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末之樂相關作文20篇

毫末之樂 篇1

國三作文 ,851字

區區微草,生於毫末。毫末之草,可以成原。

我曾登頂高山,極目遠眺,所見之景至雖不及范寬神筆下溪山的壯美,卻也氣勢逼人。人們常常鍾情於偉岸的山峰,我也自愛那兀立的滄桑岩石。但在身心放空於浩蕩自然之間時,內心的澎湃與萬千思緒也漸漸歸於平靜。

慷慨磅礴的根本,是否,是與之相反的淡然呢?

人是不能總持著一份澆不滅的熱情的。山水的浩邈是亙古不變的,並不因其永遠雄奇巨集偉,而是源於自然的那份淡然。正是這份容納萬物的淡然,才為自然塗上了濃墨重彩的壯麗。

對見到的山川之壯闊讚不絕口,是否只是淺嘗輒止地只領略山水帶來的初印象?不妨待起伏的心潮波瀾不驚後,細細品味現在山水帶來的感覺,那應是一種飄渺的空洞,一種平靜的和諧。

只顧揮灑汗水追求日輝星辰的奇幻綺麗的人兒,卻忽視了頭頂純淨的萬頃天空;只圖目睹瀑布一瀉千里的豪邁的旅者,卻遺失了碧波溪流浣出的潺潺婉轉;只想仰望高如危樓的大樹的巍然挺拔,卻錯過了腳下隨風飄拂的微草的怡然自樂。

溪山是被濃蔭覆蓋的,無論什麼山都是草木葳蕤。但有多少人願意將目光移開姿態萬千的大樹,去輕撫隱匿在樹蔭中的青草呢?人們總要將微草定義成無限的生機與希望,讓這些柔弱的身軀載著磅礴的綠意生機,我卻更願意相信,它們擁有的是恬淡的自得。它們不在乎風雨的鞭打,只是淡然地笑看雲捲雲舒,花開花落,未曾改變自己的形態。它們竊喜,因自己能獨擁一方天地,淡然而無人打擾。

我羨慕“心遠地自偏”的五柳先生,他能身處“草盛豆苗稀”的隱逸田園中,獨享寧靜,守內心淡泊,賞微草的毫末之樂。我也想同王維一般,“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他們觀萬物之變,立於不變之處,無羨於天地。這是大徹大悟的淡然,是歷經慷慨澎湃後的返璞歸真。

再憶壯闊的溪山行旅之景,身在山中的匆匆旅者許是無法細品山川美景了。但局外人,定能領略自然萬物相融的和諧。山川巋然不動,同時間一起,凝滯住了一份深沉寧靜,參透了一份超然物外的淡然。

但求深入壯闊山水間,去倚著巋然不動的巨石,靜觀微草的悠然自得,同享那毫末之樂,細品那一份永世不變的淡然。

讀書之樂 篇2

國一作文 ,1154字

風起之處,雲湧;水盈之處,泉生;扉頁之間,人生百態。

好書可以極夫遊之樂。時間有限,心靈無限,閱讀間,萬里山河踏遍。我可以在任何地方,擁卷在手,就有一種滿目青山的大氣。我可以在桃花源裡流連,在滕王閣前遐想,在赤壁賦裡沉醉,我可以領略“秦關漢月”的悠遠,“大漠孤煙”的悲壯。

好書可以極夫交流之樂。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著書留其名。閱讀一本好書便可以一次次同偉大的靈魂碰撞,一次次同偉大的精神交談,那是“八百里飛麾下炙”的豪邁;那是“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的氣度;那是“我以我血薦軒轅”的責任和膽識—有這些;我會感到心靈的踏實,會感到生命的河流一下子深了,清了,靜了,彷彿到了心靈更深的深處。

好書可以極夫思考之樂。蘇格拉底說過“沒有思考的人生是失敗的人生”。而一本好書,往往是我們思考的起點。談到圓明園的斷章殘簡,不禁淚下心酸,何等的輝煌,竟一日火光,皆成廢墟,為何?讀到雨果“兩個強盜”的論斷,我知道了這樣瑰麗的珍寶對任何人都是一種招引,之所以這樣,正是“國將不強,國將不國”的惡夢!

