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江南相關作文20篇

水墨江南 篇1

國三作文 ,867字

水墨渲染的烏鎮。來過,便不想離開。

天空被細細雨絲渲染成了淡青色,離開喧囂的都市,踏入水鄉烏鎮。

掠過熙熙攘攘的紀念品街區,踏入烏鎮的古宅區,清新之氣撲面而來,青色的天,與古樸的房屋渾然一體,宛如用淡墨渲染的風景圖,那樣寧靜,安詳,頓時奔波的疲勞一掃而空。

踏著青石板路,緣目光望去,青灰色的石板蜿蜒伸向遠方,在如絲般的細雨中若隱若現,好一種朦朧的美感。

寥寥的小鎮人們在曲折的小徑中來回穿行,各忙各的,卻不顯精疲力竭,臉上漾著愉悅祥和,享受著寧靜中的一絲忙碌。

沿著小路繼續前行,兩旁的粉磚青瓦映襯著古香古色的小道,顯得十分清新怡然,給人覺著頗有韻味。

拐入一條幽靜的小巷,窄得僅容兩人並行,出了巷,眼前便豁然開朗:一棵古老的柳樹映入眼簾,柳條在風中飄飛,讓人分不清哪兒是雨,哪兒是葉,為這些許陰沉的烏鎮平添了幾分生機。在柳葉和雨絲的掩映下,一個渡口隱約可見。

登上了最具水鄉特色的烏篷船,再看兩岸風光,便有了不一樣的感受。如果說在陸上感受的是烏鎮的水鄉風光,那在船上便是體悟其文化底韻了。船緩慢地前行,船槳在水面上盪出一層一層漣漪。遠望去,遙見一座石拱橋掩映在飄飛的柳條之下,它只有一個橋洞,卻屹立了百年依然不倒,真不愧是古人智慧的結晶。待近了,方可看見橋上的石刻,有飛鳥,有走獸,最引人注目之處還屬最中間刻的一副書法,雖然歷經風雨,道道筆畫卻清晰可見,與兩旁的鳥獸相互輝映,真是既顯古樸又不失文雅。

為我們撐船的是一位婦女,她穿著琉璃藍色的青花外衣,與我印象中的小鎮女孩雖有些差距,說不上是窈窕淑女,卻不失水鄉人的淳樸。她雙手緊繃,握著船漿,哼唱著悅耳的江南民歌,有滴滴汗珠滑落臉頰,卻一直翹著一抹淡淡的笑容,一點兒沒有城裡人的疲勞之色,彷彿樂在其中。

下了船,天慢慢放睛,望兩邊水巷,晴日下的烏鎮真是煥然一新,如同用濃墨渲染的山水畫,格外迷人耀眼。

烏鎮依然是那麼寧靜安詳。

歸途漫漫,回望烏鎮,不知有多少疲於工作的人還記得這一份寧靜,又曾想有多少人城中學子還記得這一份淡泊的美麗呢?

墨跡烏鎮—來過,便不想離開。

水墨江南 篇2

國小三年級作文 ,758字

水墨江南有淡淡的墨香、幽幽的詩意。它攜著唐詩宋詞的古韻,攜永流長;它踏著用一簾煙雨和無數朵杏花拼湊成的飄逸歌曲,穿過紅塵的羈絆,綿亙悠遠。那對仗工整的唐詩、闕闕婉約的宋詞與江南繪成一色,凝成一幀水墨寫意。它婉轉悠揚的絃聲漾開了西湖上的漣漪,灩美了斷橋的傳說。

水墨江南,經歷了千年的風雨飄搖。如今,已淡沒了六朝金粉,遠去了鼓角爭鳴,只餘斷橋上的故事隨風遠去,遺落在雲鏡半開的流年裡。

烏篷船上的漁夫似有永遠也唱不盡的搖櫓小調,在時光裡嫣然如畫;在水車聲中悠然成詩。風華是一指流砂,蒼老了一段年華。

青石斑駁的江南:“烏衣巷口夕陽斜”你在夕陽下的烏衣巷口裡;“杏花疏影裡,吹笛到天明。”你在煙花三月,飛舞的杏花天裡;“拂堤楊柳醉春煙”你恍若在楊柳岸邊;你在落筆成花中,月落烏啼裡,在三生石畔的十里桃花林之中等待歸期。

