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的物相關作文20篇
故鄉的物 篇1
國一作文 ,853字故鄉一詞,引我們無數的人心潮澎湃。故鄉的人,心地善良、淳樸;故鄉的物,包含著一段美好的時光,對於它,我們飽含深情,那就是“我驕傲!我自豪!”
故鄉的物包含著很多很多,如:食品、景物……它代表著故鄉獨有的特色。我的故鄉在美麗而富饒的海邊小城—威海。它是一個我最愛的詞,因為它是我的故鄉啊!威代表我們威海人威武不屈,不受敵人壓迫的精神;海代表我們的內心像大海般寬廣,胸懷遠大,不計較小事。
威海的食品,那可不用說,就一個字“好”。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威海當地的小吃就是與大海最為密切的海鮮。它可不同於其它地方的,如俗語說的“老闆魚”,它沒有一根真正的刺,全身由軟骨構成,所以它行動敏捷,在海里生活就象水藻一般,會跳優美的芭蕾舞。它的味道才叫好呢,不論是放鍋裡用清水加豆腐燉煮,還是放點麵醬做紅燒,都紅吃的不得了,老人、小孩子都喜歡吃,因為它的骨頭很軟,一咬就開。還有本地特有的“鷹爪蝦”,它的長相與他的名字一樣,整體形狀像老鷹爪子一般,成曲環狀,頭上的角也象鷹爪一般抓地,更加象一把尖刀,一不小心就會被它抓出血來。放到鍋裡清水煮熟,那特有的鮮味讓人久久回味。
威海的景色那叫一個字“美”。如劉公島就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島的兩邊綠草如蔭,周圍的建築數不勝數,如古老的屋簷下便是一個小型的漁船,雖然它的製造過程不困難,但卻是由千萬勞動人民的心血凝結而成。內還有一座橋,古樸凝重,上面的花紋,美倫美奐,生動形象的把龍威嚴的氣質表現了出來。還有環翠樓,一進門便是偉大的指揮家,為威海做出巨大貢獻的民族英雄鄧世昌的雕像,它把環翠樓點綴的分外壯觀。再往前走便是石梯,從一月至十二月各個季節盛開的花兒紛紛展現在我們的眼前,雖然是石雕,但卻生動形象、栩栩如生。把牡丹的豔麗,黃菊的凝重,百合的柔美……通通的展現了出來。登上前看環翠樓散發著一股文學的氣息,引我們歎為觀止。
故鄉的物,記載著一段歷史,一段時光,一段記憶,它使我心曠神怡,每當想起它時,便從心裡散發出一種自豪之情。我為我的故鄉感到驕傲!
故鄉的食物讀後感 篇2
讀後感 ,1089字葉落歸根,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事,可是還有很多人一輩子漂泊在外,無法回到故鄉。時光荏苒,有多少人漸行漸遠,有多少往事已被淡忘,唯有舌尖上的味道,久久難忘。初夏時節,閱讀汪曾祺的《故鄉的食物》,在書中慢慢回味舌尖上的故鄉。
喜歡汪曾祺的文字,源於那篇《端午的鴨蛋》,“筷子頭一紮下去,吱—红油就冒了出來。”一個“吱”,一個“紅油”,勾起了多少人的饞蟲,記住了高郵鴨蛋,也被他靈動的文字深深吸引。一個人如果對故鄉沒有深厚的感情,他無法寫出鮮活生動的文字。用真心情書寫文字的人,註定被讀者永遠欣賞。
汪曾祺行文簡潔,短短几句,讓人回味無窮。他博古通今,知識淵博,文字裡有很深的文化底蘊,令人佩服。他遊歷四方,走遍祖國的角角落落,對美食的研究,對風土人情的瞭解,讓人羨慕不已。閱歷淺薄的人,寫不出這樣津津有味的美食文章。
不管走多遠,不管吃過多少山珍海味,還是故鄉的食物最難以忘懷,小時候吃到的就是最好的味道。《故鄉的食物》分為六輯,前三輯的文章都是與食物有關的,後三輯《一枝一葉》《鳥獸蟲魚》《南北遊蹤》,看似與食物無關,實則不然,自然界的萬物皆有千絲萬縷的聯絡,匯成食物的味道,故鄉的味道。
五味人間,酸甜苦辣鹹,汪曾祺由南到北,又從東到西,在各座城市,各個民族間娓娓道來,給我們講所見所聞,文字成熟剔透,又不失幽默,告訴我們少了哪一味,都是有缺憾的人生,因此口味要寬一點,雜一些,對文化也要如此,試著去接受不同的人和事。
尋常生活,日常滋味。幾道家常小菜,也在汪曾祺的筆下開出絢麗奪目的小花,懷著對食物虔誠的心,美食美味不再是海市蜃樓。故鄉食物的香甜,那一聲聲吆喝“賣楊梅—”聲音嬌嬌的,長鎖心頭。即使一棵普通的野菜,也因為懷著對生命的尊重,而賦予它高尚的品德,“抱娘蒿,結根牢,解不散,如膠漆……”這份美好緣於家鄉的野菜。
民以食為天,文字與食物,最美的結合。食物之美誘惑的是味覺,文字之美是一種升級,讓你有種酣暢淋漓的感覺,渾身舒服,美味由舌尖遍佈全身,心要嚮往的地方,必定會實現。如果文人都是如汪曾祺那樣的好廚藝,相信中華美食的春天一定會錦上添花。
一枝一葉,鳥獸魚蟲,皆是緣,細心觀察,都會帶來無限驚喜。沒有土壤,沒有水分,被人遺棄的芋頭也能讓我們看到一點生活的勇氣,感悟出人生的真諦。一個人遠離故土,辛苦求生,或許這點點希冀撐起了對故鄉的思念,才勇敢前行。