好書更能極夫愛國之志。當亙古的風沿著歷史的軌道透過書頁吹來,屈原“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杜甫在“吾廬獨破”之時,大聲吟唱“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北宋大儒張橫渠有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陸游“位卑未敢忘憂國”;戚繼光“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鄭板橋“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林則徐“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左宗棠“身無半畝,心憂天下”;譚嗣同“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他們面對國家民族危難,“捨生取義、殺身成仁”,他們是為國為民的俠之大者。

大哲學家康德墓誌銘上所鐫刻的那句名言耳畔響起:“有兩種事物,我們越是經常、持續地對它們反覆思考,它們就總是以時時翻新、有增無已的驚歎和敬畏充滿我們的心靈:這就是頭上的星空和內心的道德法則。”

好書更能極夫道德之花。“一個知識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全的人卻難以用知識去彌補。”正如著名詩人但丁所講,道德對於一個人來說,甚至比他的知識更為重要。如果世界上沒有道德,世界將會怎樣?歷史的長河盪漾著時代的漣漪。大浪淘沙,在殿堂裡那些道德崇高的人至今被我們頂禮膜拜。呼喊著“兩袖清風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的于謙,“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的朱自清,“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淵明,他們高尚的道德情操,讓我們汲取,代代不息。

萬卷古今消永晝,一窗昏曉送流年。坐擁片片飛花,沏一杯溢滿清香的龍井,捧一本好書,聽一聽子夜琵琶的宮商角羽,賞一賞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的窗景,驀然間忘了今夕是何年。

讀書之樂 篇3

國二作文 ,685字

讀書,是賞心悅目,陶冶情操;

讀書,是走進先哲,聆聽教誨;

讀書,是體驗鳥語,感受花香;

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都告訴我們:讀書是非常重要的。

走進陶淵明,我們可以感受到他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淡定與超然。

我們捧讀《邊城》時,被沈從文的筆調以及美麗迷人的湘西山水所傾倒,但是如此高的文學成就竟由一位只讀小學的人來寫,其困難之大,不言而喻,沈從文也嗜學,他面對命運的風浪,從不畏懼,在平靜的心態下,認真讀書成就了他的成功。

自學之路漫漫:成才之舟遙遙。沈從文在自己認真閱讀中成就了不朽《邊城》,我們不禁感嘆—與讀書相擁,能克服一切困難。只有在閱讀中學習,才能汲取精華,就能“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張傅幼時好學,他的傳奇在人們心中永不倒下,“七錄宅”的光華熠熠生輝,他為了學習,習書成誦之後,又親手筆錄,再化成灰燼,總此七次,才成就了他的文學功底。讀書,讓他有了吃苦、持之以恆的精神。

讀書,讓我們感受“醉臥沙場君莫笑”的悲壯;讀書,讓我們感受“腸斷東風落牡丹”的淒涼;讀書讓我們感受“也無風雨也無晴”的曠達。

猶記得晦澀難懂的《詩經》,在臂彎中淺唱低吟;猶記得翔實的《史記》,千百年獨成一家之言;猶記得浪漫抒情的《離騷》,在氤氳書香中傳唱千年!

走進《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我們深深的體會到主人公保爾的堅強毅力;走進《簡愛》,我被簡愛那種真摯、頑強不屈所激動;走進《名人傳》,我們會為貝多芬、米開朗琪羅和托爾斯泰那苦難和坎坷的一生所嘆息,為他們的高尚品格和頑強鬥爭的精神所折服。

捧著書香,建設更好的明天!

讀書之樂 篇4

國小四年級作文 ,324字

生活中,我們離不開讀書。讀書是走向成功的關鍵,只有學習知識,才能走向成功。讀書會讓我們進步,讓我們跟得上時代的腳步。同時,讀書也是讓我們陶醉的一種方式。每當遇到困難,書總是陪伴著我在知識的海洋裡遨遊,尋找解決困難的最佳方法。

在平時,我若借到幾本精彩的童話和作文之類的書,都會迫不及待地讀起來。在童話世界裡,我彷彿回到了童年。在作文世界裡,我可以學到很多東西:可以提高寫作能力,可以通過他人的作文了解生活中的事物,還可以取長補短。關於科技的書,讀後會覺得很有趣,能讓我們知道某些科學道理,如:為什麼把筆桿在頭髮上摩擦後可以吸起一些小紙片?原因是筆桿在摩擦後會產生靜電。

讀書讓我忘記煩惱,樂在其中;讀書使我開闊視野,修身養性。同學們,趕快去讀書吧!

