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拾時光的碎片相關作文20篇

撿拾時光的碎片 篇1

國三作文 ,1095字

忘不了小時候我偷吃零食,您佯裝憤怒卻又帶著笑意的神情,忘不了小小的我笨拙地學騎單車,您跟在身後關心又沉重的身影,忘不了我在田邊玩泥巴時,您臉朝地背朝天的忙碌勞作……即使童年的時光無法重圓,偶爾撿起時光的碎片,我依然想到您——我的外公。

我的外公年輕時是農村的基層幹部,退休後就回到田間做農民。我小時候父母工作忙,就把我送到鄉下的外公家。從那時起我就成了外公的“副司令”,每天屁顛屁顛地跟在他屁股後面要這要那,他曾戲稱我是他的“聒噪司令”。童年裡最清晰的記憶就是我,外公,一輛自行車。早上吃完飯,外公就騎車帶著我,在農村這個不大卻又自由的天地裡玩耍。他帶著我到農家的水田裡,看憨厚的水牛辛勤勞作,白色的鷺鷥盤旋在牛兒上方;他帶著我去河邊戲水,玩了一下午的打水漂;他還帶著我去冒險,騎車從高坡衝下,惹得我高聲尖叫。玩得累了我就歪倒在外公懷裡,任由他把我抱回家。

溫暖的時光就像一行鉛筆字,擦得再幹淨也會留下痕跡。記得那是我第一次騎單車,手腳似乎都不好使了,歪歪扭扭的,保持不了平衡,一下子就摔了下去。外公就在後面託著單車後座。有了外公的保護,我心裡也頓覺踏實了,就這樣騎了好長一段路。到了最後一段時,我覺得自己已經騎得很平穩了,剛想叫住外公,卻突然發現他站在不遠處,衝著我笑。我意識到他沒有扶著單車,便覺得自己像是又要摔下車似的,急得叫了起來。外公趕忙跑過來,扶住我的車。我頓時委屈得想大哭,外公卻笑了,摸摸我的頭,說:“你不是會騎了嗎?”

後來我要上小學了,爸爸媽媽來到鄉下接我回家。只記得那天的我嚎啕大哭,扯著外公的衣服賴在地上,就是不肯走。外公也是不捨得,我看他的眸子裡透著傷感。他摸摸我的頭,說:“乖,跟爸媽回去啦。”我最終還是被牽上回家的巴士,看見外公一直站在那裡衝我揮手,我也向他揮手,直到巴士已經開出很遠了,我還看見他一直呆呆地站在那裡。一瞬間,我的眼淚便又止不住地流了。

去年春節,我跟著爸媽又回到鄉下。鄉下的田野景色依然熟悉,但最熟悉的,我的外公,卻老了。他再也騎不了單車,也忘記了很多事情。廚房的灶臺上刻著一行字,是年幼的我笨拙的字跡,寫著:“外公和彭靖,只許她打他,不許他打她。”一家人都笑了,爸爸說:“這是什麼不平等條約!”

時間是一條長河,它不知疲倦地向前流去,沖刷了所有過往。只是偶爾那些仍然晶瑩的時光碎片,會讓我再度回想起那一段時光……

拾起時光的碎片 篇2

拾起時光的碎片作文1 ,1596字

桌肚被各科的考卷和書本塞得滿滿當當,字典堆成了一座小山。我盡力翻開每一處空隙,仔仔細細地找,眼睛不斷來回掃蕩。任由我緊鎖雙眉,雙膝發麻,仍是沒有找到我所需要的。

太多,太雜,太亂。我嘆了口氣,又一次放棄尋找。爸媽也總是說我:怎麼總是過得焦頭爛額?你到底丟了什麼?原本至關重要的東西,散跡於昏昏沉沉的生活中了。

到底丟了什麼呢?因為它,我的生活被雜亂和無序填滿。掏出手機檢視時間,一條訊息彈出,是班主任的通知,亦或是同學無關緊要的戲謔;在食堂排隊,手裡的是單詞書,身後是小聲的八卦。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正在被迫養成碎片化生活的習慣,在紛至踏來的資訊之間,在提高效率、量變到質變的言論、主張背後,"碎片化",為我,帶來的究竟是什麼?

