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習俗相關作文20篇

新年習俗 篇1

國小四年級作文 ,581字

在我們的寒假期間,有一個重要的節日,這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春節。在春節裡有很多有意義的習俗。

春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回家團圓,不管你在什麼地方,離家有多遠,都要在年三十兒這一天趕回家和家人團聚。過春節還要掛燈籠、貼春聯,這象徵著團圓和喜慶,也象徵著新的一年生活紅紅火火、幸福平安。還有一個習俗是磕頭,初一的一大早,我們要早早地起床給長輩們磕頭,這是一種孝敬;長輩要給晚輩發紅包,這是一種關愛,希望晚輩在新的一年裡健康成長。

在北方年三十兒這一天晚上必須包餃子,除夕守歲吃餃子是任何山珍海味都無法替代的。有的餃子裡會包硬幣,誰吃到了就會發財;有的餃子裡會包紅棗,誰吃到了就會有好運。每當奶奶把餃子做好了端上桌,我和哥哥都搶著一個接一個地吃,都想吃到硬幣或紅棗,誰先吃到了,會感覺很驕傲呢,一臉神氣。

其實對我們小朋友來說,過春節最好玩兒的是放鞭炮。聽爸爸媽媽說,在古代,人們用放鞭炮來驅趕“年”這個怪獸,後來這個習俗就一直延續到現在。放鞭炮能給我們帶來很多樂趣,但有時也可能會出現一些危險,而且還會汙染環境,所以很多城市已經不允許放鞭炮了。過年聽不到鞭炮聲,好像少了年味吧?

春節還有很多習俗,比如猜燈謎、踩高蹺、逛廟會、趕大集等等,這些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我非常喜歡這些有趣的文化,也特別享受春節給人們帶來歡樂、祥和、團圓的氣氛。

榮昌過年習俗 篇2

國小六年級作文 ,412字

我給大家介紹介紹榮昌過年習俗;有殺年豬、吃刨湯、打餈粑、祭祀……

殺年豬是我們榮昌重要的過年習俗。一般農家每家每戶都要殺一頭過年豬。主人家選好吉日後,請來殺豬匠,當日將豬牽出豬圈,將其四肢捆住,拖上案板,來三個人分別按住豬的頭、身、尾,另一位屠夫將之前上祭的刀請來,拿著血盆,對著豬脖捅一刀,劃開一道口子,用盆接住鮮血。再開始分割豬肉。

殺完豬,主人家還要請客,擺宴席招待請朋好友。食材就有剛殺的年豬。許多美食上桌了:噴香的泡湯、脆皮的酥肉、爽口的滑肉……

過年還有餈粑吃。用蒸熟的糯米倒在石板上,用木製的錘子砸擊糯米,使糯米變溶,變的像膠水一樣粘,再用圓器物把餈粑做成圓形,象徵著一家人團團圓圓。

每家每戶都要準備祭品。一點也不能馬虎。“雞不能帶毛!”“酒裡不能沾灰。”還要將豬頭奉上,大人們忙得不可開交。小孩子們還要給先祖作揖,請求祖先保佑學習越來越好。

這就是榮昌特有的習俗,希望的家來我的家鄉,感受一下榮昌過年習俗。

新年風俗——拜年 篇3

國小五年級作文 ,754字

拜年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也是春節一項必不可少的風俗。每個地方拜年的形式都是各種各樣的。而外婆家那邊就有一項專屬我們小孩子的拜年方式。具體是怎麼樣的呢?就讓我來告訴你們吧!

外婆告訴我說,每年新年的第一天清晨我們差不多大小的孩子拿著自己準備好的袋子去給當地的各家各戶鄰居們拜年,他們會分給我們好吃的,據說去的孩子越多,這戶人家在新年裡也會事事順心。雙方都會感到很開心。因此每年大年初一的一大早,我們這些孩子們都會早早地起床,穿新衣戴新帽,拿著自己早已準備好的大袋子,約上幾個小朋友便出門到村子上的各家各戶拜年了。我們不管走到那戶人家門口都會大聲喊到:“拜年啦!”屋子裡的主人聽到聲音,便會立刻放下手中的活,有些甚至在吃早飯都會放下飯碗,三步並兩步地走來給我們分發好吃的零食,有些客氣的人家還會為我們這些小朋友每人準備一個小紅包。我們拿到了好吃的和紅包會感到特別的開心和激動。我們走了一家又一家,漸漸地手中的袋子不自覺的重了起來,胳膊也開始又酸又疼,不得不交替著使用左右手交換著。這個時候特別希望有個人能過來幫我分擔一下,幫我提提這重重的大袋子,甚至心裡開始暗暗地想:“接下來的人家可不可以只給紅包不要給吃的呢,因為吃的東西多了實在是太重了,根本提不動啊!”走著走著,居然有小朋友因為太重了,在半路就開吃了。眼饞的我們也不約而同的都拿出自己的零食開始分享啦,大家吃了些東西瞬間覺得力氣都回來了,看看時間差不多了我們便一起走在鄉間的小道上,各自回家,迫切的想要去跟父母炫耀一下自己的戰果。當時的心情別提有多激動了。

拜年這一形式代表了我們這些孩子們對這戶人家的尊重,而他們分給我們好吃的東西呢就算接受了我們的尊重,並對我們表示感謝。但是這拜年的形式是我們這些孩子們的特權,真的特別希望童年的時間能過的慢一點再慢一點!

過年習俗 篇4

國小四年級作文 ,561字

說到過年的習俗,我想不用我多說,大家都知道有哪些吧:炸油饃,熬年夜,吃餃子,拜年。不過呢,不同的地方,過年的習俗也不一樣,就讓我給你講講我外婆家過年的習俗吧!

外婆家位於江西省撫州市東鄉區,那裡的過年習俗與咱西峽的習俗大不相同,我就隨便挑兩件給你講講吧!

