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好家風相關作文20篇

浙江好家風 篇1

國三作文 ,884字

我們的家庭不大,但足以讓每位成員感到溫暖;我們沒有明確的分工,但必要的家務總有人去做;我們沒有明確的家規,但教養仍能在每個人身上體現。也許,這就是我們的家風。

說起我的外公,總會想起,每天晚上因為責任而被緊緊鎖起的大門;總能望見,床頭那疊因為愛而被折得整整齊齊的衣服;總能聽見,廚房中因為體諒而時時傳來的刷碗聲……

我的爸爸,像一匹成年成月奔波的馬兒,任憑所有的勞累都化作潔白的染料,在他原本烏黑的頭髮上烙下痕跡。但他總會在休息的日子裡,停下他的馬蹄,陪伴著他的家人,給予我們傾盡所有的關心。

家中,還有一個忙碌的身影—我的媽媽。每天早出晚歸,常常到家時還有成堆的為改完的作業。但她,總是在外婆外公的一聲喚中,我的一聲“媽媽”中,毫不猶豫的停下手頭的工作,幫助我們。她,也總能在排得滿滿當當的工作中,留出一份最恬然的時光送給我們。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我的外婆,從我出生那刻起,就一直陪著我,照顧我。她也是家裡最勤勞的,但她從未抱怨。每天第一個起床,為全家準備早餐;每夜,最晚一個睡覺,不為什麼,她每次都說“只有我們都睡了,才能安心入眠”。每週僅有在家享用的3頓晚餐,外婆都會精心準備,總想著換花樣。買,洗,燒,一人承擔。每當週五放學,迎接我的少不了滿桌的飯菜。而外婆,則總是坐在餐桌前,等待著我和媽媽的歸來。一次上學時偶然的抬頭仰望,竟發現外婆在陽臺目送著我的身影。

那天早晨,我早早的等在了樓下。天上飄著濛濛細雨,不得不躲進車庫的玻璃棚下,耳旁樹葉沙沙。一片飄落的樹葉勾起了我的餘光,下意識的順著它抬頭仰望。突然,在層層高樓中一戶陽臺上,有一個靜靜觀望的影子,定睛一看—她,是我的外婆。縱使隔著數10米的距離,身上卻頓時感到關切的目光。後來我才知道,每天上學時,外婆都一直站在陽臺無聲的守候,直到我上了車,才會安心離開……

這就是我的家,一個溫情而有愛的家。彼此之間的關心和照顧,父母對長輩的“孝”,都是我們良好家風的體現。我的心裡即使被填得再滿,也總有一個你。正是因為心中這份無形的愛,才牢牢拴住每個人的心,成為彼此無時無刻的牽掛!

浙江好家風讀後感 篇2

讀後感 ,932字

這天,我津津有味地看完了《浙江好家風》這本耐人尋味的書。這本書有五個篇章:學習篇、修身篇、治家篇、處事篇、愛國篇。裡面有很多名人名言,那些讓人尊敬的名人,每一個都是嚴於律己,熱愛學習的。每個名人的背後,都有良好的家風,家訓。正是父輩的細心教導,促使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樹立了優秀的做人品格,他們才取得讓人尊敬的成就。在眾多的故事中,讓我受益匪淺的莫過於學習篇裡的王陽明的家風故事。

王陽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這個故事主要講述了王陽明在幼年時期,雖然聰明伶俐,但也十分頑皮,經常忘記讀書。他的父親王華就以家族的優良傳統薰陶他,使他懂得了很多道理。王陽明從此振作精神,時刻提醒自己要努力學習。為了把之前因為貪玩而浪費的時間補回來,同學們在玩耍時,王陽明卻在爭分奪秒地學習。在他11歲那年,先生告訴他最重要的事是“好好讀書,金榜題名”的時候,他卻說,考取功名並不是最重要的事,他讀書是要做一名聖賢。不在意功名的王陽明一心只讀聖賢書,最終成為一個了不起的思想家,教育家。王陽明在他兒子10歲的時候寫下家訓《示憲兒》,第一條就是:勤讀書。在家訓中,他還對他兒子強調“心地”的重要性,只有從心入手,心懷德善,才能成為真正的“良人”。受他這份家訓的引導,他的子孫都頗有建樹,在各自領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看完這個故事,我思緒飄回到過去。以前的我無論是學校作業,還是家庭作業都要在媽媽的“威逼利誘”下才能完成。記得有一次,放學回到家裡,我把書包往書桌上一扔,就準備跑出去玩。媽媽一把拉住我,語重心長地說:“振杰,從小就要養成好習慣,先認真完成作業再出去玩。你這樣一心只想著玩,可是不行的。讀書寫作業是自己的事,不能每次都要媽媽提醒。”我甩開媽媽的手,大聲嚷道:“不行,我就要出去玩,作業晚點做。”最終沒有拗過媽媽,還是心不甘情不願地拿出作業本亂寫一通,結果作業錯誤很多,慘不忍睹。看完《浙江好家風》後,我不但懂得了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性,而且懂得了學習並不是為了金榜題名,而是為了讓自己成為一個有品德有智慧的人。

