”“難道不是嗎?”我被老爸看的有些心虛,連聲音都不覺的弱了下去。“那你做試試看”

說做就做,略微不服的端來一盆涼水。爾後,爸爸又找出了一支溫度計。我小心翼翼的把溫度計插進水裡,隨著時間的推移,溫度計的示數不出所料地在往下降,我得意地看著爸爸,“我就說吧,溫度會下降哦!”爸爸不急不緩的地推了推眼鏡“那你再拿出來試試。”我不以為意的一笑,拿出了溫度計,以為溫度示數會按照我的心意往上升。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溫度計的示數竟又緩緩地往下降了一會,然後才慢慢的向上“爬”。我不由得瞪大了眼睛“這是什麼情況!”爸爸毫不意外的笑笑,提醒道:“你看溫度計外面有什麼?”我不由的眼前一亮“是小水珠。”對啊!曾經我在書上看到過,水蒸發的時候會吸熱。怪不得我會感到涼爽呢!“可是,既然水蒸發可以降溫,為什麼還要我站在通風的地方呢?”新的問號不由得在我心中冒了出來,我迫不及待的看向爸爸。“這個嘛,你自己去查吧!不能都是我告訴你,自己得到的答案才會記得牢”老爸又開始賣關子了。

不服輸的我自然不肯放棄,於是便打開了電腦。向這個無所不知的及其提出了我的疑問。不一會,機智得電腦便不負重託,給了我一個合理的解釋“原來空氣流動會使水的蒸發變快,而通風的地方則就是所謂的空氣流動了。”“原來是這樣”我自言自語道。一想到今天又無意的收穫了知識,心中便不由得樂開了花。

其實,我們所說的科學並不是虛無飄渺的存在。它就隱藏在生活的每個角落裡。我們要用一種無盡的探索欲去面對生活中的科學,並要有一種不明白道理就不罷休的科學精神。這樣,我們便能夠發現,原來生活中的所有現象,都可以用科學道理來解釋的。

讓我們開啟心靈的雙眼,探索生活中未知的一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