1。包包子

說到炸油饃,大家肯定很清楚,是"二十六,炸油饃",而外婆家是"二十六,包包子"。在外婆家過年,就不是吃油饃,而是吃包子了。另外,就是在包包子的時候,全家人要坐成三桌包包子:小孩一桌,女性一桌,男性一桌。全部坐好之後,就可以包包子了。我先拿起一張米麵團放到左手上,右手拿著勺子,從餡盆中挖出一點餡,放至米麵團中間,然後小心翼翼地把餡包起來,捏出一個形狀,我的第一個包子包好了。之後,我繼續照這樣的方法包,直到所有米麵團全部包完為止。

2。沙公沙婆

說到沙公沙婆,這便是外婆家過年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情,就是在大年三十的上午,拿著祭品,去沙公沙婆廟祭拜,祭品中有:紅鯉魚,雞,酒,豬肉,大蔥,鞭炮,香紙,香火。而且每樣東西上面都蓋有一張紅紙,至於為什麼,那我就不知道了。祭拜的步驟是:1。先把祭品放至相對應的位置;2。點燃香火,拜上三拜;3。把香紙點燃,燒上一沓,4。放兩掛鞭炮。等這些步驟一一做完後,便可以回家了。

我外婆家的過年習俗是不是和咱西峽的不一樣呢?

過年習俗作文 篇5

國小三年級作文 ,2311字

【過年習俗】

王釔淼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一年一度的春節就快到了,大家都很激動。因為遠在外地工作的親人們就要回來團圓了。過年前後家人們為了迎接新年的到來,家家戶戶包餃子,貼春聯等等。

傳說,很久以前,“年”獸每到除夕夜晚就出來禍害人間,它的每一次到來都會給人們帶來極大的危害。沒辦法,人們只有去山上避難。有一年,一位神仙下凡,終於制服了“年”獸,從此人們過上了幸福美滿的日子。人們從此也學會了用貼春聯、放鞭炮、掛燈籠這些方法來驅趕“年”獸。這個故事一直傳到了現在,這個習俗也一直延續到現在,成了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

我還喜歡吃餃子,特別是全家人圍在一起包餃子,其樂融融。除夕之夜,將包好的餃子煮熟,全家人有說有笑坐在一起吃餃子,感覺特別溫馨幸福。其實吃餃子也有一個故事呢。傳說女媧摶土造人時,由於天寒地凍,黃土做的耳朵容易掉。所以女媧就想到了一個辦法,她用一根線從耳朵那裡穿過去,線的另一頭放在了嘴巴里,這樣才算把耳朵做好。所以以後每到這一天,人們就吃餃子慶祝節日,也表示團圓與圓滿。

我很喜歡這些習俗,過年的習俗還有很多。你喜歡哪些習俗呢?

【過年習俗】

王珞伊

現在是冬月,馬上就要臘月過春節了,過年的時候有好多習俗,比如:吃餃子、放鞭炮、貼春聯……各種各樣的習俗讓每一個家都充滿了喜慶。

聽說有一個傳說,是在除夕的時候,“年”怪會出來搗亂,人們想了各種辦法都制服不了它,最後每到除夕人們都會去山上躲避。可是在那天晚上,有一位老爺爺卻不逃,大家都說讓他去山上住,可他執意不走。當“年”怪來了,老爺爺身穿紅色上衣,還拿著一些紅色的鞭炮和燈籠,這樣“年”怪就被老爺爺趕走了,大家再也不怕“年”怪了。

過年的時候不光有“年”怪,也可以吃餃子,一般大家都會把一角錢包在餃子裡,當有人吃到帶錢的餃子,就代表這個人這一年都會很有福氣,過的一定也很好。

過年的時候不但可以吃餃子,而且也可以放鞭炮呀!當放鞭炮的時候,鞭炮在天上炸開的瞬間,好像太陽的光照射在天空中,特別好看。

我知道了許多過年的習俗,真是太迷人了,那麼有趣,那麼好玩。我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每一個節日都有傳說,每一個傳說都有意義,如果你還有關於過年的故事或傳說,請說給我聽吧?

【過年習俗】

李佳怡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尤眨?馨研綠一瘓煞??rdquo;春節就快要來臨了,你看有的在忙著貼春聯,有的在包餃子,有的在大掃除。因為這些都是我們過年的習俗。

有一天媽媽正在貼春聯,我就問媽媽為什麼要貼春聯,媽媽就給我講了個故事。從前,“年”,是一種非常凶猛的怪獸,頭上有角,住在深海里,每逢除夕晚上它就跑出來危害人間。大家只好跑到山上居住避難。在他們都準備走的時候,這時一個老爺爺來了,他對老婆婆說:“你要是能讓我住一晚上,我就能制服那隻怪獸。”老婆婆滿臉擔憂的說:“你那麼大歲數,根本不是它的對手,快點逃到山上去吧!”老人說:“放心吧,你就讓我住在這兒吧。”老婆婆看勸說沒用,就自己跑到山上去了。到了除夕晚上,村民們聽到了噼裡啪啦的聲音。大家都很好奇村裡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就派一個年輕人下山去檢視。當他回到村裡發現村裡安然無恙,這才恍然大悟,原來白髮老人是幫助大家驅逐“年”獸的神仙,同時還發現了老人驅逐“年”獸的三件法寶,貼春聯,放鞭炮,穿紅衣。從此,每年的除夕,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過年。”

聽了媽媽講的故事,我對“年”的收穫很大。如果你們也知道別的習俗故事,我很期待你來告訴我哦。我先在這裡祝你們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過年習俗】

張峻彬

“寒”是十月,“冬”是十一月,“臘”是十二月,所謂“寒冬臘月”說的就是這三個月。到了臘月人們就開始為春節做準備了,從小年到除夕每一天都是一個習俗。要做的事情還真多,如:貼春聯,包餃子,放鞭炮等等。要做這麼多事情真是讓我頭暈眼花,但有一句話一直鼓勵著我“過年準備好,春節無煩惱!”