我吹捧碎片化的閱讀。奇聞軼事、心靈雞湯,一條條呈現眼前,對我似是大有裨益,但是一段時間過後,讓我恐慌的是,我已經完全不記得十天前那句妙不可言的諺語,而一個月前下定決心去好好研究的連結竟再也沒有被開啟。不同的觀點在眼前掠過,那些不同的聲音,像來自不同方向的風,把我變成了一株搖擺不定的草,風過之後,我卻仍在原地。

我懷念曾經,拿起一本厚厚的經典,漫步於陽光與梧桐之間,讓斑駁的影和豔麗的光透過梧桐枝丫間的間隙,暢然灑在書上—我想念曾經不受干擾沉浸書中的閱讀。

我找。翻出不同的課本,先背英語、還是先刷數學?走走停停、三心二意的我一事無成。我丟的是專注力嗎?

我也曾沉溺於碎片化的社交。動態一條一條刷,點贊、轉發,例行公事。但是逐漸地,我發現我和朋友們日常的聊天竟因缺少一張張"表情包"而進行不下去,話題也不外乎"你吃了嗎"這般的生硬客套。碎片化的社交太快了,而心靈上的溝通,只存在於過去的一封封信件中、存在於長長的電話粥裡。更何況,社交只是聊天麼?

父親問我:“你和你的朋友都玩些什麼呀?”我竟一時語塞。在陽光明媚的日子裡,我們有沒有出去打過球、有沒有一起去公園放風箏?有沒有共同經歷快樂?碎片化使原本繽紛的社交變得蒼白。

我找。看見課本上不同的標題,勾勒對它們的大致印象,卻回憶不起老師反覆強調的重點。我失去的,是對細節的記憶嗎?快想想!

當時間被分割成小塊,我的生活又會變成什麼樣?手機上、網路中、電視裡,一瞥而過的那些影象,是否在我腦海中駐留?碎片化的時間,就意味著生命也片片凋零,空留一具軀殼的我在世上,慵慵碌碌。碎片化時代,一日看遍長安花不再是幻想,但我是否關心過一朵花是如何抽枝、長苞、綻放?當我登上黃山,看見變幻莫測的雲海,才第一次享受夕陽落下光影變化的美妙;當我走進熱帶雨林間茂密的叢林,才第一次接近地體會那歷經千年形成的陰涼。感受這沙、這石、這林、這木背後堆積的時光。而這些,又怎能通過一塊小小的螢幕,去體會、感悟?

為什麼看過了那麼多,見識了那麼多,要找的東西還是沒有出現?

天,我苦苦尋找的,是時間嗎?我雖然找到了一些碎片,但它們對於我沒有一點意義可言。唯一能讓我稍稍慰藉的“充實”、“快樂”卻看不分明。

我這才漸漸明白,自己一度看不起的“老土”的活動—寫生、家庭旅行、讀紙質書……正是這些幫助我度過時間,而不僅僅是經過它。因為在做這些的時候,時間變得很長很長,延綿在一起。

找東西的我,停了下來。原來我一直苦苦尋找的,只是整塊的時間。讀一本厚厚的書,聽作者從唐代畫家飄逸的一筆,談到清代瓷器上精美的印花;寫一封長長的信,寄給地球另一端的好友,告訴她我的幸福,也願她在他鄉過得順利;徒步去爬一座高山,聽風搖它的葉子,草結它的種子,看沒有P過的風景,靜靜地坐下,便是一整個下午。

碎片化的生活適合我嗎?答案是否定的。我需要能沉浸下去的大片時光,用自己的節奏做事、自己的大腦思考。立於大資料之間,我努力去抓住時光的的碎片,不再只是尋找,而是將那生命的點滴牢牢攥在手心。

在未來的某一天,等待著我的,會是一片完整的心湖。

撿拾歷史的碎片 篇3

國三作文 ,697字

我一向喜歡在閒暇的時候翻看些詩集,陶冶陶冶情操,看的大多是一些古代遺留下的詩歌。

時間久了,從詩人寥寥幾句詩句中,似乎都能揣摩出詩人的所思所想,有所撿拾,有所感悟。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是遠離塵世的你吟出的自在生活,自由而愜意。東晉時期的官場上充滿了腐敗之氣,人們迷醉於官場的繁華,在富貴幻化出的溫柔鄉里醉生夢死。唯有你,看透了這黑暗的世道,厭棄那些被你視為糞土的榮華,遠離這喧囂的塵世。你獨自一人休憩於純潔的山水之間,晨理荒穢帶月荷鋤歸,在五柳樹下悠閒地銜觴賦詩。

