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持方圓相關作文20篇

把持方圓 篇1

高一作文 ,1206字

圓之潤,潤而容萬物,容萬物方能飽納形色;方之正,正而循原則,循原則方可堅守其本。方圓之性,深蘊於人。

人觀斗轉星移、嘆世殊時異,歷跌宕而蘸滄桑,易自詡雲看破紅塵。其間或為生活所打磨而盡失稜角,以精明圓滑之態處世;或因正氣噴薄而鋒芒畢露,以剛正嚴厲之姿判事。得方圓之魂而矗立為偉人,失方圓之度而淪為渣滓。

圓之利弊,影響人之浮沉:圓之內,可謂成熟。倘若蕭何不圓滑,不通過送兒孫當人質的手段打消劉邦的疑慮,他那使劉邦疑慮的出色能力會葬送了他的前程;假使勾踐不圓熟,不將斥責憋於胸中而恭謹事吳,他將因他不屈從的倔強而客死敵國。當圓滑成為明哲保身的手段,它也就成為了造就巔峰人生的大略。

圓之過,而為世故。王熙鳳穿金戴銀流露風騷,卻盡顯庸俗鄙陋;甜言蜜語暖賈母心扉,卻趨於阿諛奉承;左右逢源以樹立威信,卻展露兩面三刀。如此形象,無人褒揚。社會講究純良真誠的風尚,過度老練容易走向虛偽的極端,而暗中使壞是往往為人所不齒的。當圓滑成為貪圖己利的工具,它也就成為了毀滅單純人性的炮火。

方之功過,決定人之興衰:方之內,是謂清正。縱使湖南省委副書記鄭培民身居高位,他依舊秉承著一身正氣、兩袖清風,實為忠心耿耿的人民公僕。他的世界裡便是原則與紀律,他認為任何腐朽與糜爛都是不堪入目的汙穢,不能褻瀆了為民服務的聖職。古往今來,方正之人的清廉為世人所褒獎,而人們亦明晰規矩和限制才能造就有秩序的世界。適度“方”予世以清明,使人沉醉於廉潔的浩瀚江海。

方之過,終成桎梏。嚴正剛直的柳宗元鍼砭時弊,憤懣抨擊官場的醜惡而表沉痛憂思,卻屢屢遭到惡意的挑釁與凶殘的報復,最終揹負著誹謗的惡言被流放到南方。殘酷的政治迫害與極端困窘的生活環境,讓柳宗元鬱鬱而終。直言不諱本是人性真實的展露,卻成為了他挫敗頹喪的緣由。過於“方”襲人以詆譭,使人侷限於低落的狹小牢籠。

可謂單單為人“圓”亦危險,徒堅持其“方”亦困頓。與此相比,置於圓盒而聚成圓、流入方盒而聚成方的水則深得方圓精髓。老子有言:“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靜水流深,水謙遜而深不可測,擊石送清脆,濯洗予澄澈。奔騰過坎坷糙路,水不動聲色地打磨地表的尖利,迴旋宛轉中亦不失其柔美之姿,而終使路途變得溫柔平坦起來;滴滴砸落於堅韌磐石,水默默無聞地試探著它的堅硬,緩緩下落時亦不失其從容寧靜之態,而終將硬石深深洞穿。堅持自我,而後適應;適應,而後改變。它的柔與剛交相輝映,它的方與圓交融與共,於是它奉獻出了一切,也得到了一切;它存在的意義便變得深遠,它存在的價值便變得深厚。

這是水的方圓之道,也是人生的方圓之道。

有言云:“深諳世故卻不世故,這才是最美麗的成熟。”外部世界尖銳的稜角太多,我們圓滑以避開劃破傷口的匕首;內心世界誘惑與慾望膨脹,我們方正以堅守做人的根本。安然於世,我們靈活、圓滑地處事,卻懷以一顆稜角分明、明辨是非的內心,如此才能把持好方圓,在紛繁冗雜的社會中活出自己的精彩。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 篇2

高三作文 ,635字

兩千多年前,孟軻在《孟子离婁上》寫道: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可見,在古代,人們對規矩的認識就很深刻了。