有一次爸爸正在貼春聯,我發現爸爸把福字貼反了,我連忙說:“貼錯了,貼錯了!”爸爸微笑著說:“沒貼錯,因為“福”字倒了,說明福氣就到了。”我好奇地問爸爸:“為什麼要貼春聯?”爸爸給我講了一個關於“年”的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猛獸叫“年”,他住在深海底。每到除夕的晚上這個“年”獸就出來吃人,作亂人間。有一年,天上的一位神仙來了,拿著鞭炮穿著紅衣,把“年”獸給嚇跑了。原來“年”獸怕紅、怕聲、怕光呀!從此每年除夕家家戶戶就貼春聯,放鞭炮,一整晚燈火通明的守歲。這個習俗一直延續到現在,成了我們中國最隆重的習俗。

聽了爸爸的講解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每一個習俗背後都有一個傳說呀,這裡面還藏著這麼多的知識呢!

過年習俗 篇6

國一作文 ,652字

農曆12月30號,也就是大年三十——陸河人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

早上一早起來,到處都是喜氣洋洋的景象,每家每戶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中午飯我們一般吃的是刀切?,因為下午我們要準備祭祀的東西,怕到時候間不夠。

到了下午我們要把甜?、茶、米酒、鹹魚,雞等一系列東西準備好,之後我們就要開始祭拜祖先了,用客家話來說就是拜公太,過程就是:上香,請神,念文(讓公太保佑我們之類的文辦),燒紙錢,送神。我最喜歡的就是上香這一步,每每上香時都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門外的對聯和燈籠都被大人們前一天換成新的了。

拜完公太以後,我們就要洗澡,穿上我們買的新衣服。趁我們洗澡的時候大人們就會把年夜飯準備好,年夜飯是有諸多講究的,比如:一定要較早的時候吃飯,吃飯的時候不能說一些不吉利的話等。

年夜飯吃完後,等大人忙活好一切後,我們就要準備開始走親戚了。也就所謂的拜年。

我們這邊有一個不成文的習俗,就是在年三十晚上最接近十二點的時候再拜一次公太。為什麼呢?因為十二點意味著第二天的早晨,也就是年初一的早晨,這個時候拜了公太,也就意味著明天不用早起,還有拜完公太后要吃素,也就是一些豆腐,飯甜棗木耳湯,醬油花生。我小時候問過爺爺問什麼要這樣,爺爺說這是祖先傳下來的規矩,要遵守。拜完公太后,父母要回老家和店裡開啟門炮,預示著新的一年開始。

奶奶從一早就開始囑咐我們睡覺時不能關燈,而且要一直維持到年初二,整個房子的燈也不許關,要開著,表示著新的一年裡順順利。年初三不能通宵開燈,年初三開燈意味著老鼠多。

過年習俗請菩薩 篇7

國小四年級作文 ,625字

快過年了,請菩薩是必不可少的。人們通過請菩薩來祈求一年平安,因此十分鄭重。

大年三十早上,公雞才剛打鳴不久,我們家就開始忙碌起來了。

首先抬出一張方桌子,擺放在堂屋靠近門口正中央的位置,上面放的供品也是有講究的,紙錢、年糕是必須要有的,另外還得有葷,有素,有水果,再講究一點的人家還會放各式小吃。按老規矩,葷食至少得有三樣——魚、雞和豬頭但是不可以放羊肉,至於為什麼連奶奶也說不清楚。素食也規定是三樣——油豆腐、豆腐乾和千張。水果一般有橘子、蘋果和香蕉,寓意平安吉祥。

桌子的南沿中央放在個香爐,香爐上要點上香。點香也有講究,如果是大香,就點三支,如果是小香,就點十二支。香爐的兩旁,擺上祭祀用的銅蠟臺,點上紅紅的大蜡燭。桌子的東西兩沿各放十二雙盅筷,盅裡斟上紅酒或米酒。酒不能斟太滿,但要把酒瓶,擺在蠟燭邊上,這樣菩薩渴的時候可以自己動手再倒。另一邊的蠟燭旁要放上鞭炮,到儀式完成後燃放。桌子的北沿上豎一木架子,架子裡放有著菩薩名字與影象的摺子,大氣又形象。

一切快大功告成了,我們一家人就一一在菩薩面前作揖。等到香燭燃到一半左右時,全家又一次一一向菩薩作揖。然後爸爸吹滅蠟燭,把鞭炮拿到門前放了,把紙錢燒了(我們這許多老人都不說燒紙錢,而說成敬紙線)。這算是跟菩薩送行,也是希望自己的祈禱可以成真。

在震耳欲聾的鞭炮聲裡,我默默祈禱:願家人平安、快樂,願自己的學習越來越好,願一切希望可以成真。

過年習俗作文 篇8

國小四年級作文 ,1469字

【過年習俗】

邱關潼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尤眨?馨研綠一瘓煞??rdquo;一年一次的春節馬上就要到了,“寒冬臘月”你們知道是什麼時間嗎?“寒”是十月,“冬”是十一月,“臘月”是十二月。春節有好多習俗,你們知道有哪些嗎?放鞭炮、吃餃子、貼窗花……你們快來跟我來看看吧!

春節時家家戶戶都貼上了紅紅的春聯和窗花。有一年,爸爸把“福”字貼倒了,我著急地說:“爸爸,你把福字貼倒了。”爸爸卻說:“沒貼倒,因為把“福”貼倒是財神到我們家裡了。”

春節還有放鞭炮這個習俗。傳說,“年”是一種居住在海底的凶惡猛獸。除夕的時候,“年”獸就會出來到處禍害人間,人們都嚇得跑到深山裡居住。有一年,“年”又來了,當人們收拾東西準備逃往深山的時候,有一個過路的老爺爺對一個老奶奶說:“可以讓我在你家住一晚嗎?我一定會把年獸趕跑。”老奶奶還勸老爺爺去深山居住。但是老人堅持留下,老奶奶見勸不住,便自己上山躲避去了。晚上“年”來到這裡老爺爺用春聯、鞭炮、打敗了“年”獸。第二天,大家回到村裡,發現村裡安然無恙。原來,那個老爺爺是一位神仙,看到大家的疾苦特意來幫助大家。而“年”害怕紅色和鞭炮,從此每到過年就會有貼春聯、放鞭炮的習俗。