水墨江南纏繞了千年的風雅,淡韻一曲嫋嫋人間;江南碧波凝翠的美麗,是一瀾碧水獨佔的藍天。

水墨江南彷彿一位絕色的女子於三千煙水之上靜守,在煙波浩渺的春色裡留下的一方倩影。

水墨江南的一場場桃花雨,淋溼了詩行,斑駁了記憶;水墨江南的晨鐘暮鼓,送走了流年,碎了一江倒影。

水墨江南應在梅雨時節有撐著油紙傘的美貌女子在有斑駁青石板的小巷中徘徊,雨落成詩。就如戴望舒《雨巷》所寫的“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

水墨江南的美朦朧而古樸,是歷經風浪的斑駁和綿長柔情的飄零,是似水流年的痕跡和滄桑,桃花流水杳然去。

曾幾何時,風流才子一襲長袖青衫,在二十四橋上吹奏悠揚的簫曲;在案几上提筆描寫著風雅,著墨記載著年華。遠山以及流水,紅塵以及回憶,都在水墨江南的塗染中掩飾了更多人世的塵緣

水墨江南在一卷卷的宋詞裡淺淺綻放,在一張張宣紙上緩緩流淌。它依稀在煙雨中遺世而獨立,在詩詞中沉澱著嫋嫋餘香。

水墨江南 篇3

國小五年級作文 ,471字

在我記憶中,雨季的江南小巷牽著夢縈繞,可歲月雕琢,黛瓦已不在,四壁青苔,古樹依稀…

飛簷凌空,勾起了無限的遐思;漫步在青青石板上,斷續的絲竹琴音,如文人墨客的彷徨詩意;曲徑通幽處,簷下清脆的悅耳聲似有若無…

偶爾,河堤旁會走來幾個身著旗袍的女子,手持檀香扇,略帶羞澀的回眸一笑,然後低下頭快步走過。水鄉女子淡淡的羞澀,就如同江南的雨,不急不濃…

倚著古樹,低聲吟道:“今宵酒醒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人漸漸醉了,醉在了這幅旖旎的山水畫裡…

夢裡的江南,月臺花榭,綺窗朱戶,輕輕的薄霧裡似乎也包含著許多詩韻。夢裡的落水流花,似乎比現實更加淒涼,但相比之下,我更喜歡夢裡的江南。

疏影橫塘,暗香流動“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即使是在夢中,也不時會憶起小橋流水人家。冉冉,幾處亭臺裡的詩意,江南如此地美。

而現在的江南,徹底從我的夢中走了出來。一座座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卻找不出幾條小巷的任何痕跡。

夜深了,我無聲哭泣著…

水墨江南 篇4

國一作文 ,766字

“渡口城郭橋上驛,馬蹄疾;粉牆黛瓦畫樓依,唱幾句……”烏篷槳聲搖漁歌,悠悠地南去,夕陽已斜,晚意楓林的烏啼。野路邊,暖風細,招搖酒家旗,小酌一席,迷醉了江南的回憶。

總覺塞外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之壯麗,不及江南“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之旖旎。

漫步江邊,兩岸垂柳絲絲縷縷挽住遊人思緒,粼粼波光迷離,青泥沾溼鞋底,不知不覺漫溯半里,又見婦人輕歌浣衣,“溪水清清溪水長,溪水兩岸好風光……”鴨群也歸來,啄起串串水珠梳洗,瀟瀟水漸迷離,晚照江波影。