身還在,心已遠。《故鄉的食物》帶著一顆流浪的心,回到清清小河邊,母親的一聲聲呼喚,姥姥蒼老的手熬煮的湯粥,張開嘴,細細品,慢慢嘗。故鄉,舌尖上的味道,永難忘。劉洪靜
故鄉的食物讀後感 篇3
讀後感 ,529字“沒喝過豆汁兒,不算到過北京”
汪曾祺這本《故鄉的食物》講述了很多地方的吃食,不同風味,及做法。所謂豆汁兒,就是製作綠豆粉絲的下腳料,有股酸味,。而在另一位老饕梁實秋的《雅舍談吃》中,同樣也描述了這種過去北平地道的平民食物。
汪曾祺是江蘇高郵人,他的語言雖然平淡,但風趣幽默,字裡行間透出輕鬆鬆。除了講吃食,他還會在其中插入笑話,對一些人和事自己的看法。
“口味單調一點,耳音差一點,你還不要緊,最要緊的是對生活的興趣要廣一點。”
王晨琪是一個很樂觀的人,他曾經被下放到一個馬鈴薯研究站,任務是畫一套馬鈴薯圖譜,他遠離了故鄉,獨自生活在荒涼的絕塞,寂寞荒涼。但他仍然想到好的方面,悠閒自在的過著日子。同時他也很認真的對待,不厭其煩地畫著馬鈴薯花,薯塊,積極地探索生活。
“肉剁極碎,成泥狀(最好用刀背剁),平攤在豆腐皮上,摺疊起來,如小錢包大,入油炸,亦佳”
他描寫做法時十分細膩,從中可以看出他除了講究吃食外,還會研究吃食的做法。
汪曾祺對故鄉的懷念,對兒時記憶中的食味,印象是十分深刻的,我們可以從中看出情感的點點滴滴,是十分溫暖的,即使懷念也不會太悲傷。
王曾琪以獨特的視角去觀察生活,永遠對生活充滿興趣,文字樸實自然,恬淡寧靜,讓我們感受到他的精神。
故鄉的食物讀後感 篇4
讀後感 ,1166字看到這書的名字,對我而言,必定索然無味。但是,像汪曾祺這樣的文學家原來也寫吃的東西哇?憑著這一點點的好奇,我還是翻開了書頁,不一會兒便找到了答案:“總之,一個人的口味要寬一點、雜一點,‘南甜北鹹東辣西酸’,都去嚐嚐。對食物如此,對文化也是這樣。”僅憑著這一兩頁的文字,我就對汪曾祺這位學者佩服得五體投地。他寫我們知道的烹大蝦、烤全羊、油炸辣椒拌飯,也寫涼拌元妥、油餅就蒜……引人入勝。我開始認真看這本散文集。
汪曾祺介紹食物,也穿插著介紹經歷的往事、文化、名人和文學,還從許許多多小事中尋找出生活的真諦。他寫老北京賣豆汁兒的攤子裡鹹菜不要錢,一位保定人坐下要了一碗鹹菜;寫自己在王二的攤子上花二十文錢買一小包炒豌豆,撒上點鹽,走到家門口也就吃完了;寫有人家將煮熟的大粒蠶豆用線串成佛珠給孩子掛在脖子上,一顆顆剝著吃;寫映時春飯店裡能幹的堂倌,點菜、上菜、結賬算錢,全部由他一人來管,一刻不停,頭腦卻清晰靈敏;寫緬甸人賣餌絲,緊挨著國界線,這邊遞過去人民幣,緬甸女孩遞來餌絲……很有意思。我覺得我們也應該這樣,不錯過生活中任何一個細節,去尋找生活中有趣的一面。
他寫到沽源的馬鈴薯研究站時,說自己發現了馬鈴薯兩種不同的花香,對著馬鈴薯畫畫,到山上烤蟈蟈吃,讓我感慨深刻:一個人,遠離了家人和故友,獨自生活在荒涼的絕塞,也能夠樂觀地生活,這樣的人心胸是多麼的開闊呀!他寫自己坐在街邊灘頭的矮腳長凳上,要一碗老豆腐,就半斤旋烙的大餅,夾一個薄脆,吃得香噴噴的。在攤頭吃飯說明他當時並沒有什麼錢,但也能想辦法把生活過得有滋有味。
這本書中許多細節,也足足能夠說明他學問鑽研得很深,還博覽古書。他寫葵就寫了一個章節。從《十五從軍徵》中的句子“採葵持做羹”中提問:葵怎麼能做羹呢?然後找了許多書,最後才知道以前所說的葵就是現在的東建菜!他寫鯉魚時,說寫《水滸傳》的施耐庵和羅貫中吃鯉魚是外行,因為最好的鯉魚是三斤左右的,吳用要吃十四五斤的魚,太重了不好吃了。這麼厚的《水滸傳》,汪曾祺老先生真是看得細緻,並且敢於批判別人的不足。“我希望評論家、作家—特別是老作家,口味要雜一點,不要偏食。不要對自己沒有看過的作品輕易地否定、排斥。不要像我的那位同鄉一樣,問道:‘這個東西能吃?為什麼要吃這種東西?’我希望他們能習慣類似苦瓜的作品,能吃出一點味道來。”“有些人總想把自己的一套強加於人,不獨文化。比如文學,就不必要求大家都寫‘主旋律’。”……從很多地方都可見,他在活中食物比別人嘗得多,在寫作中主題比別人新鮮;也敢於批判,把自己的真實想法談吐出來。
《故鄉的食物》對我來說感觸猶深,不僅僅瞭解到了許多我從沒吃過的食物,讓我眼界大開,也讓我深刻地瞭解了汪曾祺這個人。口味單調一點、耳音差一點,也還不要緊,最要緊的是對生活的興趣要廣一點。
故鄉的食物讀後感 篇5
讀後感 ,698字舌尖上的故鄉
汪曾祺的《故鄉的食物》,樸實,卻觸動人的情思。
時光荏苒,有多少人漸行漸遠,有多少往事已被淡忘,唯有舌尖上的味道,久久難忘。這就是《故鄉的食物》,所寄託的,是美食,更是懷念。
汪曾祺以他樸實卻詼諧的文字,訴說著自己的懷念,從“端午的鴨蛋”對高郵的懷念和自豪,“故鄉的食物”那最富浪漫主義的夜晚,“昆明的雨”那對昆明的喜愛……很多很多,但這些更讓我們明白:美食,不僅僅是味蕾的滿足,還有情。
民以食為天,文字與食物,最美的結合。食物之美誘惑的是味覺,文字之美是一種升級,讓你有種酣暢淋漓的感覺,渾身舒服,美味由舌尖遍佈全身,心要嚮往的地方,必定會實現。