我非常喜歡美麗的春節,喜歡春節的習俗文化。每一個春節都給我一個美好的時光。

【過年習俗】

周王棟

你知道“寒冬臘月”是什麼嗎?“寒”,指的是十月;“冬”,指的是十一月;而“臘月”,指的是十二月。每當過年時,我就情不自禁的想到王安石寫的古詩《元日》,這首詩是這樣寫的:“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尤眨?馨研綠一瘓煞??rdquo;

過年的時候要吃餃子、吃湯圓、貼春聯、放鞭炮……在春節裡,我最喜歡吃湯圓了,湯圓圓圓的,代表了團圓,裡邊還包著餡兒呢,其中我最喜歡吃菠蘿餡兒的。春節還要吃餃子,是因為有個傳說:說是春節不吃餃子,耳朵就會被凍掉。

在春節裡貼春聯、放鞭炮是因為傳說有一隻頭上長角的怪獸——“年”,它生活在海里,每年除夕的時候,它就出來到村裡搗亂。一年除夕的晚上,家家戶戶都爬到山上,就是為了躲避“年”獸。當一位老奶奶剛要走出門去山上避難的時候,一位老爺爺攔住了她,說要在這個村裡住一晚。老奶奶說:“不行呀,在除夕晚上,年獸會來搗亂的。”老爺爺說他能打得過年獸。老奶奶對他說了一句小心啊,自己也上山避難了。其實她不知道,那個老爺爺是個神仙,當年獸來臨時,老爺爺把紅紙貼在每家每戶上,年獸看見了,變得很害怕;當老爺爺把鞭炮點燃,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時,“年”獸被嚇跑了。後來,貼春聯和放鞭炮便流傳了下來。

我特別喜歡這些過年習俗,這些習俗讓我不但感受到了過年的歡樂,還讓我學會了很傳統習俗的知識。

過年的習俗 篇9

節日作文 ,344字

今天是大年初一,媽媽早早起來包餃子,爸爸也忙著貼春聯,我真開心。

媽媽包好了許多餃子,爸爸也貼完了對聯,我們就去爺爺奶奶家。到了奶奶家,家裡全是彩燈,媽媽說:“一會兒,你姑姑和姐姐來,我們去掛燈籠吧。“爸爸掛完,也快要天黑了。

姑姑姐姐都來了,我說:“一會兒吃完飯,我們去放鞭炮。”說著,我們就去吃飯了。媽媽做的餃子可真好吃,我們就吃起來,不一會,我們吃完了,我們一起看春節晚會。外邊家家戶戶張燈結綵,五顏六色,美麗極了。隆隆的聲音,天空中出現了一道美麗的煙花,像一朵五光十色的大花。外面的人家,有的放開門紅,有的放的煙幕彈,還有的放手搖花,各種各樣,美麗極了!

我和爸爸也放一些閃光雷和手搖花,震得天空噼裡啪啦。

家人在一起放鞭炮,吃團圓飯,看春節晚會,在一起團團圓圓的時光是多麼美呀!

過年的習俗 篇10

國小二年級作文 ,510字

快到春節啦!過年的習俗很多,但我最喜歡的就是跟爸爸媽媽去逛花市了。今年媽媽提議晚上去逛花市,這樣人會少些。星期一的晚飯後,我們來到珠海最大的花市:珠海體育中心花市。入目就是一片喜慶的紅,一排排紅燈籠高高掛起,我看見門口有幾隻小豬,每隻小豬頂著一個紅燈籠,像在慶賀春節的到來呢!

花市是由一排排的大棚組建,組成一條條花街。我們沿著第一條花街一家店一家店地逛,不時發出感嘆:“哇,好漂亮啊!”有五顏六色的蝴蝶蘭,有紅豔豔的杜鵑,有香氣撲鼻的水仙花,有高貴的芍藥,有火紅火紅的冬青,還有黃澄澄的黃金果……百花齊放,爭奇鬥豔,真是讓人應接不暇啊!

媽媽說過年買花也是有講究的,每種花都有它的寓意。比如買盒金燦燦的桔子樹寓意大吉大利;買棵桃花寓意走桃花運,適合單身的大哥哥大姐姐;買束鮮花寓意著花開富貴;買盆“五代同堂”寓意多子多孫!

花市裡,一派喜氣洋洋的氣氛,人們捧著自己心儀的花,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我們也是收穫滿滿,有爸爸喜歡的桔子樹,有媽媽喜歡的洋牡丹、桃花、冬青,有我自己親自挑選購買的花葉菊、蝴蝶蘭、仙人掌。真想把整個花市都搬回家啊!

春聯——最有中國年味兒的習俗 篇11

國小六年級作文 ,796字

快過年了,我和媽媽討論今年要做什麼有年味兒的事,最後我們決定寫春聯、貼春聯。春聯,以對仗工整、簡潔精巧的文字,來描繪美好形象、抒發美好願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

這次選的是五字春聯,上聯“花隨春意發”,下聯“福從好運來”,橫批自然是“來多多財”。

最近正和媽媽一起上林曦老師的書法課學習篆書,可是因為篆書字形太難,所以媽媽幫我選了可愛的娃娃篆體。在寫春聯之前,我先用毛邊紙練習了一遍,然後才開始在紅色春聯紙上寫。

寫春聯時,我把精力全部放在寫篆書“起行收、逆澀留、精骨肉、圓通厚”的心法上,等我寫完時,發現自己腰痠背痛,一點力氣也沒有,累得不得了,先去休息、休息再說吧。

媽媽給我拍寫毛筆的照片,可是因為我揹著光臉上黑糊糊的不好看,所以還麻煩爸爸打了反光板。媽媽拍照時,瑪麗還跳上來湊熱鬧,它還真是我們家的搶鏡王。

寫好春聯,我們就要開始貼春聯,這可是中國民間慶祝春節的第一件事情,每當臘月二十八、二十九,家家戶戶都在大門兩邊貼上嶄新的春聯。紅底黑字,穩重而鮮豔,表達一家一戶對新年的美好願望。