今天,我也要讓我的爸爸媽媽為我們家制定出符合自己家庭的家風,家訓。我相信,在良好的家風家訓的約束下,我一定會成為勤奮好學,尊老愛幼,誠實守信的好少年。

浙江好家風讀後感 篇3

讀後感 ,1013字

初次聽到"家風家訓"這個詞,我不是很理解。後來,讀了《浙江好家風》後,我才真正明白它的含義。但它們還離我挺遠的。

在不知何時起,外公家客廳的醒目位置掛了一塊牌子,上面寫著外公家的好家風:勤勞質樸,踏實做事。去年媽媽也捧回一塊"臨安好家風家庭"的獎牌,我突然覺得好家風離我那麼近。作為這個家庭的一員,我的言行也受到"好家風"的耳濡目染。

記得有一次,媽媽的外婆,也就是我的太姥姥生病住院了。外公在醫院裡照顧她,但是後來外公由於肋骨骨折,媽媽就承擔起照顧太姥姥的重任。那個週末,媽媽要帶外公去骨科醫院檢查,爸爸又要去省委黨校上課,媽媽正為誰來照顧太姥姥而發愁,我就主動請纓去醫院照顧太姥姥。媽媽把我送到醫院大門口,讓我自己上樓,就和外公去骨科醫院了。

我在去太姥姥病房的路上,心中暗道,我一定要像媽媽一樣照顧好太姥姥,頓時覺得自己充滿了力量,是個小小男子漢了。

到了病房,太姥姥已經在掛鹽水,我叮囑太姥姥:"如果有什麼事情,您就叫我,今天上午就讓我來照顧您吧!"太姥姥雖然眼睛看不太清楚,但是耳力挺好,直誇:"乖孩子,乖孩子"我就在邊上,一邊眼睛直勾勾地盯著吊瓶,生怕一沒看住掛完了,一邊和太姥姥聊著學校裡發生的趣事,太姥姥被我逗的哈哈大笑!她一直不停的誇我孝順……很快,三瓶鹽水順利掛完了。

沒過多久,一個護士走進來讓太姥姥去檢查室檢查。太姥姥緩緩地從床上坐起來,移到床沿,我連忙把鞋子給她穿上。看見她去拿柺杖,我又飛快地把輪椅推到太姥姥身後。太姥姥好像有點不太放心我,問我:"你會推嗎?"我拍著胸脯說:"您就放心吧,我這個曾外孫啥時候出過錯!"其實,第一次推輪椅的我心裡還發虛呢,但是此刻我得給太姥姥足夠的安全感啊!沒想到,輪椅在我的手中聽話極了,我駕輕就熟,快步推著太姥姥來到了檢查室門口。突然發現檢查室的門有點小,我放慢速度,小心翼翼地推進去,推進去就有一堵牆,我就握著右剎車,讓左輪緩緩地繞著右輪轉動,讓太姥姥向右移動,再鬆開右剎車朝右邊推去,就這樣到了醫生檢查的地方。檢查完,推回病房對於有經驗的我來說已經不是什麼難事了。

正在我和太姥姥聊得正歡的時候,媽媽也回到了病房。媽媽說:"兒子雖然調皮淘氣了一點,但是關鍵時刻還是很有用的!看來我可以光榮下崗了!"其實我覺得這都是我在這個家裡潛移默化所造成的啊!