而在古代西方,人們對規矩也有著獨到的見解。古希臘哲學家德漠克利特就曾說過“凡事都有規矩”。

規矩、規則規範著人們的行為。我們身邊的條條框框雖約束了我們的腳步,卻也保護著我們不受傷害。若沒有軌道的約束,火車將傾覆;若沒有航線的約束,飛機難免墜落;若沒有法律的約束,有的人會為非作歹。追根究底,是規矩保護了我們。

社會是一個龐大的競技場,大家儘可以在這裡進行奪取勝利的較量,但必須老老實實地遵守比賽規則。規則一旦被毀,世界終將混亂不堪。

當今社會,不遵守規則的事比比皆是:從三聚氰胺到瘦肉精,從毒膠囊到地溝油,商家們將道德置於何處,將規則置於何處,又將良心置於何處?面對規則,他們選擇了背道而馳,而他們面臨的終將是自己所投射的陰影和暗淡無光的前途。可若這樣的不良商販多了起來,那我們怎麼辦,我們的社會又該怎麼辦?

若說食品安全問題只是商家盲目地追求利益所造成的,那麼“中國式過馬路”所折射的便是世俗社會遺留下來的陋習了。而這,又正式讓我們感到羞愧的地方。“羊群效果”、大眾心理使我們很難抗拒,但遵守規矩,更是我們必須要做到的。唯有國人都能遵循規則,社會才能更加安定,人們生活才能更加安全。

遵守規則,並不是讓你一味的墨守成規,壓抑自己,而是要在法律道德的約束下釋放自己,形成良好的公共秩序。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莫讓先人為之汗顏!

方圓人生 篇3

高二作文 ,1124字

方如行義,圓如用智,動如逞才,靜如遂益。人生之妙,在於一事一物自有形成之理,極其所用,在變換中形人生之態。

天地萬物,一朝一夕間變幻無窮,其姿態有源於自身的,也有經後來隨外界變幻的,其本質只是在變幻中適應外界以保持優勝劣汰的自然規律。於是一歲一枯榮,這個世界以萬物生載的身份操縱著萬物生機,隨著時間的腳步實現生命的更替。

方,是一種人生態度;而圓,亦是一種人生態度。前者如行義者般剛正,後者是玲瓏圓滑之智。正如世間的兩種極端品質,一個大氣凜然,剛正不阿;一個又是世故圓滑,八面玲瓏。無所謂孰好就壞,只究於特定環境。中國是禮邦,教義叢生,都有一家之談,而綜合來,卻又體現了人生變幻有道,不同的人生態度決定了不同的人生演進方向。“上善若水”是一個崇高的境界,為外界所付出,我與你,我與外界,這樣的唯心主義,然後以我向外界,來體現中心者的大愛無私,而方圓的外在表現只是對外的行為,體現中心思想的行為。

孟子的思想:“無以規矩,不成方圓”。這位聖賢執世間萬物都是該有規睞管理著繁榮昌盛,以體現“定”這個字。而我認為,人生應是變的,亦方亦圓,亦動亦靜,善於變幻來維持外界的平和狀態,這與老子的觀點相似,老子強調變幻之道,在變幻中實現大道,估現中心者的大仁與大愛。

人生千姿百態,而我們以最後的決定操縱著人生方向,我們是中心,又該以怎樣的態度去決定人生呢?一點上,君子修身以成仁,方圓雖異器,功用信俱呈,以適應外界變化規律以達到最好的平和狀態盡其用。

一個人,亦是一個個體,我們的姿態或多或少決定與改變了外界,達爾文的進化論以不爭的事實證明個體抑或是整體達到平和或順世發展規律的個體最終取勝。在方圓之中融燴貫通,各盡其妙,亦進亦退,退與進一步間,是兩種姿態,卻決定了個體與前後者的距離,這樣的一步造就了全域性的變換。而聰明的人,大仁與大愛的人,剛正的人,他們的選擇就成就了不同的格局。

推於現實,現代著名企業家馬雲,他的行事風格詭祕多端,進退之間各有分寸,他有一句著名的理論:“亦進亦退方為大丈夫。”這是他的人生態度,也決定了他的人生高度。在我們的周圍,每一件事都以他特有的姿態承呈於這個世界,正是這樣的姿態,決定了他們的用處,適用性和受歡迎度等各種指標。那麼,我們的人生與人生態度是否同樣適用於這樣的邏輯關係,態度決定人生?