中國傳統是用漿糊貼春聯的,所以我先和爸爸一起做漿糊。先往小鍋裡倒入一點麵粉,再加上適量的水,攪拌均勻。開小火將鍋放在灶上,一邊熬,一邊快速攪拌,等水樣的麵糊糊變得凝稠,就可以關火了。等涼涼就是可以貼春聯的漿糊了。

我把寫好的春聯和做好的糨糊放在桌子上,再拿一把沒用的牙刷,沾上漿糊抹到春聯背面,上下左右都抹上。

爸爸在大門口放上一架梯子,我爬上梯子,爸爸把春聯遞給我。先貼上聯,貼在右邊,再貼下聯,貼在左邊,最後貼橫批,貼在大門中央的上方。

春聯貼好了,看著我自己寫的春聯,貼在我家的大門上,紅彤彤喜氣洋洋的,就像太陽把我們家照的分外明亮,溫暖。

濃濃的年味洋溢開來,我們歡歡樂樂迎接新春到來。

新年的風俗 篇12

國小三年級作文 ,588字

“噼裡啪啦”“噼裡啪啦”!過新年啦!過新年啦!你想知道過年的風俗嗎?就讓我來告訴你過年的一些風俗吧。

我們在臘月二十三的時候要貼春聯,把會帶來厄運的鬼神擋在門外,古詩有云“總把新桃換舊符”,告訴我們新的一年已經來到。這一天我們還要祭灶神。要在灶臺上放一些甜食,用這些甜食把灶神的嘴巴堵上,不讓他下凡來偷吃東西。

真正快樂的除夕到來了。我們今天可以放鞭炮了!“噼裡啪啦”的響聲裡夾雜著我們的笑聲。我們在廣場上跑來跑去。放鞭炮是為了趕走年這個怪物。傳說,這個怪物經常來到人間來禍害百姓,人們可被他害苦了。有一個老奶奶,在門上貼了紅色的春聯,掛了紅色的鞭炮,於是,年就被嚇跑了。於是,每年過年,人們紛紛在門上貼春聯,在門口掛鞭炮。我們還會在除夕這天得到大人們的壓歲錢呢,捧著沉甸甸的壓歲錢,我們高興極了。當然,團圓飯可是少不了的。桌子上的菜可豐富了!有餃子,代表萬事順利;有魚,代表年年有餘;有湯圓,代表團團圓圓;有火鍋,代表紅紅火火;有年糕,代表年年高。

在年初一,開門第一件事情,就是放鞭炮,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而在這一天,也不能掃地,因為會把好運氣掃掉,還不能倒水,怕把好的運氣倒掉。

在大年初二,人們還要去祭財神,希望財神會光臨自己的家。還要去外婆家拜年。

新年可真快樂啊!

春節習俗 篇13

國一作文 ,1244字

春節是人們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在這一重要節日中,人們自然會有許多習俗,比如吃餃子,守歲。春節並不是從除夕開始的,而是從臘月八日就開始了。

臘月八日是臘八節。這一天,人們通常都喝臘八粥,醃臘八蒜。臘八粥是由大米、小米、紅豆、綠豆、花生、桂圓、蓮子還有紅棗等幾種材料熬成。醃臘八蒜是把蒜剝去皮放到醋罈子裡。到了除夕,可以就著餃子吃。

臘八節過完後,再過一段時間就到小年了。灶神這天要趕回天庭,去向玉皇大帝彙報每一家人一年的功過是非,我們拿甜甜的年糕“賄賂”灶王爺,希望他在玉皇大帝面前只說我們的好話。

小年過完後,人們就開始為除夕做準備了。臘月二十四,這一天人們通常會打掃家裡,擦擦窗戶,洗洗被罩,乾乾淨淨地迎接新年的到來。

“二十五,做豆腐。”有條件的家庭在這一天會磨豆子,做豆腐。沒有條件的家庭,會在這天買豆腐或吃豆腐。

“二十六,割年肉。”在這一天裡,人們到街上去買肉,做成臘肉或留著過年吃。

“二十七,洗疚疾。”這天人們通常會洗洗澡,理理髮,把舊的一年裡身上的晦氣洗掉,高高興興的迎接新年的到來。

“二十八,貼花花。”“花花”指春聯、窗花、門聯、年畫、燈籠、福字等。我家在這一天也在門上貼上了年畫,頓時覺得屋裡的年味濃了不少。

“二十九,蒸饅頭。”在這一天,人們都會蒸各種各樣的饅頭,在以後的幾天中吃。姥姥在這天也蒸了許多饅頭,有刺蝟的,有桃的是,都很好吃。

除了以上這幾種習俗,人們還會買許多鞭炮,以備除夕晚上時放。因為除夕晚上的鞭炮聲是不能停的。

到了除夕那天,我們去了奶奶家。晚上,媽媽和嬸嬸在廚房忙碌了不多會兒,一頓豐盛的年夜飯就做好了。吃完以後,我們通常會看春節晚會。到了九點多,我們又吃了一頓宵夜。我們邊看邊吃,到了十二點,我們都困得不行了,就都上床去睡覺了。

初一早晨,我們早早的就起床了。早飯當然是餃子,不過在這近百個餃子裡,有二三十個包了一分硬幣的餃子。這是我們那的習俗。誰要是吃的硬幣多,誰在新的一年裡就更幸運。

吃完了餃子,除了家裡的老人留在家裡招待客人外,其他的人都出去拜年。我們會把村裡凡是認識而且很熟的人都走了一遍,向他們問新年好。

初一拜完了年,初二就該走親戚了。爸爸媽媽去了姥姥家,小叔嬸嬸去了小雨的姥姥家。他們吃過了午飯就都回來了。到了晚上,村頭響起敲鼓聲,於是我們幾個孩子和嬸嬸就去玩的。原來那裡不僅有敲鼓的,還有敲小鑼的。那裡聚集了一些人,大家繞著“樂隊”圍了一圈,找到自己認識的人,笑呵呵地聊起了家常。聊了一會兒,大家就都回家去休息了。