這樣的好家風就像一種潛在無形的力量,它代代傳承,從祖輩影響到父輩,又從父輩影響到我,以後也將會影響著我的下一代。

浙江好家風 篇4

國小六年級作文 ,574字

家風是家的傳承,是家的風氣。它如同我們的糧食一般,是一個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我們家的家風也跟浙江許多戶家庭一樣,有著優良的傳統美德。

有一首詩叫作“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而我父母也從小這樣教育我的。記得小時候,有一天,我實在吃不下飯了,就把米飯給倒了,沒想到,我就聽到了爸爸媽媽嚴厲的斥責聲,“你怎麼能把飯倒了呢?你應該珍惜糧食,如果這個是你種的大米,收穫的糧食給人倒了,你心裡是什麼滋味。”“我不過是倒了一碗飯而已嘛,至於這麼大驚小怪嗎!”我心裡很委屈。爸爸語氣稍微柔和一點兒對我說:“璐璐,剛才是我聲音對你大了一點,可是你想一想,現在有這麼多山區裡的孩子,吃不飽穿不暖,但我們城市裡的人還總是把剩菜剩飯扔掉。”話音剛落,媽媽用慈祥的目光看著我,然後勸我說:“剩餘的飯還是吃了吧,這麼點飯吃完就當是積德。”他們注視著我,我都有點不好意思了,頓時我的小臉變得紅撲撲的,也知道了自己的錯誤,拿起碗筷吃得一顆不剩。我低下頭,說:“爸爸媽媽,我以後再也不會浪費糧食了,對不起!”爸爸就好像變了一個人一樣:“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我們一家子又充滿了笑聲。

家風就像我人生的指南針。指引我方向;家風就像為我鋪的小路,讓我踏著它繼續前行。這種勤儉節約的家風讓我受益匪淺,我也希望這種良好的傳統美德能夠世世代代的傳承下去,發揚下去。

讀《浙江好家風》有感 篇5

讀後感 ,1059字

家給人溫暖,它是人們唯一的定所。但是,家要有家的樣子,有句話說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家訓,是指家庭或家族祖輩對子孫後代立身處世、持家治業的教誨。家訓就是一個家的規矩。

從我記事起,爺爺都要和我說起他小時候的故事,感嘆要懂得珍惜幸福、回饋社會。上了小學之後,我聽爸爸講起:“你的祖籍是溫州,爸爸小時候啊,爺爺的家境沒有現在這麼富裕,爺爺小學讀完就輟學出去打工了。”我一手托腮,一邊想象著奶奶勤儉持家的樣子,一定很辛苦吧!“後來,爺爺創辦了自己的皮革廠,開始有了錢,他就捐了五萬元給村裡修路。那時候的5萬元可值錢啦!那時候萬元戶可都是很少有的。”爸爸對我講述著爺爺的歷史。“那麼多錢捐出去,他不心疼嗎?”我好奇地問,想起爺爺平時穿的那麼樸素,一看就不像一個有錢人,我要買個樂高他都覺得貴,爺爺居然可以一出手就捐款5萬元,有點不理解啊!

這次小長假,我跟爸爸回了老家,那裡有爺爺捐款修建的吳家祠堂,發現爺爺經常關注社會新聞,家鄉有需要幫助的地方,他都會熱心牽頭,力所能及地幫助。

這讓我想起我看的的一本《浙江好家風》裡的類似故事,這書裡有個陳龍正的故事,也是講他不沉溺於奢侈的生活,樂善好施,經常救濟人們糧食,幫助人們,並且帶頭捐款,還鼓勵富商們一起捐款做善事。我漸漸有些懂了。

從一年級開始,爸爸媽媽就帶著我組織小朋友義賣,把自己家裡閒置的書、玩具等整理擺攤,還去網上批發一些書籤、電子手錶等義賣,有時候,我也用超輕粘土做一些小玩意,什麼掛件啊,筆筒啊之類的,雖然費功夫,但是能夠賣出去,還是很開心的。為了給災區小朋友或者貧困學校的學生籌得更多的善款,我會想些推銷的方法,賣力地兜售:“阿姨,我們為災區義賣,你看這個書籤現在買五贈一,很划算的,還能獻愛心,買幾個吧!”看著愛心箱裡的錢越來越多,我覺得滿滿的成就感。在自然博物館、在西湖文化廣場,都留下了我和同學們奔走義賣的身影。