你那淡泊名利,不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在歷史的長河中熠熠生輝。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這是蜷縮陋室的你道出的雄心壯志,是何等真摯,何等激昂。南宋科舉考場上回蕩著勢利的叫囂,仕途的坎坷未曾澆滅你滿腔的愛國之情。愛情的不得而終和後來家境慘淡,也未能扭曲你心中的雄心壯志。你不屈服於命運的捉弄,原本應當為柴米油鹽擔憂的心卻隨著疆土淪陷深深嘆息。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你那熱愛祖國的精神,不因歲月沖刷而褪色半分。

“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這是你力透紙背的詩句,筆尖凝聚著生命不屈的宣告,你曾用細膩的文筆描繪出一幅幅秀麗丹青,也有過字句間化不開的愁緒。你欣喜過,哀嘆過,心緒縱然千百種變化,不變的卻是你心中不屈的信念。你寄情於詩,即使是家破人亡,眼前的景物蕭瑟,你也存著對生活的希望,不曾屈服於命運。

堅強不屈,是你身上一顆璀璨耀眼的寶石。

歷史早在歲月的打磨中漸漸模糊……但是唯有這些細小的碎片,卻未曾失去原有的色澤,反而愈發璀璨動人,如夜空中的明星,啟示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們,為他們指點方向。

撿拾幸福的碎片 篇4

國一作文 ,746字

我拿起那個玻璃杯,往裡面注入熱水。哇,好燙,杯子一下摔落到了地上。一地的碎片。

我的心也碎了,這可是爸爸送給我的唯一禮物。地上的碎片,我的臉倒映在了那碎片上,這一片是爸爸工作時的勞累,那一片是爸爸向領導低頭認錯時的卑微……我慢慢拾起這些碎片,拾起一塊,心就會碎一次。

那一次,我一早就起了床,為的是早點在機場見到爸爸。雖然每次和爸爸相見的時候,時間就如流水,抓不住也停不下。一瞬間,由於低血糖,還沒見到爸爸,我就暈倒了。

睜開眼,看見媽媽握著我的手,我四處尋找,沒有看見爸爸的身影。病房門被推開了,我激動得抬起頭,又失望的低下頭——是換藥水的護士。我靜靜的躺在床上,門又推開了,我沒有抬頭。這時媽媽輕輕的搖了搖我的手,我抬起頭,是爸爸,爸爸來了!我露出了笑容。

由於有爸爸的陪伴,我很快就出院了。爸爸帶我來到一家杯子專賣店,為我挑選了店中最耀眼的那一個杯子。說:“爸爸經常不在你身邊,不能照顧你,關心你,這個玻璃杯拿給你,讓裡面的熱水暖暖你的心。”我點了點頭,爸爸摸著我的頭,開心地說:“長大了,不會再哭,再鬧了,下午我就要走了,記得好好聽媽媽的話。”

……

一年了,這個杯子一直都在我身邊,不捨得換,不捨得扔,現在卻碎在了我的手裡。爸爸不太會表達,但這個暖心的杯子就足以說明他對我的愛。也許不是什麼貴重禮物,可是幸福就是這些微小的細節。

地上的碎片一一凝聚起來,拼成了我與爸爸在一起的點點滴滴。小時候騎在爸爸的肩上,揪著爸爸的耳朵,那時候的笑是多麼的純真啊……

這就是我心目中那個幸福的碎片,看起來平凡,卻都是我和爸爸的美好回憶。

撿拾幸福的碎片 篇5

國三作文 ,871字

幸福並不遙遠,它是一幅絕美的拼圖,破碎後散落在世間的各個角落,等待著我們去發現,去撿拾,然後拼成屬於自己最美好的回憶。

操場上的汗水

又到了大課間,我喝了口水,整理好著裝,收拾好心情,與同學一起奔向操場,準備體育鍛煉。在操場上站定後,隨著體育老師的一聲令下,隊伍便運動起來。冬天的空氣冷冰冰的,不一會兒我的臉便凍僵了,只有絲絲縷縷的陽光照在身上尚有一絲溫暖。看著自己和前排又稍稍拉開了距離,我便咬緊牙關跟上去,總算是又一次沒有落在最後。同行的友人側過臉,給我了一個暖暖的微笑。雖然天氣寒冷,我卻跑得大汗淋漓,運動後的疲憊中卻有一種難以言表的幸福和快樂。