到了初三,我的那些姑姑和姑父們來看奶奶了。他們在這裡一直待到晚飯吃了才回去的。

到了初四,我們就回到自己家了。

年過完了,可是春節並沒有結束,要等到元宵節過完才算春節結束了。

元宵節,顧名思義,就是要吃元宵。北方人吃元宵,南方人吃湯圓。元宵是把餡兒和麵摻在一起做成的;湯圓裡面是餡兒,外面裹著一層面。元宵節又叫花燈節,過了這天晚上人們也都忙了起來了。農民該去幹農活了,學生該去上學了,又恢復了節前忙碌的景象。

新年 篇14

節日作文 ,458字

冬的幕簾徐徐落下,雖然空氣中還有些許寒意,但新春的腳步是抵擋不住的。

曾經的、現在的和未來的每一個新年的夜晚都是溫馨的,祥和的,每一個大年初一也是最開心的一天。在新年裡,我們拋開舊年的一切煩惱,沉浸在新年歡樂的鐘聲中。新年裡總會下幾場雪,如果新春第一天下了一場雪,那將是我們孩子最歡樂的時光。我們盡情在雪地裡狂奔,嬉鬧,玩耍,享受雪精靈給我帶來的純潔和美麗。“瑞雪兆豐年”,長輩們時常這樣誇讚雪。是啊,雪在寒冬裡保護了大地,也預示著來年秋的豐收,新年的雪就像是大地母親的年夜飯,所有生長在她懷抱裡的生靈都在受著這“年夜飯”的滋養。

新年裡除了雪,最讓孩子們興奮的還是煙花爆竹的聲響。小夥伴三五成群,手上握著鞭炮,蹲在地上,圍在一起,在雪地裡擺出各種爆竹的陣勢,用火星點燃新春的希望。望著漫天流星雨似的煙花,聽著爆竹聲聲聲清脆,我們也又長大了一歲。多少個充滿酸甜苦辣鹹的日夜,都凝聚在這一刻,隨著新年的爆竹聲把不開心帶走,把希望留下。

中華民族有各種各樣的新年,但不變的是我們的新年祝願,我們的團圓情結,我們的中國夢!

我家的新年 篇15

國小五年級作文 ,708字

又到新年了!過年的時候,外公外婆、小姨、哥哥、姐姐、還有紅玲阿姨都來我家聚會,一共有十三、四個人呢。

大年二十九的晚上,媽媽就忙著準備過年的食物和調料。媽媽把米飯煮熟,放進年糕機裡,過一會兒,雪白的年糕就出來了。媽媽把年糕切開晾乾,準備第二天早上吃。

大年三十的早上,親戚朋友們都來了。媽媽把炒好的年糕澆上番茄醬或辣椒醬請大家吃,大家邊吃邊說“新年好!”然後大人們聊天、喝茶、吃點心,小孩子們看電視、IPAD。中午我們吃烤肉,大人一桌小孩一桌,桌子中間擺了烤架盤,桌子上擺滿了牛肉,土豆,金針菇,蘑菇……媽媽幫大家烤各種好吃的東西,轉來轉去忙個不停。

吃完午飯,大人們下去散步了,紅玲阿姨和小姨陪我們玩,大家都在我房間裡看電視劇,吃東西。晚上的年夜飯我們吃火鍋。大家圍在一起吃著熱氣騰騰的火鍋,每個人都感覺很溫暖,很溫暖。

吃完午夜飯,我家最有特色的新年節目—新年聯歡會開始了。外婆當評委,我和姐姐當主持人,我們有時說中文,有時候說韓文,有時候又說英文,我們還用韓語唱了國旗歌,我、姐姐、媽媽表演了脫口秀,大家還一起跳了韓國舞,我們家的人還表演了韓語小品,把大家都逗笑了,使勁鼓掌。

聯歡會最精彩的時候是猜謎語和抽獎,抽獎的獎品有洗髮水,文具,手絹,豆油,我和我爸最幸運,都抽到了豆油。

然後,守夜開始了。我和哥哥姐姐跑到樓下放鞭炮,我們放了陀螺炮、天女散花炮、孔雀開屏,我放的火箭炮最厲害,衝到天上三、四米的時候就炸開變成了紅色的降落傘紛紛落下……

到十二點的時候,小區的鞭炮響成一片,媽媽喊我們回家包餃子了,吃完餃子,大家還有更精彩的節目呢!

這就是我家的新年—一年中最熱鬧最快樂的時候。

我家的新年 篇16

國二作文 ,775字

我以為,我家的新年算是很枯燥的。

我雖然畏懼煙花爆竹的巨響和那一股濃烈得嗆人的火藥味,但沒有了接連不斷的爆竹聲,過年的熱鬧也不知不覺削減了大半。有時我想起小時候的新年,那時候還沒搬家,從窗外一眼望出去也還能看見挺遠的景色—並不像現在被高樓環繞,陽光要繞幾個彎才能落在我窗邊的書桌上。

那時的新年總是很開心,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在沙發上擠成一團,邊有一搭沒一搭地聊天邊看春晚,我和弟弟就一邊用力捂著耳朵一邊還想聽見父母再聊些什麼新鮮事,嘴裡還嚼著難得能大吃特吃的糖果。外面的爆竹聲一陣接一陣,好像永遠都不會停下來。好不容易歇一會,只要有那麼一聲響,四周立刻就炸了鍋似的噼裡啪啦響開了。偶爾聽見伴隨著壯觀煙花的“嗖—砰”的聲音,我們也顧不得仍然噼裡啪啦的爆竹聲,匆匆忙忙拖著鞋跑到窗邊去看煙花。那時候總把眼睛瞪得發酸,但還是要瞪大著,生怕錯過了難得見到的漂亮的煙花。