汪曾祺的感受,從古至今,何人不有?從蘇軾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到余光中《鄉愁》中鄉愁如同“一枚小小的郵票,一張窄窄的船票,一方矮矮的墳墓,一灣淺淺的海峽”,鄉愁四韻,對故鄉的思念,人人皆有,異鄉的食物,再鮮腴的食物,在無可方比的味道,和家鄉思念的沉澱相比,著實微不足道。
故鄉,生命開始的地方,人的一生走在回故鄉的路上,同一片土地,生火,做飯,用食物凝聚故鄉,慰籍家人。平淡無奇的鍋碗瓢盆裡,盛滿了中國式的人生,更折射出中國式倫理,人們成長,相愛,別離,團聚,故鄉美味,也是人生百味……
故鄉,美食中的回憶,永感激。
故鄉,味蕾中的纏綿,永品鑑。
故鄉,舌尖上的味道,永難忘。
故鄉的食物 篇6
高一作文 ,957字歷千帆,嘗百味,只道人間好滋味。
——題記
“民以食為天”這出自中國人之口,不可以偏概全說這是地球人的習慣。中國人會享受生活,享受美食,這可是出了名的。上到玉盤珍饈,下到市井小食,中國人無一不愛。約上三五好友,去雅座,還是去大排檔,隨心情。反正好好吃上一頓,煩惱不說全無,至少消了大半。在美食中尋找生活的滋味,也不失為一大妙計。
汪曾祺為江蘇高郵人,出了名的鹹鴨蛋便出自於此。江蘇地處南方,富饒的物產讓汪曾祺開啟了味覺之旅,野菜,炒米,海鮮,在帶他品嚐美食的同時更帶他經歷人生滋味。也正是如此,汪老練就了一顆包容萬物的心,願意去體會,去品味各地的佳餚。
昆明的雨帶來的有不同種類的菌子。各類的菌子都給汪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味道濃厚的牛肝菌,昂貴的雞樅,中吃不中看的乾巴菌,還有中看不中吃的雞油菌等等。不同的菌子折射出社會上不同的人,不難看出,汪老相對於雞油菌,更加偏愛於乾巴菌。沒人喜歡“花瓶”一類的人,光鮮亮麗的外表只是包裹著空空如也的靈魂。不知是該感謝上天賜予的一副好皮囊,還是嘲笑那下里巴人般的見識。當然,人各有志,只在於你以何種態度面對未來。
中國的茶文化可謂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書中對各地茶文化的介紹也不在少數。龍井,綠茶,青茶……包括廣東等地喝早茶的習慣,都可以表明,茶早已浸潤人們的生活。茶更是佛門的標配,茶香總是伴著木魚敲擊的聲音飄出。中國人對生活的考究可謂舉世聞名,茶,便是很好的體現。一長串的工作只是為了品一杯上好的香茗,只可惜現在竟然漸漸被快餐文化所侵蝕。
鱖魚是汪曾祺在諸多魚類中所偏愛的一種。或許是受張志和“桃花流水鱖魚肥”這種美的薰陶,我的潛意識總讓我覺得這會是一種美麗而浪漫的魚。只是可惜,不然。鱖魚的食物是小魚。只是其肉質鮮美,品質上乘罷了。
食物的產生往往是因為當地的文化和環境而產生,汪老的這本書的後半部分也有描述,這裡就不加贅述了。
食物中有五味,生活裡亦然,不同的地方的不同口味,與當地人的性格有很大關係。酸,甜,苦,辣,鹹,無一不充斥著生活的點點滴滴,只能用一顆恬淡寧靜的心來面對了。
生活百味,只願你淡然面對……
故鄉的食物 篇7
國小五年級作文 ,893字在汪老先生的筆下,無論是端午的鴨蛋,或是北方的葵薤,總能觸動你內心深處那塊神祕的地兒。
我亦是在想,在我的筆下,在這兒,在這塊江南的紅壤之上,有沒有能撩動他人心絃的味道?想必臨海的港口之城,我的故鄉寧波,定能呈上滿意佳餚。
海里的事物,可謂萬千,只要是能被漁夫寧波人抓上來的,就能做出垂涎的菜品。拿蟹來講,好蟹能來個噴香四溢,小蟹也能醉醃得人垂涎欲滴,或又是死蟹、老蟹、青蟹等,弄出個“紅膏炮蟹”,也別有一番滋味。
再說那浮在水裡飄著桂花香的滿滿一碗寧波湯圓。它不是長在水裡的生物,而是要在水裡煮過之後,讓僵硬得身軀頓時鬆弛下來變得水靈水靈的小點心。湯圓味道眾多,我尤愛豬油芝麻的。芝麻的甜與鮮和寧波人豬油中獨有的,讓其他人受不了的怪與膩味融合交織在一起,真是叫人心馳神往。那也是寧波的故鄉味。
山珍海味,而怎又缺少了山上之物呢?先說雷山的毛筍,就拼得過其它事物好幾個兒檔次。雷山的毛筍——尤其是在清明時節——顯得格外的大。有些看似只有“一角”,深埋於地底下,地上只露出一個尖兒的,但要是你一鋤頭下去,瞪腳-使勁一蹺,那巨大的筍就會乖乖地從地裡爬出來。筍也有多種煮法,寧波人口中最經典的,是紅燒的筍配上豬肉切塊。筍不過嫩也不老,一口下去是連絲的切斷,齊齊地在你牙上掃過;吸吮了筍的汁水的肉,飽滿充分,是那些“煎肉”“炸肉”能相比的呢?
每每佳節,家人團聚一起時,一桌團圓飯少不了的,再諸如血蚶、對蝦以及水蜜桃等,可是數不勝數的了。
許多甬城學子,他們依舊生於寧波,長於寧波,他們的口腔中滿滿的寧波味兒,卻不自知。我問他們寧波有哪些特色的食物,都撓撓頭一概不知。他們忘記了特有的東海鮮,忘記了豬油味兒,忘記了山裡嫩。
你是殘疾嗎?我不是。
你是另類嗎?我不是。
你又只是一句:我太忙了。
忙得顧不上細細品味故鄉的食物,忙的不能對故鄉的佳餚發出一聲驚歎?