縱觀歷史長河,成功的人自有他個體原因也離不開外界因素,對於一個歷史現象,我們總是以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其原因。終於一點,是怎樣的姿態造就了怎樣的曲度,是否完美與盡其妙,到底離不開其本質與初始目的,即最初的態度。

方圓之間,各盡其妙。不同的態度造就了不同的人生,變幻之間出於個體的不同姿態變化,以達到個體與整體的和諧關係,實現最初的目的。

方圓 篇4

高二作文 ,1168字

老院裡有棵被不知名的小孩用石子割劃了很多斑痕的合歡樹,很久不曾被人居住的牆角飄動浮游起金色的磚屑,那裡是調和了光線與風息的我的福祉。

而如今這一樹繁花在流質的空氣裡變換明暗,那在溼熱夏夜的樹底為我輕晃蒲扇,翕動著嘴脣碎碎地念著另一方天地裡的神仙故事的人,只能與我相逢在夢裡,無聲無息。

自打我出生,家裡就彌散了一層微妙的氣氛。爺爺雙鬢斑白,總是斜著眼哼哼唧唧地看我,然後又不滿地瞥著母親。總而言之,對於我不是男孩這個事實,他略微褪皮的嘴角向下犟著,算是無聲的抗議。父親和母親自然也不滿意。

但奶奶抱起了我,溫柔小心地將我舉過頭頂,盤旋的燈光灑下來,她髮髻裡糅雜的幾縷暗白色被渲染成金黃,在我小小身體擋下的那塊淺淺黑影裡,奶奶笑得格外柔軟。

所以在季風吹散煙塵之後,奶奶對於身後的不滿聲視若無睹,抱著張牙舞爪的我踽踽獨行在前往老院的磕絆小路上,暗紅色的天空如焰般舔舐扭曲的空氣,那樣渺小的背影,那樣孤峭又堅挺的背影,我現在想來終究是感動無比。

後來就一直被奶奶帶著。一如小說裡所描寫的和藹老人,奶奶於我便是個“圓”,包容我的一切好與壞。例如春節的夜晚我總能炫耀自己手裡最繽紛的煙火棒,無知能夠令快樂長久,卻在另一個人身上種下刺痛的荊棘。

時光走得緩淺,在感覺不到與它的擦身而過裡,奶奶臉上的溝壑愈來愈深,一路以來為我承受的種種,終是壓壞了奶奶的脊背,蒼老的皺紋裡藏著一種情緒,濃得洇不開。

可當父親來接我時又成為另一幅畫面。我眼見著奶奶變成固執的老人,吃飯的時候舉著筷子對父親戳戳點點,類似於“沒志向沒出息”、“現在知道來管女兒了”這樣的話不絕於耳。父親只是不語,細緻地為奶奶夾菜。

溫暖如晴的奶奶,在父親面前總是嚴母的樣子,於父親就成了“方”,該直則直。

後來在回去之前,奶奶從口袋摸出一個布包,層層疊疊地開啟以後,是幾張一百元。在那時是不小的數字。我突然就哭了,眼淚不斷堵在眼眶,所有的情緒,感激、不捨、難過、後悔……突然傾瀉而出,佔據了心臟的細枝末節,全身是觸電一樣的激動,那是我的洪水猛獸。

“奶奶,對不起,對不起,謝謝你……”

很久的以後,我突然明白,奶奶用著自己的“方圓”來教育父親和我。

對我來說,奶奶希望我明白,我的出生並不是負擔,我不是家裡被所有人都厭惡的物件。這個被瑣碎充滿的世界很纖細很溫暖,因為身邊有愛自己的人,所以時光靜好。這是喚作“人情味”的魔法,適用於全宇宙。

對父親來說,生命縱橫坎坷,在懸崖的對面,究竟是桃源還是深淵,要帶上繩索親自跨越才能知曉。遭受風險最大的人總是能夠最成功。還有要好好珍惜來到自己周圍的每一個人。這是對生命的最好尊重。