在操場上我揮灑汗水,見證自己的進步,感受友情的溫度,我撿拾起幸福的碎片。

黑夜裡的燈光

每天晚上回到家,我匆匆地吃完晚飯便走進臥室,關上門把自己和客廳裡電視的嘈雜聲隔絕開來。走到書桌前,一頭扎進作業堆裡,投身題海,分析著電路圖,背記著單詞,計算著函式,與難題進行一輪又一輪激烈的鬥爭。小區裡的燈光一盞盞地熄滅,時間一點點地流逝,只有我還在樂此不疲地解開一道又一道難題。終於我在與作業的搏鬥中完勝,抬頭看錶已近午夜。我拉開房門,見爸媽臥室的燈光依舊明亮,他們一直在默默地陪著我。手中拿著筆和家校本的我,心中充滿了幸福和感動。

在靜謐的黑夜中,享受著奮鬥的快樂,感受親情的溫馨,我撿拾起幸福的碎片。

泥土裡的新生

一個週末的下午,我在外面散步,在一級臺階上發現了一片多肉的葉子。原本應該是飽滿的葉片卻皺皺巴巴,蒙上了一層灰,只連著一條不及毛線粗的斷根,一副飽經滄桑的樣子。我把它撿起來,抱著試試的態度把它放在媽媽養其它花的花盆。在以後的一個多月裡,沉浸在學習的忙碌中,我幾乎忘記了撿拾回來的這片多肉的葉子。偶爾的一日,我驚訝地發現它生出了新葉,長成了那樣精緻的一簇。原來成長是這樣美好,不放棄就會有驚喜。

泥土裡的多肉重獲新生,看到美麗的奇蹟,感受生命的力量,我撿拾起幸福的碎片。

幸福其實很簡單,它觸手可及。生活中的每一天,我都用心把握撿拾幸福的機會,用這些幸福的碎片拼出我多彩的生活。

撿拾童年的碎片 篇6

國三作文 ,1085字

坐在窗邊,偶然翻開一本老舊相簿,記憶又如潮水般陣陣湧來,悄然退去後在心靈深處遺留下了一塊塊童年生活的碎片。他們如同一顆顆晶瑩的珍珠般閃耀著光芒,在海邊漫步的我將它一塊塊拾起,許多塵封的往事一幕幕在眼前閃現。

一紙情愫

翻開發黃的舊相簿,太陽的紅暈灑落一地,點點光斑落在那張舊相片上。相片上的我正端坐在書桌旁,手握著一本《唐宋詩詞集》看得津津有味。記憶再一次湧來,把我捲入了那個多情的世界。我站在桌旁,聽著幼小的我那稚嫩的讀書聲,再一次翱翔於古詩詞的世界。我彷彿與蘇軾一同把酒臨風,品味“月有陰晴圓缺”的千古哲思,與李清照共度重陽,為她“人比黃花瘦”的愁苦而嘆惋;與杜甫流落叛軍之手,困居長安,為他發出“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感嘆而心酸……書是精靈,與我輕聲呢喃,訴說著人間的苦楚與美好,令我沉醉其中無法自拔……記憶的潮水慢慢退去,我不禁又回到了陰冷的現實:從幾何起我已不曾翻開書,一頁一頁品讀。中考的壓力使我不得不一次次在題海中揚鞭追趕,童年生活裡與書的一紙情愫,早已化為碎片遺落在記憶的深處。現在,我再次拾起它,緊握在手心,不再丟失!

一場拼搏

翻開一張又一張相片,倏忽間,時間的馬車飛快地行駛,天真的月牙早已爬上樹梢。一張相片悄然跌落在一塊塊柔和的月光中,拾起它,我彷彿看見了起跑線前那個緊張的我。沐浴在柔和的月光中,我的思緒早已飛到校運會前那個緊張的日子裡,那一天似乎連空氣都充滿著火藥味,啦啦隊的喊聲震天響。“砰”,發令槍一聲令下,每個人都像離弦的箭一般向前衝去,幼小的我也不甘示弱,加速向前跑去。此刻我的心早已和那個拼搏的心融為一體,思緒飄飛,彷彿聽到了同學們的加油吶喊,看到了老師在終點線上的焦急面孔。想到訓練的艱苦,我一個個趕超,終於成功了,我成為了第一個跨過終點線的人!照片定格,我也被拉回現實中來。這次奪魁如同童年裡一顆最大,最亮的珍珠,當我每次疲累地停下前進的腳步,它彷彿在黑暗處發出耀眼的光芒,時時警醒我:奮力拼搏,方得成功!今天我將它拾起,拂去上面瀰漫已久的灰塵,揚鞭奔跑!