也許,你的雙目因為難以發現故鄉的一事一物而失去光澤,你的內心也因忘卻了故鄉而乾涸了吧。
故鄉的棗樹 篇8
國小六年級作文 ,589字我的故鄉在一個遙遠的小山村,院子裡有一棵棗樹。我喜歡棗花的清香,棗兒的甘甜,更喜歡棗樹的平凡與奉獻。
春天來臨,棗樹那彎曲得很古怪的枝丫上抽出片片嫩綠的葉子。過了些日子,像是突然從綠葉間冒出細碎的,淡黃的小花。一朵朵,一簇簇,玲瓏別緻,滿樹都是,在綠葉的映襯下分外漂亮。偶爾一兩隻蜜蜂在花葉間飛舞,像是一幅畫似的。這時,院裡屋裡洋溢著棗花那淡淡的清香,進門的客人都說好香,我們全家人都有一股自豪感。
棗花謝了,落滿了一地,這時樹上便結出一顆顆淡綠的小棗兒。等到夏秋季節,棗樹茂密的枝葉層層疊疊,一簇堆在另一簇上,樹下濃蔭密佈。我和小夥伴們便常常在樹下乘涼,玩耍,那歡樂的笑聲把樹上的棗兒都震落下來了。熟透的棗兒掛滿枝頭,像一個個的紅燈籠,在月光的映照下紅通通的,發著光。我摘下幾個分給小夥伴吃,看著他們甜津津地吃著我家的棗兒,心裡比他們更甜。
去年冬天,爸爸買回了一套傢俱,設計新穎,做工細緻,尤其是傢俱上面的木紋:有的如湖中蕩起漣漪,有的如層層疊起的浪濤,有的如一渦清澈的泉水在迴旋流轉……總之,有一種獨特的美。爸爸告訴我:“傢俱是用棗木做成的。”我很驚訝,沒想到遍身長滿棗兒、爬滿密密麻麻皺紋的棗樹竟能製出如此精美的傢俱。一股敬意油然而生。
棗樹,平凡的棗樹,把一切都獻給了人們。村裡有許多叫“棗花”、“棗麗”、“棗根”名兒的人。父母大概也是希望他們像棗樹一樣平凡而有用吧。
故鄉的小河 篇9
國小三年級作文 ,315字每當我看到我房間的那幅畫,我不禁想起了故鄉那條清澈見底的小河。它在別人眼中是平凡的,但在我眼中她是美麗的。
春天,小河解凍了,小河周圍的草坪上,小草探出小腦袋,柳樹也發芽了,各種各樣的花兒都開了。天空上一群大雁飛過,它們好像在跟小河打招呼。啊!小河的春天真美麗!
夏天,小河的水清清的、涼涼的,鴨子戲水,小魚在水裡游來游去。小河的夏天是鴨子、魚兒的樂園。
秋天,樹木的葉子紛紛落下,好象一隻只蝴蝶飛過,輕輕的飄在小河裡,好像大地媽媽給小河織的一件小花襖。
冬天,寒風呼嘯,小河上結了一層厚厚的冰。我們在小河上滑冰,小河的冬天是我們的樂園。
小河一年四季都是美麗的,河水都是晶瑩剔透的。啊!故鄉的小河,因為有你我們的生活才變得美好!
故鄉的餃子 篇10
國二作文 ,1047字爐火燒的很旺,連空氣都被映襯得紅豔豔的,火苗劈啪地跳躍著,不時迸射出一兩點快樂的火花,喜氣洋洋的。還有樑上的燈籠,門外的春聯,懸起的鞭炮……故鄉一切的一切,都透露著濃濃的過年的味道。
每逢春節,我們都要回遠在農村的奶奶家過年,團聚的年夜飯,餃子是必不可少的。
大年三十的下午,奶奶家擠滿了人,所有的親戚都來了,其樂融融。一群小表弟的嬉鬧聲使年的氣氛更濃了。大家都在忙碌著,包餃子可是重頭戲,不一會兒,面兒、餡兒等都備齊了,花花綠綠的餡兒端上了,香噴噴的,這熟悉的味道,是我最愛的三鮮餃子餡。圍在圓桌旁,大人們開始一邊有模有樣地包餃子,一邊拉著家常,說著自己這一年的喜怒哀樂,餃子皮在她們手中變成了少女的裙襬,在擀麵杖下翻飛著,旋轉著,越來越大,而笑容也如裙襬般飛揚在大人們的臉上。我在一邊和小表弟們玩著,但只要一看見奶奶開始往餃子中包紅棗、糖塊和硬幣,我就會安靜下來,十分乖巧的在奶奶身邊坐下,以幫忙為由,擺著案板上本已擺放整齊的餃子,實則是在一個個肚內有寶的餃子邊上揪起一個小尾巴,統一藏在餃子皮的“裙褶”下,十分隱蔽,不仔細看還真看不出來,不一會兒,板上就有了十多個翹著小尾巴的餃子了。大人們還在開心地聊著,我便悄悄回到了小表弟們中間,想到自己的傑作,不禁暗暗竊喜。
年夜飯上桌了,而我卻眼巴巴的盼望著被留作壓軸最後登場的餃子,只見他們還安穩的躺在案板上,沒有人發現我對他們動了手腳,小表弟們一個個摩拳擦掌,聲稱自己要吃多少個包錢的餃子,我表面不做聲,心裡卻暗自想,有我在你們誰也別想多得。終於,等到餃子下鍋了,只見它們一個個爭先恐後的跳進翻滾的水中,歡快的擠著,不一會兒就肚皮朝天浮了上來,轉眼間,一盤熱氣騰騰的餃子就在我們的簇擁下上了桌,我一馬當先的翻動餃子,尋找著“小尾巴”,小表弟們也不甘落後,都站了起來,伸長脖子仔細的盯著,一雙雙筷子在盤中撥弄著,忽地看見一個沖天的“小尾巴”,我毫不猶豫的夾了起來一口咬去,“哎喲,咯著我的牙了”,只見白白的皮裡,粉嫩的蝦仁,紫紅的肉丁和青蔥的韭菜中間,赫然立著一枚硬幣,在小表弟們眼饞的目光中拔得頭彩的我不禁眉開眼笑,而大人們也邊吃、邊聊、邊看著我們笑著……
又是一年過年時,因故不能回到家鄉,飯店的年夜飯依舊豐盛,熱氣騰騰的餃子上桌了,我咬了一大口,依然是我最愛的三鮮味,但沒有了紅棗和硬幣,也少了一份期待,更少了一份親切的故鄉味道。故鄉的餃子,包進的不僅是美味的餡兒,更是親人們滿滿的祝福和愛。騰騰熱氣中,我彷彿又看到了親人們盈盈的笑臉……
故鄉的秋作文 篇11
國一作文 ,1672字【篇一:故鄉的秋】
故鄉的秋,我兒時的玩伴。
小時候,我住在故鄉。那是一個偏遠的山村,樹木叢生,落英繽紛,如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在那裡,故鄉的秋陪我度過了一個美好的童年。
朔方的秋,總不比南國。南方的秋,總在你毫無察覺時悄然而至,雖是秋天,卻使人感到“潤物細無聲”的溫緩。而北方的秋,總像個頑皮的孩童,突然間跳入眼簾,令人猝不及防。故鄉的秋就是這樣。“一層秋雨一層涼”是故鄉秋的真實寫照。往往一場秋雨過後,天氣就驟然涼爽起來,炎炎的夏日一掃而空。我也總喜歡在這時跑出家門,去感受那秋日的涼意。行走在鄉間小路,踏著被秋雨滋潤後微溼的土地,享受那裹挾新鮮氣息的雨後清風,便能感受到自己已融入那寬廣的自然,那美好的秋天。
“秋”由“禾”“火”構成,意思是莊稼長得紅紅火火。這一點我一直深信不疑。在故鄉,秋天代表收穫。站在田野上,放眼望去一片金黃,農田裡還有農民在辛勤地採摘著,臉上全都掛著幸福的微笑。一時間,這片天地間彷彿只剩下那片金黃與那抹微笑,交相輝映,奏成一曲美妙的音符,與那絲絲清風應和著。晚上,爺爺用新收的穀子做了飯,一家人全都洋溢在歡快的笑聲中。這笑聲溫暖了寒夜,也溫暖了我的童年。
故鄉的秋陪我慢慢長大。最終,我走出了農村,也走出了她的陪伴。但故鄉的模樣依舊迴盪在我的腦海,揮之不去。直到那天……
那天,是我時隔七年重回故鄉,在我最難忘的秋天。然而,回到故鄉後,眼前的一切震驚了我:昔日蜿蜒的鄉間小路變成了筆直的油柏大道;那大片的田野也已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巍峨聳立的工廠與樓房。一切的一切都瀰漫著人類工業的氣息……昔日故鄉的秋去了哪裡?