風將那時光景煮成須彌,從此便在回憶裡相見。

樹斑依舊,屋頂的鴿子撲稜稜飛起,我抬起被光晃溼的眼,撫摸那溫軟的花瓣。

故事在氤氳,光影流轉,人散曲未終,這般方圓未終。

方圓人生 篇5

高二作文 ,822字

人生如品茗,選好茶具乃為方,選好香茶清水乃為圓。方圓之間,浮沉各命,初時爭相上浮,釋放光彩,給年輕的生命潤色。最後折戟沉沙,沉澱杯底成一尊香茗。

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條塞納河,它把我們的心分作兩半,左岸柔軟如圓,右岸冷硬如方。左岸住著感性,右岸住著理性。左岸住著人情世故,愛恨嗔怨,右岸住著這個世界的規則在我們心底打下烙印--左岸圓,右岸方,即人生。

方者為正,不為世俗失銳氣,果敢勇毅。這邊李太白高呼“安能吹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那邊孟子則大喊“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香車寶馬,那裡有一襲白衣的屈原;滿江紅遍,那裡有戎馬一生的岳飛;書香鋪地,滾滾長江東逝裡還有司馬遷剛毅的靈魂。懂得方正的人從來不缺傲骨。

他們將自己立於青松柏樹之間,他們懂得如何去維護自尊,挺直脊樑做人。青燈瓦楞間,可還有人記得那些烈士曾經血灑疆地。劉胡蘭,江姐那個紛亂世界正義的遺腹子,她們把帶血的靈魂放在生命的天平上,抬起高貴不屈的頭顱,一遍遍複述著她們的夢想與驕傲。

處事需圓,圓你人生的海闊天空,圓你生命的繁花似錦。

圓融處事是一種智慧,懂得收斂自身的光芒,煉化自身的驕氣與輕浮,當機立斷、處事不驚。奧巴馬可以把青年學生對他的反斥與謾罵,用一個遠視的動作和一句“這裡就像自己家"的妙語巧妙的化解。而彼時的澳大利亞女首相則將國民所扔的雞蛋戲說成‘謝謝你的早餐”。沒有陳詞激昂,沒有怒言以對,一句笑言便是多一位友人,少一個敵人。圓是一門學問,與其讓人嫉妒了去,倒不如自斂鋒芒。洞悉人情世故,練達通明,適時的後退,學會圓融,學會機靈。張良圓融,所以他“為士不為官”,懂得抓住自己手中的東西,不失去便足矣。

當方則方,需圓則圓,不缺傲骨凌雲志,不缺人情練達心,大地便是你楹握在手中的絲綢,任你繡出一幅山河錦繡。把握好每一寸,明辨其中的度,掌握好人生的航向。用方正的人生態度,智慧的頭腦,去構建屬於自己的左岸與右岸。方圓人生,需居方圓之中才能足夠精彩!

行事如水任方圓 篇6

高一作文 ,1179字

水,形態萬千,放入牛奶盒中就是方形的,放入碗中就是圓形的。做人行事也是如此,要會變通,在一定的原則上進行有利地、適應需要的改變。

變通經典與時俱進

今年7月演出的話劇《雷雨》遭遇笑場,演員們沒想到自己精心準備的表演竟引起學生們“鬨堂大笑貫穿全劇”。《雷雨》是中國話劇的奠基之作,是一部經典悲劇,觀眾最好的態度應是靜靜觀賞,而不是鬨堂大笑。可以看出,演員們的表現已不符合年輕人的品味,劇組真正需要考慮的是如何消除這種與年輕觀眾之間的代溝。作為經典的傳播者就應該調動思維,學會變通,在不改變經典內涵的原則之上,改良劇本,以能夠讓觀眾接受的方式表達經典的內涵。

幾十年前,有一次周恩來總理攜夫人鄧穎超去觀看話劇《雷雨》,發現有一句關鍵臺詞被刪了,便帶著疑惑去後臺詢問緣由,編劇解釋道:之前演出的幾次,一到對話那句臺詞時,觀眾席就爆發出一陣大笑,為了演出效果,無奈之下只好刪了那句臺詞。周總理聽後,便在不改變原文意思的情況下,幫助編劇修改了臺詞,此後演出中便再沒有鬨堂大笑的情況了。可見,變通要在一定原則上,不可毫無章法的改變,無規矩不成方圓,合適的變通會使經典與時俱進,更好地融入生活。