除了義賣,我還和朋友們一起去西溪溼地那裡遊客集中的地方撿垃圾,送給遊客我們自己製作的環保小書籤。一個上午,我們就像是一個個探測儀,眼睛不停地搜尋著地面的香菸頭、餐巾紙、廢棄包裝紙等垃圾,有時候還為了用筷子夾同一個垃圾你爭我搶。

幸福源於對生活的滿足,感恩源於對幸福的感知。隨著年齡的增長,我開始明白“珍惜幸福、回饋社會”這八個字的含義,雖然爺爺和爸爸從來沒有把這八個字寫出來,但是他們卻用行動在讓我體會,帶我傳承。

浙江好家風 篇6

國小五年級作文 ,935字

家風是一盞燈,照亮我前方的路。家風是一條路,伴我走向光明。家風是一面鏡子,時刻發現自己的弊端。

我們家的家風是:誠實守時、勤奮好學、孝老愛親、拾金不昧。

記得我第一天去小學報道時,因為賴床差一點就遲到了。媽媽一把把我從床上拖起來,拉去洗手間給我洗了一把臉。隨後,我和媽媽帶著早餐狼狽不堪地上路了。在路上,媽媽對我說:“小渝,做人一定要守時。你想想如果你和別人約好時間出去玩,而你卻錯過了時間,別人會高興嗎?說不定下次就不和你玩了。”我好像體會到了什麼,想著下次不敢這樣了。久而久之,每當和別人約定好時間我總會在自己的本子上記錄下來,早點到。平常上學也是,即使是寒冷的冬天,我也不會賴床,會提早起來。這多虧了媽媽的教導。

我們家不光誠實守時,而且勤奮好學。我們家總藏書量有好幾千冊了,書櫃都裝不下了。我們每天都會在晚飯過後,拿著今天讀的書分享自己的感受以及好詞好句,已經持續2年左右了,這大大提高了我的閱讀理解能力以及寫作能力。不僅如此,我們還會訂一些報紙、雜誌,每人一份。每年光是用在買書上的錢,就要好幾千了!

我們家還十分崇尚孝老愛親。爸爸媽媽每天一下班回來,沒有在玩手機,而是在陪外公外婆聊天,吃完飯還會陪著他們散步。我也會在做完作業後和外公外婆一起討論從電視上和報紙上看來的新聞,討論得異常激烈。我爸爸媽媽還會隔一定的時間給他們按摩一下,捶捶背。他們常常是高興得笑開了花。

不過,我們家最有特點的家風便是拾金不昧了。記得有一次,我們在貴州旅遊,突然發現在不遠處的草地上竟然有個黑色的錢包。我立刻去撿起來,開啟來一看:哇!有一大疊鈔票,還有幾張銀行卡。我嚇壞了,不知該怎麼辦,結果又把錢包扔回到了地上。媽媽看見了語重心長地對我說:“你看,錢包裡有這麼多東西,丟失錢包的人一定很著急!如果我們把它扔那兒不管的話,這個錢包可能真的會被弄丟的!我們還是把它交還給丟錢包的人吧!”後來,我們沒有能夠等到失主,最後把錢包交給了景區的工作人員。這件事情雖然很小,但是讓我受益匪淺。

現在,“誠實守時、勤奮好學、孝老愛親、拾金不昧”已經成為了我的座右銘,我每天牢記它,為的就是長大後能夠成為一個這樣的人。

浙江好家風 篇7

國小六年級作文 ,540字

俗話說,有好家風就有好家庭。 來看看我家的家風吧。

我的爸爸聰明,善良,勇敢,有愛心。家裡的電視壞了,“啪,啪!”又能看啦!自行車壞了,“嘎吱,嘎吱!”又能開啦!木椅斷了,“吱嘎!”又能坐啦!……瞧,我爸爸是不是很厲害呢?不止如此,我爸爸還是個“設計師”。家裡哪兒不好看,就哪天有空哪天重新裝修。

我的媽媽助人為樂,幽默,高大。我媽媽在外面玩時,看到別人需要幫忙,只要是自己能做的就一定會做,絕不拒絕!