游泳之樂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1011字

暑假的難忘事數不勝數,其中有一件事比旅遊還讓我難忘、快樂和驕傲。

我是一名即將升六年級的學生,但還沒學會游泳。聽說在以後的中考中,游泳也要作為考核專案之一,這真是一件讓我頭疼的事。趁著暑假,爸爸便帶著我和弟弟來到游泳館,我暗暗發誓,一定要把游泳學會。

因為是初學,我們只能來到1。2米的淺水區。人真多呀,貪玩的我和弟弟早已迫不及待地戴上泳鏡下水了。爸爸先教我憋氣。“呼—”我吸了滿滿一大口氣,一頭埋進水裡,睜著眼睛四處檢視水下情況。“一、二、三、四、五!啊呀,憋不住啦,我還沒看夠呢!”“嘩啦”一聲從水裡竄出腦袋。“不是吧,才五秒!”我不禁失望起來。“再來!”爸爸鼓勵我,“憋氣不是讓你把氣鼓在嘴裡,應該把氣憋在肚子裡,你會感到肚子硬邦邦的,就算你張開嘴也沒關係。”聽爸爸這麼一番講解,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一次、二次、三次……我憋著一股韌勁不斷嘗試,慢慢地時間越來越長,居然能達到二十幾秒了。

憋氣訓練小有成果後,爸爸接著教我如何浮在水面上。“談佳琦,扶著欄杆,憋口氣,兩腿伸直,上下打水。”說著爸爸就給我做示範。只見他身體下壓,只露出一個頭來,憋住一口氣,“啪啪啪啪”,兩腿直而有力地拍打著,身體竟奇蹟般地浮了起來。我也跟著學,“啪啪”,“咕嘟咕嘟”,“啊,怎麼沉下去了呀?”“腿伸直,腿伸直!”爸爸向我大聲喊道,“水花大點!”我照著爸爸的話去做,漸漸地,漸漸地,我居然也可以像爸爸那樣浮起來了。

“很好,很好。”爸爸一邊表揚我一邊教我下一個訓練專案,“你扶著這塊助遊板遊遊看。”爸爸又一次給我做了示範,我依葫蘆畫瓢,憋住一口氣,腿還沒動,整個身體倒先沉下去了。“噗噗噗!爸爸我不行。”爸爸上前托住我:“像剛才練的那樣,遊!”我死死抓住板,慢慢地前進著。突然,爸爸一鬆手,我頓時沒了支撐,如同一塊巨石直沉水底。“腿伸直,用點力,身體往下壓,頭埋在水裡遊遊看。”我照著做,經過半個多小時的努力奮鬥,我終於能依靠助遊板遊一小段了。“把板放一邊,手還是伸直放在前面。”爸爸又在旁邊發號施令了。我深深地吸了口氣憋住,腿一蹬,一頭扎進水裡,想像著手裡還扶著板是不會沉下去。我放心大膽地前進。“嘩啦”,我竄出小腦袋,四處張望著。哇,我居然能游出去四、五米遠了。我又一頭扎入水中游了回去,起勁地鑽出小腦袋向爸爸報喜。爸爸眉開眼笑地誇我學得真快。

學游泳的第一天,雖然經歷了多次失敗,但失敗之後的成功更讓我興奮,更讓我驕傲。

讀書之樂 篇6

國三作文 ,400字
”每當在失敗時想起“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每當在遇到困難時想起“萬事無難事,只要肯登攀。”,才知道我已離不開書,離不開讀書的樂趣了。伏爾泰也說過“讀書使人心明眼亮。”是啊,在書中洗滌人的心靈,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情。在百草園聽美女蛇的故事,在桃花園看劉關張三結義,在戰地看董存瑞戰士炸碉堡,在人民大會堂看開國大典……在書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樂趣。