我知道,故鄉的秋已然遠去。當故鄉在城市的銅牆鐵壁間逐漸迷失時,她就已悄然離開,再也找不回來了。
但我還知道,故鄉的秋一直留在我的心裡。
【篇二:故鄉的秋作文】
當冰爽薄荷般的微涼秋風喚下第一片枯葉,就暗示著秋天已經優雅的踮著腳悄然來到。
想到秋天,似乎總能令人想到枯黃的落葉,涼爽到有點兒冷的天氣。但這與我故鄉的秋不同,或許是故鄉太美,秋天憐香惜玉,對她溫柔了許多。
故鄉的秋是忙碌的,一年的辛勤勞動,只在秋天才收穫自然慷慨的饋贈。天還微微亮,甚至還帶有漆黑的墨色,家家戶戶如收到命令,陸陸續續開啟燈,默默收拾東西,不言不語,出奇的默契。溫暖的橙黃色穿過窗子射出,燈光如薄霧籠罩整個村子。縷縷青煙悄悄從煙筒飄出,很快融入清晨牛乳般的天空。
農人穿戴整齊,向田間地頭開去。園裡枯葉已經落下,只有幾對“亂世戀人”還眷戀著不肯離去,在風中搖曳。各類水果緊緊密密掛滿枝頭,真的像別人說的,壓彎了枝頭。戴著頭巾的婦女熟練扭下果子,樹枝上下搖晃,花了眼。田間路邊潮溼的泥土味與蔬菜特有氣息夾雜,融合,混成獨一無二的芳香。黃昏燃盡,載著滿筐的果實,車燈照亮了小路,灰塵在光束中頑皮跳動。車笛聲,車輪聲,吵鬧聲交織,這是一天聲音最多的時刻。農人喜悅談論的今年的收成,又在打算明年的種植。
故鄉的秋是悠閒的。當然,這隻屬於老人。太陽在空中待得不耐煩時,老人才慢慢悠悠從屋裡搬出老躺椅,放在院中央,舒舒服服往那一躺,吱吱呀呀搖著。拿本書,聽收音機,要不乾脆閉目養神。跟夏日能煎蛋的“暴脾氣”相比,包裹奶油泡沫的香橙太陽要柔和太多。陽光穿過霧氣,潤滑輕柔像絲綢,朦朦朧朧,茫茫渺渺,是少女舞動的裙角。也有的拿著馬紮坐在門前,點根旱菸,閒聊著。
故鄉的秋是歡快的。大人忙著,老人偷閒,最愜意的莫不過小孩子。隨意喊喊幾個平日裡一起調皮搗蛋的夥伴,像脫韁馬駒瘋狂竄來竄去。上山,採野果,但最喜歡的地方是小河邊。河水似乎比春夏的更清澈,更寧靜,幾片上游的樹葉順流在水中蕩啊蕩啊。小魚小蝦早躲起來,不過這不會掃興,我們把胖乎乎的腳丫泡著水裡,撿起石頭打水漂,追趕戲水的鴨子……累了往地上順勢一躺,枯草抗議的輕扎臉龐。女孩子摘朵野花戴在發間,嘴裡嚼著酸酸甜甜的小野果,聊聊昨晚那個超人怎樣打敗怪獸。追逐打鬧,享受小孩子的秋天。
秋,忙碌,悠閒,歡快。不同原料劇烈反應,似乎很矛盾卻又十分協調,也許只因為她是我故鄉的秋天。
故鄉的果園 篇12
國一作文 ,940字故鄉是美的,但故鄉的果園是最美的。
說是果園,但裡面也有山羊蔬菜農作物什麼的,一條只供一輛三輪車過去的顛簸的小路,我要麼坐在三輪車上一晃一晃唱著歌進去,要麼邊採野花邊拔草進去,每次進去都有很多人來迎接我:一些小動物,小辣椒姑,還有姥姥姥爺的鄰居,可熱鬧了。
當然不是每次他們都有空的,但每次不可缺少的就是那三條大狗,我每次都要踩著別人家的菜地才敢進去,不然你走到半響,那三條狗冷不丁的大叫起來,又蹦又跳的,雖然有鏈子,但我還是很害怕的。
通往果園的深處沒有路,全被一棵棵果樹迷失了方向,嘿,你要是不熟,非迷路不可,有的地方還有西瓜、黃瓜、無花果什麼的,悄悄告訴你,如果要進果園一定要小心著點,因為裡面太茂密了,特別是收穫季節,你在樹之間鑽來鑽去,會有蟲子落到你的身上!還有腳下,如果你不小心踩到“爆雞”家的花生地你就慘了,準會被那家人罵的很慘,什麼不小心啦沒教養之類的話
果園裡的小房子是我的最愛。
兩米之內是石板路,還有幾盆油菜花,然後那些石板路包住的就是一座小房子。當然不止我們家的果園有,別人家的果園裡也有,不過我們這間是最好的,它是姥爺親手蓋起來的,對了,家門口的小院裡還有一個放柴火的小舞,也是他親手蓋起來的,果園裡的小屋裡是裝農藥、水果的,還有一張用幾塊木板搭起來的創,還有一個自制的窗簾,而且門是用鎖鎖住的,每次進去我都要很神氣地揚起下巴開鎖,我經常在外面玩,玩累了呢就衝進來,喝口水,吃這房間裡有的水果,洗把臉,然後聽聽音樂,眯眯眼,嗯是不是比理想的境界還要閒適呢?