記憶的潮水時漲時落,我依舊漫步在海邊,一塊塊撿拾著那些被我遺落在大海的童年碎片。

合上這本老相簿,記憶的潮水退去,窗外是一個晴朗的夜空。童年的碎片一塊塊被我拾起,重新黏合成一個晶瑩的水晶球,我細心地拂去上面的灰塵。他重新閃耀起溫暖的光芒,如同晴朗夜空中那顆最亮的北斗明星,為追逐著歲月而迷茫的我指明前進的方向。

撿拾幸福的碎片 篇7

國三作文 ,1138字

很多人都說自己不幸福,其實幸福並不是不存在,身邊的每一個角落都有幸福:寒風中母親送來的一件外套;晚上回家時家裡亮著的那盞燈;疲憊時餐桌上的飯菜,成功時的喜悅失敗時的安慰……

這個學期我轉了內宿,一個星期只回一次家,所以每次要回家時都特別的興奮。星期五中午,我打了個電話給媽媽:“媽,今天下午要來接我嗎?”可電話那頭傳來的卻是媽媽虛弱的聲音:“不啦,自己回來吧,媽媽今天身體不舒服,在家煮好飯等你吧。”因為家裡離學校不遠,儘管是內宿了,但一般都還是自己走回家。

剛出校門,一股寒風便向我襲來。當時我的身上只穿了兩件衣服,凍得瑟瑟發抖,拉著一個行李箱獨自走回家。雖然說,天氣真的很冷,但是家裡離學校也就十五分鐘的路程,忍忍就到家了。

突然,有一件衣服披在了我的身上,我先是一驚,隨即回頭一看:“爸?你怎麼在這?”“我剛好下班回家就順路過來你學校,看看能不能碰到你,沒想到還真碰到了。你怎麼穿的這麼少?”我低下頭笑了笑:“以為這星期不會很冷,所以衣服沒帶多。”“那下個星期多帶一點啊,穿這麼少不感冒才怪。”“好啦好啦,知道啦。”雖然表面上是一副不耐煩的樣子,但其實心裡樂滋滋的,那股溫暖,彷彿蓋過了刺骨的寒冷。

正說著,老爸的手機響了。他拿起來一看,微微一笑,把手機放回了口袋。然後一臉神祕地看著我:“告訴你個好訊息,想不想聽?”“說唄,還裝作一副那麼神祕的樣子。”老爸還是一臉神祕:“真想聽啊?”我翻了一個標準的白眼:“切,愛說不說。”看我這麼不在乎的樣子,爸爸自己先急了。看得出爸爸是一個不會買關子的人,於是很急切地全盤托出。“你之前那篇獲徵文一等獎的作文被選中啦,作家協會副主席說要刊登在雜誌上呢。”我聽了立刻兩眼發光:“真的啊!”

感覺空氣中僅存的那一絲寒冷也突然煙消雲散。那一刻,覺得自己真的好幸福。

到家之後,我已經累得氣喘吁吁,一開啟家門就有一股香味撲鼻而來,桌上的食物在暖色的光線的照耀下顯得超級好看。吃了五天的食堂的我彷彿看到了天堂。媽媽繫著圍裙,端著我最愛的糖醋排骨走了出來,看到我站在門口,笑了笑:“兩個人餓壞了吧?趕緊進來洗個手吃飯啦。”那一刻,媽媽就像天使一樣跟我招手,我感覺自己真的好幸福。

身邊處處都有幸福,但是太多的幸福都被我們遺落,那就彎下腰,去撿起那一點一滴的幸福,慢慢品嚐吧。

拾起時間的碎片 篇8

拾起時間的碎片作文8 ,847字

在這個移動網際網路飛速發展的時代,科技極速前進,帶來了生活變化的翻天覆地,一切看起來變得越來越便捷的同時,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卻越來越遠,生活開始分崩離析,被碾成一塊塊碎片……