我的妹妹可愛,謙虛,調皮。班裡的跑步就數她第一,沒人敢跟她比。我的爸爸為此感到自豪。她的學習並沒有為此耽誤。

我滑稽,愛做手工,愛為自己找麻煩,腦袋裡的奇思妙想來之不斷。我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手,巴不得立馬把作業變沒,然後去製作自己的新創意。

而我家的家風並不是這些,是那顆善良,勇敢,堅強,不屈不撓的永恆的心!爸爸是我們家的頂樑柱,媽媽是我們家的榜樣,我和妹妹卻是家裡的希望和那顆心!

外面的天空很湛藍,白雲很輕柔。在“這種家風”中,有誰的家是不溫暖的?我相信,每個人的家風都不是千篇一律,但有一點相同,都要有一顆善良的心!

浙江好家風 篇8

國一作文 ,908字

中國乃禮儀之邦,優良的家風是每一個家族繁榮富強的法寶之一。今天讓我們去參觀一下浙江博大經深的家風家俗的文化。

家訓能告訴我麼很多道理,如“教敬父母,尊敬長上,乃百行之首,萬善之源。人能盡得此道,天地鬼神相之,親戚林立重之。凡有父母兄長在前者,不可不即使勉旃”。這段話就選自何氏家訓,他告訴我們做人要孝,百善孝為先,因此,何家之所以在古代能夠走到這樣的高度,與他們的的原則也就是家訓是密不可分。因此,現代人應該多多遵循家風家俗,不能讓博大經深的家風文化消失在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

家風,顧名思義就是一家的風氣,在浙江乃至整個中國家風都是十分重要的。它代表了一個家族的全部精華,是由一位位先人總結乃至一生悟出的道理以及為人處事的方法,如漢代的司馬光害怕自己的兒子自己的兒子富貴後會與別人去攀比,會墮落,因此司馬光在家訓裡說:“積金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守;積書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讀:不如積德於冥冥之中,以為子孫長久之計。”來告誡自己的兒子自己不會給你留很多錢財,也不會給你留很多典籍,家當,只會給你留下口碑,你自己成家立業。果然,司馬光的兒子司馬康也沒有辜負司馬光對他的期望考取了進士,並且完善並修改了《資治通鑑》的不足之處,成為了一名對社會有用的人才,並將司馬光的話傳了下,並且修成了一本家訓。

良好的家風,可以使一個家族日漸強大,那麼,敗壞的家風,也能使一個家族逐漸滅亡。因此可以看出一本良好的家訓對一個的家族的影響力。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鄭氏家族。

鄭氏家族在古代被朱元璋授予了“江南第一門”——鄭義門的稱號。他們家在因孝義之家而聞名於世。是什麼,使這個尋常的人家有著如此強大的凝聚力?又是什麼,讓這個傳統的家族延續著如此旺盛的生命力使自己的家族擁有350年的歷史呢?支撐“鄭義門”的精神支柱,就是這部名叫《鄭氏規範》的家規。這是鄭氏家族管家治家的法寶。它將儒家的“孝義”表現的淋漓精緻。因此鄭氏家族才能流傳350年,才能成為眾家族的楷模。

這就是浙江的家風文化!

浙江好家風 篇9

國小六年級作文 ,1021字

“家風”這個詞的含義可以說是博大精深,但我覺得它就是支撐我們家族的一條信念。在我們家,有一條鐵一樣的信念:以誠為本。

事情得從那時候期末逼近說起。我拿出百分百的精神投入複習。一回家就做作業,高壓氛圍下每天都要做到八九點。在期末漸漸逼近,我和我最好的朋友想去逛逛萬達,減輕一下壓力。但是爸爸媽媽是肯定不會同意的,因為期末就快要到了。於是,我和朋友千方百計瞞著爸爸媽媽出去,但是談何容易啊!我倆就想了一個自己覺得天衣無縫的計劃:和爸爸媽媽說我們去圖書館而不是萬達。回到家,我便壯著膽子試探性地問了問媽媽:“媽媽,週末我能和同學出去嗎?”媽媽說:“馬上就是期末了呢,放假了再出去也不遲啊。”我還是不甘心,又小心翼翼地問:“去圖書館行嗎?”媽媽想了想,說:“圖書館倒是可以,那你去吧。”我心裡暗喜:“Yeah,計劃成功了一大半了!”