尤為深刻的一句話:“我最喜把每一個句子後面加一個完結的句號,記作虛無而迷惘的守候。”是我喜歡的文學家莫言說的。略微悲哀與無奈的感覺,是我從沒感受到的。第一次看見,便深深的吸引,心也被句子感染,變得莫名的沉重。我能被書中與文中的感情所牽引,隨著發展而牽腸掛肚,迫不及待的期望後面的故事,皆因我愛讀書。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讓我們遨遊在書的世界,展開想象的翅膀,收穫知識的果實,品嚐讀書的樂趣!

讀書之益讀書之樂 篇7

國小六年級作文 ,634字

自古以來,人們都愛書,把書當成永恆的朋友。“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是高爾基的名言。我覺得讀書之益,可以增智、獲趣、致雅。一部部史書,猶如一幅展開的歷史長卷,諦聽時代脈搏,咀嚼人生的甘苦。從“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中讀出李白的豪情壯志;“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中讀出杜甫作天涯倦客,四處漂泊的悲涼孤獨;從“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中讀出蘇東坡昂揚的激隋和曠達超逸的思結,古賢今哲的論述,縱橫萬里,上下五千年。讀書之益,陶冶性情,益人心智,發人深省,催人進步。

讀書之樂,得於目而富於心。讀書時好像與聖賢席地而坐聆聽心聲,感到靈魂充實豐盈,豁然開朗。

我喜愛讀書。認為從課堂獲得的知識還不夠,我渴望得到更多的知識。因此,我愛讀課外書。莎士比亞說過:“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裡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書是人類的靈魂。讀書可以充實自己。

我讀的書雖然不算多,但邀遊書的海洋裡,我深深地體會到“讀書之益,讀書之樂"。如《十萬個為什麼》、《神祕的海底世界》等科學書籍中,讓我知道了自然界是美麗、是天然的美;又瞭解到科學技術是世界上最神奇的力量,它改變了這個世界;《世界搏覽》《世界各地風俗》等讓我飽覽世界各地風土人情。知識性較強的《成語故事》、《好詞好句》讓我增長了許多知識面。在課外閱讀中,我受益匪淺。

讀書,我們的心靈得以浸潤與滋養;讀書,我們可以領會書中的精髓,獲得啟迪;讀書,讓我們在知識的海洋裡盡情地邀遊。徜徉書海,擁有整個世界。

學之樂 篇8

國三作文 ,600字

樂,是我們的欣喜情緒,是痛苦的敵人,是人們追求的。

在茫茫的人生中,如果沒有樂,那麼生活就變得枯燥無味,面龐就會變得死氣沉沉。

然而,樂有很多種,像學習之樂,勞動之樂,玩耍之樂,旅遊之樂等等。在如此之多的“快樂”中,我們應該去把握、去享受。

身為學生,玩對於我們這些身處初三這一轉折時期的學子來說,玩應適當。因為喜愛玩耍是兒童的天性,但學習之樂更應為我們所重視。就像孔子說的:“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可見學習也是快樂的。

古今中外關於學習的故事告訴了我們,學習不但是樂事而且是重要的。古人的“懸樑刺股”、“鑿壁偷光”、“聞雞起舞”……如今仍激勵著人們。霍金,一位偉大的科學家,21歲時的他患上了絕症,疾病的痛苦時刻折磨著他。但他沒在意,而是頑強的與疾病抗爭,用學習的熱情和工作的快樂來剔除渾身的病痛,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奮鬥著,創造出了驚人的成就。

知之者不如好知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除了學之樂,更重要的是樂學,只有有想要學習的心,才能從學習中體會快樂。

敬學與樂學我們應該時刻都擁有,培養樂學之心,去感受學之樂,用心讀書,讀活書,用活書中的知識。

在平常的生活中勞逸結合,學玩並進,從學習和玩耍中領略出學習的趣味,生活才有價值。就如孔子說的話:“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一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讓我們保持快樂的情緒,體會學之樂,和擁有樂學的態度,我相信,緊張的初三生活一定是美好而快樂的。