碎片化的閱讀,碎片化的購物,碎片化的社交,碎片化的時間……或許連我們自己都沒有意識到這種現象正普遍存在於我們身邊。仔細回想,自己有多久沒有真正靜下心來讀一本好書了呢?總是覺得沒有時間,在僅剩的一些空餘時間裡也只會低頭看手機,因為相對於讀一本滿是文字的書,螢幕上鮮豔的畫面可有趣多了,也不必花過多的精力去琢磨詞句的含義,長此以往,我們漸漸失去了自主思考的能力。不僅如此,外出的次數也減少了,在家只用動動手指,想要的東西就會自動送上門來。哪怕有機會出去吃一次飯,聚一次餐,每個人也只是一心撲在手機上。

“碎片化”會給人一種抓緊時間的錯覺,自己好像一刻不停的做著事,卻著實是毫無意義的行為。它在不知不覺中就偷走了你無數的精力與時間。“人是群居動物。”我在很多地方都聽過這句話。顧名思義,人的生存離不開社交。在各種聊天軟體風靡的年代,人們無時無刻不在“社交”。看似增加了社交的次數,實際上卻是隔著冰冷的螢幕,在虛擬的網路世界扮演著自己的角色。一旦離開了網路,也就不知道該怎麼和人打交道了。

我深有體會的一點是“碎片化”又走了我的注意力。有時候剛定下心來想寫一篇日記,手機的提示音就不合時宜的響起,於是就開始聊天,注意力一下子就被手機佔據。在打字的間隙時間草草寫幾個字,到頭來卻發現什麼都沒做成,好像忙碌了一整天,卻一無所成。

其實“碎片化”也不完全是壞事,重要的還是我們怎麼利用它。魯迅說得好“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上帝是公平的,每個人每天都是24小時,在乘車的間隙,等人的幾分鐘,中午休息的時間,都是可以利用的時間,而我們卻不以為然,沉浸在網際網路。在有限的時間中高效的做事,才能擁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時間。

我們應該拾起時間的碎片,把他們拼湊起來,你會發現自己做事更加遊刃有餘,而不是毫無目的性的瞎忙活了。

時間的碎片 篇9

時間的碎片作文100 ,1202字

時間就像是海綿裡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題記

21世紀,科技的發展大大使我們的生活工作更加便利,我們也從早到晚手捧手機或坐在電腦前,大部分時間都被電子產品所侵佔,能拋開電子產品享受生活的時間愈發變得碎片化起來,而這種碎片化時間卻在一步一步慢慢腐蝕我們的心態。

如:面對一件很費時間的事情,有人會說:“這件事情要花的時間太長,現在空餘的時間連三分之一都完成不了,先放一放,等時間充足了再做吧。”殊不知,在現在網際網路大為發展的時代,能有大部分空閒時間去完成一件大事又談何容易?於是,他就會把這件事一拖再拖,直到最後期限臨近,才緊張起來開始做,質量可想而知。

因此,把握碎片化時間是何等重要!

一天24小時,當這24小時化為碎片時,就如同玻璃般棘手,利用率會不及整段時間那麼高。但是,碎片化的時間就真的只能荒廢過去嗎?否也。

對於我們這種寄宿制高中生而言,學校安排的生活日程是很緊湊的,真正屬於自己的時間也就只有課間的10分鐘和中午吃飯的那段時間,然而短暫的時間看似做不了什麼事,然而還是能利用的。

還記得初中時候的我,懵懵懂懂,時間悄然從指間滑過,四年過去,在這四年間浪費掉的時間遠比利用的多,一個個時間的碎片,看似渺小,但當一個個碎片匯聚起來,數量遠比你想的要龐大。時間就像生命,都是何等寶貴!當我跨入16歲的門檻,看到新班級,新同學,心中的感情難以用言語表達,高中生活比初中要緊張,課程也多起來,難度也有了一個質的飛躍!我猛地意識到:如果再像初中那樣懵懵懂懂,渾渾噩噩的過下去,亮紅燈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我必須把每一分每一秒都利用起來,但是這時間碎片又多又雜,我又不知道能把這些碎片用來做什麼。正當我為此煩惱時,心中彷彿有一個時間對我說:“當你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時候不妨先整理一下。”我專門準備了一個本子,細細整理了這些碎片,又把自己要做的事情整理了出來,量還不少。心中不由的升起了一絲膽怯,我可以嗎?這些任務我能在這些碎片化時間裡完成嗎?……一個個問題在我腦海裡浮現。這是書中的一句話浮現了出來:“不要猶豫,想到了立即執行,活在當下!”我重鼓旗幟,把每一項任務分入每一個碎片。從寢室去教室的路上背背單詞、課間10分鐘休息複習筆記,寫作業、晚自修結束回寢室的路上回想一下今天學的內容……轉眼三週過去了,我第一次感受到把碎片化時間利用起來的那份充實感。