那一天,我和閨蜜雖然在萬達玩,卻一直心驚膽戰,生怕父母打電話來詢問我們在哪裡。我們買了好多的精品,小包小包地提回家。後來,我們才想起,去圖書館怎麼要拎這麼多東西回去?可是,總不可以把這些東西扔了吧,只能硬著頭皮回到家中。果然,不出意料,媽媽問我:“去圖書館怎麼拿回來這麼多東西?”我低著頭不敢看媽媽。她說:“借的書呢?拿過來我瞧瞧。”我沒有回答,她的嗓音一下提高了八度,重複了一遍剛剛的話。我被嚇著了,眼淚不爭氣地掉了下來,結結巴巴地說:“我……我去了萬達……沒去圖書館。”媽媽看我“認罪”態度良好,語氣便軟了下來,對我說:“那你為什麼不直接和我說呢?”我哽咽地說:“我怕你不同意……”。媽媽幫我擦了擦眼淚,說:“如果你實實在在跟我說,我也是會答應的,什麼事都是有得商量的,但你一定記住:人這一輩子,一定要以誠為本,這是咱們家的作風!”

就是那天,以誠為本——這簡簡單單的四個字,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裡。之後的我無論遇到什麼事都不再瞞著父母。這就是我家的家風,我想,一定要讓它一代一代地傳下去。

好家風,伴我成長 篇10

高一作文 ,943字

家庭是圃,孩子是花,家風如落紅,它化為春泥,看似無情卻更護花。花蕾只有在春泥的滋養下,才能健康美麗地綻放,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薰陶下,才能茁壯成長。家庭是社會的細胞。良好的家風,必然會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這是潮汕民族興旺發達,國家繁榮昌盛的必要條件。

憶往昔,每次我在學習的時候,媽媽總會把電視關掉,然後皺著眉頭對我說:“寫作業的時候不要看電視,你要從小養成一心一意做好每一件事的習慣,對事如此,待人也要如此。”在媽媽的悉心教導下,我漸漸養成了專心做好每一件事、對待每一個人的習慣。這個習慣就像化學反應中的催化劑一樣,讓我做每件事都能事半功倍。

看抗日老電影是爸爸的一大愛好。以前我也跟著爸爸看,只是那時的我對電影的內容一知半解,就是覺得新鮮罷了。那會爸爸還會跟我說起很多以前的老故事,並且告誡我:“你從小就要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學會吃苦,敢於吃苦,這對你的未來會有幫助。”我想:或許就像“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一樣,現在所吃的苦,將會成為你今後成功路上的墊腳石吧!

看今朝,我已成為一名高中生。在此之前,我也漸漸地蛻變成為一個堅強獨立、敢於吃苦、真誠待人以及樂於助人的人。仔細回想,這些都和我家的好家風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我家的家風,融化在爸媽的一言一行中,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我。

而如今,時間就像握在手中的細沙,飛快地流逝,一家人相聚的時間更是少之又少。我愈加珍惜,每個週末晚上,我們一家人其樂融融地圍坐在一起看著電視、品著功夫茶、聊著家常……爸媽還是不厭其煩地教育我,“遇事要寬巨集大量,做人要誠實,要和人友好相處,時常為別人著想,多反省自己的錯誤……”爸媽的一言一語猶如那沏人心脾的茶香,飄進我心底的最深處。那正是我家的好家風,引領著我不斷前進,成為更好的自己。

展未來,樹立優良的家風,繼承優良的家訓,是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潮汕文化,引領潮汕人民凝心聚力共建文明美麗潮汕的重要內容。如今社會中一些不良習氣已逐漸淡化,正能量得以傳遞,如若再加上優良家風的傳承,那麼我們的社會風氣將會更加純潔,人們的生活將會更加美好,整個潮汕地區甚至國家的未來將會更加昌盛。

好家風就像空氣般平淡無奇,卻無比重要。它如影隨形,伴隨在我左右,為我傳遞正能量,助我成為一個更加優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