那青瓦白牆似是清秀的姑娘,內斂、羞澀,儘管在悄悄躲避,也遮不住她的秀麗。多少人想踏這一方土地尋她蹤跡,她卻但笑不語,只是執筆,輕嘆,點醒紙上的惋惜。

江南的雨,淅淅瀝瀝,沒有狂風,沒有急躁,似是山野的溫言軟語,拂過掩映於青山綠水中的籬落,細細摩挲黛瓦幽邃溝壑。若是恰逢花開,定會一夕之間飛花漫天,遍地十里紅妝。風追煙花雨,一點一點氤氳了詩意。

江南的城,紅袖滿樓,蝶舞鶯啼,青石板路密密匝匝,鋪就長街人群熙熙攘攘,偶有幾家店鋪前的小橋流水粉荷清風詮釋南國模樣,只有翹起的簷角才道明瞭過去的離殤。多是誰家犬吠,誰家雞鳴,誰家炊煙裊裊繞。有那麼一剎,華燈初上,自己站在長廊著襦裙轉身回望,看街道兩旁雕花窗櫺透出微微泛黃的燈光。

多少年前,有人圈點勾畫,細細描摹出江南美麗倩影於墨色暈染的山水畫卷裡,留下了永久的印記,留下了唯美的回憶。

江南啊,墨色山水裡,你委婉又含蓄,我提筆揚詩長短句,句句都是你,你的山色水韻,你的滿城翻卷飛絮……三千弱水,我為你取意地命題,再尋你,你卻藏身江南故事裡迴避。

旖旎花海,水墨嶺南 篇5

國三作文 ,1863字

一夜,幾度由夢轉醒,睜著眼望著再熟悉不過的天花板細數時間的流逝。嘆了口氣,明天就要見到在夢中浮現的葵園和嶺南印象園了。一路,幾次掀簾窺探,眯著眸看著遠處雲霧氤氳中那不曾謀面的小島。舒展了眉,都盼了如此之久了,終究是要到了吧?直到我踩在鬆軟而不失厚重的泥土上,聞著馨香而又新鮮的空氣時,還是發出了那一直在心中的感嘆:自然如畫,文化似歌,花海如夢,嶺南似墨。

渾然天成的水粉圖—花海

真正的自然之美,不需要任何的加工與雕飾,不需要多餘的解說與讚詞,就能由內而外散發出一種大靜大美。不論是一盆栽在室內的盆栽,還是在陽光下隨風搖曳的花骨朵,不論是一片小小的綠葉,還是縱橫交錯的藤蔓,都將自然一種包容天地,氣勢磅礴之美揮灑得淋漓盡致。而這種令人震驚的美麗,卻不是“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花海張開他色彩繽紛的臂膀,讓你投進它的懷抱。微微溼潤的空氣裡,醞釀已久的花香隨風盪漾開來。那是勝過任何一種名貴香水的清香,縈繞在你的身邊,如一條條柔軟的綢緞,纏繞上你的身心,卻從未讓人萌生想要逃離的感覺。似乎,心裡一直就覺得,人本該屬於這裡,本該屬於自然的懷抱,本該屬於無塵的世界。

腳步在不經意間放慢,相機的閃光燈也停止了閃爍,時光似乎放慢了腳步,光陰好像倒退到那些童言無忌,無憂無慮的年紀,那時的我們,天真爛漫,沒有升學的壓力,沒有手指尖握筆的老繭。天空也是蔚藍得如一塊剔透的琉璃,就跟當時我們晶瑩的心一般。而此時,我們又一次卸下一年年累加的包袱,在楊柳依依,花香鳥語的小道上漫步,身邊是一條潺潺的小溪,水草蓬勃地在裡面生長,幾隻天鵝在停泊的小木船邊,或低頭飲水,或引吭高歌,或“顧影自憐”,在柳樹的枝條後面若隱若現。引得人想掀開枝條一探究竟卻不忍破壞這靜謐的意境。我突然明白為什麼志摩會吟“軟泥上的青荇,油油地在水底招搖,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因為“那榆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我年少時彩虹似的夢,揉碎了沉澱在浮藻間。