現在不一樣,年三十晚上我們去了姑姑家,扳著手指數下來一共十六個人,八個大人八個小孩,也夠熱鬧了。可是不管是已經要升入初中的堂妹也好,正在念一年級的表妹也好,甚至連兩歲左右的兩個小小孩也好,都跑到樓上臥室裡幾個腦袋湊在一起,對著平板電腦“哈哈哈”地笑。大人們坐在樓下聊天,計劃著吃完晚飯打牌。我卻覺得少了點什麼。

直到突然從樓下傳來一聲爆竹的炸響,嚇得我慌慌張張地捂住耳朵,卻沒有了以前的一呼百應。我才發現,爆竹聲沒有了。

我終於可以安心地看電視,玩手機,吃東西,不必擔心突然的巨響,但是回想起那一聲有點孤零零的爆竹聲,總覺得這個年不那麼熱鬧。

到了春晚播出的時間,沙發上是擠不下大大小小十六口人的,何況大人們商量著打牌,小孩們也自動自覺的撤到了樓上,各玩各的。

這麼一路記下來,實在是件挺流水賬的事。

有可能高樓太多太錯雜,新年的氣息也要繞那麼幾個彎才能到達我家吧。

開心熱鬧過新年 篇17

國小四年級作文 ,1009字

一年一度的春節終於來臨了!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這個祥和的節日裡,家家戶戶都要放煙花爆竹,人人穿上新衣服,到處都是喜氣洋洋的氣氛。

其實,春節也叫過年。相傳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怪獸叫做“年,”在每年臘月三十和大年初一,他就會去吃村民們樣的牲口。後來出現一位大仙,告訴村民們說:這個“年”作惡多端,我是奉人來轉告你們,“年”怕火,紅色和響聲。你們只要在他出來的時候準備好這些東西,他以後就不會再來了。於是,村民們按照大仙說的,在臘月三十和大年初一的時候,在門前掛上彩燈,燈籠,到處燈火通明。村民們還在門前掛上大炮,院裡放上一筒煙花,等到年來了,就點燃煙花和大炮,不僅嚇走了年,而且煙花也很美,看上去讓人感到快樂。後來,放煙花爆竹就成了我國每年春節的傳統習俗。

在我家,除夕那晚,我們會把親人朋友聚一起吃年夜飯。告訴你們,我們家年夜飯裡可少不了火鍋!過年的前一天,我和爸媽,弟弟一起去買除夕吃的菜。爸爸,弟弟一組,他們買了魚,雞,螃蟹和羊肉。我和媽媽則買了西洋菜,木耳,黃花,香菇,珍珠菜,還不忘買上對聯和燈籠。買好這些東西,爸爸又帶我們來到買菸買花爆竹的地方,弟弟選了飛天鼠,沖天炮和黑老大,我選了砂炮,糖果炮和小炮,爸爸買了兩箱“滿地紅”,回到家,爸爸媽媽忙著貼對聯,而我和弟弟便笑著掛燈籠。

除夕夜那晚,爸爸請了他的朋友和同事,我和弟弟還請了好朋友楊欣悅,菜秀珍,楚姚和楊碩。看,我們個個都穿上了新衣裳,就像能給人帶來歡笑的開心豆,聽,家裡的安靜的聲音跑去哪了?熱鬧又是從哪鑽出來的呢?小孩子活潑天真的聲音,大人們專注的談話,你說會不會熱鬧呢?

“上主菜,羊肉火鍋!”伴隨香噴噴的菜香從廚房裡飄出來媽媽的呼喚。接著,媽媽端著羊肉火鍋從廚房走了出來。媽媽把羊肉火鍋放在桌子中間,爸爸又從廚房裡高聲喊到:“紅燒五穀蟹,五味雞,西洋東鍋脆皮魚!”菜都到齊了,家人一會兒就圍了一桌大口大口地吃起來。真是菜中美味呀!我們個個都把肚子吃得圓鼓鼓的,就像大西瓜一樣。

吃完飯後,到廣場看煙花:滿天的焰火千姿百態美不勝收,紅的、黃的、紫的、綠的……色彩斑斕,像柳條的,像樹葉的,像花朵的……

第二天一大早,我和弟弟就起床去拜年了。我們得到了很多壓歲錢。我準備用這些錢買一些開學要用的文具,工具書之類的。晚上吃過晚飯,我們拿出爸爸給我們買的煙花和鞭炮來放。就連我睡覺都夢見了我和弟弟放煙花爆竹呢!

今年的新年,我過得豐富多彩真開心!

新年展望之我的中國夢 篇18

新年展望之我的中國夢 ,1444字

自大航海時代以來,我們整個人類文明史的本質就是一場侵略與反侵略的鬥爭史。西方列強憑藉一時的科技領先為地球上的其他文明打造了三重枷鎖。第一重是屠殺,第二重是殖民,第三重是洗腦。西方列強對異己文明一律實行屠殺政策,只有當殺不乾淨才會使用殖民政策,而要對付那些連殖民這招也無法征服的文明時,他們則會帶上溫柔的面具對其進行輿論和思想洗腦,直至其自取滅亡。中國夢的實現,必先認識中國現狀。因為大多數國人都引用外國人的看法來看中國。因為大多數國人都用外國來對比中國……這似乎沒有什麼不對,但更有一些隱約的可怕之處!我上網查了一些資料,“中國人怎麼樣?”一半以上的中國人罵中國人……

請不要再說:“中國人沒有信仰。”因為你的爸媽也是中國人,沒有他們火熱的信仰和不計得失的付出就不會有你今天的生活。

請不要再說:“中國人沒有道德。”因為愛你的人都是中國人,你的妻子、兒女都是中國人。如果他們沒有道德,你就不會擁有家庭的溫暖。

請不要再說:“中國沒有未來。”你們的孩子還很小,他們還有漫長的一生要度過。如果你們掐死了他們心中的那份希望與光明,那他們將如何走完這一生。

請不要再說:“中國與我無關,大不了我移民。”因為就你移民了,如果中國出事,你也跟著遭殃。而對我們中國人來說,無論是印尼排華大屠殺,還是泰國暴亂中被虐死的華僑。又或是那些被美國警察強制從唐人街抓去修路最後活活累死的華人冤魂,也都在赤裸裸地警告著我們這個世界的殘酷。

我們生來就和這個國家緊密相連,我們終其一生無法將自己與國家命運割裂。只有中國強我們才能強。只有我們實現了夢想,中國才能復興。

二零一四年後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民夢!