在不同的季節裡,果園都要打農藥,五一的時候還要刨花生呢,我還清楚的記得我在六七歲的時候,我們全家一起去幫姥姥姥爺刨花生,我在三輪車上閒得無聊,要不下去幫他們幹吧,誰知一個腳剛踏下去感覺地面好像正在坍塌,向下一看,哇!這麼厚的一層土,好鬆軟的感覺,我向媽媽所在的地方走去,還沒走過去就看見腳下有一隻蚯蚓在爬,旁邊呢?還有一隻,前面後面,還有周圍……“啊”我大叫,隨機亂跳,引起了全家的注意,我爸爸連忙跑過來把我抱回三輪車上,敲了一下我的頭“怕蟲子還下來瞎得瑟”
還有打農藥的時候,葉子全白了,姥爺的衣服、褲子全被染白了,臉上還有一塊一塊白色的農藥,看起來好滑稽。
故鄉的果園,我永遠深愛著這片土地。
故鄉的桃樹 篇13
國一作文 ,501字我的故鄉以桃樹聞名,我對故鄉記憶最深刻的也就是桃樹了。
桃樹開花時是在春分前後,在那時不管在哪,陣陣的香氣都會撲面而來,而小孩子們淘氣,去花的海洋裡徜徉,那個摘花插在頭上,那個淘氣一溜煙就爬上了樹頂,這麼美麗的花,怎能有人不被吸引呢?在開花的時候,有很多人來我的故鄉觀花,那些人也會被吸引的暈頭轉向,流連忘返。那花的顏色真是吸引人,這個白裡透粉,那個則是全粉。一朵朵的花,就如同害羞的小姑娘,粉粉的臉蛋,美麗的模樣。
等到花慢慢的凋落,那飽滿的桃子肯定就要出來出一下風頭了。
桃子成熟後,個大香甜。什麼樣的桃都有。如果你渴了不用喝水,桃裡的水分可多了,比喝水還解渴呢。你隨便逛逛哪,都有賣桃子的,整個村子裡都洋溢著桃子的香氣,每個人家裡都會有好多桃子,每年都有桃王比賽。
桃樹不僅能觀賞,能結果它還能製成工藝品。
我的家鄉有好多賣工藝品的店,各種工藝品琳琅滿目。如果用桃木碗吃飯。米飯就會有不同的香氣,比普通米飯還香。傳說桃木還能辟邪呢,因為我爸爸也是賣工藝品的,所以我家裡也有好多工藝品。
就像歌詞唱的那樣“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是我可愛的家鄉”
粉紅的花瓣,香甜的果實,精美的工藝品。怎能不吸引人呢。
故鄉的小池塘 篇14
國一作文 ,848字每當想到家鄉,我總會想起故鄉的一個小池塘。
春天的時候,小池塘總能看到小孩子們的身影,大家都踩著小時有在池塘上走呀走,清涼的池水在腳上衝過,特別涼爽。有一次,我們幾個小孩子故意搞怪,拿一些大石頭把小池塘堵住,可是儘管我們怎麼堵,這裡的水也總會想盡辦法一點一點地流出去,然後再換來新的水,這裡的水之所以這麼清,這麼靜,可都是因為這水不時不刻地換著,也難怪大家都喜歡這裡。
到了夏天,小池塘旁邊圍著的可不單單是小孩子,大人們也來湊熱鬧,村裡的婦女都在洗衣服,而男人們都在這邊上乘涼。每當誰在這洗衣服,洗的衣服是又白又淨,讓人也心情大好。大人們在這洗衣服,小孩子自然也不能閒著---又開始搞怪了,有一次好多大人們在洗衣服,我們小孩子把池塘旁的沙子和泥土都放在了池水裡,大人們洗著洗著,覺得不對勁,就肯定知道是我們在搞怪,然後就會使勁批評我們,不過也樂在其中。這還不算些什麼,最開心的是誰的衣服被沖掉了,就會讓我們區間,和誰比誰跑得快,可別提有多刺激了。每當我們玩累了,口渴了,池塘後面有一片山地,那裡種滿了果子,這時候我們就開始偷果子,即使偷了,種的人也看不出來,因為種得實在是太多太多了,連箱連箱的都數不過來,夏天的小池塘就是如此的歡樂與幸福。
秋天的時候,池塘的人就比夏天少多了,但是還會有人在那裡洗衣服,你知道這小池塘裡最受歡迎的是什麼嗎?就是大石頭,人們洗衣服的時候,石頭可是寶貝呀,可以在石頭上蹲著洗,還可以在石頭上搓呀搓,準保你的衣服又幹淨又白,這些石頭不知經過多少年的池水的沖和多少年人們的磨搓,他們以光滑無比,又特別特別的亮,可真是人見人愛的寶貝呀。
到了冬天,小池塘裡就沒有水了,被雪給覆蓋住了,但是仍然不失美,池塘旁變長滿了臘梅花,上面再覆蓋上雪,那景象可真是所謂的人間仙境哪。即使是冬天,這裡也是有人的,人們都在打雪仗、堆雪人,可以說,真再也沒有比這個更歡樂的了,唉,冬天的小池塘是又美又歡樂,可真是一個好地方。
這就是我故鄉的小池塘,他擁有自己的春冬秋夏,擁有自己的美麗和歡樂。
故鄉的石椅 篇15
國一作文 ,788字故鄉的石椅是用三塊大理石疊合而成的,表面粗糙不平,坐上去還要拿海綿墊著,可它卻留下了我對故鄉的情感。
小時候,我是一隻淘氣的小精靈,東跑跑,西跳跳,這摸摸,那看看,拿著媽媽的口紅對著鏡子,學幼兒園的老師在腦門上點幾下,或在嘴脣塗幾下,就對著鏡子左照右照,奶奶走過來我還問問漂不漂亮,可奶奶只是讓我去洗掉,我不聽,跑出去找我的小夥伴們玩去了。到處找小石頭,在大道上亂塗亂畫;找小杯子裝土玩,找有的人不要的小藥瓶,小藥盒玩過家家;我們遊戲的舉辦地便是在人人都知道的石椅上,有人來了就開玩笑說:“回家吃飯啦!”我們便馬上拿好東西往家跑,可那人早就坐在上面休息了。
夜晚到了,我們集合的時間又到了。夏天白天熱得要死,可晚上卻清清涼涼的,為了不讓蟲子叮上都撒上花露水才出來,手裡拿著扇子,搖搖晃晃的走到石椅慢慢坐下。柔和的燈光照射下來,如天上下來的一道光柱,小飛蟲在燈下徘徊。
小孩子淘氣,一口吃著西瓜,一手拿著長長的竹竿,想把蟲子打下來,一不留神便從石椅上摔下來,摔得哇哇大哭,家裡的老人便過來安撫孩子,給石椅就是一腳,老人家腳尖鑽心的疼也沒哭出來,這小孩倒停止了哭鬧聲,開心的向老人要西瓜吃,老人便慢慢得走回家去拿西瓜了。
支走了老人他又故伎重演,拿起竹竿,一跳一跳打蟲子。小姑娘們一來把他趕了下去,坐在上面大聲講笑話,把椅子晃得搖來搖去,又在椅子上開心地唱起了歌,趕下去的那個人就跟著她們一起唱:“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裡。我問燕子哪裡來?燕子說……”
在月光的照耀下,這首歌變得委婉動聽,在石椅上,我們留下了歡聲笑語,印下了童年往事,歌聲回放,時間轉變,你還在嗎?