大片大片在風中盪漾的花,在七彩花田中隨著自己的喜好生長著,那麼沒有規矩沒有束縛,細看卻發現一切都是那麼的井然有序,生機勃勃而又和諧美好。花田中央有一幢小小的房子,天藍色的牆壁,潔白的窗子,寧靜安詳地立在花海之中。讓人覺得當雙鬢斑白時就應該在這個地方細數那些泛黃的美好,向大家說“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在熹微的日光中,花海,小房,藍天,共同構成一幅水彩畫,渾然天成,美不勝收。

清雅脫俗的水墨卷—嶺南

記得白落梅曾經對南方的古城有過這樣的描述“青石鋪就的長巷,飄散的古城淡淡煙火,偶有行人悠閒走過,把恍惚的記憶遺落在時光裡,這是一座聞著風都可以做夢的城,我們時常會被一些細小的柔情潛入心底,忘了自己其實也只是小城的過客。”這真真就是這樣的一座小城,走進它就像扣進了夢。愛上了靜靜地立在江邊看著幾度雁南飛的老舊木樓,斑駁的牆上貼著泛黃的海報。海報中珠圓玉潤的女人,燙著卷卷的短髮,身著旗袍,在美人靠上微笑,豔若桃李的臉並未因年代久遠失去一點魅力。撫摸這些舊日的東西,讓人感覺時光彷彿還留在昨天。那刻滿了歲月的牆壁,那寫滿了故事的小城,讓人覺得這就是夢中的故園罷。

嶺南之美,秀氣,粉雕玉琢的小樓,散發著一種別樣的風情,沒有皇城庭院的大紅大紫氣勢磅礴,沒有蘇杭園林山水相間移步換景,那黛瓦白牆中透出一種無喻言喻的沉澱在歲月中的滄桑與靜美,讓人一直覺得這是一位在碧波邊,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小家碧玉,她步步生蓮向你走來,紅脣輕啟,呢喃地將那段傾城往事娓娓道來。她的聲音掠過整個古城的每一個角落,玩轉如天籟的尾音一個一個點在烤爆米花的火苗上,點在飛絮般的棉花糖上,點在糖畫板上飛舞的糖漿中,點在正在做剪影收尾工作的剪刀尖,和粵劇的伴奏一唱一和,和皮影的臺詞一問一答,又在門前的流水聲中消失得無影無蹤,只留下繞樑的餘音。

陽光照射在嶺南古城上,給寂靜的古城添上一分生機與活力。磚牆,玻璃被染上一片暖黃的光暈,是記憶的顏色。這個嶺南的小城,在陽光的輕撫下,越發顯得純淨安寧,纖塵不染有與世無爭。如斯清麗淡雅的美景,使人們在紅塵中行走一世,積澱一身的人間煙火後仍然能在心裡儲存下來的一片淨土。在這裡,天是藍的,水是清的,色是純的,如同在宣紙上鋪開的大片的墨,濃淡相宜,清雅脫俗。

花海,古城,一個是大靜大美,一個是恬靜秀麗,都是值得在都市過慣了快節奏生活的人們在閒暇時放下工作,放下壓力一步步漫遊品味的地方。願你和我一起,品味自然的大氣,文化的淵遠,共同展開這場文化之旅,心靈之約。

穿行水中江南 篇6

國二作文 ,854字

經過幾小時的顛簸,我們終於到達了這次旅遊的目的地——烏鎮。

烏鎮,坐落於嘉興,是一個典型的江南水鄉。它像許多江南小鎮一樣,有穿過小鎮的狹窄河道,有傍水而住的樸實居民,有悠悠地在小河上經過的烏篷船,有巷子深處升起的裊裊炊煙……

到了目的地,下車一看,沒想到烏鎮竟然如此之大,以至於不知該從何處逛起。沿著大道一路前行。大道皆是用小石頭鋪就,踩在腳下,隔著鞋底,彷彿有人在輕柔地按摩著腳底,有一種莫名的舒服感。