神六飛天的時候,背景音樂讓我感到一種對未來的無限征服,掙脫現在的囚籠辦的震撼。那種感覺就好像是實現了心中的所想的那一美妙且回想實現前的過程一路的艱辛!《飛得更高》……

我有一個夢,那也是我母親中國的夢!我想在農業進行一次飼料改革,我想在農業中、山水中樹立我偉大祖國母親的旗幟!我深刻明白了,要實現這個夢需要很多技術與技能。我更明白,我必須反潑汙,反公知,反無知。我必須以中國人的文明融入我所創造的改革中去,這樣才是中國母親所期待的!在處於新年交替的時間了,我回顧這一年所為夢想做的努力,腳印扭扭曲曲,碰碰撞撞,但每一步都在前進。別人說你成績都不如人,別說外國學生了,你連中國學生都必不上。這句話很心酸,但酸的不是說我比不上任何人,而是在他眼中中國比不上外國,這才是悲哀之處。肯定的,夢想的路程會被人打擊,會被人阻攔,我不會說你堅持下去,我只會讓你回想下祖國母親的所經歷的,你的夢想實現是他強有力的欣慰及動力。又肯定,只要你想起祖國母親的過去,你便獲得堅持的毅力,不為什麼,為的是你叫中國人!

作為中國人,理應為中國夢奮其一生!但必先,請不要汙衊我們這個民族,請不要再詆譭我們同胞,因為你們每一次大範圍的潑汙,都是對希望的扼殺,對光明的遮蔽,是公知的幫凶,是無知的輕狂,是自我毀滅的先兆。所以,國民請擦亮眼睛吧!

中國近代史是屈辱史!中國現代史正在美滿的書寫!但這美滿需要我的夢強有力的注入,更需要國民的為中國夢而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不需任何的國外的言論以及指導,因為這不是政治,這不是競爭,這是我們振興我中華民族的文明,這是我們重造漢唐盛世的力量。中國夢的實現,必是中國現代的指導思想指明的方向!

要實現中國夢,你我的夢,則必先挑戰西方佈下的最後一道枷鎖吧!來吧,中華民族現在要飛得更高了!

同心共築中國夢!

新年展望 篇19

高二作文 ,829字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我們經歷了蝶飛燕舞憑香處,霧裡桃花迎客開的春天,經歷了清風醉月短松岡,欲使銀霜伴我狂的夏天。走過了秋寒露凍草逢霜,半掩藤門晚日黃的秋天,連那無風怎去浮身土,裕雪方知俗世涼的浪漫而又悽美的冬天都要過去,迎接我們的將會是新的一年,2014,美好的一年。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2013已經要離我們而去了,在2013這個平凡的一年,但對自己有了不平凡的認識,有許多的波折,但也充滿了希望,在2014,對自己有了新的展望。

人都說做什麼事都要制定計劃,可見,好的計劃是成功的基礎,戴爾。麥康基說過計劃的制定比計劃本身更重要,就像我們國家為現代化主義建設制定了經濟計劃,空間站計劃,航天站計劃等等,做為青少年,我覺得應當在新的一年裡把自己的計劃制定好。使自己更加接近於成功,與中國夢接壤。

夫特賴特說過計劃往往夭折於實施之前,這或者是由於期望太高,或者是由於投入太少。可見,有了計劃以後,我們往往缺少的是行動。中國計劃的成功都在於行動。對於自己,我的期望是為了理想而奮鬥,付出行動。雖然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但我相信,理想只要奮鬥,就可以開花結果變成現實,行動是成功的源頭,青少年的行動將是國家的希望。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少年與祖國息息相關,兩者少了誰都不行。當我自己有了計劃與行動以後,那麼在新的一年裡便有了一個期望。那就是對夢想的期望,自己那小小的夢與千千萬萬的人的夢聚集在了一起,便成了一個偉大的夢—中國夢。

每個中國人雖然都有不同的夢想,但那個希望祖國繁榮的的夢是中華子女的共同的夢,自強,富強,中國夢的口號在繼續。中國夢流淌過每個日日夜夜,流過每個人的內心,當自己和每個中國人離自己的期望不不遠的時候,那麼中國夢的實現也不遠了。

在新的一年,讓自己回首過去,珍惜現在,展望未來,展望自己的夢,展望中國夢,用計劃,行動等實際的方式來讓自己的展望夢想成真。讓中國人用自己的行動來實中國夢成真,我期待這這一天。

中秋節習俗 篇20

國二作文 ,516字

我國傳統的節日很多: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在眾多節日中,我最惦記的是中秋節。

在中國農曆裡,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月亮從古至今都是思念、溫柔、美好、恬靜的象徵。人們仰望天空如玉盤的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我國人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即祭拜月神。有些地方還有活動,還形成了燒斗香、放天燈、走月亮等特殊風俗。人們把酒問天,藉此寄託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

吃月餅是節日的另一習俗,月餅象徵團圓。中秋節吃月餅據說始於元代,當時,朱元璋領導漢族農民反抗元朝暴政,約定在八月十五這天起義,以互贈月餅的辦法把字條夾在月餅中傳遞資訊。中秋吃月餅的習俗就這樣慢慢在民間傳開了。

月餅是中秋節必食之物,外表與口味也算是色雙美。款式層出不窮,有花邊的、有水果月餅、冰皮月餅……抹茶月餅以新綠茶味主餡料,口感清淡微香。五顏六色的月餅,吃起來感覺也不一樣。

中秋節不但月亮皎潔,花兒也舒展著身姿,尤其是桂花。人們在這一天除了賞月還賞桂花。農曆八月,古稱桂月。有句詩說的好:“月中有客曾分種,世上無花敢斗香。”不正是讚美了桂花嗎?

我喜歡中秋。花好月圓,共度良宵,浪漫溫馨中秋節,只留祝福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