海之樂 篇9

國小三年級作文 ,618字

放暑假了,爸爸告訴我,今天陪我與弟弟到角尾海邊玩,我心裡樂滋滋的。

我快樂得像一隻小鳥,唱個不停。半個鐘頭後,我們到達目的地。“啊!海真大啊!”我們齊聲地叫了起來,舉目遠望,無邊無際,海天相連,分不出哪裡是水,哪裡是天,這是第一次見到大海,我們非常興奮,不等爸爸叮囑,我們迫不及待地奔向了海灘。

退潮了,一排排波浪湧起,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亮。我們挽起褲角,用腳撥弄著海水,不料,海水濺溼了我的衣服,我情不自禁地用手指沾了一點海水放進嘴裡,啊,海水是又苦又鹹的!這時,弟弟在岸邊喊了聲:“哥哥,快來啊!這裡有美麗的貝殼。”我連忙上岸。陽光照射在金色的沙灘上,有點耀眼,潔白的海石花,各種各樣,五顏六色的貝殼,時時吸引著我,我貪婪地撿了這個又撿那個,揀呀、拾呀、撿呀……

我們光著腳丫樂不可支地在海邊奔跑著,弟弟哼著歌,我誦讀著:藍藍的海水,輕輕的海風……“哎喲!”我的腳被什麼刺了一下,我顧不得了,在那平坦的沙灘上,我們發現許多像豌豆一樣的沙球。我問一個撿海螺的姐姐,撿海螺的姐姐說:“這是小蟹子吐出來的泡泡。”海風呼呼地吹,我又問撿海螺的姐姐:“海風怎麼突然變大了?”撿海螺的姐姐抬頭望了大海,笑著說:“海風大了,海潮馬上來了,快上岸吧。”這時,翻滾的大浪,向岸邊疾馳而來,我們戀戀不捨地回到岸上。

玩海時間雖然短,但十分快活,真是樂不知疲。這次玩海真是令我開闊眼界,增長知識!我感受到了生活在祖國懷抱裡的少年兒童,真是無比幸福啊!

提水之樂 篇10

國三作文 ,695字

朋友,請告訴我。在一天中,你最輕鬆的時刻是什麼時候呢?是起床時、吃飯時、上學時、回家時,還是在睡覺時?但是我要告訴你一天最輕鬆的時候對於我來說,莫過於在提水之時,那一時刻是一天中最美好的。

乘著美麗的夕陽出發,我拿著兩個小桶,帶著好心情走出家門,向井的那邊緩緩走去。每天這個時候,我都會準時去提水,開始滿腹牢騷,怒姐姐太懶。可當我習慣以後,我又喜歡這個差事了。

因為在這一刻,我可以心無雜念的出發。我慢慢地走,想起了一天中發生的事:想起了我上課回答問題的樣子;想起了同學們在一起討論問題,個個都很激動的樣子;想起了老師們在辛苦授課的樣子……一切一切,我都回想起來了,很簡單,又很快樂。

在這一刻,我可以盡情地欣賞途中美景,這一刻正好是傍晚時分,夕陽西下,大地籠罩在一層色彩之中,陽光並不強烈。晚風也隨之而來,彷彿為辛苦了一天的農民扇涼,讓他們綻開純樸的笑臉。再看看西沉的太陽,橘紅橘紅的,美麗極了。眼前的美景,讓我想起了陶淵明的一句詩“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而我,仿照一下,寫了“提水東進邊,悠然賞夕陽”悠哉悠哉!

在這一刻,總會讓我加快起童年往事,憶起與同學一同上學回家;與同學在操場奔跑玩耍;與同學一起分擔她的憂愁,使她快樂……美好的回憶總會與美景相吻,有美景,我會不起美好往事嗎?

啊!我很開心我能過完一天,因為我有每天的提水之時。其實,在生活中,這種小事臭不可提,但我想,只要有一顆樂觀進取,悠閒的心,就會讓人感受到快樂,即使是那麼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也會使人振奮,愉快。

提水之時讓我擁有了提水之樂,你呢?朋友,你的提水之時在什麼時刻呢?尋找出來吧,也許你會因此而快樂、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