烏鎮的橋很多,各式各樣,大小不一,千奇百怪。繞過彎曲的小路,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大拱橋,橋身由許多的石塊砌成,橋頭的石塊上標著四個大字“逢源雙橋”,取“左右逢源”之意。接下來,我們還可以看到東柵區的太平橋、仁寺橋,西柵區的通濟橋、仁濟橋……做工精緻,而又不失獨特的橋,成了烏鎮的一道重要的風景。

橋上人來人往,橋下烏篷船慢悠悠的在水面盪漾。坐在烏篷船上,開船人一邊搖著船槳,一邊嘴裡輕哼著小調。雖然我們聽不懂歌詞的意思,但旋律優美動聽。狹窄河道絲毫不影響船前行的節奏,開船人有著自己的默契,斷不會讓小船撞上河沿。河道兩邊是傍水而住的居民,時不時還傳來鄰里互相吆喝叫喊的聲音。

上了岸,又是另一種場景。喧鬧的街市,街市上開著各種各樣的店,賣著各種各樣的小吃。踏著光滑的石板道,聽著商販的吆喝聲,看著街上人來人往,我的心情不禁愉悅起來。我們這個年紀,最喜歡的當然是吃了。嘗過湯美肉嫩的白水魚,吃過傳統手工製作的姑嫂餅和定勝糕,脣齒間滿滿的是各種食物的香味。觀看了傳統的木雕竹刻,欣賞了古戲臺的桐鄉花鼓戲,心情頓時飛揚了起來。之後,依次參觀了江浙分府,親身體驗了以前官府上刑的邢臺,還逛了江南百床館、茅盾故居、文昌閣……

數不盡的景點,逛不完的風景,道不盡的江南水鄉之美!烏鎮,一個質樸的江南水鄉,一個柔美的水中江南,一個願意夢裡穿行千百回的江南小鎮!

水墨江濱 篇7

國小三年級作文 ,840字

家鄉是閃爍在心靈的火光,一路溫暖著你……

我的家鄉素雅;我的家鄉幽靜;我的家鄉美麗。我對我的家鄉有一種眷戀之情。

每一個溫州人都知道赫赫有名的甌江。快瞧瞧這兒,太陽公公樂呵呵地在雲端,把一望無際的大海照得湛藍,波光粼粼。“呼——呼,呼——呼”,北風爺爺唱起了那粗獷嘹亮歌兒。天空中,烏雲寶寶似乎非常寒冷,跟著小夥伴們抱在了一起。忽然,下起了濛濛細雨,一粒一粒調皮的小雨點兒在空中翩翩起舞。“叮咚——叮咚”,咦?這是什麼聲音?原來是可愛的小雨點蹦進江裡,給在江濱路上撐著雨傘散步的人們,帶來又好聽又歡快又美妙的交響曲啊!

漸漸的,漸漸的,太陽公公露出了燦爛的笑容,彩虹姐姐羞澀地架在雲朵哥哥們身上。江面上,灰白色羽毛的海鷗在翩翩飛翔,輪船“嗚——-嗚——-”地響著要靠岸,好像說我到家了。

江濱路里,散步的人更多了,有的帶著小孩在看海;有的是一對老夫婦一起來散步的,他(她)倆慢悠悠地走著,在廣闊的江邊呼吸新鮮空氣;還有的是奶奶帶著孫子孫女兒來的,每個人的臉上都露出了幸福的微笑。走累了,在旁邊的椅子上坐坐。

一會兒,太陽快下班了,江水變成香檳酒的顏色,雲朵似乎穿上了金色的衣裳。這時,跳健身舞的阿姨成群結隊地來了。剎那間,優美的音樂聲響徹雲霄,江濱路的霓虹燈如夜空的星星一樣閃亮,快樂的人們溜達著、跳著,這時,最寧靜的卻是甌江,平靜的江水在輕拍著海岸,“譁——譁”在輕聲和唱。

月光慢慢地從濃密的小草中一絲一縷地透過來,灑在花朵的花瓣上。葉的影子,枝的影子,莖的影子,重疊錯落,把花花草草的綠影照的深淺明暗,家鄉的甌江路像一副美麗的墨水畫。

家鄉啊家鄉,我美麗的家鄉——溫州,我愛你!