多少年了?我又多少年沒回去了,石椅還在嗎?小夥伴還在嗎?歌聲還在嗎?那時從石椅上摔下來的小男孩還在嗎?童年已過,故鄉在腦海中依稀不見,隨清風般吹走,可故鄉那美麗的石椅,還在我的腦海中如一顆明星一閃,一閃……
故鄉的山水 篇16
國一作文 ,677字故鄉是我心靈的籍慰,我最喜歡故鄉的山水。
故鄉的山最美的時節是春天。當你沿著山間小徑蜿蜒上山時,最先映入眼簾的一定會是一片桃花。粉色的桃花一串一串的掛在枝頭,可真是美不勝收啊!再向上,就是一大片一大片的綠草地。綠油油的,好像可以擠出水來一樣。草地上夾雜著許多不知名的野花,但還是有一些是我認識的。什麼小雛菊啊,滿天星啊。花和草一呼應,哇!真是太美了。再往上,就是一些農田了,綠油油的小麥,玉米……當你此時從山上往下看時,剛剛你所經過的一切都會盡收眼底,一層一層整齊的排列,紅、黃、藍……這一層一層猶如一道一道美麗的彩虹印在了大地上。
山頂上還有好多奇形怪狀的石頭。而它們是怎麼來的,連村裡的老人都不知道,只說是在他們爺爺的小時候就有了。活潑的小孩子來了,在石頭間捉迷藏,捉蟲子,或躺下晒太陽,好舒服。他們笑著鬧著,快樂洋溢在這春天的大山裡。
我最愛的還是冬天的山。因為山上會有冬天的特產:雪、梅、冰凌……梅花聖潔高貴,一朵,兩朵,三朵……數不清的掛在枝頭上。雪一下,就更美麗了。梅花上沾著剛降下的冰瑩,慢慢融化。任何人的心都會被融化了吧。雪,是孩子們最好的玩具,在沒有任何腳印汙染的雪被上留下的一個腳印是大人和孩子都向往的吧。在雪地上畫畫,打雪仗,堆雪人,這也是一件十分快樂的事情吧。
夏天時,孩子們的陣地將會轉移。移到河邊。在那清澈見底的河水邊,一定會有幾個孩子在游泳,或打水漂,或在捉魚。搬開一塊大石頭,你一定會見到一群驚慌的小魚,而水也是沒有任何汙染的。只要你往水裡一跳,就可以痛痛快快的洗一個涼水澡。
家鄉,你的一草一木都會讓我倍感親切,我愛你。
故鄉的水果園 篇17
國一作文 ,656字說起我美麗的故鄉,我不得不說奶奶家的水果園。
每年夏天,我都會去奶奶家,當然,在奶奶家我最喜歡去水果園玩耍。
其實,我願意去水果園是因為奶奶中的水果。奶奶種的水果又香又甜,想想就直流口水。記得那一次,我隨著奶奶去摘蘋果,離果園還有一里地,就聞到了蘋果的清香。我馬上跳下車,飛奔到果園裡去。哇塞!我驚歎一聲。奶奶家的蘋果又紅又大。我立馬摘下一個,大口大口的啃著。奶奶看見我這樣,頓時笑個不停。
剛摘完蘋果準備回家,就聽見隔壁的牛大嬸帶著他的孫女去摘桑葚。聽到桑葚,我就哭著鬧著要讓奶奶帶我去,奶奶只好同意了。我們到了樹底下,可是我和妹妹還小,夠不到。奶奶和牛大嬸還在路上。我們左思右想還是不知道怎麼辦。這不,十分鐘過去了,我們看著桑葚直流口水,可就是吃不到。
忽然,我看到修樹的伯伯爬著梯子上去了,我靈機一動,咦,要不然爬樹吧!可是妹妹太小,爬不了樹。我自豪的和妹妹說:“妹妹,你放心,看姐姐的。”我小心的往上爬,踩住中間的樹杈,哈哈,我夠到最底下的桑葚啦了。我接著往上爬,可是,卻知道不能向上爬啦,萬一摔下來怎麼辦。我做了好長時間的心理鬥爭,最終決定還是向上爬吧!我像爬樓梯一樣,一步步穩穩的向上爬。終於,我忐忑不安的坐在了另一個樹叉上,奶奶和牛大嬸在遠處看到了我,立馬跑過來,抱我下來,說:“後面還有許多小樹,你們偏選了最高的一棵樹。”我和妹妹也一直笑個不停。笑聲迴盪在果園裡。
奶奶的果園裡什麼都有,金黃的杏子,紅彤彤的蘋果,紫紅的桑葚香甜的梨子,軟綿綿的桃,都讓我回味無窮!
我永遠也忘不了奶奶家的大果園!
故鄉的回憶 篇18
國一作文 ,743字我的故鄉在農村,在姥姥家,那是我童年中最美好的回憶。
姥姥家有個大果園,裡面有好多的水果,三歲,我已經在姥姥家了,每當深秋的時候,大部分的果實都已經成熟了,姥姥、姥爺拉著我的手,坐上拖拉機直奔果園去了。
還沒到果園,我就已經聞到果子的香味了,我拉著姥姥的手大喊:“姥姥,我要吃李子。”姥姥高興地說“好,好,好,彆著急,一會就到了,看把你給饞的。”到了果園裡,姥姥說:“你不是要吃李子嗎?我領你到李子園去。”轉身,就對姥爺說:“她姥爺,摘幾筐瓜呀果的帶回去!”姥爺笑咪咪的說:“好嘞!”於是我和姥姥直奔李子園去了。
哇,李子好多呀,紅彤彤的,還有綠油油的葉子給它點綴,我大吸一口氣,真香。這時姥姥已經幫我摘了好幾個李子,我大口大口的吃著,姥姥在一旁說:“小心點,別噎著,還有啊,你少吃點,吃多了對胃不好,還倒牙。”之後我們又到果園的各個角落摘了幾筐果子。
四歲時,姥姥去集市上買了一頭母羊,這下可好啦,我每天早上都有新鮮的羊奶喝了,現在一想,現在賣的羊奶貴死了。次年正月母羊下崽了,咩咩的叫聲,我跑出去一看,我大叫姥姥:“姥姥,你快點來看,老羊當媽媽了”。姥姥聽到我的話出來了,說:“太好了”!