變通開啟成功之間

一直夢想去谷歌工作的威廉庞德經過精心準備後,過五關斬六將,終於等到了面試,卻被面試官連珠炮般提出的問題給了迎頭一棒。“你在水中會比在糖漿中游得更快嗎?”“需要多少張紙才能覆蓋得克薩斯州?”美好的前途一下子泡了湯,鬱悶的他上貼吧吐槽面試的經驗,卻意外地得到了眾多網友的迴應。他腦中靈光一現,為何不蒐集這些面試問題,進而整理成一本書?一定有很多人需要。果不其然,《想進谷歌工作,你夠聰明嗎?》一書剛剛上市,就被搶售一空,他也因此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沒有沉浸在面試失敗的痛苦中,沒有一根筋地執拗於曾經的夢想,他的變通為他開啟了另一扇成功大門。

變通化不可能為可能

2012年10月,美國咖啡巨頭星巴克竟推進中國市場,向素來只吃豆漿油條、米粥包子的中國消費者賣起了早餐。當星巴克中國部總經理提出這個建議時,立即遭到“全票否定”。沒有人認為最低價十幾元一杯的咖啡、二十幾元的麵包會比幾元的油條包子在中國更有市場。但隨後他提出的一個創新,改變了高層們的看法。“早起鳥”應用要求消費者在設定的起床鬧鈴響起後,只需按下起床按鈕便可獲得一顆星。隨後只要在一小時內走進任一星巴克店,就可憑此星享受半價早餐。如此一來,星巴克就在中國的早餐市場穩穩地立足。

好的想法並不一定可以施行,但只要活動思維進行變通,即使“不可能”也可成為“可能”。

法國總統奧朗德在與父親的矛盾中選擇變通,造就了他善於轉換的思維,成就了他的政治事業;項羽因不願變通,無顏面對江東父老,固執已見,心生怨憤,自刎於烏江畔……

行事如水任方圓,如水一般,學會變通,會給你的人生帶來不一樣的精彩!

一家方圓 篇7

國三作文 ,671字

家,向來是古今中外遊子離人鍾情歌詠之所在。提及“家”之一字,唐代詩人韋應物以一句“歸思方悠哉”直抒胸臆;北宋大文豪蘇軾發出“明月幾時有”的感慨;現代詩人余光中喟嘆出“一灣淺淺的海峽”;愛爾蘭劇作家蕭伯納更是寫下了“世界上最不平凡的美是家裡的美”的名言。不論人物相同與否,時代相同與否,國籍相同與否,家,永遠是人們亙古不變的思念。

也見過不少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例子,撇開外力因素不談,我想最根本而徹底的原因就是這個家沒有它的家庭精神,沒有家族榮辱興亡共系一體的概念。

而家庭精神的化身,就是家規。

家規,顧名思義,就是一個完整家庭的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家規,是對這個家庭中所有角色的要求,不論是父母、兒女、兄弟、姐妹、婆媳、妯娌,這個家庭中所有人,所有角色,所有關係,都應遵循這一本規矩。

家規,規定的也是家風。一個家庭和睦與否,能否一致對外,家庭成員的品德好壞人性善惡乃至這一整個家庭的風氣,皆可由家規所決定。

一個家庭,不過方圓大小,一本家規,多不過幾頁紙。但最珍貴的,哪會僅僅是那幾頁紙呢?

家規之於一個家庭,就像是圖騰之於一個部落,象徵的是精神,是風氣,是一個家庭所有的支柱。沒有了精神,沒有了風氣,沒有了支柱,那麼這個家庭就會在頃刻之間砉然崩塌,舉盤傾覆,就像生命在一瞬間被抽掉了所有的生氣,戛然而止。

當然,一個家庭,不管是什麼樣的家庭,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夫妻和睦,兄友弟恭,母慈子孝,簡單來說,就是一句話:家和萬事興。

家規,當然不僅僅只是幾張紙的意義,白紙黑字並不足以“束縛”人,這種“束縛”,渺何處呢?