時間的碎片其實並不難利用,把自己要做的事情分配到每一個碎片裡,在一個一個完成。當你真正利用起來了,心中那份滿足感與充足感是難以用語言言語的!因此在這個網際網路大為發展的時代苦於不知如何利用這些碎片不妨像從前一樣利用這些碎片化時間看一章書,讓自己的每一天過充實!就像魯迅所說的:“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點!”

時間的碎片像一顆顆繁星在每一個角落等著人們去尋找、去發現。時間的碎片的美只有真正利用它的人才會發現、才會理解!

遇見E時代的碎片化生活 篇10

遇見E時代的碎片化生 ,1037字

“騰訊新聞、線上電商、時尚博主、王者榮耀、微小說、網紅……”這就是我生活著的E時代之云云世界。移動網際網路迅猛發展的今天,憑藉著它速度之快,受眾之廣,資訊之大,平臺之便捷,不僅推進時代瞬息萬變,也造就了我們生活方式的翻雲覆雨。

在如今消費“短平快”的時代中,我們的生活也逐步走向碎片化。而網路、手機等電子平臺則成為碎片化時代,我們賴以生存的“氧氣瓶”。走在大街、地鐵公交、甚至是外出聚餐時,滿眼望去“低頭族”們沉溺於虛擬的繽紛世界中,他們彷彿穿上了隔離衣與世隔絕,沒有了人與人之間的熱絡交流。

這樣的現實世界正逐漸失去原有的美好。人與人的交往本應該是一個完整的過程,初見、問好、交流、瞭解…成為朋友,而在遇見碎片化生活之後,取而代之是一條微信,一個朋友圈,甚至一個表情符,便可以成為大家口中的“親”。朋友相聚,大家相見兩三語,便各自拍兩三張美食照片、朋友合影,刷一下微博、朋友圈,即便是完成了一場知己之約。

失去了溫暖、熱度的世界,人與人之間變得淡然、冷漠,相信這些,都是我們所有的人都不願看到。再多的忙碌奔波,再多的豐功偉績,再多的金銀財富,沒有真心喝彩的聲音,沒有發自內心的祝福,只有虛擬世界的點贊,多可悲!那麼我們人生的意義又何在呢?

E時代同樣帶給我們的還有各種碎片化的資訊,廣而雜,良莠不齊。梗概化、簡單化、博眼球、截片段……讀者愛看什麼,資訊推送什麼,這顯然是很難達到知識的嚴謹與完整。認知成本降低的同時,也使我們很難真正意義上提升閱讀水平,汲取文化精髓。閱讀一篇名著解讀的微博與閱讀完一本真正的名著,我想我們所收穫的差異,是可想而知。

當然,事物總是有它的兩面性,資訊E時代的來臨,給我更多地帶來是資訊的公開、生活的便捷、文明的發展,而遇見碎片化生活既然已是在所難免,我們何不積極面對,趨避揚利,好好善用它呢?

媽媽手機上有個APP叫E學堂,暑假裡我到媽媽單位,看到她的同事們利用午休時間,學習自己感興趣的金融知識;英語老師時常通過微信傳送英語短文在我們的學習群裡,提高我們的單詞量與聽力水平;多渠道的載體推送,讓我們即時看到世界各地的奇聞異事,特色掠影。我們比任何一個時代的人們更非常容易就能接觸到各種各樣的資訊,如果我們善於針對性地進行個性化選擇,將知識碎片融入正統體系,相信這對我們擴大的知識面同樣有著極大的幫助。

遇見E時代碎片化大勢所趨,不可遏止,找到正確的觸點,善用優勢,規避劣勢,堅信我們一樣可以在這個時代背景下,勾勒出一個美好又溫暖的生活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