水墨丹青,煙雨江南 篇8

高三作文 ,1888字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細柳搖曳,水波漣漪。撐一支竹篙或是乘一葉扁舟,推開千層波,盪漾在這江南的綠波上。兩邊是青的瓦,白的牆,柳枝從樹梢上垂進水裡,垂進舟上人的心裡。炊煙裊裊升起,隔江千萬裡,遠處青山倒映在寧靜的湖面中,隱隱約約傳來青苔的淡淡清香。撇開鋼筋水泥的囂鬧,忘掉快節奏生活中的紛紛擾擾,來到江南的煙雨中走一走。

當第一場春雨澆灌大地,那就是江南水鄉最美的時候。綿綿的雨滴順著屋簷滑落,一行行的雨簾濺落在地上,暈開了青石板的顏色。春雨淅淅瀝瀝,紅了櫻桃,綠了芭蕉。街邊的弄堂中傳來悠揚的琴聲,伴隨著雨滴的聲音,“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走在悠長的老街上的,那位結著丁香般愁怨的姑娘,打著油紙傘,哼著吳儂軟語的小調從身邊走過,一襲青衣,薄縷如紗,漸行漸遠。斑駁的牆面,留下一年又一年的印記,一排排房屋整齊排列,簷角輕輕上揚,似乎是一個絕美的笑容。煙雨中的江南,歲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細柳搖曳,水波漣漪。撐一支竹篙或是乘一葉扁舟,推開千層波,盪漾在這江南的綠波上。兩邊是青的瓦,白的牆,柳枝從樹梢上垂進水裡,垂進舟上人的心裡。炊煙裊裊升起,隔江千萬裡,遠處青山倒映在寧靜的湖面中,隱隱約約傳來青苔的淡淡清香。撇開鋼筋水泥的囂鬧,忘掉快節奏生活中的紛紛擾擾,來到江南的煙雨中走一走。

當第一場春雨澆灌大地,那就是江南水鄉最美的時候。綿綿的雨滴順著屋簷滑落,一行行的雨簾濺落在地上,暈開了青石板的顏色。春雨淅淅瀝瀝,紅了櫻桃,綠了芭蕉。街邊的弄堂中傳來悠揚的琴聲,伴隨著雨滴的聲音,“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走在悠長的老街上的,那位結著丁香般愁怨的姑娘,打著油紙傘,哼著吳儂軟語的小調從身邊走過,一襲青衣,薄縷如紗,漸行漸遠。斑駁的牆面,留下一年又一年的印記,一排排房屋整齊排列,簷角輕輕上揚,似乎是一個絕美的笑容。煙雨中的江南,歲月無聲地流逝,風拂過橋頭,拂過碧水,古琴悠悠,訴說著累積幾千年無人問津的陳年舊事。

在煙雨江南之中,沒有“枯藤老樹昏鴉”的無盡哀愁,沒有“古來征戰幾人回”的豪邁悲壯,有的只是“豆蔻詞工,青樓夢好“的婉約。江南的小城市中,一條條巷子如同深閨中的少女,隱藏在僻靜之中,若隱若現,乍一看好像永遠沒有盡頭。這些小巷,蜿蜒曲折,青苔隨意地在它身上攀爬。在無人陪伴的黃昏後,一個走進幽靜的深巷中靜靜地徘徊徜徉,樁樁心事說給自己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聽著自己的腳步聲,放心靈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在這令人陶醉的片刻時光裡,有做不完的夢,尋不盡的夢。

行走江南小鎮中,連時間都會變得很慢。華燈初上,一對年老的夫婦坐在庭院前,共看日漸西沉,回憶著走過的往事,歷歷在目。從日出到遲暮,又一歲枯榮,踏遍青山後,攜手共白頭。來到斜坡拱橋,水岸碼頭,晚風拂柳笛聲殘。千叮嚀,萬囑咐,即將遠去的人接受著親朋好友的祝福,臉上的笑在剎那間成為永恆……如果我是一個畫家,我就蘸一筆水墨丹青,描繪出江南的山青水秀;如果我是一個作家,我就寫一書彩色的長卷,寫盡這江南的纏綿。