當長存人心間。

沒有規矩不以成方圓 篇8

高一作文 ,949字

華夏五千年的文明,傳承至今,影響一代又一代人,我爺爺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

爺爺用自己的事蹟詮釋了一切。居家不得不儉,創業不得不勤。

常聽爺爺談起他年輕時的事蹟,那時父母雙亡的他,孤苦無依,只好依靠村裡的生產隊,可是那麼小,能夠幹什麼,這讓生產隊隊長也犯了難,爺爺自告奮勇地說:“俺以前上學的時候,就數學好,讓俺當會計吧。”隊長也仔細地想了想,也是這樣,就讓他先幹一下吧。這讓爺爺欣喜若狂。可是,會計哪是這麼容易當得,上任第一天,可就讓他犯了難,以前的老賬,他一本一本地核對,早上就趁著朦朧的星光核對賬冊,捨不得燈油的他也經常在晚上趁月色學習關於賬冊的知識。所以,一到白天,他就會成為老會計家的常客。終於,在他起早貪黑的努力下,出師了,話說,爺爺小時候真的不容易,一個人孤苦伶仃地受了那麼多的。那時候,生產隊發的公糧,也捨不得吃,總會拿到集市上去賣,然後再用這些錢還來寫草紙,自己學習以前老是交過的知識。不曾想,他那時候,連飯都吃不上,這是我的爺爺,一個勤勞節儉的爺爺。

靜坐盡思已過,閒談無論人非。在生產隊當會計的日子裡,爺爺也不是沒有聽過道人是非的。、不是說張三偷了生產隊的一筐玉米,就是李四偷了生產隊的一斤花生,這讓心氣很高的爺爺看不下去了。忙著替他人洗去“罪過”,說,還沒搞清狀況呢,就道人是非,有些不妥當吧,以後大家做好自己份內的事就好。爺爺經常會坐在村口那可大楊樹下,思考自己是否做得厚實,是否違背了祖宗的先訓,是否出賣了自己的良心,是否真的該這樣做…。這是我的爺爺,一個懂得省悟的爺爺。

算算用用,吃穿不窮,用用算算,海乾山空。當了一輩子的會計,爺爺當然也懂得怎樣去賺錢,怎樣去花錢,怎樣去討生活。

那年,是爸爸出生的第一年,爺爺想著要奶奶吃點好的。於是他獨自一人運著一車大蒜,推著往山東去,那年的雪特別大,爺爺好像能夠預知未來似的把家裡的錢都買了大蒜,結果就那一次,賺了一百多塊。到家後興奮地對奶奶說,賺了好多。爺爺一生,都活得那樣出彩,翻斗車,大瓦房,那些讓別人直咽口水的大件他都辦到了。所以,爺爺常說,積小錢,辦急事。這是我的爺爺一輩子會盤算,會打算的爺爺。

而如今,滿頭白髮已吹散了爺爺往日的風華掉光的牙齒也記錄他逝去的時光,漸漸地,漸漸地,爺爺已慢慢老去,但濃厚的家風依在。

方圓 篇9

高一作文 ,967字

世間萬物,雖千變萬化,但仍出於方圓。方圓是事物的基本型別,人們離不開方圓,生活離不開方圓。方,給人以工正的印象,比如中國的漢字,方方正正。圓,則傳意於圓滿,比如一個完整句子,大多以圓句號結束。但事物是富於變化的,世上沒有絕對的方和絕對的圓,過於方則會顯得呆板,過於圓則失去自然,方和圓的結合才構成完美。

學習上需要把握方圓,方是嚴謹認真的態度,圓是靈活多變的思維。學習上沒有捷徑,只有勤奮,嚴謹認真的態度才能為成功鋪下一條堅實的路,路要走得踏實,不要給道路自設下一個個拐點和陡坡,而堅實、平坦就表現為方。仔細想來,方也有方向之意,那麼學習也要有一個明確的方向,學習不光看態度,還要講技巧,需要發散思維,就像一個確定了圓心的圓能夠從圓心出發,散射向四面八方,舉一個不只是反三,舉一就要有一個圓,解全這一類的所有問題。當然,圓,也有圓全之意,這就要求學習需要周到,方方面面都要考慮到,這又扯到嚴謹了,所以說方和圓是分不開的。