小羊身上有一層膜兒,老羊不停地去舔它,舔完之後,小羊終於露出了它的“廬山真面目”,雪白的毛,就是缺了兩個小羊角,四隻小細腿,好像沒睡醒,眼睛都沒睜開,好可愛,從那以後,我對老羊的關注減少了,注意力全部都放在小羊身上了,每天都去摸摸它,它每天也都跟著我轉,我去哪,它就去哪,像現在的寵物小狗,只是我沒給它穿上衣服罷了。
五歲半,老媽以去上幼兒園為由,把我接到威海。我就沒有更多的時間去姥姥家了,小羊現在已經不在了。
故鄉,我忘不了你給我的回憶,忘不掉果園裡的回憶,忘不了小羊陪我度過的那些時光。
故鄉的特產 篇19
國一作文 ,879字我的家鄉在文登市後架山村,那裡可是個依山傍水的好地方,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寶地!
說起家鄉的特產,那可多了去了:蘋果,桃子,梨,蜂蜜……這些東西在家鄉比比皆是,我最喜歡吃的當然非蘋果莫屬!
蘋果是最常見的,長大的過程也是最複雜的。每次都要套袋兒脫袋兒,春天套袋兒是不讓蘋果招蟲子,秋天脫袋兒是讓蘋果晒出紅通通的顏色,賣個好價錢。其實不套袋兒的蘋果是最好吃的,雖然樣子不漂亮,但吃起來又脆又甜。
桃子是我最喜歡的,但並不是喜歡吃桃子,而是喜歡吃桃子樹裡的一種蟲子。每年都會有一兩棵桃子樹遭到哈蟲的侵略,這種蟲子是可以吃的,所以姥爺每年都會把這種已經死了的樹鋸掉,把蟲子抓出來,帶回家燒了吃了。味道香而甜。但桃林是我最討厭進的,因為每年都是夏天進桃林,穿的都是短袖,桃子上的毛都會粘到胳膊上,超癢的,用水洗都不一定能洗的掉。
梨長得比蘋果大一點,可這是我最討厭吃的。每年下完梨,姥姥都會讓我多吃幾個,以為我妹特別愛吃,姥姥怕讓她都吃了所以讓我趕快吃幾個。可梨雖然是甜的,但是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就是不喜歡吃。
蜂蜜是我老媽最喜歡吃的。姥姥村有人專門兒養蜂蜜,農村都叫蜂(瘋)子,聽起來怪怪的。每逢假期,是蜂蜜盛產的季節,我和老媽都會坐車去姥姥村買蜂蜜,一瓶七十六塊錢,這種蜂蜜是結晶的,不像超市那樣加了白糖後形成的沉澱物。
蜜蜂的管理員把一半以上的蜜蜂先放了出去,等到第一批的蜜蜂回來一大半了再放另一半,這個過程要花費很長的時間。我親眼看見蜜蜂齊飛時的壯觀景象,當然要站在遠處,管理員穿上特製的衣服。站在遠處的景觀更好,一大團黃色的飛行物一齊向空中飛去,就好似蝗蟲要來村子裡侵略了一樣。
每年到了收割小麥的季節,姥爺都會把晒好的小麥裝進袋子裡,(在這之前要在平房上晒),開車去別的村兒的加工廠加工,磨面的這個過程特別好玩兒,把麥子全部倒進一個像沙漏一樣的鐵盒子裡,用手把它們推進去,來來回回,就可以把小麥磨成麵粉……當然後來這最天然的麵粉、自己家的麥子磨成的麵粉就變成了我最愛吃的香噴噴的包子麵條大饅頭。
我的家鄉在文登市後架山村,那裡可真是一個寶地!
故鄉的風景 篇20
國一作文 ,824字我的故鄉在北國,地圖上那雄雞之首—黑龍江,那是一片肥沃的、黑色的土地,那兒孕育了我和我的家人。
外祖父的園子,是一片小小的樂土,不用說那油紅的辣椒、烏黑髮亮的茄子、碧綠的大油豆角,只說那藍尾巴的蜻蜓,肥胖的麻雀被烤得糊香,肥美的漿果把喜鵲撐得像個醉漢,這兒還有更多的樂趣呢!
到了秋天,稻米被收割了,那金黃的外殼掩飾不住那噴香的米粒,米粒是潔白的、細長的,又有些半透明,亮晶晶的,望著那一堆堆的稻米,整個家庭都沉醉在喜悅中,秋風裡滿是稻香!不知誰家的米飯煮好了,滿街飄著清香,讓你只想趕快回家端起飯碗。
園子裡的海棠果熟了,那種酸甜的味道是誘人的,但那顆高大的樹結出的果實太多了,枝杈己承受不住多得數不過來的果子,怎麼才能吃得完呢?巧手的外祖母拿來剛濾出的蜂蜜和果子煮出一大盆讓我們小孩子們垂涎三尺的“海棠罐頭”,那味道賽過現在超市裡賣的任何一瓶水果罐頭!
園子裡的辣椒、茄子、豆角、黃瓜、土豆、南瓜、柿子……應有盡有,所以每年都不愁吃喝。
城市裡,公園是我們總去的,一個小亭子裡總會擠滿了人,還有一座小假山,是我們的聚集地,孩子們在上面爬上爬下的,有一次我們還發現了松鼠,剛要湊近它,就鑽進了石縫裡再也不肯出來了,只剩下黑暗中一雙溜溜的小眼睛能奈我何地看著我們。
公園裡有個小湖,湖旁邊的柳樹,像翠綠的、會飄蕩的簾子,遠遠看去,像盆景一樣,三、五個人坐在那裡望著漁杆,也不知道釣不釣得上來魚,也許他們只是這樣靜靜地坐著就好吧。
人們三三兩兩的結伴在挖野菜,我和媽媽蹲在土地上專心的找著野菜,那一刻我離泥土是那麼近、那麼親切!
然後,過了幾年,我告別了故鄉,告別了故鄉的人們,來到威海,這些原先在我看來不起眼的玩意兒儼然成了我懷念的風景!在作家蕭紅的故里、呼蘭河畔,是我終生也不會忘卻的記憶,我想回去,那是我的故鄉,但我又害怕失去現在的同學……
家鄉啊,原先那麼近,現在又那麼遠,家鄉是那親人的菜,又是夥伴們的笑語,是我永遠難捨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