花燈明影映月如昨,聽橋上笑語隨歡歌,船頭溼已推開波褶,江南宛若一位婀娜的姑娘,穿著一搖一蕩的綠蘿裙,微微笑著,走進了你心裡。

月無聲地流逝,風拂過橋頭,拂過碧水,古琴悠悠,訴說著累積幾千年無人問津的陳年舊事。

在煙雨江南之中,沒有“枯藤老樹昏鴉”的無盡哀愁,沒有“古來征戰幾人回”的豪邁悲壯,有的只是“豆蔻詞工,青樓夢好“的婉約。江南的小城市中,一條條巷子如同深閨中的少女,隱藏在僻靜之中,若隱若現,乍一看好像永遠沒有盡頭。這些小巷,蜿蜒曲折,青苔隨意地在它身上攀爬。在無人陪伴的黃昏後,一個走進幽靜的深巷中靜靜地徘徊徜徉,樁樁心事說給自己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聽著自己的腳步聲,放心靈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在這令人陶醉的片刻時光裡,有做不完的夢,尋不盡的夢。

行走江南小鎮中,連時間都會變得很慢。華燈初上,一對年老的夫婦坐在庭院前,共看日漸西沉,回憶著走過的往事,歷歷在目。從日出到遲暮,又一歲枯榮,踏遍青山後,攜手共白頭。來到斜坡拱橋,水岸碼頭,晚風拂柳笛聲殘。千叮嚀,萬囑咐,即將遠去的人接受著親朋好友的祝福,臉上的笑在剎那間成為永恆……如果我是一個畫家,我就蘸一筆水墨丹青,描繪出江南的山青水秀;如果我是一個作家,我就寫一書彩色的長卷,寫盡這江南的纏綿。

花燈明影映月如昨,聽橋上笑語隨歡歌,船頭溼已推開波褶,江南宛若一位婀娜的姑娘,穿著一搖一蕩的綠蘿裙,微微笑著,走進了你心裡。

江南水鄉風景畫 篇9

國小五年級作文 ,822字

在我家電視機上,有一副優雅自在春意盎然的江南水鄉風景畫。聽媽媽說,那幅畫是從姐姐小時候就擺放在我家的,那幅畫的年齡比我都大呢。

我要看看為什麼這幅畫會在我家這麼長時間呢,我坐在客廳裡,看著那位老者,靜靜的,靜靜的觀賞著那幅江南水鄉風景畫。邊框是一個金色的,當陽光明媚的時候,我家的那幅畫的金框閃閃發光,格外耀眼。那幅畫實在太美了,我看著看著彷彿身臨其境。感受著江南不同的景色風采……

我在石橋上靜靜的散步,微風拂過臉頰,感受到了江南的濛濛春意。我走到了石橋下段。俯身望去,橋下是一塊巨石,他的周圍遊著上千條紅裡泛著黃的鯉魚。

我走到這水上小徑,我坐在石椅上,低下頭,看到一棵桃樹的根連根拔起,我抬了抬頭,我的頭頂上,自由的搖曳著粉紅色與綠色搭配甚好的桃花,在微風中飄搖。那棵桃花樹可謂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我回到了石橋上,我向遠處望去,一望無際的是翡翠般的湖水,陽光照著它,微波粼粼。

我走到了石橋的另一端,向我撲面而來的是一座玲瓏小巧的八角閣,它的屋簷像一個蒙古包一樣,那八角樓瀰漫這的是古色古香。我走來了裡面,八角閣裡到處是古時候的凳子、椅子、桌子。看著這些古時候的傢俱,心中浮現出這座八角樓和身邊的一切都是古代皇親國戚的世外桃源吧!