為人處事也要懂得方圓,方,是公正無私,剛正不阿;圓,是柔和平易,不要鋒芒畢露。教育家蔡元培在給子女的教育中就有這麼一句話:“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守信,行必踏實;有言必信,無欲則剛,和若春風,肅若秋霜;取象於錢,外圓內方。”前兩句,“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守信,行必踏實”就是教育子女做人要公正嚴明,實事求是,中間這句“有言必信,無欲則剛”就是講要守信用,不能有私慾。當一個人沒有了私慾時,那他做事就會剛正。這些都表現為做人之“方”。而“和若春風”,是說對待朋友要像春風般溫暖平易,表現為做人之“圓”;“肅若秋霜”是說對待敵人要像秋霜般冷酷無情,又是說“方”。最後一句總起來說,“取象於錢,外圓內方”是非常形象的,是說做人外表是平和的,要“圓”,而內心則要有敏銳的正義感,要“方”。

在藝術上也需要駕馭好方圓。我認為藝術是方圓結合的最形象的表現。雖然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但在藝術上,用規矩畫成的方圓沒有任何的欣賞價值。大自然就是最成功的藝術家,它把方和圓融合得淋漓盡致,比如一座座大山,它是圓的嗎?不是,它有峭壁,它是方的嗎?也不是,它有圓的底和頂。一座山是一個永遠也欣賞不完的藝術品,它是大自然的傑作。

由此看來,世間萬物,離不開方圓,我們做任何事情,皆要把握好方圓度,這樣,才會取得比較完美的成果。

欲成方圓,必以規矩 篇10

高一作文 ,800字

前不久,一男子為趕搶去上車,竟從軌道中橫穿,無奈站臺甚高,男子沒能撐上站臺,被進站的火車卡在站臺與列車之間,不幸身亡。當人們哀嘆一條鮮活的生命逝去時,是否從中嗅出了規則的重要?

眾人埋怨車站補休柵欄加以阻擋,但是柵欄擋得住人身,能擋得住人心?能擋得住現代人對規則的無視?不,不能。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現代人們應遵守規則,有規則社會才會有條不紊。

在中國式過馬路話題熱度仍處沸騰狀態下,跳站臺事件更是“高度概括”了中國人民對規則的漠視之深。二千多年前人們在《呂氏春秋》中這樣寫道:“欲知平直,則必準繩;欲知方圓,則必規矩。”兩千年後的今天,人們口中高呼“文明進步”從規則的“屍體”踏過,哀耶?不知什麼時候起,大家學會了跳過欄杆而不走天橋,學會了一群人不顧訊號燈橫行穿馬路,學會了跳下站臺卻沒能學會遵守規則。

故事裡唐僧跳出了孫悟空畫的圈,被妖怪捉走,而人們也試圖跳過這個用規矩圈起來的圈。為什麼?或許厭煩了規規矩矩氣度端莊地坐著,就希望鬧出點亂子,抑或為了圖個便捷,不想自己被束縛。於是人們試探地伸出一隻腳,沒什麼問題,便鑽了出去。圈外的世界不錯,但沒有了保護傘,你拿什麼活下去?

社會的穩定性存在還要靠秩序的約束,“夜不閉戶”的大同社會現在看起來更像“諷刺”。孰不見訊號燈紅著臉尷尬地看著身下橫穿的行人?人心中無規矩,就不再懷揣一顆敬畏之心,沒有了敬畏之心逾矩,並不代表漠視甚至無視規則。

“跳站臺”的男子用生命給社會上了嚴肅的一課,唯有遵守規則,每個人都在規則的限定下行走,才能保證社會的安寧。規則顯然不只是一道社會管理問題,它更是一道以素養與道德才能解開的公眾題,規則不應只以法規為筆,更應以道德與素質教育共繪。將注重規則烙印在民族的血液裡,讓注重規則成為一種習慣,成為一種風尚,那麼中國式過馬路,跳站臺,闖紅燈事件將會銷聲匿跡,不復存在。

社會應以規則為佐,如此方能長治久安,欲成方圓,必以規矩!