我帶著微笑走出了八角閣,在八角閣的前方,我看到了兩座也是古色古香美輪美奐的古代建築—水上樓閣。我走到水上樓閣,坐在木椅上彷彿坐在水中的船上一樣。我看著對岸的被春風吹得搖曳著的垂柳,長長的翠綠的枝葉搭配成一群天邊的仙女,仙女拿著鏡子坐在翡翠般的湖旁梳妝,而垂柳長長的枝葉彷彿是仙女們又黑又亮的髮絲。

我轉眼望向蔚藍的天空,天空中幾朵雲在飄著。白雲和藍天就像不可分離的身體一樣,只有白雲的襯托,蔚藍無邊的天空才會顯得格外熱鬧,格外的有活力。

媽媽拍了拍我的肩,而我早已沉浸在這美麗的江南水鄉之中了,全身的血液一齊向心中流去,宛如自己飄飄若仙,在讓人看了心曠神怡般的精美藝術品中陶醉了。

江南水鄉 篇10

國三作文 ,987字

水靜靜地流淌,風淡淡地輕拂。在樸實無華中超凡脫俗,在超凡脫俗中返璞歸真,這是水做的江南,這是江南的流水。小橋、流水、人家,組成了江南最美的風景線。

江南的水鄉都是這樣,一半是水,一半是岸。石階從水上升起,通到屋前宅後。一條河貫穿古鎮,這條河彷彿就是一棵大樹,兩岸的房屋,就是生長在這棵大樹上的樹葉和果實了。

上橋下橋,船來船往就是水鄉的日常生活。古鎮人家的一部分就是船,而船的一部分,就是古鎮人的家了。就這樣看過去,古鎮的河上,就像是一幅書法。水面是宣紙,船是寫在紙上的行書,兩旁的石駁岸,就是這幅書法的裝裱了。

江南有許多的橋,人們每天都會走過這些橋,過橋時,他們從沒有想過,這些石橋日後會改變他們如清晨般寧靜的生活。在人們看來,幾百年來,它們只是人們行走的路,或是老人們聊天的地方。

坐在船上游覽,穿橋過洞,頗有情趣。每穿過一個橋洞就出現一種景色;每拐過一座橋堍,又另有一種意境。就像蘇州園林,曲徑通幽,又豁然開朗。聽著船孃的歌聲,觸控著穿竹石欄、臨河水閣,就好像沾上了江南的好風水。

多年以前,已記不清在哪條小巷的巷口,有個酒館,賣酒的女子叫阿金。阿金的美,引得南社詩人柳亞子、葉楚傖等人常去那飲酒,他們為阿金寫了許多詩,把小酒館叫作迷樓。“貞豐橋畔屋三間,一角迷樓夜未關,盡有酒人傾自墮,獨留詞客賦朱顏。”滴雨的簷下,小鎮的少女酤酒而歸來,纖巧的身影,在悠長的巷子裡飄逸,而那一把油紙傘,彷彿就是江南最詩意的歲月裡,正在盛開的蓮花。迷樓還在,而當年的浪漫卻已飄去,只有阿婆們有時還重複唸叨著往事。

隨意地走在沿河的街上,偶一回頭,舊房子門前坐著的老太太,嘴巴一蠕一動的,以為是叫著你的名字,這時候真有種回家的親切。實在遇見或者不遇見都是無所謂的,甚至記起了或者記不起了也是不在乎的,站在橋頭看看流水和水上的帆影,看看老街和街上的人們,還有老屋、古樹,以及不遠處另一座橋頭,另一個站在橋頭看風景的人。心情和風景都異常會心。

也可以輕便地找個話茬,找個熟悉的朋友或是不熟悉的過路人,甚至是和自已聊上幾句。沒有開始也沒有結論,沒有問題也沒有答案。說就說著,聽就聽了,對就對著,錯就錯了,記就記著,忘就忘了。不用去理會別人在想些什麼,也不怕人家讀懂你的心事,輕輕鬆鬆,散散淡淡,平平常常,實實在在,從從容容,真真切切,甚至是退後一步三思而行也不要,就這樣,在江南的街頭走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